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整形盆景
臘梅花一般於寒冬臘月時節,也就是每年的月到次年的3月開花,其花色以紅色、黃色和白色為主,香氣有一種固體狀的濃郁感。臘梅盆景通常在室外、室內均有栽培,這得益於臘梅花頑強的生存能力。下面我們來看看臘梅花盆景的養殖方法。
臘梅花種植方法
1.修剪:要找准適合的時間修剪,剪去枯黃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因為只有適期修剪,剪除不必要的枝條,才能促使其萌發生長。
2.施肥:一般是春季、伏天秋涼後施肥,施肥時注意劑量,否則容易燒根。施好肥能更好地充實花芽生長,這樣施肥臘梅開的花大、花多而且香濃。
3.澆水:應保持土壤偏干為宜,但高溫季節要多澆水,保持其正常生長,使花芽正常發育。開花期尤其要注意必須適量澆水,如果澆水過多容易落蕾落花。
臘梅花盆景養殖方法
臘梅花盆景養殖方法-水肥管理
關於臘梅花有句俗語,叫「旱不死的臘梅花」,充分說明了臘梅花的耐旱力非常強大,所以,臘梅盆景對水的需求是不敏感的。一般在春秋兩季,盆土不幹就不澆水;夏季早晚各一次。在臘梅花開花期間,不應澆水過多過勤,否則會導致臘梅落花。
臘梅花喜歡肥料,但不要過於濃。施肥時間一般在4月到11月每月施液肥一次,6月下旬可以增加施肥一次,為花芽分化做好營養准備。
臘梅花盆景養殖方法-整形修剪
要想保證臘梅盆景一個好的觀賞性,就需要進行枝條的修剪。臘梅盆景的修剪方法取決於事先決定的樹形。以喬木狀樹形的修剪方法為例,在臘梅花幼苗期選取粗壯的枝條一支,養成主幹,在主幹生長到想要的高度後,進行摘心(摘心即打頂,是對預留的干枝、基本枝或側枝進行處理的工作),形成樹冠。
臘梅花盆景養殖方法-病蟲害管理
臘梅花病蟲害比較少,如遇到,可以利用臘梅花休眠期將受到蟲害的枝條剪除並焚燒。
臘梅的特性及種植時的注意事項
1、臘梅喜陽光,亦耐半陰。故要注意適時的曬陽光和澆水。
2、臘梅怕風,較耐寒,故要將種植於土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
3、臘梅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窪地栽培。
關於臘梅花盆景的養殖方法的介紹今天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喜歡!
『貳』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第一步、取材與培育
採用山地野生蠟梅老根樁下地培育,製成蠟梅古樁,較為普遍,收效亦快。方法是:選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樹樁,掘回後,注意保護根系,修剪枝條。選擇光照適中,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養胚」,成活後移至盆內培育。如是狗蠅梅老樁,則可選素心蠟梅進行嫁接,成活後即可按需加工造型。
第二步、上盆過程
選盆:蠟梅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一般實生苗蠟梅多用圓盆、方盆、六角盆等,蠟梅老樁可用中深的馬糟盆或海棠盆,懸崖式多選用千筒盆。色澤以深紫色或赭紅色較好,以映襯蠟黃色花朵,增加其觀賞效果。
用土:蠟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的沙質壤土為好。盆栽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20~30%礱糠灰作培養土。
栽種:移栽蠟梅多在花早春進行,以3月上旬花莖新芽萌發前後為宜。一般宜斜栽,便於造型時取勢。栽前可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上盆時盆底可施足基肥。
第三步、整姿造型
蠟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為主,攀扎為輔。河南鄢陵縣西姚家村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稱。其傳統造型藝術有「屏扇梅」、「疙瘩梅」、「懸枝梅」等,尤以屏扇梅最受歡迎,其造型過程:時間宜在3~4月期間,用「滾刀法」和「龍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在芽剛萌動時於待彎處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達枝幹直徑2B3。小心彎折,使裂開的木質部上段支在下段上,用立桿扶住新做彎的主幹,用繩縛好。再把各枝條頂梢全部造成向下。切口在1個月內要塗泥,並保持不掉,隨掉隨補。基本骨架形成以後要注意修剪,及時摘心,以維持屏扇造型。
蠟梅與梅花雖不屬同科,但花期相近,花朵、香氣亦相似。蠟梅色嬌香郁,不減紅梅,故可借鑒梅花的造型原則:「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等。故主幹宜斜橫,枝葉宜疏展,樁老顯遒勁。傳統造型除河南鄢陵的「屏扇式」、「疙瘩式」、「懸枝式」外,還有「順風式」、「垂枝式」、「游龍式」等,現在造型,樹形大都以斜乾式、自然式為主。
臘梅盆景的製作過程詳解_栽培養護_花商學院_南北花木網
http://www.1818hm.com/huamu/show-371.html
『叄』 臘梅盆栽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盆栽臘梅花怎麼養
1、適期修剪:通過適期修剪使其萌發更多的強壯花枝條,使其多開花。—般宜在花謝後發葉之前適時修剪,剪除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並將一年生的枝條留基部2對至3對芽,剪除上部枝條促使萌發分枝。
2、適時施肥:蠟梅屬喜肥花卉,適時施肥能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盆栽蠟梅,因盆土有限,土壤要選擇合腐殖質高、疏鬆通氣沙質營養土壤。
3、適量澆水:蠟梅特性是耐旱怕澇,如水分過高,土壤過於潮濕,植株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因此,盆栽以蠟梅應保持土壤偏干為宜,平時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但高溫季節要多澆水,保持植株正常生長,使花芽正常發育。
注意事項:
1、施肥
盆栽臘梅,平時要經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則開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間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間為臘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濃度應稀一些,肥與水的配比以1:5為好。這樣有助於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不然會爛根。秋後再施1次干餅肥,以供開花時對養分的需要。入冬後要讓盆土偏干一些,不再施肥,否則花期縮短。
2、澆水
盆栽臘梅澆水應掌握干透再澆水的原則,不可多澆,盆土不宜過濕;但也不可過干,過干則花開不整齊。
3、溫度、光照
盆栽臘梅,12月份移入室內。如果室溫高,元旦前即可開花;但若室溫低,花期可延遲到春節前後。花後應移往陰涼處,防止過早抽新梢和葉,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
『肆』 如何修剪臘梅盆景的方法
1、修剪季節
可在每年早春花落之後進行一次大修剪,生長期修剪應在3~6月進內行,7月以後應停容止修剪。
2、整形修剪方式
(1)單乾式
對嫁接成活的幼苗用1-2年時間培養強壯的主幹,等中干達到一定要求的高度後,剪去頂梢,同時在主幹上選留3個分布均勻、長勢相近的枝條作為 主楠,留15-25cm進行短截,剪口下留一個側芽,使其形成有主幹的自然開心型。
(2)多乾式
選留3-4個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分枝作為主幹。留3-5節進行短截,次年在各個主幹上適當選留主枝,避免產生重疊枝和交叉枝。
3、具體修剪過程
(1)預留主幹
前面說過臘梅的萌發力強,常從根部萌發大量徒長枝,但這些徒長枝一般不會分化花芽。因此蠟梅應保留一段30厘米左右的主幹,再培養3個主枝,上面再分生出側枝。
(2)摘心剪梢
樹冠基本形成後,在夏季,對主枝延長枝進行摘心或剪梢,減弱其長勢。對弱枝則以支柱支撐,使其處於垂直方向,增強長勢。
『伍』 臘梅盆景怎麼製作,臘梅盆景怎麼修剪
1、場所。蠟梅盆景宜放置於避風向陽處,忌寒風;夏季略須遮蔭,冬季盆栽的在氣溫低於1℃時應移至室內越冬。
2、澆水。蠟梅較耐旱,有「旱不死的蠟梅」之稱,但也不可過旱。平時盆土可略帶幹些,澆水要「見干見濕」,不澆則已,澆則澆透。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應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後落葉時,盆土可偏幹些,每隔5~7天澆一次水。
3、施肥。蠟梅好肥,在4~6月花芽形成前期宜隔10天施一次餅肥水。6月底至入伏前,每周追施一次氮磷相結合的稀薄肥水,促使花芽形成。伏天追施1~2次,肥宜薄。秋後再施1次即可。換盆時可在盆底施足基肥如骨粉、豆餅等。
4、修剪。要使蠟梅連年枝繁花茂,修剪和摘芽極為重要。【修剪一般在3~6月間】,8月後停止。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每枝最長只留15~20厘米。待新枝長出2~3對芽之後,就摘去頂芽,不久又長出旁枝,待長至10厘米後,再摘芽一次,如此反復數次,直至花芽基本形成。還要疏剪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花諺有「蠟梅不缺枝」之說,故蠟梅可重剪。
5、 翻盆。蠟梅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冬末春初花謝後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發的芽,約經5天後,隱芽萌動膨大時再移植。翻盆時去掉2/3的舊土,剪去爛根、枯根,修除過長的老根。換以凍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的礱糠灰和沙土。
6、 防治。蠟梅盆景通常擺放在通風透光的地方,一般發生病蟲害較少。因擺放過密、光照不強、通風條件較差,有可能會發生枯枝病和葉斑病,可用多菌靈、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個別植株會有少量的紅蜘蛛、介殼蟲和粉虱等蟲害危】防治。
7、增施磷鉀肥
臘梅盆景的花芽多孕於當年生的春梢短枝上,一般每年6月新梢木質化後進人花芽分化階段,7月一9月花芽分化結束並發育完全,夏梢和秋梢不能形成花芽,因此,夏季需每隔半月增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硼酸,濃0.5%為宜。葉面噴灑或盆土澆施均可,能大大提高盆栽蠟梅的孕蕾率和加快花芽的生長發育。
8、日常養護
蠟梅盆景花謝後萌芽前結合更換盆土、進行整形修剪,剪除枯死(根)枝、病蟲枝、過密(根)枝等影響樹形的各類枝條;並對所有要留的一年生枝條,根據各自部位形態的需要,一般留1至3對芽進行短剪,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其所發的新梢生長正常、樹型豐滿、節密枝粗、花芽密集,為後期蠟梅盆景多孕花蕾、開花繁密,打下良好基礎。
『陸』 盆栽臘梅怎樣進行整形修剪
盆栽臘梅,培養土應選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上盆後要及時澆透水,並放在蔭柵下緩苗約一個月,再放在庭院內或陽台上陽光充足處養護。澆水應掌握干透再澆水的原則,不可多澆,盆土不宜過濕;但也不可干,過干則花開不整齊。平時要經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則開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間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間為臘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濃度應稀一些,肥與水的配比以1:5為好。這樣有助於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不然會爛根。秋後再施一次干餅肥,以供開花時對養分的需要。入冬後要讓盆土偏干一些,不再施肥,否則花期縮短。12月份移入室內。如果室溫高,元旦前即可開花;但若室溫低,花期可延遲到春節前後。花後應移往冷涼處,防止過早抽新梢和葉,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
臘梅是灌木類樹種,叢生性很強。一般上盆時,要保留主枝上有3根分布均勻的側枝,
同時要對主枝進行截頂,讓花枝從3個側枝上生出。以後每年春季都應進行修剪整枝。每一枝上留2對芽,將頂梢剪去,並適當疏去過密的小枝。花後如不留種,應及時剪短花枝,以促其腋芽萌發而形成更多的花枝,同時把根櫱條全部剪掉,從而保持樹冠圓滿。
栽臘梅一般每隔2-3年應換盆一次。換盆宜在3月下旬進行。換時應去掉下部舊土,適當減去過長老根,填進新的培養土,以促生新根,使枝多花繁。
盆栽臘梅可通過造型藝術,育成樁頭盆景。如利用逐年換盆時漸漸剔土提根,以逐漸形成蒼勁古雅的樹形。切接的時間約在3月中旬左右
『柒』 臘梅如何盆栽
一、土壤,寒冬臘梅對土壤沒有什麼要求,不過最好是用排水好的沙質土壤。小編盆栽的時候 是選用腐熟的腐葉土和田園土加入百分之二十五的礱糠灰配製的。
二、花盆,為了可以很好的盆栽臘梅,小編是選用的透氣性好的紫砂盆,至於花盆的形狀
花友們可以根據臘梅的形態和想要的造型來選擇。因為臘梅花是金黃色的,所以最好選用
顏色深一些的花盆色彩會比較搭配。千萬不要選用帶釉的瓷花盆,雖然好看但是透氣性不
好不適用容易導致臘梅根部腐爛影響生長,時間長了會導致臘梅死亡。如果真的很喜歡瓷 盆可以把它套在紫砂盆的外面以做造型之用。
七、修剪換盆,想要臘梅枝繁花茂一定要給它摘芽和修剪。在每年的三到六月期間要定期
給它做修剪,八月以後就不用修剪了,等到開花以後要及時把老枝截短至十八厘米左右。
等新的枝條長出兩、三對花芽的時候要將頂端的花芽摘掉,慢慢它就會長出旁支,等旁支
長到十厘米長的時候再給他進行摘芽,這樣反復摘芽一直到花芽成型。另外每一到兩年結 合修剪要給它換一次盆。
『捌』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造型:
1.刀切折枝。根據蠟梅枝脆創口癒合快、易折、不易蟠扎等習性而作的造型設計,一般在生長期都可進行,但最好是芽剛萌動而未展葉時。刀切下時與枝的縱軸呈45°角,深可達直徑的三分之二。一般根據折枝角度的大小,角度小者可淺,角度大者可深,以不將枝折斷又能達到需要形狀為度。折好後可用鐵絲固定,切口可用塑料帶包紮,切口癒合後才可拆除。
2.蟠扎。在生長期進行時可用刀切折枝後,也可在克水後蟠扎。一般用鐵絲蟠扎後,逐次達到要求。
3.修剪。一般在花尾期,結合整枝造型。將與主枝造形不配合的枝條剪除,在葉腋前0.5-1cm 斜 45°下剪。對葉腋的芽向,應予特別注意。
4.摘心。這是一種重要的造型方法,一般有2~3 對葉,即可摘心,必要時一對葉也可。一年可摘心2~4 次,使主枝快速成型。
枝乾的造型大約有4 種方式。
(1)上伸枝式,也稱鹿角式。主枝分枝及小枝主要是屈下向上,由少到多生長的,形式較自然,主要靠修剪和摘心成型。
(2) 橫枝式,主枝和分枝近水平生長,小枝可略向上,由蟠扎、修剪、摘心綜合成型。
(3)垂枝式,主枝曲,分枝、小枝均向下,主要用蟠扎、刀切折枝成型。
(4) 蟠曲式,主枝、分枝均有較大彎曲,小枝可彎可直。可有蟠扎、折枝成型,也可修剪、摘心成型,給人以古奇、優美之感。
『玖』 蠟梅花盆景要怎樣修剪整形
蠟梅花盆景的修剪整形:蠟梅發枝力強,修剪可使其萌發更多的粗壯花枝,開花更多內。一般宜在花謝後容發葉前進行修剪,剪去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將一年生枝條留基部兩三對芽,剪除上部枝條,促發分枝。以後新枝每長出兩三對葉片後就要摘心一次,促使萌發短壯花枝,使株形勻稱優美。修剪多在3~6月進行,7月以後停止修剪。如果不適時修剪,則易生長很多徒長枝,消耗養分,使花芽分化不良,影響開花。
『拾』 盆栽臘梅花怎麼養家庭養法
盆栽臘梅花的養殖方法:
臘梅地植應選背風向陽處,須帶土團。栽植前,在定植穴內施足糞肥、廄肥或腐熟的豆餅等作基肥。施基肥後,在肥上蓋上一層薄土隔開,再放苗填土。栽植後,要及時澆水並適當修剪。
盆栽臘梅,培養土應選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上盆後要及時澆透水,並放在陰棚下緩苗約一個月,再放在庭院內或陽台上陽光充足處養護。
3、溫度、光照盆栽臘梅,12月份移入室內。如果室溫高,元旦前即可開花;但若室溫低,花期可延遲到春節前後。花後應移往陰涼處,防止過早抽新梢和葉,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
4、整形修剪臘梅萌發力強,花後要及時修剪,一般將花枝20厘米以上部分剪除,並將前一年的伸長枝剪短,留1-2對芽即可。這樣可使養分集中於抽發新枝,並為翌年開出色艷朵大的花創造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