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結根法
⑴ 盆景上盆後的根怎麼長粗的
「一根二干三枝」根在盆景中的地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品精美的盆景離不開根的承上啟下。在主幹和土壤的位置上,是否有根系的過渡,是盆景製作的關鍵。根系粗壯抓地有力,或者是曲折蜿蜒都是盆景製作的一個關鍵點。盆景上盆後的根怎麼長粗的?- 第一種,露根:
盆景上盆以後,根是怎麼長粗的。談到這個問題,要從根系的最初開始說起。根系原來大多是埋在花土中間。後來在雨水的沖刷,或者是認為的「提根」操作。將根系提出到土壤中。根系在花土中的時候,主要依靠磷鉀,來幫助長大。
根系露出花土以後,會有一個適應期,這時候樹木本身的根系,還是主要依靠「磷鉀」來促進根系的生長。經過一陣的適應期以後,根系會自身發生改變,吸收的養分慢慢的也能從「氮」元素吸收。(這邊可以參考一些,以根帶乾的植物)
根系經歷了有根變為樹乾的一部分的時候,可以吸收到「氮磷鉀」三元素,並且可以合理的消化三種元素。營養成分增加了,那麼在光合作那個下,露出土壤的根系,會短時間里,加快生長,最後變粗。(最典型樹種是榕樹,露土根系生長速度,和土中的是倍數生長的速度)。
- 第五,使用葯物輔助生長:
在多次的文章中,我一直提到可以使用「赤霉酸」來促進植物的生長。「赤霉酸」有促進植物的細胞裂變,促進植物細胞的活躍性。使用「赤霉酸」兌水1500左右的倍數,澆灌在花土中,能促進植物生長。讓植物在處於活躍期,吸收養分的能力增加。綜合性的促進植物生長。
那麼日常在養護植物想要根系粗壯,同樣的可以使用到「赤霉酸」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將「赤霉酸」兌水1500倍,然後棉布蘸上,擦拭露出在花土上的根系,每間隔10天擦拭一下。根系的皮層吸收到「赤霉酸」,能促進擦拭部位的根系,處於生長旺盛期,提高吸收養分的能力,就能達到快速增粗的目的。
總結:盆景植物根系促進增粗,有很多的方法,但是無論什麼樣的方法,前提是必須讓植物生長健康,然後在輔助以方法的使用。
⑵ 盆景榕樹怎麼修剪
盆景榕樹的修剪方法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榕樹修剪的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一、摘心
1、在樹木生長發育期,將新梢頂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稱為摘心。
2、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
3、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二、疏芽
1、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
三、摘葉
1、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
2、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
3、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4、盆樹在摘葉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其萌生新葉的能力。
5、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保護腋芽,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葉。
6、摘葉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葉子的1/4——1/3,相鄰兩次之間要間隔1周左右。
7、摘葉處理後,蒸騰作用減弱,故應控制澆水,避免土壤濕度過大,造成根系腐爛。一般摘葉處理20天左右後即可長出新葉。
四、短截
1、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
2、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五、疏枝
1、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響盆景造型的枝,從基部截去。
2、疏枝對全樁起削弱的作用,同時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證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樹樁生長 。
⑶ 都說看盆景首看根盤,根盤是根莖嗎盆景的根莖該如何養護
⑷ 提根盆景好看,製作難度大嗎新手可以製作出來嗎具體有什麼工序
⑸ 從山上挖的盆景樹樁怎麼截根容易上盆又不會影響生長
1、挖來掘老樁宜在冬、春和自梅雨季節,這時挖出的老樁易成活。挖 掘時要注意保護須根,多帶須根,截去主根。然後強修枝葉,使其骨架「輕 裝」,僅剩極少細枝小葉。
2、當樹樁在盆里活立起來,須經常在枝幹樹葉上噴水,還要適當遮蔭。這時, 如樹樁萌發的嫩芽,有些位置不當,要毫不心疼地剝去。夏日應多見陽光, 秋天進行修剪、整枝造型。
3、其實,只要樹樁挖來時保持不幹、新鮮、及時正確地截剪,迅速種好,保持濕潤,是較易成活的。而保持濕潤又是管理中的一個關鍵。
採用深埋加噴水是是不錯的方法,即埋的高度是主樁高度的2/3或3/5處為好(注意:要將期待發芽的枝杈露於土外)。待其發芽成枝時,逐漸減少圍土。過早或開始就將根部露在土外,是造成不發芽以致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⑹ 要如何截種盆景
怎樣決定截盆景樁的高度 盆景的樁材大多為野生樁,如果要在眾多的樹樁中挑選出符合盆景造型的樁材,就得掌握一定的選樁知識:
1.必須是適合盆景造型的樹種。
2.樁材要有好的根、頭.特別要有中小根、須根。
3.干身要有一定的曲度(直乾式除外),過渡要自然,頂干要逐級收尖。
4.干身上要有適合造型的伴嫁托。當我們選好樁材後,就要確定今後的創作主題,歸屬到一定的造型形式中,設計好作品的成型高度,從而確定截樁的高度。
截樁的高度一般要從干身的最佳欣賞面和原有的底托去考慮。樹樁的底托位置最好合乎1:O.618的黃金比例,也即是樁高的1/3。高聳樁的底托偏高,上部佔1/3,下部佔2/3。矮樁大樹型的底托較低,下部佔1/3,上部佔2/3。這是基本規律,但也有破格,則另當別論。
如何由既定的底托去確定截樁高度。樹樁的底托(原伴嫁托)位置是不可改變的。要使底托的高度適合既定的造型形式,方法只有兩種:
1、將頂干截短,符合下短上長的比例,這是減法。
2、適當將根擡高(露根),使低托到盆面的高度增加,符合既定的比例,這是加法。這兩種方法,截樁的時候有的可用其一,有的可二者同用。這要根據樹樁的具體情況決定。
⑺ 請教大神,盆景如何修剪有什麼技巧嗎為什麼老是會「一剪沒」
⑻ 盆景知識:盆景怎麼提根
1、根部方法:如果樹根盆栽的根部顯示出盆面,加上古龍鍾的盆景,可以逐年變版化,以上根、下新根深結扎,並權提出盆根系統,適當稀疏和刪除,有的飛爪,如此。我露頭演習,如盤龍洞,每一個顯示成千上萬的秋天。
2、土壤生根方法:干基檉柳樹容易萌發,檉柳根容易發芽。它可以在樁中乾涸,在春季,堆濕培根氣泡土壤,經過2-3年的新根老化,然後去土鏟,然後根據願望,外觀的外觀修剪藝術。
3、套筒生根法:在樹冠修剪形成後,可以在樹冠上修剪形成一些不易發芽的石榴等石榴樹,然後將其剝皮一周,然後將其剝干一周,然後用一個可樂瓶,一個Bro。肯套,培根土,然後水保持濕潤,然後2-3年後,然後去罐打開根,擦除和刪除。型,根頭,根尾鑽,細根飛,各持地勢,如龍爪。
⑼ 最牛盆景提根方法圖解
墊根法是常用的根部造型方法。墊根法即在盆景植物底面墊上根系無法穿透的硬物。是根系四向生長。
墊根要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生長較弱的植株不宜進行,防止植株死亡。
墊根前剪去向下生長根系,多留四向生長根系,然後墊上硬物,並將剩餘根系用棕絲,稻草繩固定在硬物上,讓其定向生長。然後覆土正常栽植養護。
盤根法則用於根系柔軟的盆景植物根系造型。上盆或翻盆季節挖出植株,然後洗凈根部,適當修剪,然後將根部按一定造型盤曲編扎。根系編扎時用易於腐爛的棕絲稻草繩固定。
擠壓法也是根部造型的方法之一,即用硬物對主根生長空間進行限制,正常生長的根系成圓形,經擠壓限定後可得到板狀的主根。
圍套法是提根盆景常用的造型方法,將盆景根系挖出後,將根系用棕絲適當收攏,然後將植株植於瘦高的容器。限制根系擴張,使其向下生長。
提根盆景的製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一點一點的提根,切不可一次到位。常用高培法或沙培法。
這兩種方法差別並不大。高培法栽植時部分根部露出花盆,然後高培土覆蓋住所有根部,養護過程中澆水沖刷或用小耙慢慢去掉上層盆土,積年累月使根部慢慢露出土面。
沙培法即將盆景植於深盆中,下發墊土培土,上面覆沙至根部。養護過程中慢慢挖出細沙使其露出根部。
靠接補根法是常用彌補根系缺失的方法,可使盆景根系漂亮生長健壯。補根在生長旺季進行,選擇健壯的帶根小苗,將根部需要補根部位外皮去除露出形成層。
然後將小苗根繫上端削出形成層靠接在樹根上,用圖釘等固定。塗上癒合劑保濕,等癒合後除掉小苗上部。
⑽ 家養盆景榕樹的剪枝方法
榕樹修剪的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1) 摘心
在樹木生長發育期,將新梢頂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稱為摘心。摘心可以促進腋芽萌動,多長分枝, 擴大樹冠,同時又能抑制枝條徒長。摘心的時間和次數,與樹種有很大關系。如松樹,宜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而對於易發新梢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樹,一般可在新梢發芽並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摘去葉心。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2)疏芽
樹木在發芽時節,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對於萌芽力強的榆樹、六月雪等樹種,更要注意隨時抹去不利於造型的芽。
(3)摘葉
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有 些樹種如榆樹和黃荊,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一些有色葉木類樹種,如槭樹和石榴,通過摘葉可使葉子顏色更加鮮艷。但是摘去葉子,由於去掉了這些葉子的光合作用,會使樹樁失去積累養料的大好時機,對於一些弱樁來說可能會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盆樹在摘葉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其萌生新葉的能力。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保護腋芽,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葉。摘葉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葉子的1/4——1/3,相鄰兩次之間要間隔1周左右。摘葉處理後,蒸騰作用減弱,故應控制澆水,避免土壤濕度過大,造成根系腐爛。一般摘葉處理20天左右後即可長出新葉。
(4)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條的方法稱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條的分枝層次。一般來說,它是對樹木枝杈的頂層修剪,能使樹木的外觀輪廓更豐滿。根據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將短截分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5)縮剪
截去多年生枝條的一段叫縮剪。縮剪是嶺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術,創造出「雞爪枝」、「鹿角枝」等多種曲折多變、蒼勁剛健的造型。縮剪不但能矮化樹型,而且可增強樹木枝杈的表現力,不斷對枝條進行縮剪,可增加盆景層次。
(6)疏枝
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響盆景造型的枝,從基部截去。疏枝對全樁起削弱的作用,同時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證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樹樁生長 。疏枝還要使樁形更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