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葉黃花盆栽
㈠ 象柳條有黃花的什麼花
【雲南黃素馨】
雲南黃素馨可做庭院觀賞、花籬、地被植物,雲南黃素馨枝條長而柔弱,下垂或攀援,碧葉黃花,可於堤岸、台地和階前邊緣栽植,特別適用於賓館、大廈頂棚布置,也可盆栽觀賞。雲南黃素馨除了用作觀賞植物外,全株還可以入葯。
常綠藤狀灌木。小枝無毛,四方形,具淺枝。3出復葉對生,葉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一枚稍大,基部漸狹成一短柄,側生兩枝小而無柄,枝、葉均為深綠色。花通常1~2朵,生葉腋或小枝頂端,淡黃色,徑2~4.5cm。
㈡ 像椰子樹的植物開黃花是什麼花
你好:這種植物名叫袖珍椰子,又名矮生椰子、袖珍棕、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境。生長適宜的溫度是20~30度,13度時進入休眠期,冬季越冬最低氣溫為3度。袖珍椰子栽培基質以排水良好、濕潤、肥沃壤土為佳,盆栽時一般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4河沙和少量基肥培製作為基質。它對肥料要求不高,一般生長季每月施1-2次液肥,秋末及冬季稍施肥或不施肥。每隔2-3年於春季 換盆一次。澆水以寧濕勿干為原則,盆土經常保持濕潤即可。夏秋季空氣乾燥時,要經常向植株噴水 ,以提高環境的空氣濕度,這樣有利其生長,同時可保持葉面深綠且有光澤;冬季適當減少澆水量,以利於越冬。袖珍椰子喜半陰條件,高溫季節忌陽光直射。在烈日下其葉色會變淡或發黃,並會產生焦葉及黑斑,失去觀賞價值。另外,袖珍椰子在高溫高濕下,易發生褐斑病。如發現褐斑病,應及時用800-1000倍托布津或百菌清防治。 在空氣乾燥、通風不良時也易發生介殼蟲。如發現介殼蟲,可用人工刮除外,還可用800-1000倍氧化樂果噴灑防治。
管理表
生長溫度:20~30℃之間,13℃進入休眠,冬季不可低於10℃。
日照:喜好陰蔽環境,60%遮光網。
栽培基質:河沙或者1/2蛭石+l/2珍珠岩
施肥:生長期每2~3周澆施一次水培用營養液。如901無土栽培營養液或花寶,稀釋1000~1500倍。
澆水:夏季每天澆水2~3次,冬季要控制澆水量。6~8周清洗固定基質,尤其是夏季。以免有害物質傷害植株。經常檢測營養液的pH值,過鹼會使葉片發黃。袖珍椰子吸水力較強,等水位下降時,及時補充水到規定的位置為止。
掌握無土栽培袖珍椰子的管理方法很重要,應盡量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營養液蒸發過快,可放在明亮的地方。待根長滿後,就要把1/3的根去除,同時去掉枯黃葉子,沖洗基質後,換上大一號的花盆。
植物防治
袖珍椰子常見的病蟲害有褐葉圓蚧和炭疽病。
1.褐葉圓蚧。蟲害症狀:葉色變淺,呈淡色斑點,嚴重時植物衰弱,影響生長並失去觀賞價值。防治方法:⑴利用紅點唇瓢蟲,以蟲治蟲;⑵當幼蟲大量出現時,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霧,每周噴1次;
2.炭疽病。病害症狀:病初葉尖為黑褐色,病斑慢慢擴展,後期葉片病斑連成一片。防治方法:⑴加強養護,不要碰傷葉片,多噴水,使葉片保持清潔;⑵夏季每隔10天需噴1次1%等量波爾多溶液;
另外,高溫季節袖珍椰子也會發生葉斑病和根腐病,因此要注意其生長環境通風和土壤透氣。必要時,可噴灑托布津和百菌清防治。
㈢ 開黃花的樹有哪些
1. 蠟梅
系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花卉,高可達3米,枝條略成方形,棕紅色,芽有鱗片,單葉對生,葉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表面深綠,背面淡綠。花兩性,單生,於葉前開放,芳香,花被多數,呈花瓣狀,而無萼片,花瓣之分,花被黃色,帶蠟質,因蠟梅花色金黃,花香似梅,與梅並開,故常稱黃梅、黃梅花;又因以色正似黃蠟,故稱蠟梅;但也有人誤以為此花是臘月開放,故稱臘梅。
2.桂花
桂花,又名木犀,為木犀科木犀屬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5米,徑粗100厘米。樹干粗糙,枝葉繁茂。單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有稀疏鋸齒或全緣。花簇生葉腋呈聚傘花序,花較小,黃白色,芳香味極濃。核果橢圓形,紫黑色,花期仲秋,核果在翌年的初夏成熟。
金桂花,秋季開花,花檸檬黃至金黃色,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等品種。
3.金絲桃(金絲海棠、明月蓮、土連翹)
半常綠灌木,高達1米,全株光滑,小枝對生,圓筒形,紅褐色。單葉對生,長橢圓形,全緣,具透明腺點,無柄。花單生或3~7朵聚傘花序頂生,金黃色。蒴果卵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金絲桃花色金黃,形似桃花,雄蕊纖細,燦若金絲,絢麗可愛,故名「金絲桃」。
4.迎春花
早春開花,故名迎春花。又稱金梅。落葉藤本灌木。葉對生,小葉3,卵形至長橢圓形。通常不結果。花期2~4月。喜光,稍耐陰。較耐寒,喜濕潤,也耐乾旱,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鹼,除窪地外均可栽植。根部萌發力很強,枝端著地部分也極易生根。花期最早,為優美觀賞花木,冬賞綠枝,春賞金花,枝條長而柔弱,下垂或攀扭,可於堤岸、台地和階前邊緣栽植,也可盆栽觀賞。葉葯用,治腫毒惡瘡。
5.山茱萸(葯棗)
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原產中國。為落葉小喬木,溫帶陽性樹種。喜陽光,稍耐陰,較耐濕。宜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樹皮灰褐色,剝落。葉對生,橢圓形,先端漸尖,全緣。傘形花序簇狀,頂生或腋生。花金黃色,花瓣小,花蕊突出。核果橢圓形,紅色至紫紅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㈣ 仙人掌開黃花是什麼品種
單刺仙人掌和梨果仙人掌這兩類開黃花的比較多。其他的也有:如黃金司(花色有點偏橘色)、仙人球。
原產墨西哥東海岸、美國南部及東南部沿海地區、西印度群島、百慕大群島和南美洲北部;在加那利群島、印度和澳大利亞東部逸生;中國於明末引種,南方沿海地區常見栽培,在廣東、廣西南部和海南沿海地區逸為野生。
形態特徵:
叢生肉質灌木,高(1-)1.5-3米。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0-35(-40)厘米,寬7.5-20(-25)厘米,厚達1.2-2厘米,先端圓形,邊緣通常不規則波狀,基部楔形或漸狹,綠色至藍綠色,無毛。
小窠疏生,直徑0.2-0.9厘米,明顯突出,成長後刺常增粗並增多,每小窠具(1-)3-10(-20)根刺,密生短綿毛和倒刺剛毛;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粗鑽形,多少開展並內彎,基部扁,堅硬,長1.2-4(-6)厘米,寬1-1.5毫米。
倒刺剛毛暗褐色,長2-5毫米,直立,多少宿存;短綿毛灰色,短於倒刺剛毛,宿存。葉鑽形,長4-6毫米,綠色,早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仙人掌
㈤ 這種開小黃花的是什麼植物
垂盆草,別名:狗牙瓣、石頭菜,景天科景天屬多肉植物,莖匍匐,易生根,不育枝及花莖細,匍匐而節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長10-25厘米。3葉輪生,葉倒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5-28毫米,寬3-7毫米。垂盆草一般生長在山坡岩石石隙、山溝邊、河邊濕潤處,極易栽培,對環境要求不嚴,家前屋後均可種植,也可盆栽,通常採用分株繁殖, 垂盆草是一味民間流傳極廣的常用葯草,全草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排膿生肌等的功效。生於山坡岩石上或栽培。分布中國南北。
㈥ 黃花蒿能盆栽嗎
黃花蒿可以盆栽的。黃花蒿具分枝多,適應性、抗逆性強,根系發達與菊花親和力強的特點。
而在菊花造型中多用作砧木來嫁接菊花,製作大麗菊、塔菊、盆景、造型
㈦ 公元前有一些盆栽花,黃花的數量是藍花的4倍,黃花比藍花多192盆,那麼兩種花各
根據題意和差倍公式可得:
紅花的朵數是:20÷(4-3)×3,
=20÷1×3,
=20×3,
=60(朵)回;
藍花的朵數是:答60+20=80(朵);
黃花的朵數是:60×4=240(朵);
60+80+240,
=140+240,
=380(朵),
答:學校門口一共380盆花.
㈧ 盆栽的黃花風鈴木三個月未發芽是否死了重慶地區。
黃花風鈴三個月還未發芽,扒開根系看看根系是否還活著,活著就沒事,後期養護就會發芽、長出新枝葉的。
黃花風鈴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溫度
一般這種植物最適合在23度到30度的條件下生長,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寒冷的季節,所以在我國,南方種植它的人比較多。
2、光照
這種植物在芽苗期會要求大量的光照,但是如果在溫室里種植這種植物,由於光照還有通風不夠,可能會使生出的小苗的長勢變弱,然後換上猝倒病。所以在它的種子發芽,並且有葉子長出來之後,一定要保證養殖的環境的遮光程度不可以超過百分之五十,並且還要保證環境的通風條件。
3、泥土
要培育大株的苗,應該要選擇一些疏鬆的肥沃的泥土,並且這種泥土無論是灌水還是排水的能力都要好。這些培育土要劃分好溝渠利於排灌,大概是每一畝可以養殖3000株。
4、花肥
在養殖前要在土中埋一些碧卡微生物菌劑作為底肥,而且這些底肥應該要和泥土充分地攪拌均勻,之後再在上面種植。
㈨ 黃花菜適合盆栽嗎
黃花菜適合盆栽。
一、栽培季節
一般於早春或晚秋土壤封凍前進行分株繁殖,在8―10年的高產優質期後,隨株齡增加花蕾逐漸減少,採摘期縮短,產量下降,必須進行更換,十年以上的老株在花蕾采畢後,每年挖出1/6―1/5作為種苗逐步更新。
二、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建議不採用此方式,原因一是導致品種退化:二是前二年不開花第四年才形成正常產量。
2、分株(根)繁殖:秋季莖葉枯萎後或早春土地解凍後,摳出母株,將老葉老根去除,將帶新芽的根株一一分開,每株帶一新芽,然後以行距45―60厘米、株距30―35厘米栽植、每穴栽植3―5株,第二年即可抽苔長蕾開花。
3、整地施肥:黃花菜根系發達,要深翻整地,栽前土壤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結合整地1次施人。
4、管理:①春苗肥:在春苗萌發前以氮、磷、鉀配合追肥作提苗肥,畝施尿素5―7公斤加過磷酸鈣10公斤:②催苔肥:在花葶即將抽出而未抽出時到苔抽出而未分枝前,畝施尿素10公斤加過磷酸鈣10公斤加硫酸鉀5公斤;③催蕾肥:六月中旬開始採收後追施尿素1次,畝施5公斤,除土壤施肥外,畝用3%過磷酸鈣浸出液60公斤加尿素500克加鉀肥150克加20毫克/公斤的赤黴素葉噴;④培土:黃花萊根系由短縮節自下而上發出的,發根部位逐年上移,在秋苗凋萎後開始培土。培土時應先把凋萎秋苗齊土割掉,並在地面封凍前進行完畢。
三、病蟲防治
1、葉斑病:發病初期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
2、銹病:發病初期用敵銹鈉與洗衣粉以20:1的比例250―300倍液噴霧。
3、蚜蟲:使用40%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噴霧。注意,採摘前半個月內嚴禁使用。
四、收獲加工:
1、採收:黃花菜多於傍晚開花,次日中午凋萎,制干用黃花菜以花蕾飽滿、色體金黃、含苞待放時,即開放前3―4小時採收為宜,一般多於清晨或下午各採收1次為宜。陰雨天花蕾生長較快,應適當提前採摘。
2、制干:黃花菜制干採用蒸曬法:即將收採下的花蕾放在竹籠屜中加熱蒸騰,籠屜冒氣後即可停火;燜20分鍾左右取出,約7分熟即可,花呈黃色,過熟、色易變黑。
3、晾曬:將蒸好的黃花菜在竹簾或葦席上攤開晾曬,使含水量降到16%以下,晴天1天即可,然後裝人箱袋於陰涼乾燥處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