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類盆景
1. 常見的10種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數量廣泛,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中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蕨類植物市場常見的有鐵線蕨、波斯頓蕨、金毛狗蕨、巢蕨、腎蕨、鹿角蕨、鳳尾蕨、卷柏、翠雲草、紫萁、石松、兔腳蕨、紐扣蕨、魚尾蕨、麗莎蕨、掌蕨、懸崖蕨等等。
蕨類植物枝葉青翠,形態千奇百怪,每種蕨類都有自己的不同風格和觀賞特點,觀賞價值極高。家庭栽培,即可孤植又可以配景,不少作為盆景觀賞,在陰暗的角落生長繁茂,非常適合一些條件限制的空間養護。下面推薦幾種市場常見的蕨類植物。
【卷柏】
卷柏又名九死還魂草,根能自行從土壤分離,蜷縮似拳狀,隨風移動,遇水而榮,根重新再鑽到土壤里尋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極強,在長期乾旱後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後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卷柏耐半陰不耐強光,在陰暗有散射光處生長旺盛。
卷柏的奇特之處是它極耐乾旱和「死」而復生,只要有水,就會很快生機勃勃,卷柏憑借著有水則生、無水則「死」的生存絕技,不但旱不死,反而代代相傳繁衍生息,堪稱奇跡。
卷柏姿態優美,株型低矮,葉片疊翠,適宜山水盆景造景,配以奇石假山,觀賞價值較高。
【金毛狗蕨】
金毛狗蕨屬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根狀莖平卧、粗大,端部上翹,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黃色長茸毛,狀似伏地的金毛狗頭,故稱金毛狗蕨。
金毛狗蕨喜歡溫暖濕潤和空氣濕度較高的環境,適宜生長溫度夜溫為10~15℃,晝溫21~26℃;空氣濕度宜保持在60%~80%;空氣乾燥會使葉片枯焦;生長時喜散射光,忌烈日畏嚴寒,在陰暗角落生長旺盛。
金毛狗蕨株型可愛,茸毛金黃,造型多變,長長的葉柄,葉片如羽毛般排列,尤其是葉片舒展之際,非常美觀。
2. 常見的蕨類植物盆栽有哪些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內孢子囊在老容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白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又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
3. 蕨類植物有哪些作用
蕨類植物的枝葉青翠,姿態奇特,可供美化庭園,有引入入勝之感,而且許多種類為室內點綴的重要盆景。
不少蕨類在工業生產上有很大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松科的許多種,它們的孢子(俗稱石松粉)為冶金工業上的優良脫模劑,可以提高鑄件的品質。
由於蕨類植物的古老性,它們的化石和孢子為鑒定地層的一個重要指標,在自然科學領域內,蕨類植物,由於它在整個植物界的獨特位置——介於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之間——以及它的形態桔構的多樣性,常被當作研究生物進化和植物系統發育理論的重要對象之一。
生長環境:
它們大都喜生於溫暖陰濕白森林環境,成為森林植被中草本層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森林的生長發育有著重大影響,同時可以作為敏感地反映環境條件的指示植物。
現代蕨類植物約有11500多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中國約有2 000種
蕨類植物是孢子體占優勢,分別獨立生活。這一生活史特點表明蕨類植物是介於苔蘚和種子植物之間的一群植物。它的形態結構決定了它既是高等孢子植物或頸卵器植物,又是原始的維管束植物。
4. 常見的蕨類植物有哪些適合室內養
東北雖產許多蕨類植物,但冬季休眠,失去觀賞價值。室內常用的是熱帶山林中原產的、姿版態奇異的常綠權植物。常見的有3種: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
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自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
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叉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
5. 金絲猴蕨類分盆金絲猴蕨怎麼
金絲猴蕨不耐嚴寒,在溫度低於5度的環境中就會生長不良,養護金絲猴蕨時,需要在寒冬季節的時候,使用稻草或者塑料薄膜覆蓋在金絲猴蕨上方,為其保暖防寒,或者將金絲猴蕨移到溫暖的室內進行養殖。
二、准備花盆
根據金絲猴蕨類植株的大小,提前准備好合適的花盆,花盆要合適,保證能容納植株的生長,花盆材質要透氣,這樣種植後能保證植株根系的通透。
三、配製土壤
對於金絲猴蕨來說,對於土壤的要求不嚴格,在一般的土質中可以正常的生長,栽培的土壤最好是疏鬆、透水、肥沃的酸性土壤,在這樣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可用壤土、河沙、腐葉土充分混合配製,做好消毒殺菌處理。
四、進行種植
先准備好盆土條件,將土壤裝到花盆裡面,將金絲猴蕨植株栽種到土壤裡面,栽種不能太深,應將帶茸毛的根狀莖露出土面,這樣更能利於生長。
五、後期養護
金絲猴蕨種植好之後,要注意好後期的養護,要提供適度的光照和水分,將金絲猴蕨養在有明亮散光的位置,避免烈日直射,保持好濕度,除了及時給金絲猴蕨澆水之外,還要注意噴水保持好空氣濕度。
6. 哪幾種蕨類植物可以單獨作盆景
鳥巢蕨、鐵線蕨來、腎蕨、源鹿角蕨、波斯蕨、貫眾、桫欏等,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後代,在葉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裡面有孢子,當孢子萌發時可形成原葉體,原葉體的腹面上長有雌、雄生殖,當原葉體被水浸濕時,精子游到雌性生殖里與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可見蕨類植物的受精離不開水,適於生活在陰濕處.同時蕨類植物還要進行光合作用,因此不能生活在暗室內。
7. 盆景的常用植物有哪些
葯材盆景。適合製作盆景的葯用植物有很多,如靈芝、銀杏、葯菊、百合專、枸杞等。
果樹盆景。蘋果屬、石榴、觀賞桃、橘子、櫻桃等果樹適宜盆栽觀賞,尤其是觀賞桃,花瓣緊湊、色澤鮮艷。果樹盆景可在春節前大量上市,除了觀花外還可食果。
蘆薈盆景。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各種普通的花卉盆景價低難銷,而蘆薈盆景以其獨特、漂亮的外形,極強的再生能力,身兼食用、葯用以及養顏美容等多.
蔬菜盆景。盆栽蔬菜可以放在室內陽台上,不僅可以美化、綠化居室環境,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食用需求。同時也因其新奇實用、價格低廉,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寵愛,市場俏銷。
蕨類盆景。一些花卉商人充分利用蕨類植物獨特的外形和顏色,將其製成小狗、小貓、小獅子等小動物的造型,放在花盆內出售,很受小朋友的喜愛。再加上蕨類植物喜陰,管理簡單,更是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8. 蕨類植物要怎麼盆栽
花盆的選擇花盆種類很多,樣式各異,盆栽蕨類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花盆。選擇花盆的原則有二,即:能滿足蕨類植物生長發育對條件的要求;花盆的形狀和色彩要與植株相協調。只要能夠滿足這兩項要求,什麼性質的花盆均可使用。花盆的大小要依照蕨類植物的大小而定,直徑通常為植株高度的1/3,切不可將蕨類植物種在太大的花盆中。塑料盆和上釉的瓷盆通透性差,保濕能力較強,可適當減少澆水量。此外,盆內的栽培土應盡量選用較為粗糙的、排水性良好的混合土。塑料盆色彩豐富艷麗,而且份量也較輕,不易摔壞。為克服排水不良的缺陷,在塑料盆底部和四周多鑽些排水孔,即可彌補上述缺陷。如果排水性、通氣性以及泥土容量都能滿足要求,其形狀對植物的生長沒有太大的影響。
管理:排水:在小型或中型的花盆中,在澆水的1~2天後,將盆中的土團取出,假如底部土壤呈不定形的泥漿狀,說明排水不好,應該更換新的土壤。如果看到有軟化的腐根出現,或者在土壤中發出一股濃烈的植物腐敗氣味,這是排水性能極差的典型特徵。
分盆:如果將蕨類植物種在太小的花盆中,會使根的生長受到限制。根部生長受限制的蕨類植物應盡早移植,或進行分株。如果你希望植株長得高大些,應栽入大一號的花盆中。如果希望它仍然種在原來的盆中,就要進行分株。分株時需保留大而健壯的、生長端未被損壞的根狀莖。
鹽垢處理:有時花盆上會出現灰白色的鹽垢,不僅影響觀賞,還會對植株生長有所損害。醋能有效地溶解鹽垢,但必須注意,只能用醋擦拭花盆,不要觸及植株。
9. 蕨類植物盆景有哪些
(皺葉、鋸齒、大鱗、圓葉)巢蕨、腎蕨、(長角、二叉)鹿角蕨、(美葉、內細葉、梯葉、毛葉、密容葉)鐵線蕨、海金沙、銀脈鳳尾蕨、(珊瑚、細葉)卷柏、翠雲草、紫萁、石松、(密葉、皺葉)波斯頓蕨、兔腳蕨、紐扣蕨、石化野雞尾、鐮刀蕨、肋骨蕨、魚尾蕨、麗莎蕨、掌蕨、懸崖蕨
10. 常見的家養觀賞蕨類有哪幾種
適宜家庭觀賞的蕨類植物有:鳥巢蕨、鐵線蕨、腎蕨、鹿角蕨、金鑽蕨、富貴蕨、烏蕨、狗脊蕨、紫萁、銀粉背蕨、矩圓石韋、瘤蕨、三叉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