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綠學雷鋒
❶ 有關於3·8婦女節、植樹節、學雷鋒的作文或資料
(2)綠色希望
自然是人類的搖籃,綠是自然的顏色,是寶貴的希望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動力,它是安慰,它是歡樂!
我給你送來粒粒種子,你讓它們花繁葉茂,我贈予你顆顆樹苗,你讓它們綠樹成蔭。只有熱愛祖國和人類的真正懂得愛護綠色,只有從愛護眼前一草一木做起的人,才會熱愛祖國的山河。我們青少年要愛每一片綠葉,愛每一棵小草,受每一朵鮮花。保護環境,綠化校園,讓綠色生命激活我們熱愛的生活,做祖國美好的建設者。
3月12日-植樹節,希望日日都是植樹節,讓口號落實行動,讓綠色染綠地球。在人類奔向21世紀的今天,地球已負擔深重,苦不堪言,人類對環境污染和破壞也越來越大,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主體,改善生態環境的最根本之法是種樹種草,增加綠色植被,綠色工程作不好,就不可能有個好的生態系統,因此植樹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標。
綠色植物其實是第一性有機物質的生產者,它們能利用太陽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製造有機物質,為比自身多10~30倍的異養生物提供必要的食物。樹本來具有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的能力,樹木通過光合作用,使空氣清潔新鮮,一畝樹木放出的氧氣足夠65個人呼吸使用。樹木不僅僅凈化空氣,還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不致水土流失,還是「粉塵殺手」一畝地的樹木一年可吸收各種20粉塵-60噸!減少噪音污染也是它們本能,九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污染10-15分貝。樹木的分泌物也有殺菌作用,森林裡每立方米空氣是含細菌三四百個,而空曠地帶每立方米空氣含細菌三四萬個,兩者相差100倍!
綠色植物保護了地球,保護了人類,讓我們共同植樹,綠化、美化我們的生存環境,讓我們一同珍惜綠色,植樹造林,記住3月12日-植樹節。
隨著一股強冷空氣的入侵,3月11日,十堰下了一場壯麗的三月雪。本是植樹節前夕,這種天氣似乎會使人有些惋惜。然而,突降的大雪並沒有擋住熱愛環境的人們上山植樹的熱情。
綠色森林是人類生命的搖籃。因此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越來越重視植樹造林,並有了法定的植樹節。但世界上最早的植樹節,是美國內部拉斯加州制定的。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樹木稀少,土地乾旱,風沙很大。為了改善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狀況,莫頓先生在1872年4月10日倡議全民植樹100萬棵。其後,每年的這一天此州全民動員義務植樹。就這樣十幾年間,此州1000公里的荒山野嶺變成了森林,1885年,內部拉斯加州議會為表彰莫頓先生的功勞。以它的生日4月22日作為當地的植樹節,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植樹節。
我國也是開展植樹節較早的國家之一,1915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規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新中國成立後,1979年,國務院正式決定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植樹節,為了綠色和環境所設定的節日。如今,仍然有很多愛護環境的人們保持著植樹節植樹的習慣。但是,也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植樹節這個重要的節日到底在哪一天。這是不是對環境的一種不尊重?是的。先不說植樹罷,為什麼還有那麼那麼多的人們隨意伐樹,破壞水源,浪費石油,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受到嚴重的威脅?如果環境不是重要的,那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設定了植樹節?希望所有破壞過環境的人用心的去想一想。人類的家園不是你一個人的,而是屬於一切生物的!難道人們都是冷淡的嗎?難道一定要剝奪動植物們生存的權利嗎?答案是否定的。保護環境靠大家,如果人們多付出寫,相信大自然也會給予我們熱情的報答。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事例不就證明了這一點嗎?
我想,假如中國所有的人,每人用一雙一次性筷子。那麼,中國13億人口,要浪費多少木材? 我想,假如中國所有的人,每人用一隻塑料袋。那麼,中國13億人口,要有多少白色污染? 我想,假如中國所有的人,每人寄一張賀卡。那麼,中國13億人口,要耗費多大的資源?
擁有了好的環境,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❷ 內容有:學雷鋒、母愛、植樹節。的廣播稿
菁菁校園我的家
新聞天地你我他
大家好,我是播音員XXX
今天的廣播主題是《植物環保 勢在必行》
本周二也就是3月12日是眾所周之的植樹節,「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群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
一.植樹節的由來
我國的植樹節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我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二.植樹節的發展
1956年,毛澤東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在鄧小平提議下,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
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
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範,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三.植樹運動的成效
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26年。全民義務植樹26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來,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累計超過350億株。中國正在實施「 三北 」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至2000年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6.55%,城市建城區人均公共綠地提高到
6.52 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億公頃。
四.不同的植樹文化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朝鮮每年4月6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義大利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2%以上。盡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
西政府對森林資源採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為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11月8日在內羅畢發起「為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劃2007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接下來進入新聞小站
美韓今日起展開聯合軍演 朝鮮或採取強硬措施
3月11日,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和韓美聯合司令部開始進行代號為「關鍵決斷」的聯合軍演,朝鮮在此次軍演期間的舉動受到各方關注。
據悉,此次韓美軍演將持續到3月21日,由1萬多名韓國軍人和3500多名美軍參與。據悉,F-22隱形戰斗機、B-52轟炸機和核動力航空母艦也將參與軍演。考慮到由韓美聯合司令官行使的戰時作戰指揮權將於2015年移交給聯合參謀本部,因此此次軍演由聯合參謀本部主導樹立作戰計劃並付諸實施。
❸ 急!~~~關於學雷鋒 植樹節的國旗下講話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全年12個月,每月均有一些國家歡度植樹節:
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
法國每年3月為法定的「植樹月」,月末那天為「植樹日」,全國綠化這一天進入高潮;
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委內瑞拉1905年決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 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規定,植樹節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舉行;
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
菲律賓的植樹節已有70多年歷史,他們把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植樹節;
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也是國慶日)
古巴的植樹節是10月10 日;
英國的植樹節是11月6日至12日;
義大利1898年就決定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
敘利亞的植樹節是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塞內加爾每逢雨季一到,全國性的植樹活動隨即開始,時間持續長達半年之久
❹ 學雷鋒活動開始了,平均每個班打算在「綠色基地」植樹39棵,三年級有6個班,大約植樹多少棵
每班植樹39棵的話總共為234棵
❺ 跪求 學雷鋒 植樹節 同一個標語
學習雷鋒,好榜樣
❻ 學雷鋒捐贈給校園的綠色作文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棵樹能造千萬根火柴,一根火柴能毀滅千萬頃森林。是呀,那麼小的火柴就會使環境受到如此的威脅,人類的破壞又會讓環境變成什麼摸樣呢?現在人們生活的地方是地球,但以後我們會有何去處呢?
中國從古至今就是禮儀之邦。古代昌盛的儒家思想,也都是把「仁」和「禮」放在首位的。古代的道德方面的故事也是數不勝數,孔融吃梨時把大的讓給長輩。晉國重耳與楚國大戰時,遵守諾言,主動退避三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孔明出山時,不恥以誠相待……這許許多多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映襯了一個重視道德素質的古代極為發達的中國,可現在…….
山清水秀的中國正遭受到極度的摧殘。工業廢水的大量排放污染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森林大面積地砍伐、毀壞,使得洪水肆意猖獗,所到之處,民不聊生,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洪水吞噬,無不心痛。更有甚者,祖國的大動脈――黃河,已經不再是昔日養育中華民族起源的魚肥水美之處了,卻成了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帶走的泥土,不可估量。大片土地的沙漠化,也正襲擊著我們居住的城市。而人類的不講衛生,更是讓我們中的很多人感染了疾玻我們似乎忘記了是地球母親給了我們生命。而現在的人類還在肆意的破壞我們的母親埃
一次火災:元月29日12時10分,桐梓縣楚米鎮山座村水井組大埡口退耕還林地發生森林火災。火災發生後,肇事者蘭玉芬立即用電話向該村民求救,請求撲火。鎮政府分管副鎮長李強立即率政府幹部、林業站幹部和護林員及當地群眾近80人趕赴火場撲救,下午17時火被徹底撲滅。經調查,此次火災是該組村民蘭玉芬種洋芋時燒土中雜草不慎引起,過火面積4.5公頃。受害森林面積2.75公頃,受害林地為2002年實施的退耕還林地,樹種有桃、梨、李、核桃等果林。燒死燒傷果樹2600株,經濟損失4.3萬元。肇事者蘭玉芬已於2007年1月31日被刑事拘留。這次人為的火災,對森林的傷害是巨大的,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巨大的。
我國同時也非常重視對小學生的保護環境的教育,「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就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我校的環境保護和綠化工作已取得豐碩的成果。走進我們如今洋溢著書香味的校園,你會被那迷人的風景所吸引。高大現代化的教學樓,鬱郁蔥蔥的樹木,還有鮮艷奪目、爭奇斗艷的花卉。漫步在校園里這一派綠景下,會使你感到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校園中的綠色風景,對我們同學是極其有益的。不是嗎?一節課後,站在走廊上看看校園中的綠,讓我們大飽眼福,也使精神達到更高、更好的狀態!在課余時間,同學們又可以在校道上走走,看看周圍的景物,不是有置身花園之感嗎?!由此校園的美好可見一般!所以,我們就應該讓校園中的綠色永存!在平時培養不隨意踐踏草地,不攀折樹木花草,勤於打掃,見到垃圾主動揀起等等的習慣。我也經常看到許多同學在校園里的各個角落撿拾果皮紙屑;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校園環境的優美。但是,我們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亂丟紙屑、食品袋廢棄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踐踏;學校的綠化帶中,不時發現有深深的腳英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同學們總有一天會意識到環保的總要性。
說到我自己,我在以前也確實有過沒有注意道德規范的時候,現在,我已經不再是小孩,當口中有痰是,我會稍加思考,拿出紙巾,包好,再扔入垃圾桶。當手中攥著糖紙時,我也會稍加思考,直到手中冒汗,我也會扔進垃圾桶。當眼前面對著紅燈時,我依舊會多加思索,靜靜地等待著綠燈的再次閃爍……你要問我為什麼,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一個新時代的小主人。
現在,通往21世紀的列車正在前進,但希望這時的我們不要忘了「老掉牙」的環保准則。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成為發展列車上的「潤滑油」,也可以成為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一起來美化我們的校園環境,共建綠色校園,讓我們行動起來,將綠色作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用愛心去關注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的理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
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
❼ 以紅領巾學雷鋒,為唐山添綠色,低碳環保的作文
地球是我們的家,同時也是我們的母親。地球無償的供給我們各種資源,而我們卻還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不顧後果的肆意去破壞她。正如《只有一個地球》那篇文章所說的,我們不能再指望破壞了地球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地球如果滅亡了,那麼降臨到地球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所以我們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保護我們的地球,愛護環境,我建議大家做到如下幾點:
1.珍惜現在的每一口空氣,把工廠的數量盡可能的減少,工業廢氣也會隨之減少。可喜的是,我們看到政府已將許多重污染的工廠叫停,限期整改或遷移。我們還知道每家每戶用的煤氣已改成了天然氣,倡導步行少用汽車,這都是保護大氣的舉措。我們還要多植樹造林,森林不僅能呼出新鮮空氣,還能凈化空氣。要制止亂砍伐森林的行為,要少破壞大自然。
2.不要濫用各種資源,如,煤、礦、木、水……如果這些資源被無止境的開采,必定會形成各種資源的枯竭,當人們沒有資源時,我們就無法生存了。
3.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它又實在太少了。雖然表面看起來地球上大面積都被水覆蓋,可是能用的卻不到十分之一,許多城市嚴重缺水,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目前,學校倡導我們在家裡的馬桶水箱里放一個礦泉水瓶子,不正是節約用水的舉措嗎?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沖馬桶,不正是為節約用水盡一份力嘛!
雖然我們一兩個人改變不了地球的命運,但是只要全國人民都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保護和珍惜我們的地球,地球就能炫出青春的笑臉!
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初一(6)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做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今天的情景,使人們再一次看到了破壞環境所帶來的惡果。在一次次災難的提醒下,人們已經認識到遵循自然規律,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已刻不容緩。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過全人類不斷努力,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災難的發生頻率會逐漸減少。地球那副美麗的面孔又會重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 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1998年的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曾幾何時,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從瘋狂捕獵到亂砍亂伐,人類是否也將要把槍口對准自己?切記,保護環境就等於保護我們自己。
曾幾何時,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盡管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已經散去了半個多世紀,可那裡依然還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見,和平是全人類綠色環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像,我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這個世界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慘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塵沙彌漫,人類將在魔鬼般的尖叫聲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時我們只能說,人類曾經屬於過地球,但地球將永遠不會再屬於人類了。
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要落到我們跨世紀一代的肩上。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吧,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地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人類不能走向孤獨
假設有那麼一天,造物主向人發問:「我給了你藍天、碧水、茂密的森林和肥沃的原
野,你是如何生活的?我讓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水裡的魚蝦與你相伴,你是怎樣與它
們為鄰的?」
人回答說:「我將天空抹成灰黑,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我將清水染作黃色和白
色,翻騰著的有毒泡沫污染了海洋;我砍伐所有的森林,大地與山崗全都裸露了身軀;我將
良田變為荒野,大風呼嘯,沙塵鋪天蓋地將我淹沒。我射殺飛禽,拔下它們的羽毛插在我的
帽子上炫耀;我隨心所俗地屠殺走獸,它們的呻吟和哀鳴是我勝利的樂曲;為了享樂,我已
經把江河湖海里的魚蝦趕盡殺絕。」
造物主說:「人啊,我給了你睿智的大腦,你是宇宙中最通曉事理的生靈。你難道不明
白:當你殺盡與你共生共存的夥伴,你必毀滅你生存的家園;當你成為惟一的生靈,你必是
孤獨脆弱註定滅絕的生靈?」
人說:「我曾試圖親和自然,但我停不下擴張的腳步。我也曾努力善待動物,但我控制
不住永無休止的欲求。在我心的極深處,有一片我永遠看不清的黑暗,它是慾望的淵藪。當
我滿足了一種慾望,它便會產生十種。我滿足了十種慾望,它便會產生百種。我滿足了百種
慾望,它便會產生千種。它永無止境,永不懨足,永遠蓬蓬勃勃地生長著慾望,每一種欲
望,都驅使我運用非凡的聰明智慧,征服,掠奪,屠殺,無論對人還是異類。我曾是萬物之
靈長,後來我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萬物滅,四顧茫茫。直到我站在你的面前。」
造物主說:「是了。你曾窮究萬事萬物,但你從未窮究你的靈魂。你的失敗在於你失去
了敬畏,沒有了戒律,自己凌駕於萬物之上。你違背自然,漠視生命,肆意踐踏自然和生命
的法則。你的祖先早就說過:『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然而你越來越膽大妄
為,毫無顧忌地沖破祖先的禁忌,所以你必須承擔你作孽的一切後果。此刻你必定懂得,當
你將別的生命推向懸崖,你自己必定也在懸崖。當你控制不了瘋狂生長的慾望,你最後的行
為必定是滅絕自己的行為。」
❽ 讀《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雷鋒叔叔,你真偉大啊!
五一假期,我含著淚水和感動把《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認真地讀完了。這本書主要講了雷鋒叔叔的精神和雷鋒叔叔的成長過程,雷鋒叔叔是個非常偉大的人,雖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普通的農民的孩子,普通的工人,普通的戰士,學歷也不高,但是大家依然都覺得雷鋒叔叔很光榮,偉大。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充分的表現了雷鋒叔叔的精神。他愛勞動,愛學習,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叔叔。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吧。看了這本書,我在心中暗下決心: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
在家裡,我們要做一個好孩子,在家庭,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培育親情。要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疊被,洗衣,掃地等自理能力;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製作一個小禮物送給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學校,要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同學之間結對互助,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品德;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增強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
在社會,做個好少年。我們要學習雷鋒把社會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廣闊天地,成為關心社會,助人為樂的楷模。在社會,要做一個愛心小天使,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和文化活動,文明出行,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好少年。
雷鋒叔叔的精神感動了我,我要繼續努力學習,爭做一個小雷鋒。
❾ 學習雷鋒,綠色出行的黑板報資料
雷鋒簡介:雷鋒(1940年~1962年)同志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湖南長沙(望城)人。1940年12月18日出生。1949年參加兒童團,擔任兒童團長。1954年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共青團。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職。雖然他只度過了短短的22個春秋,可是他那閃耀著共產主義思想光輝的崇高精神卻長留人間。偉大領袖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因此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簡稱為雷鋒日。 雷鋒格言:(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 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2)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3)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4)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5)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6)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7)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8).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活得更美好。 綠色出行:就是採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出行方式。即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有益於健康、兼顧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車,環保駕車,或者步行、騎自行車等。只要是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綠色出行」。
一、 目的及意義活動旨在倡導採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出行,即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有益於健康、兼顧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車、步行、騎自行車、文明出行等,提高對「綠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認識,從實踐並影響其家人,從而將「綠色出行,節能減排」的概念根植於心中交通活動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交通文明的程度取決於市民的交通行為素質。共建文明的交通環境,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
1. 要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不橫穿馬路,在上學放學路上,要自覺靠右沿人行道行走,不追逐打鬧,過馬路走斑馬線,做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
2.在乘坐公交車時,在車上不爭搶座位,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幼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下車時,按順序依次下車,不爭搶,並幫助有困難的人下車。
3.在行走的路上,不僅要做到遵守交通規則,還要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
4.未滿12周歲不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未滿16周歲不在馬路上駕騎電動自行車。自覺執行學校規定,校園內不騎車、不滑車。
5.綠色出行就是採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出行方式。即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有益於健康、兼顧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車,環保駕車,或者步行、騎自行車等。只要是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綠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