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竹小盆景
⑴ 哪種竹子適合庭院養
所有竹類植物都需要充足日照,照理只要庭園光線足夠就能栽種,但其地下根莖會蔓內延竄生,所以竹子多半容密集成叢。
因此庭園若想種竹,最好慎選種類,且栽培於圍砌的花圃內。
小庭園建議挑方竹、紫竹、唐竹、鳳凰竹、日本矮竹、內門竹等嬌小的品種;
大庭園則可種方竹、唐竹、葫蘆竹、金絲竹、人面竹等景觀竹。
⑵ 竹子盆栽有哪些品種
竹子盆栽品種:
羅漢竹(佛肚竹)、金鑲玉竹、紫竹、鳳尾竹、黃金竹,這幾種專都是非常漂亮屬的真正竹子品種。
不是竹子,但叫竹的有:水竹、棕竹(觀音竹)、富貴竹、百合竹等。
羅漢竹
(2)金絲竹小盆景擴展閱讀
竹子盆栽種植方法
1.水分管理:盆栽竹子管理中水分管理很重要。竹子喜濕潤,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干透澆透」,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天至2天要澆水一次,冬天澆水少,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2.肥料管理:盆栽竹子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可水施復合肥。
3.病蟲防治:盆栽竹子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殺蟲劑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盛夏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子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大棚要覆蓋遮陰網,還需經常向葉片噴水,保持竹子葉色翠綠。到嚴寒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大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
⑶ 漳州各方面的知識
概況
漳州市位於福建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17°-118°、北緯23.8°-25°之間,東瀕台灣海峽,與廈門隔海相望,東北與泉州接壤,西北與龍岩相接,西南與廣東的汕頭毗鄰。全市總面積1.2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50萬,絕大多數為漢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個少數民族。漳州是著名的僑鄉和台灣祖居地,旅居海外的華僑、港澳同胞有70萬人,台灣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僑、台胞尋根謁祖的府地。
歷史沿革
漳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唐武後垂拱(685-688年)以前,這個地方還沒有建制。秦漢時只在閩粵通道的盤陀嶺設蒲葵關;晉代初年在梁山下建綏安縣;梁天監(502-519年)年間在荊城(今靖城)建蘭水縣;梁大同六年(公元504年)在九龍江畔建置龍溪縣;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並綏安,蘭水入龍溪縣。
唐高宗總章(668-760年)年間,閩粵一帶少數民族常連結一起反抗唐王朝。至儀鳳(676-679年)年間,高宗詔令玉鈴衛翌府左郎將歸德將軍陳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閩,並統領嶺南行軍奮力征戰。陳政死後,其子陳元光繼承父志,率領其眾,平定了閩粵邊境,在雲霄縣的漳水之北且耕且。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陳元光經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間設置一州,州治最初設在雲霄縣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同時,在綏安故地設置漳浦縣。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縣城),到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遷往龍溪(今漳州薌城區),改稱漳州郡。元代改稱漳州路,明清兩代稱漳州府;民國初年並為汀漳龍道;1934年改為福建省第五行政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福建省第六行政區,又叫龍溪專區;1969年改為龍溪地區。1985年7月實行"地改市、市管縣"行政體制,原來的龍溪地區改為漳州市,郵政編碼: 363000,電話區號: 0596。
漳州建置後,沿革多變,管轄范圍和縣份不一。唐垂拱時,分出泉州所轄龍溪縣一部分隸漳州,分置漳浦和懷恩兩縣;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廢懷恩縣,割龍溪縣來屬;宋乾德(963-968年)時,領縣除龍溪、漳浦外,還有龍岩、長泰,共四縣;元時增設南勝縣(後改為南靖縣);明成化(1465-1487年)年間,增加漳平縣;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析出平和縣;嘉靖九年(公元1734年)龍岩分出升為直隸州,並管轄漳平、寧洋兩個縣,漳州府范圍剩下七個縣。民國以後,從漳浦分出了雲霄縣,劃漳浦和詔安的一部分建置東山縣,復從龍溪縣分出了華安縣,這時管轄又增加為十個縣了。1951年6月1日,在行政專員公署所在地建立了漳州市;1960年春,龍溪縣與海澄縣合並為龍海市;1985年6月,地市合並改稱漳州市,原漳州市建制改為薌城區。1993年6月,龍海撤縣建市(縣級市)1997年1月,龍海市、薌城區各劃出一部分轄區成立龍文區。漳州市遂轄八縣一市二區,即漳浦、雲霄、東山、詔安、平和、南靖、華安、長泰縣和龍海市、薌城區、龍文區。
經濟
漳州是新興的工業城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名、優、特產品為依託,以鄉鎮企業為基礎,具有地方特色的輕型工業體系。全市主要工業生產行業有紡織、機械、電子、食品、包裝、建材、制罐、醫葯等15個門類,產品1000多種。確立了食品、機械、電子、電力四大支柱產業和建材、旅遊兩個重點產業,工業化進程正在快速推進。
漳州是全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對台農業,高優農業和外向型農業特色明顯,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外向型農業示範區和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確立了水產和林果兩大支柱產業,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高優創匯農業基地、綠色食品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基地,具備了加速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基礎和條件。
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626.36億元,比2004年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為24.6∶39.9∶3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3.93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49.86億元,增長17.6%;第三產業增加值222.57億元,增長9.3%。財政總收入50.61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26.96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41.50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企事業存款98.91億元,增長7.2%;儲蓄存款余額285.13億元,增長14.5%。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96億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中長期貸款126.17億元,增長20.9%;短期貸款157.93億元,下降1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9.94億元,增長1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1元,增長11.1%,農民人均純收入4690元,增長8.6%。2006年上半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59.89億元,增長25.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1.40億元,增長32.6%;財政總收入31.86億元,增長2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55億元,增長12%。
漳州物產富饒,素有"花果之城"、"魚米之鄉"的美稱。這里盛產"六大名果":蘆柑、荔枝、香蕉、龍眼、柚子、菠蘿;"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蘭花;以及對蝦、石斑魚、鮑魚、龍蝦、紅蟳、扇貝、牡蠣、泥蚶、魷魚等海珍品。天香麗質的水仙花、"國寶神葯"片仔癀和"國貨之光"八寶印泥,被譽為"漳州三寶",名揚海外。木偶雕刻、珍貝漆畫、九龍璧玉雕等旅遊工藝品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
漳州對外友好交往日益頻繁,國際友人來訪日益增多。澳大利亞總理霍克、菲律賓總統科拉松、阿基諾曾先後來訪。美國夏威夷水仙花皇後旅遊團、12國駐滬外交官和夫人考察團也來尋根、考察。1991年與日本諫早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自然地理
一、山脈、河流、平原
漳州西北多山,東南臨海,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西北部橫亘著博平嶺山脈,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縣境內的大芹山為最高點,海拔1544米,其他較著名的山嶺,有平和縣的小芹山、靈通山、長泰縣的天柱山、良崗山、漳浦縣的梁山,詔安縣的九侯山,雲霄、詔安、漳浦三縣交界的烏山等。全市山地面積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約2956平方公里,僅地面積的23.56%。
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龍江。九龍江發源於博平嶺山脈,分北溪、西溪、南溪三條幹流,橫貫華安、長泰、平和、南靖、薌城、龍海市等六個縣區。兩條幹流在龍海市的三叉河匯合後,又分流進東海。幹流長258公里,合支流共長1923公里。九龍江在福建省是僅次於閩江的第二大河,除九龍江外,境內較大的河流還有雲霄縣的漳江,詔安縣的東溪,漳浦縣的鹿溪,長泰縣的龍津江。
九龍江沿岸有許多河谷盆地。在九龍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由於土地肥沃,盛產稻穀、甘蔗、水果和其他經濟作物。
二、海灣
漳州的龍海、漳浦、雲霄、詔安、東山五個縣區臨海,海岸線全長680多公里。南端的東山島形如蝴蝶,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島,也是福建省著名的漁區。龍海的浯嶼島,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靠近廈門,是著名的漁島。漳浦則有三個半島:古雷半島、六鰲半島和整美半島。漳州沿海海岸曲折,海灣較著名的有:詔安灣、東山灣、舊鎮灣等。
詔安灣:詔安灣海域廣闊,是閩南良好的漁場之一。灣內盛產馬蛟魚、黃花魚,還有鯔魚、鱸魚、海鰻、黃翼雕、石斑魚、對蝦、紅鱘、梭子蟹140我種,靠近南澳島一帶產魷魚。灣內宮咒罵有10多個村莊都以漁業為主。外地每年都有兩三百條漁船到這里捕撈。僅詔安縣境內的灘塗面積就有2933多公頃,已開發養殖的有牡蠣,泥蚶、螠蟶、文蛤、對蝦、青蟹等。
東山縣的西埔灣與詔安灣緊連在一起。1979年後,東山從湖塘到丁上村建起一條長4350米、高5.5米、頂寬4.5米的海堤。圍墾水面積1800公頃。西埔灣底部平坦,為沙質泥或泥質沙,水質優良,飼料豐富。水溫11℃到34℃,無污染,是發展水產養殖的一個良好內灣。
東山灣:東山灣是福建著名的港灣之一。它的沿岸分屬東山、雲霄、漳浦三個縣。灣口東山銅陵鎮和漳浦古雷半島,遙相對望,相距僅4000米,口小肚大。灣內水面2.4萬多公頃。其中水深4至17米的面積有兩萬公頃。這里是中國東海和南海的交匯處。東海魚類和南海魚類都可在灣內繁殖。灣口的塔嶼島如中流砥柱,因而灣 內風浪不大,灣底質為泥、泥沙或沙,水無污染,溫度、酸度、鹼度適宜。有雲霄漳江淡水注入。水質優良,為多種魚、蝦、貝、藻類增的極好場所。灣內歷來產有長毛對蝦、斑節對蝦、鷹爪蝦、龍蝦等海珍品。魚類有鰶魚、青鱗、鯔魚、銀魚、黃鯛等幾十種。貝類養殖和野生的,主要有牡蠣、泥蚶、螠蟶、扇貝、鮑魚、江瑤貝、翡翠貽貝等。藻類有海帶、紫菜等。1984年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研究所以及省科委、省海洋研究所、省水產研究所專家,對東山灣進行了考察,確認東山灣可以開發為牧場化和農場化的漁類生產基地,並已列為中國科學院的研項目之一。
舊鎮灣:舊鎮灣位於漳浦中部東南面海區,是由六鰲半島和古雷半島合抱而一的一個內灣 ,它肚大口小,形如「寶葫蘆」。灣 內總面積5733多公頃,灘塗平坦,風浪小,長年有鹿溪和浯江溪淡水注入,潮流暢通,各種浮游生物豐富,是發展魚蝦貝藻養殖的良好場所,暢銷香港市場的「霞美」,就出產在這里。
三、氣候
漳州位於北緯23.6度到25度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溫度21℃。1985年最高日氣溫36.3℃,最低1.6℃。無霜期達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時;年積溫7701.5℃。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年平均風力二級。漳州每年六至九月常有台風襲來,最大風力達12級,台風常來暴雨或大暴雨,造成洪澇災害。但在高溫季節,台風也有助於降低氣溫和解除旱象。
漳州氣候條件優越,打開世界地圖,可看到在南、北23.5緯度(回歸線)附近,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的地方並不多,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亞的大沙漠,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印度、巴基斯坦和緬甸,屬於熱風季風氣候,西半球的智利屬高山氣候,而漳州則是少數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的地區之一。它整修地形依山面海,呈傾斜狀和台階狀,山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西北有武夷山脈和戴雲山脈擋住寒流入侵,東南面臨開闊的大海,溫濕氣流源源而來,構成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區域性氣候。因此,漳州比地球上同一緯度的其他亞熱帶地區具有更大的優勢。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它也處於北緯25度左右,但那裡的山勢是南北走向,北方寒流一來,很難遮擋。這種情況在漳州這兒是不可能發生的。漳州確是一塊「寶地」。
文化
自從唐垂拱二年開漳第一任刺史陳元光提倡獎掖農耕、通商惠工、興辦栄、移風易俗,傳播中原先進生產技術,改變了「火田畲種無耕犢」的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法,漳州由原始落後狀態過渡到「雜卉三科綠,嘉禾兩度新,俚歌聲靡曼,秫酒味醞醇」初步繁榮文明的社會景象。興辦書院也從此開始,《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卷》載:「松州書院在福建省漳州府,唐陳珦與士民講學處。」兩宋時期,興辦書院成為社會風氣。宋紹熙年間,朱熹漳州知府,他「每旬之二日必領屬官下州學視諸生,講《小學》,為其正義;六日下縣學,亦如之。」於是漳州便素有「海濱鄒魯」之美稱。
漳州名人薈萃,文化昌盛。歷史上除了開辟漳州的將領陳政、陳元光,丁儒外,還出現了高登、陳淳、林偕春、黃道周、張燮、唐朝彝、藍鼎元、庄亨陽、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清初出現了以謝琯樵、沈古松、汪志周為代表的「詔安畫派」。現代詔安畫家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堅、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則有林語堂、楊騷、許地山。有譽滿海內外,多次出國獻藝的布袋木偶戲、薌劇、潮劇。民間文藝豐富多彩,有錦歌、竹馬戲、大車鼓舞蹈和精緻的剪紙藝術。有被譽為中國女排獲取世界冠軍的搖籃――漳州體育基地。
自然資源
漳州市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水產資源、水電資源、;礦產資源和溫泉資源。
植物資源:除盛產大米、甘蔗、花生、煙葉、黃麻、茶葉,還有水果、蔬菜、花卉、葯材和其他特產。水果有47種,330多個品種。春有枇杷、楊梅、越冬柑桔和香蕉;夏有桃、李、荔枝、龍眼、西瓜、芒果、番石榴、鳳梨;秋有香蕉、柚子、梨、余甘、黃皮彈、柿子;冬有蘆柑、紅桔、橄欖、果蔗,不一而足。蔬菜有35種,108個品種,冬春有蔥、蒜、菲、菠菜、芹菜、芥菜、包菜、花菜、大白菜、蘿卜、西紅柿、荸薺等;夏秋有冬瓜、絲瓜、南瓜、葫蘆、八角瓜、青刀豆、豆角、空心茶、油菜、茄子、洋蔥、蓮藕等。花卉有1200多個呂種,如水仙、紅梅、臘梅、山茶、建蘭、海棠、玫瑰、月季、菊花、芍葯、含笑、玉蘭、瑞香、杜鵑、桂花、馬蹄香、七里香、大麗菊、樹蘭、三角梅、扶桑、芙蓉等,不勝枚舉。盆景盆栽則有羅漢松、石柳、古榕、文竹等。葯材有200多種,如茯苓、生地、淮山、鬱金、砂仁、肉桂、巴戟、一見喜、金線蓮、金銀花、天門冬、勾藤、山梔子、黃蓮、沉香、仙鶴等。其他草本、木本、藤本植物有1000多種。南靖縣和溪鄉六斗山的亞熱帶雨林,面積20公頃,其中熱帶亞熱帶植物達1050多種,諸如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無患子科、紫金牛科、夾竹桃科、山毛櫸科等。其中最具有特色和富有經濟價值的是紅栲、黃杞以及橡膠植物花皮膠藤。南靖縣南坑鄉大嶺一帶,也保留著大片比較完整的亞熱帶雨林植被,面積2666多公頃,素有「樹海」之稱,是福建省僅有的面積最大的一片。十多種稀珍植物如桫欏、建柏、宿軸木蘭,包括「人面竹」、「四方竹」、「銀練竹」、「金絲竹」等稀有珍貴竹子品種,已列作國家和省保護對象。
水產資源:閩南漁場廣闊,沿海水產資源有各種魚、蝦、貝、藻等400多種。魚蟹蝦類有長毛對蝦、斑節對蝦、鷹爪蝦、龍蝦、梭子蟹、青蟹、鋸緣青蟹、魚 祭 魚、青鱗、鯔魚、銀魚、丁香魚、鳳尾魚、黃鯛、黑鯛、魚 勒魚、石斑魚、蛇鯔、魴魚、玫瑰毒魚 由 、圓魚 由 、小公魚、海鯧、海鰻、鱗魚 是 、魚 非 魚 里 、馬鮫、真鯛、二長棘鯛、藍圓魚 參 、沙丁魚、烏賊、魚 章魚、魷魚等;貝類有牡蠣、泥蚶、蟲益 蟶、扇貝、鮑魚、江瑤貝、翡翠貽貝、蛤、螺等;藻類則有海帶、紫菜、江離、海蘿、羊西茶、鐵西菜、滸苔、馬尾藻等。
州服飾文化
服 飾
漳州地處亞熱帶,上古土著穿「卉服」,以樹皮、木葉蔽體。晉代衣冠南渡後,本地居民也穿上中原的葛、麻、吉貝(木棉)等織物。唐代漳州「歲五蠶,吳越皆不能及」。宋初,漳州歲貢葛布2萬匹,紡織業已與中原地區同步發展,漳州居民的服飾逐漸與中原一致。明代中後期,漳州月港海外貿易的興盛導致漳州人的服飾「跨越定製」,「人無貴*,多衣綺綉」,甚至「曳綉躡珠」,比官員還氣派。清代,漳州服飾奢侈依舊,「俗有誇多斗靡者,於舅姑餉婦之日,終席之間換衣數襲」。一些人將財力都花在服飾上,以致漳州俗話有「只怕跌下屎宕(糞坑),不怕火燒厝(房子)」之譏。這種奢靡之風直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才逐漸收斂。
附:漳州服飾文化
一、服 裝
清代,士紳穿長袍馬褂,平民男子穿長衫或對襟短衣或大襟上衣,體力勞動者常穿短打。女子穿高領右衽大襟衣或窄袖短襖,內裹束胸馬甲,下著長裙或長褲。纏足婦女在骹白(裹腳布)之外還套有□(音蝦)褲,即由白布縫成圓筒狀,半尺來高,底部綉有一圈寸把高的花,上部套入褲管內,其效用一為襯托小腳,二為顯示綉花的技藝。
民國時期,男子穿長衫、馬褂、布紐對襟上衣,也有穿西裝、工人裝、中山裝或行業制服的。女子穿大襟的短衣、襖、旗袍、長裙或短裙。男女均穿大襠褲,褲管寬大,加接四五寸寬的粗布褲腰,穿時折疊用褲帶扎緊,舊稱「粿巾褲」。沿海漁民的衣服染過薯莨汁或荔枝樹汁,耐海水浸泡,呈棕褐色,與眾不同。
新中國成立後,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學生裝、工作服、軍裝開始在城鎮流行;農村群眾多穿加翻領、對襟、化學紐扣的改良漢裝。「文化大革命」中,城鄉時興草綠色軍裝。80年代以來,城鄉居民的服裝呈多樣化趨勢,有中山裝、西裝、漢裝、T恤衫、牛仔服、茄克、風衣、運動服等。男女時裝的款式日新月異,新潮人士遂以為不追隨滬港時式不足以表現自己的派頭。
傳統的嬰兒服稱「和尚衫」。這種衣的前襟為斜形,腋下兩側綴布帶用以束腰,袖口和下擺均不縫邊,以防磨破嬰兒嬌嫩的皮膚,也寓意嬰兒長得快。嬰兒用的「散幔」(音sam4buā1)為無袖的棉披風,面料為紅綢或紅底印花布,披風上連綴一個兔耳形的風帽。舊時還喜給嬰幼兒帶兜肚,兜肚以紅布做成,並用金蒼線綉上一個萬字,護住幼兒的肚臍。漳州方言「臍」和「財」同音,護臍也寓意護財。還有用黑白相間的格子布做成的「花帕」,俗以為此帕可以「辟邪」,民間抱嬰幼兒出門時多蒙蓋花帕。
民國時期,漳州人夏天愛穿香雲紗,漳州話叫成「香紋紗」。這種布料透氣、透濕,穿在身上特別涼爽,顏色多為黑色,稱「油綢」,穿久褪成暗棕色。香雲紗價格不菲,不是貧寒人家所買得起的,故解放後香雲紗衣服往往成為戲台上反派人物的標志。現在市場上已看不到此種布料。
舊時,農民雨天多穿蓑衣,俗稱「棕蓑」。通體以棕製成,無袖,披在肩上能蓋住胸背。一種後背長過臀部;一種後背較短,但下綴棕裙,穿著時既能活動自如,又不致淋濕衣褲。70年代後已逐漸被塑料或尼龍雨衣所替代。
民間忌反向穿衣,因為只在為死人「套衫」(穿壽衣)時才將衣服先反向套在孝男身上。洗衣服時男衣必須放在女衣之上。夜間不得露天晾衣,竹竿尾端不得晾衣。衣服晾乾後須先摺疊後始可穿上,俗謂摺後再穿才有「摺氣」,方言中「摺」和「志」諧音。民間忌縫補穿在身上的衣服,俗以為此舉會使穿衣者日後受誣陷。
畲族男子服裝類似苗族,著粗布衣,尚黑色。畲族婦女著薴麻布衣服,多為藍、黑二色。上衣寬袖,右邊開襟,衣領、袖口和胸襟鑲藍邊,衣和圍裙綉花卉、禽鳥等圖案。不論寒暑下身均穿寬腿、大襠、綉花邊的短褲,扎綁腿。腰束花綢帶子,帶子上綴各色珠子。喜慶的日子姑娘穿五色花裙。60年代以後,其衣著與漢族無甚差別。
舊時,漳州人用皂角、茶籽餅和草木灰浸出液來泡洗衣服。瓦窯里還專門燒制用以過濾草木灰液的瓦漏斗,稱「漏母鍋」。浣洗白色織物則用白土去污。20年代,漳州居民開始使用肥皂。70年代以後,則多用合成洗衣粉。
舊時,農村群眾多用捶衣棍在池塘或溪圳邊的石頭上捶打洗滌衣服。城鎮居民則用搓板搓洗衣服。80年代起,城鎮居民多用洗衣機洗滌紡織品。
二、巾 帽
清代,官吏、皂隸戴全國統一的帽子,士紳戴「碗帽」(瓜皮帽),老年婦女冬季戴絨帽(用黑色絨布製成的無檐夾帽,額上鑲以小玉塊),嬰兒戴蓮花帽、虎頭帽。婦女外出時,不坐轎的貧者「以布覆頭,壅蔽其面」,稱俗「文公帕」。
民國時期,官紳戴碗帽、招票(氈帽)、絨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從事某些職業的人則戴與該職業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戶外工作的農夫或行商走販冬季多戴「猴帽」(用紗線織成筒狀,留有兩個眼孔,戴時將上端扎住,平時翻捲起來只蓋住頭頂,天冷時放下,包住整個頭部)。閨女少婦出門,頭蓋花帕遮住面頰。客家婦女則頭戴尖頂小笠,笠緣鑲半圓形花帕掩項至肩。
新中國成立後,碗帽和招票很快絕跡,時髦八角帽及軍帽、「幹部帽」。改革開放以來,市面上的帽子式樣繁多,顧客隨意挑選;而且性別、年齡、行業、季節有別,摩登男女隨時髦而變換帽子。
漳州城鄉民眾用以遮陽擋雨的斗笠主要有三種。大笠:為兩重竹篾中夾竹葉製成,圓形,直徑六七十厘米,是城鄉居民一種便當而結實的雨具。80年代後已為雨衣、雨傘所替代。甲�笠:竹篾編成笠架,上扎一層竹籜,籜與頭部笠架有兩三寸空隙,透風性能好。沿海地區笠頂較高,直徑約30厘米;內地笠頂較低,直徑約40多厘米。因其方便、輕巧、遮陽面大,至今農村較多使用。戽斗笠:形如圓錐形大漏斗。是沿海姑娘喜愛的遮陽用具。大號戽斗笠,笠沿擦肩,戴上戽斗笠可遮掉大半個臉。製作材料與一般斗笠無異,只是表面上過一層桐油,有的還用彩絲帶在笠沿和尖頂扎出花紋圖案,是適宜於海風大、陽光烈海島遮陽擋雨的用具。
三、鞋 屐
清代官員腳登皂靴,士紳穿呢鞋、緞鞋、布鞋;纏足婦女穿綉花弓鞋(又稱「板仔底鞋」),嬰幼兒穿虎頭鞋;一般人常年赤腳,走遠路時穿麻鞋或草鞋。
民國時期,上層人士多穿皮鞋,城裡人穿球鞋、萬里鞋(膠底布鞋)、高跟鞋、雨鞋(膠鞋),也常赤腳或穿木屐與草鞋(實際上是麻鞋)。但農村居民的鞋履沒有多少改變,即使能買上一雙萬里鞋,也當成奢侈品,進城時赤腳走到城裡才穿上,一出城就脫下包好,打赤腳走回家。
新中國成立後,自製的布鞋逐漸被淘汰,商品鞋的款式日益增多。但是直至60年代末,城鄉居民中春、夏、秋三季大多數仍然打赤腳。70年代以後,群眾逐漸改赤腳為穿拖鞋。80年代以後,連農村群眾也穿上多式多樣的鞋子。
舊時,漳州居民晚上洗過腳就穿木屐。木屐多用質地較松軟的烏桕、苦楝、楓木製底,上用皮革、棕辮或廢輪胎作帶,女用木屐還上漆描花。木屐價格低廉,穿著干凈、涼快。直至60年代初,一到傍晚,漳州城大街一片木屐聲,70年代後木屐已為塑料拖鞋所替代。
四、發 式
民國初年陳炯明在漳州城強制剪辮子之後,男子多理分頭、平頭、飛機頭或光頭。男孩剃光頭,腦門留一小方塊頭發。民國時期,女孩挽雙角辮,少女多梳獨辮、扎頭繩,青年婦女梳長髻或剪發,中老年婦女梳纂(俗名「螺仔鬢」),老年婦女扎黑額遮。逢節慶婦女的頭上要插鮮花,中老年婦女則常年插含笑花蕾,有的老年婦女插以鐵絲穿珍珠後彎成花、蝶等形狀的珠花。新中國成立後,少女多梳雙辮或剪發。中、青年婦女梳剪發,老年婦女梳纂。60年代,中、青年婦女開始剪成運動員發型。
畲族婦女的發式頗具特色:未婚姑娘梳獨辮,發間扎一條紅色絨線。已婚婦女多將頭發挽成高高的發髻,也有盤梳成田螺式、船舵式、角椎式或截筒高帽式。老年婦女常用青色或黑色絨線扎頭發。
二三十年代,漳州已有婦女燙發,用的是特製的火鉗。50年代改用電燙。60年代燙發被看作「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受到批判,幾乎廢止。80年代燙發之風大盛,使用化學葯水定型,婦女的發型日新月異,爭奇搶新。燙發已成為一種新行業,在大小城鎮,發廊、美容廳、美發廳等比比皆是,除燙發外還為男女顧客設計發型、洗頭、按摩。
80年代後,漳州男女居民的發式都已和全國各地同步變化。隨著經濟的繁榮,理發店日益衰落,大小發廊則生意興隆。政府已對發廊加強管理,打擊色情服務的歪風。
舊時,漳州居民用茶籽餅燒水來洗頭發,婦女用茶籽油抹頭發。八九十年代,茶籽餅和茶籽油已被各式各樣的洗發香波和發膏所替代。
五、佩 飾
舊時,婦女用的飾物有簪子、發插、耳環、手鐲、纂架、纂圍、戒指、項鏈等。手鐲有金、銀、翡翠、瑪瑙等,其中翡翠、瑪瑙手鐲男性老年人也佩戴,俗說能避免跌跤時骨折。舊時,一些地方的婦女以鑲金牙為裝飾,一般是鑲在上犬齒上。
50年代以後,金銀首飾基本上廢止。80年代以來,婦女又戴起金耳環、金戒指、金項鏈、金手鏈等,部分男子也戴金戒指和金項鏈,而且以其尺寸的粗大顯示財力和富貴。
傳統的幼兒佩飾多為銀器:綴在帽子上的小鈴鐺、小八卦、小彌勒佛,戴在頸脖上的天官鎖、葫蘆鎖,戴在手、足腕上的小銀圈或小銀鈴等。現在此類飾物多為式樣繁多的塑料、絨毛飾品所替代。
舊時,女孩八九歲時就要穿耳戴耳環,穿耳多在霜降日進行。是日,女孩坐在井邊,其母用紅柿祭拜井神;然後在女孩耳垂上抹上茶籽油不斷搓捏,待其麻木即以針刺透耳垂,將紅線留在耳垂內,再把針扔入井中。數日後傷口愈好,即可戴耳環。因家中嬰幼兒連續夭亡,或孩子的「八字」不好,個別生辰不利的男童也穿耳,俗謂男性女飾「好邀飼」(易養育成人)少災禍。50年代至70年代,此俗廢止;80年代後,此俗再興。
⑷ 盆景植物有哪些
常綠闊葉:
榕 、赤榕、象牙樹、羅漢松、月橘
針葉:
黑松、回赤松、錦松答、五葉松、杜松、真柏、杉木、檜木、 扁柏、木麻黃、雲杉、 龍柏、黃金柏、紅豆杉
雜木:
花木:梅花 、杜鵑、花石榴、樁、紫藤、山茶、花木瓜、合歡、 長壽梅、馬醉木、海棠、杏花、紫薇
果實:
梨、石榴、黃梔、佛手柑、桑、毛柿、姬蘋果、狀元紅、 金豆柑、櫻桃、金桔、檸檬
觀葉與寒樹:
楓、槭、黃櫨、玉葉、黃連木、櫸、榆、朴、 銀杏、金柳、垂柳、 檉柳、山想思、石梅、雀梅、發財樹、
竹類:
墨竹、四方竹、鳳尾竹、孟宗竹、孟元竹、金絲竹、葫蘆竹、人面竹、桂竹、世竹、 斑世竹、南天竹、棕竹
草物:
春蘭、寒蘭、蕙蘭、金龍邊、草蘭、蘇鐵、葦草、 姬薔薇、石菖、 風知草、山苔、紅苔、絨苔、姬杜鵑
⑸ 盆栽的分類
傳統的中國盆栽可分成兩大類。 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體,石、草、苔及飾物為輔,模仿自然樹相,加以剪定整姿,表達各樹種的本質與特性。
樹木盆栽的種類很多,普通按盆栽觀賞上的重點,可依樹型、樹數、樹高、樹種、觀賞及格調加以分類。
以樹種及觀賞分類
常見的盆栽樹種及觀賞分類表
(一) 樹木——常綠
闊葉:榕 、赤榕、象牙樹、羅漢松、月橘
針葉:黑松、赤松、錦松、五葉松、杜松、真柏、杉木、檜木、 扁柏、木麻黃、雲杉、龍柏、黃金柏
雜木
花木:梅花、杜鵑、花石榴、樁、紫藤、山茶、花木瓜、合歡、 長壽梅、馬醉木、海棠、杏花、紫薇
果實:梨、石榴、黃梔、佛手柑、桑、毛柿、姬蘋果、狀元紅、 金豆柑、櫻桃
觀葉與寒樹:楓、槭、黃櫨、玉葉、黃連木、櫸、榆、朴、銀杏、金柳、垂柳、 檉柳、山想思、石梅、雀梅
(二) 竹草——竹類
墨竹、四方竹、鳳尾竹、孟宗竹、孟元竹、金絲竹、葫蘆竹、人面竹、桂竹、世竹、 斑世竹、南天竹、棕竹
草物春蘭、寒蘭、蕙蘭、金龍邊、草蘭、蘇鐵、葦草、 姬薔薇、石菖、 風知草、山苔、紅苔、絨苔、姬杜鵑
以樹數分類
大致分為單乾和復干兩種。單干樹在盆中僅一根樹干,復干樹在盆中則有二根以上樹干。
單干——直干、斜干、曲干(模樣木)等。
復干——雙干、三干、五干、七干、合植、叢生、連根等。
以樹高分類
對於盆栽大小型的區別,由於培養環境不同,各有不同的看法,僅以認同的趨勢加以分類:
特大型盆栽:90厘米以上,1.5米以下。
寬廣的庭園或大規模的展覽會,特大型盆栽雄壯威武,曾經盛極一時,出盡風頭;但也隨著生活空間的縮小,漸漸失去往日的風光。
大型盆栽:70厘米~90厘米。這種大型盆栽,頂多兩人就可搬動,是目前國內外盆栽家最喜歡的高度,這種盆栽的氣派、格調、古氣都能充分表現出來,為生活空間較大的愛好者最理想的盆栽。
中型盆栽:30厘米以上,75厘米以下。
這是目前最流行的盆栽,一個人用雙手可自由搬動,管理方便,可任意布罝於玄關、客廳、茶幾、禮堂,也是目前國際間最受歡迎、價格最高,同時也是最具觀賞價值、最能表現盆栽家盆藝手法的盆栽。
小型盆栽:30厘米以下的盆栽。
單手可搬動,管理、觀賞方便,可布置於茶幾、書桌或小房間,是住在都市內沒有充裕空間的愛好者最適合栽種的盆栽。
居住環境愈來愈小,小型盆栽在國內外逐漸引起注意。由於成型容易,將緊跟 著中型盆栽成為未來的主流,尤其是15厘米~20厘米的小品盆栽。
超迷你盆栽:10厘米左右。日本通稱「豆盆栽」。
一手可拿數盆,嬌小玲瓏,相當可愛。由於體型太小,較無法充分表達盆的意境。管理很困難,所以無法普遍推廣,因此愛好者較少,住公寓式房屋者較適合。 1.選育經過
垂枝鴨梨為鴨梨的芽變,發現於河北束鹿大東城村。1975年引入國家梨種質圃觀察,1985年進行庭院栽培和盆栽驗,1995年提出垂枝鴨梨可作為庭院綠化和盆栽利用。
2.植物學特徵
樹冠為披散形,枝條下垂生長,樹干綠褐色。1年生枝黃綠色,向下彎曲。葉片橢圓形,濃綠,葉片厚,葉尖突尖,葉基圓形,葉緣波狀,粗鋸齒。
3.果實性狀
果實中等大,單果平均重185克,短葫蘆形。採收時果皮底色綠黃,陽面有不明顯的紅暈,貯藏後全面黃色。外形美觀,果梗較長,無梗窪。萼片宿存,彎窪深廣。果肉白色,肉質細而脆,石細胞少,汁極多,味甜微酸。含可溶性固形物11.98%,可溶性糖6.38%,可滴定酸0.18%,維生素c0.30毫克/百克。品質上等。
4.生物學特性
(1)生長習性樹勢中庸,40年生樹高5米,冠徑4.5米,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強,內膛枝條較多,枝條自然下垂生長,形似垂柳。
(2)以短果枝結果為主,中果枝、腋花芽也能結果。
(3)物候期在興城地區,4月上旬花芽萌動,5月上旬為盛花期,9月中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果實發育天數為135天,營養生長天數為210天左右。
(4)抗性植株抗寒力中等,花芽易受凍害,抗旱能力較強,抗黑星病能力弱。
5.農業技術特點與利用。
用於庭院綠化可先栽一般梨品種或栽大杜梨,待長到一定高度再高接垂枝鴨梨,1株樹接4~8個枝就可形成一株美觀的垂技鴨梨觀賞樹。如果用作盆栽,可先栽砧木杜梨或山梨,成活後在1米高處嫁接垂枝鴨梨,就可培育成一株盆栽樹。也可在盆里定植的砧木基部芽接垂枝鴨梨,就可培育成盆栽垂枝梨樹。由於垂枝鴨梨不抗黑星病,應注意加強對黑星病的防治工作。垂枝鴨梨是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觀賞綠化價值的品種。在庭院栽培和盆栽中有廣闊的利用前景。 1.選育經過
興矮3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從錦香梨(南果梨×巴梨)選育而成的緊湊型資源。1985年盆栽試驗,1995年定名為「興矮3號」。
2.植物學特徵
樹體緊湊矮壯,樹姿開張。樹干綠褐色,分枝多。1年生枝黃褐色,節間短,粗壯,皮干、而密。葉片橢圓形,濃綠,有光澤,葉片厚,革質。葉尖突尖,葉基楔形,葉緣細鋸齒。葉柄短,綠中微紅。幼葉橙紅色。
3.果實性狀
果實小,平均單果重73克。果實圓形,黃綠色陽面有淡紅暈。果梗中長,較粗。果心中大,果肉黃白色,質地中粗,汁液中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5%,可滴定酸0.20%,維生素c3.5毫克/百克鮮重。品質中上等。
4.生物學特性
(1)生長習性生長勢弱,15年生樹高1.75米,冠徑1.9米,干周34厘米。芽萌發率為73.3%,成枝力強,剪口下可抽生3~4個枝。1年生枝平均生長量為27厘米,粗0.39厘米。節間較短,平均0.96厘米。盆栽試驗結果,樹體矮小緊湊,4年生盆栽樹高65~70厘米。
(2)結果習性容易形成結果花芽,有的在苗圃即形成花芽,盆栽當年即結果,盆栽第二年結果12個,第三年結果33個。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腋花芽結果能力強。果台副梢抽生能力強,連續結果能力強。盆栽不易落果。
(3)該品種4月中下旬萌動,5月上旬盛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果實發育天數為122天,營養生長天數為209天。
(4)抗性葉片高抗黑星病,枝幹不抗輪紋病和腐爛病。抗寒性中等。
5.利用前景
興矮3號樹體矮小緊湊,是適於盆栽的良好品種。 1.選育經過興矮4號是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從錦香梨(南果梨×巴梨)的自然實生後代中選出的緊湊型資源。1980年進行株型矮化鑒定,1995年盆栽試驗,當年定名為「興矮4號」。
2.植物學特徵
樹體緊湊矮壯,樹姿半開張。樹干綠褐色,1年生枝黃綠色,節間短,粗壯。皮孔中大,圓形。葉片橢圓形,翠綠色,有光澤,葉尖突尖,葉基圓形。葉柄中長,較粗。幼葉淡綠色。
3.果實性狀
果實小,平均單果重67.64克,橢圓形。果面綠黃色,平滑,果點小而多,果梗中長,梗窪淺狹。萼片宿存,萼窪淺窄。果心中大,果肉黃白色,肉質細軟,易溶於口,汁多,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25%,可溶性糖7.7%,可滴定酸0.3%,維生素c3毫克/百克,品質中上。
4.生物學特性
(1)生長習性樹勢中庸,樹體緊湊矮壯,樹姿開張。15年生樹高1.64米,冠徑1.16米×1.3米,干周24厘米。1年生枝平均長20厘米,粗0.67厘米,節間長0.71厘米。芽萌發力弱,芽萌發率為45.4%。成枝力弱,延長枝剪口下抽生2個長枝。
(2)以中長枝結果為主,很少形成腋花芽。采前落果較重。
(3)物候期在遼寧興城地區,4月中下旬花芽萌動,5月上中旬盛花,8月中旬果實成熟。
(4)杭性抗寒性中等,較抗黑星病,不抗枝幹輪紋病和腐爛病。
5.利用前景
興矮4號植株矮化緊湊。在盆栽條件下,4年生樹高1.21米。定植第三年結果。樹冠圓頭形,葉片翠綠,自然美觀,有較大的盆栽應用前景。
⑹ 什麼盆栽好
一、葉門鐵 葉門鐵四季常青,葉片很是寬大,一般能達80厘米長,而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不需要過多管理就能生長旺盛。雖然生長速度緩慢,但壽命很長,在客廳中養上一盆還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養護: 1、保持室內溫暖濕潤,氣溫不要低於10度,否則會出現不良反應; 2、放在室內有散光照射的地方進行養護,長期不見光時葉片容易發白; 3、葉門鐵對水分要求不高,等到盆內土壤幾乎完全乾旱之後再澆水即可。二、平安樹 這種植物是在客廳中擺放的首選之一,它擁有著美好的寓意,象徵著平安祥和的良好願景,寄託著對家人的祝福。除此之外,平安樹還能起到清新空氣的作用,很適合在客廳中擺放一盆。養護: 1、平安樹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但也具有很強的耐陰性,因此這種植物對養護環境並不怎麼挑剔,可以隨意選擇地點進行擺放; 2、平安樹不耐旱,要注意把握澆水次數,也要防止盆內積水; 3、夏季清晨可以給其葉片表面噴灑一些清水,以達到保濕效果。三、鴨腳木 鴨腳木也屬於常見的一種大型觀葉植物,放在客廳中除了具有綠化環境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凈化污染物質,去除室內空氣中的甲醛,而且據說鴨腳木還有一定的驅邪避災的作用。養護: 1、鴨腳木喜愛溫暖半陰的環境,室內養護的時候夏季注意遮陰; 2、冬季要保溫,室內溫度不低於5度; 3、鴨腳木能耐乾旱,澆水不必過於頻繁。四、散尾葵 散尾葵的葉片常綠,整體形態優美端莊,放在客廳之中,可以為家中增添些許清新精緻的美感,而且這種植物還能夠有效凈化空氣中的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質,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養護: 1、平時養護注意保持盆內濕潤,夏季避免澆水過多引起積水爛根; 2、可以每半個月施加一次有機肥; 3、散尾葵能夠耐半陰,可放在有散光的位置進行養護。五、龍血樹 龍血樹也有個更為人們所熟悉的名字,「不老松」,它的葉片形狀很像一把奪鞘而出的寶劍,放在客廳中別有異國風情。且這種植物具有很好的風水作用,實有一舉兩得之效。養護: 1、龍血樹喜陽光充足的高溫環境,要放在有光照的地方進行養護; 2、冬季特別注意禦寒,室內溫度不要低於5度。六、螺紋鐵螺紋鐵的葉片呈螺紋狀,細長而富有光澤,姿態很是端莊挺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能夠吸收室內的甲醛等有害氣體,很適合養在客廳之中。 養護: 1、喜半陰,對日照要求不高,可以養在客廳中有散光照射的地方; 2、對水肥的要求不高,澆水不必過於勤快,半個月澆一次就行,如果感覺沒有必要,完全可以不施肥。七、龜背竹 龜背竹的壽命很長,因此還有健康長壽的寓意,可以放在年長者的客廳之中,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的好效果。並且龜背竹夜晚具有很強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能夠凈化室內空氣。養護: 1、龜背竹耐陰,最忌強光照射,要放在較為陰涼的地方養護; 2、澆水的頻率可以適當加快,不要讓龜背竹時刻處在乾旱的環境之中; 3、冬季適當保溫,溫度不要低於5度。八、發財樹 發財樹如果養護得當,高度可達1.5米以上,形態端莊瀟灑,可以用來當做室內的裝飾品。而且風水學上說,在家中的東南方向放置一盆發財樹,有助於招財進寶,還能讓家中所有人都變得精神煥發。 養護: 1、喜陽光照射,不要將其長時間置於陰涼的角落; 2、喜肥,生長期內可以每半個月對其施加一次液體肥; 3、發財樹喜高溫環境,尤其冬季注意保持溫度在15度以上。九、虎皮蘭 虎皮蘭的葉片上有淺綠色的條紋,整個葉片看上去黃綠相間,就像是虎尾一般,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養護: 1、每半個月澆一次水,土壤保持較高的排水透氣性; 2、盡量少施肥,想要讓其生長快速,可以每年換一次盆。十、琴葉榕 琴葉榕這種植物的樣貌很是美觀,整體細長精煉,又不乏精英般的干練氣質,經常出現在一些歐洲家居雜志之中,極富異國氣質。在客廳中養護一盆可以大大提高整體家居的時尚氣質,而且養起來也很方便。養護: 1、多澆水,尤其是春夏兩季正值生長期的時候; 2、喜陰,可在陰涼地區養護,但可定期讓其接受散光照射,這樣有利於其健康生長。
⑺ 榕樹放在家裡有什麼講究
擺放的盆景植物一定要健康美觀,不可出現枯萎的狀況。木行屬陽,是五行中唯一具有生命的東西,可以生長、繁殖。切忌使用乾燥花,它會吸收陰氣,在風水上是不好的。
正東方位是代表健康的方位,住宅或房間要注意這個方位的風水布局,才能常保家人,尤其是家長的健康。由於正東方屬木,所以催化這個方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此擺放健康的綠色植物。 植物的大小要和房間成比例,而且不可用尖葉的植物。
榕樹盆景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徵,是很好的造型景觀。
⑻ 竹盆景怎麼製作
盆景竹製作的材料一般有觀音竹、佛肚竹、湘妃竹、矮竹、翡白竹、黑葉竹、鳳尾竹、金絲竹和方竹等。在2—4月,選擇竹叢邊發育良好的一二年生的根,稈上應帶有竹鞭,進行分株。挖掘時要注意保護竹鞭上的芽,盡可能多帶點土。然後剪去稈的中上部,留下基部約60厘米長的一段作為種竹,直立種入口徑為10厘米,高度為7厘米的盆子中,進行培育。栽培時施肥極少,以免長得過於高大。到第二年就可在這基礎上加工成小盆景了。製作盆景竹最好在4—5月幼筍出土時帶鞭分植,製作完成後盆土要保持微濕。20天後即可成活。盆景竹要放在陰涼通風處,夏季要向葉面噴水,以免葉面發焦。冬季到移入室內,保暖過冬。
⑼ 請問盆栽植物有哪些
家庭裝飾盆栽植物有哪些?家庭裝飾盆栽植物有很多,一般我們選擇的標准以清新空氣為主。而且不同地方選擇的植物也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一般卧室是不建議擺放盆栽植物的。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關於常見的家庭盆栽植物,希望對你的選擇有幫助: 1、尾蘭: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2、蘆薈:可以美容,凈化空氣,常綠蘆薈有一定的吸收異味作用,作用時間較長。 3、滴水觀音:有清除空氣灰塵的功效。 4、米蘭: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淡淡的清香,雅氣十足。 5、非洲茉莉: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可使人放鬆、有利於睡眠,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6、龜背竹: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7、綠蘿:這種生物中的"高效空氣凈化器"原產為墨西哥高原。由於它能同時凈化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因此非常適合擺放在新裝修好的居室中。新鋪的地板只是滋生有害物質的源頭之一。 8、金心吊蘭: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凈化空氣。 9、金琥:晝夜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且易成活。 10、綠葉吊蘭:不擇土壤,對光線要求不嚴。有極強的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有"綠色凈化器" 之美稱。 11、巴西鐵:巴西鐵又稱香龍血樹,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12、散尾葵:它綠色的棕櫚葉對二甲苯和甲醛有十分有效的凈化作用。 13、桂花: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14、發財樹: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適生於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喜陽也耐陰、管理養護方便。 15、巴西龍骨:晝夜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且易成活。 16、常春藤:能有效抵制尼古丁中的致癌物質。通過葉片上的微小氣孔,吸收有害物質,並將之轉化為無害的糖份與氨基酸。 17、白掌:抑制人體呼出的廢氣如氨氣和丙酮的"專家"。同時它也可以過濾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發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乾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8、銀皇後:以它獨特的空氣凈化能力著稱: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越高,它越能發揮其凈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適合通風條件不佳的陰暗房間。 19、鐵線蕨:每小時能吸收大約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生物"凈化器"。成天與油漆、塗料打交道者,或者身邊有喜好吸煙的人,應該在工作場所放至少一盆蕨類植物。另外,它還可以抑制電腦顯示器和列印機中釋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20、鴨腳木:給吸煙家庭帶來新鮮的空氣。葉片可以從煙霧彌漫的空氣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並通過光合作用將之轉換為無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質。另外,它每小時能把甲醛濃度降低大約9毫克。 21、千年木:葉片與根部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並將其分解為無毒物質。 22、黃金葛:黃金葛可以在其他室內植物無法適應的環境里"工作"。通過類似光合作用的過程,它可以把織物、牆面和煙霧中釋放的有毒物質分解為植物自有的物質。 23、垂葉榕:葉片與根部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並將其分解為無毒物質。 另外燕子掌、金枝玉葉、蘆薈、觀音蓮、仙人掌、麒麟掌等都是可以盆栽的肉質植物
⑽ 小盆栽怎樣養可以活的更久
1.什麼植物放置什麼地方
即使是全世界最牛13的園丁,也不能讓一個喜光植物在陰冷的地方茁壯成長。所以,當你購置一盆新植物的時候,請務必先了解它的習性,確保它在光照與溫度水平合適的角落生活。
2.盡量避免陽光直曬
再頑強的漢紙如果一直曝曬在陽光下,也會干萎。植物也一樣,大多數的室內植物都不喜歡熾熱的陽光,同理,也不喜歡家裡電器的散熱器喔。
3.盡量給予光與亮
陰暗的環境總是會使人感覺到無助與絕望,植物們也會因為沒有足夠的光線而抑鬱的。所以要確保它們能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快樂地光合作用起來。(寫完這句,立馬吃了一口香蕉,抗抑鬱!)
4.天生相沖的兩者
盡量不要讓植物們跟廢報紙等待在一起,因為雙方都對空氣中的水分情有獨鍾。而這場戰爭通常是以植物枯萎倒下為結局。
5.穩固植物的根基
穿著不合腳的鞋,你肯定走不遠。所以,當你的植物們成長了一定的時間之後,記得給他們換一個稍大一點的容器,以確保植物的根部不受到擠壓,能很好地吸收營養並不斷壯大。
6.做一個專業的小園丁
寫字需要筆,吃飯需要碗,養小植物則需要灑水、噴水工具。用灑水器澆灌植物,能保證充分並均勻地濕透泥土,而使用噴水工具則可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粉塵含量,預防蟲害。如果你使用的是玻璃容器,還需要一個長柄的海棉刷,用於定期清洗容器。
7.做好排水能讓你的桌面免於一場災難
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就是給植物用上底部鏤空的容器,同時外加一個小碟子以防止你的桌面泥水成災。底部鏤空容器的好處在於保障根部通氣,同時防止植物淹死。
8.植物也會冬眠
很在寒冷的冬天,植物跟人體一樣,也會感覺到冷。所以在冬季,記得把植物們轉移到寒風無法撲面吹及的地方。同時,大多數植物在冬季也都會處於休眠狀態,因此不需要過多的陽光與水分,所以你要留意食物供給的量,這也有助於預防黴菌、根腐病等疾病。
9.時刻保持警惕
更高階的小園丁,還需要學會識別植物早期潛在的健康問題,避免由於蟲害或其他的生理問題殺死你心愛的小綠。比如說,花蕾脫落、葉子枯萎、葉面上出現棕色的斑紋等狀況,都是在提醒你空氣濕度過低。出現黴菌、根莖或葉子腐爛、莖部較軟等狀況,都是在提醒你給水過多。
10.花期長短有學問
所謂紅顏薄命,有一些長相超群的植物,其花期會較短,需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