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盆景園
㈠ 成都,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和瑞虎8一路打卡!
從小生活在四川最為盆地的地方,熟悉了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每天早出晚歸,如期而至,沒有嘗過帶有甜味的松鼠桂魚,沒有見過東北的大亂燉,也沒有吃過精緻的杭幫菜,在小小的我的世界裡,似乎所有人都是吃的同樣的東西。09年到19年,被稱為時間過的最快的10年,這十年間,成都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從三環已經擴到了六環,天府新區的高樓從一片農田中拔地而起,網紅、潮流與時尚已經成為了成都新的代名詞,而那些屬於街頭巷尾的煙火氣,卻慢慢消失在來往的人群中。朋友常說,「還是懷念小時候,放學了拿五角錢就能買一盤洋芋花兒,好吃還不貴」。後來我大學畢業,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沿海的一座發達城市,那裡有霓虹閃爍,高樓林立,唯獨沒有記憶里的四川味,沒有接地氣的麻辣燙,更沒有路邊的小吃攤,到後來,就連看到正宗的川菜都覺得有些親切,也許這就是鄉愁吧。
每年的花朝節(農歷二月二十五日),這天既是青羊宮傳統的廟會日,又是青羊宮歷史悠久的「花會」日,而這個時候也是青羊宮最熱鬧的時候,整個宮內香煙繚繞,磬聲悠悠,人如潮湧,而宮外各種名花異卉爭奇斗妍,流香溢彩,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㈡ 盆景小知識:關於川派盆景的風格特點,你了解多少
獨特的巴山蜀水,經過漫長的歷史流程,孕育出了獨特的巴蜀文化。據《蜀王本紀》、《華陽國志》記載:「從開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蜀之為國,肇於人皇。」廣漢的三星堆,也足以證明巴蜀文化的悠久歷史。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
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
正因為規律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以,自然類隨之慢慢「淡化」,只保留了極少數的懸岩式,現在保存完好的「老齡」樹樁盆景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見證。清朝末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成都青羊宮舉辦花會(已延續至今),各地的花農和盆藝者都把自己製作成型的各類樹樁盆景送到花會上展銷,此時的樹樁盆景已完全採用「三式五型」的造型技法。
川派規則式的樁景按其傳統的蟠扎技藝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勝枚舉。它們的主幹和側枝自幼用棕絲按不同格式作各種角度、各個方向的彎曲,注重立體空間的構圖,難度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滾龍抱柱」、「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法」等十種;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滾枝、半平半滾之別,不同主幹的造型與多種蟠枝方法交互運用,形式多樣,樹形雄偉端莊。有的樁景狀若騎士回首,有「立馬望荊州」之稱。
迄今為止,四川的樹樁皤扎,無論是何種形式,基本上都沒有越出這一時期所形成並廣泛採用的技法和造型規則。清末民初,成都和各縣的著名皤扎藝人約60餘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竇禹朋、陳洪順、張彬如、陳玉山、戴開弟、戴崇光。龔音如、李洪泰、紀成久等。到了本世紀40年代,自然類樹樁盆景重新抬頭,但在蟠扎技法上與規律類大致相同,除懸 崖式外,一些自然類樁頭的造型幾乎是一種偶然的「機緣」。陳思甫的父親陳玉山就是常用一些枝條殘缺、不適合製作規律類盆景的樹坯,順勢加工為自然類。其後李忠玉及邱開春、王明文等發展了自然類,逐漸成為今天川派樹樁盆景的兩大主要類型之一。
川派山水盆景,雖然遠在兩宋已見端倪,尤其是安岳縣圓覺洞和大足縣大佛灣摩岩造像中,飛天與傳女手托的山萬盆景,已與今天的淺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樹樁傾斜,直到 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園藝家、畫家。盆景「玩家」親密合作,使之成熟。
四川民間有「盆樹無根如插木」的諺語,故其樁景特別強調根部的處理,盆中樹木多懸根露爪,注意盤根錯節的造型。自然式的盆景常用竹子作素材,與石相配,別有情趣。 總的說來,川派盆景的藝術風格: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山水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 、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製作石材。
㈢ 川派盆景是怎樣起源的
四川抄盆景相傳起源於五代,盛行於明、清時代。兩宋時期,安岳縣圓覺洞和大足縣大佛灣摩岩造像中,飛天與傳女手托的山萬盆景,已與今天的淺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樹樁傾斜,直到近千年後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園藝家、畫家。盆景「玩家」親密合作,使之成熟。現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的以金玉寶石造型的盆景,都以四川樹樁盆景為範本。由於歷代盆景藝人的精心培育,四川盆景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盆景的幾個主要流派之一,即以成都為中心的川派。
㈣ 川派盆景是哪個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成都的園林和博物館里,盆景是一大亮點。作為成都頗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川派盆景是中國傳統盆景四大流派之一。
㈤ 成都百花潭公園需要門票嗎如需要,門票價格多少
不要門票,建議你去旁邊不遠的浣花溪,比百花潭好
㈥ 成都郫縣境內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首先給你看看郫縣在成都的位置(成都市區西北方向),毗鄰溫江區,都江堰,彭州、金牛區等。(如下圖)2.其次了解下郫縣目前的情況,郫縣玩的比較多:望叢祠,農科村,杜鵑城遺址,三道堰,府河第一漂等。
①望叢寺:望叢祠位於成都市西北郫縣縣城西南部,距成都市區23公里,是紀念古蜀國兩位著名君主望帝和叢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主要景點為祠內園林(按望帝教民務農、叢帝率民治水之意,安排樓台亭閣、池榭拱橋)、望帝陵和叢帝陵(望帝陵,周長200多米,高10多米,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帝王陵墓,叢帝陵:周長100米,高10米)。
②農科村:主要景點第五季·媽媽農庄(500畝熏衣草田和其他花田組成的花海世界)、天府玫瑰谷(景區內根據不同的產業或主題布局了近20個游樂項目:濕地公園、寵物樂園、童趣園、玫瑰會所、玫瑰小鎮(現有會所區域)、玫瑰廣場、玫瑰花語大道、玫瑰觀光園、玫瑰品茶園、玫瑰鞦韆園、玫瑰野營園、玫瑰SPA理療、溫泉度假、開心農場、香草種植園、千層金種植園、民俗風情小吃街、鄉村度假酒店等)、成都川菜博物館(分為:典藏館、川菜原料展示區、灶王祠、老川菜館一條街、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閑館七個主題區域)。
③杜鵑城遺址:今郫縣杜鵑城遺址位於郫縣縣城以北一里許,為傳說及有關文獻所附會的郫邑。據文獻記載,杜鵑城為古蜀國望帝、叢帝兩代蜀王的都城。望帝定都於郫,死後魂化杜鵑,所以稱為杜鵑城。經考古調查與試掘結果表明,該城的始建時代不早於西漢,可能為西漢郫縣治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部分城牆還依稀可見。
④三道堰分為兩個主要景點:城北生態濕地公園和永定橋
城北生態濕地公園:城北生態濕地公園佔地面積27畝,2012年建成開放,為三道堰城鎮北門標志性景觀。公園內溪流蜿蜒、植被繁多,形成荷塘、溪流水域面積共10000平方米,種植蘆菖蒲、睡蓮、小蒲葵、蘆葦、水芙蓉等水生植物共20餘種,是三道堰人的休閑養生家園。
永定橋:起初永定橋為石墩台、木樑房蓋橋,建於1921年,橫跨河上。橋下,船筏來來往往,雖無百舸爭流的壯觀,卻也頗有水鄉碼頭的風采;橋上,大板車、雞公車、行人,熙熙攘攘,往來不絕。在1933年的毗河之站中,被鄧錫侯的28軍燒壞。後由地方募捐培修。1976年改建為3孔混凝土橋。該橋以前屬於通彭縣的交通要道。後郫彭路下移至場外,該橋僅作場鎮居民往來之用。2001年12月,結合水鄉建設,重建永定橋,在橋頭修建了兩座牌樓。以特有的景觀與黛瓦粉牆的民居相映成趣。為三道堰一景。
⑤府河第一漂:從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下水,坐在漂流艇上,在湍急的府河水沖擊中,順河而下,沿岸垂柳輕拂,綠翠蔥蔥,成都平原的青青稻田菜地沿河鋪開,美不勝收。漂流艇在清涼的府河水中上下顛簸,打在艇上的河水化成美麗的浪花,伴著絲絲水霧濺在身上,清爽而愜意。艇和艇之間相互潑水,打著水戰,享受著傣族潑水節般的暢快。漂流全程有三處1米左右的落差,讓你充分感受到在浪花中跌落的刺激。 府河源頭漂流,位於郫縣團結鎮石堤堰,距成都市中心僅20餘公里,漂流全長5公里。 從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下水,坐在漂流艇上,在湍急的府河水沖擊中,順河而下,沿岸垂柳輕拂,綠翠蔥蔥,成都平原的青青稻田菜地沿河鋪開,美不勝收。 漂流艇在清涼的府河水中上下顛簸,打在艇上的河水化成美麗的浪花,伴著絲絲水霧濺在身上,清爽而愜意。艇和艇之間相互潑水,打著水戰,享受著傣族潑水節般的暢快。漂流全程有三處1米左右的落差,讓你充分感受到在浪花中跌落的刺激。 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除了刺激的漂流外,還有碧波盪漾的游泳池,可以在池水中沖刺,或者泡在水中懶懶的曬太陽,享受繁忙工作後的輕松閑適。度假村中綠樹蒼蒼,濃蔭蔽天,坐在樹下喝喝茶,打打麻將,盪盪鞦韆,如此休閑放鬆。 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是成都近郊一處不錯的休閑度假綜合勝地,接待能力每天可以達300-400人,是公司集體活動的好去處。
4.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選擇在郫縣周邊區縣玩耍,比如溫江區(國家4A級景區國色天鄉樂園、泰迪熊博物館、陳家桅桿、溫江綠道等);都江堰-青城山、二王廟;彭州市(彭州白鹿鎮&恐龍園、回龍溝生態旅遊區、彭州園、丹景山、陽平觀、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㈦ 家裡栽劍南好嗎
晌午,我正在一片蒼翠的竹林里舞劍。
遠方傳來笛聲悠悠,穿過竹林的間隙,我望見了一身青衫,手執竹笛,身披寒劍,獨自站立的軒煙。當他望向我時,我彷彿看見了另一個自己。然後我和他成了朋友。
炊煙裊裊,人家裡透出曛黃燭光。可是那裡不是我的歸屬,軒煙同樣。他告訴我他是一個侍衛,因為打抱不平殺了頭領,然後逃了出來。「玄際,你呢」他問我,「我跟隨師父學劍,師父現在要我找一個人」「誰」「一個殺手」
結束了長談後,我們兩人就在竹林里切磋劍藝。相比下,軒煙更精湛些。於是我讓軒煙教我。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後,師父來尋我。當時軒煙正教我劍術,師父看了軒煙一眼,眼神詭異。當天晚上,師父死在七竹之間,被竹條刺穿,眼神驚恐。軒煙與我草草葬了師父,然後軒煙說他要出去半個月,要去解決一些人。我點頭答應,然後他走了,我日夜守在師父旁邊,沒來由的一陣心慌。
忽然想起師父曾經跟我說過,如果他死了,就趕快去尋那個人,一刻也不能容緩。然後我感到蒼白的乏力。現在我只能等著他歸來。
半個月之後,軒煙回來了。帶回來落寞的笑容「我回來了。」「回來就好。我們談談吧。」「好」
「你還有沒有親人了」「似乎記得還有一個弟弟」「那現在他在哪」說到這兒我已經全身無力,虛汗直冒了。「不是很清楚,也許死了吧」「那如果他還活著呢」「活著就活著唄,沒什麼大不了」聽到這句話,我剛築起的城牆全部崩潰。
對不起,哥哥。
趁他轉身,我閉上眼睛一劍刺去。誰知哥哥早有防備,拿出十分的技藝跟我斗。我也不甘示弱,拿出真技藝。「原來你」「對不起哥哥,師父讓我殺的人就是你」「那你就來殺我吧」我使出必殺技,當哥哥在我眼前命懸一劍時,他拿出了他的笛子吹起了我最喜歡的那首《蝶戀花》。那一瞬間,親情又被喚起,我不忍心。但就在我遲疑的時候,從笛孔里射出泛著銀光的毒針,然後我在哥哥面前倒了下去。
對不起弟弟,我是一個殺手,而我要殺的人就是你。
哥,我是多麼開心,我沒有看見你倒在我面前。為了你,我死也甘願。
弟,這些年我是多麼思念你,說出那樣的話是想要你不心軟。對不起,弟。
哥,你要幸福的活下去。
㈧ 百花潭公園的園內風景
公園佔地4萬平方米,北大門是一座跨越錦江的廊橋,古樸典雅。園內布置有十多個景區,其中的盆景區,花牆相套,園中有園,有「透、漏、空」的風格。這里陳列的近千盆山水、樹樁盆景中,以沙磧石和樁頭最具特色,突出了劍南派盆景「古樸秀雅、蒼勁健茂」的藝術風格。國香園內展出各類名貴蘭草上萬株,取「氣壓群芳,香冠一國」之意。此外,園內還有百花園、木棵園、鳥魚廊、西苑、石肪等園景,各有情趣,巴金慧園、仿九寨溝的大型瀑布別具一格。
公園內主要由磊園、白花園、慧園、西苑、國香園、盆景園、浣園等組成,其布局各具特色,非常巧妙。盆景園是一個小巧玲瓏,中國古典式園庭。園內以山石、樹樁盆景為主,體現川派盆景的風姿。磊園高達11米的人工瀑布,是模仿九寨溝風景區諾日朗瀑布和五彩池秀麗風光建成,瀑布下的溶洞長10餘米,洞內各式鍾乳石千姿百態,相映成趣。慧園是據巴金飲譽世界文壇名作《家》中對園林及其建築的描寫為藍本設計和修建的,佔地26.5畝。它是一組仿清末民初川西民宅風格建築,富有濃郁的古典風韻和鄉土氣息,陳列室里有巴金珍貴的手稿、書籍、圖片及其它物品,是成都著名的著作園林。
公園內有一株唐代銀杏樁頭,是1986年從汶川縣旋口白花鄉勝因寺遺址遷入的,還有兩株羅漢松系宋代栽植,由名山縣觀音堂移植而來。國香園內陳列有50餘個品種的蘭草近萬盆,可以稱之為一個「蘭草王國」。
㈨ 盆景園的功能訴求
為了給遊人以系統的盆景知識和便於展出,盆景園展區規劃可分成以下幾種形式:
① 按盆景分類布置:將景區劃分為樁景區、山水盆景區、大型盆景區、小型盆景區等。
② 專業布置形式:根據當地盆景風格優勢,都可以按專類布置,以突出當地盆景的特色。如單獨布置小菊盆景區、果樹盆景區、微型盆景區、木化石盆景區等。
③ 按流派風格布置:如蘇派區、揚派區、川派區、嶺南派區、海派區、浙派區、徽派區、通派區、福建風格區、中州風格區等。
④ 混合式布置:展區不大,可採用混合式布置。陳列展覽區,以室外展覽為主結合室內陳設,再考慮到藝術效果的同時,還得注意植物的生長環境,如水、光、熱、氣等。
㈩ 成都公園
新華公園是一座運用現代造園手法建造的,集現代園林建築、游樂為一體綜合性公園,其開放的空間、樹林草地跟別的公園迥然不同。
成都市新華公園是小孩子的天堂,游藝設備種類多多,水族館內上百種游弋的海洋生物千奇百怪,觀賞性極強。 新華公園里還有一大片歐式風格的建築,這是現代經典婚紗在此設立的一個外景基地,風景秀麗,拍出的照片自然非同一般。 新華公園每年春季和秋季的花展,也為咱們帶來許多享受。
新建成的成都水族館內有上百種游弋的海洋生物,新推出的具有世界領先技術的立體四維魔幻城,將把遊客帶入有驚無險的刺激中。成都市目前最壯觀的人工瀑布——雲崖飛瀑也在新華公園內。
另外,新華公園內還有一大片歐式風格的建築,是「現代經典婚紗」在此設立的一個外景基地,景色秀麗,彷彿身處異鄉。 新華公園每年春季和秋季舉辦花展。
地址: 成都市雙林路87號
成都人民公園(原名成都少城公園)
位於成都市西城祠堂街口,佔地10 萬平方米,是繁華市區規模最大的一處園林。園內有梅園、海棠園、蘭草園、盆景園、大型假山等景點。人工湖上可泛舟,臨湖建有仿古茶樓,公園內的露天劇場常有各種展覽和演出。建於1913 年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可謂園內最珍貴的建築是。碑高31 米,方型磚石結構。碑座四壁是火車機車和路軌浮雕。碑身四面嵌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的陰刻碑文,由四位書法家分別用楷、草、行、隸四種字體書寫。紀念碑是為紀念1910 年四川保路同志會組織的反對清政府出賣川漢鐵路築路權斗爭中死難的烈士而建立。孫中山在評價四川保路運動時曾指出:「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者要遲一年半載。」所以四川保路同志會的斗爭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望江公園位於成都九眼橋錦江岸邊,相傳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詩簽,留下了許多幽怨動人的詩句。明清兩代先後在這里建起了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築。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濤一生愛竹,後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其中有不少為名品,如人面竹、彌勒竹、方竹、觀音竹、雞爪竹等,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
園內崇麗閣俗稱「望江樓」,高達30餘米,一度成為成都的象徵。薛濤愛竹,公園也以竹為特色,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
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是高39米的望江樓,又稱崇麗閣,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頂為鎏金寶頂,麗日之下,金光閃閃,耀眼奪目。設計巧妙,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雄偉壯觀。登樓遠眺,高傑櫛比,錦江春色,盡收眼底。此外,吟詩樓四面敞開,三疊相依;濯錦樓兩層三間,狀如舟船。一閣兩樓與毗連的五雲仙館,構成極富四川風格的園林建築群。
望江樓公園坐落在成都東門外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是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古跡和游覽勝地,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園內的崇麗閣和濯錦樓枕江而立,是園里的主要建築。
薛濤字洪度,原籍長安,隨父宦居蜀中,自幼聰穎好學,才智出眾。父喪後,因家貧,十五歲編入樂籍。她能詩善文,又諳練音律,時稱女校書。據記載,薛濤有詩五百首,與她同時的著名詩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對她十分推崇,並寫詩互相唱和。可惜這些詩歌大多散失,流傳至今僅存九十餘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單行本行世。薛濤晚年曾在住地碧雞坊自製一種深紅色小箋,世稱「薛濤箋」,歷代多有仿製。她死後葬於望江樓公園附近。
百花潭公園位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風景區。據《蜀中名勝記》記載:浣花溪之處,一名百花潭,溪上民家之女任氏,家境貧微,為人勤勞善良,一日在潭邊為病僧洗滌袈裟,蓮花輒應手而出,整個水面漂滿百花,故名 百花潭 。自唐代以來,百花潭就已成為成都人的郊遊勝地。詩人 杜甫 在此留下了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名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1953年辟為成都市百花潭動物園,1976年經規劃改建為綜合性公園,於1982年重新向遊人開放。
公園佔地面積約10公頃,由磊園、慧園、盆景園、桃花林、銀杏林、桂花林、梅花林七大景區組成。盆景園是一個小巧玲瓏,中國古典式園庭。園內以山石、樹樁盆景為主,體現川派盆景的風姿。磊園高達11米的人工瀑布,是模仿九寨溝風景區諾日朗瀑布和五彩池秀麗風光建成,瀑布下的溶洞長10餘米,洞內各式鍾乳石千姿百態,相映成趣。
慧園是據 巴金 飲譽世界文壇名作《家》中對園林及其建築的描寫為藍本設計和修建的,佔地26.5畝。它是一組仿清末民初川西民宅風格建築,富有濃郁的古典風韻和鄉土氣息,陳列室里有巴金珍貴的手稿、書籍、圖片及其它物品,是成都著名的著作園林。
百花潭公園經過20餘年的改造和建設,形成了自己的園林特色。整個公園構築新穎、布局典雅,園內茂林修竹,曲徑通幽,梅柳夾岸,丹桂飄香,假山飛瀑,魚游鳥鳴,亭台樓閣,各呈其妙,可謂百步異景,趣味無窮,體現了 古、文、靜、雅 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