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縣盆景
㈠ 河南省景區都有哪些
河南省共有國家5A級(AAAAA)旅遊區3家、4A級(AAAA)旅遊區(點)51家:
鄭州黃河游覽區 鄭州世紀歡樂園 鄭州嵩山少林風景區(AAAAA) 鄭州嵩陽書院 鄭州登封中嶽廟 鄭州鞏義康百萬庄園 鄭州新鄭黃帝故里
洛陽龍門石窟(AAAAA) 洛陽白馬寺院 洛陽關林景區 洛陽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雞冠洞風景名勝區 洛陽嵩縣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欒川重渡溝風景名勝區
開封清明上河園 開封包公祠 開封龍亭公園 開封相國寺 開封府景區 開封鐵塔公園 開封中國翰園碑林
平頂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
焦作雲台山風景名勝區(AAAAA) 焦作沁陽神農壇風景名勝區 焦作博愛青天河風景名勝區
鶴壁淇縣雲夢山風景名勝區 鶴壁浚縣大伾山風景區
新鄉輝縣萬仙山風景區 新鄉京華園景區 新鄉八里溝
安陽殷墟博物苑 安陽羑里城景區 安陽林州紅旗渠游覽區 安陽林州太行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安陽湯陰縣岳飛廟景區
濟源五龍口風景名勝區 濟源王屋山風景名勝區
濮陽綠色庄園景區 濮陽戚城文物景區
許昌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
漯河南街村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 三門峽盧氏縣豫西大峽谷風景區
南陽內鄉縣衙博物館 南陽西峽縣老鸛河漂流風景區
商丘古文化旅遊區 商丘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遊區
信陽南灣湖風景旅遊區 信陽雞公山風景名勝區
周口鹿邑縣老子故里旅遊區
駐馬店遂平嵖岈山風景名勝
㈡ 中國的一些古城(古都)……
我國有八大古都
鄭州,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安陽,杭州。
.
據考古發掘和史籍記載,自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周)、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共計12個朝代,94位帝王,歷時1337年,在洛陽建都。
公元前約21世紀,夏帝太康曾建都斟尋那(今洛陽東二里頭) 。夏帝履癸(即夏桀),也建都洛鈉, 史書載桀所居「左河、濟,右太華,前伊闋(龍門),後太行」,這正是洛陽所處的位置。經考古發掘,在洛陽近郊「二里頭遺址」和洛南「銼李遺址」發現並經測定,在商代堆積層下,有夏代早期和晚期文化遺存。公元前約17世紀,商湯滅夏桀,為了鎮服夏朝的「頑民」和擴展西部疆域,在原夏都附近另建新都西亳(今洛陽市東)。公元 770年(東周平王元年),平王姬臼為避西戎的侵擾從鎬京遷都洛陽,史稱「東周」。公元25年(東漢建武元年),東漢光武帝劉秀滅新莽即帝位,建都洛陽,並改洛陽為雒陽。公元220年(東漢建安二十五年) 12月,魏文帝曹丕廢漢獻帝,改國號魏,建都洛陽,以漢都為基礎,改雒為洛。修復洛陽宮。
公元264年(魏成熙元年),司馬炎殺魏元帝曹奐自立,改國號晉,仍以洛陽為國都,史稱「西晉」。北魏太和十九年(邦咸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姓拓拔,改漢姓元),自山西平城遷都洛陽。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殺父即位,建都洛陽,備極豪華。公元684年(唐光宅元年),唐武後照廢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自立則天皇帝,改東都洛陽為「神都」。公元909年(後梁開平三年),梁太祖修省洛陽,築南北二城,定洛陽為「京都」。公元923年(後梁龍德三年),河東晉王李克用的兒手李存勖滅後梁,統一北方,即位稱帝,改國號後唐,建都洛陽。公元936年(後唐清泰三年),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依靠契丹人的支持,奪取了後唐天下,石敬 塘在洛陽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後晉,建都洛陽,一年零十一個月後遷都開封。
西安是我國也是世界的大占都,這已是獲得廣泛認同的不爭的事實;但西安究竟是幾朝古都,以及與之相關連的西安始都於何年,西安建都究竟歷時多少年等,卻是學術界長期爭論紛紜的問題。近年來,「十三朝說」得到較多學者的贊同,但不時仍有不同意見提出。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影響對西安古都地位認定的無關宏旨的問題,但實際上不僅使有關政府部門在對外宣傳介紹時常出現混亂現象,也妨礙對西安作為重要古都之歷史的深入研究。所以還需要進行精深的研究,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結論。
據學者們對述及西安地區歷史上建都之王朝問題的論著進行搜檢統汁,發現關於西安建都朝代數,已先後出現十朝說、十一朝說、十二朝說、十三朝說,直至二十一朝說等12種之多。實際上在上述諸說中,不少還有2 種、3 種甚至4 種見解。粗略統計,見諸報刊論著中關於西安建都朝代的說法,竟達20多種。當然,上述的諸朝說只是一種概稱,究其實,內中既包括有統一時期的王朝,也包括有分裂時期的割據政權,還包括有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說:
(一)十朝說。最初的倡導者是歷史學者武伯綸。他在1979年出版的與1984年再版的《西安歷史述略》一書中,列出了在西安建都的10個朝代,即:
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漢(前204 —24)
前趙(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後秦(384 —417 )
西魏(535 —556 )
北周(557 —581 )
隋(581 —617 )
唐(618 —907 )
前後歷時共1062年。
作者也認為「以上只是一個傳統的說法,事實上並不完全正確,有的更不能反映歷史的實際情況」_J1.上述十朝說的確不全面,尤其是一些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訖年代,未作精審的考訂,很不準確。但所列10個朝代卻是曾在西安建都的最主要的王朝與政權。
(二)十四朝說。由統計學家、曾任西安市統計局副局長的王書勛於1992年在《對西安歷史上建都朝代和時間的統計研究》一文中提出。即在前述十朝外,增加了新、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周(武周)等4 個朝代。在文中列有《西安建都朝代統計表》,對所確定的十四個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止年代一一列明,得出在西安建都歷時1158年的結論。
作者對建都朝代認定標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同時從專業統計工作角度對新認定的14朝在西安建都之起訖年代竭力進行准確的統計。但因所提出的一些建都朝代標准存在可商榷之處以及進行建都年代統計的一些根據,如前述之《西安歷史述略》等並非權威性論著,因而也存在若干不確定的問題。
(三)十三朝說。由歷史學家牛致功教授於1993年著文淪定。他在《關於西安建都的朝代問題》0 一文中,在肯定了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個朝代在西安建都「是沒有爭議的」之後,論定王莽建立的新朝與東漢獻帝被脅迫到長安以及西晉愍帝在長安稱帝均應視為在長安建都,同時還闡述了北魏孝武帝西奔長安與武則天所建周不應視作在長安建都的理由。因而認為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是: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因為所論依據比較充分,所以頗具影響。但在學術界,對該文所說「至於黃巢在長安建國稱帝,李自成在西安建國稱王,都是農民政權的問題,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並論」卻頗多批評,未得到廣泛認同。
(四)十七朝說。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教授力主此說。
1990年,他在《中國古都概說》一文中將西安市定為我國惟一的一座歷史上建都歷時千年以上的古都。並將他認定的在西安建都的17個王朝與政權列述如下:
1.鎬:西周都,268 年;
2.咸陽:秦都,145 年;
3.長安:西漢都,208 年;
4.長安:新莽都,15年;
5.長安:漢(劉玄)更始都,3 年;
6.長安:赤眉都,2 年;
7.長安:東漢獻帝都,6 年;
8.長安:晉惠帝愍帝都,7 年;
9.長安:前趙都,10年;
10長安:前秦都,35年;
11. 常安:後秦都,32年;
12長安:西魏都,23年;
13. 長安:北周都,25年;
14長安:隋都,26年;
15. 長安:唐都,266 年;
16長安:齊(黃巢)都,4 年;
17長安:大順(李白成)都,2 年。
上列17朝建都歷時為1077年。
十七朝說較前述十三朝說增加了西漢末漢更始帝劉玄、赤眉帝劉盆子與唐末大齊黃巢、明末大順李白成等4 個政權。其中作者將漢更始帝劉玄所建政權稱為「西漢之際稱雄諸國」之一,而將後三者稱為「農民及流民建立的政權」。此說雖於1991年初即已刊布,竟未為十三朝說及十四朝說之作者們所認同,這顯然是彼此間學術觀點不同所致。
綜合分析上述幾種以及其他一些有關西安地區建都朝代之見解,可以看出造成諸說雜出、意見不一的主要原因還在判定古都的標准有歧義以及對一些史實的認識不一致。前者集中在對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所建都城之認識上,後者反映在西晉之惠帝、愍帝及武則天所建周朝是否在長安建都等問題上。所以要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還是要從確立科學的古都定義人手,在此基礎上,以史實為依據,來確定建都朝代問題。
關於古都的定義,已有一些學者作出了自己的闡述。但目前為我國古都學界多數學者所認同的定義則是:我國歷代王朝與政權所建立的首都(包括一些地區性政權建立的都城)及陪都皆為古都,這一定義顯然是較為寬泛的。也就是說,凡是被歷史上某一王朝或政權的統治者作為統治中心的城邑,不論其時間的久暫,統治區域的廣狹,是統一時期之王朝還是分裂時期之王國,是華夏族還是其他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是貴族豪強還是農民起義所建立的政權,是首都還是陪都,是已淪為廢墟還是形成了新的城市,皆應視為古都。
按上述定義,則上述牛致功教授所確認的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西安地區建都當無問題。關於西晉惠帝與北魏孝武帝西奔長安不應認為是遷都,以及武則天所建周朝,是以東都洛陽為都,且易名神都,武周王朝的政治生命是與神都共始終,因而不當以長安為都,上述情況,牛致功教授在他的《關於西安建都的朝代》一文中皆有精闢論述,這里不再引述。因而此三朝應排除在曾於西安建都之朝代之外。
對於劉玄、劉盆子、黃巢、李自成等所建政權是否在西安建都事,按前述古都定義審視,不當以因是農民政權,「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並論」一語即行否定,而應當予以考慮。
正史中對劉玄、劉盆子事跡記載最詳的當推《後漢書》,該書曾為劉玄、劉盆子設傳,排為列傳第一,緊接在帝後紀之後。可見對二人十分推重。按其史實,二人均於新莽末年乘勢而起,聚眾起義,並被擁立為帝,先後攻入長安,封王拜相。
建年號,行政令,歷時均分別達到2 年。因此漢更始帝劉玄、赤眉帝劉盆子應視為在長安建過都。對於黃巢,舊唐書、新唐書俱有傳。載明黃巢率起義軍於唐僖宗廣明元年(880 年)12月5 日攻佔長安,13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為金統。後至金統四年(883 年)4 月10日始撤離長安。以長安為都施行政令長達3 年,故而大齊政權也當列入在西安地區建過都的一個政權。至於明末李自成,雖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冬十月攻佔西安,十七年(1644年)正月稱王於西安,定國號為大順,年號永昌。但為時不長,即於當年二月東渡黃河,進入山西,三月十九日攻佔京師,並在北京稱帝。
由此可見,李白成只是將西安當作攻取京師的基地,並未將之定為都城。
綜上所述,可判定西安地區在歷史上曾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隋、唐等六個統一王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五個分裂時期的政權,東漢獻帝與西晉愍帝等二個末代皇帝以及漢更始帝劉玄、赤眉帝劉盆子、大齊皇帝黃巢等三個農民起義政權建都,即合計有十六個王朝與政權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稱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關於歷代王朝與政權在西安建都合計歷時多少年的問題,也有多種見解,短者有1062年的,長者有1220年的,介於二者之間的尚有1077年、1158年與1099年諸種。。
這顯然是與各自認定的建都朝代與計算方法不同有關。現按前述確定的十六朝另行計算如下:
西周:都於豐鎬,始於文王末年,止於幽王十一年。幽王十一年為公元前771 年,此為史所明載。至於文王都豐之年代,向有多種說法。2000年10月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公布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將公元前1046年定為武王克商的首選之年。這樣據《史記。周本紀》,武王元年則為公元前1057年,文王死於公元前1058年,周人自岐下東徙,
於灃河西岸作豐邑就為公元前1059年。 此即為西安地區始都之年代,也是西安地區建城之起始年。若以此年為西周在西安地區建都之起始年,至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身死國滅,西周在豐鎬建都歷時為289 年。
秦:都於櫟陽,始於獻公二年(前。383 年),止於孝公十二年(前350 年),歷時34年;都於成陽,始於孝公十二年,止於子嬰元年(前207 年),歷時144年。合計178 年。
西漢:都於櫟陽,始於高祖五年(前202 年),止於高祖七年(前200 年),歷時3 年;都於長安,始於高祖七年,止於孺子嬰居攝三年(8 年),歷時208年。合計211 年。
新:都於常安,始於王莽始建國元年(9 年),止於地皇四年(23年),歷時15年。
漢更始帝劉玄:都於長安,始於更始二年(24年),止於更始三年(25年),歷時2 年。
赤眉帝劉盆子:都於長安,始於建世元年(25年),止於建世二年(26年),歷時2 年。
東漢獻帝:都於長安,始於初平元年(190 年),止於興平二年(195 年),歷時6 年。
西晉愍帝:都於長安,始於建興元年(313 年),止於建興四年(316 年),歷時4 年。
前趙:都於長安,始於劉曜光初元年(318 年),止於光初十二年(329 年),歷時12年。
前秦:都於長安,始於苻健皇始元年(351 年),止於苻丕太安元年(385年),歷時35年。
後秦:都於常安,始於姚萇建初元年(386 年),止於姚泓永和二年(417年),歷時32年。
西魏:都於長安,始於文帝大統元年(535 年),止於恭帝三年(556 年),歷時22年。
北周:都於長安,始於閔帝元年(557 年),止於靜帝大定元年(581 年),歷時25年。
隋:都於大興,始於文帝開皇元年(581 年),止於恭帝義寧二年(618 年),歷時38年。
唐:都於長安。由於武則天建周朝,移都神都(今洛陽市)及黃巢大齊政權曾都於長安,故唐朝都於長安可分為前、中、末三個時期。前期始於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止於睿宗文明元年(684 年),歷時67年;中期始於中宗神龍元年(705 年),止於僖宗廣明元年(880 年),歷時176 年;末期始於僖宗中和三年(883 年),止於昭宗天佑元年(904 年),歷時22年。前、中、末期合計265 年。
大齊帝黃巢:都於長安,始於金統元年(880 年),止於金統四年(883 年),歷時4 年。
上列16個朝代與政權在西安地區建都,去掉7 個重疊年份,累計為1133年。簡言之,西安是十六朝古都,建都歷時長達33年。
http://www.xtour.cn/2005-7/2005720223859.htm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是我們熟悉的對南京的美稱。六朝古都,是指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政權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會,則是除了前述六個政權外,還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國、民國時期把南京作為首都。
不管是六朝古都,還是十朝都會,都是對南京悠長歷史的形容。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季士家研究員近日對記者說,從公元前472年越國大夫范蠡築城長干里開始算,南京已經有了將近2500年的建城歷史。
這2500年的漫長歷史中,一共有十二個政權定都,除了我們熟知的那十個政權外,還有五代十國時期的楊吳,以及南宋初期。季研究員認為,歷史確鑿,南京應該換上一頂「十二朝古都」的新帽子。
楊吳政權南京建都4年
拿出自己主編的《金陵勝跡大全》,季士家研究員引用了其中史實向記者講述楊吳和南宋在南京建都的歷史。
唐代末年,安徽合肥人楊行密,應募為州兵,參加唐朝軍隊。因為他身材高大,作戰勇敢,在與黃巢、王仙芝農民起義軍對抗中,逐步發跡,官至廬州刺史、宣州觀察使、淮南節度使等要職,握一方兵權。勢力范圍以廣陵(今揚州)為中心,據有今蘇、皖、贛、魯諸省之大部,成了一方的割據勢力。唐天復二年(902),唐昭宗李曄封楊行密為吳王。
同年,楊行密去世,長子楊渥繼吳主位。唐天�四年(907)後梁取代唐,進入五代十國時期。908年,吳將紀澤殺楊渥,楊行密次子楊隆演繼位,由大臣徐溫主政。920年2月楊隆演去世,楊行密四子楊溥繼位,此後通過「改升州(即南京)大都督府為金陵府,拜徐溫為金陵尹」,921年改年號為順義;927年,文武百官上表勸楊溥當皇帝,大赦天下等措施,完成了建國的任務。楊吳大和「五年(933),建都金陵」,楊吳政權建立,以南京為其首都。
四年之後,937年,擁有大權的徐溫養子徐知誥,建齊國,「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楊溥把皇位讓給徐知誥,結束了南京作為楊吳政權都城的四年歷史。
季士家先生說,由於建都時間太短,學界因此很少提及楊吳建都金陵的歷史,知道這段歷史的市民也很少。
李綱力主南宋定都南京
一百多年之後,南京再度成為另一個小朝廷的首都。季士家說,「南宋初年南京又成為首都,這次時間稍微長一點,從1129年到1138年,前後歷時十年」。
「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建炎元年(1127)五月,康王趙構在商丘稱帝,史稱南宋。有意思的是,南宋以商丘為首都,也叫做南京。後來由於金軍南下,趙構推行秦檜等人主張的投降路線,南宋節節敗退。後來,趙構匆匆撤離商丘,逃往揚州,不久又渡江南逃。
南宋統治集團渡江之後,抵抗派李綱等人力主以金陵為都,高宗趙構被迫於建炎三年(1129)五月八日決心宣布:在南京(當時稱「江寧府」)定都,並把「江寧府改為建康府」。不過趙構還是嫌南京緊靠長江,金兵隨時過江,終於在紹興八年(1138)遷都臨安(今杭州),結束了南京作為南宋首都的十年歷史。
從此以後,金陵雖然仍作為南宋的留都,為時長達141年(1138——1279年),但八代君王在強敵的威脅下均安閑自得地在西子湖畔過著被時人譏諷為「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腐朽生活。
為什麼漏了這兩個政權
兩個政權正式在南京建都,這樣確鑿的史實,為什麼在我們稱呼南京為「十朝都會」時被遺忘了呢?具體的原因,連季士家研究員也不是很清楚,他推測說,這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喜歡整數,把南京稱作「十朝都會」,也可能是因為楊吳政權和南宋建都南京的前後時間都比較短,楊吳建都南京只有4年,南宋也只有10年,在建都南京的12個政權里,這兩個政權定都南京的歷史是最短的。
「哪怕只有一年在南京建都,這一朝也應該算上。」季士家堅持要把南京改名為「十二朝都會」,並為了這個事情進行了多次呼籲。
他說:「以前史實不是很清楚,現在完全弄明白了,為什麼不把那兩朝加上,改稱南京為『十二朝都會』呢?」季先生認為,現在十運會即將召開,南京換上「十二朝都會」的稱號,既能給海內外來賓留下難忘印象,又能推動南京旅遊業、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http://news.sina.com.cn/c/2005-10-01/07567082385s.shtml
北京, 先後有戰國時期的燕,遼(末期),金(中期),元,明,清在此建都.
開封 ,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後期)七個王朝在此建都.
此外還有
殷商晚期都城 安陽
南宋都城 杭州
殷商中期都城 鄭州
回答者: 226688999 - 舉人 五級 6-23 14:01
㈢ 請求出遊建議。。。。
河南名山:-1.王屋山
位於濟源市西35公里處,一天壇峰為中心,面積達265平方公里。
王屋山
因其在《禹貢》記載「以其山形如王者之屋」,所以得名為王屋山。王屋山又是一出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道教聖地,著名的有:陽台宮,迎恩宮,紫薇宮被稱之為道教三宮!自然景觀有天壇雲海,天壇倒影,天壇日出,王母仙燈等自然景觀。
2.雲台山
位於焦作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
雲台山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它屬於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所以稱為雲台山。主要景區有:老潭溝(雲台天瀑,寬約5——7米,落差314,為亞洲之最),小寨溝(丫字瀑,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之說),溫盤峪(自然山水精品畫廊),血紅溝,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等!
河南名山-3.雲夢山
位於鶴壁市淇縣境內主峰由劍秀峰,桃園峰,龍王峰和玉帝峰等組成
雲夢山
,最高峰海拔589米,因山中有一水簾洞,夏秋之際洞水溢出,匯流成溪,在陽光的照耀下谷中湧起山嵐霧藹,朦朧飄渺,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故稱「雲夢山」素有「雲夢仙境」之稱。在戰國時縱橫家鼻祖鬼穀子曾在此隱居講學,培養出的學生著名的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尉繚等人,在戰國七雄是都是呼風喚雨的重要人物,由此,雲夢山有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古軍校。」
河南名山-4.嵩山
位於河南省中部,地跨伊川、洛陽、偃師、鞏義、登封、新密等縣市
嵩山
東西長約60公里,主體包括少室山和太室山。在堯舜時期稱為方山,夏商時稱崇山、春秋稱嵩高、岳山;770年武則天登嵩山時稱中嶽,漢武帝登山時封太室山為「萬歲峰」並並根據《詩經》改嵩高山為嵩山,這是名字的由來。自北宋以後一直沿用至今。看過《少林寺》這部電影的人們會知道,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睡美人」,這是嵩山形象化、人格化的結果。嵩山突出個「奧」字,奧。就是深奧之意。奧在它的地形、奧在它的文化。嵩山為什麼又被稱為中嶽呢?原因是什麼?首先: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劃分九州,豫州居中,嵩山有位於豫州之中。第二,在公元前770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第三,它不僅在左岱右華之中,又在南恆北衡之中。理所當然也是在五嶽之中了;第四:在歷史上東周曾把這里看成是「天之心,地之膽,天下之中」第五,按照道家的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嵩山有屬於「土」土為黃色,黃為尊貴。故五行之中!
嵩山的特點:「卧、奧、中!」
河南名山-5.石人山
位於平頂山魯山縣境內。主峰玉皇頂,海拔2153.1米,因山石酷
石人山
似人形,故名石人山!面積為640.4平方公里。石人山在上古時代,因堯孫劉累在此里堯祠祭祖,而得名堯山。相傳為百家姓里劉腥的發源地。戰國時的墨子也是出生與此!景區有石人景區、白牛城景區白龍潭景區等等!
石人山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雄渾」和「秀麗」兩大特點;
雄渾是指:山體由黑色花崗岩體所構成。這種岩體是由於地址歷史上經過多次地殼運動,使底下岩漿反復上升,經冷卻凝結而形成的。
秀麗是指:石人山的秀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這里有眾多清澈的泉、瀑、潭、溪,且盤繞於山峰之間,造成了「山清水秀」、「山環水繞」、「山重水復」、「山光水色」的嫵媚景色;二是這里有較茂密的樹木花卉,植被覆蓋率高。三是山無雲不秀,石人山在一定的條件下,常出現雲霧,增添了它的秀麗景色!
河南名山-6.白雲山
位於河南省洛陽嵩縣境內,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7.8公里,面積
白雲山
約4100多公頃1992年時被比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整個景區山、水、石、洞、林、花、鳥、獸、草融為一體,因此又有「人間仙境」之稱。主要景區有玉黃頂、白雲山(海拔2050米)、小黃山(1845米)、九龍瀑布(落差103米)、萬畝原始森林五大旅遊觀光區。
河南名山-7.老君山
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城東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
老君山
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李耳(即太上老君)在此隱居修道講經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1997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景區有:捨身崖、南天門、馬鬃嶺、石林、朝陽洞、仙人橋、君山瀑布、老龍窩、悟道石、玉黃頂等景觀!
河南名山-8.雞公山
位於信陽市南38公里的豫鄂兩省交界處的大別山中,主峰報曉峰
雞公山
,海拔784米,整個山體形如一隻雄雞引頸報曉,附近的人們稱公雞為雞公,因此得名雞公山。雞公山又名雞翅山,面積約27平方公里,屬國家級風景區,素有「清分楚豫」之稱,又有「氣壓嵩衡」之勢。在雞公山裡植被覆蓋率及高,達到83%,這在河南省是少有的自然生態現象,所以有了「天然植物園」的稱號。「豫南雲中公園」是雞公山的另一美稱。在山上雲霧點綴了另一番風景(比如雞頭東側山溝里,有一巨石,裝如海龜,在雲霧條件下,似海龜浮動於海面)。雲霧還與天象、地形等自然因素配合,共同塑造「峨眉寶光」的自然奇觀!這里又是「世界建築博物館」,登高遠觀,「萬綠叢中點點紅」的別墅景觀,令人難忘!雞公山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特點:雄奇,秀麗
河南名山-9.嵖岈山
位於駐馬店遂平縣城西25公里處。嵖岈山又名嵯峨山,亦名
嵖岈山
玲瓏山。所謂「嵖岈」,實行容山體輪廊或山體表面特徵呈犬牙交錯狀;整個嵖岈山是有三個小山組成的,自南而北,依次為蜜臘山、南山和北山高程分別為304米、402米、420米。由安向北依次升高,最高海拔為512米屬於典型的花崗岩丘陵低山地貌!所以又稱之為「天然盆景」
㈣ 河南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1、嵩縣白雲山:「薄霧蒙翠峰,碧紗罩玉容」。
白雲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嵩縣車村鎮境內,白雲山地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於一峰,集三河之靈於一山,被譽為「中原最美的地方那個」。景區內林深谷幽,奇峰俊秀,白雲悠悠,置身白雲仙境,總有「人在畫中游,雲在樹上飄,水在空中舞」的美感。在白雲山最值得推薦的玩法是玉皇頂看日出,高山氧吧漫步,景區看瀑布。
九龍瀑布是白雲山景區內水域風光最精彩的部分,幽靜的河灣、幽深的碧潭、險絕的峽谷、奔瀉的瀑布,令人驚心動魄。九龍瀑布上與藍天白雲相接,下與碧潭深淵相連,奔騰的氣勢彷彿銀河倒瀉。每天上午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道道彩虹,人挪虹移,奇妙無比。
2、登封嵩山:「中國六最」盡在這里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屬伏牛山系,主脈在登封境內,嵩山中部以少林河為界,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山體從東至西橫卧,故有「華山如立,中嶽如卧」之說。
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功夫之源。嵩山名勝古跡遍布,其中有中國六最:禪宗祖庭——少林寺,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現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現存最古老的石闕——漢三闕,樹齡最高的柏樹——漢封「將軍柏」以及現存最古老的觀星台——告城元代觀星台。除此之外,還有建於秦朝的中嶽廟、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等古跡
3、濟源王屋山:「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
王屋山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岳,南臨黃河,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戶曉。王屋山以主峰天壇為中心這里一山突起、群峰環繞。
王屋山中部遠峰近巒起伏多變,懸崖峭壁險峻恢宏、溝谷溪潭深邃幽靜,各種動態的飛瀑走泉,在低山、丘陵的襯托下,恰如琵琶遮面,雄偉又不失朦朧與神秘。主峰天壇山海拔約1700餘米,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
森林覆蓋率98%以上,珍稀動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是一處有萬年文化積淀、千年道教文化傳統的融人文、自然於一體的品位極高的山嶽風景名勝區。
4、遂平嵖岈山:華夏盆景、中州獨秀
嵖岈山是中央電視台《西遊記》續集的主要外景拍攝基地。嵖岈山系伏牛山東緣余脈,山勢嵯峨,怪石林立。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砥足而立,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奇特秀麗的風光畫卷。
景區人文史跡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美不勝舉,景區內石、山、水相依,峽、谷、峰相連,具有「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中州獨秀、江北石林」之美譽。
嵖岈山的山水也是非常的奇妙,因為山的存在,讓水多了一份雄渾。因為水的存在,讓山多了一份柔美。
5、淇縣雲夢山:青岩表仙境之勝
雲夢山又名青岩山,在河南省淇縣西部,主峰海拔577米,峰巒迭嶂,山嵐霧靄,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艷,素有「青岩表仙境之勝」之稱。戰國時期鬼穀子隱居地,孫臏、龐涓、蘇秦求學聖地,中華第一古軍校。
景區內山、泉、洞、谷渾然天成,奇山、秀泉、妙洞、幽谷,加之壯觀的高山草原風光,與人文景觀「中華第一古軍校」巧妙結合,形成雲夢山景區的獨特魅力。在山頂還有著空中草原—雲夢大草原,一派塞外風光,無限美麗。
五里鬼谷是雲夢山的一道綿延五里的山谷,兩側山勢陡峭,峰巒峙立,春夏之季,灌木鬱郁蔥蔥,野卉芬芳,蟬鳴蝶舞,山泉瀑布飛濺。
6、信陽金剛台:奇特的地貌特徵國內罕見
金剛台位於河南省商城縣東南部,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因奇石縱橫、形似金剛而得名。它由金剛台景區和湯泉池景區組成,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種地貌渾然一體,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漿演化、大別山五針松、商城肥鯢等均為省內僅有,國內罕見,具有極高的觀賞和保護價值。
境內千米以上的山峰十餘座,其主峰因形似貓耳,故曰「貓耳峰」,海拔1584米,為大別山在河南省境內最高峰,素有「中原第一峰」之美譽。
金剛台地處我國南北分界地帶,楚頭豫尾,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是南北動植物資源的交匯處,景區內共有野生動物260餘種,珍稀植物2800餘種。境內形成峰岔疊嶂、高崖深谷、河溪縱橫、飛瀑深潭、洞幽石奇的獨特自然景觀。
7、洛寧神靈寨:豫西神秘的世外桃源
神靈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寧縣縣城東南,總面積5300多公頃,景點160多個,是一座以典型花崗岩石瀑地貌、水體自然景觀、自然生態景觀為主的綜合性地質公園景區。
神靈寨的水,清、秀、柔、幽,飄逸的水線,宛如一道美麗的畫廊。溪流生飛瀑、流瀑孕碧潭,瀑瀑相連,潭潭相顧,移步換形,步隨景移,觀山重在游,賞水重在玩。神靈寨河床均為花崗岩層,溪水在岩板上漫流。神靈大峽谷10餘公里內錯落有致地坐落著或高或低、或卧或立、或一瀑奔流、或群瀑爭瀉的石瀑景觀,中華石瀑群是神靈寨公園最具魅力的地質景觀,園區內石瀑規模宏大,石瀑面高218米,水平寬578米,由2460多米厚的花崗岩山體經長年雨水沖刷而形成,造型廳奇特,靈秀多變,雄偉壯觀,主要有簾瀑、蘿卜瀑、懸瀑、疊瀑四種類型,似江海傾瀉、銀河倒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堪稱中華一絕。
8、輝縣關山:氣勢宏偉的太行之魂
關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太行山南麓,河南省輝縣市上八里鎮境內,景區以紅石峽、石柱林為代表,集南太行水體景觀和滑塌峰林這一獨特的地質地貌於一體,飛瀑流泉、清溪幽潭、石奇崖秀、峽險苔鮮、群柱聳峙、峰林競秀、雲海飛渡於一身,是南太行壯美與柔美的典範。
關山景區內有一高達250米的天柱,矗立在萬仞絕壁之上,如擎天玉柱;山崩形成崩塌巨石東倒西歪,猶如一群醉漢;地裂形成的一線天,長達2500米,最窄處僅20厘米,雙壁對峙,雄險偉岸。崖頂的龍鳳松風姿綽約,相趣成歡;紅石峽丹崖碧水、潭瀑成串。
關山盤古河的飛瀑流泉、幽溪碧潭、石灘圖紋等水體景觀精美誘人。動植物種類1000餘種,奇花異草、蔥蘢秀麗;珍禽猛獸、流連林間;山水交融、形神相依,既有通天拔地之勢,又有神奇險峻之態,雄中含秀,幽奇相間,宛若一軸山水畫的立體長卷
㈤ 河南省的高山和河流
河南省金堤河
㈥ 旅遊線路圖
下面是基於你所要去的地方,給你整理的一些旅遊資料。希望您來旅途愉快。
鄭州/新鄭/登封:
新鄭黃帝故里,河南地質博物館,黃河游覽區登封少林寺、嵩山、中嶽廟、新鄭黃帝故里、鞏義康百萬庄園、鴻溝等。晚上可以住鄭州海馨公寓,裡面還有小閣樓呢!吃飯可以去合記燴面、蕭記三鮮燴面,那裡很好吃。-》》》》推薦嵩山少林寺
開封:
開封的旅遊景點有:清明上河園80,龍亭35,鐵塔20,河南大學老校,就在鐵塔的正南方向,免費的,呵呵,晚上住書店街吧,小報待所便宜,這里有夜市,有仿古街,賣東西的也多,相國寺30,開封府50,包公祠20不用去了。繁塔可以去看看,5元,是真正開封最老的建築。-》》》》推薦開封府清明上河園
洛陽:
1、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一定要看的,它是洛陽的精華景點,世界文化遺產,票價原為每人60元,現在和對面的白園(白居易墓)、香山寺捆綁銷售,一票制80元,
從火車站前乘81路、53路公共汽車均可達龍門石窟。1塊錢。參觀龍門石窟最好上午去。因為上午陽光直照石窟西山,光線充足,便於攝影。參觀完龍門石窟從南邊的漫水橋過去在對岸遠眺石窟,然後參觀東山石窟,出來後參觀香山寺、白園。這樣下來整個景區參觀時間約為4-5小時。
2、關林:游覽完龍門石窟可游覽關林,是埋葬關羽首級的地方,關林是我們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從龍門石窟乘坐公交車到關林廟站下車,車票1塊,下車往回走,步行500米去關林參觀,門票也是明信片式樣,票價30元,從關林返回到關林廟汽車站的路上有郵筒,可把明信片郵寄收藏。關林參觀時間約為1-2小時。
3、白馬寺:在西關乘56路終點站就是白馬寺,在洛陽城東10公里左右,白馬寺是佛教傳入我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歷來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白馬寺香火很盛,每到一處都有免費的香供遊人燃拜,燒香不在多,三支清香敬佛心。出白馬寺向東不遠有狄仁傑墓。票價:35元。據說白馬寺算命非常准。好好祈禱一下吧。祈禱家人幸福、平安。祈禱自己天天桃花運,老婆一大堆…………
4、「天子駕六」車馬坑,在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里邊,古代天子就是拽,6匹馬拉一個人。前兩年在市中心施工時剛剛發現的300多座東周古墓群,把其中文物價值最高的車馬坑原地建館保護,值得一看。票價:30元,有多路公交,到東周王城廣場下。
5、古墓博物館:交通:從火車站乘83路公交車可直達。門票:20元,這是全國唯一一家古墓博物館,位於洛陽北郊邙山冢頭西村,是一座新型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展出有大量的生活器具、裝飾品等隨葬品,如西漢、魏晉時期的陶俑,唐代的唐三彩等。附近小賣店花35塊買了一個唐三彩仿製品,回家算是一個裝飾品吧。
6、洛陽牡丹觀賞:每年牡丹花會的主會場---王城公園,在王城大道和中州中路交叉口處。正好在住的E旅公寓附近,在市裡,中州路上,火車站有多路公交車抵達。票價在花會時為30元左右。現在4月份牡丹盛開,遊人紛紛而至啦。不過人多,那叫一個擁擠啊,買票排隊花了近半小時才買到。
7、小浪底:在洛陽以北50公里處,火車站東邊汽車站有中巴車到,1個半小時左右,8元錢車票,小浪底景區大門不收門票,大壩游覽區和壩後公園門票40元。
三門峽:
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
陝縣有:高陽山、甘山森林公園.
盧氏有,戴宗潭、雙龍灣、玉皇山。離三門峽100公里左右吧,坐車2個小時.
-》》》》推薦虢國博物館
許昌
文物古跡眾多,其中的漢魏故城、關羽辭曹挑袍的灞陵橋、關羽秉燭夜讀的春秋樓、曹操射鹿台、練兵台、屯田處、曹丕登基受禪台、神醫華佗墓等三國勝跡頗為有名,因三國文化豐富,許昌被國家列入「三國文化旅遊圈」的重要城市之一。此外,大禹鎖蛟井、周定王陵、後漢皇帝劉知遠墓、古鈞台、天寶宮、乾明寺、百陵崗等各個時期的古跡都別具特色。以「三曹」為首的建安七子,開創了彪炳史冊的建安文學,使許昌成為建安文學的發祥地。許昌曾是秦代丞相呂不韋、西漢御史大夫晁錯、唐代畫聖吳道子的出生地,又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清代詩人沈德潛流寓覽勝吟鴻篇的地方。許昌也是姓氏宗親祖根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許、陳、鍾、方等姓氏之根深植許昌大地,維系著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感情紐帶。
安陽
市區景點:殷墟,袁林,文峰塔,中國文字博物館(免費),殷墟位於安陽市的西北角的小屯村。。如果是安陽工學院坐車14路紗廠下車就可以再往前走800米左右即到。。
林州市景點:太行大峽谷,國家AAAA景點,紅旗渠(屬太行山景點),AAAA景點每一代國家領導人都曾參觀過,進山門票40元(我去的時候)裡面很多分景點(王相岩、桃花谷、豬叫石,冰冰背、太行平湖、太極冰山等)、,分景點另外收費,,具體多少不太清楚,,當初我們是集體去的,,到安陽汽車站坐車到林州市,林州市有到太行大峽谷(石板岩鄉)的車。安陽到林州12元,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湯陰縣景點:岳飛廟在城區,下車後可問當地人,,比較好找,羑里城,在107國道旁距離湯陰縣2公里左右。。都屬AAAA景點,,這個兩個地方值得一去,,門票都是30元,半票16元,彰德路上到湯陰的車多的是,,票價5元,,車程30分鍾以內(不堵車的前提下),
內黃縣:二帝陵。位於內黃縣東南30公里的三楊庄村西,是上古時代「五帝」中顓頊、帝嚳兩個帝王的陵墓。,內黃滑縣浚縣三個縣的結合部從內黃縣城坐內黃至滑縣白道口鎮的汽車。或者從白道口(位於106國道)坐車在二帝陵門前下車。先有市汽車站乘車到內黃65公里左右車費8塊。。景點門票31元。。
馬氏庄園;位於安陽西21公里的蔣村鄉西蔣村,為清末頭品頂戴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從一無所有到國家AAAA景點的景點。。目前正在拍攝馬氏庄園電視連續劇。早晨9:00安陽文化宮坐麵包車(5元/人也可做安陽發往水冶的城鄉公交車3元/人,)坐車大概30-40分鍾下車,再坐發往馬氏庄園的公交1元/人。。。門票40元
河南名山名水簡介
1.王屋山:位於濟源市西35公里處,一天壇峰為中心,面積達265平方公里。因其在《禹貢》記載「以其山形如王者之屋」,所以得名為王屋山。王屋山又是一出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道教聖地,著名的有:陽台宮,迎恩宮,紫薇宮被稱之為道教三宮!自然景觀有天壇雲海,天壇倒影,天壇日出,王母仙燈等自然景觀。
2.雲台山:位於焦作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它屬於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所以稱為雲台山。主要景區有:老潭溝(雲台天瀑,寬約5——7米,落差314,為亞洲之最),小寨溝(丫字瀑,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之說),溫盤峪(自然山水精品畫廊),血紅溝,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等!
3.雲夢山:位於鶴壁市淇縣境內主峰由劍秀峰,桃園峰,龍王峰和玉帝峰等組成,最高峰海拔589米,因山中有一水簾洞,夏秋之際洞水溢出,匯流成溪,在陽光的照耀下谷中湧起山嵐霧藹,朦朧飄渺,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故稱「雲夢山」素有「雲夢仙境」之稱。在戰國時縱橫家鼻祖鬼穀子曾在此隱居講學,培養出的學生著名的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尉繚等人,在戰國七雄是都是呼風喚雨的重要人物,由此,雲夢山有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古軍校。」
4.嵩山:位於河南省中部,地跨伊川、洛陽、偃師、鞏義、登封、新密等縣市東西長約60公里,主體包括少室山和太室山。在堯舜時期稱為方山,夏商時稱崇山、春秋稱嵩高、岳山;770年武則天登嵩山時稱中嶽,漢武帝登山時封太室山為「萬歲峰」並並根據《詩經》改嵩高山為嵩山,這是名字的由來。自北宋以後一直沿用至今。看過《少林寺》這部電影的人們會知道,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睡美人」,這是嵩山形象化、人格化的結果。嵩山突出個「奧」字,奧。就是深奧之意。奧在它的地形、奧在它的文化。嵩山為什麼又被稱為中嶽呢?原因是什麼?首先: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劃分九州,豫州居中,嵩山有位於豫州之中。第二,在公元前770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第三,它不僅在左岱右華之中,又在南恆北衡之中。理所當然也是在五嶽之中了;第四:在歷史上東周曾把這里看成是「天之心,地之膽,天下之中」第五,按照道家的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嵩山有屬於「土」土為黃色,黃為尊貴。故五行之中!嵩山的特點:「卧、奧、中!」
5.石人山:位於平頂山魯山縣境內。主峰玉皇頂,海拔2153.1米,因山石酷似人形,故名石人山!面積為640.4平方公里。石人山在上古時代,因堯孫劉累在此里堯祠祭祖,而得名堯山。相傳為百家姓里劉腥的發源地。戰國時的墨子也是出生與此!景區有石人景區、白牛城景區白龍潭景區等等!石人山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雄渾」和「秀麗」兩大特點;雄渾是指:山體由黑色花崗岩體所構成。這種岩體是由於地址歷史上經過多次地殼運動,使底下岩漿反復上升,經冷卻凝結而形成的。秀麗是指:石人山的秀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這里有眾多清澈的泉、瀑、潭、溪,且盤繞於山峰之間,造成了「山清水秀」、「山環水繞」、「山重水復」、「山光水色」的嫵媚景色;二是這里有較茂密的樹木花卉,植被覆蓋率高。三是山無雲不秀,石人山在一定的條件下,常出現雲霧,增添了它的秀麗景色!
6.白雲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嵩縣境內,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7.8公里,面積約4100多公頃1992年時被比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整個景區山、水、石、洞、林、花、鳥、獸、草融為一體,因此又有「人間仙境」之稱。主要景區有玉黃頂、白雲山(海拔2050米)、小黃山(1845米)、九龍瀑布(落差103米)、萬畝原始森林五大旅遊觀光區。
7.老君山: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城東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李耳(即太上老君)在此隱居修道講經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1997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景區有:捨身崖、南天門、馬鬃嶺、石林、朝陽洞、仙人橋、君山瀑布、老龍窩、悟道石、玉黃頂等景觀!
8.雞公山:位於信陽市南38公里的豫鄂兩省交界處的大別山中,主峰報曉峰,海拔784米,整個山體形如一隻雄雞引頸報曉,附近的人們稱公雞為雞公,因此得名雞公山。雞公山又名雞翅山,面積約27平方公里,屬國家級風景區,素有「清分楚豫」之稱,又有「氣壓嵩衡」之勢。在雞公山裡植被覆蓋率及高,達到83%,這在河南省是少有的自然生態現象,所以有了「天然植物園」的稱號。「豫南雲中公園」是雞公山的另一美稱。在山上雲霧點綴了另一番風景(比如雞頭東側山溝里,有一巨石,裝如海龜,在雲霧條件下,似海龜浮動於海面)。雲霧還與天象、地形等自然因素配合,共同塑造「峨眉寶光」的自然奇觀!這里又是「世界建築博物館」,登高遠觀,「萬綠叢中點點紅」的別墅景觀,令人難忘!雞公山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特點:雄奇,秀麗
9.嵖岈山:位於駐馬店遂平縣城西25公里處。嵖岈山又名嵯峨山,亦名玲瓏山。所謂「嵖岈」,實行容山體輪廊或山體表面特徵呈犬牙交錯狀;整個嵖岈山是有三個小山組成的,自南而北,依次為蜜臘山、南山和北山高程分別為304米、402米、420米。由安向北依次升高,最高海拔為512米屬於典型的花崗岩丘陵低山地貌!所以又稱之為「天然盆景」
河南還有不少獨特旅遊吸引物,如洛陽牡丹花,每年4月花會期間,滿城花海,遊人如潮。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盪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河床高出地面的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竣工之後,高峽出平湖的景觀,將展現在世人面前。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有驚無險的「黃河漂」和黃河紫燕洞,被曰本遊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的中嶽高山、洛陽的龍門山、信陽的雞公山、焦作的雲台山和濟源王屋山獼猴自然保護區,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近年開發的石人山、白雲山、喳岈山、桐柏山、林濾山、萬仙山、雞冠洞、南灣湖等奇山秀水以及林州紅旗渠、太行山大峽谷等等,都吸引了大批國內遊客.
昆明到鄭州車次:
㈦ 河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薦一下
薄山湖風景名勝區 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城南l8公里處,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l07國道貫通南北,景區面積240平方公里,森林履蓋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景區內群峰蒼翠,碧水千曲。為首批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著名景觀有鯨魚島、靈龜島、紅楓島、駱駝峰、虎嘯峰、將軍壁、猴兒崖、翠竹溪、龍女潭、盧王寨遺址,現代軍事水上(下)訓練中心等百餘處。集古、幽、秀、奇於一體,素有"中原灕江"、"百里畫廊"之美譽。 http://www.ycccf.com/html/china/6/2/17/1879.html有圖介紹 河南旅遊景點介紹 河南簡稱豫,省會鄭州,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勢西高東低,分為豫東平原、南陽盆地及豫西、豫北、豫南山地五部分。我們平常所說的「中原」即是以河南為中心的區域。 河南的氣候屬大陸季風氣候,因處於暖溫帶和亞熱帶的交錯地域以及處於黃土高原,所以氣候不但冬冷夏熱,四季分明,並且還有自己獨特的氣候特點——多風而且沙塵較大。 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偉大的黃河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因此來河南可作古文化旅遊,如:「尋根之旅」、「黃河之旅」、「古都之旅」、「石窟之旅」等。 【 開封 】 清明上河園 根據<清明上河圖>修建,風景宛如詩畫,鼓樓上有古裝藝者演奏古典樂器並做蝶舞,還有下堂倌奉茶.當初去的時候只後悔沒能穿上古代的衣衫. 龍亭:龍亭不是亭,而是建築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台基之上的殿堂,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的建築。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潘湖和楊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現在這條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圖》的模式改建為「宋都御街」,長約400米,兩旁的店鋪全部是仿宋建築,主要出售土特產品、工藝美術品和書畫。 相國寺:位於開封市自由路西段,寺內建有碑樓、二殿(天王殿)、正殿(大雄寶殿)、八寶琉璃殿、藏經殿。寺前院東側還建有鍾樓,鍾樓內的巨鍾高約4米,重逾萬斤,鑄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據說,每當清秋霜天時擊撞此鍾,其聲傳得最遠,故「相國霜鍾」聞名遐邇,成為開封八景之一。 【 洛陽 】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公元494年)時期,至隋唐又有大量的營造。石窟密布在長達1公里的兩岸的崖壁上,東西兩山現存窟龕共二千多個,佛塔四十餘座,碑刻題記三千六百多塊,造像十萬多尊,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合稱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2000年11月30日,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20公里處,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營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尊其為佛教的「祖庭」和「釋源」。寺內珍貴文物眾多,每年歲末(12月31日)在此舉行儀式撞鍾祈福,為洛陽八景之一。 杜康仙庄:位於洛陽東 南50公里杜康村,杜康仙庄有16個酒文化自然景觀和22個酒文化人文景觀,山門是琉璃瓦的朱紅門樓,進入庄內有杜康祠,爬山碑廊,雕欄池,櫻花圓和七賢台。 關林:位於洛陽市南郊8公里處的關林鎮,鎮因關林而得名。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群,主要建築均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後為關冢,傳說關羽的首級就埋葬在此冢內。 龍峪灣:位於洛陽西南160公里處的欒川縣境內。已開發了12個景區,100多個景點,是洛陽市的後花園,為欒川十大景觀之首。龍峪灣有山巍、水澈、峰奇、石怪、谷狹、洞幽、景壯、泉清的特點。 【 三門峽 】 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澠池縣境內的仰韶村,於1921年首次發現,是我國保存最完好、最著名的新石器時期古文化遺址之一。遺址屬於母系社會時代,出土了大量的石刀、石斧、石鏟、骨針、骨錐等工具。 函谷關:位於靈寶市谷關鎮,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是我國道教文化的一個聖地。在這里可以游覽函谷關、太初宮、雞鳴台、函谷碑林、古箭庫等。 【 鄭州 】 黃河游覽區:位於鄭州的西北部,以岳山為中心,景點分布在四周,有大禹像、毛主席視察黃河像、極木閣、漢霸王城、古鴻溝等。 城隍廟:位於鄭州市商城路,佔地10畝,是河南規模最大群體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每年的農歷三月十八在這里要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 軒轅故里:軒轅即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故里位於鄭州市的南部約40公里處,現在是海內外廣大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聖地。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地處中原,故稱中嶽,由太室和少室兩山組成,主峰峻極峰海拔1492米。全山共有七十二峰,同樣寺廟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說。著名的景點有少林寺、中嶽廟、法王寺、觀星台、嵩陽書院、嵩岳寺塔、漢代三闕、達摩洞等。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佔地3萬余平方米,由山門、千佛殿、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初祖庵和達摩面壁洞等主要建築組成。千佛殿內供毗盧佛銅像,因此亦叫毗盧殿,殿內磚地上還保存著20多個直徑約4.5厘米的窪坑,是昔日寺僧練拳習武時的腳坑遺跡。在少林寺西約300米處的山腳下有一塔林,這是唐以來少林寺歷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餘座,是我國最大的塔林。 嵩岳寺塔:位於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岳寺內,始建於北魏正光元年(52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塔高40米,共分15層,平面呈十二角型,塔身呈拋物線狀,塔的東、南、西、北四面設入口,可自下而上直達頂部。 中嶽廟:中嶽廟始建於秦,後來幾經變遷、擴展,至清乾隆年間而大變,以北京故宮格局而建之,故有「小故宮」之稱。與故宮一樣,中嶽廟沿中軸線共有七進十一層之多,有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山門、峻極門、嵩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殿,全長600餘米,面積11萬平方米。中軸線兩側還有宮院殿宇,現存明清建築近400間,由漢至清的古柏300餘株。 嵩陽書院:始建於漢代,是我國最早的私立高等學府,北宋四大書院之一,院內有兩株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柏數,漢武帝封其為「大將軍」和「二將軍」。 【 信陽 】 雞公山:坐落在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西端的信陽市境內,距信陽市38公里,與廬山、莫干山、北戴河齊名的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景區面積2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平均700多米,山上林木繁茂,奇峰怪石林立,飛瀑流泉遍布,景色宜人。 【 焦作 】 雲台山:雲台山位於修武縣以北,1987年被列為河南省級風景名勝區之首。有各具特色的八個景區,包括三秀峰等36峰、24泉、10大洞天和5個飛瀑。溫盤峪則被譽為「盆景峽谷」。人文景觀有漢獻帝陵墓及避暑台。 風箏沒L↘風 2008-06-18 21:24 檢舉安陽殷墟,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中原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開封古樸巍峨、雄偉壯觀的龍亭,造型古樸、宋代風韻的宋都故街,樓閣宏偉、庄嚴絢麗的大相國寺,還有嵩山少林寺,嵩陽書院,登封觀星台、中嶽廟,湯陰岳飛廟,漢三闕、開封鐵塔、包公祠,南陽武侯祠,三門峽函谷關,淮陽太昊陵等一大批名勝古跡。為了使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建設了造型新穎、氣勢恢宏、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河南博物院。奇峰聳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迭嶂、氣勢磅礴的伏牛山,崗巒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樹木繁茂、鬱郁蔥蔥的大別山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間不乏許多名山奇觀,如氣魄宏偉、古跡棋布的中嶽嵩山,怪石嶙峋、風景幽奇的雞公山,汕奇澗幽、景色秀麗的雲台山,異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獨特的魅力。開封,那裡的小吃是一流的!這些都是來河南要去的啊! №帥気①寳唄 2008-06-18 21:25 檢舉河南省共有國家5A級旅遊區4家:鄭州嵩山少林風景區,洛陽龍門石窟,信陽雞公山旅遊風景區(避暑勝地) 焦作雲台山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區(點)51家: 鄭州黃河游覽區 鄭州世紀歡樂園 鄭州嵩陽書院 鄭州登封中嶽廟 鄭州鞏義康百萬庄園 鄭州新鄭黃帝故里 洛陽白馬寺院 洛陽關林景區 洛陽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雞冠洞風景名勝區 洛陽嵩縣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欒川重渡溝風景名勝區 開封清明上河園 開封包公祠 開封龍亭公園 開封相國寺 開封府景區 開封鐵塔公園 開封中國翰園碑林 平頂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 焦作沁陽神農壇風景名勝區 焦作博愛青天河風景名勝區 鶴壁淇縣雲夢山風景名勝區 鶴壁浚縣大伾山風景區 新鄉輝縣萬仙山風景區 新鄉京華園景區 新鄉八里溝 安陽殷墟博物苑 安陽羑里城景區 安陽林州紅旗渠游覽區 安陽林州太行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安陽湯陰縣岳飛廟景區 濟源五龍口風景名勝區 濟源王屋山風景名勝區 濮陽綠色庄園景區 濮陽戚城文物景區 許昌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 漯河南街村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 三門峽盧氏縣豫西大峽谷風景區 南陽內鄉縣衙博物館 南陽西峽縣老鸛河漂流風景區 商丘古文化旅遊區 商丘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遊區 信陽南灣湖風景旅遊區 信陽新縣紅色旅遊風景區 信陽波爾登森林公園周口鹿邑縣老子故里旅遊區 駐馬店遂平嵖岈山風景名勝PS:這些地方都還不錯,要依據個人喜好選擇去遊玩的地方 呵呵 ..
㈧ 河南有哪些著名的山
信陽雞公山
焦作雲台山
沁陽神農山
河南中嶽嵩山
平頂山石人山
洛陽嵩縣天池山
洛陽欒川老君山
新鄉輝縣萬仙山
濟源王屋山
洛陽青要山
㈨ 河南哪裡最好玩
信陽雞公山和南灣水庫不錯,離湖北還近,洛陽就是龍門石窟和白馬寺,焦作雲台山,開封的景點聽說都挺坑爹的,不過夜市倒是可以嘗試一下,鞏義的康百萬庄園聽說可以和喬家大院媲美
河南省共有國家5A級旅遊區4家:鄭州嵩山少林風景區,洛陽龍門石窟,信陽雞公山旅遊風景區(避暑勝地) 焦作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
4A級旅遊區(點)51家:
鄭州黃河游覽區 鄭州世紀歡樂園 鄭州嵩陽書院 鄭州登封中嶽廟 鄭州鞏義康百萬庄園 鄭州新鄭黃帝故里
洛陽白馬寺院 洛陽關林景區 洛陽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雞冠洞風景名勝區 洛陽嵩縣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洛陽欒川重渡溝風景名勝區
開封清明上河園 開封包公祠 開封龍亭公園 開封相國寺 開封府景區 開封鐵塔公園 開封中國翰園碑林
平頂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
焦作沁陽神農壇風景名勝區 焦作博愛青天河風景名勝區
鶴壁淇縣雲夢山風景名勝區 鶴壁浚縣大伾山風景區
新鄉輝縣萬仙山風景區 新鄉京華園景區 新鄉八里溝
安陽殷墟博物苑 安陽羑里城景區 安陽林州紅旗渠游覽區 安陽林州太行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安陽湯陰縣岳飛廟景區
濟源五龍口風景名勝區 濟源王屋山風景名勝區
濮陽綠色庄園景區 濮陽戚城文物景區
許昌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
漯河南街村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 三門峽盧氏縣豫西大峽谷風景區
南陽內鄉縣衙博物館 南陽西峽縣老鸛河漂流風景區
商丘古文化旅遊區 商丘永城市芒碭山文物旅遊區
信陽南灣湖風景旅遊區 信陽新縣紅色旅遊風景區 信陽波爾登森林公園
周口鹿邑縣老子故里旅遊區
駐馬店遂平嵖岈山風景名勝
㈩ 中央台播放的一個河南的山
河南主要以平原為主,也就那幾座著名的山,河南古稱「中原」乃群雄必爭之地,所以山在歷史上也特有名。.包括下列幾座:
王屋山:位於濟源市西35公里處,一天壇峰為中心,面積達265平方公里。因其在《禹貢》記載「以其山形如王者之屋」,所以得名為王屋山。王屋山又是一出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道教聖地,著名的有:陽台宮,迎恩宮,紫薇宮被稱之為道教三宮!自然景觀有天壇雲海,天壇倒影,天壇日出,王母仙燈等自然景觀。 2. 雲台山:位於焦作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它屬於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所以稱為雲台山。主要景區有:老潭溝(雲台天瀑,寬約5——7米,落差314,為亞洲之最),小寨溝(丫字瀑,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之說),溫盤峪(自然山水精品畫廊),血紅溝,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等! 3. 雲夢山:位於鶴壁市淇縣境內主峰由劍秀峰,桃園峰,龍王峰和玉帝峰等組成,最高峰海拔589米,因山中有一水簾洞,夏秋之際洞水溢出,匯流成溪,在陽光的照耀下谷中湧起山嵐霧藹,朦朧飄渺,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故稱「雲夢山」素有「雲夢仙境」之稱。在戰國時縱橫家鼻祖鬼穀子曾在此隱居講學,培養出的學生著名的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尉繚等人,在戰國七雄是都是呼風喚雨的重要人物,由此,雲夢山有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古軍校。」 4. 嵩山:位於河南省中部,地跨伊川、洛陽、偃師、鞏義、登封、新密等縣市東西長約60公里,主體包括少室山和太室山。在堯舜時期稱為方山,夏商時稱崇山、春秋稱嵩高、岳山;770年武則天登嵩山時稱中嶽,漢武帝登山時封太室山為「萬歲峰」並並根據《詩經》改嵩高山為嵩山,這是名字的由來。自北宋以後一直沿用至今。看過《少林寺》這部電影的人們會知道,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睡美人」,這是嵩山形象化、人格化的結果。嵩山突出個「奧」字,奧。就是深奧之意。奧在它的地形、奧在它的文化。嵩山為什麼又被稱為中嶽呢?原因是什麼?首先: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劃分九州,豫州居中,嵩山有位於豫州之中。第二,在公元前770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第三,它不僅在左岱右華之中,又在南恆北衡之中。理所當然也是在五嶽之中了;第四:在歷史上東周曾把這里看成是「天之心,地之膽,天下之中」第五,按照道家的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嵩山有屬於「土」土為黃色,黃為尊貴。故五行之中! 嵩山的特點:「卧、奧、中!」 5. 石人山:位於平頂山魯山縣境內。主峰玉皇頂,海拔2153.1米,因山石酷似人形,故名石人山!面積為640.4平方公里。石人山在上古時代,因堯孫劉累在此里堯祠祭祖,而得名堯山。相傳為百家姓里劉腥的發源地。戰國時的墨子也是出生與此!景區有石人景區、白牛城景區白龍潭景區等等! 石人山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雄渾」和 「秀麗」兩大特點; 雄渾是指:山體由黑色花崗岩體所構成。這種岩體是由於地址歷史上經過多次地殼運動,使底下岩漿反復上升,經冷卻凝結而形成的。 秀麗是指:石人山的秀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這里有眾多清澈的泉、瀑、潭、溪,且盤繞於山峰之間,造成了「山清水秀」、「山環水繞」、「山重水復」、「山光水色」的嫵媚景色;二是這里有較茂密的樹木花卉,植被覆蓋率高。三是山無雲不秀,石人山在一定的條件下,常出現雲霧,增添了它的秀麗景色! 6. 白雲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嵩縣境內,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7.8公里,面積約4100多公頃1992年時被比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整個景區山、水、石、洞、林、花、鳥、獸、草融為一體,因此又有「人間仙境」之稱。主要景區有玉黃頂、白雲山(海拔2050米)、小黃山(1845米)、九龍瀑布(落差103米)、萬畝原始森林五大旅遊觀光區。 7. 老君山: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城東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李耳(即太上老君)在此隱居修道講經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1997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景區有:捨身崖、南天門、馬鬃嶺、石林、朝陽洞、仙人橋、君山瀑布、老龍窩、悟道石、玉黃頂等景觀! 8. 雞公山:位於信陽市南38公里的豫鄂兩省交界處的大別山中,主峰報曉峰,海拔784米,整個山體形如一隻雄雞引頸報曉,附近的人們稱公雞為雞公,因此得名雞公山。雞公山又名雞翅山,面積約27平方公里,屬國家級風景區,素有「清分楚豫」之稱,又有「氣壓嵩衡」之勢。在雞公山裡植被覆蓋率及高,達到83%,這在河南省是少有的自然生態現象,所以有了「天然植物園」的稱號。「豫南雲中公園」是雞公山的另一美稱。在山上雲霧點綴了另一番風景(比如雞頭東側山溝里,有一巨石,裝如海龜,在雲霧條件下,似海龜浮動於海面)。雲霧還與天象、地形等自然因素配合,共同塑造「峨眉寶光」的自然奇觀!這里又是「世界建築博物館」,登高遠觀,「萬綠叢中點點紅」的別墅景觀,令人難忘!雞公山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特點:雄奇,秀麗 9. 嵖岈山:位於駐馬店遂平縣城西25公里處。嵖岈山又名嵯峨山,亦名玲瓏山。所謂「嵖岈」,實行容山體輪廊或山體表面特徵呈犬牙交錯狀;整個嵖岈山是有三個小山組成的,自南而北,依次為蜜臘山、南山和北山高程分別為304米、402米、420米。由安向北依次升高,最高海拔為512米屬於典型的花崗岩丘陵低山地貌!所以又稱之為「天然盆景」
樓主的問題實在太過隨意了,我已經盡力了。
PS 最近,我無意之間也看到這個旅遊宣傳廣告,是早七點到早八點之間的電視廣告是「峽谷奇觀,河南雲台山」。另外查了下,原來在三國時,雲台山是「竹林七賢」隱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