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組合景觀
A. 小庭院設計植物怎麼搭配才好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一:
葉型對比 色彩互補 在設計此種植物組合時少量出現的黃色和紫色的觀花植物可以使整個組合在達到較好協調性的同時也能突出組合中其他植物元素的特色。不論紫色和黃色的深淺度或是選擇其他顏色進行搭配絲蘭硬實、直立的葉片從一群體形較小質地柔軟葉型較圓的植物如歐亞甘草、馬櫻丹屬植物叢中伸出其在葉型和外形上的巨大反差都將形成較強的視覺效果。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二:
顏色相同 外形不同 將兩種或者更多種顏色相同的觀花植物栽種在一起時要通過株型和葉形上的差異來確保組合的景觀效果。將淺粉色的金花菊與福祿考栽種一起營造較強烈的粉色浪漫氛圍。當然金花菊與福祿考花朵的形狀還是有較大的差別——金花菊一個花梗 上盛開一朵成串的粉色小花——這一差別成為該組合的一個亮點。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三:
葉型差別較大的綠植 觀葉植物經過巧妙搭配組合能給從寧靜舒適的感覺。在處理這種組合時綠色深淺程度的細微差別可作為安排植物位置的一個標准。深綠色的大戟屬植物成為淺綠且發白色的蕨類植物的陪襯同時也將顏色介於兩者之間或深或淺的八仙花屬植物的葉片突出出來。此外葉形、葉片大小、紋落圖案的差別也是安排此類組合的重要依據。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四:
顏色 外形存在差異 藍紫色與醒目的黃色並排栽植可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效果因為這兩種顏色沒有共同的色彩元素且色彩差別較大。如果將紫色且發灰白色的薊種植物和毛蕊花栽種在低密度的暗紅色植物叢中你會發現色彩反差被弱化而植株造型上的差異也達到了一種平衡。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五:
高度和外形存在差異 這種植物組合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差別做文章。叢生的絲蘭擁有像劍一樣狹長而直立的葉片與四周栽種的質地柔軟、植株較矮的柏木屬植物、刺柏屬植物形成鮮明對比。而絲蘭旁邊擺放的陶制大球以粗糙淳樸的造型和灰藍色的色調使整個組合更加突出成為整個花園最為醒目的景觀。
庭院景觀設計技巧六:
基礎色調相同 紫色、藍紫色以及紅紫色的搭配是在協調中藉助細微的色彩差別以獲得顯眼的對比效果。比如羽衣甘藍融合了藍紫色和紫紅色兩種顏色與純紫色的天芥菜組合在一起色彩的接近使得組合景觀的協調性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一定會成為花園里的經典一景
示意圖:
B. 園林植物的植物搭配
園林植物是園林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園林工程的質量及園林功能的發揮。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從而
使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效益並舉。結合自身多年工作實踐,我認為園林植物配置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確立生態園林的概念。
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園林「擬自然」探索,我國上世紀80年代中葉開始生態園林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經驗。因為人類對環境破壞加劇,嘗盡自身帶來的惡果。於是,保護地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呼聲,生態學應運而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應時而出。園林作為自然科學的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項創造環境、改造環境的工作。首先園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長的自身規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學配置,使各類植物喜陽耐陰,喜濕耐旱,各重其所。喬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綠、落葉、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常說的「師法自然」,具體到園林植物生態配置,筆者認為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境要求來安排,使各種植物都能生長並生長得好。不能盲目引進推廣外地園林植物,而應注重開發和應用鄉土植物。廣場色塊風、木蘭科植物風,一定程度上違背自然規律,應謹慎對待。
地球上多數自然群落不是由單一的植物區系所組成的,而是多種植物與其他生物的組合。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重視園林植物多樣性是一個模擬和創建自然生態系統的過程。如果植物種群單一,在生態上是貧乏的,在景觀上也是單調的。園林植物配置注意喬、灌、草結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穩定性,也有利於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葉面積指數增加,也能提高生態效益,有利於提高環境質量。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美學原理,重視園林的景觀功能。在遵循生態的基礎上,根據美學要求,進行融合創造。不僅要講求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重視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生長的景觀效果,從而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創造「勝於自然」的優美景觀。具體到園林植物景觀配置,筆者認為應掌握以下幾點:
1.重視植物多樣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態,豐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單群結合。
自然界植物並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園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種方式。這樣不僅欣賞孤植樹的風姿,也可欣賞到群植樹的華美。
3.注意不同園林植物形態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園林植物的配置應根據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態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間不能造成視角上的抵觸,也不能與其他園林建築及園林小品在視角上相抵觸。
4.注意園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與周圍環境相融合。
如歲寒三友松、竹、梅在許多文人雅士私家園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則多栽於陵園中。總之,園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的同時,還應結合遵循美學原理。但應先生態,後景觀的原則,換句話,師法自然是前提,勝於自然是從屬。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還可以根據需要結合經濟性、文化性、知識性等內容,擴大園林植物功能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服務於人類。
園林綠化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林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隨便栽上幾株,就會顯得雜亂無章,景觀大為遜色。另一方面,園林花卉植物花色豐富,有的花卉品種在一年中僅一次特別有觀賞價值,或者開花期,或者結果期。如銀杏,僅在秋季葉子橙黃色時顯行十分顯眼;紫荊在春季不僅枝條而且連樹干在葉芽開放前為紫色花所覆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的種類一年中產生多次觀賞效果,如七葉樹的春花和秋季的黃色樹冠均富有觀賞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黃色花,秋季有橙紅色果;還有實際上具有常年開花效果的雲杉、檜柏等常綠針葉樹。因此,應從不同園林植物特有的觀賞性考慮園林植物配置,以便創造優美、長效的花卉風景。 觀花和觀葉相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一類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秋季變紅葉的槭樹類,變黃葉的銀杏等均很漂亮,和觀花植物組合可延長觀賞期,同時這些觀葉樹也可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就是常綠樹種也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如淡綠色的柳樹、草坪, 淺綠色的梧桐,深綠色的香樟, 暗綠色的油松、雲杉等,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種類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注意層次
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如1米高的黃楊球、3米高的紅葉李、5米高的檜柏和10米高的楓樹進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層排列,構成綠、紅、黃等多層樹叢。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
配置植物的季節性
避免單調、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錦, 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遊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裡紅等; 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蒼翠不蕭條」的設計原剛。在林木配置中, 常綠的比例佔1/3——1/4較合適, 枝葉茂密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 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葯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遊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但覺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草本彌補木本不足
木綉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櫻花樹下配萬壽菊和偃柏,可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園林植物配置應在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和生長勢等方面相互協調。同時,還應考慮到每個組合內部植物構成的比例,及這種結構本身與游覽路線的關系。 設計每個組合還應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小檗和芍葯
這個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葯組成,淡綠色的小檗和暗綠色的三裂芍葯形成一個協調的色調。這個組合總花期近兩個月,夏季可欣賞芍葯美麗的葉色,秋季欣賞小檗的紅葉紅果。本組合適用於開闊的綠地花壇。
芍葯和綉線菊
該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組成, 由開花美麗和葉色美麗的植物相結合,很富有觀賞性,總花期一個半月。秋季,它們的葉子均染上紅色,令人喜愛。這個組合適合於作復雜植物配置結構中的低層植物群落。
槭樹和小檗
該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環繞高達4米的槭樹林栽植,形成三層觀賞結構,欣賞灌木的葉色和樹冠形狀。這個組合長期保持穩定,槭樹和 子的深綠色葉子同小檗的淡綠色葉子形成美麗的對照。總花期近一個月,秋季槭樹翅果紅色、葉黃色、 子果實變成深紫色,落葉前仍垂掛著直到霜降前還裝飾著灌木。這個組合適用於林緣地帶,作為獨立結構或高於喬木的補充組合。
丁香和綉線菊
綉線菊環繞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層花,其白花可作為一個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觀賞性,花期近一個月。該組合長期保持穩定,可在開闊地上構成獨立的群落。
丁香品種組合
多個品種的丁香組合,總花期可達一個半月。可配置於林緣或建築物牆旁,在開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時灌叢間要留有空間。
綉線菊和雛菊
欣賞花期從春到夏長達三個月,可使用於林緣的飾邊群體。
月季品種組合
該群體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曠地、道路交叉處群植物效果很好。
茶條槭和衛矛
這是一組灌木組合, 總花期一個多月。莢 的紅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黃櫨形成美麗的紫玫瑰色圓錐花序,衛矛在秋季懸掛著果實,茶務槭在深秋紅葉艷麗,構成了一個美麗的景觀。可在景區中列種或與高幹喬木保持不太大的種植距離。
雲杉和檜柏
這是常綠針葉植物的組合。 雲杉環繞檜柏種植,適用於公園正門和平坦場地的裝飾,形成灰綠與墨綠的單色調。
雲杉和月季
雲杉深灰色的葉子和月季的紅花組成十分鮮艷的對比色調。
C. 園林植物構景的方法
園林植物構景是以喬木、灌木、藤、草本植物的特點為基礎,通過藝術手法將植物組合起來形成各具特色的綜合景觀,給人一種實在的美感。
1、 明確主次 實現疏密有度
在植物配置過程中首先要把握整體效果,主次明確,疏密有度,在進行局部細小部分的設計。
2、 植物四季的生長變化
在進行植物造景過程中要考慮到植物的季節性變化,調整園林中的植物,並有意凸顯植物當季的特色。使人們能夠感受到季節變化,更貼近大自然。
3、 圍合空間的應用
植物圍合空間的方式主要有:開放式、半開放式、冠下圍合式、和豎向圍合式幾種。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根據不同的地形特點不同的場合選擇不一樣的圍合空間的方式。如:在休息亭廊周圍可以選擇半開放式圍合空間,有效隔離周邊噪音和灰塵,營造出一個安靜和諧的休憩空間。
4、 在植物造景技術中融入透視、幾何以及視錯覺的理論
植物的選擇能夠產生視線透視以及遠近效果,視線透視和遠近效果能給人最直觀的感覺。植物的不同所產生的視覺感受也不同,在進行植物造景時要用多種表達方式,如視線上的透視變形、幾何以及視覺錯覺等方式呈現出具有韻律方面的園林景觀。
D. 私家庭院景觀設計的植物搭配技巧
1.首先決定庭院的風格;
2.其次是庭院的布局是非常關鍵的;
3.了解排水與光照的條件;
4.考慮家庭人員的組成;
嘉禾田,可以了解下。
E. 庭院種什麼綠植好
很多的朋友們在裝修自己房屋的時候,對庭院的裝修是很重視的,要裝修庭院的話,一般可以種植一些綠色的植物,這樣的話可以起到裝飾環境的作用,也可以讓自己的庭院變得更加漂亮。假如你家也有個這樣的庭院,可以選這7種綠植,寓意太好了,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3、增氧
植物不僅能給室內帶來活力和裝飾,它們還能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不間斷釋放氧氣,有利改善室內渾濁的空氣。當然最好是養一些可以24小時是釋放氧氣的植物,而且還能釋放一些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這些植物包括:紅豆杉、長壽花、仙人掌、虎皮蘭和景天科多肉等等。
F. 求園林植物與景觀建築的組合實例
1、植物的搭配 紫色、藍紫色以及紅紫色的搭配是在協調中藉助細微的色彩差別以獲得顯眼的對比效果。比如羽衣甘藍融合了藍紫色和紫紅色兩種顏色,與純紫色的天芥菜組合在一起,色彩的接近使得組合景觀的協調性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一定會成為花園里的經典一景。 2、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 園林植物的配置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以及園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園林植物與其它園林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築、園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 植物種類的選擇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園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態和形態特徵。它們的干、葉、花、果的姿態、大小、形狀、質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們(主要指樹木)在幼年、壯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觀也頗有差異。進行植物配置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長,充分發揮其觀賞特性。選擇園林植物要以鄉土樹種為主,以保證園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長發育條件,並反映出各個地區的植物風格。同時也不能忽視優良品種的引種馴化工作。 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嶺崗阜上和河湖溪澗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組成和自然景觀,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藝術創作源泉。中國古典園林和較大的公園、風景區中,植物配置通常採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區、特別是主體建築物附近和主幹道路旁側也採用規則式。園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對植、列植、叢植和群值等幾種。 孤植主要顯示樹木的個體美,常作為園林空間的主景。對孤植樹木的要求是:姿態優美,色彩鮮明,體形略大,壽命長而有特色。周圍配置其它樹木,應保持合適的觀賞距離。在珍貴的古樹名木周圍,不可栽植其它喬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獨特風姿。用於庇蔭和孤植樹木,要求樹冠寬大,枝葉濃密,葉片大,病蟲害少,以圓球形、傘形樹冠為好。 對植即對稱地種植大致相等數量的樹木,多應用於園門,建築物入口,廣場或橋頭的兩旁。在自然式種植中,則不要求絕對對稱,對植時也應保持形態的均衡。 列植也稱帶植,是成行成帶栽植樹木,多應用於街道、公路的兩旁,或規則式廣場的周圍。如用作園林景物的背景或隔離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樹屏。 叢植三株以上不同樹種的組合,是園林中普遍應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離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藝術構圖規律,務求既能表現植物的群體美,也能看出樹種的個體美。 群植相同樹種的群體組合,樹木的數量較多,以表現群體美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在園林空間中,無論是以植物為主景,或植物與其它園林要素共同構成主景,在植物種類的選擇,數量的確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採取上都應強調主體,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現園林空間景觀的特色和風格。 對比和襯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特徵,運用高低、姿態、葉形葉色、花形花色的對比手法,表現一定的藝術構思,襯托出美的植物景觀。在樹叢組合時,要注意相互間的協調,不宜將形態姿色差異很大的樹種組合在一起。 動勢和均衡各種植物姿態不同,有的比較規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種動勢,如松樹、榆樹、合歡。配置時,要講求植物相互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它要素之間的和諧協調;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變化,不要因此產生不平衡的狀況。
G. 植物與建築如何結合造景
居住區綠化是直接為居民經常利用與享受的一種綠化系統。居住區的綠化規劃,不僅要體現當代人們的文明程度,而且更主要的還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使之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相適應,力求在一定時期內盡量滿足人們對環境質量的不同要求。居住區綠地設計時要求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再現自然,改善和維持小區生態平衡為宗旨,以人與自然共存為目標,以園林綠化的系統性、生物發展的多樣性、植物造景為主題的可持續性為使命,達到平面上的系統性、空間上的層次性、時間上的相關性。 充分考慮居民享用綠地的需求,建設人工生態植物群落。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銀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榆樹林;有益消除疲勞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梔子花叢、月季灌叢、丁香樹叢、銀杏——桂花叢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鳥類的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可選擇在小區邊緣整塊綠地上安排或與居住區中心綠地融合設計。利用植物群落生態系統的循環和再生功能,維護小區生態平衡。 喬木、灌木與藤蔓植物結合,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結合,適當地配植和點綴時令開花花卉草坪。在樹種的搭配上,既要滿足生物學特性,又要考慮綠化景觀效果,要綠化與美化相結合,樹立植物造景的觀念,創造出安靜和優美的人居環境。 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變化。創造出優美的林冠線,打破建築群體的單調和呆板感。注重選用不同樹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龍柏、香樟、廣玉蘭、銀杏、龍爪槐、垂枝碧桃等,構成變化強烈的林冠線;不同高度的植物,構成變化適中的林冠線;利用地形高差變化,布置不同的植物,獲得相應的林冠線變化。通過花灌木近邊緣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貼梗海棠、海桐、杜鵑、金絲桃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變化的曲線。 在栽植上可採取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一般區內道路兩側各植1至2行行道樹,同時可規則式地配置一些耐陰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蓋。其他綠地可採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組合成錯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觀。 在種植設計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進行色彩組合與協調,通過植物葉、花、果實、枝條和干皮等顯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為依據來布置植物,創造季相景觀。做到一條帶一個季相,或一片一個季相,或一個組團一個季相,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組成的春季景觀;由紫薇、合歡、花石榴等組成的夏季景觀;由桂花、紅楓、銀杏等組成的秋季景觀;由臘梅、忍冬、南天竹等組成的冬季景觀。
H. 植物造景有哪些獨立景觀與表現形式
1.孤植樹,是單形體的樹木型態與色彩的景觀表現形式。一般配植在開闊空間中或視線開朗的山崖坡頂處,往往是所在空間的主景和焦點。不同的空間形式和樹種,具有不同的景觀效果。如廣西陽朔的「榕蔭古渡」風景點,就是以挺立在田野中的一株佔地畝余的大榕樹而得名,這株榕樹盤根錯節、枝幹舒展、冠如華蓋、濃蔭匝地,使人產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黃山的迎客松生於陡壁,枝幹蒼勁優美,側枝懸挑在文殊洞頂,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風景點。
2.樹叢,是按形式美的構圖規律,既表現樹木群體美,又烘托樹木個體、美的叢狀組合形式。在形態上有高低、遠近的層次變化;色彩上有基調、主調與配調之分。群體的疏密錯落布局形成明顯的空間劃屬關系,隨著觀賞視點的變換和植物季相的演變,樹叢的群體組合形態,色彩等景象表現也隨之變化。我市體育公園的植物配置,較好地採用了這一植物造景的表現手法。
3.花壇,是以草本花卉為主的眾多植株的集合體。以艷麗的花卉群體色彩表現花壇的圖案紋樣或模擬造型,具有工藝美的表現特點。花壇作為主景時,大多都設在大門和建築前廣,場上,或主要道路非法信息叉廣場中心,作配景時,常設於道路、廣場兩側,以帶狀、花緣和花徑形式表現。由於花壇的色彩艷麗、明快,表現形式多樣,所以有較強的景觀效果。如我市砂子嶺;廣場中心的圓形花壇,以幾種有色植物組成幾何圖案,大塊的色彩對比鮮明,形式活潑,使人賞心悅目。
4.樹群,是以樹木群體美為主的樹叢群體的擴展形式。可採用純林,更宜混交林。由喬、灌、花草共同組成自然式樹木群落,具有曲折迂迴的林緣線,起伏錯落的林冠線和疏密有致的林間層次,立體感強。在大型園林和風景區內可以與密林或防護林帶結合構成風景林。樹群既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環境質量,又可獲得雄偉壯觀的植物景觀。如昭山風景區在大片的馬尾松林內混交檫木,林下有長蕊杜鵑、白繼木等,初春時節,遠望,林冠線上嫩綠的松針襯托著淡黃的檫木花,宛如一幅剛剛渲染過的水彩畫;近觀,林下火紅的杜鵑、雪白的繼木花,色彩斑斕令人倍感大自然的親切。
I. 園林景觀設計中綠植配置要注意什麼
(1)景觀設計公司抄要充分利用植物資源。我國地域廣大,地理情況有很大的差異,植物種類繁多。很多的地方有美麗的自然山水和天然植物群落。要計劃一步一步的地調查研究,開展引種馴化,因此,擴大和豐富園林植物的品種,進而提高植物配置藝術的水平,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是大有可為的。
(2)要學習自然植物群落的優美景觀。現代大型園林建設,必須注意喬木、灌木成片成叢的配置,並吸取當地自然植物群落形成的規律,作為植物配置藝術的借鑒是十分重要的。這主要是學習樹種的組合、段次、結構和生長環境。
(3)要掌握自然山林規律。所謂掌握自然山林規律,就是一方面要集中山林勝景和精闢概括,去粗取精,做到「精而合宜,巧而得體」;另一方面,在造園配植上,必須因地制宜,以客觀環境為依據,對客觀存在的景物,用「入巧」將「大工」局部的運用或改造,做到「俗則屏之,嘉則收之」。
(4)要學習自然界渾宏開闊的氣魄。園林建設是以植物、建築、水石造型來美化環境,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綜合性科學,可以說是自然界的「縮影」。
J. 園林景觀中植物要如何搭配
園林景觀設計中自然式的樹木配置方法,多選樹形或樹體部分美觀或奇特的品種,以不規則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種形式。下面武漢綠林園藝來具體介紹介紹: 一、帶植 林帶組合原則與樹群一樣,以帶狀形式栽種數量很多的各種喬木、灌木。多應用於街道、公路的兩旁。如用作園林景觀的背景或隔離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樹屏。 二、群植 一兩種喬木為主體,與數種喬木和灌木搭配,組成較大面積的樹木群體。樹木的數量較多,以表現群體為主,具有「成林」。 三、孤植 單株樹孤立種植,孤植樹在園林中 1、是作為園林中獨立的庇蔭樹,也作觀賞用。 2、是單純為了構圖藝術上需要。主要顯示樹木的個體美,常作為園林空間的主景。常用於大片草坪上、花壇中心、小庭院的一角與山石相互成景之處。 四、叢植 一個樹叢由四株左右同種或異種樹木至八株左右樹木不等距離的種植在一起成一整體,是園林中普遍應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離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藝術構圖規律,務求既能表現植物的群體美,也能表現樹種的個體美。 武漢綠林園藝是中國首家最大的對節白蠟生產種植基地,是中國第一個開發對節白蠟的首家園林公司,生產經營對節白蠟二十餘載,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擁有兩個大型對節白蠟培育基地,栽種對節白蠟數千顆,全部都經過高級園藝師十多年嚴格精心的造型,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較好的園林景觀效果,適用於園林綠化工程立地成景、效果突出的景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