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盆景
❶ 關於水仙花的資料
水仙的學名:Naricissus tazeta var.chinensis 英名:Chinese Narsissus
水仙的別名有水仙花、天蔥、雅蒜、金盞銀台、玉玲瓏、中國水仙。屬石蒜科,多年生鱗莖草花。高20一30厘米。葉基生,線形,扁平。花葶抽出葉間,頂端著花3一8朵,呈傘形花序,花冠口部具黃色盞狀的副花冠,有「金盞銀台」之稱。花期1一2月。葫果胞背開裂。
水仙為秋植球根花卉,早春開花並貯藏養分,夏季休眠,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水仙花是點綴元旦和春節最重要的冬令時花,其碧葉如帶,芳花似杯,幽香沁人肺腑,常用清水養植,被人們稱為「凌波仙子」
水仙原產我國,分布多在東南沿海溫暖濕潤地區,上海崇明縣和福建漳州水仙最為有名。
水仙鱗莖漿汁有毒,含拉可丁,用作外科鎮痛劑,鱗莖搗爛可敷治癰腫。花作香澤,塗身理發,去風氣,又療婦人五臟心熱。
水仙花的養殖
水仙花栽培方法有土栽、沙栽、水栽及雕刻造型。栽培技術要求不高,只要保持溫度在15℃左右,有充足的陽光和勤澆水、常換水,養殖25天-30天就能開花。但要注意幾點:
1.溫度不能超過25℃以上,否則就停止生長進入休眠,造成花苞黃癟,痿干;
2.陽光要充足,否則葉片會長成大蒜葉;
3.用的水要清潔,否則因水變質造成污染爛根。
水仙花生長有特殊的特性,它開花日期可以由人自己決定,如果要求它在春節期間開花,可在春節前20天-300天左右將鱗莖(水仙頭)入盆栽植,入盆後它便開始生長至開花,現介紹幾種養殖的方法:
土栽
土栽的土壤要求用疏鬆的腐殖土。栽植前將水仙頭外表乾枯的鱗莖片剝掉並颳去老根,加腐殖土至盆沿3厘米處。雙手抱盆搖動,使腐殖土緊實,然後將水仙鱗莖盤座落在盆中,再繼續加土約1厘米左右,接著澆透水,然後將花盆放在陰涼處,5天後待鱗莖盤長出根後,將花盆放到有陽光處養殖。土栽澆水要注意見干見濕,即土不幹不澆水,一旦澆水就要澆到盆底漏水為止,澆水時間要選在早晚,否則會破壞根的生長。
沙栽
沙栽最好用洗干凈的細沙,盆也要求透氣好的瓦盆,栽植前先將沙裝入盆中,裝至盆沿3厘米處,然後將剝去老莖片和老根的水仙頭坐落,在裝好細沙的花盆中,再加1厘米左右的沙,使水仙頭下莖埋入沙中1厘米左右。然後澆透水放在陰涼處。5天後將它放到有陽光處直到開花為止。用沙栽植水仙頭要天天澆透水,不及時澆水會造成缺水,影響花的根生長。澆水也要求安排在早晚進行。
水栽
水栽前也要將老莖片和老根剝離干凈,然後放入養殖的水仙花盆中,加水至水仙頭下球莖1厘米處左右,放到陰涼處,待鱗莖盤長出根後放到有陽光處到開花。水栽水仙花最好天天換水,一方面防止水變質污染引起爛根,另一方面天天換水,水干凈長出的根也潔白漂亮。
水仙雕刻造型
為了使花葉長勢多姿、優美,需將花頭進行雕刻處理。具體做法是:先將鱗莖外表乾枯的鱗片剝掉並颳去老根,然後雕刻。雕刻時先看芽體長勢,將彎勢作為雕刻面,然後用小尖刀在離根盤2厘米處的鱗莖從左至右輕輕橫切一條線,再在左右兩側各切一條豎線,然後逐層剝去橫豎線范圍內的鱗片,同時要挖去各芽體之間的鱗片,直至葉片和淡黃色花葶裸露,這時就可捲曲葉片。接著對花葶進行造型處理,用小刀在花葶上方,花苞下方處從上到下刮一條線或用針對花葶從上到下刺幾針,花葶生長也就發生變態,同樣也往傷口一側彎曲。根據不同造型的要求刮削的程度和位軒也不同。經雕刻造型的水仙頭要及時放入水中浸泡,傷口面朝下,以清除傷口分泌出的粘液,每天換水,浸泡大約2天-3天,待粘液清除干凈,便可取出並用脫脂棉花蓋住鱗盤(根盤)。然後將雕琢面朝上,放入水仙盆中加水放在陰涼處養殖。每天換水一次,保持水質干凈,待鱗盤長出長為1厘米左右的時候,將水仙盆放在有陽光處養殖。記住養殖過程中溫度不要超過20℃,要勤換水,每天換1次,勤噴水,每天噴1次-2次,常日照,這樣培養出的花茂盛,花香,姿態優美。
❷ 水仙花的知識
種名:水仙 學名:Narcissus tazeta vai chimensis; 英文名:Chinese Narsissus; 別名:凌波仙子、金銀台、玉玲瓏、水仙花、姚女花、女史花、天蔥、雅蒜、天蒜、儷蘭、女星、雪中花等; 日本名字:スイセン ; 拉丁語和英語:Narcissus,另一個常用的英文名字「Daffodil」事實上只是它的一個分類的名字。 而被中國人通常認為的水仙也只是它的其中一個在中國的大品種Narcissus tazetta v水仙花圖冊(14張)ar.chinensis Roem。 科學分類: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 目:百合目(Asparagales) 科:石蒜科(Amaryllidaceae) 事實上是其一個分類之名,但早已被廣大世界人民通用為水仙英文名字。 被中國人通常認為的水仙主要指它的其中一個在中國的大品種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 除了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長30—80cm,寬1.5—4cm,全緣,面上有白粉。花葶自葉叢中抽出,高於葉面;一般開花的多為4—5片葉的葉叢,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達10支以上;傘房花序(傘形花序)著花4—6朵,多者達10餘朵;花白色,芳香;花期1—3月。 水仙多為水養,且葉姿秀美,花香濃郁,亭亭玉立,故有"凌波仙子"的雅號。水仙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溫暖、濕潤地區,福建漳州、廈門及上海崇明島最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銀台、玉玲瓏、雅蒜等,原產於我國浙江福建一帶,現已遍及全國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麗,葉片青翠,花香撲鼻,清秀典雅,成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內和花園里陳設的花卉之一。
編輯本段習性
[1]性喜溫暖、濕潤,又要排水良好。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沖積沙壤土為最宜,ph5~ph7.5均宜生長。喜陽光充足。
編輯本段品種分類
此屬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種,水仙盆景照片集錦(12張)其中的10多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歐、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區,中國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種名為: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 水仙並不是中國「土著」,它的老家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周邊屬於「地中海氣候」,特點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和我國大部分地區「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截然不同。對於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植物來說,在怡人的冬天開花,當然要比在乾熱的夏天開花更劃算,所以有不少在那裡起源的觀賞花卉都是在冬天開花,除了水仙,還有仙客來、風信子、番紅花等等。 中國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即有栽培,深得人們喜愛,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在中國野生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以上海崇明縣和福建漳州水仙最為有名,在數百年前,蘇州、嘉定等地也出產水仙。除了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黃水仙在歐洲栽培歷史悠久。19世紀30年代以來,荷蘭、比利時、英國等國對黃水仙的育種和品種改良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栽培品種已達到26000個,每年還有新品種誕生。中國栽培黃水仙始於19世紀末。 2006年1月9日,中國江蘇連雲港市民張丙春又培育出了能開出紅、黃、藍、綠等不同種顏色的水仙,因此又叫作彩色水仙。
編輯本段中國水仙主要品系
復瓣水仙
中國水仙的主要有兩品系:
(1)單瓣型
水仙國畫照片集錦(4張)福建漳州特產,花冠色青白,花萼黃色,花被6瓣,中間有金色的副冠,形如盞狀,花味清香 ,所以叫「金盞玉台」亦名"酒杯水仙",花期約半個月;若副冠呈白色,花多,葉稍細者,則稱"銀盞玉台"。
(2)重瓣型(復瓣型)
花重瓣,白色,花被12裂,捲成一簇,花冠下端輕黃而上端淡白 ,沒有明顯的副冠,名為「百葉水仙」或稱「玉玲瓏」,花期在二十天左右。花形不如單瓣的美,香氣亦較差,是水仙的變種。 另外還根據產地分為漳州水仙和崇明水仙。通常所說的水仙常指漳州水仙,有著「漳州三寶」之稱。漳州水仙又以園山麓種植的為最優,漳州早晨的太陽正好照在山腳下的花田上,下午的斜陽被圓山擋住了射線,向陽、遮陰兼而有之,是個冬暖夏涼的天然屏障。山下,九龍江支流和山谷泉澗縱橫交織,水源充足;花田土壤松軟,系砂質壤土;加上地質有溫泉經過,即使天寒地凍的季節,也能保持適宜的地溫。水仙花就是生長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下,因而品性十分優異。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葯名】水仙 【別名】水仙花 【來源】石蒜科水仙屬植物水仙,以鱗莖入葯。春秋採集,洗去泥沙,開水燙後,切片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用於腮腺炎,癰癤疔毒初起紅腫熱痛。 【用法用量】 3~4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水仙根醫葯常識 【葯 名】水仙根 【拼 音】SHUIXIANGEN 【來 源】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鱗莖。 【功 效】清熱解毒 【主 治】治癰腫瘡毒,蟲咬,魚骨哽。 【性味歸經】①《綱目》:「苦微辛,滑寒,無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用葯忌宜】本品有毒,不宜內服。 如果較大量地食用其球莖,會有溫和的毒性。有些人會將它和洋蔥混為一談--誤食水仙花球莖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如果病情嚴重或者病人是兒童,醫生會建議採取靜脈滴注或口服葯物的方法來減輕惡心、嘔吐等病狀。 【處方名】水仙花根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春、秋採挖較佳。將根頭挖起後,截去苗莖、須、根,洗凈泥沙,用開水潦後,曬干;或縱切成片,曬干。 【拉丁名】原植物水仙 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 【泡製方法】《本草會編》:「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曬干,懸火暖處。」 【考 證】出自《本草綱目》。 【生葯材鑒定】鱗莖呈圓形,或微呈錐形,直徑約4~5厘米。外麵包裹一層棕褐色的膜質外皮,扯開後,內心為多數相互包裹的黃白色瓣片(鱗葉)。質地輕,無甚氣味。以個大、內心充實者為佳。 【中葯化學成分】含偽石蒜鹼(Pseudolycorine)、石蒜鹼(Lycorine)、多花水仙鹼(Tazettine)、漳州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水仙生物鹼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 同屬植物白水仙 Narcissus papyraceus Ker一Gaw 鱗莖中含白水仙胺(Papyramine,C18 H21 O4 N,為石蒜倫鹼的立體異構體)、石蒜鹼、多花水仙鹼、雪花蓮胺鹼(Galanthamine)、石蒜胺鹼及偽石蒜鹼。
編輯本段相關傳說
我國傳說
1.傳說水仙是堯帝的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她們二人同嫁給舜,姐姐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舜在南巡駕崩,娥皇與女英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她們也成為臘月水仙的花神了。 2.傳說在福建省漳州市蔡坂村圓山有一位善良的農婦,救濟了飢餓垂死的乞丐。這乞丐原是神仙,將吃的飯噴在屋的四周,後來就長出金盞銀台(水仙)。 3.傳說年某地一對善良的青年夫婦(金盞和銀台)幫助了山上的一個神仙,作為報答,神仙告訴他們那裡即將發生洪災,勸他們盡快離開,不能告訴其他人。這對夫婦不忍自己離開,把消息通知了全村的人,大家當天就搬到了最高的山上,躲避了洪災。因為這對夫婦沒有守住秘密,神仙把他們變成了兩支水仙花,男人化為雄花,叫金盞,女人化為雌花,叫銀台。(現在的雌雄花就是這么命名的哦) 4.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天上的凌波仙子在銀河邊上磨寶鏡時,無意中從雲霧縫里看到龍海的南鄉(今稱九湖鄉)旱情嚴重,五穀歉收,民不聊生,一片荒涼的景象觸動了善良仙子的心,她拋下手中的寶鏡。寶鏡落地碎成九塊,南鄉頓時清泉四涌,成了九湖,流水潺潺灌入田園,霎那時,九湖鎮花果茂盛,稻熟荔紅,連凌波仙子也被這人間美景所吸引,不禁飄然來到湖中游覽。 湖畔有個石匠叫陳龍,大夥都稱他為龍哥。他為人誠懇,勤勞勇敢,凌波仙子愛上了龍哥。在湖畔塘邊,他們以珠定情,喜結姻緣。凌波仙子掌管水源,九湖年年風調雨順;龍哥和鄉親們辛勤勞動,九湖畔五穀豐登,九湖湖畔成了人間仙境。 不想,這人間幸福美景觸怒了妖龍,它口噴毒火,燒毀了田園村莊。為保衛家園,凌波仙子手彈琵琶奮起抗爭,龍哥吞下寶珠化為青龍,與妖龍鬥成一團,終於邪不壓正,妖龍敗北,逃上天庭,向王母娘娘告狀。 王母娘娘聽信讒言,調遣了天兵天將前來處罰凌波仙子和龍哥。霎時,南鄉天昏地暗,天將還移來了圓山壓住九湖,從此水斷泉枯。龍哥被壓在圓山下面。在雲端里,被抓回天庭的凌波仙子眼望被毀的家園、孤寂昂首吐清泉的龍哥,她忍痛拔下銀簪,竭盡全力投往遭受苦難的南鄉,銀簪落在圓山腳下清泉旁,化作朵朵亭亭玉立、幽香沁人的水仙花。如今,每到歲末,九湖畔的家家戶戶都要在家中擺上幾盆水仙,以寄託對龍哥、凌波仙子的感激之情。 5.一對姓姚的夫婦,生養了一個漂亮乖巧的女兒。女兒長大了,卻被土豪看中,要強占為妻。倔強的女孩不肯受辱,就投河自盡。上天可憐她的貞烈,就把她的魂魄化為水仙。(姚女花) 6.水仙花是十二星座中雙魚座的誕生花
外國傳說
水仙的英文是Narcissus,自戀狂的英文是Narcissism,而將兩者連貫起來,是這樣的一個希臘 神話。 1.納西塞斯(Narcissus)是希臘神話里的美少年。他的父親是河神,母親是仙女。 納西塞斯出生後,母親得到神諭:納西塞斯長大後,會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然而,他會因為迷戀自己的容貌,鬱郁而終。為了逃避神諭的應驗, 納西塞斯的母親刻意安排兒子在山林間長大,遠離溪流、湖泊、大海,為的是讓納西塞斯永遠無法看見自己的容貌。 納西塞斯如母親所願,在山林間平安長大,而他亦如神諭所料,容貌俊美非凡,成為天下第一美男子。見過他的少女,無不深深地愛上他。然而, 納西塞斯性格高傲,沒有一位女子能得到他的愛。他只喜歡整天與友伴在山林間打獵,對於傾情於他的少女不屑一顧。 山林女神厄科(Echo)對納西塞斯一見鍾情,但是苦於不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只能簡單地重復別人的話音。 納西塞斯對她的痴情不理不睬。 納西塞斯的鐵石心腸使她傷透了心。她請求愛情女神阿弗洛狄忒懲罰他,讓他承受痛苦的熬煎。憂郁、期盼、一無所獲,使她離開了她往昔的夥伴,漫無目的地走進了森林。在這里,她的憂傷有增無減,容顏憔悴,她從山林消失了,但是,她那柔美的聲音始終縈繞幽谷而不去。如果你漫步在寂靜的山林,她會回應你的聲音。這就是山林女神厄科 - Echo(迴音)。 納西塞斯的冷麵石心,傷透了少女的心,報應女神娜米西斯(Nemesis)看不過眼,決定教訓他。一天, 納西塞斯在野外狩獵,天氣異常酷熱,不一會兒,他已經汗流浹背。就在這時,微風吹來,滲著陣陣清涼,他循著風向前走。逛著逛著,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水清如鏡的湖。湖,對納西塞斯來說,是陌生的。 納西塞斯走過去,坐在湖邊,正想伸手去摸一摸湖水,試試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誰知當他定睛在平滑如鏡的湖面時,看見一張完美的面孔,不禁驚為天人, 納西塞斯心想:這美人是誰呢?真漂亮呀。凝望了一會兒,他發覺,當他向水中的美人揮手,水中的美人也向他揮手;當他向水中的美人微笑,水中的美人也向他微笑;但當他伸手去觸摸那美人,那美人便立刻消失了;當他把手縮回來,不一會兒,那美人又再出現,並情深款款地看著他, 納西塞斯當然不知道浮現湖面的其實就是自己的倒影。他竟然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的倒影。為了不願失去湖中的人兒,他日夜守護在湖邊,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 納西塞斯還是不寢不食,不眠不休地呆在湖邊,甘心做他心中美人的守護神,他時而伏在湖邊休息,時而繞著湖岸漫行,但目光始終離不開水中的倒影,永遠是目不轉睛地凝望湖面,最後,神諭還是應驗了。 納西塞斯因為迷戀自己的倒影,枯坐死在湖邊。
仙女們知道這件事後,傷心欲絕,趕去湖邊,想把納西塞斯的屍體好好安葬。但納西塞斯慣坐的湖邊,除了長著一叢奇異的小花外,空空如也。原來愛神憐惜納西塞斯,把他化成水仙,盛開在有水的地方,讓他永遠看著自己的倒影。那叢奇異的小花,,清幽脫俗而高傲孤清,甚為美麗。為了紀念納西塞斯,仙女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Narcissus,也就是水仙花了。而這亦是水仙為何總是長在水邊的原故。也因為這個故事,人們用Narcissism形容那些異常喜愛自己容貌、有自戀傾向的人。 2.另一版本說,沼澤女仙看上了他,與他交好時,他從沼澤女仙的眼睛裡看到他自己的倒影,他想再看,於是,沼澤女仙騙她說那是她的靈魂,將之誘入自己的世界。並把他弄死在沼澤里。 3.還有一說,說納西塞斯有個雙胞胎妹妹,兩人感情很好,但他的妹妹很年輕就去世了,納西塞斯很想念她,一天,他在池塘水裡看到自己,以為那是他的妹妹,就呆在那裡久久不肯離去以至於最後死在池塘邊。 註:此傳說指歐洲水仙,與中國水仙為同屬的不同種。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水仙花
水仙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我國民間的請供佳品,每過新年,人們都喜歡清供水仙,點綴做為年花。因水仙只用清水供養而不需土壤來培植。水仙的根,如銀絲,纖塵不染;水仙的葉,碧綠蔥翠傳神;水仙的花,有如金盞銀台,高雅絕俗,婀娜多姿,清秀美麗,潔白可愛,清香馥郁,且花期長。這珍貴的花卉早已走遍大江南北,遠度重洋,久負盛名,譽滿全球。她帶走了我國的春天,我國人民的情誼和美好的心願,贏得了「天下水仙數漳州」之美稱。 中國水仙花屬石蔥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生得頗象洋蔥、大蒜、故六朝時稱「雅蒜」、宋代稱「天蔥」。之後,人們還給她取了不少巧妙、美麗的名字,如金盞、銀台、儷蘭、雅客、女星等等。這里有著許多關於水仙花優美動人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據說,宋代時,有一閩籍的京官告老回鄉,當他乘船南返,將要回到家鄉漳州時,見河畔長有一種水 水仙花
本植物,並開著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採集一些,帶回培植。據《蔡坂鄉張氏譜記》載;明朝景泰年間,他們的祖宗張光惠在京都做學官,一年冬天請假回鄉,船過江西吉水,發現近岸水上,有葉色翠綠、花朵黃白、清香撲鼻的野花,於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傳下。 傳說崇明水仙來自福建。那是唐代武則天女皇要百花同時開放於她的御花園,天上司花神不敢違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當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長安。小妹妹不願獨為女皇一人開花,只行經長江口,見江心有塊凈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島。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開,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愛。《漳州府志》記載:明初鄭和出使南洋時,漳州水仙花已被當作名花而遠運外洋了。「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水仙花 水仙花
通常是在精緻的淺盆中栽培,然而,它對生活也挺簡單樸素,適當的陽光和溫度,只憑一勺清水,幾粒石子也就能生根發芽。寒冬時節,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卻葉花俱在,勝過松、竹、梅,儀態超俗,故歷代無數文人墨客都為水仙花題詩作畫,呈獻了不少幽美的篇章。 水仙花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單瓣,花冠色青白,花萼黃色,中間有金色的冠,形如盞狀,花味清香,所以叫「玉台金盞」,花期約半個月;另一種是重瓣,花瓣十餘片捲成一簇,花冠下端輕黃而上端淡白,沒有明顯的付冠,名為「百葉水仙」或稱「玉玲瓏」,花期約二十天左右。水仙花分布的范圍極小,只在漳州八大勝地之一的園山東麓一帶,因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園山擋住了烈日,園山在斜影所及的地方日照較短,為水仙花栽培創造了有利格條件。當地有歌雲:「園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了水仙頭。」 每年春節,能工巧匠們創作出的水仙盆景雕刻藝術,且能依照人們的願望,在預定的期間里開放,給節日、壽誕、婚喜、迎賓、慶典增添了不少光彩。那栩栩如生,生氣盎然,耐人尋味,怪不得人們贊譽水仙一青二白,所求不多,只清水一盆,並不在乎於生命短促,不在乎刀刃的「創傷」,不在乎於嚴寒的「凌辱」,始終潔身自愛,帶給人間的是一份綠意和溫馨。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綜述
中國水仙需要經過幾個月的種植才能開花,如果你11月多的時候種的話過年以前就能開花了。在秋季9一10月間栽培,翌年5月葉子枯黃,6月以鱗莖球形式進入休眠,休眠期間鱗莖球繼續進行生理、生化活動。用側球繁殖的,第二年進入休眠後挖球,經過貯藏期,其中大球冬天開花,一般l球l枝花,市售的崇明水仙就是這樣。用側芽繁殖的,第二年休眠後挖球,秋季再行種植,冬季開花,也是l球l枝花。從側球種植1年(跨2年)的和側芽種植2年(跨3年)的球根中,精選大形的優良鱗莖球作種球,秋季進行閹割加工後,再行種植,精心培養,次年可獲得1個形體大、兩邊具側球、開多枝花的鱗莖球,即商品球。 水仙生長發育各階段(如營養生長期、鱗莖膨大期、花芽分化期、開花期)需要不同的環境條件。其根、莖、葉、花各部器官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一致。水仙生長期喜冷涼氣候,適溫為10-20℃,可耐0℃低溫。鱗莖球在春天膨大,乾燥後,在高溫中(26℃以上)進行花芽分化。經過休眠的球根,在溫度高時可以長根,但不發葉,要隨溫度下降才發葉,至溫度約6-10℃時抽花苔。在開花期間,如溫度過高,開花不良或萎蔫不開 花。在溫度適當的情況下,它喜光照,也較耐陰。對培養開花的球根,長時間的光照能抑制葉片生 長,有助花摹伸長,高出葉片。生長期間好肥水,如缺水,則生長欠佳。生長後期需充分乾燥,否則影響芽分化。土壤要疏鬆、膨軟、中性或微酸性。
繁殖
一、側球繁殖 這是最普通常用的一種繁殖方法。儲球著生在鱗莖球外的兩側,僅基部與母球相連,很容易自行脫離母體,秋季將其與母球分離,單獨種植,次年產生新球。 二、側芽繁殖 側芽是包在鱗莖球內部的芽。只在進行球根閹割時,才隨挖出的碎鱗片一起脫離母體,揀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產生新球。 三、雙鱗片繁殖 1個鱗莖球內包含著很多側芽,有明顯可見的,有隱而不見的。但其基本規律是閑兩張鱗片1個芽。用帶有兩個鱗片的鱗莖盤作繁殖材料就叫雙鱗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鱗莖先放在低溫4-10℃處4-8周,然後在常溫中把鱗莖盤切小,使每塊帶有兩個鱗片,並將鱗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後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蛭石或含水6%的砂,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閉袋口,置20-28℃溫度中黑暗的地方。經2-3月可長出小鱗莖,成球率80-90%。這是近年開始發展的新方法,四季可以進行,但以4-9月為好。生成的小鱗莖移栽後的成活率高,可達80一100%。 四、組織培養 用MS培養基,每升附加30克蔗糖與5克的活性炭,用芽尖作外植體,或用具有雙鱗片的莖盤5×10毫米作外植體,PH值5-7;裝入20x100毫米的玻璃管中,每管10毫升培養基,經消毒後,每管植入一個外植體,然後在25℃中培養,接種10天後產生小突起,20天後成小球,1月後轉入在含NAA0.1/毫克l/2MS的培養基中,6-8周後有葉、有根,移栽在大田中,可100%的成活。用莖尖作外植體的,還有去病毒的作用。
栽培
水仙栽培有旱地栽培、水田栽培與無土栽培等三種方法。 一、旱地栽培 每年挖球之後,把可以上市出售的大球挑出來,餘下的小側球可立即種植。也可留待9一10月種植。一般認為種得早,發根好,長得好。種植時,選較大的球用點播法,單行或 寬行種植。單行種植時用6x 25厘米的株行距,寬行種植的用6x15厘米株行距,連續種3-4行後,留出35-40厘米的行距,再反復連續下去。旱地栽培的,養護較粗放,除施2-3次水肥外,不常澆水。單行種植的常與農作物間作。 二、水田栽培 (一)種球選擇與分級栽培 種球選擇甚為嚴格,要求選無病蟲害、無損傷、外鱗片明亮光滑、脈紋清晰的作種球,並按球的大小、年齡分三級栽培。 1.1年生栽培:從2年生栽培後的側球(也叫鑽子頭),或從不能作二年生栽培的小鱗莖中選 出球體堅實、寬厚、直徑約3厘米的作種球。用撒播、條播或點播法栽培。每畝約栽2、3萬株。 2.2年生栽培:經過1年生栽培後,球成圓錐形,從中選出堅實、頂租、直徑約4厘米以上的作種球、栽培養護較1年生的細致。每畝約栽8000-l0000株。 3.3年生栽培:3年生栽培也叫商品球栽培。是上市出售、供觀賞前的最後一年栽培,其栽培管理極為精細,至為重要。它是從經過2年生栽培的球中,選出球形闊、矮,主芽單一,莖盤寬厚、頂端粗大、直徑在5厘米以上的球作種球,種前剝掉外側球,並用閹割法除去內側芽,使每球只留一個中心芽。每畝約栽5000株。
栽培要點
1.耕地浸田:8-9月把土地耕松,然後在田間放水沒灌,浸田l一2周後,把水排干。隨後再耕翻5-6次,深度在35厘米以上,使下層土壤熟化、松軟,以提高肥力,減少病蟲害和雜草,並增加土壤透氣性。 2.施肥作畦:水仙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作基肥。3年生栽培,每畝需要有機肥5000-l萬公斤,適當拌一些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約20-50公斤,2年生栽培用肥量減半,1年生栽培的可以更減少些。這些肥料要分幾次隨翻地翻入土中,使土壤疏鬆,肥料均勻,然後將土壤表面整平,作成寬120厘米,高40厘米的畦,溝寬約35 -40厘米。畦面要整齊、疏鬆,溝底要平滑、堅實,略微傾斜,使流水暢通。 3.種球閹割:為了使鱗莖球經過最後一次栽培後飛躍增大,有利於多開花,需採用種球閹割手術。這項手術的原理與一般植物剝芽一樣,是使養分集中,主芽生長健壯,翌年能獲得一個碩大的鱗莖球。不同的是它的側芽是包裹在鱗片之內的,不剖開鱗片就無法去除側芽。閹割的技術難度較大,操作時要涇渭分明,既要去掉全部側芽,又不能傷及主芽及鱗莖盤。側芽居於主芽扁平葉面的兩側,閹割時,首先對准側芽著生的位置,然後用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鱗莖盤,再用右手操刀閹割。閹割刀寬約1.5厘米,刀口在先端為回頭形。閹割時,挖口宜小,如果誤傷了鱗莖盤與主芽時,球就無用,應拋棄之。加發現內部鱗片有黑褐色斑駁者,也應拋棄不用。 4.種球消毒:種植前用40%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球5分鍾;或用0.1%的升汞水浸球半小時消毒。如有蟎存在,可用0.1%的三氯殺蟎醇浸種10分鍾。 5.種植:漳州10月下旬種植,上海多在9月底-10月上旬種植。由於水仙葉片是向兩側伸展的,因此採用的株距較小、行距較大,3年生栽培用15x 40厘米的株行距,2年生栽培用12x 35厘米的株行距。種植時要逐一審查葉片的著生方向,按未來葉片一致向行間伸展的要求種植,以使有充足的空間。為使鱗莖堅實,宜深植。l、2年生栽培,深約8-10厘米,3年生栽培,深約5厘米。種後覆蓋薄土,並立即在種植行上施腐熟肥水。種後清除溝中泥塊,拉平畦面,並立即灌水滿溝。次日把水排干,待泥粘而不成漿時,整修溝底與溝邊並予夯實,以減少水份滲透,使流水暢通。修溝之後,在畦面蓋稻草,3年生者覆草宜厚,約5厘米,l、2年生者,覆草可薄些。覆草時,使稻草根伸向畦兩側溝中,梢在畦中重疊相接。種植結束後放水,初期水深約8一10厘米,l周後加深到15-20厘米,水面維持在球的下方,使球在土中,根在水中。深達溝水中,根梢在畦頭的中央重疊相接。初期溝水深約8一10厘米,l周後再加深到15-20厘米,水面維持在鱗莖球下方,使根在水中,球在土中。
❸ 關於水仙花的
水仙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春季。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十。水仙鱗莖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鹼、多花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外科用作鎮痛劑;鱗莖搗爛敷治癰腫。牛羊誤食鱗莖,立即出現痙攣、瞳孔放大、暴瀉等。原產亞洲東部的海濱溫暖地區;中國浙江、福建沿海島嶼自生,但各省區所見者全系栽培,供觀賞。水仙花花香清郁,鮮花芳香油含量達0.20%~0.45%,經提煉可調制香精、香料;可配製香水,香皂及高級化妝品。水仙香精是香型配調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水仙花清香雋永,採用水仙鮮花窨茶,製成高檔水仙花茶,水仙烏龍茶等,茶氣雋香、味甘醇。
❹ 水仙花知識
水仙花喜歡溫暖濕潤氣候。
喜水耐肥,喜歡陽光,也耐半陰。
花期宜水分充足,後期喜溫暖,氣溫20~25度左右。
❺ 水仙花的散文,500字的!
女兒的水仙花
王清銘
我不太懂花,也不喜歡養花,從來就沒有附庸風雅地寫過有關花的文章。我在水仙花的故鄉漳州市生阿活了四年,看過水仙花,談不上觀賞。水仙,被高雅的人稱為「歲暮清供」,放置在書桌上,我沒有這份雅興。
讀二年級的女兒放寒假了,教師布置一道題就是觀察水仙花,寫日記。於是農歷二十三那天,我第一次買花,買的就是水仙花,養花的任務就交給女兒了。
我以前讀過一些寫水仙的詩詞,印象比較深的廈門詩人舒婷的《水仙》:南方盛產一種花卉\被批發被零售到遙遠的窗口\借一缽清水 \答以碧葉玉芩金盞銀托 \可憐香魂一脈\不勝刻刀千鑿萬琢……詩人借水仙寫女人的柔情和命運,突出的是她嬌柔多情的一面,但我有點疑問,如果水仙不經雕琢,還會有這樣的美麗嗎。女兒小心翼翼端著水仙花盆,臉上洋溢著笑意,我自然想起大學時讀過的這首詩。
水仙紮根的土壤就是潔白的水仙花球,用水滋養自己,沒有枝幹,只有綠葉伸向天空,然後自然披拂下來。同樣是生長在寒風凜冽的冬季,臘梅銅枝鐵干,像刀像戟,對抗著寒風;水仙葉子細長蔥翠,像衣袂翩躚,風拂過,就舞影橫斜。
農歷二十四,女兒換水時,發現葉子的頂端吐出了花苞,驚奇地叫了起來。我看見葉子簇擁中有幾枝花莖,原先我還以為是葉子的,現在她的尖端處騰出一朵或兩朵的小花苞。二十五日和女兒再去看水仙花苞,小火苗似的花苞已經變成鼓起的嘴唇的形狀。我教女兒一個成語:含苞待放。女兒把它寫進了日記。我彷彿看到這些鼓起的嘴唇一吹,就會花朵吐露出來,就如女兒以前吹肥皂泡一樣。
農歷二十六早上,女兒歡呼:「爸爸快來看呀,水仙開花了!」女兒拉著我的手來到陽台上,我看到兩朵細小的花在風中搖曳。花六瓣,色白里泛些微的黃,六棱的玉盤;盤里的花心是金黃的,形狀像酒杯,盛滿了女兒的歡樂。我想起人們比喻水仙為 「玉台金盞」或「金盞銀台」,真貼切極了。這水仙花也開始盛上我的歡樂了。
晚上,女兒沉睡在夢中,她大概會夢到這冰清玉潔的水仙吧。我埋頭寫作,突然想起了水仙花,查閱了一些水仙的資料。我的莆田老鄉、宋代詞人劉克庄在《水仙花》這么寫: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不許淤泥侵皓素,全憑風露發幽妍……從來不養花的我,心中對水仙有了愛憐之情。去女兒房間幫她蓋被子,看她睡態可掬的樣子,真想親上一口。但我不習慣這種表達愛的方式,默默退出,我的心中充滿了柔情。
水仙花的笑很有感染力,沒兩天又有四朵開放了,我寫作累了,看陽台上的水仙花,彷彿能夠聽到她們一起發出的咯咯笑聲。廳里,女兒正在看電視,劇情逗發她不時歡笑。我起身,廳里的電視正放映《西遊記》,劇中一點新奇的情節都會引發她的歡呼和開心的笑。無憂無慮的童年,真好。我撫摸著女兒的頭,又回房埋頭工作了。
水仙是女兒的花,也是我的花。我決定寫一些文字把這段歲月的流痕記錄下來。幸福並不短暫,但容易被遺忘,我寫這篇文章,也是在文字中留下這段幸福。
我想起在漳州的時候,看過花農種植水仙。很多人都不知道,水仙起先並不是長在水裡的,而是埋在泥土之中。花農用刻刀雕刻水仙花球,然後埋進泥土,等到她長出根須和莖葉,再挖出來,用清水滋養。
水仙花的美麗是經過細心雕刻的,泥土曾經給她最早的養分。開放是水仙自己的事情,就讓我做這最初的泥土好了。我找到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詠水仙》,輕聲朗誦:
……
後來多少次我鬱郁獨卧,
感到百無聊賴心靈空漠;
這景象便在腦海中閃現,
多少次安慰過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
我的心又重新充滿了歡樂。
窗外的陽台上水仙又有一朵開放了,葉子和花在寒風中翩然起舞。我就如華茲華斯一樣找到心靈寄託,聞到生活深處散發的水仙花般的清香,重新充滿了歡樂
❻ 介紹一下台北圓山飯店的歷史和現狀
圓山大飯店(The Grand Hotel),位於台灣台北市的劍潭山上,成立於二戰後,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型國際性飯店。目前中國式風格的飯店建築於1973年落成,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之一。
沿革
成立初期
圓山大飯店的位置原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神宮所在,國民政府於二戰後接收台灣時,拆除當時已經遭毀壞的台灣神宮,並原地改建為台灣大飯店;1952年,改由蔣宋美齡等政要為首組成的「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簡稱「敦睦聯誼會」;精省後改名為「台灣敦睦聯誼會」)接手經營,並改為圓山大飯店現名。當時圓山大飯店的建築規模甚小,在1963年時才將飯店的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畢。1968年,圓山大飯店獲得美國財星雜志評為世界十大飯店之一。1973年10月10日,由建築師楊卓成設計新建的14層中國宮殿式大廈落成,圓山大飯店遂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近年發展與現況
經營圓山大飯店的台灣敦睦聯誼會,雖然是以私人名義捐款成立的財團法人,但實際上是由台灣交通部管轄,而當時的所有捐款人均為當時的台灣政府要員。因為與政府的特殊關系,圓山大飯店長期成為台灣、乃至於台灣對外的國際招待場所,其半官方機構的神秘色彩,使得一般民眾難以入住其內。但隨著1990年代後,大型民間飯店業者的崛起與挑戰,曾經一度使當時的圓山大飯店難以競爭。1995年,因屋頂會議廳施工不慎引發火災,迫使圓山大飯店進行全面性的整修工程,1998年完工之後才重新開幕。
為了增強競爭力,圓山大飯店近年來開始活化經營架構,除了提供多角化與平價化的服務之外,並先後引進民間的專業經理人(如:嚴長壽、宗才怡...等)負責經營整頓,而得以維持其在台灣旅館業的旗艦地位。
建築特色
圓山大飯店的原址在日治時期曾是日本人建的台灣神宮,由於地處的劍潭山頭,突出於台北盆地之上,在風水學上地理位置極佳,而在飯店的中國式建築上採用相當多的龍形雕刻,故有人稱此飯店為「龍宮」;除採用龍形之外,亦有石獅、梅花等中國建築常用的圖案。
高雄圓山飯店
主條目:高雄澄清湖圓山大飯店
1957年於高雄愛河畔成立,1971年遷至澄清湖現址。
坐落於有「台灣西湖」之稱的高雄縣鳥松鄉澄清湖畔。
地址:高雄縣鳥松鄉圓山路二號
備考
圓山大飯店在1995年遭受祝融之災後,曾有立法委員提議拆除圓山大飯店,將其用地改築「國會山莊」以作為立法院新院址,以解決長期以來立法院用地不足的困境。但後來此提案,隨著圓山大飯店的修復工程完成而無疾而終。
另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內,原有餐飲服務亦由圓山大飯店提供,但由於長期虧損,於嚴長壽掌理時期終止經營。
❼ 漳州有什麼地方的風景區好玩
樂土亞熱帶原始雨林 位於南靖縣和溪鎮樂土村,面積320畝,是我國東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素有「小西雙版納」之稱,是虎伯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雨林植物種類多達1800餘種,其中貴重葯材沉香、八戟天、金不換等達1700餘種,有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刺桫欏等。區內古木參天,樹根結成高高板狀隆出地面,樹冠直聳雲霄,遮天蔽日。無數藤本植物錯綜攀附,有的如蟠龍附柱、凌空直達樹梢;有的橫越山谷,如天梯、天橋。最大的一株蜜花豆藤,其扁莖寬52厘米,主莖長250多米,分枝總長2000多米,攀附於15棵大樹,枝葉鋪天蓋地,堪稱中國第一大藤,實屬天下奇觀。
漳州土樓 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北部山區,約800多座。它起源於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採光、冬暖夏涼等特點。漳州土樓以其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古建築」,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以及華安縣的二宜樓是漳州土樓的典型代表。
田螺坑土樓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遺」申報點之一,位於南靖縣書洋鎮上坂村,為黃氏家族聚居地。土樓群由1座方樓(步雲樓)、3座圓樓(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和1座橢圓形樓(文昌樓)組成,方樓步雲樓居中其餘4座環繞周圍,依山勢錯落布局,在群山環抱下,居高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大地,山腳仰視,則像布達拉宮雄居山腰傲視人間。田螺坑土樓群的精美建築組合,構成人文與自然巧妙之成的絕景,給人強烈的觀賞沖擊,令人嘆為觀止。
❽ 關於水仙花的資料,知識,詩歌,散文。
1.傳說水仙是堯帝的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她們二人同嫁給舜,姐姐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舜在南巡駕崩,娥皇與女英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她們也成為臘月水仙的花神了。
2.傳說在福建省漳州市蔡坂村圓山有一位善良的農婦,救濟了飢餓垂死的乞丐。這乞丐原是神仙,將吃的飯噴在屋的四周,後來就長出金盞銀台(水仙)。
3.傳說年某地一對善良的青年夫婦(金盞和銀台)幫助了山上的一個神仙,作為報答,神仙告訴他們那裡即將發生洪災,勸他們盡快離開,不能告訴其他人。這對夫婦不忍自己離開,把消息通知了全村的人,大家當天就搬到了最高的山上,躲避了洪災。因為這對夫婦沒有守住秘密,神仙把他們變成了兩支水仙花,男人化為雄花,叫金盞,女人化為雌花,叫銀台。(現在的雌雄花就是這么命名的哦)
4.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天上的凌波仙子在銀河邊上磨寶鏡時,無意中從雲霧縫里看到龍海的南鄉(今稱九湖鄉)旱情嚴重,五穀歉收,民不聊生,一片荒涼的景象觸動了善良仙子的心,她拋下手中的寶鏡。寶鏡落地碎成九塊,南鄉頓時清泉四涌,成了九湖,流水潺潺灌入田園,霎那時,九湖鎮花果茂盛,稻熟荔紅,連凌波仙子也被這人間美景所吸引,不禁飄然來到湖中游覽。
湖畔有個石匠叫陳龍,大夥都稱他為龍哥。他為人誠懇,勤勞勇敢,凌波仙子愛上了龍哥。在湖畔塘邊,他們以珠定情,喜結姻緣。凌波仙子掌管水源,九湖年年風調雨順;龍哥和鄉親們辛勤勞動,九湖畔五穀豐登,九湖湖畔成了人間仙境。
不想,這人間幸福美景觸怒了妖龍,它口噴毒火,燒毀了田園村莊。為保衛家園,凌波仙子手彈琵琶奮起抗爭,龍哥吞下寶珠化為青龍,與妖龍鬥成一團,終於邪不壓正,妖龍敗北,逃上天庭,向王母娘娘告狀。
王母娘娘聽信讒言,調遣了天兵天將前來處罰凌波仙子和龍哥。霎時,南鄉天昏地暗,天將還移來了圓山壓住九湖,從此水斷泉枯。龍哥被壓在圓山下面。在雲端里,被抓回天庭的凌波仙子眼望被毀的家園、孤寂昂首吐清泉的龍哥,她忍痛拔下銀簪,竭盡全力投往遭受苦難的南鄉,銀簪落在圓山腳下清泉旁,化作朵朵亭亭玉立、幽香沁人的水仙花。如今,每到歲末,九湖畔的家家戶戶都要在家中擺上幾盆水仙,以寄託對龍哥、凌波仙子的感激之情。
5.一對姓姚的夫婦,生養了一個漂亮乖巧的女兒。女兒長大了,卻被土豪看中,要強占為妻。倔強的女孩不肯受辱,就投河自盡。上天可憐她的貞烈,就把她的魂魄化為水仙。(姚女花)
6.水仙花是十二星座中雙魚座的誕生花
水 仙 花
宋 劉克庄
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
不俱淤泥侵皓素,全憑風露發幽妍。
騷魂灑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卻笑涪翁太脂粉,誤將高雅匹嬋娟。
水仙花
宋 劉邦直
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
仙風道骨今誰有? 淡掃蛾眉篸一枝。
散文:女兒的水仙花
王清銘
我不太懂花,也不喜歡養花,從來就沒有附庸風雅地寫過有關花的文章。我在水仙花的故鄉漳州市生阿活了四年,看過水仙花,談不上觀賞。水仙,被高雅的人稱為「歲暮清供」,放置在書桌上,我沒有這份雅興。
讀二年級的女兒放寒假了,教師布置一道題就是觀察水仙花,寫日記。於是農歷二十三那天,我第一次買花,買的就是水仙花,養花的任務就交給女兒了。
我以前讀過一些寫水仙的詩詞,印象比較深的廈門詩人舒婷的《水仙》:南方盛產一種花卉\被批發被零售到遙遠的窗口\借一缽清水 \答以碧葉玉芩金盞銀托 \可憐香魂一脈\不勝刻刀千鑿萬琢……詩人借水仙寫女人的柔情和命運,突出的是她嬌柔多情的一面,但我有點疑問,如果水仙不經雕琢,還會有這樣的美麗嗎。女兒小心翼翼端著水仙花盆,臉上洋溢著笑意,我自然想起大學時讀過的這首詩。
水仙紮根的土壤就是潔白的水仙花球,用水滋養自己,沒有枝幹,只有綠葉伸向天空,然後自然披拂下來。同樣是生長在寒風凜冽的冬季,臘梅銅枝鐵干,像刀像戟,對抗著寒風;水仙葉子細長蔥翠,像衣袂翩躚,風拂過,就舞影橫斜。
農歷二十四,女兒換水時,發現葉子的頂端吐出了花苞,驚奇地叫了起來。我看見葉子簇擁中有幾枝花莖,原先我還以為是葉子的,現在她的尖端處騰出一朵或兩朵的小花苞。二十五日和女兒再去看水仙花苞,小火苗似的花苞已經變成鼓起的嘴唇的形狀。我教女兒一個成語:含苞待放。女兒把它寫進了日記。我彷彿看到這些鼓起的嘴唇一吹,就會花朵吐露出來,就如女兒以前吹肥皂泡一樣。
農歷二十六早上,女兒歡呼:「爸爸快來看呀,水仙開花了!」女兒拉著我的手來到陽台上,我看到兩朵細小的花在風中搖曳。花六瓣,色白里泛些微的黃,六棱的玉盤;盤里的花心是金黃的,形狀像酒杯,盛滿了女兒的歡樂。我想起人們比喻水仙為 「玉台金盞」或「金盞銀台」,真貼切極了。這水仙花也開始盛上我的歡樂了。
晚上,女兒沉睡在夢中,她大概會夢到這冰清玉潔的水仙吧。我埋頭寫作,突然想起了水仙花,查閱了一些水仙的資料。我的莆田老鄉、宋代詞人劉克庄在《水仙花》這么寫: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不許淤泥侵皓素,全憑風露發幽妍……從來不養花的我,心中對水仙有了愛憐之情。去女兒房間幫她蓋被子,看她睡態可掬的樣子,真想親上一口。但我不習慣這種表達愛的方式,默默退出,我的心中充滿了柔情。
水仙花的笑很有感染力,沒兩天又有四朵開放了,我寫作累了,看陽台上的水仙花,彷彿能夠聽到她們一起發出的咯咯笑聲。廳里,女兒正在看電視,劇情逗發她不時歡笑。我起身,廳里的電視正放映《西遊記》,劇中一點新奇的情節都會引發她的歡呼和開心的笑。無憂無慮的童年,真好。我撫摸著女兒的頭,又回房埋頭工作了。
水仙是女兒的花,也是我的花。我決定寫一些文字把這段歲月的流痕記錄下來。幸福並不短暫,但容易被遺忘,我寫這篇文章,也是在文字中留下這段幸福。
我想起在漳州的時候,看過花農種植水仙。很多人都不知道,水仙起先並不是長在水裡的,而是埋在泥土之中。花農用刻刀雕刻水仙花球,然後埋進泥土,等到她長出根須和莖葉,再挖出來,用清水滋養。
水仙花的美麗是經過細心雕刻的,泥土曾經給她最早的養分。開放是水仙自己的事情,就讓我做這最初的泥土好了。我找到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詠水仙》,輕聲朗誦:
……
後來多少次我鬱郁獨卧,
感到百無聊賴心靈空漠;
這景象便在腦海中閃現,
多少次安慰過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
我的心又重新充滿了歡樂。
窗外的陽台上水仙又有一朵開放了,葉子和花在寒風中翩然起舞。我就如華茲華斯一樣找到心靈寄託,聞到生活深處散發的水仙花般的清香,重新充滿了歡樂。
仙花的栽培
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球莖類花卉,也叫雅蒜、麗蘭、姚女花、女史花,於歲暮天寒、花事岑寂之際開花,高雅清逸,秀麗動人,冰肌玉質,芬芳脫俗,歷來受詩人墨客的喜愛。我國栽培水仙花,到少有一千多年以上的歷史了,我國的水仙有單瓣與重瓣兩種,單瓣白色,中承黃心,宛然如盞,所以叫金盞銀台;重瓣的叫千葉水仙,皺卷放簇,玲瓏可愛,又名玉玲瓏。單瓣與重瓣乃一花二種,重瓣系由單瓣演化而來的。外國的喇叭水仙又名漏斗水仙,原產歐洲,四月抽出花莖,花單生,也有一莖數花的,但花形較小,花瓣為黃色或淡黃色,中央副冠為黃色或橙黃色,呈長筒狀,突出在花瓣之外,邊緣有折皺,別有風致。中國水仙屬短副冠類型,外國水仙屬長副冠和中副冠類型,這是主要區別。(俗稱為「洋水仙」的風信子與中國水仙並非同科植物,而屬百合科)。我國的漳州水仙鱗莖大,多箭多花,清香濃烈,一向享有盛譽,違邇聞名,不僅暢銷於國內市場,而且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就遠涉重洋大批出口了,當今國外盆花市場上,水仙花也是最受歡迎的品種。
水仙花的栽培有個口訣:「五月不在土,儲備月不在房,栽向東籬下,花開久且芳」。具體的方法《群芳譜》中有一段說明:「五月收根用小便浸一宿,曬干,拌溫土,懸當火煙所及處。八月取出,瓣瓣分開,用豬糞拌土植之,植後不可缺水。」這是老法。現在通用的方法,以漳州水仙為例,每年霜降前後下種(將水仙頭埋入土中),翌年端午前挖出,洗凈曬干收藏起來,霜降再種下培植,如此反復三年,才能抽箭開花,上市出售。
作為人觀賞用的水仙花,一般用水栽法。以挖出的鱗莖,剝去乾枯的鱗片,用刀在鱗莖上部縱橫割一、十字紋以使鱗片松開,方便花芽抽出。然後放在水中浸一天,再洗去刀口上的粘液,放入淺水盆中,四周擺些石子,穩正鱗式,不致傾倒,同時也更增風趣。盆內放水約1寸深,幾天就開始生根,十幾天便可抽箭,一月左右漸次開花。因水仙花性喜陽光,宜放在通風朝陽的地方,但濕度不宜過高,最好每天換一次清水,使莖葉長得粗壯葉短花高,花期耐久。如果光線太差,室溫過高,就會發生葉片徒長,桿株黃弱,花莖矮小,花期短暫等不良現象。
水仙還有「企頭」、「蟹爪」的不同。所謂「企頭」就是將水仙置於水中,隨其自然生長;所謂「蟹爪」是經人工雕鐺處理,葉片不再筆直生長,而象蟹爪那樣橫生舒展,捲曲優美,旖旎多姿。水仙經雕刻,還可模擬各咱圖案,製作放盆景,有的象孔雀迎春,有的象丹鳳朝陽,有的勢如蟠龍,有的宛如飛蝶,千姿百態,古雅軼趣,美不勝收。
第4天 15mm
第6天 22mm
第8天 31mm
第10天 60mm
第12天 122mm
第14天 139mm
第16天 154mm
第18天 162mm
第20天 171mm
(1)大約2到4天看到發芽 20天那片開花
❾ 為什麼水仙花要子水裡才可以生長呀
水仙花主要產地在福建漳州圓山東南龍海市九湖鎮蔡阪、洋坪、新塘、下巷、田中央、大小梅溪等地
水仙花
漳州水仙花屬石蒜科室內觀賞花卉,鱗莖肥碩,箭多花繁,色美香郁,又能雕刻成塊多姿的造型,是馳名中外,蜚聲全球的特產,與蘭花並列為福建名花。水仙花產地在漳州圓山東南龍海市九湖鎮蔡阪、洋坪、新塘、下巷、田中央、大小梅溪等地。據蔡阪村《張氏家譜》記載:「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在河南為官的族人張光惠告老回鄉時,船過洞庭湖從水面拾得兩顆水仙花頭,帶回家鄉在圓山腳下的琵琶阪種植。此後水仙花日益繁衍,擴至鄰村,到清代末葉,面積已達八百餘畝,並開始銷往吳越等地。」據《龍溪縣志》所述:「閩中水仙以龍溪為第一,裁其根(鱗莖)至吳越,冬發花,時人爭之。」
1932年前後,在香港經商的兩位漳州人陳潤生、林主達集資合辦公司,從蔡阪、新塘等村精選一批優質水仙運出發售。因水仙有「宜色、宜人、宜早春」等特點,便起了一個「宜春」的雅稱為商標,在香港當局登記注冊。市場也逐漸擴展到南洋、歐美等國家。於是,"宜春"水仙大為聞名。又因九湖水仙花產地屬漳州,外銷水仙花必經漳州埠頭發運,故亦稱「漳州水仙花」。至今,水仙花已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近年來,經過花農精心經營,不斷擴種,產量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為國家獲取大量外匯。
水仙花品種繁多,外省市產地也不少,為什麼「漳州水仙花」獨占花壇,聲譽遠播?這主要是因為九湖水仙花產地的地理、氣候得天獨厚。這里早晨的太陽正好照在山腳下的花田上,下午的斜陽被圓山擋住了射線,向陽、遮陰兼而有之,是個冬暖夏涼的天然屏障。山下,九龍江支流和山谷泉澗縱橫交織,水源充足;花田土壤松軟,系砂質壤土;加上地質有溫泉經過,即使天寒地凍的季節,也能保持適宜的地溫。水仙花就是生長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下,因而品性十分優異。除了優越的地理條件外,更由於這里的花農有著豐富的種花經驗和栽培技術。他們嚴格掌握節令,採用三年放種和人工閹割等獨特的處理方法,來促進水仙花頭增大、成熟,因而產出的水仙花形似蟹爪,莖大花多,每個鱗莖一般都能長出三至七支花箭,最多可達十一支,每支花箭可開出五至七朵花蕊,最多可達十餘朵花,在水仙屬的植物中是十分稀見的。
漳州出產水仙花,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單瓣的,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邊舒開,中間長有一個酒杯狀的金黃色副花冠,名為「金盞銀台」,俗稱「酒盞水仙」,清香濃郁;另一種是復瓣的,卷皺的花瓣層層疊疊,上端素白,下端淡黃,雅號「玉玲瓏」,俗稱「百葉水仙」,香氣稍淡。這兩種水仙形態俊雅,應時而發,是世界公認的多花水仙類中開花最多,香味最優的一種,被許多古代詩人喻為「國香」之花。水仙花通用培育方法並不難,只要一把土、一勺水,又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時間,就能長出令人喜歡的花朵來,但要造出形態逼真的水仙花盆景,必須經過精細的藝術雕刻。花農和水仙花愛好者,對此都有一套拿手的本領,他們能「據形授意」,雕刻出各式各樣,惟妙惟肖的造型來,如「桃李爭春」、「鴛鴦戲水」、「金雞報曉」、「孔雀開屏」、「雙龍戲珠」等等。這些水仙盆景,都有在農歷春節前後開花,故被人們視為純潔美好,吉祥如意的象徵。
水仙花素潔清雅,超凡不俗。在碧波之中婷婷玉立如仙花,故有「凌波仙子」之稱。她那「含香體素欲傾城」的美姿,「不許淤泥侵皓素」的質量,「不怕侵」的精神,以及「只憑一勺水過活」,「年年為眾唱春歌」的風 ,都受到人們的稱頌。歷代名人學者,為其吟詠的甚多。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賦水仙花》中寫道:「隆冬凋百卉,江梅歷孤芳。如何蓮藕底,亦有春風香。紛敷翠羽帔,溫艷白玉相。黃冠表獨立,淡然水仙裝……」描繪了寒冷臘月,只有清香飄逸的水仙花,才敢與獨發芬芳的臘梅相媲美。清代康熙皇帝在《御制見案頭水仙花唱作二首》歡心地吟道:「翠帔湘冠白玉珈,清姿終不污泥沙。騷人空自吟芳芷,未識凌波第一華。」「冰雪為肌玉煉顏,亭亭如立貌姑山,群花只在軒窗外,那待移來幾案間。」來稱贊歌頌水仙花。在民間中還流傳著許多優美動聽的傳說。每逢新春佳節,漳州人們除喜歡栽種雕刻幾盆水仙,做為"歲朝清供"的年花外,經常舉辦「仙花展覽」吸引了許多海內外遊客,大家薰醉在這座絢麗芳香水仙之城,共享其境,樂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