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桂花高度

盆栽桂花高度

發布時間: 2022-06-04 19:46:17

『壹』 盆栽桂花樹怎麼養

1、要選擇合適來的容器,容自器的寬度要比桂花根幅的寬度每邊寬10厘米左右,深度要比桂花根幅的深度深15厘米左右。

2、環境要求:桂花要放在光線明亮處,比如說南向的陽台、南向的窗或者是南向的門附近。

3、澆水:在給桂花澆水時,要遵循將見干見濕的原則,干則干透,澆則澆透,夏天因為空氣溫度高,要適量的多澆水,其他的季節就要減少澆水。

4、施肥:施肥時要注意及時,不要缺肥,一般要10到15天施加一次薄肥,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

(1)盆栽桂花高度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桂花桂花喜溫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壤土中生長。不耐乾旱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

它喜陽光,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幼樹時需要有一定的蔽蔭,成年後要求要有相對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桂花的正常生長。

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後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

『貳』 有沒有桂花的資料啊!

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岩桂,屬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10米。回樹冠圓球
形。樹干粗糙、灰答白色。葉革質,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幼葉邊緣有鋸齒。花簇
生,3一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花冠分裂至基
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香氣極濃。桂花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四種:金桂、銀桂、
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
桂花原產我國西南和中部,現廣泛栽種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喜溫暖濕潤的氣候,
耐高溫而不耐寒,為溫帶樹種。桂花葉茂而常綠,樹齡長久,秋季開花,芳香四溢,
是我國特產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
湖北咸寧地區成片種植甚多,是桂花之鄉。成都、杭州、桂林亦是丹桂成林,蔚為
壯觀。
桂樹木質細密堅韌,有多種用途。桂花氣味辛溫、無毒,入葯有化痰、止咳、生
津、止牙痛等功效。採摘新鮮的桂花可制桂花糕、桂花糖和桂花酒等。

『叄』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啊

應該是廖科酸模屬的羊蹄。也叫土大黃或狹葉土大黃。

『肆』 怎樣才能管理好桂花樹

1、移栽桂花時最好帶有完整土球,並且在11月左右移栽最為合適。
2、桂花要栽培在通風且陽關充足的地方。
3、桂花種植前要施足基肥,以為桂花生長勢較強,耗肥量相對大些。最好施加農家肥,從春季進入生長期後,15天左右追施薄肥一次。
4、高溫防旱,雨季防澇,新栽桂花澆水要及時。6到8月是桂花的花芽分化期,為促使花芽分化,不可以澆水過多。

『伍』 盆栽桂花樹應該怎麼種植

桂花的種植與養護的方法: 育苗技術桂花一般採用扦插育苗,單干桂花多採用播種育苗,現介紹如下:
1、采種桂花9至10月開花,果實於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當果實進入成熟期,果皮由綠色逐漸轉為紫黑色時即可採集。採集的果實堆漚3天左右,待果皮軟化後,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凈種,稍加晾乾濕潤沙藏。因桂花種子有後熟期,一般要濕沙催芽8個月後才能發芽。
2、育苗常用播種育苗法。播種育苗能獲得大量的桂花實生苗,適宜用作行道樹。播種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寬10至12厘米,每畝播種20公斤,每畝地產桂花苗2.5至3萬株。播種前要將種臍朝向一側,覆一二厘米的細土,再蓋上薄層稻草,噴水至土壤濕透,以防土壤板結和減少水分蒸發。當種子萌發出土後,及時揭草,將草放置於行間,既可保持土壤濕潤,又能防止雜草生長。
栽培繁殖要點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於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後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病蟲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葉蜂、柑橘粉虱、蚱蟬等。
1.栽植 應選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陰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選在通風、排水良好且溫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陰環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團,以確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鹼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餅肥2份,將其混合均勻,然後上盆或換盆,可於春季萌芽前進行。
2.光照與溫度 在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應冬季搬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陽光,室溫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過10℃。翌年4月萌芽後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風向陽處養護,待穩定生長後再逐漸移至通風向陽或半陰的環境,然後進行正常管理。生長期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
3.澆水與施肥 地栽前,樹穴內應先攙入草本灰及有機肥料,栽後澆1次透水。新技發出前保持土壤濕潤,切勿澆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鉀肥,使花繁葉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廄肥為主。忌濃肥,尤其忌入糞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應入低溫溫室,在室內注意通風透光,少澆水。4月出房後,可適當增加水量,生長旺季可澆適量的淡肥水,花開季節肥水可略濃些。
4.整形修剪 因樹而定,根據樹姿將大框架定好,將其他葫櫱條、過密枝、徒長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風透光。對樹勢上強下弱者,可將上部枝條短截1/3,使整體樹勢強健。
養護要點(1)中耕除草。在以主幹為中心1米直徑的樹盤內重點鬆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後,為防止土壤板結進行中耕鬆土。
(2)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桂花不耐澇,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並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3)合理施肥。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勻再覆土。
(4)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配置特點:
桂花的配置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式和規則式兩類。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強調變化為主,具有活潑幽雅的自然情調,有孤植、叢植、群植等方法。規則式配置多以某一軸線為主,呈對稱或成行排列,以強調整齊、對稱為主,給人以雄偉肅穆之感,有對植、列植等方法。
1、孤植。桂花樹型優美,可孤植成景。南京靈谷寺大草坪上孤植著一株桂花王,形如巨傘,在周圍成片的桂花林的映襯下,個性鮮明,具有「鶴立雞群」的效果;鎮江焦山景區桂花廣場中也有一株孤植桂花,廣場呈方形,廣場中央用卵石做成一個大圓,圓的中心取桂花花開四瓣的特徵,以十字形花瓣狀砌成花壇,花壇中心栽培一株姿態優美的桂花,俯視其景,方中有圓,圓中有花,不僅體現出「花開月圓,幸福圓滿」的寓意,而且點出了廣場主題。
4.列植自古以業桂花就有種植在甬道兩側的習慣。列植主要體現植物的整齊美、線條美,樹齡相近的桂花一般樹型近似,按直線或曲線以等距離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齊一致的藝術效果。在園林中,桂花一般作為行道樹、林帶及水邊等綠化栽培或作為樹牆,綠籬栽培。南京靈谷寺道路的兩側就是以桂花與其他樹種配置作為行道樹栽培的,使道路兩側的植物景觀富有層次變化,十分獨特。焦山定慧寺圍牆外,分別以數株桂花列植,黃牆、碧瓦,綠樹色彩豐富,構圖優美。
病蟲害防治病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製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蟲害防治:
家庭養殖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周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癒。

『陸』 養桂花注意什麼

桂花適應於亞熱帶氣候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喜溫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土壤中生長。不耐乾旱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不開花或很少開花,甚至有周期性的 桂花(5張)枯頂現象,嚴重時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陽光,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幼樹時需要有一定的蔽蔭,成年後要求要有相對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桂花的正常生長。據觀察,桂花單株樹冠的一側貼近牆面,或兩棵桂花的樹冠相互重疊時,貼近牆面的一側或交錯重疊的那部分樹冠,很快變的稀疏,影響整個樹冠的形體與美觀。
可見,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後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這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較多的可能。
桂花樹開花結果,是正常現象,只要樹齡成熟,周邊水、肥、溫度、土壤、大氣等環境適宜,桂花和其他樹木一樣,可以年年開花結果。桂花通常每年9~10月開花,次年4月果熟。在南方,桂花結果十分普遍,人們繁殖桂花樹通常用果實播種。而地處桂花自然分布區域的北緣,氣溫相對偏低,結果現象也就相對較少。

『柒』 盆景桂花樹的種植方法

  1. 因為花盆栽植有限,要在花盆底部做好排水工作

  2. 是選擇種植土,要疏鬆透氣的回微酸性土壤,並且要排水答良好。

  3. 是控制桂花樹的高度(1米以下為好),四是控制好澆水和注意防止病蟲害。

『捌』 盆栽桂花樹怎麼種植

盆栽桂花宜選擇植抄株矮壯。主幹較粗、枝葉勻稱的植株。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過於粘重或疏鬆的土壤,都不宜桂花生長,一般以腐葉土50%、園土40%、礱糠灰10%拌和使用。
盆栽桂不耐寒,冬季應放在室內向陽處,一般在4℃以上就能越冬。光線差,溫度低時易引起落葉。翌年3月下旬可將盆株搬到室外向陽處養護。

生長期要加強有肥水管理。盆栽桂花使用的盆較大,春秋季節一般4—5天澆水一次。桂花忌濕,特別是秋季開花時節,太濕會引起落花。平時保持盆土滋潤即可。夏季是植株生長旺季.氣溫高盆土易干,澆水要足.每天清晨澆水一次,傍晚視盆土干濕程度,干可再澆一次小水。梅雨季節及夏季陣雨要及時側盆倒水, 以免爛根。

桂花十分喜肥,春季發芽時每隔7—10天施一次30%餅肥水及人糞尿(必須是充分腐熟的)以促使萌芽發枝。7月以後,施以30%腐熟雞鴿糞水或魚雜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 5%一1%過磷酸鈣,以促進花芽生長,開出好花。盆土過干時不要立即施肥,澆水使盆土稍微潮濕後再施,以避免葉子燒焦卷縮。

『玖』 有關桂花的資料速度啊~~~~

基本資料
【拼音】gueihua
【英文名】Sweet Osmanthus Flower
【拉丁名】Flos Osmanthi Fragrantis
【學名】 Opsmanthus fragrans Lours.
【別名】木樨、丹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
【桂花科名】木樨科常綠灌木或喬木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月桂」、「木犀」。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科,為溫帶樹種。葉對生,多呈橢圓或長橢圓形,樹葉葉面光滑,革質,葉邊緣有鋸齒。樹冠圓球形。樹干粗糙、灰白色。葉革質,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幼葉邊緣有鋸齒。花簇生,3一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香氣極濃。桂花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四種: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
產區分布
桂花原產我國西南和中部,現廣泛栽種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中國西南部、四川、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北等省區均有野生,印度,尼泊爾,柬埔寒也有分布。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高溫而不耐寒,為溫帶樹種。桂花葉茂而常綠,樹齡長久,秋季開花,芳香四溢,是我國特產的觀賞花木和芳香樹。中國有20多個城市以桂花為市花。
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
形態特性
桂花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葉對生,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細鋸齒。樹干粗糙、灰白色。葉革質,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幼葉邊緣有鋸齒。花簇生,3一5朵生於葉腋,多著生於當年春梢,二、三年生枝上亦有著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香氣極濃。花簇生葉腋生成聚傘狀,花小,黃白色,極芳香。樹皮光滑呈灰色。單葉對生,革質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花腋生呈聚傘花序,花形小而有濃香,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掛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生態習性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為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8米。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葉對生、革質,花序簇生於葉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桂花適應於亞熱帶氣候廣大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溫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為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8米。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葉對生、革質,花序簇生於葉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桂花適應於亞熱帶氣候廣大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溫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乾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喜溫暖環境,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壤土中生長。不耐乾旱瘠薄,在淺薄板結貧瘠的土壤上,生長特別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不開花或很少開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頂現象,嚴重時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陽光,但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幼樹時需要有一定的蔽蔭,成年後要求有相對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桂花的正常生長。據觀察,桂花單株樹冠的一側貼近牆面,或兩棵桂花的樹冠相互重疊時,貼近牆面的一側或交錯重疊的那部分樹冠,很快變的稀疏,影響整個樹冠的形體與美觀。可見,桂花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受害後往往不能開花;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後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對其它常綠闊葉樹種,還是一個比較耐寒的樹種,這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可能。
品種分類
金桂
Osmamthus fragrans var. thunbergii,金桂花朵金黃,氣味較淡,葉片較厚。
銀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latifolius,銀桂花朵顏色較白,稍帶微黃,葉片較薄。
丹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aurantiacus,丹桂花朵顏色橙黃,氣味濃郁,葉片厚,色深。
四季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四季桂別稱月月桂。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氣較淡,葉片薄。長年開花。
桂花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近年來,全國各主要城市對桂花資源及品種進行了廣泛調查,實地記錄桂花開花性狀,對各種類型桂花的性狀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出較為穩定的遺傳性狀,並考慮傳統分類的方法和園林生產上的應用,鑒定整理出桂花的四個品種群。
四季桂品種群:四季開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葉佛頂珠」、「齒葉四季桂」等品種。
銀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淺黃色,有「籽銀桂」(結籽),「九龍桂」、「早銀桂」、「晚銀桂」、「白潔」等品種。 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等品種。
丹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朱紅色,有「大花丹桂」、「齒丹桂」、「硃砂丹桂」、「寬葉紅」等品種。 各品種群中都有一些值得推廣應用的品種,例如:四季桂品種群中的「日香桂」、「大葉佛頂珠」,均是小灌木,高0.5—1.5米。「日香桂」花淡黃色,同一枝條各節先後開花,幾乎日日有花,故得名。現四川蒼溪有大量母株。「大葉佛頂珠」花乳白至純白色,花序密集,頂生花序獨特,花期自春到秋連續不斷。它們觀賞價值很高,既可盆栽入室,也可露地大片栽植。
各地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種或品種進行繁殖。例如以採花為目的宜選用花繁而密的豐產型,如開花、落花整齊的「潢川金桂」、「金桂」、「籽銀桂」,「大花丹桂」、「橙紅丹桂」等。以觀花聞香為目的,宜選用「大花丹桂」,「籽丹桂」,「硃砂丹桂」,「大花金桂」,「圓瓣金桂」等。作灌木、盆栽、盆景宜選用「日香桂」、「大葉佛頂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龍桂」、「柳葉桂」等,用作喬木或作庭園主景宜選「大葉黃銀桂」、「金桂」、「大葉丹桂」、「大丹金桂」、「橙紅丹桂」。
育苗技術
桂花一般採用扦插育苗,單干桂花多採用播種育苗,現介紹如下:
1、采種桂花9至10月開花,果實於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成熟。當果實進入成熟期,果皮由綠色逐漸轉為紫黑色時即可採集。採集的果實堆漚3天左右,待果皮軟化後,浸水搓洗,去果皮、果肉,得到凈種,稍加晾乾濕潤沙藏。因桂花種子有後熟期,一般要濕沙催芽8個月後才能發芽。
2、育苗常用播種育苗法。播種育苗能獲得大量的桂花實生苗,適宜用作行道樹。播種常用寬幅條播,行距20至25厘米,幅寬10至12厘米,每畝播種20公斤,每畝地產桂花苗2.5至3萬株。播種前要將種臍朝向一側,覆一二厘米的細土,再蓋上薄層稻草,噴水至土壤濕透,以防土壤板結和減少水分蒸發。當種子萌發出土後,及時揭草,將草放置於行間,既可保持土壤濕潤,又能防止雜草生長。
栽培繁殖
播種、壓條、嫁接和扦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於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後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內即可安全越冬。病蟲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葉蜂、柑橘粉虱、蚱蟬等。
葯用價值
木犀科。常綠喬木,高3-15米,枝灰色。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4.5厘米,全緣。花簇生於葉腋,花淡黃白色,4裂。核果橢圓形,熟時紫黑色。花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於食品、化妝品的生產。花入葯有散寒破結、化痰生津的功效。果榨油,食用。亦是觀賞植物。
桂花味辛,可入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桂花味香,持久,可制糕點、糖果,並可釀酒。
【來源】木犀科木犀屬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花、果實及根入葯。秋季採花;冬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別曬干。
【相關葯材】綠背桂花 馬桂花 山桂花 桂花露 桂花子
【性味歸經】
花:辛,溫。
果:辛、甘,溫。
根:甘、微澀,平。
【功能主治】
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於虛寒胃痛。
根:祛風濕,散寒。用於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錢。果2~4錢。根2~3兩。
【備注】(1)另有兩種變種金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與淡黃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thunbergii Makino,均同等入葯。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養護要點
(1)中耕除草。在以主幹為中心1米直徑的樹盤內重點鬆土和除草。灌水或降雨後,為防止土壤板結進行中耕鬆土。
(2)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桂花不耐澇,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並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3)合理施肥。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勻再覆土。
(4)整形修剪。
①剝芽:發芽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
②疏枝: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
蟲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
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製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
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
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園林用途
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可謂"獨佔三秋壓群芳"。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有孤植、對植,也有成叢成林栽種。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桂花常與建築物,山、石機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於亭、台、樓、閣附近。舊式庭園常用對植,古稱"雙桂當庭"或"雙桂留芳"。在住宅四旁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樹,能收到:金風送香"的效果。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礦區的一種綠化的好花木。
桂花傳說
傳說古時候兩英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酒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凍。清晨,仙酒娘子剛開大門,忽見門外躺著一個骨瘦如柴、衣不遮體的漢子,看樣子是個乞丐。酒仙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還有點氣息,就把他背回家裡,先灌熱湯,又餵了半杯酒,那漢子慢慢蘇醒過來,激動地說,"謝謝娘子救命之恩。我是個癱瘓人,出去不是凍死,也得餓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幾天吧。」仙酒嫂子為難了,常言說,"寡婦門而是非多」,像這樣的漢子住在家裡,別人會說閑話的。可是再想想,總不能看著他活活凍死,餓死啊!終於點頭答應,留他暫住。果不出所料,關干仙酒娘子的閑話很快傳開,大家對她疏遠了,到酒店來買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著痛苦,盡心盡力照顧那漢子。後來,人家都不來買酒,她實在無法維持,那漢子也就不辭而別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處去找,在山坡遇一白發老人,挑著一擔乾柴,吃力地走著。仙酒娘子正想去幫忙,那老人突然跌倒,乾柴散落滿地,老人閉著雙日,嘴唇顫動,微弱地喊著:「水、水、……」荒山坡上那來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頓時,鮮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邊,老人忽然不見了。一陣清風,天上飛來一個黃布袋,袋中貯滿許許多多小黃紙包,另有一張黃紙條,上面寫著: 月宮賜桂子,獎賞善人家。福高桂樹碧,壽高滿樹花。採花釀桂酒,先送爹和媽。吳剛助善者,降災奸詐滑。仙酒娘子這才明白,原這癱漢子和擔柴老人,都是吳剛變的。這事一傳開,遠近都來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種下,很快長出桂樹,開出桂花,滿院香甜,無限榮光。心術不正的人,種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發芽,便他感到難堪,從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動了月宮里管理桂樹的吳剛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間,從此人間才有了桂花與桂花酒。
文化底蘊
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幸福來。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後、廣場、公園綠地的片片桂花盛開了,在空氣中浸潤著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發情思,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農歷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是賞桂的最佳時期,又是賞月的最佳月份。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系在一起。許多詩人吟詩填詞來描繪它、頌揚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月中的宮殿,宮中的仙境,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也正是桂花把它們聯系在一起。桂樹竟成了「仙樹」。宋代韓子蒼詩:「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李清照稱桂花樹「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經群眾性評選,桂樹一躍登上10大名花的寶座。
桂花的名稱很多,因其葉脈形如圭而稱「圭」,因其材質緻密,紋理如犀而稱「木犀」,因其自然分布於叢生岩嶺間而稱「岩桂」,因開花時芬芳撲鼻,香飄數里,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
桂花屬木犀科、木犀屬植物。原產我國西南、華南及華東地區,現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資源,尤以成都、武漢、南京、桂林、杭州、蘇州等城市栽培最為集中。淮河流域至黃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淮河以北地區,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難,一般採用盆栽,冬季移入溫室或冷窖中越冬,以保其正常生長。
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我國桂花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之後便迅速擴展,現今歐美許多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都普遍栽培,成為重要的香花植物。
桂花有的結果,有的不結果。一般第二年4—5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種,一般要5—6年才開花。無性繁殖用枝條扦插、嫁接、壓條可以當年開花。
宋代記載:「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指出其開花的基本規律:即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月圓時,桂花盛開,半個月後花凋榭了,月亮也虧缺了。
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均可露地越冬。
桂花較喜陽光,亦能耐陰,在全光照下其枝葉生長茂盛,開花繁密,在陰處生長枝葉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內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於生長和花芽的形成。
古人對桂花開花的天氣條件,有大量記載。唐代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無聲濕桂花」,柳宗元「露密前山桂」,白居易「天將秋氣蒸寒馥,月借金波摘子黃」,宋代陸游:「重露濕香幽徑曉,斜陽烘蕊小窗妍」。詩中「冷露」、「露密」說明開花天氣要早晚冷涼;「烘與蒸」說明天氣還會一度出現較高的溫度。這種早晚冷涼、白天燠熱的天氣既有利於桂樹的營養積累,也促使雨露的形成,桂樹開花隨之加速,蘇州人稱之為「木犀蒸」。中秋前後天氣突然熱起來,竟像夏季一樣,桂花一經蒸郁,就爛爛漫漫地盛開了。桂花開花既需要一定的濕度,還要有一定的溫差。
相關詩詞
《鷓鴣天》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品桂》清.張雲敖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
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夜牽情》 宋.朱淑真
彈壓西風擅眾芳, 十分秋色為誰忙。
一枝淡貯書窗下, 人與花心各自香。
朱淑真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
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
《桂花》宋.呂聲之
獨佔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
自從分下月中秋,果若飄來天際香。
白居易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朱熹
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採桑子》李綱
幽芳不為春光發,直待秋風,直待秋風,香比余花分外濃。
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璁,吹動瓏璁,恰似瑤台月下逢。
枝頭萬點妝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介引幽人雅思長。
玉壺貯水花難老,凈幾明窗,凈幾明窗,褪下殘英簌簌黃。
八月桂花香 羅文
將要入夢,幾番起伏終不平.
到如今都成煙雨
今夜成空,宛若回首袖底風
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
繁華若景一生憔悴在風里
回頭是無晴也無雨
明月小樓孤獨無人訴情衷
人間有我殘夢會醒
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嘗盡人情淡薄
熱情熱心換冷淡冷漠
任多少深情都像寂寞
人隨風波只在花開花又落
不管世間滄桑如何
你已乘風去滿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熱點內容
八角金派花卉 發布:2025-09-09 21:01:47 瀏覽:566
北京同仁堂百合固金丸 發布:2025-09-09 20:57:11 瀏覽:270
櫻花折紙教程視頻 發布:2025-09-09 20:54:42 瀏覽:78
七夕收費站 發布:2025-09-09 20:37:41 瀏覽:188
櫻花話很多 發布:2025-09-09 20:37:01 瀏覽:40
玫瑰移植注意事項 發布:2025-09-09 20:37:00 瀏覽:907
家庭盆栽網 發布:2025-09-09 20:31:58 瀏覽:483
厚葉開小紅花的盆栽 發布:2025-09-09 20:30:22 瀏覽:1000
茨菇如何盆栽 發布:2025-09-09 20:25:59 瀏覽:398
盆栽噴酒精 發布:2025-09-09 20:21:28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