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月月盆景園

月月盆景園

發布時間: 2022-05-20 15:10:20

1. 雲南昆明世博園的展區介紹

中國館
總建築面積19927平方米,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觀禮檯面積3600平方米,道路、場地鋪裝面積4340平方米。
中國館是'99世博會最大的室內展館,它與人與自然館、大溫室主廣場(新世紀廣場)構成世博會主場館區。
中國館處於廣場北面較高地勢,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廣場高9米,正對中心廣場,設有供開幕、閉幕和開展會期活動使用的觀禮台。中國館建築布局採用中國傳統園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築群體,通廊將各功能展廳有機組合在一起。整個建築共分2層,建築物頂部高18米。基本單元平面為24×24米,共7個。
中國館的建築風格結合漢代宮苑建築與南方民居建築,綠瓦白牆,綠色代表生命,更是園藝的象徵,白色代表著和平與和諧。
中央內庭園分為江南庭園、北方庭園和大理庭園,既集中表現了中國園林園藝風采,又是觀光、休息的理想場所。
國際館
總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佔地面積13250平方米,道路廣場面積4300平方米、綠化面積3050平方米,室內地坪高程1953米。
國際館位於博覽園的最東端,主游路收尾處,離博覽園主入口約2公里。
主體建築以鬱郁蔥蔥的山林作背景,環境優美。建築造型由一圓形主體和100多米長的弧形牆組成,以大體量的展覽空間展現在觀眾面前。建築結構通過幾個同心圓柱網形成幾個完整而流動的空間。世界各國的展室環繞中庭布置,充分體現了平等和睦的國際大家庭關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築有一種向上向前的動感和氣勢,象徵著人與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紀的決心。
國際館大部分為兩層,高8.5米,局部分為三至四層,高19.2 米,平面尺寸總體約66米×78米,中庭的圓形屋頂,直徑18米,圓形中心部份採用鋼網架玻璃採光天棚。
國際館前廣場結合地形設置庭園,前面有景觀水流、綠草鮮花,室外綠化和室內綠化相 互映襯,使展館布局溶於大自然。
人與自然館
總建築面積4953平方米,佔地面積19148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800平方米,綠化面積6290平方米,景觀水池面積6100平方米。
人與自然館是本次博覽會的主題展館,展館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兩個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現了山、林、水、建築融於一體的意境。
人與自然館的平面布局是以遠古生態植物三葉草變形規整後的三角形為基本單元拼合成三個六邊形,建築結構採用不銹鋼網架,規律性強、空間劃分自由,屋面採用具有裝飾功能的復合鋁板,建築物頂部高15米。
人與自然館主入口處的集散休息廣場緊靠主游路和景觀水池,大片草地緩緩伸向水面,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兩部分,前部水域較大,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後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觀為主,通過瀑布與前面水域相連。
科技館
總建築面積3064平方米,佔地面積6650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080平方米,綠化面積28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8.95米。
科技館位於國際室外展區的中段,北靠山坡、南臨12米寬的主游路,東西兩側分別與茶園和國際室外展區相鄰。結合用地狀況,科技館從總體上分為展廳與環幕影院兩部分,展廳沿主游路後退40米呈長方形平面布置,前面設計為小廣場,廣場四周以綠化、小品、旗桿襯托環境氣氛;環幕影院設計成球狀,位於展廳右前方,隱喻一個果實。
科技館以「園藝與科技」為主題,展示內容主要分為序言、大自然的饋贈、歷史的回眸、智慧營造的綠洲、生命的翅膀五個部分。
主展廳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層高7.5米,展廳大面積採用凈白玻璃落地門窗,頂部設置直徑為12米的錐體玻璃頂採光,陽光能透入室內,滿足中央綠化區採光;環幕影院分為兩層,底層為咖啡廳和休息間,二層為環幕電 影廳,環幕電影廳外輪廓環體採用鋼網架,銀灰色復合鋁板面層,球形影廳直徑為24米,可容納觀眾230人。
大溫室
大溫室,總建築面積3630平方米,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2米。
大溫室主體正對世博園入口中軸線, 與世博園門、花園大道、世紀廣場連成一線,具有重要的標志性和景觀性。
大溫室設計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共分為四個展區,分別是熱帶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高寒植物展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圖片展覽館。三個植物展區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暗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辯證規律。
立面採用高差變化處理、分段布置,寒帶展區8─12米高、溫帶展區10─16米高、熱帶展區10─20米高,打破了建築形狀的單調感。根據三種氣候帶植物生長環境及生態要求,各展區及內部空間高低變化、斜屋面的設置,適宜於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態空間的需要。
參觀者既可從室外隔著玻璃觀光,又可進入室內與展示環境充分融合,從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風光。
蔬菜瓜果園
蔬菜瓜果園佔地面積4200平方米。主題為「蔬菜瓜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們展示中國的農業發展,開發我國豐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種類,提倡野生沒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葯的蔬菜瓜果。
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發展,蔬菜瓜果除了傳統的食用價值外,又增添了一項功能——觀賞性。進入蔬菜瓜果園你就會覺得此言不假。
蔬菜瓜果園展覽方式採取以室外活體栽培為主,兼顧實物產品和標本模型等。
資源寶庫——活體庭院栽培展示。具體展出種類為:蔬菜(約85個品種)、果樹類(約99個品種)、瓜類(約20個品種)。
再現輝煌——陳列展示。通過對蔬菜瓜果實物產品、標本模型及圖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與宣傳,讓人們更加了解人類與蔬菜瓜果園藝文化的歷史淵源,倡導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以及促進名特優產品的開發。
智慧的綠洲——專業化、集約化生產雛形。以西芹和矮化蘋果集約生產「模型」為主,集中展示我國蔬菜果樹生產的科技水平。
竹園
竹園位於世博園硯塘水庫東南側,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狹長帶狀,依山伴水。
竹園共收集竹類植物28屬222種4000餘叢。有觀賞性強的筇竹、黃金間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餘種,有珍稀瀕危的鐵竹、針麻竹、貢山竹、梨滕竹、刺龍竹、中甸箭竹等50餘種,形成「日照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音,雨來有清韻」的環境氛圍。竹園內還布置有:竹排、紅砂石凳、感應式大熊貓、竹宮燈和蝴蝶泉。
盆景
盆景園位於世博園花園大道南側,佔地面積5880平方米。
園內主體建築以三個展廳及一組連廊形成背景,組合石亭以沉穩而秀麗的形象形成盆景園的鑄景立面。外部形象則以四坡梯形屋頂的三個方亭與連廊組合,坡面為木蘭色陶瓦、紅色牆面、白玉檐口,是建築形象帶有東方風格。
茶園
茶園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
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地西北側開辟「精品園」集中展示中外茶樹精品。
茶園的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
茶文化展廳。展示內容包括茶的起源和發展、茶與文化、茶與民族團結、茶於人類健康、茶的綜合利用。
茶藝表演、品茗館。經專門訓練的茶藝表演隊可向遊客作豐富生動的茶藝表演,還將編排幾套易掌握、有特色的沖泡方式,讓遊人與表演者一起邊觀、邊學、邊做、邊品。或選取幾套不同種類的茶樣或茶具,以「自助茶」形式,讓遊人根據自己的喜愛自行選取沖泡品飲,將人們引入一個雅俗共賞的品茗世界。
品茗館配有電視錄放及音響系統,在品茗時,可放映與茶有關的錄像。或放送一些品味較高的典雅音樂,如古典音樂、輕音樂或古箏演奏等,以充分體現茶文化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
葯草園
葯草園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園設計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表現出立體山水畫模式,以名貴珍稀、常用中葯種植為主。在布局上以自然式為主,輔以規則式。力求體現「棵棵是葯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開,步步是景觀」的建園宗旨。
樹木園
樹木園佔地面積25400平方米,位於世博園中部。有一、二級珍稀樹種約4萬余株。
雲南是我國乃至世界林木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通過樹木園,可展示我國對珍稀、瀕危植物有效保護的成效,以及雲南在全球木蘭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樹木園移栽培植各種植物約83科300餘種,共計20000多株,其中珍稀瀕危植物50種、喬木1000多株。共分為四個區,即木蘭科種植區、珍稀瀕危植物栽培區、經濟林區、森林植物種質資源區。
雲南是木蘭科樹種分布中心,全世界共有15個屬150多種,雲南有11屬120多種。樹木園收集栽種了以華蓋木為主的木蘭科植物50多種,且多為大樹,實屬罕見
樹木園收集栽培的50餘種14000多株珍稀、瀕危植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雲南紅豆杉、伯樂樹、禿杉、蘇鐵等10餘種,二級保護植物30多種。
一株樹齡近300年、胸徑1.1米、高13.8米、冠幅8×8米的巨大翠柏從70公里以外的地方移栽入園,創世界柏科植物移栽記錄。移栽成活的這株大樹,使遊人望而驚嘆。

2. 99昆明世博園植物介紹

中國館是'99世博會最大的室內展館,它與人與自然館、大溫室主廣場(新世紀廣場)構成世博會主場館區。

中國館處於廣場北面較高地勢,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廣場高9米,正對中心廣場,設有供開幕、閉幕和開展會期活動使用的觀禮台。中國館建築布局採用中國傳統園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築群體,通廊將各功能展廳有機組合在一起。整個建築共分2層,建築物頂部高18米。基本單元平面為24×24米,共7個。

中國館的建築風格結合漢代宮苑建築與南方民居建築,綠瓦白牆,綠色代表生命,更是園藝的象徵,白色代表著和平與和諧。
中央內庭園分為江南庭園、北方庭園和大理庭園,既集中表現了中國園林園藝風采,又是觀光、休息的理想場所。

國際館

總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佔地面積13250平方米,道路廣場面積4300平方米、綠化面積3050平方米,室內地坪高程1953米。

國際館位於博覽園的最東端,主游路收尾處,離博覽園主入口約2公里。

主體建築以鬱郁蔥蔥的山林作背景,環境優美。建築造型由一圓形主體和100多米長的弧形牆組成,以大體量的展覽空間展現在觀眾面前。建築結構通過幾個同心圓柱網形成幾個完整而流動的空間。世界各國的展室環繞中庭布置,充分體現了平等和睦的國際大家庭關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築有一種向上向前的動感和氣勢,象徵著人與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紀的決心。

國際館大部分為兩層,高8.5米,局部分為三至四層,高19.2 米,平面尺寸總體約66米×78米,中庭的圓形屋頂,直徑18米,圓形中心部份採用鋼網架玻璃採光天棚。

國際館前廣場結合地形設置庭園,前面有景觀水流、綠草鮮花,室外綠化和室內綠化相 互映襯,使展館布局溶於大自然。

人與自然館

總建築面積4953平方米,佔地面積19148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800平方米,綠化面積6290平方米,景觀水池面積6100平方米。

人與自然館是本次博覽會的主題展館,展館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兩個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現了山、林、水、建築融於一體的意境。

人與自然館的平面布局是以遠古生態植物三葉草變形規整後的三角形為基本單元拼合成三個六邊形,建築結構採用不銹鋼網架,規律性強、空間劃分自由,屋面採用具有裝飾功能的復合鋁板,建築物頂部高15米。

人與自然館主入口處的集散休息廣場緊靠主游路和景觀水池,大片草地緩緩伸向水面,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兩部分,前部水域較大,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後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觀為主,通過瀑布與前面水域相連。

科技館

總建築面積3064平方米,佔地面積6650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080平方米,綠化面積28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8.95米。

科技館位於國際室外展區的中段,北靠山坡、南臨12米寬的主游路,東西兩側分別與茶園和國際室外展區相鄰。結合用地狀況,科技館從總體上分為展廳與環幕影院兩部分,展廳沿主游路後退40米呈長方形平面布置,前面設計為小廣場,廣場四周以綠化、小品、旗桿襯托環境氣氛;環幕影院設計成球狀,位於展廳右前方,隱喻一個果實。

科技館以「園藝與科技」為主題,展示內容主要分為序言、大自然的饋贈、歷史的回眸、智慧營造的綠洲、生命的翅膀五個部分。

主展廳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層高7.5米,展廳大面積採用凈白玻璃落地門窗,頂部設置直徑為12米的錐體玻璃頂採光,陽光能透入室內,滿足中央綠化區採光;環幕影院分為兩層,底層為咖啡廳和休息間,二層為環幕電 影廳,環幕電影廳外輪廓環體採用鋼網架,銀灰色復合鋁板面層,球形影廳直徑為24米,可容納觀眾230人。

大溫室

大溫室,總建築面積3630平方米,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2米。

大溫室主體正對世博園入口中軸線, 與世博園門、花園大道、世紀廣場連成一線,具有重要的標志性和景觀性。

大溫室設計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共分為四個展區,分別是熱帶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高寒植物展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圖片展覽館。三個植物展區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暗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辯證規律。

立面採用高差變化處理、分段布置,寒帶展區8—12米高、溫帶展區10—16米高、熱帶展區10—20米高,打破了建築形狀的單調感。根據三種氣候帶植物生長環境及生態要求,各展區及內部空間高低變化、斜屋面的設置,適宜於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態空間的需要。

參觀者既可從室外隔著玻璃觀光,又可進入室內與展示環境充分融合,從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風光。

蔬菜瓜果園

蔬菜瓜果園佔地面積4200平方米。主題為「蔬菜瓜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們展示中國的農業發展,開發我國豐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種類,提倡野生沒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葯的蔬菜瓜果。

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發展,蔬菜瓜果除了傳統的食用價值外,又增添了一項功能——觀賞性。進入蔬菜瓜果園你就會覺得此言不假。

蔬菜瓜果園展覽方式採取以室外活體栽培為主,兼顧實物產品和標本模型等。

資源寶庫——活體庭院栽培展示。具體展出種類為:蔬菜(約85個品種)、果樹類(約99個品種)、瓜類(約20個品種)。

再現輝煌——陳列展示。通過對蔬菜瓜果實物產品、標本模型及圖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與宣傳,讓人們更加了解人類與蔬菜瓜果園藝文化的歷史淵源,倡導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以及促進名特優產品的開發。

智慧的綠洲——專業化、集約化生產雛形。以西芹和矮化蘋果集約生產「模型」為主,集中展示我國蔬菜果樹生產的科技水平。

竹園

竹園位於世博園硯塘水庫東南側,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狹長帶狀,依山伴水。

竹園共收集竹類植物28屬222種4000餘叢。有觀賞性強的筇竹、黃金間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餘種,有珍稀瀕危的鐵竹、針麻竹、貢山竹、梨滕竹、刺龍竹、中甸箭竹等50餘種,形成「日照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音,雨來有清韻」的環境氛圍。竹園內還布置有:竹排、紅砂石凳、感應式大熊貓、竹宮燈和蝴蝶泉。

盆景園

盆景園位於世博園花園大道南側,佔地面積5880平方米。

園內主體建築以三個展廳及一組連廊形成背景,組合石亭以沉穩而秀麗的形象形成盆景園的鑄景立面。外部形象則以四坡梯形屋頂的三個方亭與連廊組合,坡面為木蘭色陶瓦、紅色牆面、白玉檐口,是建築形象帶有東方風格。

茶園

茶園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

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地西北側開辟「精品園」集中展示中外茶樹精品。

茶園的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
茶文化展廳。展示內容包括茶的起源和發展、茶與文化、茶與民族團結、茶於人類健康、茶的綜合利用。

茶藝表演、品茗館。經專門訓練的茶藝表演隊可向遊客作豐富生動的茶藝表演,還將編排幾套易掌握、有特色的沖泡方式,讓遊人與表演者一起邊觀、邊學、邊做、邊品。或選取幾套不同種類的茶樣或茶具,以「自助茶」形式,讓遊人根據自己的喜愛自行選取沖泡品飲,將人們引入一個雅俗共賞的品茗世界。

品茗館配有電視錄放及音響系統,在品茗時,可放映與茶有關的錄像。或放送一些品味較高的典雅音樂,如古典音樂、輕音樂或古箏演奏等,以充分體現茶文化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

葯草園

葯草園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園設計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表現出立體山水畫模式,以名貴珍稀、常用中葯種植為主。在布局上以自然式為主,輔以規則式。力求體現「棵棵是葯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開,步步是景觀」的建園宗旨。

樹木園

樹木園佔地面積25400平方米,位於世博園中部。有一、二級珍稀樹種約4萬余株。

雲南是我國乃至世界林木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通過樹木園,可展示我國對珍稀、瀕危植物有效保護的成效,以及雲南在全球木蘭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樹木園移栽培植各種植物約83科300餘種,共計20000多株,其中珍稀瀕危植物50種、喬木1000多株。共分為四個區,即木蘭科種植區、珍稀瀕危植物栽培區、經濟林區、森林植物種質資源區。

雲南是木蘭科樹種分布中心,全世界共有15個屬150多種,雲南有11屬120多種。樹木園收集栽種了以華蓋木為主的木蘭科植物50多種,且多為大樹,實屬罕見。

樹木園收集栽培的50餘種14000多株珍稀、瀕危植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雲南紅豆杉、伯樂樹、禿杉、蘇鐵等10餘種,二級保護植物30多種。

一株樹齡近300年、胸徑1.1米、高13.8米、冠幅8×8米的巨大翠柏從70公里以外的地方移栽入園,創世界柏科植物移栽記錄。移栽成活的這株大樹,使遊人望而驚嘆。

圖片你可以到以下網址去看看:
http://www.rpkyz.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53&page=1
http://www.8264.com/8802.html
http://www.expo99km.gov.cn/

3. 彌勒公園有哪些

摘要 彌勒寺公園,改革開放,城市擴張,雲南省委大院南遷,原址辟開放式公園,因地得名,曰「彌勒寺公園」市民稱之為「省委公園」 園佔地80餘畝,築有假山、溪流、蓮池、飛瀑、水井。依地勢廣植古樹、美木、名花、異草,計有山茶園、桂花園、海棠園、盆景園,楊梅園、板栗園、八角園等,不勝枚舉。樓、亭、廊、宇和曲徑、棧道、小橋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園內春有玉蘭、櫻花,夏有紫薇、芙蓉,秋有桂花、木蓮,冬有山茶、蠟梅,季季樹披綠,月月草如茵,時時花似錦,日日水長流。

4. 求名家散文優美的片段(要出處) 摘抄用

一隻山羊在大道邊嚙嚼樹的根端。
城外,一條條長長的大豆被語數英蒙蔽著,走在大道中,像是走進一個動盪遮天的大傘。

5. 美文摘抄600字(初中)

她,一個外表沉穩,性情溫順,平時沒有多餘的言語,時常與舍友的打鬧凸顯了點孩子氣的女孩。他,外表冷酷,內心陽光,在班上數一數二的好學生,時常寫下令人難以忘懷的佳作。本是不在同一世界的兩人,相遇在那理工的街角。本是同一班級,卻不曾相識。

他,加入文學社,憑借著美文佳作和種種競賽榮譽,成為班級的佼佼者。班級的女生們時常議論著男孩,女孩也略有所聞。習慣看看雜志,欣賞欣賞美文的她,偶然間看見男孩優美佳作,深深的被吸引了。

」 沙場生死戎馬

為誰戰天下

問蒼生 何時還家

再與你合奏琵琶」

沙場上,豪言壯語;情場上,句句柔情……看在眼裡,這文章令女孩由衷的欣賞。女孩開始關注文學報,期待男孩佳作。也許是欣賞之心開始蔓延,漸漸地在班級里關注男孩。但是兩人的交談不多,總離不開班級事務,離不開數學課上的討論。或許是少女萌動之心,擅用自己的不懂來詢問男孩,渴望可以多一點與男孩享受這時光。

或許女孩的付出感化了老天,在一次交談中,男孩講訴了自己對於班級的不滿,對於寢室的厭惡。女孩安安靜靜地傾聽著,她多麼希望,他可以擁有一個像自己一樣的溫暖寢室,時常的打鬧,慢慢升溫的友情,每天可以更有活力的學習。後來兩人交換了QQ,交流漸漸增多了,對彼此的了解也慢慢深入了。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晚安』』成了每次交談的謝幕詞。

不知何時,女孩看到一篇文章,講解了晚安的含義,晚安不能對任何人都說。看完後,女孩憂心忡忡,因為她知道男孩喜歡中國文字,認為漢字是可以分解的,是可以解釋成不同意思,害怕這一句句晚安是情侶的特別意義。漸漸了,沒了晚安……

女孩深夜的電話只有他才會打來,他們不是情侶,沒有愛情。一個電話,一個鍾頭。平時少言少語的男孩,成了電話的主角。在電話里,女孩沒有過多的言語,也許是享受這樣安靜傾訴;享受男孩教導她的方式;享受男孩每一次聽的傷感歌曲。一次的電話,也許令女孩憂郁了幾天,男孩講訴了自己的心思,他不喜歡戀愛,喜歡這樣的電話,是因為他習慣曖昧,罌粟花的曖昧。女孩的心好像被雷擊似的疼。但是女孩明白這種友誼不低於愛情,不叫曖昧,是藍顏。她曾看到那寫話。所以,她害怕他們一旦成了男女朋友就不能像現在這樣毫無顧忌的無話不談,她會更在乎他對自己的看法;她擔心成了男女朋友就會要求對方更多,想占為己有,會受傷,也許最後會分手。會想,如果很喜歡很喜歡一個人,那麼就做朋友吧!做朋友可以一輩子。不要貪戀太多,一旦奢望得到,就註定要失去……女孩也害怕戀愛,看到自己身邊的舍友被愛情傷痛,付出真心換回狼狽的摸樣,為愛背負的傷,折斷了翅膀,為何多情的人總被無情的傷。也許是舍友的失戀,在女孩心裡留下了烙印,雖然渴望愛情,卻害怕愛情的來臨。曾經女孩對男孩說過看到身邊的朋友,為愛情流淚,真的有點對愛情有點恐懼。有時候感覺,當男女朋友分手時會受傷,還不如當知己朋友好,最起碼可以默默的關心,但男孩說愛到深情時,是不能的。也許是吧!這就是愛情。

女孩每一次上線,總會看看男孩在嗎。偶爾去看看男孩的心情,關注男孩的空間,會想男孩現在在忙什麼。也許這就是牽掛吧!卻不敢邁出這一步!女孩不明白,也許自己是因為喜歡男孩的文章,時常去翻閱,這也許就是喜歡吧!僅僅是喜歡他的文章而不是他......

或許暗戀是沒有回報的愛,女孩心甘情願的付出,也只是單相思。這是一種純凈古典的情感,古典的愛可以在寂寞中無聲地生長,而潔凈的愛可能會有盲目猶豫和創傷,它沒有任何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它無私心,彷彿為了信仰存在。 女孩這種最純真的愛,因為埋藏在心中,只剩簡簡單單,只留下回憶.......

6. 武漢漢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告訴我具體地方 ,然後具體怎麼過去。

漢口就是漢口江漢路步行街、集家嘴的白馬服裝城、漢正街、中山公園和它對面的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大江大湖大武漢,漢風漢韻知音城 全國第一大城中湖——東湖 武漢東湖的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由聽濤、磨山、珞洪、落雁、吹笛和白馬六個特色景區組成。聽濤景區的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磨山景區內的梅園規模位居全國梅園之首。 東湖既是水的世界,也是花的海洋,「月月有節、季季有花」是東湖的魅力所在。東湖名花薈萃,萬彩紛呈,春櫻、秋桂、夏荷、冬梅花開四季,十里飄香;浩淼的水域雲蒸霞蔚,霧繞煙橫,萬頃波光浮天搖地,令人難忘。 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 國家首批5A級風景區,黃鶴樓是武漢市的標志,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隋唐時已成為墨客騷人賞景游宴之所,孟浩然、崔顥、李白等都有吟詠黃鶴樓的詩詞名篇。後與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並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盛譽。黃鶴樓上,是憑欄遠眺長江的最佳視角,也最能體會到「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境界的地方。 世界第一樂章——曾侯乙編鍾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鍾,鑄造於2400多年前,至今仍保存完整、音色純正,是楚文化的傑出代表。湖北省博物館每天定時舉辦編鍾演奏、樂舞表演,遊客能親耳傾聽千年古樂,感受奇跡的存在。另外,省博還珍藏稀世文物20萬件,除曾侯乙編鍾以外,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等尤為珍貴。 中國近代第一英雄艦——中山艦 中山艦是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為重振海軍,向日本和歐美國家批量訂購的艦船之一。歷經近百年後,這一時期的艦艇目前所見的僅中山艦一艘,因此它是我國近代海軍發展史上目前唯一的、年代最為久遠的歷史見證物。現階段中山艦旅遊區位於江夏金口鎮,博物館的最大特點是將艦體陳列館和史跡陳列館合二為一,並參照瑞典瓦薩艦船博物館,採用「艦館合一」的方式。 辛亥革命的第一槍——辛亥革命博物館(紅樓) 辛亥革命博物館,位於武昌閱馬場,因舊址紅牆紅瓦,武漢人稱之為紅樓。1911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反對封建帝制的「第一槍」。武昌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則被尊崇為「民國之門」。 2011,辛亥革命首義將迎來100周年,以紅樓為核心的千年古城武昌老城區首義核心區將依託紀念之機更新面貌。 亞洲第一大江灘——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位於長江武漢市區北岸,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 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 戶部巷以漢味早點名聞天下。武漢人將吃早飯稱為「過早」,體現出對早餐的格外重視。巷內商戶經營各類漢味特色小吃,品種數量近百種,口味地道純正。特別是經過包裝打造後的戶部巷特色街區,恢復了古色古香的風格,還引進了精武鴨脖、新農牛肉等武漢名優美食,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外地遊客。 華中第一大休閑度假區——木蘭八景 黃陂區木蘭生態旅遊區囊括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天池、清涼寨、木蘭古門、雲霧山、木蘭草原、農耕年華等八大景區。黃陂是木蘭將軍故里,圍繞木蘭精神打造的木蘭系列景區,風格多元,成為都市人休閑度假的最佳選擇。 與水同行最浪漫——兩江夜遊 在武漢這座依水而居的城市,夜遊長江尤其能讓遊客近距離的感受江水,體會武漢大都市柔美、華彩的一面。坐在遊船上,沿岸燈火輝煌,江灘似被璀璨群星包圍著,老租界區的歐式建築群,在燈影的映襯下,顯得尤為壯觀。 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武漢大學 百年學府武漢大學,素以風景之秀麗、校園之博大、建築之精美、文化之濃郁而譽滿天下,尤以武大櫻花最為出名。武大位於東湖之濱,珞珈山麓,校園依山環湖,滿園蒼翠,桃紅櫻白,鳥語花香;武漢大學校園及其早期建築群分別具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個獨特的身份,這在中國大學中絕無僅有。 漢韻天下第一景 江城與長江邂逅 兩江隔三鎮,煙波籠帆影。獨特的地理環境註定武漢與「江」結下情緣,成為城市獨具的個性。武漢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城市風俗正是在長江的孕育下形成和繁榮。 在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裡,長江邊串聯起了三鎮20多處精華景點,在江上遊行過程中遊客可依次上岸游覽晴川閣、龜山、琴台大劇院、戶部巷漢味風情街、都府堤紅色風貌區、黃鶴樓,這些景點都是武漢旅遊核心產品,可謂一日江上行,了解大武漢。 武漢旅遊景點推薦 黃鶴樓:標志性建築,遠眺長江確實不錯。但是如果做過功課的就會發現它是個現代建築(1986年落成的),票價80元(4月1日漲的價),難免讓人覺得昂貴,故宮博物院、頤和園門票才多少錢歷史的時間都是無法比擬的。公園偏小,很快就可以玩遍(2.5小時足玩了)。 歸元寺:寺廟不大歷史悠久。羅漢堂的500羅漢最具代表,可以數自己的護法到門外對號,但是沒有明確告知是收費的(10元一張),給人感覺有點亂收費的感覺,服務人員態度也很一般,總是會說隨緣一類話。 東湖:湖面寬廣,樹木叢叢,有花的季節應該是不不錯的避暑勝地。情侶談情說愛的好地方,如果沒有花草可玩性可想了。 省博物館:一字:好!藏品精美,歷史悠久。越王勾踐、曾侯乙編鍾、鄖縣人頭骨化石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博物館建設的很好,干凈整齊。每個展廳門口均有當前展廳藏品的歷史介紹及重點文物(如果相機內存不夠就照那上面的代表,不過建議去那裡一定要帶大容量的內存卡),最可貴的是這樣的博物館居然是免費的!! 龜山電視塔:門票60(含塔);10元只是純門票,可玩性一般,就是可以看看長江,要比黃鶴樓的視野好,但是感覺就很一般了,因為它跟為現代化了! 木蘭天池:提前打聽天池的水位,如果沒有水或者少,最好就不要爬到頂了會讓你很失望。景區內的自然景觀可以一玩,但是從武漢港去往天池的小巴就太差了,寫的是直達,但是會因為人少讓你來回倒車(因為他們的運營成本問題,能理解,但是遊客就被人賣來賣去的,而且回來時候很累這樣倒車很有可能要站會漢口了1.5 小時)門票60元 漢口江灘:休閑好去處,那裡有1998年洪水的水位線,龍王廟 搭乘公交402路旅遊巴士,你就可以逛遍武漢三鎮。 武漢的小吃以早點為主,武漢人又把吃早飯叫「過早」。 熱乾麵、面窩、米耙粑、魚汁糊粉、燒梅、歡喜坨、發糕、鍋貼餃、水餃、餛飩、糯米雞、豆皮、散子、油墩、精武路鴨脖子、湯包、烤紅薯、糯米包油條、酥餃、糍粑、剁饃、苕面窩、細粉、寬粉、湯面、清酒、蛋酒、豆漿、雞冠餃、炒麵、炒粉、炒花飯、小張烤魚、清蒸武昌魚、魚香肉絲、瓦罐雞湯 武漢名小吃 還有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 ,蔡林記--熱乾麵,談炎記--水餃 ,順香居--燒梅 ,福慶和--牛肉米粉 ,五芳齋--湯圓 ,小桃園--煨湯 ,老謙記--牛肉豆絲,余媽媽--豆皮,面窩,田啟恆--糊湯粉,新農特色牛骨頭,民生全科小湯圓 ,福慶和米粉 ,雅園湖南米粉 ,楚寶桂花赤豆湯 ,寶慶牛肉麵 ,一品香大包 ,老會賓五葉梅 ,橘頌餅 ,東坡餅 ,油香 ,發米粑 ,什錦豆腐腦 ,涼粉涼面,炒良鄉栗子 ,沖糯米粉,炒白果(即銀杏果) 武漢風味小吃還有炸油餅、油條、蒸餃、煎包、醬肉包子、歡喜坨、年糕、糯米、糯米包、米酒四季美湯包、談炎記水餃、武漢熱乾麵、武漢面窩、黃州燒梅、東坡餅、江陵八寶飯、雲夢魚面、老通城豆皮、武漢豬肉乾、武漢香腸、武漢肉棗、豬油餑餑、麻烘糕、蓮藕糯米粥、燉蓮子、炒良鄉栗子、沖糯米粉、武漢酸白菜、沙市甜獨蒜頭,咸酥餅。 等。 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早飯對於武漢人來說一向都很重要,所以過早一向都是內容豐富,品種繁多。熱乾麵是武漢一大特色。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湖北江河湖泊眾多,水產極為豐富,所以武漢餐桌上河鮮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魚便是因為一九五八年毛主席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一出,而名揚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也是武漢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 武昌戶部巷新開一家黃記燒梅,特色是「油餅包燒梅」,很好吃,呵呵,還有糊湯粉。就在古巷小吃旁邊(就是以前在胭脂路十字路口的那家)。 熱乾麵啦現在變得早餐中餐晚餐都在吃,離不開了。萬達廣場最近新開了一家合記炸醬熱乾麵。此面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調料,成品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 方便帶走的武漢特產有: 一、 精武路的鴨脖子真空包裝; 二、 武昌魚超市有售的真空包裝; 三、 武漢熱乾麵方便麵包裝,沃爾瑪超市有售,以及調味品專櫃芝麻醬簡瓶包裝; 四、 武芳齋的湯園粉和湯園芯散包裝,短期內郵寄不會變質; 五、 一般超市有售的三峽苕酥和考感麻糖,價格適中,口感好,屬於比較有名有湖北特產。 你是想到湖北呢還是武漢旅遊呢? 一:湖北境內著名旅遊景點有: 1。宜昌的長江三峽、三峽大壩 2。國家地質公園神農架 3。十堰的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武當山 4。武漢市內的江樓名樓之一黃鶴樓 5。八百羅漢著稱的皇家寺廟歸元禪寺 6。名遐邇的東湖及東湖邊上的湖北省博物館 二;武漢市區: 1。武漢現在很多地方已經免費開放了,比如博物館和紅樓 2,東湖風景區。這個價錢有些貴,每個風景區的門票是三十,有三個主要風景區:聽濤區、落雁島、磨山。最好帶食物和水進去,裡面的東西貴得嚇人,附近的也很貴。落雁島提供帳篷,可以露營,但也要錢,不過感覺很不錯。東湖鳥語林和博物館只有一站路,你們可以步行去博物館,免費的哦,不過聽編鍾演奏10元 3,黃鶴樓,票價80,貌似。還行吧,畢竟是武漢的特色 4,黃鶴樓下面,有個司門口,買東西比較便宜又多,還有個戶部巷,吃東西一絕,真的,我最喜歡的,經常打個的去吃東西,你門來不去那裡太可惜了。(就是一條巷子,左右全是吃東西的小店,而且沒有賣重復食物的店) 5,可以走過長江大橋,感受一下長江第一橋的風范。對面是龜山電視塔,照下相就夠了,沒有必要進去,很貴,吃東西消費高,不過在那上面可以看到兩江交匯,俯瞰武漢三鎮,而且上面的旋轉餐廳不錯哦! 6,中山公園,好玩+刺激。不用門票,不玩的話,進去看看也好啊,還可以野炊,不要錢,食物自帶。 7,江灘,步行街,民眾樂園(若是時尚的人,保證喜歡) 8,如果要購物,那民眾那條街上的大洋,王府井,新世界,沃爾瑪等等。至於中山公園對面的國際廣場,估計就算了吧,學生族的話消費不起。 9,還有歸元寺,帶她去求簽,數羅漢 10,對於所說的坐船,順便可以坐船去漢正街。但是我勸你們別在那裡買東西,看你們是外地人,絕對不會便宜多少,但是東西質量很差。 如果一件衣服,你說是步行街買的,人們會贊賞,如果你說是漢正街買的,人們會鄙視——哪怕更本是同一種東西,同樣的價錢。漢正街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水貨街。 11,古琴台,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地方,但沒有很大的特色。 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希望採納

7. 昆明世博園旅遊攻略有哪些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簡稱世博園)是 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里。博覽園佔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園區整體規劃依山就勢,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的園林園藝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品大觀園。


博覽園主要有5個場館、7個專題展園、34個國內展園和33個國際展園組成五大場館包括國際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科技館和大溫室;七大專題展園:樹木園、竹園、盆景園、葯草園、茶園、蔬菜瓜果園和會後新建的名花藝石園;三大室外展區:國際室外展區、中國室外展區和企業室外展區。共培育移栽了各種類植物2,551種,200多萬株(叢),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12種,創歷屆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最好水平。同時還創下了佔地面積、建設速度、展示植物種類、園林精品、連體溫室 、竹類植物種類、柏 科植物移栽、斷崖塑石等8項“世界吉尼斯之最”。


交通信息:

昆明交通信息昆明汽車站客運時刻表 站點 時間 票價 行車時間 昆明 大理 08:30、09:30、10:30、13:00、14:00 100元/人 6小時 大理 昆明 同上(大理乘車地點:下關蒼山飯店) 昆明 麗江 08:30 150元/人 10小時 麗江 昆明 08:20(麗江乘車地點:麗江大酒店) 昆明 個舊 08:30、15:00 70元/人 6小時 個舊 昆明 同上(個舊乘車地點:個舊市新客運站)。

到世界園藝博覽園交通很方便,市區東南西北各汽車站均有專線車。有69路、71路,您還可以在長壽路乘10路公共汽車,或在此乘中巴車。

景點門票:

世界園藝博覽園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價格:100元 兒童票:50元。

門票備註:普通遊客上午100元/人,下午兩點以後70元/人。學生、軍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50元/人,15人以上團體票價30元/人

世博園遊玩攻略:

國際館

位於博覽園的最東端,主游路收尾處,離博覽園主入口約2公里。主體建築以鬱郁蔥蔥的山林作背景,環境優美。建築造型由一圓形主體和100多米長的弧形牆組成,以大體量的展覽空間展現在觀眾面前。建築結構通過幾個同心圓柱網形成幾個完整而流動的空間。世界各國的展室環繞中庭布置,充分體現了平等和睦的國際大家庭關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築有一種向上向前的動感和氣勢,象徵著人與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紀的決心。館前廣場結合地形設置庭園,前面有景觀水流、綠草鮮花,室外綠化和室內綠化相 互映襯,使展館布局溶於大自然。

人與自然館

是99博覽會的主題展館,展館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兩個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現了山、林、水、建築融於一體的意境。人與自然館主入口處的集散休息廣場緊靠主游路和景觀水池,大片草地緩緩伸向水面,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兩部分,前部水域較大,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後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觀為主,通過瀑布與前面水域相連。

大溫室

大溫室主體正對世博園入口中軸線,與世博園門、花園大道、世紀廣場連成一線,具有重要的標志性和景觀性。大溫室設計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共分為熱帶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高寒植物展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圖片展覽館四個展區。三個植物展區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暗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辯證規律。

竹園

位於世博園硯塘水庫東南側,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狹長帶狀,依山伴水。竹園共收集竹類植物28屬222種4000餘叢。有觀賞性強的筇竹、黃金間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餘種,有珍稀瀕危的鐵竹、針麻竹、貢山竹、梨滕竹、刺龍竹、中甸箭竹等50餘種,形成“日照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音,雨來有清韻”的環境氛圍。竹園內還布置有:竹排、紅砂石凳、感應式大熊貓、竹宮燈和蝴蝶泉。

盆景園

位於世博園花園大道南側,佔地面積5880平方米。園內主體建築以三個展廳及一組連廊形成背景,組合石亭以沉穩而秀麗的形象形成盆景園的鑄景立面。外部形象則以四坡梯形屋頂的三個方亭與連廊組合,坡面為木蘭色陶瓦、紅色牆面、白玉檐口,是建築形象帶有東方風格。

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

葯草園

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園設計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表現出立體山水畫模式,以名貴珍稀、常用中葯種植為主。在布局上以自然式為主,輔以規則式。力求體現“棵棵是葯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開,步步是景觀”的建園宗旨。

樹木園

位於世博園中部。有一、二級珍稀樹種約4萬余株,展示我國對珍稀、瀕危植物有效保護的成效,以及雲南在全球木蘭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樹木園移栽培植各種植物約83科300餘種,共計20000多株,其中珍稀瀕危植物50種、喬木1000多株。共分為木蘭科種植區、珍稀瀕危植物栽培區、經濟林區、森林植物種質資源區四個區。

蔬菜瓜果園

主題為“蔬菜瓜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們展示中國的農業發展,開發我國豐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種類,提倡野生沒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葯的蔬菜瓜果。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發展,蔬菜瓜果除了傳統的食用價值外,又增添了一項功能——觀賞性。蔬菜瓜果園展覽方式採取以室外活體栽培為主,兼顧實物產品和標本模型等。具體展出:蔬菜(約85個品種)、果樹類(約99個品種)、瓜類(約20個品種)


注意事項:

購物在昆明購買散裝食品或水果時,很多情況下賣家所說的 1斤是指1公斤,但是也有部分商品是以1市斤為單位來賣的,如果不能確定,購買之前最好確認清楚。另外,昆明人習慣把“半寸”叫作“一寸”,在沖印照片的時候最好問清楚,別弄錯了尺寸。

交通昆明公交車很方便,各景點都有公交車直達,市區設有公交車專用道,有時坐公交車比打車還要快捷。車上有三個異色座位是留給老弱婦孺的,注意不要搶占。在火車站等人多的地方附近要留心保管好財物。

防曬昆明地處高原,紫外線非常強烈,建議備好防曬用品。昆明一天之中的溫差很大,在冬、春兩季,日溫差有時可達12-20℃,此時去旅遊一定要准備毛衣或者外套。5-10月算是昆明的雨季,基本每天都有陣雨。只要一下雨,氣溫就會稍降,最好帶件風衣。秋、冬則要注意添加保暖衣物。

護膚昆明的冬天空氣異常乾燥,很多人都會嘴皮開裂,皮膚也變差,所以務必帶上足夠的皮膚滋潤保濕護膚品,還有潤唇膏!

飲食吃餌塊時若不習慣魚腥草的味道要提前跟老闆說。過橋米線湯一般都在 80 攝氏度以上,湯上桌後,切記不要急於去品嘗,不然會燙傷嘴唇。

手機在昆明市內手機信號很清晰,離開市區,問題也不大,除非是在大山背後比如世博園後的金地花園,可能會出現信號斷續的情況。

網吧昆明最好的網吧在北京路和東風路交界處的中國電信大樓里,營業時間 8:00~18:00,收費 10 元/小時,但業務范圍僅限於瀏覽頁面和收發電子郵件。 雲南大學附近也有不少好網吧,學校周圍通常是網吧最多的地方,所以要找網吧先找到學校準沒錯的。另外,在新民鄉和昆都區也有一些比較集中的網吧。

8. 四川叫的「月月紅花」學名叫什麼

如何區別月季、玫瑰、薔薇?

月季、玫瑰和薔薇是同屬薔薇科薔薇屬的姊妹花,因此,它們的形態十分相似,很容易使人混淆。在這里,我找出了它們的一些特點,這樣區別起這「三姊妹」來就容易多了。

月季和玫瑰的枝條較為直立(當然也有少數月季是蔓生的),月季莖干低矮、玫瑰輕干粗壯。薔薇植株較高,但莖干輕長,枝條蔓生或攀緣。

月季和薔薇的莖刺較大且一般有鉤,每節大致有3、4個;月季的新枝是紫紅色;玫瑰的莖

密布著絨毛和如針狀的細硬刺且莖呈黑色。 月季的小葉一般為3-5片,葉片平展光滑;薔薇的小葉為5-9片,葉緣有齒,葉片平展但有柔毛;玫瑰小葉也為5-9片,但葉片下面發皺,葉背發白有小刺,整個葉片也較厚且葉脈凹陷。

月季一般為單花頂生,也有數朵簇生的,一般為1-3朵,花徑約5厘米以上,花柄長且月月季季開花不敗,故稱月月紅、月季花、長春花。薔薇花常是6-7朵族生,為圓錐狀傘房花序,生於枝條頂部,花徑約3厘米,每年只開一次。玫瑰花單生或1-3朵簇生,花柄短,花莖與薔薇花大致相同,也只在夏季開一次花,但玫瑰花的香氣要比月季、薔薇濃郁很多。

另外,月季與玫瑰在花謝後萼片均不脫落,而薔薇的萼片就會脫落;季與薔薇的果實為圓球體,玫瑰是扁圓形的果實。

玫瑰、月季、薔薇形態上相似,往往不易分清,尤其目前鮮花市場上對它們的稱謂較為混淆,更難分辨。然而,玫瑰、月季和薔薇在植物分類上,它們同屬薔薇屬,不同種的植物,故在葉形、刺形、果形上有著很大的差別。①玫瑰。枝叢生,密生絨毛,多硬而尖的刺。葉片正面光滑起皺,背面具有白色刺狀毛。全年開花1次,花期1個月。果實扁球形。②月季。葉片平展光滑,枝桿上生有稀疏狀尖而彎曲的刺。小葉3~5枚,較玫瑰少。能多季開花。分薛力差於玫瑰。果實呈球形。③薔薇。葉片雖平展但有柔毛。植株較高,有時呈蔓生,花小而多,花謝後萼片脫落,果實呈圓形。
花色有乳白、鵝黃、金黃、粉紅、大紅、紫黑多種

9. 摘抄好詞和佳句,還有1000字左右的記事散文的主要內容.十萬火急!!!!

十段經典散文片段
1、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旳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旳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旳,有羞澀地打著朵兒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2、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片段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3、陳從周《說園》片段
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這一點我們在造園之先,首要考慮。何謂靜觀,就是園中予游者多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要有較長的游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庭院專主靜觀。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前者如蘇州網師園,後者則蘇州拙政園差可似之。人們進入網師園宜坐宜留之建築多,繞池一周,有檻前細數游魚,有亭中待月迎風,而軒外花影移牆,峰巒當窗,宛然如畫,靜中生趣。至於拙政園徑緣池轉,廊引人隨,與「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彷彿,妙在移步換影,這是動觀。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動靜之分,有關園林性質與園林面積大小。象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園,則宜以靜觀為主,即為一例。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疊山理水要造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山與水的關系究竟如何呢?簡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縮小(網師園水池仿虎丘白蓮池,極妙),處理原則悉符畫本。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我曾經用「水隨山轉,山因水活」與「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隨地作低平」來說明山水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從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啟示。明末清初疊山家張南垣主張用平岡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園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們能初步理解這個道理,就不至於離自然太遠,多少能呈現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4、梁實秋《雅舍》片段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下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凄涼。細雨蒙蒙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彌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濃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砉然一聲而泥水下注,此刻滿室狼藉,搶救無及。此種經驗,已數見不鮮。
「雅舍」之陳設,只當得簡朴二字,但灑掃拂拭,不使有纖塵。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業理發,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但是陳設雖簡,我卻喜歡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譏笑婦人喜歡變更桌椅位置,以為這是婦人天性喜變之一征。誣否且不論,我是喜歡改變的,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正廳上是一條案,前面一張八仙桌,一邊一把靠椅,兩傍是兩把靠椅夾一隻茶幾。我以為陳設宜求疏落參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懼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閑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
5、冰心《圖畫》
信步走下山門去,何曾想尋幽訪勝?
轉過山坳來,一片青草地,參天的樹影無際。樹後彎彎的石橋,橋後兩個俯蹲在殘照里的獅子。回過頭來,只一道的斷瓦頹垣,剝落的紅門,卻深深掩閉。原來是故家陵闕!何用來感慨興亡,且印下一幅圖畫。
半山裡,憑高下視,千百的燕子,繞著殿兒飛。城垛般的圍牆,白石的甬道,黃綠琉璃瓦的門樓,玲瓏剔透。樓前是山上的晚霞鮮紅,樓後是天邊的平原村樹,深藍濃紫。暮靄里,融合在一起。難道是玉宇瓊樓?難道是瑤宮貝闕?何用來搜索詩腸,且印下一幅圖畫。
低頭走著,—首詩的斷句,忽然浮上腦海來。「四月江南無矮樹,人家都在綠陰中。」何用苦憶是誰的著作,何用苦憶這詩的全文。只此已描畫盡了山下的人家!
6、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片段
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河的名字是葛蘭大(Granta),也有叫康河(Kiver Cam)的,許有上下流的區別,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倫潭——「Byron』s Pool」——當年拜倫常在那裡玩的;有一個老村子叫格蘭騫斯德,有一個果子園,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樹蔭下吃茶,花果會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會到你桌上來啄食,那真是別有一番天地。這是上游;下游是從騫斯德頓下去,河面展開,那是春夏間競舟的場所。上下河分界處有一個壩築,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聽水聲,聽近村晚鍾聲,聽河畔倦牛芻草聲,是我康橋經驗中最神秘的一種:大自然的優美、寧靜,調諧在這星光與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靈。
7、周作人《烏篷船》片段
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們那裡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來回總要預備一天。你坐在船上,應該是游山的態度,看看四周物色,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柏,河邊的紅寥和白殤,漁舍,各式各樣的橋,睏倦的時候睡在艙中拿出隨筆來看,或者沖一碗清茶喝喝。偏門外的鑒湖一帶,賀家池,壺筋左近,我都是喜歡的,或者往婁公埠騎驢去游蘭亭(但我勸你還是步行,騎驢或者於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蒼然的時候進城上都掛著薛荔的東門來,倒是頗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靜,你往杭州去時可於下午開船,黃昏時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這一帶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記了。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隻的招呼聲,以及鄉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雇一隻船到鄉下去看廟戲,可以了解中國舊戲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動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覺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樂法。只可惜講維新以來這些演劇與迎會都已禁止,中產階級的低能人別在「布業會館」等處建起「海式」的戲場來,請大家買票看上海的貓兒戲。這些地方你千萬不要去。--你到我那故鄉,恐怕沒有一個人認得,我又因為在教書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談閑天,實在抱歉而且惆悵。川島君夫婦現在偁山下,本來可以給你紹介,但是你到那裡的時候他們恐怕已經離開故鄉了。初寒,善自珍重,
不盡。
8、張恨水《讀書百宜錄》片段
秋窗日午,小院無人,抱膝獨坐,聊嫌枯寂,宜讀莊子秋水篇。
菊花滿前,案有旨酒,開懷爽飲,了無塵念,宜讀陶淵明詩。
黃昏日落,負手庭除。得此餘暇,綺懷萬動,宜讀花間諸集。
大雪漫天,爐燈小坐,人縮如蝟,豪氣欲銷,宜讀水滸傳林沖走雪一篇。
偶然失意,頗感懊惱,徘徊斗室,若有所悟,即宜拂幾焚香,靜坐稍息徐讀楞嚴經。
銀燈燦爛,畫閣春溫,細君含睇,穿針夜話,宜高聲朗誦,為伊讀西廂記。
月明如畫,清霜行天,秋夜迢迢,良多客感,宜讀盛唐諸子一唱三吹之詩。
薔薇架下,蜂蝶亂飛,正在青春,誰能不醉,宜細讀紅樓夢。
冗於瑣務,數日不暇,擺脫歸來,俗塵滿襟,宜讀史紀項羽本紀及游俠列傳。
9、張愛玲《更衣記》片段
出門時褲子上罩的裙子,其規律化更為徹底。通常都是黑色,逢著喜慶年節,太大穿紅的,姨太太穿粉紅。寡婦系黑裙,可是丈夫過世多年之後,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細榴是女人的儀態最嚴格的試驗。家教好的姑娘,蓮步柵柵,百稻裙雖不至於紋絲不動,也只限於最輕微的搖顫。不慣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來便予人以驚風駭浪的印象。更為苛刻的是新娘的紅裙,裙腰垂下一條條半寸來寬的飄帶,帶端系著鈴。行動時只許有一點隱約的叮當,像遠山上寶塔上的風鈴。晚至一九二0年左右,比較瀟灑自由的寬褶裙入時了,這一類的裙子方才完全廢除。
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為暴發戶。皮衣有一定的季節,分門別類,至為詳盡。十月里若是冷得出奇,穿三層皮是可以的,至於穿什麼皮,那卻要顧到季節而不能顧到天氣了。初冬穿「小毛」,如青種羊、紫羔、珠羔;然後穿「中毛」,如銀鼠、灰鼠、灰脊、狐腿、甘肩,倭刀;隆冬穿「大毛」,——自狐、青狐、西狐、玄狐、紫貂。「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中下等階級的人以前比現在富裕得多,大都有一件金銀嵌或羊皮袍子。
妨娘們的「昭君套」為陰森的冬月添上點色彩。根據歷代的圖畫,昭君出塞所戴的風兜是愛斯基摩式的,簡單大方,好萊塢明星仿製者頗多。中國十九世紀的「昭君套」卻是癲狂冶艷的,——一頂瓜皮帽,帽據圍上一圈皮,帽頂綴著極大的紅絨球,腦後垂著兩根粉紅緞帶,帶端綴著一對金印,動輒相擊作聲。
10、餘光中《聽聽那冷雨》片段
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灰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暗,對於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指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指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可能有點長,你選用吧
再給你五段不太「名」的作家,你可能不太知道,但對於我已經很熟了。
1、董橋《字緣》片段
台靜農的字是台靜農,高雅周到,放浪而不失分寸,許多地方回執得可愛,卻永遠去不掉那幾分寂寞的神態。這樣的人和字,確是很深情的,不隨隨便便出去開書展是對的。他的字里有太多的心事,把心事滿滿掛在展覽廳里畢竟有點唐突。台先生一定會說:"似可不必。"
沈尹默的字有亭台樓閣的氣息;魯迅的字完全適合攤在文人紀念館里;郭沫若的字是宮廷長廊上南書房行走的得意步伐。而台先生的字則只能跟有緣的人對坐窗前談心。我天天夜半回來,走進書齋,總看到他獨自兀坐,像有話說,又不想說。台先生一直在那裡。
2、陳國華《初冬月》片段
感謝生活感謝大自然的賜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囂、污染和擁擠,泊進了這一汪月色,際遇了這處明麗如夢的風景。陶醉在月華天籟中,我甚至忘記了我是什麼時候是怎樣進入這月色的,也沒有想到要走出這月色,走出這個恬靜和悅的夢境。
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僅有屬於自己的那一縷月光,稍不珍惜,就會去日苦多,萬事成蹉跎。君不見,此月方從遠古來,歷滄桑,經興衰,送千古風流,看花開花落……大王月,霜晨月,關山月,紅縷月,俱往矣!山河沉寂無言,酣然入夢;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輩該如何把握這一縷月光?初冬月高懸不語,娟然如洗。
3、蘇雪林《青春》片段
不陰不晴的天氣,乍寒乍暖的時令,一會兒是襲襲和風,一會兒是鎊鎊細雨,春是時哭時笑的,春是善於撒嬌的。樹枝間新透出葉芽,稀疏瑣碎地點綴著,地上黃一塊,黑一塊,又淺淺的綠一塊,看去很不順眼,但幾天後,便成了一片蓊然的綠雲,一條綴滿星星野花的綉氈了。壓在你眉梢上的那厚厚的灰黯色的雲,自然不免教你氣悶,可是他轉瞬間會化為如紗的輕煙,如酥的小雨。新婚紫燕,屢次雙雙來拜訪我的矮椽,軟語呢喃,商量不定,我知道他們準是看中了我的屋樑,果然數日後,便銜泥運草開始築巢了。遠處,不知是畫眉,還是百靈,或是黃鶯,在試著新吭呢。強澀地,不自然地,一聲一聲變換著,像苦吟詩人在推敲他的詩句似的。綠葉叢中紫羅蘭的囁嚅,芳草里鈴蘭的耳語,流泉邊迎春花的低笑,你聽不見么?我是聽得很清楚的。她們打扮整齊了,只等春之女神揭起綉幕,便要一個一個出場演奏。現在它們有點浮動,有點不耐煩。春是准備的。春是等待的。
幾天沒有出門,偶然涉足郊野,眼前竟換了一個新鮮的世界。到處怒綻著紅紫,到處隱現著虹光,到處悠揚著悅耳的鳥聲,到處飄盪著迷人的香氣,蔚藍天上,桃色的雲,徐徐伸著懶腰,似乎春眠未足,還帶著惺忪的睡態。流水卻瞧不過這小姐腔,它泛著瀲灧的霓彩,唱著響亮的新歌,頭也不回地奔赴巨川,奔赴大海……春是爛漫的,春是永遠的向著充實和完成的路上走的。
春光如海,古人的比喻多妙,多恰當。只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飽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與生意。
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預備夏的壯盛,秋的豐饒,冬的休息,不工作又怎麼辦?但春一面在工作,一面也在游戲,春是快樂的。
春不像夏的沉鬱,秋的肅穆,冬的死寂,它是一味活潑,一味熱狂,一味生長與發展,春是年青的。
4、胡蘭成《陌上桑》片段
及蠶上簇,城裡人就來胡村開秤收繭,行家水客即借住在村人家裡。他們戴的金戒指,用的香皂與雪白的洗臉毛巾,許多外洋碼頭來的新鮮物事兒,婦女們見了都有好意。而且也有是從城裡來的少年郎,不免要調笑溪邊洗衣洗菜的婦女,但她們對於外客皆有敬重,一敬重就主客的心思都靜了,有調笑的話亦只像溪水的陽光淺浪,用不著羞旁人。繭客年年來,我小時卻不聽見說有過羅曼史。
這時家家開簇拆繭,皎潔如雪色,都是婦女與小孩拆了,由男人挑到繭行去賣,繭行在各鄉及三界鎮上都有開著,路上都是挑繭的人,互相問答,評較各家的價錢,賣繭得來的是新鑄的銀元,照得人眼裡心裡明明亮。有價錢不合,亦不等錢用的,則自己繅絲再拿到城裡去賣,但各家婦女亦多少都要留下一些繭,繅絲收藏著,為應急或私房積蓄,總總是人世之事。
5、周澤雄《讀與寫的變遷》片段
古人寫得慢,讀得也慢;今人寫得快,讀得也快。我知道有些行業,是需要培養速讀技巧的,美國大律師李·貝利的名著《舌戰手冊》中,就有專章討論速讀技巧。舉個世俗的例子,如果閣下花了錢去按摩房,你肯定不願意對方用過於麻利的手法,三下五除二地把你打發。既然你是在享受生活,不管世道如何推崇速度,你都不想減少享受的時間。再以圍棋為例,那些每手棋能夠用半小時而不是一分鍾來思考的人,棋力總是更高一些。馬克思每年都會讀一遍《荷馬史詩》,毛姆也會定期閱讀莎士比亞,難道我們可以嘲笑他們的閱讀效率低下?正是這種享受日光浴似的閱讀,恰到好處地成全了他們的優秀。面對美妙的文學作品,讀得快不是本事,讀得慢才是能耐。
這是一個資訊時代,信息強權派生出一種風卷殘雲的閱讀傾向,結果,越來越多的讀者,竟至越來越習以為常地用對待信息的態度面對文學。這種態度的表象之一,就是一種「關鍵詞」狂潮。我說的不是學術論文中的關鍵詞——雖然我對這類通常抹在文首的「關鍵詞」從無好感——而是比喻性地暗指一種尋覓文本關鍵詞的閱讀傾向,類似律師從卷宗中找到核心內容。

再來幾段古文,你也沒說不要古文
1、王勃《滕王閣序》片段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仙)人之舊館。層台(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2、蘇軾《前赤壁賦》片段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3、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熱點內容
蘭花朱金色 發布:2025-09-12 19:03:51 瀏覽:545
給自己一朵花作文 發布:2025-09-12 18:44:30 瀏覽:536
婚慶櫻花花門 發布:2025-09-12 18:20:16 瀏覽:956
情人節曬什麼 發布:2025-09-12 18:15:22 瀏覽:289
荷花的花兒 發布:2025-09-12 18:08:34 瀏覽:80
扦插綠植如何快速生根 發布:2025-09-12 18:01:26 瀏覽:837
荷花荷花三娘子艷譚4 發布:2025-09-12 17:53:22 瀏覽:797
油牡丹用途 發布:2025-09-12 17:45:31 瀏覽:998
牡丹江糧庫 發布:2025-09-12 17:44:54 瀏覽:345
藝子龍廣場舞好一朵女人花 發布:2025-09-12 17:38:08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