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養菌架

盆栽養菌架

發布時間: 2022-05-14 19:13:58

『壹』 什麼樣的小盆栽適合種在寢室里

1、仙人掌,仙人球:
仙人掌呼吸多在晚上比較涼爽、潮濕時進行。呼吸時,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被稱為「夜間氧吧」。雖然仙人掌可以吸附灰塵凈化空氣,但是它並不具有防輻射功能。
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含石灰質的沙土或沙壤土。新栽植的仙人掌先不要澆水,每天用噴霧噴幾次即可,半個月後才可少量澆水,一個月後新根長出才能正常澆水。澆水時,忌淋濕莖體。

2、蘆薈:
蘆薈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1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90%的甲醛。
蘆薈具有防曬護膚,排毒養顏的作用,食用蘆薈具有健胃通便、平衡血壓的功能。但是世界上500多種蘆薈中,只有十幾種是可以食用的,使用前要確認其葯用價值。

3、吊蘭:
吊蘭養殖容易,適應性強,是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
吊蘭可以將室內的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吸收並輸送到根部,再經過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作為養料被吸收掉。 吊蘭在自身的新陳代謝中,還能把空氣中的甲醛轉化為糖和氨基酸等物質。並且能夠分解復印機、列印機所排放的苯,還能「吞噬」尼古丁等等。是名副其實的「空氣凈化器」。

4、虎尾蘭:
研究表明,虎尾蘭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並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物。並且虎尾蘭堪稱卧室植物,即便是在夜間它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虎尾蘭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為最佳。

『貳』 吊袋木耳和地栽木耳有什麼優缺點

吊袋木耳佔地面積小。單位面積容量大。但是管理和保濕有一定的困難。
地栽木耳佔地面積大。容量不如吊袋木耳多。但是比較容易保濕。管理方便。
怎樣地栽木耳
一、生產前准備
地栽黑木耳生產具有「一年生產兩年准備」的特點,必須提前准備好各種原材料和生產工具。
1、根據產量,提前購進適量木屑、麥麩皮等原料,並儲藏到避雨通風處,防止污染、霉變等現象。
2、培養室應具備的一般條件是:①能保持菌絲發育的適宜溫度,冬季有加溫設備,夏季可通風降溫。②室內空氣以乾燥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60%以下,濕度過高易產生雜菌。③室內保持黑暗,避免陽光直射培養架。④室內牆壁、地面應光滑,保持室內空氣清潔,並設有通風口。
3、選種:①一級菌種,應選擇爬壁力強、菌絲體潔白、生長均勻、生命力強、培養基無收縮、菌絲健壯、無退化、無斑點、無污染的試管菌作為生產菌種。②二級菌,應選用透明玻璃瓶、感觀好、瓶體無裂痕、棉塞緊實、料與瓶不脫壁、瓶內無積水、菌蓋上無收縮、無污染、菌齡適宜,一般不超過4個月,菌種整體性好,有彈性,掰塊多,無鬆散,菌塊內有菌絲香味,無臭味,或酸麵包味。菌絲潔白的二級菌作為擴大生產菌種。
4、二級菌的選瓶、選料:①選瓶應選取用無色、無破損的玻璃瓶做二級菌生產用瓶,也可選用15x30的聚丙烯菌袋。②選料應選用以灌木、柞木、樺木、色木為主的硬雜新鮮木屑作為二級菌的原料,不可有雜質、污染、霉變等現象,輔料麥麩皮必須新鮮、無變質、無結塊、無污染、無防腐劑,白糖可用普通白砂糖即可,石膏不可有結塊、變質等其它現象。還可以選用玉米、小麥等糧食菌種。
5、三級菌的選袋、選料:①選袋:用於三級菌生產的料袋一定要正牌產品袋,袋的大小要一致。無論何種袋,底口要無透氣、透水現象,能承受高溫、高壓。我局現一般選用「夏青」、「慶壽」、「北青」等廠家的菌袋。②選料:以柞木、色木樺木等為主的硬雜新鮮木屑做生產用料。稻糠選用當年的新糠,不可有污染、霉變、結塊及用過防腐劑的陳糠來代替。以粗細混合糠為好。黃豆粉現用現粉碎,或用豆瓣粉,越細越好。白灰無水浸、無結塊、結白細膩的為好。堵蓋可用棉花或無棉蓋體。
二、生產設備
生產木耳菌主要設備有培養室、滅菌鍋、接菌室、接菌箱、裝袋機、接菌用工具、無菌超凈台、紅外線燈、紫外線燈等。
1、培養室:多用磚瓦結構,夏季也可用塑膜搭制臨時發酵室。培養室一定要堅固,防火措施好,要遠離雞廠、醬油廠、養殖場及有污染性的化工廠,室內要潔凈、密閉,便於消毒、滅菌,有通風孔,不僅可以保持室內流通新鮮空氣,又可起到降溫的作用。
2、滅菌鍋:滅菌鍋可分為常壓滅菌鍋和高壓滅菌鍋。①常壓滅菌鍋:目前,我們大部分職工使用的是自建的土蒸鍋,它成本低、取材方便,鍋的大小可根據自己的生產量來制定。注意事項:用磚搭制的鍋一定要堅固、防裂痕,保證鍋的密閉性,要安裝好溫度計,設有進出水管。②高壓滅菌鍋:使用前先檢查壓力表、放氣閥、安全閥、膠圈套等是否正常。
高壓滅菌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滅菌鍋內冷空氣必須排盡。②滅菌鍋內菌袋擺放不要過於緊密,防止形成溫度「死角」,達不到徹底滅菌。③滅菌結束後應自然冷卻,當壓力降到0時,打開排氣閥門,以免減壓過程中袋內外產生壓力差,把塑料袋弄破。④滅菌時,棉塞上要蓋上耐高溫的塑料布,以免鍋上面的冷凝水流到棉塞上,滅菌結束時,應提前打開鍋門讓鍋內余熱將袋上棉塞烘乾。⑤塑料袋應選擇聚丙烯材料,否則會出現破袋現象。
如何安排黑木耳的栽培季節
木耳生長的季節性較強,一年可安排春秋兩茬耳的生產。在生產的作業安排上要做到春茬搶早,秋茬適時。
栽培黑木耳,先培養菌袋,時間需要40—60天,轉入出耳期要50—60天,因此,安排季節時,要照顧兩個方面,要照顧到菌袋培養期間內的最適溫度和不許超出的范圍,要錯開伏天,避開高溫期,以免高溫、高濕造成雜菌污染和流耳。
木耳生產季節,是獲木耳高產優質的一個關鍵技術,不少栽培者由於生產季節失誤造成減產,為此,必須高度重視。木耳菌絲溫度越低,生長速度越慢,但菌絲越壯,濃白抗病力越強,木耳色黑,內厚折干率高,質量好,因此在木耳栽培季節上,要把握自然氣溫,安排接種期和出耳期。即木耳下地時間在5月初,倒計時60—80天為三級菌的生產時期。
為避免出現高溫爛耳現象或高溫,高濕條件下感染雜菌,吉林地區應在6月中旬出完第一茬,7月初采完木耳,這樣木耳的商品價值越高。
秋耳可在5月份生產三級菌,8月中旬擺放在地里,9月末采第一茬木耳。
三、製作技術
目前,我局種植戶很少有製作一級菌種的,主要依靠外進。為此,主要介紹一下二級菌種的製作。
二級菌種的選料前面已介紹過,但是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配料水分一定要掌握准,不可過大或過小,裝瓶要適度,不要裝太滿造成接菌難,或棉塞接觸到菌種至菌種不能成活,換氣室小感染率高,菌苗成活率低等現象。糧食菌種應在滅菌前水煮至熟透無白心或有小白心,但不破袋,並在裝瓶時擦棉塞。
②滅菌要徹底,常壓滅菌一定要保持100℃ 6小時以上,接菌時要涼透以免燙死菌種,接菌室、箱一定要保持無菌狀態。
③接菌一般20×200mm規格的試管菌種接500ml裝瓶可接6—10瓶,不可過多,以免造成成活率低,及菌性濕化。
④發酵溫度:二級菌的發酵室溫度應控制在24℃到28℃之間,避免長時間低溫發菌或長時間高溫發菌,30—50天可長滿全瓶,這時如不生產三級菌,可將二級菌移到環境清潔、乾燥、避光、溫度在0℃—10℃之間的室內儲藏,但時間不易過長。
栽培袋製作
1、培養料配方:以本地區資源和實際情況,培養基多以闊葉樹木屑為主,我們常用的配方有:①鋸木屑86.5%、麥麩10%、豆餅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②鋸木屑78%、稻糠18.5%、黃豆粉2%、石灰0.5%、石膏粉1%。
2、培養料的配製:按配方比例稱取各種原料,先將石膏、石灰粉碎混拌,再與豆餅粉、麥麩或稻糠等精料混拌均勻,最後與鋸木屑混拌,拌勻後按1:1.2比例加水,拌料2—3遍,然後燜堆0.5—1小時,使含水量達60%,即可裝袋,加水量可用測水儀或用手緊握培養料進行測量,一般培養料用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宜。
3、裝袋滅菌:現在都採用機械裝袋,要選擇優質菌袋裝袋,裝袋要做到上緊下松,料面平整,無散料,袋面光滑無褶皺,裝袋後的料面高為17—18cm,每袋重約1.1kg,裝完料的栽培袋應放入55×44×30cm的鐵筐內進行滅菌,一般多採用常壓蒸汽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①常壓鍋的溫度一般可達到100—108℃左右,首先加火升溫、排盡冷空氣,2—3小時升溫至100℃時開始計時,保持5—6小時再燜鍋1—2小時,②高壓鍋的溫度可達120——130℃,當壓力升到0.5kg/cm2時,打開排汽閥排盡冷空氣,當指針降到0時,關閥加熱,指針到1.5kg/cm2後維持1—2小時即可。
4、接菌後菌絲不能萌發的原因有哪些?
菌種質量不好,在培育過程中受到過30度以上的高溫傷害,到致使菌絲失去活力。
培養基水分偏干,或含水率過高
用灑精燈接菌時速度過慢或三級菌袋沒有晾到28度以下,導致菌種燒死。
培養基偏酸或過過鹼。
5、接種培養:滅菌後的栽培袋搬到室內冷卻,當袋內溫度至30℃左右時,要及時搶溫接種,接種質量直接關繫到木耳產量和質量,接種時要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①接種室消毒:接種室在使用前2天用高錳鉀、甲醛或其他煙霧消毒劑進行熏蒸。②將待接菌的栽培袋搬入接菌室,將原種和接種工具等放在工作台上,用菇寶等再進行一次消毒並打開紫外線半小時後進入室內接種。③一般一瓶二級菌可接三級菌25—30袋,接種後立即復原封蓋,力求無菌操作。④養菌要保培養室內空氣清新、環境清潔,一定注意菌架體的牢固性,以免倒塌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菌袋的破損,接菌後的菌袋放於25℃至28℃的培養室外內,培養一周左右,菌絲全部封蓋後,把溫度降至20℃至25℃,當菌體長到2/3時,可挑出部分雜菌。並上、下、里、外對菌袋互換位置,使其發菌均勻,平時要勤檢查室內、袋內溫度,堅決不能出現高溫,否則會直接影響木耳產量。培養過程要注意前期防低溫,後期防高溫。
四、黑木耳主要管理高產技術
(一)、選擇抗雜性強,產量高,適合當地氣候的優質菌種。在我局近年來的木耳栽培過程中,發現「環宇8號」、「一品黑」、「匯豐F1」等菌種長勢不錯。長期以來,一些職工選擇菌種過於傳統,對某些菌種的依賴性過強,造成菌種退化,所生產的木耳從形狀、顏色、品質和營養含量等都得不到改進,產品落後於市場和消費群體的要求,造成產品價格不高。
(二)、選料最好選硬雜木屑,新鮮無污染、無霉變的各種主輔料。控制好做菌的成品率,將破損率和污染率降到最低點。經考察分析,近年來影響木耳產量和品質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接菌時母菌用量過少。母菌用量少,直接導致菌絲和雜菌同時爭吃培養基現象,雖然表面上看發酵很好,但一擺到地里進行栽培時,則明顯缺乏後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菌種沒勁。出現黃耳的主要原因,室內溫度過低,或者菌袋擺到地里凍過,或菌袋長期不出耳,出耳時間過長,增加菌齡,可造成黃耳。曬干後自然沒有木耳本色受看,影響價格。(正常木耳的外側面應該是略帶白茸毛的老鼠皮色,內側面是正黑色)。
(三)、嚴格控制發酵室內的溫度,避免長時間高溫或低溫發菌。注意要對菌室進行通風,因為菌絲生長時要呼吸大量的氧氣,如缺氧可導致菌絲生長慢或不生長。發酵菌齡不宜過長,發酵好的菌袋不宜長時間儲存,防止其自身營養消耗過多,影響產量。
必須掌握好黑木耳屬中溫型菌類這一關鍵,菌絲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2—30度,當溫度低於14度時,菌絲生長緩慢,時間拖的過長且易老化,高於30度時,菌絲則生長過快,但細弱易衰退,線最適溫度為20—27度,低於15度不易出耳,高於28度木耳開耳快,片薄色淡,超過30度,木耳長出以後,出現自溶造成嚴重減產影響產量。
(四)、劃口環節
以V型口為最佳,其優點一是口形小,與空間接觸少避免露空,營養成份散失。二是口形上大下小,由於木耳形成翹起,培養階段噴水時起到保護傘作用,避免噴水時水直接透到口內,引起雜菌污染。三是V型口下言三角尖部位小,正好讓水分保留一小點於尖口,有利於穴口保濕出耳。四是木耳形成時,劃口處兩條餘角連接,木耳頂起塑料膜,使它自然向上翹起。木耳本身封住袋口,水澆不進袋內,形成菌袋 內干長菌絲,外濕長木耳的良好條件,五是口小,耳集中出耳成型美觀。因此,劃V型口最為理想。①沒有木耳菌絲部位。②袋料分離嚴重處。③菌絲細弱處。④原基過多處。
劃口角度
劃口角度為45—55度,角的余線長度為1.8—2厘米,余線長度過長或過短,對產量都有直接的影響,余線過長,一是營養分散,二是使穴口過大,培養基裸露面積大,外界水分也易滲入袋內,給雜菌感染提供了機會。
劃口深度:
劃口深度是出耳早晚,耳根大小的關鍵,劃口過淺或不往培養基內劃,木耳長的朵小,袋內菌絲的營養輸送不上來,長耳慢,而且耳根未伸入袋內,一碰就掉。劃口過深,木耳形成較晚,耳根過粗延長木耳的形成期,劃口的適宜深度為0.5—0.8厘米。
定位劃口:劃口可呈品字形排列,規格為17x33的菌袋可開口12—15個。
(五)、避免高溫暴曬。近年來我局部分地區和職工戶栽培的木耳,存在著菌袋發黃,袋菌脫離,耳片生長緩慢和產量不高的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無遮陰措施,菌袋長時間處於烈日暴曬,易造成菌袋的上部曬出硬蓋,袋上面開口的兩朵木耳長不起來。易造成菌袋老化,菌袋與菌柱分離,木耳不能及時長出菌袋,造成根大影響木耳的質量,易出現雜菌,且耳片生長緩慢。應當採取人工縮短木耳生長周期的辦法提高採摘期,以杜絕伏天氣溫過高,木耳生長過性,木耳質量輕,顏色難看,賣不上價的問題。具體方法是:木耳下地後,在其上面覆蓋稻草,但要注意稻草不要過厚,以還可以看見菌瓶為宜,厚薄要一致。上壓架條防止被風吹散,這樣可避免陽光過強造成菌袋同菌體脫離的現象,菌齡過長,產生黃耳。6月7-8日左右撤掉稻草,澆大水,7—10天便可採摘,提前了採摘期。切記本耳長到8—9分時便采,千萬不能過性。只想長大些再采,結果事得其反。
(六)、催芽:1、現在大部分種植戶把開口後菌袋直接放到培養室里催芽,好處是省時省力。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適時通風,如通風不良,室內濕度過高,造成室內缺養,易造成雜菌的污染。溫度不能過高。②菌袋不能擺放過密,菌袋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室內保持清潔,濕度在60%左右。
2、另一種催芽方式,把開完口的菌袋直接放到催芽床內,床面可用生石灰,甲基托布津、克霧靈等進行消毒,菌袋上床須直立,並且袋之間留有一寸的距離,有利於出芽時通風換氧,白天用草簾子覆蓋,夜晚不用蓋,注意觀察床內溫度如超過30度時,應及時採取澆水降溫等措施。有處於穩產和高產。早上可給地面進行澆水一次,這樣保持十天左右,即可出芽,優點是出芽早、齊、快。
3、通風增養
長耳階段耳片呼吸作用強,要經常保持空氣新鮮,尤其是氣溫高,濕度大,更要注意通風換氣,促進出耳和耳片分化。
(七)、選地:黑木耳生長環境,喜陰暗潮濕,所以選地要避開乾旱的風口地,要選避風向陽的平地,排水好,無污染的耕地來做為種植黑木耳的生產地。根據有些種植戶的經驗,選擇在半陽半陰的樹林叢中栽培效益相當好,產量高,最好不要選擇重茬地,用水可選用清澈無污染的山澗水或是用深井水直接澆灌都可以。
做床:耳床的製作,根據我們當地地栽黑木耳的實際經驗和氣候條件,都採取地面平床或地上床的形式較好。選場,清理後,耳床的長、寬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床四周應挖排水溝,避免積水。做床後,擺袋前應及時打一遍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克霉靈)和殺蟲劑(如菌片凈),在菌袋擺放前可用封閉葯對菌床進行封閉,以免長草,導致後期產生流耳。為提高木耳的純凈度,本地區主要採用地膜或樹葉覆蓋床面。方法是在平整的床面上鋪一層帶洞的地膜,擺袋時避免長時間積水或生長青苔,用地膜缺點是:隔離地氣,木耳只能靠雨水及澆水生長,所以生長緩慢。樹葉蓋床:用無霉變無污染的柞樹葉來鋪床,方法是把樹葉均勻鋪在床面上,樹葉上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撒生石灰進行消毒滅蟲,其優點是無成本,耳袋可接受地面潮氣,生長周期縮短,耳片生長快。
(八)、分床:當耳芽出齊後進行分床,分床時輕拿輕放,倒立擺放,每平方米擺放20—25袋左右,不可過多,理想距離應為每平方米20袋。密度大的缺點是耳片生長到中期時兩袋耳片開始接處、粘連,造成地面空氣不流通,底層耳片缺氧,生長緩慢,造成嚴重減產,且易產生「白毛?
(九)、噴水管理:有很多種植戶對噴水還沒有搞清楚,缺少了解。在不同時期應掌握不同的噴水方法:①子實體分化期:此時像珊瑚狀的耳芽剛剛形成,相當細嫩,既需要水分,又不能澆大水,以免嫩小的耳基吸水過多造成爛耳或脫落,水份過小造成耳芽收縮影響生長。此時期要做到少噴勤噴。②子實體生長期:此時耳片分化向外伸展、劃口處徹底封住,應加大澆水量。如氣溫在20℃以下,可在上午10點到4點之間噴水,溫度在20℃以上,要早晚噴水,避免高溫天氣澆水,以免形成高溫高濕,氣溫在28℃以上時,菌床上方必須蓋有遮陽物,並加大通風,以免菌體發燒影響產量。
噴水應總體掌握「乾乾濕濕」的原則,即要根據天氣情況,在連續澆水5-7天時,應安排2-3天曬袋,乾的時候菌絲得到休息,進一步積聚養份,濕的時候積聚的養份得以釋放,化成耳片,促使其快速生長。
(十)、採收:已長大成熟的木耳,應及時採取做到勤采、細采,以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木耳的最佳採收期是耳片應在8—9分熟,此時耳片質量好,而且有重量,木耳成熟的標準是顏色轉淡,耳根由大變小,耳片直立。待木耳充分展開,邊緣起褶變簿,耳根收縮,耳背後面呈現淺白色,孢子即將彈射之前採收,採收前應停止澆水。采耳原則是及時採收,采大留小,耳片未展開沒有商品價值不採,可留著下茬採收。採收方法:可用刀片在耳基處割下不要帶鋸沫,保持耳片的清潔度,也可手握住耳片貼根基處擰下。從幾年來的生產經驗看,本耳一般在袋上半干時採收質量較好,這樣的木耳易干,耳形好,商品價格高。
(十一)、晾曬:採收前應搭好晾曬架,架子離地面0.8—1.0m高、上方擺放好小桿子,上面再鋪上紗窗、遮蔭網等,以便上下通風。近年來木耳栽培戶都採用這種自然光照通風涼曬方式,既提高了晾曬質量,又解決了連雨天木耳腐爛的難題。晾曬前用剪刀剪去木耳根部的培養基,晾曬時一定要葉片在上,根部在下,而且呈大朵狀的木耳一定在曬前撕開成單片狀,晾曬中途不可翻動,一次性曬干,為一等品,如遇到陰雨天要蓋防雨物,防雨物要蓋在晾曬架上方,留有一定空間,便與空氣流通,不要直接蓋在耳片上,防止耳片被壓變形,影響木耳質量。

『叄』 室里什麼盆栽好養

第1種,綠蘿樁

綠蘿樁,超大葉片,可以大量吸附灰塵。又好養,再說新居進宅,擺在客廳,大氣磅礴!

一周澆水一次。平時可以偶爾噴噴水霧,增加空氣濕度。

第2種,大盆散尾葵

耐陰性較強,姿態優美,裝個好看一點花盆,立即十分高檔,看著都想養一盆。

一周澆水一次,偶爾噴水霧,增加空氣濕度。擺客廳或者樓梯拐角。

第3種,大盆鴨腳木

鴨掌木,它不但能改善室內的空氣條件,而且一年四季都鬱郁蔥蔥的,並且比綠蘿樁更好養!還可以任意修剪哦!

一周澆水一次都沒事。可以偶爾噴噴水霧,增加空氣濕度和清除葉面的灰塵。

第4種,虎皮蘭

虎皮蘭,去除二氧化碳的能力較強,晚上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特別適合客廳和卧室。酒店、旅館、圖書館等地方也有擺。

筆挺的葉片,優雅大方,是有名的懶人植物,況且比較耐陰。寒冷的天氣不用澆水,炎熱的天氣一個月澆一兩次水。

哦對了,其實它是可以開花的哦。冬天開花!花是晚上開放!花蠻好看的。

第5種,大盆金心葉門鐵

非常好養,一周澆水一次,怕暴曬,耐陰。

千萬不要經常澆水哦,頻繁的澆水很容易爛根的。

可以擺客廳、衛生間。

『肆』 如何飼養蘑菇

平菇的栽培
1/3 分步閱讀
解開菌包紮帶,開口直徑1~2厘米,向裡面噴點水(存點積水,只要積水沒有干,就不要再噴水),要平放在半陰暗、潮濕、通風的地方,不要讓陽光直射,適應溫度-40~40度(可室內栽培,最適宜溫度5--32度之間),當袋口出現小菇蕾再完全打開打開袋口;

2/3
用濕毛巾或餐巾紙覆蓋袋口,常向毛巾或餐巾紙噴水,保持透氣濕潤,也可以在菌包袋口處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內壁噴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氣),菌袋內存水要及時倒出。不能弄壞包裝的塑料袋,等幾天就會出菇了;

3/3
菌帽直徑1厘米以後,要經常對菇噴霧,保持濕潤,一般是4天左右成熟,待蘑菇慢慢長大 菌蓋邊緣呈現波浪狀就可以收獲了,採收前 1天停止噴水。採收時,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腳的底部左右旋轉摘下。蘑菇採收後,停止噴水2~3天,清理干凈菇腳,保持高的濕度,就可以等待第2次出菇了。

查看剩餘1張圖
雞腿菇的栽培
1/5
將菌包以後放到陰涼處3天後打開袋口,往菌包內蓋一層1~3cm左右的花盆土或菜園土即可,覆土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准。再在菌包袋口處蓋報紙或是濕布,也可以在菌包袋口處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內壁噴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氣),放在比較陰暗、潮濕、通氣的地方,等待出菇;

2/5
一到兩個星期以後,可見泥土裡長滿白色的菌絲,並形成行大量的白點狀菇蕾,雞腿菇生長的溫度范圍較廣,適應溫度-40-40度(可室內栽培,最適宜溫度為10至28度),出菇階段如果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刺激,菇蕾容易產生;

3/5
盆栽雞腿菇:把菌包的塑料袋撕開,取出菌種掰成2,3塊(根據盆子的大小盡量掰大些,如果盆子足夠大的話,把整塊放下去就更好),填滿土,澆透水一次,然後覆土2-3厘米,保持濕潤,放在比較陰暗,濕度高,通風的地方,等待出菇;

4/5
菜園栽培:把菌包的塑料袋撕開,按上述方法埋在田間,澆透水一次,然後覆土2-3厘米,保持濕潤,營造陰暗,濕度高,通風的環境,若溫度適宜大概在15天左右,也會有驚喜。若溫度太低或太高,等到春秋天,也會照常岀菇;

5/5
雞腿菇長到8成熟即可採收,長到高8--12厘米、菌蓋直徑2-3厘米菌蓋與菌環分離前是最佳採收期,如不及時採收就會開傘,所以在開傘前一定要及時採摘,採摘後,可以再次岀菇,往復循環。

『伍』 怎樣養殖磨菇

首先,從網上購買「蘑菇棒」即種子,就是上圖里圓圓的傢伙。品種很多,第一次嘗試,也不知道什麼品種容易培養。

去除外表所有的包裝,還露出它的「真面目」。

然後,置於陰暗通風的地方。可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如下圖。

將「蘑菇棒」底部懸空直接置於架子上,也可將其掰碎了,放入五花八門的容器中,壓實後,再在面上撒上一層薄薄的泥土,最好是有養份的土。我是直接從菜地里取的土。

掰碎的「蘑菇棒」放入容器時,不同的品種不可混淆,要求同一容器同一品種。

可利用家中的各種閑置物品和容器。如下圖,籐架、花盆、電飯鍋膽,廢棄的礦泉水桶和小木條或竹棍,都能派上用場。

用噴壺或噴霧器定期加濕,直接均勻地噴灑在「棒」上和土壤的表層即可。

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非常關鍵。蘑菇能否冒得出來,就看這兩個指標。

如果濕度不夠,已經長出來的蘑菇還會縮回去。這既是一個細致活,也是一個勤力的活。

下圖為「棒」上冒出來的各色蘑菇。

比起培育豆芽菜,培養蘑菇的技術要求高,濕度和溫度的把控難度也大許多。

耐心等待後的綻放。

經短期實踐,有兩點體會:一是在諸品種中,雞腿菇長勢最快最好,收獲最豐。二是把「蘑菇棒」掰碎,放入容器內覆蓋上一層土,以保濕保溫,生長的比「棒」本身好。

 雞腿菇切片與肉片小炒,口感相當不錯。吃了差不多了,才想起來「立此存照」。

『陸』 盆栽蘭花養殖方法

《蘭花盆栽分株繁殖方法及管理》
繁殖,蘭花
蘭花是我國聞名的十大名貴花卉之一,其超凡脫俗、氣質高雅令中外名人志士和普通百姓所稱贊、所陶醉、所傾倒、所喜愛。如今,盆栽蘭花走進百姓家庭已漸成潮流。本文就蘭花分株繁殖技術作一介紹。[蘭花]
分株繁殖為無性繁殖,把成簇的叢蘭株,以兩代以上的連體為單位,分離另植的最為傳統的繁殖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活率高,增株快,開花較早,確保品質特性等優點。[蘭花]
一、分株繁殖的條件和時機
分株通常在種植管理後經過二三年生長,蘭株已經長滿全盆時進行;也有為提高發芽率,或快速增加繁育品種的數量,對具有4株以上的連體蘭簇進行分株;還有為防止芽變奇株的退化,對僅是一老一新連體子母簇株進行分株。[蘭花]
蘭花分株繁殖,一般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為保證成活率,常在氣溫為12℃~30℃之間進行。按其生理特徵,最佳時機是在花期結束時。因為此時蘭株的營養生長疲頓,不僅新芽沒有萌發,而且連芽的生長點也尚未膨大,分株不易造成誤傷。同時,花期已結束,一般不會再有花芽長出,也就不存在因分株而損害花芽問題。另外,通過分株,還可以促進營養生長的活躍,提高蘭株的復壯力和萌芽率。[蘭花]
二、分株繁殖的方法和程序
1、起苗:對於已長滿盆的盆蘭,脫盆時不可強行將其拔出,否則對蘭株損傷太大,或拔斷株葉,或斷根太多。因此,應毫不吝惜地將蘭盆敲破,取出蘭苗。然後抖掉根團中的基質,進行分簇。如果基質板結或粘膩,就只能用水沖散後再分簇。如果尚未長滿盆的盆蘭,可用手指扒除盆面基質,用力拍打蘭盆周邊幾下,再用木棒從盆底中孔往上頂松基質,然後雙手握住盆緣,用手指夾住蘭株盆,將蘭盆半懸空倒立後加以搖晃,便可倒出蘭苗。.

『柒』 適合放在室內的盆栽

1、常春藤 清除黴菌

常春藤在西方常常與聖誕節搭配著出現,繞著許多房屋隨意生長。常春藤四季常青,在我國南方各地也常做綠化使用。實際上,這種外表「隨性」的植物正是卧室綠植的完美選擇。

美國過敏、哮喘及免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常春藤有著清除黴菌的功效,短短12小時內,就能清除空氣中78%的黴菌。

2、垂葉榕 去除地毯污染物

垂葉榕是一種耐熱、耐寒、耐濕的常綠喬木,對光線的要求也不是很嚴格。垂葉榕也是室內植物最好的選擇之一,它可以有效去除地毯和傢具中的污染物,例如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

3、散尾葵 空氣加濕器

散尾葵屬於小型的棕櫚植物,原產於馬達加斯加,現在我國南方也進行種植了。散尾葵在「清除」污染物的效率方面要勝於其他的綠植,它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苯(洗滌劑和塑料中)、甲醛(傢具的清漆和地板漆中)等揮發性有害物。

研究人員稱,對於容易患感冒和鼻竇炎的人來說,散尾葵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能夠釋放空氣中的水分,如果卧室內放一棵散尾葵,室內的濕度可以保持在40%至60% ,堪比一台空氣加濕器。這可以讓人們的呼吸變得更順暢,從而有助於更快地入睡。

4、萬年青 清熱解毒

作為室內綠植,萬年青算是簡單大方的「基本款」了,出現的地方也具有包容性:無論是低光照的角落還是其他植物都不願意久待的房間(比如一間遮光優秀的黑暗卧室),它都能快樂健康地生長。

5、矮棗椰 去二甲苯

這種植物耐寒、耐旱、壽命長。它在去除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方面很有「才華」,尤其是二甲苯(存在於油漆稀釋劑、清潔劑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10種最適合擺放在室內的盆栽植物

『捌』 這是什麼盆栽怎麼養

發財樹,發財樹其實很好養的,注意土的透氣性,夏天半月一次澆透即可,盡量避免暴曬,冬天一個月澆透一次都很好。

熱點內容
綠植領養活動是什麼 發布:2025-09-13 14:39:56 瀏覽:914
花語為依賴 發布:2025-09-13 14:38:31 瀏覽:810
測測你七夕 發布:2025-09-13 14:37:38 瀏覽:897
盆栽小紅薯 發布:2025-09-13 14:28:49 瀏覽:599
長春米蘭花時尚酒店 發布:2025-09-13 14:24:56 瀏覽:576
茶花保溫壺 發布:2025-09-13 14:15:41 瀏覽:733
玫瑰酵素護膚 發布:2025-09-13 13:59:00 瀏覽:267
石斛蘭花品種 發布:2025-09-13 13:58:55 瀏覽:842
海棠映碧空 發布:2025-09-13 13:57:35 瀏覽:138
福州花藝學徒 發布:2025-09-13 13:48:41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