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盆景書
A. 盆景製作的著作有哪些
《樹樁盆景技藝圖說 》
作者: 曹明君編著
出 版 社: 中國林業出版內社容
出版時間: 2010-6-1
開本: 16開
I S B N : 9787503857959
所屬分類: 圖書 >> 農業/林業 >> 園藝
定價:¥59.00
《樹木盆景製作技法》
作者:吳詩華
出版社: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7533729561
開本: 16開
定價: 42.00元
《新編盆景造型技藝圖解》
作者:曾憲燁,馬文其 編著
出 版 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1
版次:1
頁數:158
字數:280000
印刷時間:2008-1-1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503848346
包裝:平裝
定 價:38.00元
B. 關於樹木盆景的選材與製作的書(最好是有圖的書)有哪些配幾個書的圖最好。
馮飲鐸編寫的《花木與盆景手冊》很不錯。
淘寶網:盛世鑫毅植物園,回經營日本小葉迎春,答對節白臘,水臘,黃楊等盆景,價格合理,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全場滿26元包郵,滿50元贈送小禮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經過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長期存活,且具有藝術價值。盛世鑫毅植物園的盆景師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種植修剪經驗,精心養護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備一定藝術功底。
各種造型,獨具一格(直桿式,斜桿式,懸崖式,石夾樹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應有盡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餅肥,復合肥,矮壯素等品種齊全)
C. 新手學習盆景製作看什麼書
盆景製作與養護
D. 有什麼好的盆景的書
《樹樁盆景技藝圖說 》
作者: 曹明君編著
出 版 社: 中國林業出版社回 答
出版時間: 2010-6-1
開本: 16開
I S B N : 9787503857959
所屬分類: 圖書 >> 農業/林業 >> 園藝
定價:¥59.00
《樹木盆景製作技法》
作者:吳詩華
出版社: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7533729561
開本: 16開
定價: 42.00元
《新編盆景造型技藝圖解》
作者:曾憲燁,馬文其 編著
出 版 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1
版次:1
頁數:158
字數:280000
印刷時間:2008-1-1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503848346
包裝:平裝
定 價:38.00元
E. 適合嶺南栽種和製作的盆景
嶺南盆景是我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派、揚派、川派、徽派和嶺南派)之一。
嶺南盆景的創作,多就地取材,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一般以廣州人稱之為「樹仔頭」的樹樁為主,其品種多達30餘種,如九里香(月橘)、榕樹、 嶺南盆景福建茶、水松、龍柏、榆樹、滿天星、黃楊、羅漢松、簕杜鵑、雀梅、山桔、相思樹等。
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單干大樹型,或雙乾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乾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樹樁盆景外,還有石山盆景。石山盆景的材料是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積石等。其中英石是廣東英德的特產,具有皺、瘦、透的特點,故多被石山盆景製作選用。近年來廣州盆景藝術家們又發展了雄奇秀茂的大樹造型、挺拔扶疏的高聳型、含珠滴翠的疊翠型以及野趣天然的自然型。
下面介紹嶺南地區常用的盆景樹種。
1、常用的樹種
九里香 Murraya paniculata
芸香科常綠灌木,原產印度,我國南部廣泛栽培。其葉小,光亮,樹皮灰白。花白色,春季及秋季兩季兩棄開花,果實紅色,2~4月份成熟。九里香是最傳統的樹種之一,同時又是最好的嶺南盆景樹種。目前其樹干坯主要人工裁培。
榆樹 UImus pumila
榆樹常綠喬木,原的我國南部及中部各省。葉小,形美,發芽能力極強,生長速度快,枝條可任意柔曲,樹樁可任意改造,是創作嶺南盆景非常理想的樹種。有大葉、中葉、小葉品種之分。樹坯主要是用根插的苗地栽培育。
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
紫草科常綠灌木,原產廣東、海南和台灣等地。葉長橢圓形,葉尾三菱或五菱,葉小,葉厚有光澤,樹皮厚,灰白色,皮孔多。有大葉、中葉、小葉3個品種。中葉及小葉品種是很好的嶺南盆景樹種。福建茶萌芽力強,生長快,癒合性能好,耐修剪。中葉品種主要是用枝條扦插苗地栽培育而成,小葉品種多用種子播種繁殖。
雀梅Sageratia theezans
又稱酸味,鼠李科常綠灌木,原產華頁各省。葉小、對生,稍有光澤,葉子邊緣有小鋸齒。冬季開花,花淺黃色,果實小,圓形,黑色,帶酸味。雀梅有大葉、中葉、小葉品種之分,中葉品種很常用,小葉品種為嶺南盆景樹種之上品。雀梅枝幹嶙峋,萌芽力強,耐修剪。樹坯主要到山野挖掘。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又稱黃梔子,行家稱它為水橫枝。茜草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中部及南部。葉較大,對生,長橢圓形,光亮。花白色,8~10月份開花,清香。果圓形有棱,金黃色。梔子是嶺南盆景的傳統樹種。有大葉、中葉、小葉、柳葉之分,小葉及柳葉品種最好。樹坯可由山野挖掘或扦插苗培育而成。
滿天星Serissa foetida
也叫六月雪,茜草科常綠灌木,原產華東南各省,常綠矮小灌木,根系特別發達,蟠虯錯節,軀干曲節,嶙峋,分枝密集。葉對生,細小而蒼翠,橢圓形。花小白色,6月份盛開,布滿枝頭。滿天星是小型嶺南盆景的好素材,是近年出口的生要盆景樹種之一。坯材用扦插苗培育而成。
榕樹Ficus microcarpa
又叫悄榕,桑樹常綠喬木,原產華頁等地的村邊及山林中。葉稍大,光亮,因樹頭嶙峋,盤根突屹,酷似天然古樹,極具嶺南特色,成為嶺南盆景的時尚樹種.其樹坯主要是用扦插苗地栽培育.發芽能力極強,耐修剪,生長速度很快,干徑年生長達3厘米.
紅果仔Eugeni uniflora
又稱占果,紅占果,番櫻桃.桃金娘科常綠灌木.葉薄光亮,卵圓形,嫩芽葉紅色,樹皮灰白色,光滑,骨節分明,果紅色,3、4、8月份成熟,果似燈籠,觀賞效果極佳,是近年時興的樹種。紅果仔用扦插、圈枝或播種育苗,經地栽培育樹坯布。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千屈菜科落葉灌木。原產亞洲,我國華東及華南有分布。紫薇有紅、紫、白、白里帶藍等花色品種,紅花紫薇是其中最好的一個品種,葉稍大,光亮,樹皮灰白或褐色,樹干嶙峋,骨節分明。花期長,自6~9月份開花不斷。是時興的觀花樹種。樹坯主要用扦插苗地栽培育。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薔薇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廣東、雲南、貴州、湖北、四川及華北各省山野。枝條細長,有短刺。葉狹小,深綠,光亮。花白色,花期3~5月份成熟,熟時橙紅色,經久不凋,燦爛奪目。是時興的觀果樹種。樹坯可用播種苗及扦插苗地栽培育而成。
羅漢松Podocarpus brevifolius
羅漢松科常綠喬木,原產我國長江以南。樹皮灰褐色有淺裂紋,枝條密集,葉螺旋狀著生,葉條狀披針形,微向葉背捲曲,革質,葉色深綠,有光澤。羅漢松有大葉、中葉、小葉(雀舌)三個品種,以舌雀羅漢松品種最好。羅漢松枝條柔軟,萌發力強,但生長速度較慢。由於枝條剪截過程中一旦剪口以內沒有留枝葉,剪截後的枝段易枯死,所以枝托按截干蓄枝的方法來造型難度較大。樹坯可用播種苗或扦插苗培育而成。
朴樹Celtis sinensis
行家叫它相思樹。榆科落葉樹種,產黃河流域以南至廣東。葉較大,枝條柔韌,萌芽力非常強,癒合能力特強,改造或造型很方便,是創作中、大型嶺南盆景的好材料。其樹坯大多從野外挖掘。
簕杜鵑Bougainvillaea spectabilis
又稱寶巾花,三角花,紫茉莉科藤本或灌木,原產巴西。枝有刺,常下垂。葉中等大,卵圓形,花通常3雜聚生於3片葉狀苞片內,苞片有紅、黃、白、紫等色,非常美麗。主要花期在冬春季。寶巾花生長速度快,萌芽力強,造型方便,同時花色艷麗,是觀花型盆景的好樹種。樹坯主要用枝、干扦插並培育而成。
山桔Glycosmis citrifolia
又稱東風桔、酒餅葉。芸香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南部廣東、福建等地的山野、溪谷或路旁。樹皮光滑,黃褐或深褐色,莖有刺,葉長橢圓形,厚革質,蒼翠光亮。花白色,花期4~5月份。果紫色。山桔有大葉、細葉兩個品種,細葉品種是嶺南盆景的好材料。生長速度極慢,成型盆景不容易走樣。樹坯多從山野挖掘。落山樹坯發根較難,一旦成活則容易養護,不易枯死。
松樹Pinus massoninus
行家稱之山松,松科常綠喬木,原產華頁山地。樹干嶙峋曲節、蒼勁老辣,葉針形,二針一束,葉色蒼翠。每年3月抽芽,接著在新梢頂開花,球果秋季成熟。松樹是嶺南盆景的主題材料。樹坯主要是到山野挖掘而得,挖掘必須掌握季節,並帶好泥球,否則移植不易成活。
2、樹種的潮流
上面介紹的這些嶺南盆景樹種中,九里香、榆樹、福建茶、雀梅、梔子和滿天星等是嶺南盆景傳統的樹種,總的來說用得比較多。
但是,在嶺南盆景常用的樹種中,近年來有些樹種特別熱門,可稱之為時興樹種,如九里香、榕樹、紅果仔、紫薇、火棘、羅漢松等。這些樹種在塑造嶺南盆景方面有其優勢,如比較粗生,生長速度較快,成型快;或者蒼勁虯曲,成型難度較大;或者觀花果等。這些特點,加上人們喜好的變化以及一些人為的市場炒作,使它們成為年嶺南盆景行內或者愛好者追捧的對象。
F. 盆景八大派指那八大派
蘇州、揚州、嶺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嶺南盆景:蒼勁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蘇州盆景:清秀古雅
揚州盆景:嚴整莊重
安徽盆景:古樸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暢
浙江盆景:雄偉挺秀
蘇派盆景
造型特點:圓片式
傳統造型:「六台三托一頂」,屏風式、垂風式、垂枝式、劈乾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粗扎細剪
常用樹種: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鵑,
流傳地域:蘇州
特點:嬌媚。缺點:樹形變 化不大,形態嬌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龍盤(雀梅,樹齡400餘年)
醉卧(雀梅)
揚派盆景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游龍彎」 ,雲片式(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 ),疙瘩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藝術特點:嚴整而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萬覲棠
流傳地域:以揚州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
揚州盆景製作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為宮苑裝飾、觀賞的珍品,作為東南第一大都會的揚州,也受到京都影響流傳盆景;宋代蘇軾任揚州太守時,曾親自製作盆景;明代,揚州盆景形成地方風格;清代,揚州鹽商為迎合帝王南遊,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之說,明代形成的盆景風格,經不斷提高,形成了流派。
黃楊盆景《巧雲》、《騰雲》、《行雲》、《凌雲》、《碧雲》等榮獲一等獎,實現五連冠
通派盆景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傳地域:南通、如皋
海派盆景
造型特點: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講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點:鐵絲蟠扎,扎剪並重
常用樹種:松柏類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榮慶、汪蠡鼎、胡運驊
流傳地域:上海
浙派盆景
造型特點: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於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技法特點:金棕並用,扎剪並重(針葉樹以扎為主,闊葉樹以剪為主)
常用樹種:松柏類(五針松)為主
代表人物:潘仲連,胡樂國
流傳地域:杭州、溫州兩地為中心
徽派盆景
造型特點:徽派盆景風格獨特,形式多種多樣,造型技法受揚、蘇、滬諸派影響,以古傲蒼勁、奇峭多姿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傳統造型:規則類主要有「游龍式」(多見於梅樁)、「扭旋式」、「三台式」、「屏風式」、「疙瘩式」
技法特點:粗扎粗剪(棕皮樹筋纏繞)
常用樹種:以梅樁最為著名,稱為「徽梅」。黃山松,檜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鍾鈴
流傳地域:以歙縣賣花漁村(雄興鄉洪嶺村)為代表,包括績溪、休寧、黟縣等廣大地區。
川派盆景
造型特點: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多懸根處理。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傳統造型:規則類為主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講究身法
常用樹種: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傳地域:四川成都重慶等地。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盆景藝術大師陳思甫在他的專著《盆景樁頭幡扎技藝》一書中寫道:「若以規律類平技式樁頭論,成都和川西地區的主幹彎曲、校視下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長期被積雪壓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態,雪融化後,樹梢直立,枝椏由垂轉手或略帶傾斜狀。故爾平枝式規律類型樁頭,枝盤漸至盤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盤基部下傾、盤略下斜而平整。「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唐春來:《規律類樹樁美的探索》,載《成都盆景研究》)
嶺南派
風格特點
1)雄偉蒼勁,古樸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幹截斷,長側枝,當側枝長到主幹小一點又截去,這樣不斷去致下部粗壯);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傳統造型:大樹型,高幹型
常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朴樹、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梔子、梅、銀杏等
流傳地域:廣州
傳統的廣東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龍彎」式,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作五托或七托,樹頂扁平,稱「古樹」,又叫「將軍樹」,這種盆景很費功夫、時間,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嶺南派盆景藝術風格的真正形成,則是本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 這時的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1] 。
其它風格
編輯
中州風格:以果樹盆景為特色
北京風格:以小菊盆景為特色
湖北風格:以「風吹式」盆景為特色
湖南風格:以大懸崖式為特色
八桂風格:大樹型
福建風格:榕樹盆景和配石懸崖式
G. 那裡有製作盆景假山的書籍賣
上新華書店看看去要是想省事就上淘寶網購
H. 推薦一本學習樹樁盆景製作的好書籍
樹樁盆景技藝圖說 作者 曹明君 中國林業出版社
I. 有關盆景的專著有哪些
明清是我國盆復景史上發展的又制一個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內,盆景技藝趨於成熟,盆景專著紛紛問世,對盆景樹種、石品、製作、擺置、品評等在理論上作了較系統的論述。可以說在明清時期,我國盆景在理論上得到了飛躍和升華。
明代蘇州人王鏊所著的《姑蘇志》里有這樣的記載:「虎丘人善於盆中植奇花異卉,盤松古梅,置之幾案,清雅可愛,謂之盆景。」
這是有「盆景」稱謂最早的文字記載,因此可以說「盆景」之名稱自蘇州人始。蘇州盆景到明代時已經廣為普及了,蘇州「吳門畫派」的畫意成了盆景中刻意模仿的主題,形成了獨特的技藝風格。
到了清代,蘇州的盆景製作已呈流行之勢,由於愛好者越來越多,出現了虎丘、光福等盆景製作基地。《光福志》中就有「潭山東西麓,村落數余里,居民習種樹,閑時接梅樁」的記載。
清代園藝學專著《花鏡》也有關於蘇州盆景的記錄:
近日吳下出一種仿雲林山樹畫意,用長大白石盆,紫砂宜興盆,將最小柏、檜、或楓、榆、六月雪,或虎刺、黃楊、梅樁等,擇取十餘株,細視其體態參差高下,倚山靠石行栽之。
或用崑山石、或用廣東英石,隨意疊成山林佳景。置數盆於高軒書室之前,誠雅人清供也。
奇石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