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西昌盆栽

西昌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6-02 15:09:05

① 三角梅有刺無花怎麼辦

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別名:九重葛、三葉梅、毛寶巾、簕杜鵑、三角花、葉子花、葉子梅、紙花、南美紫茉莉等。為常綠攀援狀灌木。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喜充足光照。紫茉莉科,葉子花屬。
形態特徵編輯
藤狀灌木。莖粗壯,枝下垂,無毛或疏生柔毛;刺腋生,

三角梅圖片欣賞(21張)
長5-15毫米。葉片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3厘米,寬3-6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微柔毛;葉柄長1厘米。花頂生枝端的3個苞片內,花梗與苞片中脈貼生,每個苞片上生一朵花;苞片葉狀,紫色或洋紅色,長圓形或橢圓形,長2.5-3.5厘米,寬約2厘米,紙質;花被管長約2厘米,淡綠色,疏生柔毛,有棱,頂端5淺裂;雄蕊6-8;花柱側生,線形,邊緣擴展成薄片狀,柱頭尖;花盤基部合生呈環狀,上部撕裂狀。花期冬春間(廣州、海南、昆明),北方溫室栽培3-7月開花。
生長[3] 適溫為15-30攝氏度,其中5-9月份為19-30攝氏度,

三角梅圖片集(10張)
10月-翌年4月為13-16攝氏度,在夏季能耐35攝氏度的高溫,冬季應維持不低於5攝氏度的環境溫度,否則長期5攝氏度以下的溫度時,易受凍落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開花。
光照
三角花喜光照,屬陽性花卉,生長季節光線不足會導致植株長勢衰弱,影響孕蕾及開花,因此,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應先放於半陰處。冬季應擺放於南向窗前,且光照時間不能少於8個小時,否則易出現大量落葉。短日照花卉,每天光照時間控制在9小時左右,可在一個半月後現蕾開花。
土壤
喜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水澇,盆栽時可用腐葉土、泥炭土、沙土、園土各一份,並加入少量腐熟的餅渣作基肥,混合配製成培養土。開花植株每年進行一次翻盆換土,時間以早春萌動前為好,換盆時用剪刀剪去過密和衰老的枝條。
水分
春秋兩季應每天澆水一次,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冬季溫度較低,植株處於休眠狀態,應控制澆水,以保持盆土呈濕潤狀態為宜。

3分布范圍編輯
原產巴西。中國南方栽植於庭院、公園,北方栽培於溫室,是美麗的觀賞植物。[1]

三角梅

4繁殖方法編輯
三角梅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和高壓繁殖,而大培育多採用扦插,而且三角梅極易扦插,扦插季節一般在3-6月份進行,如果運用全光照噴霧扦插法,大約一星期枝條癒合,十天紮根,15-20天可培育出健壯的三角梅小苗。有些品種只要掌握季節,隨意插在土裡就能成活;但也有些品種稍難插活,要花點心思。
1、扦插枝的選取:三角梅的扦插枝條粗如胳膊細如香都可用於扦插;而較粗枝發根慢,但成型快;最好選用 一年生木質化綠枝易發新根,成活率高。大規模一般選結構緊密粗壯的1-2年生外層向陽枝都可以,但切記不用過過細枝,不成熟枝,徒長枝和蔭蔽枝。三角梅扦插枝取下後要用用鋒利小刀削成保留3-4節(長約8-10公分),下部斜削,在節下5-10毫米處,摘除下部葉片,保留上部二片半(全)葉作插穗。
2、扦插基質:宜用蛭石,珍珠岩+蛭石,凈沙,沙壤土(素土)。使用前放在盆中用沸水沖泡幾次滅菌,涼後使用。也可用水插。
3、三角梅扦插季節的掌握:一般扦插季節宜為3-6月份進行,杭州在5月下旬--6月上旬,入梅前扦插最好。此時溫度適宜(20-30度),濕度高,管理方便。先在基質上用略比扦插枝粗的小木棍,在基質上斜向打孔。插入扦插枝深約4-6cm,澆水後移略蔭處養護。
4、扦插後的養護管理:光照要適宜:15天內見稀疏光,(不宜太蔭,睛天遮光約百分之五十)以後逐步加強光照,20-30天長新根,25天左右全日照;只有充分接受陽光,才能使新根健壯。採用三角梅的全光照噴霧扦插法,一般生根時間可提前3-7天左右。保濕:在 20天內 如天氣乾燥要蒙 保鮮膜保濕,留好通風孔。傍晚揭開通風,噴水後再蒙上。 根外施肥:十天左右噴一次千分之一磷酸二氫鉀加尿素。澆水:前期保持基質濕潤(空氣濕度百分之七十左右)40天後逐步「間干間濕」。
5、三角梅扦插枝成活後的分植上盆:扦插40天成活的小苗在強陽光下煉苗一周,澆薄肥。50-60天分植上盆,扦插苗連盆放水盆中,將基質與根漂離:或直接倒出根分離後帶部分基質種入培養土中。
6、提高三角梅扦插成活率的方法:
1、扦插前十天左右,扦插技基部節下1cm處環割處理;
2、些楊柳綠枝去葉後,剪成10cm小段,用涼開水浸泡5天,用這浸出液處理扦插技,誘導發新根;
3、選用黑色盆,這樣盆內基質溫度高於外部氣溫,發根更快。
7、三角梅的粗枝扦插:插穗長50-100cm,上切口需封臘,防水份蒸發,注意保濕。插後40-60天抽芽長20cm葉片生長穩定後上盆,此時根系尚不健全,應適度修枝,遮蔭,以有利二次成活。成活植株應接受全光照養護。
三角梅扦插是先吐芽長枝,後生根。所以,在吐枝條芽長葉時,切不可移栽、鬆土,以免影響生根枝條。三角梅喜高溫和充足的陽光照射,泥土只要保持濕潤,不怕暴曬。當年入秋時要有意蹲盆一個月,即在其枝葉茂盛後,要少澆水,保持半干半濕,讓其綠葉掉落,花芽茁壯生長。「摘葉可發芽,控水可長花」這就是三角梅的特異性格。

5栽培技術編輯
選培養土

合並圖冊(2張)
三角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怕積水,不耐澇,因此,必須選擇疏鬆、排水良好的培養土 一般可選用腐殖土4份、園土4份、沙2份配製的培養土,也可使用曬干塘泥摻些煤餅渣作盆土。[4]
三角梅由於長期澆水、施肥和雨水沖刷,盆土容易板結,因此,必須定期鬆土,同時清除盆土雜草,以利於三角梅生長。否則盆土板結、積水,容易造成三角梅根系腐爛或生長不良。另外,三角梅生長速度較快,根系發達,須根甚多,每年需換盆一次。[4]
三角梅喜溫暖和光照充足,不耐寒,忌水澇。適宜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中生長,在粘重、鹼性、低濕易澇的土壤中不僅生長不良,且易爛根枯死。培養土應選腐葉土4份、園土2份、腐熟廄肥1份、鋸木屑1份、河沙2份進行配製,上盆時還需摻入腐熟餃肥30g作基肥。[4]
合理施肥
三角梅需要一定的養分,在生長期內要進行適當的施肥,才能滿足其生長的需要。肥料應腐熟,施肥應少量多次,濃度要淡,否則,易傷害根系,影響生長。5月開始,每半月施1次10%~15%的餅肥液,以促進春梢生長;7~8月高溫季節,為滿足其生長的需要,應每隔15~20天施1次10%的餅肥液和少量過磷酸鈣或少量復混肥液;9月後應少施氮肥,可用焦泥灰和少量過磷酸鈣,以促進三角梅苞葉開得鮮紅美觀。[4]

要使三角梅多開花,必須保證充足的養分,同時施肥要適時適量,合理使用。一般4月~7月份生長旺期,每隔7~10天施液肥一次,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肥料可用10%~20%腐熟豆餅、菜籽餅水或人糞水等。8月份開始,為了促使花蕾的孕育,施以磷肥為主的肥料,每10天施肥一次,可用20%的腐熟雞鴨鴿糞和魚雜等液肥。自10月份開始進入開花期,從此時起到11月中旬,每隔半個月需要施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料,肥水濃度為30%~40%。以後每次開花後都要加施追肥一次,這樣使三角梅在開花期不斷得到養分補充。[4]
栽培管理
三角梅生長迅速,生長期要注意整形修剪,以促進側枝生長,多生花枝。修剪次數一般為1~3次,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開花次數。每次開花後,要及時清除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花期過後要對過密枝條、內膛枝、徒長枝、弱勢枝條進行疏剪,對其他枝條一般不修剪或只對枝頭稍作修剪,不宜重剪,以縮短下一輪的生長期,促其早開花、多次開花。[4]
注意事項
炎夏和冬季因植株生長緩慢或休眠,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
勿施濃肥或生肥(未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防止造成傷根,導致葉焦脫落,甚至整株死亡。
寒冬需將其移到室內,否則會使其凍傷。
盆栽要點
南方暖地常用作棚架、籬垣等綠化材料,也可作盆栽觀賞。根據江蘇花農和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現將促其盆栽花期長、花色艷的三條關鍵措施簡述如下:
一是科學管水。即澆水、控水、重澆水三點結合。初夏生長季節,每天澆一次水,保證枝葉生長。6至7月,根據不同品種適當控水3至4次,控水程度為使枝梢和葉片稍萎蔫。這時每天向葉片噴水1至2次,待2至3天後澆透水。反復控水幾次或隔天澆水,可促進花芽分化。當新梢出現花蕾時,每天早晚各澆一次重水,並向葉面噴水1至2次。10月後視土壤的干濕程度適當澆水。冬季入室後,保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二是施肥得當。三角梅開花多,花期長,養分消耗多,加上盆土有限,一定要定期補充肥料。春季換盆時,施足基肥,根據花盆大小,每盆施10至15克腐熟雞糞干或餅肥,出室後追施速效氮肥。生長旺盛期,每隔7天施腐熟餅肥水,加速花芽分化。當葉腋出現花蕾時,可多施肥、施大肥,以磷鉀肥為主。夏季盛花期,每3至5天施一次礬肥水,每7天噴0.3%磷酸二氫鉀。8至10月更要大肥大水,以肥代水,用礬肥水或餅肥水澆施。
三是日照要長、光照要強。盆栽三角梅,只要光、溫、水、肥滿足,一年四季都可開花。每天日照10至12小時,光照強、通風條件好,花期可達到180至200天。其中紫色三角梅可開到春節,清明出室後,五一節又可鮮花怒放。[5]
病蟲防治
三角梅常見的害蟲主要有葉甲和蚜蟲,常見病害主

三角梅葉斑病
要有枯梢病。平時要加強鬆土除草,及時清除枯枝、病葉,注意通氣,以減少病源的傳播。加強病情檢查,發現病情及時處理,可用樂果、托布津等溶液防治。
葉斑病
病斑初為黃褐色,周圍有黃綠色暈圈,後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邊緣暗褐色,到了後期,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粒。
防治方法:發現少量病斑可在其上面塗抹達克寧霜軟膏,將發病較多的枝條剪去,發病初期一般可用50﹪的多菌靈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每7~10天噴1次,嚴重時按照實際的經驗,在第四天再噴一次,之後隔7天噴一次。連續

三角梅
3~4次,防治效果好。
褐斑病
被害葉片,在葉面上產生直徑為0.1~0.5cm的黃褐色至淺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
1、要讓植株通風透光;
2、要注意增加或保持葉片的濕度;
3、出現感染時要及時剪除病枝、病葉,並予以銷毀;
4、在染病初期,噴50%退菌特1000倍溶液或其他殺菌劑,可抑止病程的發展。
介殼蟲
在光照不良,通風欠佳,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易發生多種介殼蟲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45﹪的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6主要價值編輯
葯用價值
中國發現三角梅還是一味中葯,葉可作葯用,搗爛敷患處,有散淤消腫的效果,
活血調經,化濕止帶。治血瘀經閉、月經不調、赤白帶下。
三角梅的莖有毒,吃12-20片可導致腹瀉、血便等。
觀賞價值
三角花苞片大,色彩鮮艷如花,且持續時間長,宜庭園種植或盆栽觀賞。還可作盆景

三角梅
綠籬及修剪造型。三角梅觀賞價值很高,在中國南方用作圍牆的攀援花卉栽培。每逢新春佳節,綠葉襯托著鮮紅色片,彷彿孔雀開屏,格外璀璨奪目。北方盆栽,置於門廊、庭院和廳堂入口處,十分醒目。三角梅在故鄉巴西,婦女常用來插在頭上作裝飾,別具一格。歐美用三角花作切花。一年能開兩次,在華南地區可以採用花架,供門或高牆覆蓋,形成立體花卉,北方作為盆花主要用於冬季觀花。

7植物文化編輯
花語
三角梅的花語:熱情,堅韌不拔,頑強奮進。另一種花語:「沒有真愛是一種悲傷。」
象徵:熱情,堅韌不拔,頑強奮進的[2] 精神。
國花:尚比亞共和國國花
省花:海南省省花
市花:四川省西昌市市花;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江門市、羅定市市花;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花;雲南省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花、開遠市市花;
重慶市開縣縣花、重慶市雲陽縣縣花;福建省廈門市、三明市市花,惠安縣縣花;
海南省海口市、三亞市市花;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北海市、梧州市市花;
台灣省屏東市市花;日本的那霸市等內國外城市的市花。

② 適合西南地區戶外的景觀盆栽花卉。

要兩個月,這花期可夠長的,這段時間沒啥花卉有那麼長的花期,考慮下盆栽版植物類吧,比權如龍血樹,金錢樹,發財樹(馬拉巴栗),圓葉蓉,花卉類的鳳梨(有的叫它鴻運當頭),長壽花,仙客來(兔子花),觀葉類的廣東萬年青,黛粉葉萬年青(亮絲草),鴨腳木,梔子,小蘇鐵。。。。暫時先說這些,額外問問,西昌哪家酒店用?

③ 我家樹上長的。是靈芝嗎

樹舌,又稱平蓋靈芝、赤色老母菌(《中國葯用真菌》)、扁木靈芝

④ 請問四川省西昌市哪裡有賣薄荷盆栽的

薄荷因該都有賣的吧

⑤ 中國著名的十大古城,有人去過一半以上嗎

在中國幾千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中,有著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經過幾千年的天災人禍,而能夠把古城完好保存下來的名城則為數不多。關於中國十大古城,說法有兩種:
一、第一種說法:
1、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古城之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潛力十大古城之首。
商丘古城的建城史可追溯到4400年前的契時代,現存地上的歸德古城於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載,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商丘古城之下同時疊壓著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秦漢時期的睢陽城、隋唐時期的宋城、北宋時期的應天府南京城、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的歸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2、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的自然景觀奇秀多姿,獨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環繞閬中古城,四周青山擁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水墨丹青,渾然天成。古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人傑地靈,素有「閬苑仙境」的美譽。從風水學的角度上看,閬中無疑是一座風水寶地。
商周時代,閬中是巴國北部重鎮。東周戰國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國由重慶遷都閬中。秦統一後,於公元前314年置閬中縣,迄今為止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從古到今,閬中縣制未動,縣名不改,是全國少有的至今保持原名的縣城。閬中歷來是川北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歷代封建王朝都在閬中設置郡、州、府、道治所,清政府還曾在閬中設四川省會達17年之久。
古城閬中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由於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古城風貌得到了天然保護,城內的古街道交錯縱橫,91條街巷中有20多條街巷仍保持著唐宋時的建築風格。這些街巷的平面布局,空間處理,建築物的外觀造型,構造方法,細部裝飾和材料選用等方面,都具有獨特風格。閬中古城內的民居屬於明清風格,有的具有明代疏朗淡雅味,有的則具有清朝精美繁復的特點,並且多以典雅精緻的雕繪藝術為特色。建築布局,大部分是四合院,有些院內迴廊曲徑,古樸典雅,具有南方園林特色。在街道交匯處,往往有樓台拔地而起。
3、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十座古城之一。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龜頭,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瓮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瓮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瓮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它凝示著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城牆上還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說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
4、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又稱江陵,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周朝封楚國先君於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荊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吳為奪取荊州,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大量的三國遺址。三國時荊州乃劉表的封地,後歸西蜀,為關雲長所鎮守。楚紀南故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歷時400多年,有20代國王在此建都。為當時南方第一大都會。當時的土築城牆,至今仍存。
荊州古城牆盤旋於湖光山水之中,依地勢而起伏,順湖池而迂迴,蜿蜒伸展,狀若游龍。巍巍古城已有2000多年歷史。,保存完好的古城牆為清順治三年所建。東門城樓(賓陽樓)仍屹立於城牆之上。護城河修砌一新,九龍橋卧於碧波之上,東門廣場上有鳳鳥騰飛大型不銹鋼塑像,東門內有江陵碑園。各種碑文記述了古城的歷史和變遷。
5、襄陽古城
襄陽古城位於襄陽市區漢江南岸,它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未為荊州牧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襄陽古城始築於漢,改建於唐、宋,增修於明、清兩代。城牆略呈方形,周長7.5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城牆高約8.5米,寬10~15米;牆體為土夯築,外表砌磚。城牆四面建有6座城門,每座門外又建有屯兵及存放兵器用的瓮城(俗稱月城),城門上均建有城樓。城的東南角和西南角還建有三樓。北城牆瀕臨漢江,其餘三面鑿有寬180~250米的護城河,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在古代,它既是軍事防禦工事,又是抵禦水患的堤防。襄陽古城雖經歷代兵燹,但仍存明初舊制,現全城輪廊尚存,尤以北城垣最為完整;清代重修的小北門城樓仍聳立城頭,重檐九脊,狀極雄渾,近城街市,古貌猶存。登樓遠眺,北有漢江滔滔,碧波縈帶;南望峴山,崗巒連綿,城廓街市盡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攬天然之勝。環護城河現已建成陽春門公園、襄陽公園,古跡與園林相結合,成為游覽勝地。
6、歙縣古城
歙縣古城坐落於黃山腳下,在古代為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2014年11月21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歙縣歷史悠久,秦代即置歙縣,自隋至近代,歙縣作為徽州首縣,就一直是徽州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徽州是一處真正堪稱「物華天寶,地傑人靈」的地方。這里的傳統文化——徽州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包含建築、雕刻、繪畫、篆刻、盆景、編織、書版、理學、醫學等多種表現形式而著稱於世。現歙縣縣城徽城鎮就是原來的徽州城。有兩山橫亘城中,將古城一分為二:東為古歙縣附郭城,被群山環抱,狀似半月;西為古徽州府城,面對練江,地勢開闊。城郭為明代所建,現如今僅存數座門樓和部分城牆。城內外各鎮鄉村均遍布有大量歷史街巷和古代建築,其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稱作為徽州建築三絕。徽州的民居選址注重風水,布置遵從陰陽五行學說,裝飾精美且富有文化氣息,以位於城西的潛口和呈坎民居最具代表性。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有棠樾石牌坊群、許國石坊、羅東舒祠等,均屬國家級文物。
7、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這里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遊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後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牆繞戶蜿蜒而去。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房屋多在兩面山牆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許多庭院門樓雕飾精巧,院內以卵石、瓦片、花磚鋪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門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鳥獸。堂前廊檐大多比較寬,是一處溫馨愜意的活動空間。
8、壽縣古城
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它是目前國內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牆之一。
壽縣,古稱壽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於此,曾10次為郡,並屢為州郡治所。古城基堅牆固,氣勢雄偉,迄今保存完好。今城牆為南宋寧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統許俊重築,牆磚面亦常見「建康許都統造」字樣。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牆周長7141米,高8.3米,底寬18-22米,頂寬4-10米,牆體以土夯築,外側貼磚,外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通體向內欹斜,層層收分。城外東南為濠,寬約60米,北環淝水,西接壽西湖,外壁牆腳築有寬約8米的護城石堤。城有四門,東為賓陽,南曰通淝,西稱定湖,北名靖淮。四門皆有護門瓮城,其中西門的外門朝北,北門的外門朝西,東門內外兩門平行錯置,有「歪門邪道」之說,具有軍事防禦和防汛抗洪雙重功能。與城牆有密切關聯的「舐犢情深」、「劉仁贍死節守城」、「當面鑼對面鼓」、「門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美好傳說,伴隨各城流傳至今。1958年,壽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牆為全國七大古城牆中唯一保存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牆、磚壁石基、周長7147米。城有東、西、南、北四門、東為「賓陽」、南為「通淝」、西為「定湖」、北為「靖淮」。四門原都有護門瓮城。城牆古樸雄偉、氣勢磅礴,如蒼龍環繞,是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壽縣地處皖中,控扼淮淝。古為南北要沖,是兵家反復爭奪的地方。公元383年的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里。這次戰爭,再次創造了我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給後人留下了「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歷史掌故。
五代十國時期,後周與南唐又激戰壽春,當時身為後周大將的趙匡胤(後來的宋太祖)隨周世宗柴榮親征,圍團壽州立下了赫赫戰功。至今兩淮民間還流傳著 「趙匡胤困南塘」的故事,獲得部優獎的壽縣傳統名細糕點「大救駕」就源千這個故事。
9、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
大理城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城的四角還有角樓。城牆的外牆為磚,上列矩堞,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8條巷。如今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南城樓。城內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謂「三房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耀在這一牆壁上再反光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稱「照壁」。所謂「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大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築的又一特點,十分注重門樓,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多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工藝精緻,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大理居民都愛花。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之說。多數民居院內都有花壇,種植山茶花等多種花木。每年農歷二月十四日朝花節,家家戶戶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擺在門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來人欣賞。由於愛花,人們還以花來給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稱,大理也被譽為「金花的故鄉」。
10、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鳳凰山城,位於沱江之畔,群山環抱,關隘雄奇。碧綠的沱江依著城牆緩緩流淌,疊翠的南華山麓倒映江中。江中漁舟遊船數點,山間暮鼓晨鍾兼鳴,懸崖上的吊腳樓輕煙裊裊,碼頭邊的浣紗姑笑聲朗朗,兩岸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吊腳樓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鳳凰,猶如「一幅濃墨淺彩的中國山水畫」。當你徜徉古城用條石砌成的岩板街時,兩邊的古建築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台樓閣重重疊疊,如巨龍飛舞,似鰲魚展翅。細雨聲中,彷彿傳來敬香人的牛皮釘鞋敲擊街面,發出「叮叮」的響聲,使人產生隔世之感。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當漫步東門外,踏上虹橋,如登眺望,除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外,還可看到著名「鳳凰八景」特色。那連綿巍峨的南華山橫亘在古城南面,似一道綠色的屏障,蒼松翠柏,含蔚籠煙,石徑彎彎,清泉冽冽,鷹飛獸走,鳥語花香,是一個著名的游覽聖地。還有東嶺迎暉,溪橋夜月,龍潭漁火,梵閣回濤,南徑樵歌,奇峰挺秀等風景名勝,把山城裝扮得更加美麗無比。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且人傑地靈,名賢輩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怒斬外國不法傳教士,一品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田興恕;定海浴血抗英,萬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
二、第二種說法:
1、廣府古城
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20公里,距今有2600多年歷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興建於元明清時期的城牆保存完好,世界自發遊客眾多,網上稱為被遺忘的神秘古城,廣府古城開始流傳。世界夏令營基地。永年縣廣府古城是繼北京、寧波之後,第三個被授為世界夏令營基地的地方。
廣府古城戰國時期毛遂封地。隋末竇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國。明清朝這里為直隸省廣平府。城東保存完好的弘濟橋,是趙州橋姊妹橋。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發祥地,在太極界執大旗地位。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永年的佔五。譽為中國太極之鄉。2013年廣府古城升為4A級景區。
廣府古城(亦稱永年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東南部,距縣城臨洺關25公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永年縣縣城(1958年縣政府遷往臨洺關),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該廣府古城只是一個地理名稱,與廣府民系、廣府話、廣府人並沒有任何關系。
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約20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興建於元明清時期的古城牆保存完好,世界各地自發遊客眾多,網上稱其為被遺忘的神秘古城,廣府古城這個名字開始流傳。
廣府古城戰國時期趙國毛遂封地。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竇建德在此建都,立夏國。明清朝這里成為直隸省廣平府。
城東保存完好的弘濟橋,是趙州橋的姊妹橋。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在太極拳界執大旗地位。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在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於永年的已佔其五。被譽為中國太極之鄉。2013年廣府古城晉升為4A級旅遊景區。古城周長4.5公里,牆高10米,厚8米,城內面積1.5平方公里,分布30多條街道。廣府古城原為土城,面積六里十三步,元朝增為九里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廣平府知府陳俎調集九縣民工,歷時十三年,將土城砌為磚城,四門築有城樓,四角建有角樓,並有垛牆876個,殊具特別的是在四門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關防深鎖,固若金湯。古城現存兩瓮城、六城門,東有陽和門,西曰保和門,南稱陽明門,北為貞元門,城外有護城河和永年窪環繞。廣府古城歷史上曾為曲梁縣、廣平郡、武安郡、廣年縣、永年縣、洺州、廣平路、廣平府治所。城河廣闊,地勢低窪,周圍環水,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里還是楊式、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楊式太極舒展大方,武式太極小巧緊湊,兩種拳式均以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見長,被稱為「活的雕塑,流動的音樂,體育運動的陽春白雪」。楊式、武式太極拳影響廣泛,其弟子遍及海內外。永年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太極拳之鄉」。曾連續舉辦了八屆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每屆都有千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和許多太極拳門派前來進行比賽交流,是旅遊觀光的熱點。
永年廣府老城有四萬六千多畝窪淀,「九里十三步」的永年古城就坐落在窪淀的中央。水圓城方、萬畝葦塘,是中國北方少有的江南式小城。然而永年古城聞名於世,絕不僅僅因為它稻引千畦、荷香十里,也不僅僅因為它的九里十三步,四門四城樓,更多的是因為它和太極拳的淵源。
除了太極拳大會,永年窪淀的開發也是吸引遊客的新亮點。永年窪淀被認為是繼白洋淀、衡水湖之後的華北第三大窪淀。永年窪淀的面積達4.6萬畝,窪淀陸面平均海拔41米,長年積水,處於濕地狀態。這里淺植稻葦,深種荷藕,不僅魚蝦豐富而且野生鳥類繁多,呈現出「蘆葦茂盛、魚蝦共生,碧水風荷、雁戲鳥鳴」的南國水鄉景象,被譽為「北國小江南」。以太極拳為中心的永年文化旅遊綜合開發已初具規模,萬畝荷花池、蘆葦盪已具雛形,濕地森林公園、千畝垂釣園已基本完工,規劃中的800畝太極迷宮和300畝太極湖也在加緊建設中。
世界夏令營基地之一。永年縣是繼北京、寧波之後,中國第三個被授為世界夏令營基地的地方。因此,夏季是最佳旅遊時間。
2、商丘古城
擁有4000多年建城歷史的商丘古城是商朝、南宋的第一個建都地,也是中國火文化、殷商文化、商業文化、音樂文化、紡織文化、兩宋文化、漢梁文化的發源地。
3、臨海古城
臨海古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與佛、道化為一體。位於臨海市市區,始建於晉朝,擴建於隋唐,全長6000米,如今又進行了維修。城牆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繞靈江,東濱東湖,城北部最為險峻,逶迤曲折,氣勢恢宏,人稱「江南八達嶺」。城牆除御敵功能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瓮城結構都別具一格。江南長城、大成殿、龍興古寺,紫陽古街、巾山群塔、東湖琉秀、華胥洞等景點,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王牌景點江南長城始建於東晉,歷經1700多年的滄桑變幻,尚存有攬勝、靖越等城門,白雲、平海等城樓和眾多的敵台,瓮城,長6000多米。
4、西昌古城
西昌古城位於四川省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安寧河沿岸、成昆鐵路線上的西昌,作為中國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已經伴隨著中國衛星以及其他國家的衛星的多次升空而名聞遐邇。西昌可以說是中國高科技之旅的首站,在那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巨大的火箭發射架,而且能了解衛星發射的全部過程。走出市區,城南約5公里的瀘山上有「光福寺」。該寺特別之處在於其寺內的石碑記載了西昌及周邊地區的地震發生情況,此確為中國罕見,更印證了西昌是中國的科技城。
5、高昌古城
高昌故城位於烏魯木齊以西的吐魯番市,在中國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的中央,是唐三藏取經時受阻的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而聞名於世。事實上,當年的玄奘的確經過吐魯番市,他曾在今天位於市東南約40公里的高昌故城歇息一月。當時的高昌是絲綢路上的一個重鎮,今天,游歷故城,見斷壁殘垣,磚石瓦片,可以想見昔日繁華。
6、憑祥古城
憑祥古城位於祖國的西南邊陲的中越邊境上,沒有另外一個城市比憑祥更能作為中越關系的歷史見證,市西南約18公里的友誼關名字的變遷便可作證明。友誼關始建於明末,時稱鎮夷關,明末為鎮南關。清時老將馮子才曾於此抗擊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解放後,中越交好,鎮南關改名睦南關、友誼關;70年代末,因為越南不自量力入侵,中越交惡,友誼關又成鎮南關;80年代後,中越恢復邦交,鎮南關又成友誼關。
7、里耶古城
里耶戰國古城臨河而建,遺址包括城牆、城壕、井、道路、作坊、管署及貧民居住區等。南北長210米,東西殘寬120米,面積2萬余平方米。始建於戰國時期,沿用至秦漢時期。古呈方形,其形制、結構和布局都很講究,修有城牆城壕,從城外的居住區和城內的高規格建築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如陶制的下水管道、返瓦、筒瓦、古井及竹簡、木牘、銅器、鐵器、陶器和石、蚌、麻製品等大量的出土文物來看,當時人們的生活設施及軍事設備已相當完備。
2002年6月3日上午,一號古井出土了了大量的竹、木簡牘近3萬枚,且有文字,有的寫有「米、俊、蔡、德」等9個篆書體漢字;有的還記有「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等一些乘法口訣;還有一枚簡牘上寫著「多問」隸書體,這比1996年12月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時期簡牘還早幾百年。每一枚簡牘所記錄的內容就是一段珍貴的秦國時期的歷史,整個簡牘所涉及的內容,用現代話講,除了計劃生育外方方面面都有,是一部秦國時期楚、巴、秦及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交流的一些過程,揭開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底,是研究秦史的最關鍵性的資料。里耶古城和秦簡的發掘可稱得上是中國考古界近50年重大發現。
古城的發現,填補了湘西地區乃至全國秦漢時期古城,尤其是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由於秦王朝只有15年短暫的歷史,文獻記載不多,保留下來的遺址也很少,里耶古城的發現就顯得彌足珍貴。
8、興城古城
從山海關出了關,沿著遼東灣一直北行,第一個到達的城市就是興城。興城是渤海之濱的古城,亦是新開發的旅遊療養勝地。雖然風景無限,但是興城「城小言微」,養在深閨尚不為人所識。興城遼時開始建縣,未遭戰火,遠離工業,是我國現存古城中最完好的一座,這點上它甚至勝過麗江和平遙。
市內溫泉非常有名,有溫泉河和溫泉井,東北軍閥張作霖就因其溫泉質好,曾於市中心建別墅一座。興城市傍海而建,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綠蔭夾道,房屋整齊。其海濱浴場可容20萬人,水潔沙亮,被譽為北戴河第二。市北面有望海亭和望海塔,登高觀海,海風乍起,水何澹澹,海鷗白帆盡收眼底。
9、麗江古城
位於「彩雲之南」──雲南西北方的麗江,幾年前許多人還誤將其當作一條小江,如今可謂盛名在外,聯合國就將其確定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其實,早在明清時,麗江就享譽中原。走在麗江的石板小路上,你突然感覺自己猶如東晉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只見樓宇錯落,屋舍儼然,納西民風樸素,雞犬相聞,古意盎然。
10、平遙古城
在上一個世紀里,平遙商業繁榮,門類齊全,幾乎包容了商業的所有行當的票號、錢庄、當鋪、中葯店、綢緞庄、雜貨鋪以至扇子、燈籠、戲裝鋪等等漫布於平遙的大街小巷。平遙也因信譽卓著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譽。如今經過幾百年風雨的盪滌,無盡的繁華逝去了,只留下清冷的建築佇立於平遙城中。

⑥ 西昌一般的花卉批發市場或者花卉基地在那裡

1、西昌花卉基地

地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花卉基地(108國道北)。

⑦ 西昌城門洞花鳥魚蟲市場在哪裡

淘寶網:復盛世鑫毅植物園,經營日制本小葉迎春,對節白臘,水臘,黃楊等盆景,價格合理,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全場滿26元包郵,滿50元贈送小禮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經過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長期存活,且具有藝術價值。盛世鑫毅植物園的盆景師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種植修剪經驗,精心養護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備一定藝術功底。
各種造型,獨具一格(直桿式,斜桿式,懸崖式,石夾樹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應有盡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餅肥,復合肥,矮壯素等品種齊全)

⑧ 辣椒的種類

1、朝天椒

「鬼椒」又名斷魂椒。印度鬼椒辣度然高達1001304斯科維爾單位,數據經過吉尼斯世界紀錄確認後,鬼椒當時已正式成為「世界最辣辣椒」(現今最辣的是【龍息辣椒】,辣度為2483584斯科維爾單位)。

⑨ 深圳市市花(要長的介紹)

勒杜鵑和三角梅是同義詞,已合並。
三角梅,別名:九重葛、三葉梅、毛寶巾、簕杜鵑、三角花、葉子花、葉子梅、紙花、南美紫茉莉等。為常綠攀援狀灌木。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開花。喜充足光照。
市花
四川省西昌市市花; 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江門市、羅定市市花;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花; 雲南省開遠市市花; 重慶市開縣; 福建省廈門市、三明市、惠安縣市花; 海南省海口市、三亞市市花;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北海市、梧州市市花; 台灣省屏東市、日本的那霸市等國內外城市的市花。
常見品種
1.大紅(深紅)三角梅B. spectabilis willd 『Crimsonlake』 葉大且厚,深綠無光澤,呈卵圓形,芽心和幼葉呈深紅色,枝條硬、直立,莖刺小,花苞片為大紅色,花色亮麗,花期為3-5月、9—11月。 2.金斑大紅三角梅B. spectabilis『Lateritia Gold』 葉寬卵圓形至寬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葉基部楔形或截平,葉長達7cm,葉緣具黃白色斑塊,新葉的斑塊為黃色,漸變為黃白色;苞片單瓣,深紅色,先端急尖至圓鈍,整苞片近圓形;萼管紅色,長約1cm,萼管頂端裂片白黃色。 3.皺葉深紅三角梅B. x buttiana『Barbara Karst』 葉圓,葉片帶銀邊斑紋,葉緣皺卷,花較大,葉狀花苞呈深紅色。 4.金斑重瓣大紅三角梅B. x buttiana 『Chili Red Batik Variegata』
三角梅圖片欣賞(16張)葉片外緣金黃色,花重瓣,紅色。 5.珊紅三角梅B.×buttiana『Manila Magic Pink』 圓綠葉,開重瓣花,葉狀花苞紅紫色,艷麗。葉卵圓形至卵圓狀橢圓形,先端漸尖至急尖,多數長5cm,稀達7cm;花梗紅色,苞片鑲緣粉紅色及玫瑰紅色,先端漸尖;雄蕊及花萼退化成苞片狀,與苞片同色,傘形花序。 6.橙紅三角梅B. spectabilis 『Auratus』 葉色翠綠無光澤,葉大且薄,呈橢圓形。芽心和幼葉呈深綠色,莖干刺小,枝條硬能直立,葉狀苞片橙紅色,花期3-5月、8-10月。 7.檸檬黃三角梅B. ×buttiana『Mrs Mc Lean』 葉深綠,卵圓形,先端漸尖至急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葉片多數長3.5cm,徒長枝上葉最長達5cm,苞片淺黃色,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整苞近圓形;萼管黃色,長1cm:萼管頂端裂片白黃色。花期在9月至第二年5月,黃色品種在每年秋季都能進入盛花期,但其耐寒性卻不如普通三角梅,安全越冬需10℃以上才行。 8.新加坡大宮粉三角梅B. glabra 『Singapore Pink』 長形葉,葉大,亮綠,花苞片為宮粉色,葉片花苞征較窄較長,花型極大。
三角梅圖片集(17張)9.金葉三角梅B. glabra 『Golden Lady' 葉較小,葉面光亮,葉片金黃色,枝上刺較多,花苞片淡紫色。 10.銀邊淺紫(粉粧)三角梅B. glabra 『Eva』 葉片橢圓,銀邊斑葉,開淺紫色花,花量較少,花型較小 11.金斑淺紫三角梅B. glabra 『Hati Cadis』 長形葉較大,金邊斑葉,開淺紫色花 12.白苞(色)三角梅B. glabra 『Elizabeth Doxey』 葉色淺綠,卵圓形、長卵圓形至披針形,先端漸尖至急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多數葉長約5.5cm.稀達6.5cm;苞片白色,略帶紅斑,苞徑長約4公分,寬2公分,萼管白色,略帶綠,長約2cm,基部較大,直徑約0.4cm。 13.金邊白花三角梅B. spectabilis 『WhiteStripe』 花葉,葉心草綠色,葉周緣是金黃色,所以得名金邊。葉薄呈長橢圓形,莖干刺小不明顯,枝條軟,花苞片為純白色,花期3-4月、10-12月。 14.銀邊白花三角梅B. glabra Alba 『Variegata』 花葉,葉心草綠,葉全緣為白色,故得名銀邊。葉薄呈長橢圓形。莖干刺小不明顯,枝條軟。花苞片為純白色,花期在l0月至翌年2月。 15.櫻花三角梅B. ×spectoglabra『Ice Kriui』 葉色草綠,葉薄,呈橢圓形,芽心和幼葉呈淡綠色,枝條柔軟,花苞片從花心的白色逐漸向外變成淡紅色、粉紅色直至深紅色,花色由淺逐漸變成深色,花期3-6月、10-12月。 16.金心三角梅B. ×spectoglabra 花葉,葉心淡黃色,葉周邊全是綠色,所以得名金心雙色,葉長5-6.5cm,寬4cm,呈橢圓形,較薄,有皺折。莖干刺小且稀,枝條較柔軟。花同開桃紅色、白色兩種花或單苞雙色,有的一枝花里既開桃紅色的花又開純白色的花;有的一枝全開桃紅色的花,一枝全開純白色的花;有的一朵花里既有白色又有桃紅色,花色讓人感到神奇。「花瓣」薄,花量大而密集,萼管顏色兩種,紅苞者紅色,白苞或紅白相間者為白綠色,長達2cm。一年四季開花,但以冬至春季盛開。 17.雙色(鴛鴦)三角梅 B. x spectoglabra 『Mary palmer』 橢圓綠葉,較薄,枝端開紅白雙色花或單苞雙色,雜交種。葉色翠綠,葉薄光滑,葉稍大,長9-11cm,寬6-7cm,呈橢圓形。芽心和幼葉呈淡紅色,枝條柔軟,莖於刺小。花色有兩種:一種是桃紅色,一種是純白色。開花時有的枝條全開純白色的花;有的枝條全開桃紅色的花;有的枝條既開白色花又開桃紅色花;有的一朵花里既有白色「花瓣」 又有桃紅色的「花瓣」;有的一片「花瓣」里一半是桃紅色,一半是白色,花色神奇至極,一年四季開花。
特殊品種
1光葉寶巾花(Bougainvillea glabra)莖具直刺,葉有光澤,廣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嫩葉有毛,成熟時無 三角梅
毛。葉狀苞紫紅色,單瓣。小花潔白雅緻。本種生長勢強,適應性廣,扦插易活。常用作其它寶巾品種嫁接砧木。 2白寶巾花(B.glabra'SnowWhite'),亦有寫作(B.glabra Choisy cv.'Elizabeth Doxey')葉狀苞白色,單瓣。小花顯嫩綠白色。 3玫瑰紅寶巾花(B.glabra Choisy cv.'Sande-nana')葉狀苞單瓣,玫瑰紅色。 4銀邊(斑葉)寶巾花(B.glabra Choisy cv'Variegate')葉片邊緣有形狀不同的白斑,葉本色深綠,葉狀苞紫紅色。 5金心(光葉)寶巾花(B.glabra Choisy cvSanderiana Variegate)葉片光澤,無毛,葉片中脈處金黃色斑塊。葉狀苞單瓣,白色略呈黃橙。 6檸黃(光葉)寶巾花(B.glabra Choisy cvSalmonea)葉片光澤、無毛,葉狀苞單瓣,黃色。 7金邊(光葉)寶巾花(B.spectabilis'LateritiaGold')葉片邊緣有鮮明的金黃色斑塊。葉狀苞單瓣,洋紅色,小花潔白雅緻。 8金邊(光葉)寶巾花變異株(B.spectabilis'Lateritia Gold')植株、葉片形態特徵全部同於金邊(光葉)寶巾,植株部分枝條葉片變為金黃色。葉狀苞紫紅色。全株紅、黃、綠三色交匯,分外鮮艷奪目。 9大金邊大葉寶巾花(B.spectabilis'LateritiaGold')葉片比其它寶巾花顯著寬大,光葉,厚實,寬闊雅緻的金黃色斑紋。葉狀苞單瓣,洋紅色。觀賞價值高,罕見。 10大紅寶巾花(Bougainvilleaxbuttiana'MrsButt')葉狀苞單瓣,大紅色。 11怡紅重瓣寶巾花(Bougainvilleaxbuttianacv.'Carmencit Variegate')葉狀苞上部淡紫紅色,下部潔白,極美麗。此種筆者僅見於香港海洋公園。 12紫紅重瓣寶巾花(B.speetabilisWilld. cv'Rabra-plena')葉狀苞重瓣,紫紅色。 13西施重瓣寶巾花(Bougainvilleaxbuttiana'Tahltlan Maid')葉狀苞重瓣,紫紅或洋紅色,苞葉叢上部苞葉漸小,色澤變淺,呈淺黃色。 14西施重瓣粉紫寶巾花(BougainvilleaXbuttiana'Tahitian Maid')植株性狀基本同於西施重瓣寶巾花,唯葉片較寬大,近心形,莖光潔,黃綠色,葉狀苞粉紫色,重瓣。 15金心雙色寶巾花(Bougainvilleaxspec-toglabre)葉卵形,先端尖,葉中脈周圍有顯著的黃色斑塊。葉狀苞單瓣,一株上同時有白色、紅色的葉狀苞。冬季、春季開花最盛。高壓法及嫁接法繁殖。 16雙色寶巾花(Bougainvilleaxspectoglabre'Mary Palmer')葉卵形至長卵形,葉端漸尖。葉狀苞單瓣,有紅、白兩色。同時有部分葉狀苞是白苞紅邊,雙色艷麗。全年開花,但以冬初至春季最盛。高壓法及嫁接法繁殖。 17磚紅寶巾花(. cv'lateritia')葉狀苞磚紅色。 18粉紅寶巾花(Bougainvilleaxbuttiana)葉狀苞粉紅色。 19淡紫紅寶巾花(Bougainvillea xbuttiana'Tahitian Maid')葉狀苞淡紫紅色。 20洋紅密花寶巾花(Bougainvillea sp.)葉狀苞密集,單瓣,洋紅色。 21三色寶巾花在陽光充足,肥水條件良好的環境中,在金邊寶巾的植株上會生出紅、綠、黃三色輝映的枝葉,迎風搖曳,分外引人注目。 22雙色寶巾花盆景栽培於中山市。管理精細,數十年的樹齡,生機盎然。花朵大而密,繁花似錦,數月不敗,實為精品。 23藍寶巾(Bougainvillea glabra'Cyphen')葉狀苞藍色。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為常綠攀援狀灌木。枝具刺、拱形下垂。單葉互生,卵形全緣或卵狀披針形,被厚絨毛,頂端圓鈍。花頂生,花很細,小, 黃果樹公園的三角梅
黃綠色,其貌並不驚人,不為人注意,常三朵簇生於三枚較大的苞片內,花梗與葯片中脈合生,苞片卵圓形,為主要觀賞部位。苞片時狀,有鮮紅色、橙黃色、紫紅色、乳白色等;從葉子又可分花葉和普通2類;苞片則有單瓣、重瓣之分;總此寶巾約有40餘個不同的品種。苞片形似艷麗的花瓣,故名葉子花、三角花。冬春之際,奼紫嫣紅的苞片展現,給人以奔放、熱烈的感受,因此又得名賀春紅。 「老鷹飛得高,兔子跑得快」,每一種動物的生存中都有它特長或精巧的一面。實際上,植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尚比亞的國花三角梅便是這樣。三角梅本是紫茉莉科中的一種藤狀小灌木,又名葉子花、毛寶巾、九重葛,花葉勒杜鵑,它的花朵很小,又沒有香味,按理說很難吸引蜜蜂或蝴蝶來為它傳花授粉,但為了結果傳承子嗣,大量繁衍後代,它有自己特別的「絕招」:將緊貼花瓣的苞片增大,並「染」上紅、黃、白、橙紅、紅白相間等多種艷麗的色彩,使之酷似美麗的花瓣。這樣,蜜蜂或蝴蝶就成了它的座上常客,從而解決了傳宗接代的難題。
編輯本段分布情況
三角梅別名解析三角梅原產於南美洲,在20世紀50年代,大陸南方各省的植物園和北方大城市的展覽溫室內逐步大量引種栽培三角梅,目前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並廣泛用於室內陽台、窗檯和公共場所點綴等園林布置,三角梅亦成為各地一種深受市民喜愛且廣泛應用的觀賞花木。 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同時是海南的三亞市和海口市;廣西的北海市和梧州市;福建的三明市和廈門市;廣東的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和江門市;以及台灣的屏東等國內外十多個城市的市花。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開花。喜充足光照。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含礦物質豐富的黏重壤土中生長良好、耐貧瘠、耐鹼、耐乾旱、忌 三角梅
[2]積水,耐修剪。葉子花原產南美洲的巴西,大約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才傳到歐洲栽培,現在中國各地栽培。它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中國除南方地區可露地栽培越冬,其它地區都需盆栽和溫室栽培。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為適宜。葉子花常用扦插繁殖,育苗容易,五、六月份,剪取成熟的木質化枝條,長20厘米,插入砂盆中,蓋上玻璃,保持濕潤,一個月左右可生根,培養二年可開花。整株開花期很長,可達三、四個月。開花期間落花、落葉較多,需及時清除,保持清新美觀。三葉梅屬藤蔓生,繁殖簡單。只需要在初春或者晚秋用它的莖桿扦插於土壤內,一個月就能生根,長出枝葉。第二年就能開花.它的花期很長,一般一月左右。葉子花花期較長,花多且美麗,在南方一般花期為當年的10月份至翌年的6月初。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栽培綜述
「培養土的選擇」 葉子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怕積水,不耐澇,因此,必須選擇疏鬆、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一般可選用腐殖土4份、園土4份、沙2份配製的培養土,也可使用曬干塘泥摻些煤餅渣作盆土。 「合理施肥」 要使葉子花多開花,必須保證充足的養分,同時施肥要適時適量,合理使用。一般4月 三角梅
至7月份生長旺期,每隔7天至10天施液肥一次,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肥料可用10%至20%腐熟豆餅、菜籽餅水或人糞水等。8月份開始,為了促使花蕾的孕育,施以磷肥為主的肥料,每10天施肥一次,可用20%的腐熟雞鴨鴿糞和魚雜等液肥。自10月份開始進入開花期,從此時起到11月中旬,每隔半個月需要施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料,肥水濃度為30%至40%。以後每次開花後都要加施追肥一次,這樣使葉子花在開花期不斷得到養分補充。 「開花前要控水」 葉子花的平時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要透」的原則。但要使葉子花開花整齊、多花,開花前必須進行控水。從9月份開始對葉子花的澆水進行控制,每次澆水要等到盆土乾燥、枝葉軟垂後方可進行,如此反復連續半個月時間,半個月後恢復平時正常澆水。控水期間切忌施肥,以免肥料燒傷根系。這樣約一個月時間,葉子花即可顯蕾開花,而且花開放整齊、繁盛。 「鬆土除草和換盆」 葉子花由於長期澆水、施肥和雨水沖刷,盆土容易板結,因此,必須定期鬆土,同時清除盆土雜草,以利於葉子花生長。否則盆土板結、積水,容易造成葉子花根系腐爛或生長不良。另外,葉子花生長速度較快,根系發達,須根甚多,每年需換盆一次。 「修剪要得當」 葉子花生長迅速,生長期要注意整形修剪,以促進側枝生長,多生花枝。修剪次數一般為1次至3次,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開花次數。每次開花後,要及時清除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花期過後要對過密枝條、內膛枝、徒長枝、弱勢枝條進行疏剪,對其他枝條一般不修剪或只對枝頭稍作修剪,不宜重剪,以縮短下一輪的生長期,促其早開花、多次開花。 三角梅
「注意光照和通風」 葉子花是一種陽性植物,為了使枝葉生長正常,增加開花次數,必須把葉子花擺放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位置,讓它每天光照8小時至12小時。如果擺放位置經常蔭蔽,會使植株徒長,而減少開花數量。如果擺放位置不通風或盆與盆之間擺放過密,會使葉子脫落,特別是炎熱夏天,忽熱忽雨,容易造成大面積葉子脫落,從而影響植株的生長和開花。 「加強病蟲害防治」 葉子花常見的害蟲主要有葉甲和蚜蟲,常見病害主要有枯梢病。平時要加強鬆土除草,及時清除枯枝、病葉,注意通氣,以減少病源的傳播。加強病情檢查,發現病情及時處理,可用樂果、托布津等溶液防治。
管理要點
1.溫度 生長適溫為15-30℃,其中5-9月份為19-30℃,10月-翌年4月為13-16℃,在夏季能耐35℃的高溫,溫度 拍攝於黃果樹公園的三角梅
超過35℃以上時,應適當遮蔭或採取噴水、通風等措施,冬季應維持不低於5℃的環境溫度,否則長期5℃以下的溫度時,易受凍落葉。 三角花開花需15℃以上的溫度,為延長花期,應在冬初寒流到來前及時搬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維持較高的環境溫度(可在元旦、春節間持續開花) 2.光照 三角花喜光照,屬陽性花卉,生長季節光線不足會導致植株長勢衰弱,影響孕蕾及開花,因此,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應先放於半陰處。冬季應擺放於南向窗前,且光照時間不能少於8個小時,否則易出現大量落葉。短日照花卉,每天光照時間控制在9小時左右,可在一個半月後現蕾開花。 3.水分 春秋兩季應每天澆水一次,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冬季溫度較低,植株處於休眠狀態,應控制澆水,以保持盆土呈濕潤狀態為宜。盆栽的生長季節適當控制水分,可促其花芽分化;6-7月三角花處於旺盛生長階段,可根據不同的品種,適當控水2-3次(程度以嫩梢和新葉梢呈萎蔫為度),每天向葉片噴水1-2次,2-3天後再澆透水(以盆底流出水為准)這樣反復控水幾次,可有效促成花芽分化,花蕾出現後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同時向葉面噴水1-2次,直至開花,不耐積水,梅雨季節要防積水以免植株爛根死亡。 4.土壤 三角花喜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水澇,盆栽時可用腐葉土、泥炭土、沙土、園土各一份,並加入少量腐熟的餅渣作基肥,混合配製成培養土。開花植株每年進行一次翻盆換土,時間以早春萌動前 三角梅
[3]為好,換盆時用剪刀剪去過密和衰老的枝條。 5.肥料 除在盆土中施足基肥外,生長季節還應追肥。伴隨著換盆,可根據植株的大小,每盆施入10-15個餅肥,之後每半月追肥1次稀薄的餅肥水,內加0.1﹪的磷酸二氫鉀,既可加速其營養生長,又能促進其花芽分化,現蕾後改施以磷、鉀肥為主的速效肥,可在稀薄的餅肥水加入少量的磷酸二氫鉀,同時給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盛花期每周澆施1次礬肥水,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 6.整形修剪 葉子花生長勢強,因此每年需要整形修剪,每5年進行1次重剪更新。時間可於每年春季或花後進行,剪去過密枝、乾枯枝、病弱枝、交叉枝等,促發新枝。花期落葉、落花後,應及時清理。花後及時摘除殘花。生長期應及時摘心,促發側枝,利於花芽形成,促開花繁茂。對老株可短剪一些。葉子花具攀援特性,因此可利用這一特點進行綁扎造型,可整成花環、花籃、花球等形狀,必要時還可設立支架,造各種形狀,如花柱等。 7.花期控制 若想國慶節見到葉子花,可提前將盆放於暗室進行避光處理,因其為短日照花卉。時間在8月初左右,將盆栽葉子花置於不漏光的環境中,每天從下午5點開始至第2天上午8點完全不見光,這樣保持50天,每天噴水降溫。正常澆水,每周增施磷、鉀液肥或蹄片赦肥。如此國慶節可見到絢麗的葉子花。 注意: 1. 炎夏和冬季因植株生長緩慢或休眠,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 2. 勿施濃肥或生肥(未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防止造成傷根,導致葉焦脫落,甚至整株死亡。 3. 寒冬需將其移到室內,否則會使其凍傷
繁殖培育
多採用扦插、高壓和嫁接法繁殖。扦插以3~6月為宜。高壓繁殖約一個月生根。移栽以春季最佳。生長期要摘心,促使花芽分化和萌發側枝。溫帶盆栽最適溫度為15~30℃。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屬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的條件下不能花芽分化,性喜光,不耐蔭。南方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北方則作為溫室花卉盆栽培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盆栽以松軟肥沃土壤為宜,喜大水、大肥、極不耐旱。生長期水分供應不足,易出現落葉!
注意問題
插條: 將2年生枝條剪成10厘米長的插穗,插入培養土中(用素沙土加三分之一腐殖質或鋸末,加適量水攪拌均勻),插完用塑料膜封好。溫度在20℃至25℃,25天即可生根,2個至3個月可分盆。 高插: 如果想要獲得較理想的新苗,應該採用高空插條的方式進行繁殖。這種方式不影響原株的生長,又可以獲得完整的新苗,所以常被家庭養花者所採用。且方法簡單,成活率高,後期移植方便,好管理。 土壤與肥: 用普通土加二分之一腐殖質,再加少量基肥,攪拌均勻即可上盆。 澆水: 把自來水晾24小時以上,水溫要與外界環境溫度相適應。盆土見干見濕,切勿多澆,防止爛根。 保溫與保濕: 三角梅適宜在溫度15℃至25℃下正常生長開花,每天需要4小時至6小時光照。北方冬季取暖室內乾燥要保濕,經常噴水或用塑料袋套上還保溫。 追肥: 自製液體肥,用魚鱗、內臟或豬雞羊骨等,漚製成液體肥。發酵後每10天施一次稀薄肥(一份肥液對三份水),切勿施濃肥。 加酸: 三角梅是南方花卉,在pH值6.0至7.0的土壤環境中適宜生長。北方水土鹼性大,每月可施一次硫酸亞鐵溶液。 毒性: 三角梅的莖有毒,吃12-20片可導致腹瀉、血便等。
編輯本段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
病斑初為黃褐色,周圍有黃綠色暈圈,後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邊緣暗褐色,到了後期,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粒。 防治方法:發現少量病斑可在其上面塗抹達克寧霜軟膏,將發病較多的枝條剪去, 發病初期一般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每7-10天噴1次,嚴重時按照實際的經驗,在第四天再噴一次,之後隔7天噴一次。連續3-4次,防治效果好。
褐斑病
為害葉片,在葉面上產生直徑為0.1-0.5厘米的黃褐色至淺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發現少量病葉及時摘除燒毀,發病初期,用70﹪的代錳森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10天噴一次,連續3到4次。
介殼蟲
在光照不良,通風欠佳,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易發生多種介殼蟲刺吸為害。 防治方法:可用45﹪的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編輯本段造型和催花
造型
1.、花籃型:即是將花修成大平面的前提下,在花平面的對角處,各留一條500-600mm長的枝條,將枝條輕輕向內彎曲,在100-200mm處重疊,綁扎在一起,形成一個花籃的提梁。此為花籃型。 三角梅
(2)、多塔型:將所有的側枝剪出,只留一條或三條向上直立的枝條,若留三條須幫扎或編在一起,待其長到理想的高度,剪掉頂尖,使之萌發側芽,按400-500mm的間隔,清除多餘的芽,形成多塔型。 3.、懸崖型:就是採用綁扎方式,使部分枝條下垂,狀如懸崖,稱懸崖型。
催花
全花式:即全樹皆花。催花方法是,提前45天追施1:1:1的復合肥後,進行控水,葉片蔫萎後,再加少量水,結合葉面噴霧。如此反復,直至葉片全部脫落後,澆透水。這時生出的,便會滿樹是花。這過程必須在全日照下進行。
編輯本段花期控制
主要問題
啞蕾現象、時間錯位、花色劣變等。(1)植株所生長出的花蕾無法正常開放的稱為啞蕾現象。造成啞蕾現象的原因很多,例如:土壤乾旱、肥料不足、持續高溫等均會導致這種現象發生。在很多情況下植株啞蕾往往是由於在短期內受到乾旱的植株澆水過多所致。分生組織向生殖組織的轉化並非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生殖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逆轉為營養錐。當外界條件適宜時,很多植物種的生殖生長反而會受到抑制,開始進入營養生長狀態。因此三角梅在控水控花時要切記制水後要逐步增加水量。(2)時間錯位常指要控的植物花期提前或花期後延。花期提前可以通過停止追肥、進行遮光、降低環境溫度等措施來緩解花朵的開放。花期後延比較麻煩,已經接近預定花期時,憑借常規的管理無法扭轉這種局面,因此應該在預定花期的數周前就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使植株正常生長發育,確保花朵如期開放。為了確保觀賞植物能夠在預定的時間開放,可以通過增施追肥,特別是進行葉面施肥的方法來進行催花。採用較多的方法是間隔數天為植株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2-0.5%)催花葯劑。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處理,再適當增加光照對於促使花蕾迅速膨大、正常開放頗為有效。對於設施栽培,還可提高三角梅設施內的溫度,對於絕大多數觀賞植物來說,提高環境溫度能夠有效地促使花朵迅速開放。
地栽控花
三角梅落地栽植後,常因過度修剪及難以控水造成其花難以正常開放。由於地栽後水肥條件充足,生長迅速,為了不影響交通和行人的安全,對三角梅的新生枝條進行修剪,修剪的結果造成在自然條件 三角梅
下無法正常形成花芽,由於三角梅的花是頂端簇生,將剛萌生的嫩枝條修剪掉;同時落地栽植三角梅的根系的生長不受限制,可以吸取不同高度的地下土壤水分及養份,不利於在花期對其進行養份和水分的控制,不能使其由營養生長轉化為生殖生長,促使花芽的形成。為了使交通要道上的三角梅繁花似錦,提前進入盛花期,需在開花前進行間斷制水,如若要國慶開花,則應在7月下旬選擇健壯成年植株,根據天氣陰晴、空氣干濕情況進行間斷扣水促花,連續10-12天不澆水,觀察土壤,當土壤乾燥發白時,枝條失水微垂、葉片枯黃時澆點水,再繼續扣水,這樣反復2-3次,使它的頂端生長停頓,養分集中,促進花芽分化,當枝梢頂部出現紅暈時,再澆透水,每隔兩周施過磷酸鈣一次,40-50天即可進入盛花期。
開花後
若運送過程受到太多機械傷害、車廂溫度太高或運送時間太長等等不良環境條件,皆可能導致花苞大量的掉落,若將盛開的三角梅盆花移入室內觀賞亦會因光線不足而有相同的問題發生,嚴重影響觀賞品質。因此,如何防止花苞掉落便成為一重要課題,早在1972年美國學者便建議三角梅盆花於出貨前噴施NAA30ppm,可以減緩運輸過程不良環境所造成花苞的掉落;日本亦有專家指出在三角梅盆花出貨的前七日與前二日,用2.4-D20ppm或NAA50ppm處理,為一有效防止三角梅葉片與苞片於運輸過程中脫落的實用方法;台灣有學者認為:25-50ppm的NAA均可以有效地增加三角梅花苞於低光環境下的壽命,尤其是在花苞發育至最大時效果最顯著,可比未處理的對照組延長3-4倍以上的壽命。此外國外學者曾有研究指出,三角梅盆花處理STS0.5mM可以有效防止花苞脫落,增加室內觀賞時限;台灣學者進一步探討指出,硫代硫酸銀STS(30或150mg/L)和萘乙酸NAA(萘乙酸25或50ug/L)明顯有延長苞片期的作用,硫代硫酸銀在苞片生長早期作用明顯,萘乙酸在苞片生長晚期作用明顯,因此等花苞已發育完全,則要施用NAA才有延長花苞壽命之效用。

熱點內容
公主嶺荷花 發布:2025-09-10 15:22:19 瀏覽:873
平安京之櫻花物語2 發布:2025-09-10 15:20:45 瀏覽:396
蕙蘭花穩定不 發布:2025-09-10 15:05:23 瀏覽:614
則盆栽 發布:2025-09-10 15:02:10 瀏覽:712
海棠花幾辨 發布:2025-09-10 14:57:26 瀏覽:951
貴州天價蘭花 發布:2025-09-10 14:47:19 瀏覽:137
什麼的蘭花填形容詞 發布:2025-09-10 14:43:17 瀏覽:122
客廳大型綠植圖片大全 發布:2025-09-10 14:29:10 瀏覽:692
茶花樓房 發布:2025-09-10 13:53:31 瀏覽:827
御姐玫瑰手島優 發布:2025-09-10 13:52:53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