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彎曲度

盆景彎曲度

發布時間: 2022-05-16 22:06:34

Ⅰ 徽派盆景的藝術境界

在盆景創作中,種種盆景藝術表現手法的靈活運用,可以創作出理想的盆景藝術品。一個成功的盆景作品,必須具有美的生境、美的畫境和美的意境。總之,是有的之景,托景言志,借景言情。 (一)美的生境生境美是盆景創作必須達到的第一境界。生境美即自然美、生活美;應含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亦即天然圖畫是也。生境是畫境、意境的源泉和前提,這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盆景藝術創作中的反映。為了達到使人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盆景的體量、形式、色彩、布局、風格等,只能使自然美增色,而不能壓抑和破壞自然美。
l.形質之美主要為植物材料的根、干、枝、葉、花、果的形質美和山石材料的紋理、斷面、結構等形質美。如黃山松的主幹被累累鱗甲,古趣盎然;珍珠黃楊的細葉圓潤如玉,紅綠相間;拘杞的鮮果噴紅吐朱,勝似瑪瑙珠串;杜鵑的花冠如翩翩彩蝶,在枝頭尋芳弄香、追嬉鬧春;木的根蔸枯態嶙峋、渾如鐵鑄。石材如砂積石的細密孔穴和蘆管結構、斧劈石的直紋豎理、龜紋石的天然皴皺、宣石潤白的石質等也非常雅觀。
2.色彩之美色彩之美具有感情效果。這是因為色彩的刺激,能使人產生某種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應,從而影響人的感情和情緒。它主要指植物根、干、枝、葉、花、果和山石材料的色彩和光澤。植物如翠竹碧玉般綠稈、紅楓燃霞般赤葉、梅花冰肌玉膚般英華、火棘紅精赤足般圓果等;山石材料如硯石墨玉般光澤、宣石白玉般膚色、螢石翡翠般綠色等。
3.動聲之美主要表現 在植物材料上,如風吹草動,疏聲薄影;松樹則林濤陣陣,頗有高山曠林野趣。表現 在山水盆景上,則有瀑布飛濺、雲霧繚繞。
4.變化之美植物材料,在春天表現為新芽吐綠,一片生機;夏天則葉色鮮濃、花香襲人,給人以日新月異之感;金秋則丹楓似火、銀桂飄香、榴果壓枝,猶有收獲之喜;冬天則梅花傲雪綻放,更具剛毅不屈的精神,催人振奮,叫人上進。表現 在山光水色上則春山秀麗、夏山濃郁、秋山蕭疏、冬山枯寂等等。
5.整體之美植物、山石材料,在各自具備的個體美的基礎上,將各部分的形態和色彩有機地結合起來,山石、植物經藝術加工後進行組景,因此較之於單個或單個之一部分,則表現出更集中、更完善之美,這就是整體美。整體美除了自然美之外,更主要的是生活美。 龍樁盆景主要用梅花,也有用碧桃、羅漢松樹種素材進行造型。整體形象猶如一條游龍,有龍頭(羅漢松不作龍頭)、龍身、龍爪和龍尾。
龍頭的培養:龍頭培養與壓條繁殖有關。清明前後,將梅幼樹或老樁基部萌櫱枝進行壓條繁殖。翌春剪離母樹,移栽他處。母樹經壓條時修剪刺激,當年便在基部再發生幾個強壯的萌櫱枝。次春又可繼續壓條,由於多年反復壓條作業,母樹基部就形成膨大而畸形的樁頭,有時白蟻侵入樁頭,咬食木質,到一定時間清除白蟻後則成為舍利樁頭,更顯蒼古。當龍頭培養幾年後,可在龍頭上萌發的萌櫱枝中選擇一強壯而較長的萌枝作龍身造型。
龍身造型:先在樁基部旁立一竹竿或木桿,下部插入土內,作為造型支柱。然後將選奸的梅主幹(應有2~3米高)作左右S形彎曲(游龍彎),每彎之間
用棕櫚葉條扎縛固定,二彎的中間位置也用棕櫚葉條將梅干扎縛在支柱上固定,同時在將梅干作S形彎曲時就注意使梅干間隔穿插在枝柱兩側。相鄰兩彎的寬度視龍身高度而定,一般15~25厘米,下部稍寬,上部稍窄。彎的多少視梅枝長短和需要而定。如需龍身更高而選的梅於不夠長,則可在第一年做好的龍身頂部選一飽滿芽,並在芽的上方短截,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促使該芽長出較強的延長干,第二年繼續作S彎,以達到所需的高度,這延長干所作的彎的平面一般應與上年彎的平面一致,也可錯開一小角度,如錯角則為掉彎。和控制花枝多少。
龍身主幹在開始放龍爪枝時,龍爪枝一般較細弱,橫伸不出去時可用細竹竿橫扎在龍身主幹上以便支撐龍爪枝。
龍爪枝的設置是兩側對稱,而且下部的外伸較長,上部較短,個造型大致為等腰梯形。
龍尾蓄枝:當進行龍身造型時,將龍身主幹頂梢攀直,並用棕葉條扎縛枉支柱上,同時將干梢短截,剪口下幾個芽萌發成小主枝,次年將這些枝留4~7厘米進行短截。強度修剪刺激其上再萌發一些枝條,第三年將這些枝留10—15厘米修剪,頂部就形成由許多側枝組成的比較廣的枝群,這就是龍尾。
至此,梅花龍樁盆景造型作業基本告一段落,以後就進入養樁階段。養樁階段是一漫長的過程。需十餘年或幾十年的功夫。一定要達到樁頭、主粗壯、皮皴色老時才有觀賞價值。在養樁階段主要的工作址修剪調整姿態,施肥加速生長,復盆促進發根和枝幹老蒼。修剪
一般在春季花後進行。修剪對調整樹勢和樁景姿態很有作用。操作時除剪去枯枝、纖弱枝外,對過密枝應疏剪,對強枝應輕剪,較弱枝應重剪。在上下樹勢方面,應該是上部樹勢稍強於下部,這樣整體樹勢容易平衡。如果下部樹勢過強,上部勢必衰弱,中、上部枝就容易枯此。出現這種情況,對下部眾多的萌櫱枝要麼進行壓條,要麼剪去。梅化施肥在歙縣賣花漁村一般在秋末冬初施以豬糞,也可施復合肥(早春)。發芽時最好再施一些人糞尿肥。所謂復盆是指在梅花地栽的情況下根長得很長,小側根卻少,這不但影響以後起樁上盆,而且樹勢也容易減弱。因此每隔三四年將梅樹掘起,修剪一下根系,再換個地方栽下去,這就是復盆。經過復盆,根盤小了,但吸收根增多了,樹勢在復盆當年可能有些減弱,但很快可以恢復並轉強。正式上盆時也容易服盆。
梅花龍樁有低樁、中樁、高樁之分。低樁高度在1米左右,中樁在1米以上,高樁在2米以上。在舊時,龍樁一般都成對製作和出售,每對造型、高低要一致,嚴格時梅花品種也相同。 三台式盆景的素構『主要有梅花、圓柏、羅漢松等。現以羅漢松為例談造型的方法。
羅漢松為羅漢松科常綠喬木,葉條狀披針形,有長葉和短葉之分。羅漢松枝幹在幼時較柔軟,老時則硬。羅漢松造型操作應在秋冬和春中四月以前進行。發芽後,枝幹含水分較多,彎曲時容易折斷。
三台式盆景主幹彎曲二彎半,其枝片為三台。中間為頂台,位置最高,二側各一台,位置稍低且在同一水平線上。整個造型呈一等腰:角形。每台片的形狀基本上為低饅頭形、圓頭形(頂台)或橢圓形(側台)。具體操作如下:
用80~150厘米左右高的樹苗,粗度在1~3厘米直徑斜栽於地(或盆內),為防止在主幹彎曲的樹乾折斷,需要主幹的一側(近地一側)用一根劈得很薄的三層竹篾或一根10號鐵絲靠貼於主幹(鐵絲頭插入樹干基部土內),然後用麻皮(或塑料包裝軟帶)將竹篾(或鐵絲)連同樹干纏扎在一起,從基部一直到頂部。然後進行樹干彎曲(用游龍彎)。具體做法是先用左手抓住樹干基部,使它不能移動,右手把捌千從向右斜卧的一側慢慢地推彎到相反的方向,使成弓形,立即用麻繩(也可用棕葉條、塑料包裝軟帶——下同)一『頭系在捌干基部,一頭繫到樹干弓彎的上端著力點處,使弓彎固定。第二彎距第一彎大約30厘米,用左手抓住第二彎起點處(第一彎著力點前),使其不能移動,再用右手慢慢地將樹頭向第一彎的方向攀回,也成弓形,立即用麻繩一頭系在第一彎結束處的彎背上,一頭繫到第二彎結束端的著力點處,以固定弓彎。最後半彎是在眶第二彎15—10厘米處,用左手抓住彎的起點處,右手慢慢地將樹干向第二彎的方向推,但此彎不要過大,使樹頭緩緩斜向上伸即可。也用麻繩如法固定起來。此彎完成後,將上面半彎的樹干(梢部)留10—15厘米後剪去頂部(如樹干此處有側枝應盡量保留,僅剪去枝梢)。在第一彎和第二彎的外側放一主枝向外伸出,並進行水平面S形彎曲或豎平面S形彎,一般彎1彎半。應注意的是第一橫出主枝應稍上托些,第二主枝橫出時應稍下壓些,使兩台台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後短剪這二主枝的枝梢,並剪去主幹上多餘的小枝,這樣三台式造型基本告一段落。最後用一竹竿穿插在主幹二彎之間,並插入樹干基部土中,作為支柱,防止因主幹細小而變形。開春以後,三
台的口十腋內可發出新側枝。翌春對這些新枝再留2—3厘米進行短剪或當年夏天就開始進行摘心,促發小枝。這樣每台枝片不幾年就可形成整齊美觀和豐滿的台片。
三台式盆景雖不需培養龍頭,但也應經10年左右的養樁過程,同時也需「復盆」,目的使主幹有一定粗度、彎曲處自然生動,枝幹呈現老態。台片經調整、修剪後形成緊湊、豐滿、整齊、大小適宜的優美造型。這樣再上盆,稍露主要側根,觀賞價值就可提高了。
三台式盆景可以進行改造和變化。例如下面兩側的台片如果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而是一高一低或者二台片中一台向外伸長些,則三台就不是等腰三角形而是不等邊三角形了,於是就產生了動勢。又如將樹橫栽於簽筒盆中,並使三台式中第一彎台作頂台,第二台片向斜下伸長作延伸台片,而將原頂台作中台片,則成為懸崖式。再如將三台式中除去最下面一台,則成為旗形樹冠,也有較強的動勢。如果在三台式主幹上多留幾個主枝,並做成大小不同的台片,這就成了曲干多台自然式盆景所以三台式盆景是規則式盆景向自然式盆景發展過程中的過渡款式。這在徽派盆景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三台式盆景一般為中小型,大型很少(圓柏三台式盆景有大型的),可置於幾案上欣賞,也可放在陽台上,廳堂內欣賞。它體現出「小中見大」這一盆景主要特點,也是難能可貴的。 特點是主幹用螺旋彎,即徽州花農所說的磨盤彎蟠扎,而出枝也都在彎的外側,枝片雖有前有後,但基本上是左右出枝。一般中小型盆景,主幹只2~3彎,鄰近彎之間的水平間距15—20厘米或更小。扭旋式常用於梅花、羅漢松、圓柏、紫薇、小n十梔子花等樹種的主幹造型。
扭旋式主幹造型的具體做法是:先在樁苗一側立一牢固支柱(插入土中),將樁苗基部向支柱方向攀彎,靠在支柱下端,立即用棕櫚葉條(或麻皮——下同)將樁苗扎縛在支柱上,使其不能移動,再將樁苗上段斜上繞支柱半圈,又靠在支柱上(即在第一紮點支柱反側上端),又用棕櫚葉條將樁苗扎縛支柱上,使其不能移動。還將樁苗上段斜向上繞支柱半圈,又靠在支柱上(即在第一紮點處支柱同側上方),還用棕櫚葉條將樁苗扎縛在支柱上,如此而上,直到根據造型需要幾彎,扎兒彎,過長之樁苗上毆剪去,促發頂枝。這樣扭旋式主幹造型便告一段落。
主幹扭旋式造型還可以先將主幹作S形游龍彎,再將由S形彎曲而形成的豎平面作順時針或反時針水平旋轉,旋轉角度90—180度,這樣S形各彎都得變形,單一的平面也被打破,從而形成扭旋式造型,然後將各彎主幹扎縛在支柱上固定(也需在主幹較細時用此法)。
主幹彎好之後,將主幹頂梢留適當長度後短剪,並在主幹各彎的外側放出主枝。注意上下主枝不要重疊,而且前面主枝(觀賞面)應向左或右側斜出。主枝選定後,主幹上其他枝條可剪去。主枝為水平橫出或向下作弧彎再伸出,然後作水平或上下S形彎,彎可作1—3彎(一般下部主枝2~3彎, I:部主枝1—2彎)。彎後短截過長枝段,促使剪口以下萌發較強且多個側枝,側枝纖摘心或冬春短剪後又發多個小側枝,如此反復兒年,則成小枝群,即為台片。羅漢松和圓柏的台片不但司『採取摘心和修剪的力、法來擴展和加密,而且可用細鐵絲將側枝纏繞後彎曲枝條來擺布,使小枝均勻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台片提早形成。已經形成的台片,為了保持姿態,每年應經常摘心和冬春修剪。 徽州花農歷史上把上述按一定款式蟠扎、培養成型的樹樁盆景如游龍、三台式等視為正款,而將未能按一定規則蟠扎、培養成的樹樁盆景列為雜樁,也叫野款。所謂雜樁,是因樁景形式多樣,又不同於正款樁,所以稱雜。所謂野款,就是仿照山野自然樹木形態的款式,也就是自然式樹樁盆景。雜樁可以是因失去蟠扎時機而不能蟠扎正款的家育家養樹樁,如梅樁、柏樁、羅漢松等進行樹冠造型而成,也有到山野選取有欣賞價值的野樁進行樹冠造型而成。如榆樁、三角楓樁、紫藤樁、紫薇、黃山松等,還有一些灌木如天竺、虎刺、木綉球、雀舌花(小葉梔子)、杜鵑、貼梗海棠、臘梅等。
雜樁主幹一般不進行蟠扎(一些灌木如杜鵑、貼梗海棠等也進行蟠扎)或進行主幹高位蟠扎,對主枝、側枝常進行蟠扎或修剪造型。造型一般是做台片,也有經修剪形成自然:l《枝(如梅花),主枝位置,姿勢、高低,台片的形狀、大小和多少一般因樹造型,因型而定。因此樁景的優劣全憑作者的藝術鑒賞能力和造型技能。雜樁款式多種多樣,有單台、雙台、多台、 自然樹冠;有直干、斜干、曲干、懸崖曲干;有一本多干(南天竹)、叢林(虎刺),不一而足。其具體製作僅能舉幾例說明。
賣花漁村花農在上世紀70年代或以前所作的雜樁(野款)盆景,反映了傳統雜樁的製作方法和面貌,不難看出,這就是徽派傳統自然式盆景。它和現代自然式盆景相比,不大注意各種對比關
系,而且台片也很粗放,有野味而缺乏韻味。它與以前文人自娛式盆景相比,也缺乏畫意。但它畢竟是徽派現代自然式盆景的先驅之一。其實現代徽派自然式盆景就是在傳統雜樁、傳統三台式和傳統文人自娛式盆景的基礎上再借鑒國內其他盆景派別的一些技法發展起來的。 微派傳統水石盆景主要素材有砂積石、太湖石和石灰石等盆大都用黟縣青石鑿成,多為深盆,有長方形、圓形等。
山石大都挑選形狀奇特的自然石入盆,有的雖經人為加工,但不留痕跡。有單峰、雙峰;有峰、巒、丘、麓、谷之狀。有的也鑿有洞穴、山石上種植虎耳草、菖蒲、蘚、蕨之類。石置石盆中,盆面大部為山石所佔,水面很小。有的山石下部鑿有洞穴,水漫洞中,有極小游魚出沒。景物雖小,但是山青水幽,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Ⅱ 榆樹苗盆景主幹太直怎麼半

在苗木盆景造型過程中,枝幹彎曲是造型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內容,通過彎曲來改變枝幹原來形式,合理佔有空間方位從而達到形式美。在我國傳統的樹木盆景造型中,多用棕絲、棕皮來攀扎,彎曲調整枝幹。其棕法技巧,仍值得借鑒。
傳統棕法攀扎不易傷害植物,工整秀麗,但技術要求高,工時長。金屬絲攀扎易於操作,可隨時所欲,得心應手,省工省時,且難拆卸。所以彎曲攀扎時,可據制用者的喜好及造型需要,選用棕絲或金屬絲,也可金、棕並用。

對枝乾的彎曲,要了解不同樹種的習性,根據粗細,把握好時間季節,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尤其對主幹的彎曲要做到胸有成竹,能彎到什麼程度,就彎到什麼程度。亦可分階段逐步加大彎曲度,彎曲時注意保護木質部和表皮。對於一些粗干造型可彎可不彎,盡量少彎或不彎。小苗培育的盆樹材應自幼彎曲攀扎,山野採挖大型盆景樹樁,可通過改變種植形式,或巧借樹勢來減少彎曲度。
①金屬絲攀扎:常用的金屬絲有銅絲、鉛絲、鐵絲,根據攀扎樹材的粗細、韌性、色澤,選擇不同粗細的金屬絲。因金屬絲強度大,易損植物表皮,可用彈性好且質地軟的牛皮紙、棉布、塑料製成帶狀,將金屬絲包纏起來,必要時也可將攀扎的樹干也包纏起來。注意及時拆卸,以防金屬絲嵌入木質部。
攀扎應先主枝,後次枝,再小枝,由下往上、由里往外、由粗至細。將金屬絲始端固定,可一根,也可兩根並用,貼緊枝幹,按金屬絲和和苗木枝乾的相切45度角向上攀繞,至需要位置時,將金屬絲末端緊靠樹皮,不得翹起。
雜木類在生長季節攀扎,在半木質化時最適宜,此時枝條生命力特別旺盛,即使折裂,也容易癒合。松柏類宜在休眠期攀扎。
②棕絲攀扎:視被攀扎枝幹粗細,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根據枝幹生長的位置、彎曲形式,找出最佳的攀扎點與打結的位置。開始的攀扎點應盡量選擇分枝、樹節,或粗糙處,以防棕繩滑動。如攀扎點光滑,可用棉織物纏繞。彎曲間距視枝的粗細,硬軟程度,靈活掌握。枝條細軟間距可短一些;硬且粗的,間距可長一些,彎曲部內弧處用鋸拉口,深度小於干徑的1/2,並用麻皮纏住傷口。攀扎時間,除傳統攀扎外,自然式造型的可根據需要適時攀扎。攀扎對樹干有傷害時,可在早春進行,利於傷口的癒合。攀扎順序,先扎主幹,後扎大枝,再扎小枝。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
③金、棕並用攀扎:金屬絲對小枝的綁扎時間快、效果好、且有力度,但對較粗枝乾的彎曲,較為因難。而棕絲攀扎無論粗細皆可。棕絲攀扎,主要通過兩點的收縮,使枝條彎曲,其彎曲的形式,柔多剛少。因此,把金屬絲和棕絲並用,能取長補短,剛柔相濟。主幹枝的彎曲用棕絲攀扎、牽拉,小枝條的彎曲用金屬絲綁扎。
④其他攀扎方法:枝幹彎曲除用金屬絲、棕繩攀扎外,還可以利用剖干、鋸切、開槽、絞、吊、拉、頂的方法。

Ⅲ 盆景栽培中的幾個問題

1.一般現在市場上賣的枯樁和山石價格大約是多少?

2.盆景造景中所說的蟠扎的鐵絲退火處理是什麼意思?
金屬絲蟠扎法,南方、北方均可應用。特別是上海盆景,採用金屬絲蟠扎的較多。其優點是操作簡便、易於彎曲,造型快。但是金屬絲易生銹,而且易損傷樹皮。
目前常用的金屬絲有鐵絲、銅絲和鋁絲。由於鐵絲較便宜,所以國內多用鐵絲,其型號一般為8—14號。金屬絲特別是鐵絲,在使用前為使其變得柔軟有韌性,並除去其金屬光澤,要先進行退火處理。方法如下:
將金屬絲放在火上燒,直至燒紅,再使其自然冷卻或放在草木灰中冷卻。退火處理過的鐵絲即可用來蟠扎了。蟠扎的時期必須適宜,否則枝易折斷。在通常情況下,落葉樹選在秋季樹木落葉後到第二年春天發芽前的整個休眠期進行,而常綠樹則在生長期中進行蟠扎。對於特殊的樹種,應根據干枝的粗度和長度,選擇金屬絲的粗度和長度。通常干枝直徑在1厘米以下的,選用14號鐵絲;干枝直徑為1—3厘米的用12號鐵絲;干枝直徑為1.4—1.5厘米的用10號鐵絲;再粗一些的用8號鐵絲。為了避免金屬絲在纏繞和枝幹造型時對樹皮造成損傷,應先在樹樁基部或根與莖的交叉處作為起點。用手掌內側基部托住樹干,幫助枝幹彎曲。金屬絲的纏繞方向一定要與干枝彎曲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說當枝幹往右彎曲時,金屬絲應順時針纏繞;枝幹向左彎曲時,金屬絲應逆時針方向纏繞。金屬絲纏繞的斜角應為45o左右。纏繞要均勻,避免用力過度。如枝幹彎曲度過大,可以分幾次彎曲造型。金屬絲要定期(老樁1——2年,小枝1年左右)松解。否則,金屬絲嵌入皮層,樹體容易因掐斷篩管而枯死,即使不枯死,也影響美觀。

3.所謂的"抹頭"是什麼意思?
把萌發的芽頂抹掉,只留側枝的方法.

Ⅳ 在製作樹樁盆景時,怎樣對樹干進行彎曲

1.簡單的方法可用金屬絲纏繞;金屬絲、麻繩、塑料繩、條等拉、吊。
用金屬絲纏繞造型,有以下十點需要注意:
①纏繞主幹時,應將金屬絲的一端緊貼樹干基部斜向插入盆土,盡量插至底部,然後由下而上纏繞主幹,纏繞結束後進行彎曲造型。
②纏繞每一根枝條時,必須先固定起始端。固定的方法,一般是將金屬絲一端先彎成鉤狀,鉤在前面較大的枝條上,纏繞第一圈時,要壓住彎鉤的端頭,然後~圈一圈地向前纏繞。纏繞的角度(金屬絲與枝條形成的夾角)大約呈45度,也可根據情況略寬松一些。纏繞時,一手捏緊金屬絲和枝條,另一手抓住金屬絲向前纏繞。隨著金屬絲向前繞行,後一手緊隨其後將金屬絲與枝條撳緊,防止金屬絲游移而損傷樹皮。
④纏繞時,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均可,但金屬絲繞行的方向應與枝條扭轉的方向一致。如此纏繞,金屬絲緊貼枝條,有利於彎曲矯型,反之則鬆散無力,影響造型效果,同時亦不美觀。纏繞金屬絲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每圈距離、角度大致相等為好,這樣受力比較均勻,也較為美觀。
④有時遇到較硬的枝條,纏上~根金屬絲後,發現其強度尚不能有效地使枝條彎曲定型,此時可追加一根金屬絲,緊挨著前一根金屬絲作同方向纏繞,依靠兩根金屬絲的強度達到調整形態的目的。
⑤遇到兩根枝條出枝位置靠近時,可用一根金屬絲纏繞兩根枝條。這樣做,既減少了金屬絲端頭的出現,顯得干凈、漂亮,而且定型效果也好。
⑥對於一些樹皮較薄的樹種,為防止損傷樹皮,可在金屬絲上預先卷上紙條或布條,然後再用它纏扎加工。
⑦每繞完一根枝條,多餘的金屬絲要留出一小截作回頭彎曲固定。
⑧彎曲任何枝條,均應防止折斷,彎曲時要掌握合適的力度。正確的方法是,雙手拇指在彎曲枝條的內側運力抵按,其他手指在外側按壓彎曲。彎曲的弧度不可過大,動作不可過猛,應使被彎曲部位受力均勻,拿彎應由小漸大,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試彎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⑨同一種金屬絲,其粗度與強度成正比,所選金屬絲以能使枝條彎曲定型為准,太細不能滿足定型需要,過粗又有失雅觀。選擇金屬絲時,可用手先試一試枝條的硬度,再試試金屬絲的硬度,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所取金屬絲的長度,一般應為枝條長度的1.5倍以上。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只要看一下枝條長度就可知道該用多長的金屬絲了。
⑩在加工過程中,有時會因操作不慎而出現枝條斷裂的情況,如果斷裂嚴重,那隻有忍痛割愛截去一段了,剪截後再將造型作相應調整。如果斷裂不嚴重,可立即松開已經纏繞的金屬絲,讓傷口復位,然後在斷裂處裹上布條,或在裂口外側墊上棕皮等保護物,重新纏繞金屬絲,小心地調整造型。
樹木盆景定型後,應該及時拆除樹上所有的金屬絲。如果不及時拆除金屬絲,隨著樹木的長大、枝條的變粗,金屬絲會陷入樹皮,嚴重妨礙樹木生長並影響美觀。拆除的方法,可用手或尖嘴鉗,按照纏繞時的相反順序,即先小枝後大枝最後主幹的順序,一圈一圈地將金屬絲反方向松縛,一根一根地拆除。另一種方法是,用專用的斷絲鉗將金屬絲一小截一小截地剪斷、清除。這種方法多用於硬度較小的鋁絲。
2.彎曲樹木主幹時,應根據主幹粗細採用不同的方法。枝幹直徑在1.5厘米以下時,應先在彎曲弧面的外緣襯上一條麻筋(編織袋,其它類似材料也行),然後用麻皮將彎曲部分緊緊地纏繞起來,以增強乾的韌度,防止劈裂折斷。直徑在1.6厘米以上較粗的主幹,則需事先在弧面外緣鑿開一條縱槽,深達木質部的2/3,枝條越粗,縱槽越大,再用麻皮纏緊,最後用尼龍繩或棕繩、鉛絲把樹乾的上部向回彎拉彎綁在樹乾的兩端。 如主幹粗且硬,彎曲有困難時,可用利刀在枝幹彎曲處縱向切一條長約4~5厘米左右的切口,深度可穿透樹干,然後纏緊麻皮,再用較粗的鉛絲或棕絲進行縛扎,這樣進行彎曲造型時樹干不容易折斷。 另對太粗梗直的枝幹,可在需要彎曲部位作縱向開刀深至木髓部,並取出l~2薄片,使其內部形成縫隙,以利枝乾的扭旋。一般在兩側相對部位各開一刀,如枝幹很粗時,可將粗乾等分三份,再加開一刀,包好麻皮纏緊棕絲後即可慢慢加以扭轉壓到預定角度,扎縛固定。此法要事先考慮好,一經定局,不可返工。

Ⅳ 請教松樹類盆景的生長習性,在北方地區的養護要點

松樹是陽性植物,性喜光照,光照不足會使針葉變得細長而軟,平時應將盆景置於通風透光處。松既喜水又耐旱,既喜肥又耐瘠薄。但大肥大水則會瘋長失形。光照不足會易生白黴病,是一種細菌性害,不及時治療,枝葉會逐漸變黃枯死。可用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溶液噴灑二至三次可治癒。

松樹盆景翻盆換土不宜過勤,否則會刺激新生針葉變長。養樁長樁另論。翻盆只需將四周和最底部的根剪除部分。減5分1左右的盆土略回填些新土盆植就行了。熟手可用次高壓水沖土小心別傷根全換盆土。但切記十萬小心操作。[注意在雨季操作宜]

造形製作。由於松類樹種的再生萌發力較弱,不能用雜樹方法造作。更不能用力過猛、強拉硬扭。不能一次到位的要分段分時操作。

逼芽一年最多可四次剪枝逼芽。從二月至九月約每兩月會爆一輪芽。相對壯樹而論。弱枝需養壯。可重點把弱枝向陽置盆[正南方向]且多葉面和側根噴施肥。樹的特性有哪面根養哪面枝。最保險方法是破壞枝的頂端優勢來逼芽。就是用針多次刺枝頂生長點達到破壞生長點效果來逼芽。

一、製作(以山東松柏為例)
山東是我國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五嶽之首泰山上,有對松山和後石塢千姿百態的古松;在徂徠山的中軍賬古廟中有幾百年的古松;在泰安貸廟有人稱「古柏凌寒」的漢柏;在靈岩寺、曲阜孔林更有許多老乾虯枝歷盡倉桑的古柏。在這些地方,迎客松偃郁如蓋,姊妹松巍峨蒼勁,枯頂松老氣橫秋,還有一本多乾的邊理論,逆風向陽偏性的「旗松」,而崖頂山巔的松林鬱郁蔥蔥,雄偉剛直。
造型時根據上述人文景觀的特點並結合山東山地松柏粗壯矮化特色,將老乾粗枝蔬剪以壓低樹干,縮小樹冠;然後採取粗扎細整的方法,因勢利導,使樹冠順其自然形、層次之間相接交錯。每一個大的層次之間又有小的變化,既有整體感,又不零亂,存天然成形之妙,並且充分利用矮化野樁資源,用黑松樹樁採用靠接和高枝腹接法、芽接法等嫁接手段換冠成五針松。利用豐富的側柏樹樁資源採用靠接法換冠成龍柏、翠柏等柏類樹木盆景,形成獨有的山東松柏盆景風格。
在原在技法的基礎上還吸取外地的長處,用金屬絲綁扎整形法,根據枝條的粗細選用相應粗細的金屬絲,將不當角度位置的枝條纏繞扭曲、吊扎,以符合整形的需要。
在整形前要反復審其樹勢,視乾的曲直、主枝的位置而因勢利導,要立意在先,可由下至上依次整形。層次間的垂直面不可重疊太多,以利生長透光,不然天長地久,被遮光部分會自然枯死一發不可收拾。
自然山野名剎寺中的松柏一般過了壯齡期,即停止向高處生長。枝條的橫向生長量增加,枝條密生延伸長度,由於重量及雨雪的原因枝下垂,枝條上的小枝橫生。故在整形時,立枝和枝條應保持在水平或下垂的角度,角度的大小視其需要而定,枝條可有橫向的彎曲。結頂部枝條如能下垂則更顯蒼老。由於造型的原因不排除下枝與上揚枝並存,但要符合自然環境下生長的規律。
上下枝的長度一般下長上短,從欣賞的正面來看前枝短後枝長,主幹、主枝要顯露出來。主幹最下面的主枝比例要協調。
用金屬絲和吊扎法不易拿彎的主幹和粗枝,可用經多年試驗成功的手指對插法來彎曲。如是大粗枝,可用刀將需要彎曲的部位上方深切至直徑的一半深度,長度視需要而定。這樣切數條,並將間隔一條的頭上橫向切斷,另一端則反之。如用力彎之,則橫向斷頭會翹起,如同兩手斜對插一樣。等主枝或干固定好以後,就可將翹起部分嵌入槽內並用膠布纏住,這樣等二三年以後就可癒合好。
柏類造型由於葉片與松不同,故層次不宜太清楚。柏的木質耐腐朽,可創作枯枝,枯乾的形狀,枯乾可用剝皮法,枯枝可用活枝整型,定型後剝皮。柏類盆景多用側柏樹種,但側柏的枝葉粗亂,一般造型單調,成型後給人以零亂的感覺,影響觀賞價值,這是它的缺點。側柏枝幹蒼老多變,大枝易造型,這是側柏的長處。在側柏盆景創作中,如能揚長避短、返樸歸真,採用曲阜、靈岩寺的古柏天然形態為藍木,突出主幹蒼老。在培養主枝分枝上,採用散片式造型,使干枝比例協調,虯曲多變,減少凌亂細枝及葉片量,就可克服葉片粗亂之弊,提高側柏的欣賞價值。
山野挖樁要選取地表根粗壯、分布均勻、樹干具有一定的彎曲度和變化,枝條的粗度,尤其是主枝粗度與主幹粗度要協調。
挖取野樁,不可散根移植,栽植時最好用原山土。栽好後置通風向陽處,勤噴葉面水,盆土表面欠干時再澆水,松樹的新樁當年切勿施肥。

二、松柏類盆景管理。
1、澆水:松性喜陽光高燥,不耐水濕,宜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柏類澆水可粗放一些。
2、施肥:松類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類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3、摘芽: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摘芽,摘葉可使枝短葉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於年內生出新芽來。黑松,在春季摘芽後,當年又可生出多個新芽來,翌年生長枝短葉密。
側柏應置通風向陽處,庭院培養的側柏不可置向陽的牆根太近,以免遭紅蜘蛛危害

Ⅵ 盆景的大枝條怎樣定型

用金屬絲加工樹木盆景,必須把握一定的加工技巧。加工的順序是先內主幹後枝條,先大枝容後小枝,但有時不一定一個枝條一個枝條地完成,而是先將各個主要枝條都纏上金屬絲,擺布各個枝條的角度、位置,確定總體構架。

大形確定後以粗細相宜的金屬線纏扎各個小枝,處理各個細部。加工過程中結合修剪,去掉一些不需要的枝條。

(6)盆景彎曲度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冬末春初的修剪要根據氣溫和土溫來定,如果這個時間段土層10-20cm深處溫度在5℃左右,這段時間盡量不要修剪大枝條。

因為這段時間芽雖未萌發但是根系已經開始活動,樹液已經開始向各個器官輸送,修剪會導致樹木大量失水(傷流),嚴重影響樹木生長。真正到樹木發芽後水分樹體內已經循環開了,反而傷流不重。

松柏類修剪宜在深秋季節,這個時間段修剪,病蟲害少,減少傷流。生長季節修剪柏樹和松樹容易發生流膠病,會導致樹體衰弱枯死。

Ⅶ 怎樣製作石榴盆景

(1)製作原則

①胸中有樹。對獲得的苗木或樁材觀察後,對其能製成哪種形式的盆景要心中有數,按形剪裁。

②主次分明。造型整枝時要先從主幹開始,使側干(枝)、枝組、細枝圍繞主幹合理布局。

③因樹施技,因勢造型。從野外獲取的樁坯形態多樣,造型前需仔細觀察,運用「借假」手法,因材施技,隨樹造型,因勢利導大膽「借假」,使各部位之間協調統一,主題鮮明,產生自成情趣的藝術效果。

造型的要領是:既符合石榴生長發育規律,又富有詩情畫意,而且還要自下而上漸次彎曲變細,形似竹筍,切忌頭小干大、樹干扁平、蜂腰、突肚、樹干彎扭打結和頂部向左右偏離太遠等不良形狀。干宜曲之有度,根干相符,藏中有露。

(2)主幹造型 石榴盆栽後,要進一步培養成風格各異的盆景時需變主幹的光滑、平直、細嫩為粗拙、彎曲、蒼老。採用的手法如下。

①剖。將樹乾的觀賞面(向人面)剖傷,使其結疤,以顯示蒼老古樸之態。

②剝。剝去主幹部分樹皮使木質部裸露,當樹皮傷口癒合部位由綠色變褐色後,再對木質部作雕刻處理。

③雕。將主幹局部雕挖成小孔洞或削傷樹皮,使木質部裸露,孔洞處嵌入石塊,使其癒合後形成「馬眼」,木質裸露後按紋理結構雕挖成如自然風化狀的凸凹紋理。雕挖工藝應在春季萌芽前後生長最旺盛期進行,傷口要用5度石硫合劑或其他殺菌劑作防腐處理。

④折。用手摺斷枝乾的多餘部分,使主幹呈枯乾殘枝形態。

⑤撕。人工撕傷主幹側枝,使其殘而不枯、殘而不斷。

⑥截。新獲樹樁主幹定型後,主幹頂端長到一定長度且與下部各節比例相稱時,按造型設計截去主幹、側枝多餘部分,如此反復多次處理。經截干整枝處理後的石榴樁材,枝葉繁茂後以不露人工處理的痕跡為宜。

⑦彎。石榴蟠扎曲干造型工作多在樹液流動後至萌芽前進行。選用不同粗細金屬線或繩線蟠扎,使主幹彎曲到需要的形狀。石榴樹皮較薄,蟠扎前先用牛皮紙或舊布條等將樹干包裹墊襯,然後根據乾的粗細和強度,選用不同規格的鐵絲與乾的生長方向成45°角緊貼主幹纏扎。鐵絲下端插入盆底或主幹(背面)基部根基與粗根的交叉處。纏繞時,欲使主幹左旋扭轉,鐵絲要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欲要主幹右旋扭曲,鐵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纏繞時自下而上,自粗而細,一直到頂,間隔一致,松緊相宜,不傷樹皮。鐵絲纏好後開始拿彎,方法是雙手用拇指和食指、中指配合,慢慢扭動多次,使韌皮部和木質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松動,達到「轉骨、練干」的目的。彎枝時彎曲度應超過要求的彎度,緩一段時間後,其彎曲度正好符合設計要求。一次不能達到理想彎度時可漸次拿彎。主幹過粗時,先在彎曲方向與主幹垂直的彎曲部位鑿一深及木質部2/3的條狀槽,再用塑料包紮帶包紮,然後用鐵絲或木棍等將樹干彎到要求彎曲度,並吊住固定。彎枝後2~4天要澆足水,避免陽光曝曬,保護傷口半月內不受雨淋,以利癒合。粗干蟠扎後4~5年基本定型,細枝幹需2~3年。定型期間視生長情況每隔1~2年及時松綁,防止鐵絲等金屬絲嵌入皮層,造成死枝。

(3)側枝配置 盆栽、盆景石榴的側枝配置直接影響結果和觀賞。側枝的分布和培養應因型而定,原則是枝不宜多,下稀上密,下寬上窄,下大上小,側枝之間錯落著生,上、下枝組互不重疊,枝組距離疏密相宜。側枝著生位置應按乾的左右為主、前後為輔的方位發展,前面著生時以斜向兩側露干為宜。各側枝、枝組應均衡發展,位置好的弱枝要刻意保護。側枝數量和位置因主幹高矮而定,干高者多留側枝,干矮者則應少留。側枝經人工剪截攀拉調整成互生狀態,使得盆樹整體自然。缺枝位可用刻傷刺激隱芽抽枝補空,或採用切腹接、靠接等辦法增枝補空。可通過緩放留枝,多摘心促使中、下部細的側枝加粗生長,對中、上部過粗側枝,疏除大枝組,減少枝葉量,削弱長勢,以此法使上下枝組間粗細均衡。盆栽石榴無論整體樹冠還是各側枝冠形,均以整理培養成圓頭形或圓弧形,才符合石榴生長習性,有利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對主幹上的側枝、枝組的著生位置,生長方向的培養,除運用上述各種修剪技法、嫁接措施外,主要靠應用金屬絲纏繞蟠扎,曲枝變向到設計要求的角度和方位。

(4)葉片處理 葉片是盆栽石榴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營養的重要器官,葉的處理是盆栽石榴重要的修飾手法,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①摘心。新芽抽生新枝後留2~3對葉或稍多,摘去新梢嫩葉,留下的葉腋間的腋芽萌發生長出二次枝後,再一次留2~3對葉摘去嫩梢,如此反復進行多次摘心,既增加枝幹上的小枝及葉片數量,又使各側枝、枝組上的芽獲得充足有機營養,形成花芽,開花結果,達到觀花賞果的藝術效果。

②抹芽。盆栽石榴主幹、大枝及根頸部極易萌發不定芽,對沒有任何造型用途的新芽應及時抹除,防止消耗盆樹有限的營養,影響通風透光,誘發病害而造成樹勢衰弱。

(5)露根技巧 盆栽石榴作露根處理後韻味無窮,既增了它的藝術美,又利於成花結果,從而提高了它的形態美。露根方法如下。

①鬆土法。將假植樹坯或盆栽樹根基部土,用竹簽、小刀等撬松,利用澆水時水的沖力沖走表土使根漸漸露出;也可每次取掉根基一薄層表土,觀察養護一段時間,樹的長勢基本穩定後再去掉少量表土,如此反復進行,直至達到預定露根要求。

②提根法。春季換盆時,在盆底加鋪一層石榴新根生長所需厚度的培養土,然後將原盆樹土團撬松,下部根系稍加整理,放入盆中,使原樹根基適當高出盆面,再修剪高出盆面的視根,使根基裸露。採用此法逐年提高原樹根基,達到預期的露根效果。也可將原樹盆邊用瓦片、木板、鐵皮、硬塑料板等圍起,盆底部也鋪一定厚度的粗培養土,然後將整個石榴樹提到設計高度栽好。以後隨石榴生長情況,自上而下逐漸去掉盆上加高的泥土,亦可達到露根效果。

③套根法。將原樹盆底鑿穿(或預先栽入無底盆中),套入另一盛滿培養土的盆上,使新根由上盆長到下盆土中。以後根據生長情況,自上而下逐漸去掉上盆泥土,使根部日漸露出,直至上盆泥土去完,根系完全移入下盆後去掉上盆,完成露根處理。

④壓根法。石榴採用附石式盆栽時常用此法。將用作盆栽的樹,挖時根盡量留長,然後按照石材特點和設計要求,用一細金屬絲將根纏扎在石縫內,再在石縫中填入泥漿,最後將樹和石一塊植入盆中。以後根據生長情況,由上而下逐步扒開石上泥土,松開綁線,露出根部,並剪去無用細根,即可獲取樹與石渾然一體的附石式露根盆樹。

Ⅷ 怎樣種植樹庄盆景

樹樁盆景,在栽培方麵包括:培養樹壞、加工造型、栽盆配景等過程;在管理方麵包括:澆水、施肥、修剪、整姿等工程。
第一節 工具與材料
樹樁盆景的栽培和管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下列幾種:
1、工具:剪刀、鉗子、鋸子、刀子、小鏟鍬、竹扦、鑿子、錘子;
2、器皿、用具:水壺、篩子、噴霧器、施肥用具;
3、材料、葯物:攀扎材料(棕絲、銅絲、鐵絲和麻皮等)、各種葯品。
家庭製作盆景不一定要求上述工具樣樣具備,也可用其它的代用工具。
第二節 樹坯的培育
1、繁殖的方法
樹樁盆景的主要材料——樹木,有兩個來源:一是繁殖苗木,進行較長時間的培養;二是向山野掘取樹樁,再作一定的培養加工。當然,也可向花農購買樹坯進行加工;在野外掘取樹樁應該遵守林業部門的有關法規,而且盡可能不破壞生態環境。
樹木的繁殖基本上分兩大類:一是有性繁殖,即用種子形成新個體,這種繁殖所育成的苗木叫做實生苗;另一類是無性繁殖,即利用植物的莖、葉或根來培育成新的個體。有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等方法,這種繁殖是母本階段發育的延續,能保持住母樹的特性。盆景中樹木繁殖大多採用無性繁殖。
每一種繁殖方法其優缺點:如用種子播種形成幼苗,要培育成老態龍鍾的樹樁盆景則很長的時間,甚至經過二、三代人的培育才能完成;但如果用於微型盆景,則可較好地塑造一株微小的「老樹」,用播種的形式較容易獲得大量的樹木材料。用無性繁殖的方式是盆景成型時間短,而且能保持母本的持性(如花色、花香等)。採用扦插的形式也可以獲得大量的樹木材料,廣州常見的福建茶、六月雪都是很容易扦插生根的植物。嫁接可以改造「樹形」,如在樹干適當的位置嫁接枝條,可以使樹形大大改善。採取哪種繁殖方式主要與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有關,有的植物種子很容易萌發,有的植物枝條很容易扦插生根,有的植物嫁接很容易成活,所以繁殖方式要具體視何種植物而定。
2、山野掘取
山野掘取是指從山野里掘取老樹樁,經過培養加工作為盆景的素材。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縮短盆景的培養時間,並常常能選到形態自然而又古拙的老樹樁。
在林木茂盛的山區,往往很難找到合適的樹樁,反而在荒山瘠地比容易尋找。這些地區的樹木,由於經過多年人工砍伐,留下古老的樹樁,就是很好的採掘對象。特別是懸崖峭壁的石縫中,由地樹木的發育受到阻礙,生長得很慢,年歲愈久則愈顯蒼老。另外,生長在高山風口的樹樁,由於風濤的自然加工,軀干多遒勁曲折,樹葉多平整並列,姿態比較古怪,不同於凡品,並容易成活。其它生長在田邊,河邊和屋角的樹木,只要經常砍伐,積年累月,也會形成老樁。一般生長在向陽坡處的樹樁,較之陰坡處的生長旺盛健壯,採掘後培育,生長力強。
一般採掘的時間多在二、三月間進行。
在採掘時,把不必要的根枝剪去,並用濕苔包好,或就地用土混水拌成厚泥漿,將根部放在泥漿中浸泡數分鍾,俗稱「打漿」,以保護細根不致失水而枯萎,放在陰暗處或就地假植,以便保存。樹樁要保留副根和須根,這是成活的重要關鍵。主根一般可以截斷,但松柏類和直根樹種,則必須保留主根,否則不易成活。運輸過程要注意防止碰傷根枝。
採掘來的樹樁,應選擇一塊陽光充足、土壤疏鬆肥沃和排水便利的地方進行栽種。另一種方法是將挖回來的樹樁栽入泥盆,放在溫室進行催芽發青。注意澆水、噴水,防止失水枯死,但不能過澇以免爛根。
3、養坯
無論用哪一種繁殖方法育出的樹木,或是經過山野掘取獲得的老樹樁,都必須先進行地植,培養一定的時期,叫做「養坯」。在養坯的同時還要進行樹木的造型加工,直至樹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時,才可栽進盆中。這是培養盆景的多、快、好、省的方法。如果不經過養坯,就直接上盆,那麼很難成型。此外,樹木上盆後一般不易長大,因此培養大的樹樁也有困難。
養坯必須根據植物的生理特性、生長特點,選擇適宜的地方和土壤。養坯的主要工作是澆水和施肥。根據樹樁的不同季節進行澆水,既不能少又不能澇。為使樹木生長良好和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但要控制施肥的時間、濃度、次數。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鬆土、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養坯的時間有2、3年,也有10年以上的,要根據樹坯的基礎情況、樹木的種類以及造型要求等而定。如要將一棵樹苗培養成大型的樹樁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類時間更長;而製作小盆景的樹木,以及山取的老樹樁,一般只需3-5年即可成型。
(1)樹樁處理
根部處理:要考慮到成活的需要,又便於以後上盆加工。主根要適當短截,根的底部最好修成水平狀,還要根據自然根系結構,從而根過渡到側根、須根。短截主根應盡量多留側根和須根,以保證樹樁的成活生長。根部短截切不可一步到位,可等成活後發出新根,再逐漸修剪短截,以適於上盆時在盆缽中能容納為宜,且使根端與盆缽壁部有一定空隙,以利生長。
根部處理
枝幹處理:自然生長的枝幹,往往雜亂無章,必須進行一次初步重修剪。根據樹坯材料的特點,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坯樹乾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來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勻稱協調、線條優美的盆景作品。
截干處理:把多餘的枝條剪去,留下造型需要的枝幹。
倒置處理:巧妙利用樹樁的自然形狀,把斜向處理處理生長的樹樁旋轉90度,塑造成懸崖式樹樁盆景。
截口處理:在樹型確定後,要截去多餘的枝幹,其鋸口處理,因樹種習性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有些植物(雀梅),鋸口貼近主幹,很容易炸皮,影響美觀。故鋸截時可稍留一節枝幹,癒合後再截除。對一般傷口易癒合的樹種(如三角楓、黃楊等),則可貼近主幹鋸截。截口應盡量避開正面,要平整光滑,使截口與主幹自然癒合,不致有礙觀賞。截口最好及時塗上防腐劑或蠟質,以防傷口感染病蟲害。
(2)栽植
採掘樹樁大多養坯一年後再進行上盆加工,在此期間,先進行就地栽植。栽植方法有地栽、容器(盆缽或木箱)栽植。要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養坯。
地栽:栽前應深翻土壤,挖好排水溝,最好在栽植時,攙進1/2山土。樹樁宜用干土,根的縫隙易於搗實,澆水後,土和根可緊密融合。利於樹樁成活和生長。在南方雨水多,土質粘性大的地方,應採用壟栽法,以利於排水,防治爛根。栽植樹樁的土壤,如是下山樁,最好選擇素心土,已養坯一年以上的樹樁,可用營養土。
地栽
磚圍地栽
盆栽:採掘的樹樁除地栽外,也可選用泥盆、木箱、籮筐等栽培。容器的大小視樹樁的大小而定。底部留有排水孔,為了透氣性良好,可在底部墊層粗砂。盆栽有利於結合造型加工和精細管理。為了提高盆栽的成活率,可連盆帶樹埋在泥土裡,可保持盆土濕潤,促進生根和萌發枝葉。
「連盆帶樹」的地栽
套栽:野外採掘的老樁,根心枯空,樹齡老化,新陳代謝功能差,成活率較低,冬季易受凍害,可採取套栽法養坯。樹樁栽植地里或泥盆內,用塑料薄膜袋或其他袋狀物將枝幹套住,留出頂部芽點位置,周圍填土,待葉芽萌發後,再將套袋由上往下逐漸拆除。套栽法可以保濕保暖,有利於老樁的萌發更新,提高成活率。
套栽
利用瓦片培養懸崖式盆景樹樁。
注意事項:(1)樹樁剛栽時一般培土較高,成活後,生長旺盛期,樹樁基部易萌發新根,如不及時清除周圍壅土,日久新根越長越旺,而原來主根會逐漸被新根替代而死亡。所以栽植成活後,生長正常時,要及時除去培土,逐漸將主根露出,促進原根生長出更多須根。(2)一般盆景根樁的培養,要按上盆時的姿態栽植,如斜乾式盆景則枝幹要傾斜栽植;懸崖式則枝幹要下垂,或栽植後利用頂端向上生長的習性,將盆栽樹樁傾斜放置,讓枝冠下垂彎曲。(3)新栽樹樁剛成活時,切不可施肥,待生長正常時,逐漸施肥,促進枝葉生長。
第三節 樹樁的造型加工
(一)加工的方法
造型加工主要有剪與扎兩種方法。剪的方法為嶺南盆景的主要造型方法,最適於萌發力強的樹種,如福建茶、榆、九里香、六月雪等。
修剪的時期,要分別樹種,加以處理。一般落葉樹宜在落葉後發芽前修剪,常綠樹則宜在生長旺盛時修剪,定期發芽的樹種宜在發芽前修剪,觀花樹種宜在花後修剪。此外,一般春夏季節,宜讓樹木自然生長一段時間後再進行修剪。
金屬絲扎法:即用銅絲或鐵絲卷繞在樹枝上,再將樹枝進行各種彎曲。金屬絲的粗細根據樹枝的大小而定。先將金屬絲的一端固定在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再作螺絲狀的卷繞,必須貼緊枝幹,但不可用力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枝乾的彎曲一定要慢,防止折斷枝幹。
棕絲扎法:即全部用棕絲捻成的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枝條紮成各種彎曲形狀。進行扎時先將棕繩打一個套結,固定在需要彎曲枝的下端,如枝的基部,交叉處或葉柄處的枝條上均可;再將打成套結後的兩根棕繩交叉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的上端,打一活結,使枝條置於其中。然後慢慢彎曲枝條,使成需要的弧度,收緊打死結,即完成一彎。
無論採用金屬絲或棕絲的扎法,到一定的時間,必須即時拆除,如繼續讓其留在枝上,就會因為枝條的生長而陷入皮層,造成「金屬絲傷」或「陷棕」。
(二)加工的標准
自然界的樹木形態是千變萬化的,作為自然界樹木縮影的樹樁盆景造型,當然也應是多種多樣的。各地不同風格和流派,標准也不盡相同欣賞者也各有所好。因此,樹木的造型加工,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定下來。
首先,樹木必須符合自然和富有畫意。符合自然就是要使人感覺到在自然界曾經看到過這種樹木景象,這就必須注意不可矯揉造作,力求保持樹木固有的姿態。但僅僅符合自然是不夠的,還必須富有畫意。富有畫意是指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加工。要通過各種手段達到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目的,這同繪畫的道理是一樣的。
樹木的主幹形態最為重要,其好壞決定整個樹木的造型。主幹一般以粗壯為好,應能表現出大樹的姿態。主幹要自下而上漸細,不宜突然變細,或相反有某一段超過下面的粗度。此外,主幹可直可曲,視造型需要而定,但都必須自然。
樹木的根部形態也很重要,僅次於主幹。根露才能顯出老樹的特徵,但露得太多也未必好,反而失卻自然。最好是有露有藏,露中有藏。根的形態多種多樣,有的形如鋼爪,緊緊抓住土面;有的好似龍蛇,蟠曲奇妙。但都須與主幹配合,渾然成為一體。
乾和根是基礎,有了好的基礎,還須有好的枝葉。一般枝要曲,才有美感。用剪的方法形成的彎曲,比較蒼勁;用扎的方法形成的彎曲,比較柔和,兩者各千秋,可根據造型需要選擇。枝葉要做到疏密有致,應根據不同的式樣、不同的樹種來決定疏密。另外,葉子的大小也有一定關系,如果是中、小型的盆景,應選擇葉子較小的樹木,整體才能顯得較為協調協。
(三)加工造型
1、蓄養
蓄養和養護是不同的概念,養護是指樹木盆景在生長過程中的保養護理,而蓄養是指樹木盆景造型過程中採取蓄養方法結合攀扎、修剪、嫁接、雕刻使根、干、枝的形態按人的意願去發展。一盆好的樹木盆景,它的根、干、枝須比例合理勻稱,在造型過程中其枝幹彎曲、冠型剪裁較容易處理,而粗細協調、勻稱、比例合理必須依賴於蓄養才能完成。蓄養好比「加法」,修剪刻挖好比「減法」,樹木造型須「加」、「減」並用,巧為互補。蓄養能發達根系,利於傷口癒合,使枝、干、根比例合理勻稱,樹型豐滿、自然美觀,彌補攀扎修剪之不足。
(1)蓄根:根是樹木賴於生存的主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決定樹木長勢的優劣。從樹木盆景角度來講,根的造型是表現盆景美的重要部分。蓄養好根,除有利樹木生長外,還能增強樹木盆景造型藝術的感染力,使之更加完美。俗話說:「無根」即為插木,沒有好的根盤,不能稱得上盆景佳作。
山野採掘樹樁一般樹齡較長,根部較大。由於自然生長,枝幹姿態很美,根部往往有不足之處,在養坯時,可採取補根法,誘發新根。樹樁一側無根可採取靠接法,選擇同種樹苗緊貼根部栽植。第二年樹樁及補植樹苗剪去。這種補根法,可使老樁殘缺根系恢復生機,更新生長。利用樹樁蓄根法,可塑造出理想的根型。
此外,在蓄根的技法中,還可採用懸根法、墊根法、盤根法、擠根法、圍套法等,培養各種型式(如平展根、提懸根、盤根、連根等)根系,這對繁殖功的蓄根更為適合。
根樁根部左側缺根,影響造型。取同種植物的小植株,去除右側根部,並用刀修成鍥形,成要補根的樹樁基部缺口吻合,固定培養。

嫁接成活一段時間後,可剪去接穗上部,只留與砧木結合的根。

墊根法:選取健壯的盆景樹材,將全部根系掘起,洗掉泥土,剪去所有向下根系,注意保留四周側根,清理成放射型,用扁形物體如木板、瓦片等墊在根部下端,再用棕絲或易腐繩帶將根系均勻地縛扎在墊物上。

盤根法:選用根部柔軟易於盤曲的盆景材料,如榕樹、榆樹等,春季挖掘起全部根系,洗去泥土,保留適於盤曲的長根,將錐開榨塞入根部中間,把根沿棕外圍分開,再編排盤曲長根,粗細有別,自然得體,使根型呈喇叭狀,再用易爛繩帶縛扎。將盤曲處理的樹材植於地下,或植於稍大的泥盆中。

擠壓法:在樹木生長過程中,不斷採取物理處理方法,對根基部主根進行抑制擠壓,使其形成板根狀。擠壓應分多法逐漸進行,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對植物根部造成不可癒合的創傷,
圍套法:用圍套的方法,控制根的擴張,迫使根系向下生長,培養不同形式的懸垂根。此法可用於培養提根式樹樁盆景。

(2)蓄干:干是樹木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樹冠與根連成一個整體,起著養分的輸送和支撐樹冠的作用。從樹木盆景加工來講,乾的粗細、力度、動勢,對整體造型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如要制在一盆樹木盆景佳作,必須根據樹材的自身特點,先蓄好根、干,再蓄分枝、側枝。野外採掘樹樁的蓄干,要根據不同樹種的習性,靈活掌握。凡生長速度慢,截面很難癒合的樹種,如松柏類及雜木類的雀梅、枸杞、六月雪等,採掘時應最大限度保留好根、干、枝,求其完整。而採掘到一些生長較快且傷口易於癒合的樹種,根盤非常好,干形不理想,可下決心將幹部不理想部分截除,重新蓄養主幹。截面大者可養成雙干,截面小者可畜養成單干。
剖干蓄養法:野外採掘到的雜木樹樁如三角楓、榆樹、福建茶等生長較快樹種,根盤甚好,而上部的干不夠理想,可將其鋸除,並將乾的截面剖切成雙干型或三干型。第二年春,根據發條的情況確定干型。雙干型的將主幹截成一高一矮,一主一次,參差有致。並任其生長,用蓄枝截干法,蓄出主幹。當蓄養的主幹基本理想後,再用金屬絲攀扎分枝、側枝。經過數年蓄干、攀扎,使剖幹部位蓄養的枝幹,日趨豐滿成型。

單干蓄養法:根部完好的樹材,如上部主幹不理想,可在適當高度截去,重新蓄養枝幹,截面小者可蓄養成單干。

(3)蓄枝:枝條是樹木盆景造型美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枝則無冠。在樹材加工造型中,往往因為枝與干、枝與枝之間粗細比例,排列位置不合理,而難成佳作。樹木的自然生長規律,是下粗上細,如因造型不當,下部乾瘦弱,而頂端枝條反而粗壯,則失去自然美。所以必須採取抑上養下措施,有足夠營養供給下部枝條,使其長粗,形成豐滿的枝冠。
枝條蓄養應在根、干造型基本完成後,再對枝冠進行製作。但不要急於求成,可由下向上逐步推進,越是接近頂部枝冠,成型越快。所以對頂部枝條進行定位、綁扎,應及時剪除徒長枝、四強枝,蓄養下部枝條,讓其長粗,當下部枝幹蓄養達到一定粗度時,再蓄養側枝,根據造型需要,或以修剪為主,或以攀扎為主,進行不同造型處理,在下部枝幹造型基本成型後,再逐步向上推移。這樣就使得枝與干、枝與枝比例協調、合理,形成優美的枝冠。

(4)蓄截口:山野挖掘的樹樁,在養坯過程中,需要進行造型剪截,形成大小不等的截口。截口癒合不好,逐漸潰爛,不僅有礙觀賞,而且影響其生長和壽命。因樹種不同,以及截口大小、生長快慢的差異,其癒合能力各有不同。闊葉樹種癒合能力強,松柏類的癒合能力差。截口大的樹材,最好地栽養坯,不急於造型,枝條定位後,任其生長不加束縛,其截口癒合就快得多。
斜鋸後的截口用刀將周圍削去一部分,呈小圓弧形,以利於截口的癒合。留條位置應根據造型的需要,留在截口的一側,不宜對稱留條。蓄截口的枝條應放在需要增粗的位置,當所留枝條長到1.5-2厘米粗時,即可剪去,如截口尚未癒合好,可繼續再留條直至截口癒合為止。
截口過大癒合困難時,可用靠接的方法,運用該樹的枝條靠接截口處。嫁接癒合後,剪去接枝,在截口中間的嫁接枝條上繼續放條蓄養截口。
2.造型
(1)攀扎彎曲:在樹木盆景造型過程中,枝幹彎曲是造型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內容,通過彎曲來改變枝幹原來形式,合理佔有空間方位從而達到形式美。在我國傳統的樹木盆景造型中,多用棕絲、棕皮來攀扎,彎曲調整枝幹。其棕法技巧,仍值得借鑒。
傳統棕法攀扎不易傷害植物,工整秀麗,但技術要求高,工時長。金屬絲攀扎易於操作,可隨時所欲,得心應手,省工省時,且難拆卸。所以彎曲攀扎時,可據制用者的喜好及造型需要,選用棕絲或金屬絲,也可金、棕並用。
對枝乾的彎曲,要了解不同樹種的習性,根據粗細,把握好時間季節,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尤其對主幹的彎曲要做到胸有成竹,能彎到什麼程度,就彎到什麼程度。亦可分階段逐步加大彎曲度,彎曲時注意保護木質部和表皮。對於一些粗干造型可彎可不彎,盡量少彎或不彎。小苗培育的盆樹材應自幼彎曲攀扎,山野採挖大型盆景樹樁,可通過改變種植形式,或巧借樹勢來減少彎曲度。
①金屬絲攀扎:常用的金屬絲有銅絲、鉛絲、鐵絲,根據攀扎樹材的粗細、韌性、色澤,選擇不同粗細的金屬絲。因金屬絲強度大,易損植物表皮,可用彈性好且質地軟的牛皮紙、棉布、塑料製成帶狀,將金屬絲包纏起來,必要時也可將攀扎的樹干也包纏起來。注意及時拆卸,以防金屬絲嵌入木質部。
攀扎應先主枝,後次枝,再小枝,由下往上、由里往外、由粗至細。將金屬絲始端固定,可一根,也可兩根並用,貼緊枝幹,按金屬絲和和枝乾的相切45度角向上攀繞,至需要位置時,將金屬絲末端緊靠樹皮,不得翹起。
雜木類在生長季節攀扎,在半木質化時最適宜,此時枝條生命力特別旺盛,即使折裂,也容易癒合。松柏類宜在休眠期攀扎。
②棕絲攀扎:視被攀扎枝幹粗細,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根據枝幹生長的位置、彎曲形式,找出最佳的攀扎點與打結的位置。開始的攀扎點應盡量選擇分枝、樹節,或粗糙處,以防棕繩滑動。如攀扎點光滑,可用棉織物纏繞。彎曲間距視枝的粗細,硬軟程度,靈活掌握。枝條細軟間距可短一些;硬且粗的,間距可長一些,彎曲部內弧處用鋸拉口,深度小於干徑的1/2,並用麻皮纏住傷口。攀扎時間,除傳統攀扎外,自然式造型的可根據需要適時攀扎。攀扎對樹干有傷害時,可在早春進行,利於傷口的癒合。攀扎順序,先扎主幹,後扎大枝,再扎小枝。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
③金、棕並用攀扎:金屬絲對小枝的綁扎時間快、效果好、且有力度,但對較粗枝乾的彎曲,較為因難。而棕絲攀扎無論粗細皆可。棕絲攀扎,主要通過兩點的收縮,使枝條彎曲,其彎曲的形式,柔多剛少。因此,把金屬絲和棕絲並用,能取長補短,剛柔相濟。主幹枝的彎曲用棕絲攀扎、牽拉,小枝條的彎曲用金屬絲綁扎。
點擊:金、棕攀扎示意圖
④其他攀扎方法:枝幹彎曲除用金屬絲、棕繩攀扎外,還可以利用剖干、鋸切、開槽、絞、吊、拉、頂的方法。
點擊:枝條彎曲的方法
主幹不是太粗,且傷口癒合較為因難的樹種,可在中間部位,按垂直彎曲方向切割與弧長相等。切割完畢後,用棕皮或麻皮將切口包紮緊,將棕絲扣套在乾的基部,把兩股繩絞在一起系在乾的上端打活結,彎曲到位後再打死結固定。
(2)修剪:從造型來講,修剪和攀扎都是為了改變枝乾的彎曲形式,佔有的空間位置,從而達到樹木造型的目的。從養護管理來講,修剪是為了保持和維護已成型的樹木景觀。按造型順序的先後,可分為定位剪、縮剪、疏剪等。
修剪時間:雜木類盆景一年四季均可修剪,松柏類宜在休眠季節修剪。梅雨季節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樹木生長旺盛,應少剪,或不重剪,大量枝葉被剪去會影響正常生長,嚴重時導致死亡。另外,接近秋末不可重剪,強剪後新芽陸續萌發,寒流一來會凍死嫩芽。重剪、強剪的最佳時間為1-2月份樹木處於休眠期。但一些不耐寒樹種不宜在冬季修剪,因傷口較難癒合,易留疤痕。
一般來講,樹木長勢強、生長旺盛的可多剪,生長瘦弱的則少剪。從樹木造型需要,通常要剪去雜亂的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輪生枝、對生枝、瘦弱枝、病態枝等。留下枝條的養分集中,可長得健壯。

Ⅸ 中國盆景的特點有哪些

川派盆景的主要藝術特色是虯曲多資,蒼古雄起。常見樹種有金彈子、貼梗海棠、銀杏、羅漢松、紫薇、六月雪、梅花、火棘等。造型有規則式和自然式之分。
規則式的盆景,採用傳統的棕絲蟠扎技法,藉助「彎」、「拐」,形成樹身的扭曲,富有獨特的韻律感。干型格式大致有「滾成抱柱」、「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法」等10種。蟠扎枝形有平枝、滾枝、半平半滾等。格律之嚴謹,唯當地功力深厚之藝人方能熟知和操作。
自然式盆景常以山石相配,既具畫意,又富有當地風光特色。另外,還有一種以銀杏樹乳製作的盆景,古樸有趣,為四川所獨創。 嶺南派盆景的主要藝術特色為挺茂自然,飄逸豪放。典型的造型式樣有雄健繁茂的大樹型,扶疏挺秀的高聳型,瀟灑豪放的飄逸型,多干株連的連根型等。構圖活潑,野趣天然。常用的樹種有榆、朴、福建茶、九里香、雀梅、榕樹、羅漢松、三角梅、六月雪、紫薇、水橫枝(梔子花)等。另有一種傳統的規則式造型稱「將軍樹」或「古樹」,主幹蛇形直立,兩側多支垂臂橫出,枝片呈托狀,頂部呈扁平盤狀,姿態嚴謹。多以羅漢松或榆、九里香紮成,今已不多見。
現嶺南派盆景廣泛採用「蓄枝截干」的獨特技法。採取「放養」(蓄養)與抑制相結合的方法,創造理想的樹型。當枝(干)長到一定的粗度後進行強度剪截,留下位置合適的新枝,讓其生長。待新枝蓄養到適當的粗度後再行剪截。這樣年復一年的不斷蓄養剪截,逐步形成美觀的樹冠。採用這種整形的方法,主幹和各級樹枝比例恰當,上下均稱,屈曲自然。 蘇派盆景的主要藝術特色是老乾虯枝,清秀古雅。多取天然老樹樁作為樹坯,師法自然,刪繁就簡。規則式造型,習慣將枝條攀紮成平而略垂的片狀,片多呈橢圓形,中間略隆起,狀似「雲朵」分布錯落有致,結頂亦呈扁平的「雲朵」狀。常用的樹種有松、柏、榆、雀梅、三角楓、黃楊、紫薇、銀杏、石榴、枸杞、梅花等。
傳統的造型方法,系採用粗細不同的棕絲,運用「攀」、「吊」、「拉」、「扎」等手法,擺布好結構,再以修剪的方法逐步出細,故有「粗扎細剪」之說。規則式盆景一般要求枝片茂密豐滿。自然式盆景則枝葉疏密有致,層次參差錯落,古樸自然,雅趣橫生。 海派盆景的主要藝術特色是雄健自然,蒼古入畫。成型的盆景枝幹屈伸自如,線條明快流暢,渾厚蒼勁,神采飛揚。常用的樹種有五針松、羅漢松、錦松、金錢松、真柏、榆、雀梅、三角楓等。此外,還常見迎春、火棘、紫藤、六月雪、石榴、胡頹子等觀花、觀果樹種。
海派盆景通常採用金屬絲纏扎的方法加工、整形。選擇強度適當的金屬絲纏繞於枝幹,利用金屬絲的可塑性,人為彎扭枝幹,達到所需的位置和彎曲度。在整形過程中因勢利導,模仿自然,避免矯揉造作,同時結合修剪,處理好枝葉的疏密聚散,以達到形態優美、意境感人的藝術效果。

Ⅹ 黑松盆景的整枝方法和造型技巧是怎樣的

1、修剪
新栽黑松樁材的修剪要分兩步走:
第一步,在栽植前後,通過深思熟慮,對於完全不要的枝托,可從基部剪除;對於需要短截的枝托,不要急於求成,要等真正成活後,最好是第二年再進行下一步的修剪。而且,對於需要短截的枝托能否短截,還要看截斷處有沒有小側枝,如果沒有可保留的側枝,其截口處是不會象榔榆等速生樹種那樣萌發新芽的。
因此,短截時要選好預用側枝,裁截後將其蟠扎至理想位置。當然,也不是任何松枝短截都不能萌發,如果需要豐富梢芽,可對健壯的一年生嫩枝或當年生乳芽進行短截,即能逼出較多新芽。
整姿加工:以攀扎為主,修剪為輔。黑松樹樁養坯一年後,方生長良好。根系發達,成活率高,抗煙塵污染能力強。
樹干造型:黑松盆景可製作成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等形狀,也可製成附石式盆景。由於黑松針葉粗硬而較長,不宜剪紮成層片狀,多以自然形為主,顯示典型松樹特色。

2、蟠扎
由於黑松類樹種的再生萌發力較弱,蟠扎是這類盆景的重要手段,蓄枝截干法對這類樹種是行不通的。即使是蟠扎也必須小心翼翼,不能在蟠扎或牽拉過程中將枝條折傷或扭傷。不論是斷裂還是披裂,傷口處的韌皮部組織都不會象速生樹種那樣很快形成包皮而繼續生長,卻是從傷口至末梢先行枯死,如果枝托傷口處至基部沒有生命側枝,水線斷流,整個枝托會逐漸退縮枯死至基部。
因此,蟠扎時不能用力過猛、強拉硬扭。不能一次到位的,要循序漸進。尤其是培養大懸崖(倒掛)型松樹盆景,在樁材原有一定彎曲度的基礎上,要分多年多次蟠扎或牽引,逐步加大下垂度。萬一不慎折傷,可用普通清水漆(俗稱光油)浸封傷口,有可能奏效。黑松蟠扎定型需時較長,待定型後將金屬絲撤除。過些年如因生長而有所回復,要再行蟠扎或牽引。
黑松盆景的造型技巧
黑松的幼樹枝幹柔軟,可塑性強,可根據其特點蟠紮成曲乾式、斜乾式、臨水式、懸崖式、附石式等多種不同款式的盆景。
由於黑松針葉粗硬而較長,不宜剪紮成層片狀,多以自然形為主,顯示典型松樹特色。
老樁則可以根據樹樁的形態,因勢利導,因材附形,採取修剪與蟠扎相結合的方法,製作出自然優美,蒼勁古樸的盆景。無論那種形式的黑松盆景都要以大自然中的古松為依據,並參考畫中的松樹,使其既符合自然規律,又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黑松盆景的造型可在一月至三月樹液流動較為緩慢時進行,這時枝條的傷口處基本無松脂溢出,對其生長影響不大。
黑松的萌發力較弱,應利用原有的枝、干進行吊扎造型,將多餘的枝、干、根縮剪,並對其生長方向進行調整,將向上生長的枝條調整為平展式或下垂式,除直乾式盆景外,其他形式的盆景要避免主幹、枝條、根有僵直的線條出現,使其剛柔相濟,曲折有致。
黑松的根系發達,可根據造型的需要進行提根,以表現其蒼古的韻味。

熱點內容
茶花如果培育 發布:2025-09-13 07:17:30 瀏覽:785
畫花卉的 發布:2025-09-13 07:12:26 瀏覽:67
七夕我依然單身 發布:2025-09-13 07:04:10 瀏覽:10
喜陰的大盆景 發布:2025-09-13 06:55:54 瀏覽:111
荷花睡覺 發布:2025-09-13 06:29:02 瀏覽:813
男性玫瑰花臂 發布:2025-09-13 06:15:47 瀏覽:867
三明素蘭花 發布:2025-09-13 06:15:14 瀏覽:62
一朵荷花卡通 發布:2025-09-13 06:06:16 瀏覽:401
那荷花的粉 發布:2025-09-13 06:04:49 瀏覽:637
七夕後折扣 發布:2025-09-13 05:46:34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