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駁岸綠植
A. 園林水景觀中的湖,溏駁岸有哪些類型
按斷面形狀可分為整形式和自然式兩類
對於大型水體和風浪大、水位變化大的水體以及基本上是規則式布局的園林中的水體,常採用整形式直駁岸,用石料、磚或混凝土等砌築整形岸壁。對於小型水體和大水體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的園林中水位穩定的水體,常採用自然式山石駁岸
B. 中外古代園林水體的植物配置有什麼特點
給人以清澈、明凈、近人、開懷感受的水體,是園林中重要的構景要素。古人有喻山為骨骼,水為血脈,建築為眼睛,道路為經絡,樹木花草為毛發的說法。古今中外園林,都非常重視園林中水體的運用。
水體能使園林產生很多生動活潑的景觀,形成開朗的空間和透景線。水體在園林中好似畫面的空白,使得園林虛實相生,剛柔相濟。我國古典園林自南到北,幾乎無園不水。古往今來,園林水體與植物之間就有著密切的關系,「畫無草木,山無生氣;園無草木,水無生機。」可見,園林水體的植物配置是造景不可缺少的素材。
園林中的各種水體,無論它在園中是主景、配景,還是小景,無不藉助植物來創造豐富多彩的水體景觀。
水在中國早期的園林中早已被納入,在青山綠水中也就少不了植物的配置。中國古代廣為流傳著「瑤池」的神話,據《穆天子傳》中記載:「左帶瑤池,右環翠水」以及「軒砌之下,植以白環之樹,丹剛之林」,可以看出,在早期人們對園林水體的植物造景就有所重視了。秦漢時代,水在庭園中運用甚常。如漢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八條大河貫穿於苑內遼闊的平原、丘陵之上,此外,還有天然的湖泊十處,人工開鑿的湖泊也不少。從《三輔黃圖》中得知,其中太液池岸邊種植柳樹之類的植物,池中種植荷花、菱、茭等水生植物,說明漢時已注重風景點上的植物配置了。濯龍苑和西園是東漢洛陽城市的大內御苑,關於水體的植物配置有這樣的描寫:「濯龍芳林,九穀八溪;芙蓉覆水,秋蘭被涯。」西園內的水渠,周流澄澈,可行舟,渠中植南方進貢之蓮花,其中夜舒晝卷,一莖生四葉,名「夜舒蓮」。
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成了園林物質性建構的主體和中心,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在園林內對水體的植物造景都很重視。
南朝宮苑中,尤以玄武湖著稱,當時湖面遼闊,又繼承了「一池三山」的園林布局,在擁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的湖中,盛栽荷蓮,盛夏,紅裳翠蓋,一派山水勝地。健康的皇家著名園林華林園內在瀑布、泉邊種植有竹子、柏樹之類。這時候,那些身居廟堂的官僚士大夫們已不滿足於一時的遊山玩水,紛紛造園。西晉石崇的金谷園是當時著名的別墅型私家園林,其主題是以池沼花木為重點,風格趨向靜雅。靜水的最主要特點是安詳明靜,簡潔平淌的水面又可做各種園林景物的底色,在水邊配植一些青柳紅花,便可達到較好的觀賞效果。
隋唐時代,園林的發展進入了盛年期。水體作為構成園林的基本要素之一,越來越被重視了。唐代的皇家園林興慶宮,宮中有龍溝,相傳「興慶池廣五七餘里,荷、菱、藻、芡彌望,岸旁古垂柳甚多。」在龍池南岸,有草數叢,葉紫而心殷,醉者摘草嗅之立醒,曰「醒醉草」。
唐代的私家園林極為興盛。王維的輞川別墅,主要以山水風景之美為特色,從《輞川集》中可了解到在欹湖中植有荷花,岸邊栽植成行的柳樹,倒映入水,最是宛幻多姿。廬山草堂是詩人白居易的一小型別墅園。在草堂內有一方形水池,「環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草堂之南面,「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厖松下多灌叢,蔦蘿、葉蔓駢織」,這是一處充分利用四旁自然景物,經過精心籌劃使自然的山水樹石變成具有詩情畫意的園林。
從宋代到清雍正年間是中國古典園林成熟時期的前期,是風景式園林體系的內容和形式完全定型的時期。宋徽宗的「壽山艮岳」,是以築山為主體的人工山水苑。瀑布、池、溪、山澗連接構成艮岳的水系,水系採用了聚與分的處理手法,使得水面忽而遼闊,忽而後溪旁隴,使溪流縈回,似斷似續,宛若自然。宋代的私家園林隨地區而別,風格亦不同,但一般都採用植物和園林建築來豐富水景。如花園類的李氏仁豐園,它臨水植柳,水中多植荷蓮。宅園類的環溪是以溪湖水景取勝的,臨水建亭、台、榭等園林建築,配以松梅花木千株,品種盛多,並在花木叢中搭帳幕待其盛時賞之。山清水秀的西湖是當時有名的風景區。唐時就建有白堤,將此劃為兩部分,西曰「里湖」,東曰「外湖」,堤上有六橋,堤的兩旁種桃柳芙蓉,景色甚是美麗。「湖山之景,四時無窮;雖有畫工,莫能摹寫」,著名的「西湖十景」就是在南宋時形成的。明代的西苑即元代太液池的舊址,明代時往南開鑿了南海,擴大了太液池的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三海水面遼闊,夾岸榆柳古槐,多為百年以上樹齡,中海萍荇蒲藻,交青布綠。北海一帶種植荷花,南海一帶蘆葦叢生,沙禽水鳥翔泳於山光水色間,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水景,更能增添游興,引人前往。
從清中葉到清末,是園林成熟的後期,園林的發展更趨於精緻。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朝政的離宮別苑,豐富多彩的湖區是全園風景的主體。山莊充分利用了熱河泉的有利條件,加之峽谷、溪流和山泉的自然景觀,創造了山莊的湖山佳景。湖區巧妙地採用了安排洲島、橋堤的分隔布局手法,形成了風采各異的水面,山莊除安排湖區佳景外,還利用檜雲峽、梨樹峪和松林峪的泉水、溪流、瀑布來創造以水景為題材的園林風景。在這些園林水體中再應用植物來創造景觀,則更能出現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如松雲峽植以茂密蒼勁的松林,構成莽莽林海的自然景觀。在湖泊堤岸廣植垂柳,湖濱滿布菱荷、蒲葦,形成了富有自然情趣的園林風景。再如北京頤和園內的昆明湖,在清代諸園中算最大的水面,在湖的西半部修築西堤及「西堤六橋」,是直接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及「蘇堤六橋」。其植物配置概括言之是:水邊以柳樹為主,水面多植荷花。頤和園中有些地方則以植物點出風景的特色。如知春亭小島上栽植柳樹和桃樹,桃柳報春信,點出知春之意,諧趣園以垂柳、荷花特出春夏之景。
江南園林與北方宮苑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江南地區因自然條件優越,水源豐富,河湖池沼多,花木品種豐富,因而園林水體與植物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如蘇州拙政園的主景區以大水池為中心,池中植有荷花,其中「荷風四面亭」內有「四壁荷花三面柳」的條幅,標明了此亭所處的環境。每當夏日荷風撲面,清香滿亭。其水灣一角蘆葦,野意盎然,更添風趣。幾株無花果樹伸向水面,使岸與水的交接模糊含蓄,水面顯得幽深,好似有源而活,景色體現出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拙政園中部非常注意水面與山石花木建築相互掩映,以構成富有江南水鄉風貌的自然山水景色。又如蘇州網師園中水池池岸略近方形但曲折有致,其上間植灌木和攀援植物,如雲南黃馨、紫薇,並斜出松枝若干,表現了天然水景的一派野趣。江南園林一般都屬私家園林,因此沒有像北方園林中的大小池。池雖小,但還是採用了島、橋等水體景觀。如揚州個園中的水池並不大,但形狀頗多。曲折變化,石磯、小島、駁岸、曲橋穿插羅布,更顯出水面層次之豐富,尤其是引水成小溪導入夏山腹內,水景與洞景結合起來,設計多有巧妙獨到之處。
江南園林處理水體的植物造景一般是:園池旁配置少量體態富於變化之樹,如柳樹,它近水易於生長,姿態婀娜而偏於清麗,與水景的瀲灧配合,最能體現江南水鄉的嫵媚多姿。高處常植迎春、探春、絡石等,再上者便為萱草、玉簪花、六月雪、秋海棠之類,錯落有致。池岸路邊則較稀疏,不遮水面視線。水面常見些荷花、浮萍、菱等,豐富了水面空間層次,並控制其生長,不使其蔓衍於水面,影響倒影效果;睡蓮的花葉較小,超出水面不高,最常見於小池。而水藻僅配合魚類,偶而點綴少許。
外國古典園林與中國古典園林在處理水體及植物配置上是不同的。
西蒙茲(JSimonds)說:「水是園林中最富有吸引力的景物」。瑞典造園學家歐西潤(OSiren)說:「水從來就是園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國園林中水的范圍更大,所佔的地點更為突出」。
在國外《聖經》里所記載的「伊甸園」,園內流水潺潺,遍植奇花異樹,景色十分綺麗。
古埃及,在古城底比斯貴族墓葬中出土了一幅庭園壁畫,庭園呈方形,園中央是一矩形水池,池旁建有涼亭,環繞水池種植著埃及榕、棗椰子、棕櫚、無花果、葡萄、石榴等,在水池中還種有蓮花之類的水生植物,並飼養水禽和魚。
古希臘,在貴族的府邸中,設有環饒著柱廊的中庭,庭中有噴泉、雕塑、瓶飾等,並栽培薔薇、罌粟、百合、風仙子、水仙以及芳香類植物,形成華麗的內院式庭園。
古羅馬,住宅庭園中央有採光的天井,天井的地面位置築有長方形水池,可貯存雨水,也可作洗浴用。在古園林中,多半是用規則型水池,池中有雕像,大理石桌及噴泉來豐富水景。
古義大利,水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園林中活的靈魂,有出自岩隙的清泉,有湍急奔瀉的溪流,有飛珠濺玉的瀑布,還有鏈式瀑布和台階瀑布以及各式各樣的噴泉,但在眾多水體旁,是很少配有植物的,一般是用獨特的動水構成美麗景觀,與中國古典園林的理水完全不同。
外國園林從古至今,處處都呈現出平面的、立體的幾何形,追求的是一種規則型園林,水池的形狀也往往是規則的。如法國孚勒維貢府邸花園內的「王冠噴水池」,呈品字形布局。而中國園林是「一種繪畫,讓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狀,力圖摹仿大自然」,說明中國園林追求的是自然美。園林內開鑿的各種水體也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澗、泉、瀑等的藝術概括,人工理水務必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並利用山石點綴岸磯,有的還故意做出一灣港汊、水口以顯示源流脈脈,疏水若為無盡。稍大一些的水面,則必堆築島,架設橋梁。在有限的空間內盡量寫仿天然水景的全貌,這就是「一勺則江湖萬里」之立意。園林中的自然美離不開水,園林沒有水體做點綴便覺索然,大有「無水不成園」之勢。同樣做為園林另一重要因素的植物對園林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園林水體中除了用水面架橋、水中築島、水上泛舟來豐富水景外,常運用植物材料的形態、色彩與風韻之美進行造景,則能創造出更豐富多彩的水體景觀,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
C. 幾種駁岸做法詳圖,花池做法詳圖,跌水做法詳圖
園林駁岸是起防護作用的工程構築物,由基礎、牆體、蓋頂等組成,修築時要求堅固和穩定。駁岸多以打樁或柴排沉褥作為加強基礎的措施。選堅實的大塊石料為砌塊,也有採用斷面加寬的灰土層作基礎,將駁岸築於其上。駁岸最好直接建在堅實的土層或岩基上。如果地基疲軟,須作基礎處理。近年來中國南方園林構築駁岸,多用加寬基礎的方法以減少或免除地基處理工程。駁岸常用條石、塊石混凝土、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作基礎;用漿砌條石、漿砌塊石勾縫、磚砌抹防水砂漿、鋼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牆體;用條石、山石、混凝土塊料以及植被作蓋頂。在盛產竹、木材的地方也有用竹、木、圓條和竹片、木板經防腐處理後作竹木樁駁岸。駁岸每隔一定長度要有伸縮縫。其構造和填縫材料的選用應力求經濟耐用,施工方便。寒冷地區駁岸背水面需作防凍脹處理。方法有:填充級配砂石、焦渣等多孔隙易濾水的材料;砌築結構尺寸大的砌體,夯填灰土等堅實、耐壓、不透水的材料。
D. 園林護坡植物有哪些
園林護坡植物的選擇一般應掌握如下原則:一是生長快,適應性強,病蟲害少的植物;二要耐修剪,耐瘠薄土壤,深根性的植物;三是管理粗放,抗風,抗污染,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植物;四是造型優美,枝葉柔軟而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園林護坡植物主要有三種:
一、灌木。灌木是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幹、呈叢生狀態比較矮小的樹木,一般可分為觀花、觀果、觀枝乾等幾類,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是多年生。一般為闊葉植物,也有一些針葉植物是灌木。適宜在園林綠化中護坡的灌木有:胡枝子、紫穗槐、迎春木樨、沙地柏、果桑、三裂綉線菊、紫葉矮櫻、女貞、小葉女貞、紫葉小檗等。
二、攀緣植物。攀緣植物是能抓著東西爬的植物。攀緣植物根系深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 抗病蟲害,具有良好的耐旱、耐熱、抗寒、耐瘠薄能力,適應性很強。適宜在園林綠化中護坡的攀緣植物有:爬山虎、扁豆、絲瓜、牽牛花、蔦蘿、葛藤、常春藤、葡萄等。
三、草坪。草坪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並經人工建植、人工修剪、人工養護管理的草地。草坪草包含很多系列品種:如早熟禾 四季青 冷季型 混播草坪等,而每一個草坪系列有包含上百種草坪品種,其中人們最為常見的屬早熟禾草坪草,早熟禾草坪草是綠化行業使用量最大,種植面積最廣的一個草坪品種。適宜在園林綠化中護坡的草坪有:結縷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鈍葉草、假儉草、黑麥草、早熟禾、剪股穎等。
E. 護坡植物有哪些護坡種草
園林護坡植物的選擇一般應掌握如下原則:一是生長快,適應性強,病蟲害少的植物;二要耐修剪,耐瘠薄土壤,深根性的植物;三是管理粗放,抗風,抗污染,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植物;四是造型優美,枝葉柔軟而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園林護坡植物主要有三種:
一、灌木。灌木是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幹、呈叢生狀態比較矮小的樹木,一般可分為觀花、觀果、觀枝乾等幾類,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是多年生。一般為闊葉植物,也有一些針葉植物是灌木。適宜在園林綠化中護坡的灌木有:胡枝子、紫穗槐、迎春木樨、沙地柏、果桑、三裂綉線菊、紫葉矮櫻、女貞、小葉女貞、紫葉小檗等。
二、攀緣植物。攀緣植物是能抓著東西爬的植物。攀緣植物根系深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 抗病蟲害,具有良好的耐旱、耐熱、抗寒、耐瘠薄能力,適應性很強。適宜在園林綠化中護坡的攀緣植物有:爬山虎、扁豆、絲瓜、牽牛花、蔦蘿、葛藤、常春藤、葡萄等。
三、草坪。草坪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並經人工建植、人工修剪、人工養護管理的草地。草坪草包含很多系列品種:如早熟禾 四季青 冷季型 混播草坪等,而每一個草坪系列有包含上百種草坪品種,其中人們最為常見的屬早熟禾草坪草,早熟禾草坪草是綠化行業使用量最大,種植面積最廣的一個草坪品種。適宜在園林綠化中護坡的草坪有:結縷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鈍葉草、假儉草、黑麥草、早熟禾、剪股穎等。
F. 一般園林水體用的駁岸種類有多少還有具體價格,和優缺點。
駁岸有許多種類型和形式,建設在園林景觀中的駁岸主要有:鋼筋混凝土駁岸、塊石駁岸、生態駁岸。最常見的駁岸是塊石駁岸。
駁岸石材,有桐廬石(野山石 山石 古老石 )太湖石 黃石 英石等。。。
給你個參考,自己去問問。
http://shop.zhuokearts.com/sp46132.aspx
50cm以下:220元/噸
50cm以上在250-280元/噸
(,具體的價格你要看你當地的了,每個地方都不一樣 )
G. 簡述風景園林駁岸的設計要求
首先應該要有美觀美觀之中又帶著首先安全是一定要考慮到安全之中又帶點藝術感和美觀的話,這樣會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H. 綠化工程中駁岸與護坡如何布局
沿河地面以下,保護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沖刷)的構築物稱為駁岸(護坡)。保護園林中水體的設施。
園林工程中定義:建於水體邊緣和陸地交界處,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穩固,以免遭受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破壞,保護風景園林中水體的設施。
沿河地面以下,保護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沖刷)的構築物稱為駁岸(護坡)。
保護園林中水體的設施。園林中駁岸是園林工程的組成部分,必須在符合技術要求的條件下具有造型美,並同周圍景色協調。
類型:園林駁岸按斷面形狀可分為整形式和自然式兩類。對於大型水體和風浪大、水位變化大的水體以及基本上是規則式布局的園林中的水體,常採用整形式直駁岸,用石料、磚或混凝土等砌築整形岸壁。對於小型水體和大水體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的園林中水位穩定的水體,常採用自然式山石駁岸,或有植被的緩坡駁岸。自然式山石駁岸可作成岩、磯、崖、岫等形狀,採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懸等形式。沿河地面以下,保護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沖刷)的構築物稱為保護園林中水體的設施。園林中駁岸是園林工程的組成部分,必須在符合技術要求的條件下具有造型美,並同周圍景色常採用自然式山石駁岸,或有植被的緩坡駁岸。自然式山石駁岸可作成岩、磯、崖、岫等形狀,採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懸等形式。沿河地面以協調。
I. 園林的駁岸和護坡是什麼
一、駁岸工程:
駁岸是擋土牆的一種,它是正面臨水的擋土牆。它的作用有三點:一、支撐牆後的土壤;二、保護坡岸不受水體的沖刷;三、高低曲折的駁岸使水體更加富有變化,提高園林的藝術性。
(一)駁岸的形式
1.規則式:是指用塊石、磚、砼等砌築整齊的幾何形式岸壁。
2.自然式:駁岸外部形體不規則,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考慮到造景的要求。自然式駁岸主要用山石砌成。
(二)駁岸施工
駁岸,一般稱作擋土牆,是用大塊石頭砌成,比較牢固,石塊尺寸要求直徑在30cm以上,可分干砌和漿砌兩種,干砌常用於斜坡式;漿砌常用於重力式(又稱垂直式)駁岸。園林中常用自然式塊石駁岸。
1.斜塊式塊石駁岸,其斜坡的塊度一般接近土壤的自然坡度,即1:1.5~1:2。厚度為25~30cm。基礎可用混凝土或漿砌塊石,厚為30~40cm。做在河底自然傾斜線的實土以下50cm處,否則不牢固。具體順序如下:
①地基夯實:在挖槽之前首先將地基土壤夯實
②挖槽:按基礎大小來定,~般深約50cm,寬約40cm
⑧打基礎
④砌石
⑤砌封頂石:駁岸砌好後,在頂部需做「壓頂」,可用漿砌塊石或素混凝土。
2.重力式漿砌塊石駁岸(垂直式駁岸),施工順序同上,盡量采有大塊石,以節約水泥用量,塊石之間用100號~150號水泥砂漿砌築,使成垂直式擋土牆。頂部用條石做壓頂。漿砌塊石駁岸要注意每隔20~25m留一伸縮縫,縫內填以油氈(瀝青、麻紗的混合物)。現在有用「L」形預制水泥板來代替塊石的。這種方法施工簡單,外形整齊,用作垂直式的駁岸很適合。
3.自然式駁岸,自然式駁岸的外形是曲折而富有變化的。它的基礎的施工與整形式完全相同,可以用打木樁鋪石,或用砼基礎等,岸壁可按湖岸線來做,堆石要牢固,石塊間的縫,不僅要用小石塊塞緊,而且要在外面用三合灰(水泥、白灰,麻頭攪和而成)勾縫,以防湖水侵入岸壁。在石塊的後面填土夯實。
自然式駁岸還常按照園林造景的需要,在水體的適當部位做成汀步。汀步是水中的通道,形式是水中設石墩,使遊人步石凌水而過,別有情趣,汀步適用於窄而淺的水面,為使遊人有親切感,汀步要盡量貼近水面,並且間距不能太遠,~般20~40cm較合適。
J. 園林駁岸的類型,其優缺點是什麼
園林駁岸有哪些類型?
園林駁岸按斷面形狀可分為整形式和自然式兩類。對於大型水體和風浪大、水位變化大的水體以及基本上是規則式布局的園林中的水體,常採用整形式直駁岸,用石料、磚或混凝土等砌築整形岸壁。對於小型水體和大水體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的園林中水位穩定的水體,常採用自然式山石駁岸,或有植被的緩坡駁岸。自然式山石駁岸可作成岩、磯、崖、岫等形狀,採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懸等形式。
園林駁岸是起防護作用的工程構築物,由基礎、牆體、蓋頂等組成,修築時要求堅固和穩定。駁岸多以打樁或柴排沉褥作為加強基礎的措施。選堅實的大塊石料為砌塊,也有採用斷面加寬的灰土層作基礎,將駁岸築於其上。駁岸最好直接建在堅實的土層或岩基上。如果地基疲軟,須作基礎處理。近年來中國南方園林構築駁岸,多用加寬基礎的方法以減少或免除地基處理工程。駁岸常用條石、塊石混凝土、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作基礎;用漿砌條石、漿砌塊石勾縫、磚砌抹防水砂漿、鋼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牆體;用條石、山石、混凝土塊料以及植被作蓋頂。在盛產竹、木材的地方也有用竹、木、圓條和竹片、木板經防腐處理後作竹木樁駁岸。駁岸每隔一定長度要有伸縮縫。其構造和填縫材料的選用應力求經濟耐用,施工方便。寒冷地區駁岸背水面需作防凍脹處理。方法有:填充級配砂石、焦渣等多孔隙易濾水的材料;砌築結構尺寸大的砌體,夯填灰土等堅實、耐壓、不透水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