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盆景
⑴ 盆栽出現瘤根是什麼原因
根癌病主要危害根頸、主根和側根,對於苗木則多發生在接穗和砧木癒合的地方。 發病初期出現近圓形的小瘤狀物,以後逐漸增大、變硬、表面粗糙、龜裂、顏色由淺變為深褐色或黑褐色,瘤內部木質化。
⑵ 江西讀者榮盛林問題:榕樹盆景根瘤病如何防治
答 根瘤病為小葉榕常見病之一,感染初期為灰白色柔軟小瘤體,而後變灰褐專色,隨之增大,表屬面粗糙變硬,多生於傷口處,全年可發生,但7~8月發病率高。
防治方法:①有病史圃地應提前預防,減少人為機械損傷,修剪、繁殖用的工具、容器、土壤均應嚴格消毒滅菌。②發現瘤體後,要及時切除並塗抹農用鏈黴素或醫用鏈黴素1000~1500倍液或醫用土黴素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於傷口。
⑶ 怎樣才能養好盆景呢
一、忌施肥。盛夏高溫,葉面失水較快,此時施肥可使樁體細胞濃度小於外界環內境濃度,導致植物細容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動,樁體因肥害失水而死。
二、忌乾旱。想起來澆水,想不起來就不澆水,有時一連幾天不管,一旦發現葉片萎蔫,才迅速補水,葉面便恢復正常,這是樁體適應環境的一種反應,但長期如此,過強的蒸騰作用終究會使樁體大「病」難愈,脫水而死。
三、忌水漬。當環境溫度超過28度時,應對盆景進行蔽蔭保護,否則,樁體從土壤中獲取的水量遠遠低於因蒸騰作用而失去水量,輕則葉緣灼傷、焦枯,重則樁體被日灼重創而死。
四、忌驟蔭。通常情況下,為避免高溫傷害,在環境溫度超過樁體忍受最高溫度時,應將盆景移向光照較弱的相對低溫區(約低2度)以利樁體生長,但如驟然將其移入室內或沒有光照的低溫區,過不了幾天,葉片就會自然脫落,樁體也會迅速萎縮而死。
五、忌午浴。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下的樁體噴水或向盆中澆水,這種「寵愛」方式會使盆景溫度突然低於環境溫度而傷及樁體。
⑷ 盆景的病害防治
樹樁盆景根部老化,易產生各種細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應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澆水量的控制。
介殼蟲治理:
介殼蟲危害普遍種類繁多。它是吸取樹樁樹液的害蟲,樹樁受其害後易引起煤煙病,出現生長不良,枝葉枯黃,提早落葉等現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殺死外,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0倍溶液,或用80%敵敵畏1000~1500倍溶液噴殺之。
紅蜘蛛治理:
紅蜘蛛是以吸取樹葉葉汁對葉片進行危害的,蟲害後,葉片呈灰斑色,並引起枯黃脫落。防治方法是用40%樂果乳劑1500~2000倍溶液或50%亞膠硫磷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噴殺,
蚜蟲治理:
蚜蟲種類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樹樁一般葉片捲曲下垂,嚴重時葉表污黑、乾枯而脫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0%樂果2000~3000倍水溶液噴殺,每周一次。或用魚藤2.5%800~1200。
⑸ 榕樹盆景的根瘤病要怎樣防治
根瘤病為小葉榕常見病之一,感染初期為灰白色柔軟小瘤體,而後變灰褐色,隨之增大,表面回粗答糙變硬,多生於傷口處,全年可發生,但7~8月發病率高。
防治方法:①有病史圃地應提前預防,減少人為機械損傷,修剪、繁殖用的工具、容器、土壤均應嚴格消毒滅菌。②發現瘤體後,要及時切除並塗抹農用鏈黴素或醫用鏈黴素1000~1500倍液或醫用土黴素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於傷口。
⑹ 盆景好養嗎要注意什麼
紫檀盆景怎麼養來:
土壤自:紫檀根系發達,有根瘤,能固氮,對土壤的要求不嚴。
光照:紫檀屬於熱帶植物,喜陽,因此,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溫度:紫檀盆景生長的年平均氣溫25度以上,極端最低氣溫2度,溫度過低會造成凍害。
澆水:紫檀盆景對水分要求較高,兩三天就要澆一次水,每次澆水要澆透,保證土壤濕潤。
施肥:紫檀的根瘤有固氮作用,因此,不用經常施肥,每年追施氮、磷、鉀復混肥1-2次即可。
紫檀盆景養植注意事項:
紫檀盆景對肥料的要求並不高,因此,在紫檀盆景用土時不要掩埋營養土,否則容易導致燒根;澆水時不可在中午太陽溫度高時澆水,否則會加大水分蒸發,造成紫檀盆景缺水,一般早上或傍晚澆水最宜。
⑺ 怎樣做使盆景中的樹干或樹根疤節根瘤腫大
一種是是需要長瘤的部位,用錘子輕輕敲打樹皮,使樹皮受傷,另一種方法是翹開樹皮,填入小石子。。
⑻ 羅漢松樹盆景的根須怎麼會有顆粒狀
羅漢松樹盆景的根須上顆粒狀的是根瘤,如豆科植物上的根瘤。它有著神奇的本領,能幫助珍珠羅漢松吸收空氣中的氮,使它的葉子葉綠素充沛,一年四季常綠。
⑼ 盆景羅漢松總是落葉怎麼回事
羅漢松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很廣,重要的街道位置,辦公樓環境布置都會看到身影,而羅漢松作為家庭養護的話,主要有小苗盆栽或者作為盆景養護,羅漢松是重要的盆景素材,非常受歡迎,當然羅漢松露養還是要比室內養護好養一些。
6,養護環境
當然養護環境也很重要,如果室內養護,通風差,濕度不宜,溫濕度調節差,盆土酸鹼度不合理,盆土板結透氣性差,這些都會影響根系的活力,所以希望網友自行檢查,找到原因才好對症下葯 。
⑽ 盆景的養殖方法
澆水
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樹樁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樹樁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樹樁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樹樁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樹樁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樹樁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需要使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需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遲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遲效性施肥一般是將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速效性施肥則是將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枝幹出現病害:表現在枝幹韌皮部、形成層腐爛、枝幹上出現莖腐和潰瘍,出現枝幹表面腐爛,干心腐朽,枝條上發生斑點等現象,通常應噴灑波爾多液,徐之以石硫合劑,並颳去腐爛局部等。
葉面病害:葉面病害通常出現黃棕色或黑色斑點、葉卷縮、枯萎、早期落葉等症狀,有可能是黃化病、葉斑病、煤煙病、白粉病等。葉斑病可摘去病葉,噴灑波爾多液;黃化病可用0.1~0.2硫酸亞鐵溶液噴灑葉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劑噴灑。
根部病害:樹樁盆景根部老化,易產生各種細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應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澆水量的控制。
介殼蟲治理:介殼蟲危害普遍種類繁多。它是吸取樹樁樹液的害蟲,樹樁受其害後易引起煤煙病,出現生長不良,枝葉枯黃,提早落葉等現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殺死外,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O倍溶液,或用80%敵敵畏1000~1500倍溶液噴殺之。
紅蜘蛛治理:紅蜘蛛是以吸取樹葉葉汁對葉片進行危害的,蟲害後,葉片呈灰斑色,並引起枯黃脫落。防治方法是用4O%樂果乳劑1500~200O倍溶液或50%亞膠硫磷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噴殺
蚜蟲治理:蚜蟲種類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樹樁一般葉片捲曲下垂,嚴重時葉表污黑、乾枯而脫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O%樂果2000~300O倍水溶液噴殺,每周一次。或用魚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噴殺。
室內擺設的盆花,因陽光不足,濕度不夠,空氣流動小,灰塵過多而影響植株生長。特別是一些珍貴名種的花卉,如發生葉黃、枝萎或爛根,就不容易養好。所以在室內要經常更換位置,最好5-7天換1次,冬季盆花更換位置時,要注意防寒,一般在晴天中午為宜,換走的盆花也不要使其遭受凍害。
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