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也盆栽

也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2-03 13:58:57

1. 盆景起名字

利用名句和人物形象命名
這種命名法,比較簡便,關鍵就在恰如其分。如用李白的詩句「輕舟已過萬重山」,那麼製作的山水盆景,就必須有連綿的大山和奔流不息的大江,江上有船,突出山水悠遠、小舟飛渡的形象,有這樣的盆景,命名才恰到好處。用王之渙的名句「黃河遠上白雲間」,盆景的圖案就有遠山白雲和黃河的形象。若用宋詞辛棄疾《代人賦》中的「春在溪頭薺菜花」,製作的盆景就得有山下小溪,溪頭生長著幾棵綠葉簇擁的已綻白色的薺菜花,甚至溪畔還有已泛鵝黃的柳條兒。以人物形象命名的盆景也不少,例如《獨釣寒江雪》的盆景,上面的人物能看出姜太公的形象,那麼改為《姜太公釣魚》,就更為確切生動了。《杜甫行吟》、《昭君出塞》、《米芾拜石》等,都是根據人物形象命名的,意境深遠,格調清新而高雅,常常比自己創作的名字更有檔次。

以自然景物形象命名
盆景本來就是自然景觀的縮影,故命名就必須根據景觀之特點,冠以最能體現景觀之神的名字,如《神女峰》、《長江萬里行》、《逶迤長城》。屬遠村近野,田園風光一類,雖沒有大山江河的氣魄,卻有玲瓏小景,鄉情風趣,這樣的盆景,命名應更新穎,「小橋流水人家」、「蛙聲一片」、「萬綠叢中一點紅」、「古桑新姿」、「農家紅樓煙雨中」等,都是以自然景觀取名的,大都情景交融,寓意深遠,耐人尋味。自然景觀和動植物相結合的形象,也是盆景命名的亮點,如《泰山迎客松》、《嵩山古柏》、《古廟唐槐》等,此種盆景題名,比較流行,在盆景園中數量極多,缺點是讓人感覺不夠新穎、別致。自然景觀同動物相結合命名者也不少,《竹林三熊》(熊貓)、《空山鳥鳴》、《金魚戲龍泉》、《奇山飛狐》等等。以自然景觀命名的盆景,出現有創意的佳名,也不是多麼容易,必須細心觀賞、研究,誕生妙趣橫生的靈感,才能獲藝術性強的盆景佳名。

根據盆景造型和意象命名
盆景的造型,是為其取名的重要依據。盆景製作者,在製作盆景時心中就有「造型」了,故脫手後隨即便起出名字。不過也有的忽視了這件事,過後就要請人給命名。有文化有知識的,會寫詩作畫的人,經過細致觀賞,一般會琢磨出高雅的名字來。造型盆景美名,如《嫦娥奔月》、《孔雀東南飛》、《喜鵲登枝》、《大江東去》、《鯉魚跳龍門》、《犬貓鬧春》、《虎蹲峭岩》、《竹影:雨露風晴》(四盆)、《雲翠果紅》等,這些盆景名字屬通俗類,假若要求更含蓄、更深沉,那就得以盆景的意象取名,就不是一目瞭然地把名與景聯系起來,而是觀後思考出一種嚮往的東西來。例如盆景的圖案是一棵古樹,在樹椏中的樹瘤上卧著一隻蟬,命名為《秋聲》,觀賞人並沒有聽到秋聲,人們看到此景

2. 我的茶花有地栽的也有盆栽的,為什麼剛剛發的嫩葉出現很多黑斑然後脫落這是為什麼,怎樣防治,急求。

有幾種可能: 1、去年冬天新植的,因近來溫度升高,根系未長好,樹體水份跟不上;或因曝曬(一天或半天)導致樹體不可逆脫水。 2、澆水水質不當,導致根系受損。 3、盆土長期積水,導致根系缺氧。 4、根部病害 以上四種情況都難以逆轉。由樹桿皮脫落的情況看,後兩種情況兼有的可能性較大。其它如蟲害、地上部份病害的可能性不大。

3. 梔子花買來時都開花,怎麼自己養就不開花了呢

梔子抄花喜肥,但不宜過多,施氮肥過多會造成枝粗、葉大、濃綠,但不開花。

濕度如低於70%,就會直接影響花芽分化和花蕾的成長,過濕又會引起根爛枝枯,葉黃脫落的現象。空氣土壤、水肥含鹼,均使植株不能吸收鐵元素,影響葉綠素的形成,使枝枯,葉焦,甚至死亡。

生長期18~22℃,越冬期5~10℃,低於-10℃則易受凍。梔子不耐寒,要注意適期入室和出室。一般於10月中旬入室,入室後放向陽處,室溫保持在10-12℃為宜,最低不得低於0℃。春季不宜過早出室,通常在4月下旬出室為好。

(3)也盆栽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繁殖以扦插、壓條為主。

扦插法

梔子的枝條很容易生根,南方暖地常於3-10月,北方則常5-6月間扦插,剪取健壯成熟枝條,插於沙床上,只要經常保持濕潤,極易生根成活。4-7月進行,剪下插穗僅保留頂端的2個葉片和頂芽插在盛有清水的容器中,經常換水,以免切口腐爛,3周後即開始生根。

壓條法

一般在4月清明前後或梅雨季節進行,4月份從3年生母株上選取1年生健壯枝條,長25~30厘米進行壓條,將其拉到地面,刻傷枝條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傷部位蘸上200ppm粉劑案乙酸,再蓋上土壓實,則更容易生根。

4. 盆景該如何造型

樹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一年後即可進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胚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如選用松樹為材料,就宜於表現其主根的蒼勁與挺拔,枝葉平整展開呈雲片狀;柏樹就宜於表現其主幹古拙奇特,枝葉呈團簇狀;梅花造型則宜疏枝橫斜;迎春則宜垂枝拱曲;……這是從樹種的自然特性來考慮的。此外,還要從樹樁的固有形狀來考慮,如有些樹樁的主幹挺直,可順其自然,作成直乾式;有些樹樁主幹自然彎曲,適於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有些樹樁主幹枯禿,則宜於作成枯峰式的……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一般對於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榔榆、 雀 梅、福建茶、三角楓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用攀扎法加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在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樹木生長快,適於修剪造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樹木生長較慢,適於攀扎造型。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其造型方法迥然有別,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蘇派則用「粗扎細剪」造型法;徽派則採用「之形彎曲」造型法;川派則採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們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常可以產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
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絲 12號 14號 16號 18號 20號 22號 24號
枝幹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A5毫米 直徑
攀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徐徐纏繞,使金屬絲與枝幹約成45°角。如要將枝幹向右扭旋下彎,金屬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注意邊扭旋邊彎曲,才能使金屬絲緊貼樹皮,同時枝幹也不易斷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對石榴、紅楓等一些皮薄易受損傷的樹種,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幹,然後再攀扎金屬絲。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復的金屬絲纏繞時,須注意纏繞方向的一致,盡量避免交叉。 棕絲攀扎法:是我國盆景傳統造型方法。它的優點是:棕絲與枝幹顏色調和,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並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難度較大。一般先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棕繩的中段縛住需彎曲的樹干下端(或打個套結),將兩頭相互絞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幹上端,打一活結,再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緊棕繩打成死結,即完成一個彎曲。一般彎曲不宜過分,否則易失卻自然形態。棕絲攀扎的關鍵在於掌握好力點,要根據造型的需要,選擇下棕與打結的位置。 棕絲攀扎的順序:開始時,先扎主幹,後扎枝葉;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每扎一個部分時,先扎大枝,後扎小枝;在扎主幹時,應從基部到頂部。 各地盆景老藝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種棕絲攀扎方法,稱作棕法。這種棕法因地區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棕絲將樹木枝幹紮成所需要的形態。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則後,可根據造型需要靈活處理。 彎曲較粗的枝幹,可先用麻皮包紮,並在需彎曲處的外側襯一條麻筋,以增強樹乾的韌性。如枝幹過粗,彎曲困難,還可用「開刀法」,即用鋒利小刀在樹干彎曲處切開一條3~5厘米長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紮,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為利於切口癒合,最好使切面與彎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無論採用金屬絲或棕絲攀扎,一般在一年以後拆除就能定型。如不及時拆除,就會因為枝條長粗,而使金屬絲或棕絲陷入皮層,影響樹木生長及美觀。但對於生長較慢的樹種及較粗的枝幹,則時間可稍延長一年半載。

各樹種的攀扎時間:要注意適時攀扎,則枝條柔軟,彎103曲容易,攀扎後,發育生長良好。如不適時攀扎,則枝條易於折斷,發育生長也受影響。冬、春攀扎的樹種有:刺柏、玉蘭、木綉球、蝴蝶樹、蠟梅、梅花、桃、櫻、麥李、榆葉梅、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石榴、紫薇、榔榆、朴樹、黃荊等。蠟梅以下樹種,在未成型前,在夏季還應攀扎一次剛木質化的新枝。夏、秋攀扎的樹種有:羅漢松、華山松、金彈子、胡頹子、六月雪、桂花等。冬、秋攀扎的樹種有:貼梗海棠、火棘、雀梅、黃楊等。有些樹種如桃葉衛矛、迎春、枸杞等,隨時均可攀扎。山茶、杜鵑等觀花樹種,均宜在開花前攀扎。
(2)修剪法:即通過枝乾的修剪,去除多餘部分,保留其精華,以使樹形美觀,這是樹木盆景造型的一種主要手段。修剪的作用有削弱、矮化、改變樹形的功能。修剪時,對雜亂的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對生枝等進行調整,即剪掉。對於留下枝條,則養分集中,長得粗壯,當培養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進行強度修剪,使之短縮,生出第二節枝;待第二節枝長到適合粗度時,再加剪截,依次第三、第四節枝都如此施行。一般每一節枝上留兩個小枝,一長一短,經多年的修剪後,枝幹短縮、粗壯,蒼勁有力,逐步形成需要的樹型。
修剪方法:有摘、截,疏、傷等措施。摘即摘心與摘葉,生長時期將新梢頂端去掉稱摘心。摘心可促進腋芽生長,多長分枝,抑制高生長,有利盆景造型美觀。摘葉可促使萌發新葉,如榆樹在生長期摘去老葉,會使新葉變小,變得秀氣,有利觀賞;楓槭、石榴摘去老葉,萌發新葉呈紅色,鮮艷悅目。截是將當年生枝條進行短截,短截後則中短枝增多,母中國盆景製作技藝枝增粗,所謂枝疏則截,截則枝密,有利於枝片造型。回縮是將多年生枝條截短,為嶺南派「蓄枝截干」的主要手法,有利於老樹更新復壯。採掘野生樹樁,在養胚過程中,常常運用回縮截乾的辦法,既是樹樁矮化措施,又是老樁更新復壯手段。疏是指疏剪,將過密枝條從基部剪去部分,有利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留下枝條旺盛生長。傷是對樹木枝幹進行刻傷、環剝、擰枝、扭梢、拿枝等措施。觀花、觀果盆景常採取這種方法,促使開花結果。 修剪時期要適時適樹,一般落葉樹種可四季修剪,但以落葉後萌芽前修剪為宜。松柏類由於剪後容易流樹脂,宜於冬季修剪;生長快、萌發性強的樹種如檉柳、榆樹等,一年可多次修剪;觀花類樹種,當年生新枝條開花的海棠、蘋果、紫薇、石榴等,宜在萌發前修剪;一年生枝上開花的樹種如碧桃、梅花、迎春等宜在開花後修剪。 (3)雕鑿法:為了顯示樹木蒼古,有時可用鑿子或鋒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對樹干進行雕鑿,成自然凹凸變化,還可剝去部分樹皮,甚至將樹干劈去一半(如梅樁劈乾式造型),使樹木呈現自然枯朽的蒼老姿態。但雕鑿時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鑿痕跡。該法多用於松柏類及體量較大的老樹樁。 (4)提根法:樹樁盆景講究懸根露爪、盤根錯節,這也是盆景欣賞的重要內容之一。提根技法通常將樹木先種在深盆中,以後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時還可將根部進行盤曲藝術處理,使其更顯得蒼古奇特,古樸野趣。但提根時要掌握適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過多,以免影響樹樁生長,甚至造成死亡。榆樹、錦雞兒等樹種的根系細長而柔軟,提根時,可將長根蟠曲成古雅之狀,但根系的盤曲要有條理和美感,不能亂纏胡繞,失卻自然,反而影響效果。 自然界的樹木形態千變萬化,作為盆景為其縮影當然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樹木的造型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定下來。但是必須做到符合自然和富有畫意。任意造作,就失去樹木自然形態。但僅僅符合自然也還不夠,還必須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這同繪畫的道理一樣,要達到一定藝術境界,必須在平時多觀察自然各種樹木,積累感性認識,特別對一些盆景常用樹木的典型姿態要善於掌握,如松樹、柏樹、柳樹、梅花及常見雜樹等的自然形態特徵。同時要多觀察山水畫中的樹木畫法,從中學習技巧。此外,要從美學、文學等多方面來提高藝術素養。

5. 盆景樹木種類有哪些

1、羅漢松

羅漢松的枝葉四季常綠,植株的適應能力很強,株型美觀,可高達20米左右,樹皮呈灰色或者灰褐色,一般是在春季的4~5月份開花,植株帶有一種清雅挺拔的氣勢,有長壽、守財和吉祥的寓意。

6. 康乃馨盆栽好養么

康乃馨為多年生宿根花卉,但是有的花友卻只能養一年甚至更短專的時間。其實盆屬栽康乃馨能活多久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的養護水平,那麼如何才能讓盆栽康乃馨活的更久一些呢?


康乃馨(詳情介紹)

盆栽康乃馨,應選內徑較大的高筒盆,盆底先施足基肥。移植後,晴天每天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潮潤。因為康乃馨既怕水澇,也不耐乾旱。每天保證光照6-8小時。盛夏時,康乃馨正處於半休眠狀態,這時應注意避免烈日曝曬。盆土忌積水,否則易爛根。為促其分枝,在株高15-20厘米時去頂。我家的康乃馨最久的養了3年,每開完花,及時把花枝修剪掉。澆水的話幾乎兩天澆一次,太乾的話容易乾枯,花苞也會消掉。

康乃馨要通風好,不然容易長紅蜘蛛。如果長蟲要及時打葯。

7. 請問海棠花還有各種各樣的盆栽花

1、紅海棠
紅海棠是盆來栽海棠花中最自常見的一種,這種海棠的花為粉紅色,而且有重瓣,花型也比較大,葉子更是寬大。
2、白海棠
白海棠的花為白色,也有重瓣出現,而且有些白海棠的花會帶有微微的紅暈,這種海棠花特別高雅素凈。
3、垂絲海棠
垂絲海棠也是盆栽海棠中的一個重要存在,這種海棠多在三四朋間開花,色澤為紅色,有半重瓣和重瓣之分,它在中國的江南與西南各省份中最為常見,不但可以製成盆栽,還能在各景區中直接種植。
4、貼梗海棠
貼梗海棠是一種落葉灌木,高度能達到一米多,是盆栽海棠中最大的一個品種上,它的花為簇生,無梗,花色多樣,有粉紅、朱紅和白色多種,花會在每年三到五月之間開放,觀賞價值特別出色。貼梗海棠不但能製成盆景,還是各地景區中最好的觀賞性花木,適合種植在草坪的邊緣與樹叢的周圍,它的存在能讓景區增色不少。

8. 牡丹花怎麼種植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適應性強,栽培區域廣泛,有地栽,也有盆栽。但是,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是露地栽培。牡丹能耐寒,對光照強弱都有適應能力,土壤肥瘠均適,除水漬、濕熱、通風不良外,一般環境都能生長。北方地區盆栽牡丹,只要每年翻盆換土,就能旺盛生長,正常開花。
1.栽培,根據牡丹「宜冷畏熱,喜燥惡濕,得新土則根旺,栽向陽則性舒」的特徵,栽培牡丹,應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通風良好的地方。尤其是下層為砂質土、上層為1米厚的培養土最為適宜。同時,還要考慮,避強風吹襲及烈日西曬。地方選好以後,要進行平整,深耕細作,填施骨粉、油餅、廄肥、堆肥等底肥,按株距為30~35厘米、行距為80~100厘米的距離培成土埂。宜在9月掘穴栽植。栽植不宜過深,一般為30厘米,太深了會影響出芽。操作時,植株要直立,根部要自然舒展,四散於植穴之中,再填土壓實,澆一次透水。然後上部覆土,要略高於地面6~10厘米,以免積水爛根。在配製培養土時,要注意牡丹不適宜用生土、沼澤土、黏土和爐渣土,因為這些土質含水量多,容易爛根。每年10月中旬,可在植株周圍的根部,適當覆蓋一層馬、牛、羊、兔糞,上面再堆一層培養土,確保牡丹安全越冬。
2.施肥,根據牡丹「春發枝、秋發根、夏打盹、冬休眠」的生長規律和喜肥沃的特性,每年至少要施肥三次。第一次為花前施肥,一般宜在3月上旬進行。這次施肥應以腐熟的餅肥或干糞為主,適當增加磷、鉀肥料,促使牡丹花芽健壯生長,孕蕾開花,所以又叫促花肥。第二次為花後施肥,一般應在牡丹花開完後半月內進行。這次施肥應以餅肥、麻醬渣粉(0.25~0.5千克)為主,再加少量磷、鉀肥料,使植株旺盛地進行營養生長,促使秋後花芽分化。這次施肥後,對第二年開花的多少和好壞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第三次為越冬施肥,在進入冬季以前,結合冬灌普遍進行一次施肥。這次施肥應以廄肥、堆肥或其他富含腐殖質的肥料,因為這些肥料能增加地溫,對牡丹越冬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除此以外,在開花之前還可以進行根外追肥,其效果也比較顯著。
3.澆水,牡丹為肉質長根,稍能耐旱,生長環境最怕長期積水,所以地栽牡丹一般都不單獨澆水,每次施肥以後,及時澆水一次。如生長季節長期乾旱,土壤缺水,造成牡丹葉緣乾枯,此時必須澆水。總之,牡丹澆水一定要根據天氣和土壤墒情,要適時適量。天氣乾旱時,可2~3天澆一次水,若遇陰雨綿綿,溝內積水需隨時排除。一般來說,牡丹在開花前後需水量多,其他時間,只要經常保持土壤疏鬆滋潤,就能旺盛生長。
4.修枝整形,牡丹在春季發芽以前,必須進行修枝整形。大株牡丹花要保持5~7根枝條,其餘弱枝和廢芽應全部剪除,以便集中養分,保證開花需要,保持株型健美。牡丹花修枝整形,還要和澆水、施肥有機地結合起來。修剪後要施一次濃肥,再澆一次透水,然後進行鬆土、除草。這樣可使土壤疏鬆,透性更好,避免雜草與牡丹爭奪營養。

9. 榕樹、梧桐樹的詳細介紹

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為桑科榕屬喬木,原產於熱帶亞洲。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枝條上生長的氣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樹干稱之為「支柱根」。榕樹高達30米,可向四面無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幹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因此被稱之為「獨木成林」。
名稱表述
【中文名】榕樹 【拉丁名】Ficus microcarpa 【別名】細葉榕、成樹、榕樹須 【佔地】大約20平米左右編輯本段榕樹簡介
即孟加拉榕樹(Ficus benghalensis)或印度榕樹(F. indica)。
榕樹
在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冠以榕樹名的不只有細葉榕,屈指一算,還有八九種,如高山榕、柳葉榕、垂葉榕、金葉垂葉榕、菩提榕、印度橡膠榕、大葉榕、金葉榕、花葉垂葉榕等。這些榕樹四季常青,姿態優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良好的生態效果,廣栽於南方各地。編輯本段生長分布
榕樹生長在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地區,這里氣候潮濕;雨水充足。 榕樹 ( Ficus microcarpa 又名:細葉椿、小葉榕) 生長於村邊或山林中。生長茂密,生命頑強。 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江西贛州,台灣、浙江南部、雲南、貴州。印度、緬甸和馬來西亞也有。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榕樹 (小葉榕)Ficus microcorpa 桑科Moraceae(榕屬) 常綠喬木,樹高達20~30m,胸徑達2m;樹冠擴展很大,具奇特板根露出地表,寬達3~4m,宛如柵欄.有氣生根,細弱懸垂及地面,入土生根,形似支柱;樹冠龐大,呈廣卵形或傘狀;樹皮灰褐色,枝葉稠密,濃蔭覆地,甚為壯觀.葉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有時呈倒卵形,長4~10cm,全緣或淺波狀,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單葉互生,葉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隱花果腋生,近球形,初時乳白色,熟時黃色或淡紅色,花期5~6月,果徑約0.8cm.果熟期9~10月.
榕樹果實是綉眼鳥最喜愛的食物
果子很小,好像一粒一粒的小球,成熟時,會由綠色變成紅色。是小鳥最愛吃的食物。編輯本段葯理用途
可做行道樹。樹皮纖維可制漁網和人造棉。樹根、樹皮和葉芽作清熱解毒葯。編輯本段中葯特性
【性味歸經】 葉:微苦、澀,涼。 氣根:微苦、澀,涼。 【功能主治】 葉:清熱,解表,化濕。用於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百日咳。 氣根:發汗,清熱,透疹。用於感冒高熱,扁桃體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葉3~5錢,氣根0.5~1兩。 【出版書刊】 《全國中草葯匯編》、《本草綱目》。編輯本段樹冠之最
榕樹——世界上樹冠最大的樹 榕樹。學名(Ficu
榕樹盆景
s microcarpa L.f.),桑科,常綠喬木。榕樹根據用途可分為綠化樹、榕樹樁盆景、榕樹瓜(地瓜榕、人參榕)盆景。由於榕樹根系發達,根部常隆起,並凸出地面,因她的要塊造型獨特,令漳州人對榕樹情有獨鍾。以植物生理學對榕樹進行科學的栽培,使榕樹根塊較快成長,並控制其枝椏的成長高度,栽培出不同規格、不同風格、形態各異的盆景,具有天然雕刻和美術加工相融並琢的培育方式。為榕樹盆景的觀賞價值提升,並成為漳州繼水仙花之後又一獨特花卉 。從最小50克的微型榕至2000克的不同規格盆景。形態自然、根盤顯露、樹冠秀茂、獨特風韻的人參榕,觀姿賞形,令人妙趣橫生,心情愉悅。適宜擺設居家、辦公室及公共場所。近年來風靡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一些公司的主要出口產品,占據盆景市場較大份額,是一種高檔的時尚花卉。編輯本段榕樹總稱
榕樹是桑科榕屬植物的總稱,全世界已知有8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尤以熱帶雨林最為集中。我國榕樹屬植物約100種,其中雲南分布67種,西雙版納有44種,佔中國已知榕樹總數的45%,佔全世界的90%。編輯本段木本之最
榕樹是熱帶植物區系中最大的木本植物之一,有板根、支柱根、絞殺、老莖結果等多種熱帶雨林的重要特徵。生長在
榕樹---氣生根
西雙版納的44種榕樹具有大板根的有17種,能形成各種氣生根或支柱根的有26種。絞殺現象是榕屬植物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中的一個特殊現象;而獨樹成林則是某些榕樹由絞殺階段向獨立大樹過度轉變時長眾多的粗大支柱所形成的熱帶雨林特殊景觀。編輯本段野生食物
榕樹是野生食物的重要來源。在西雙版納地區被利用作蔬菜的榕樹主要有木瓜榕、蘋果榕、厚皮榕、高榕、聚果榕、突脈榕、黃葛榕等。木本野生蔬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幫助人體消化的纖維素和苦味素。傣族人民普遍認為:常吃木本植物的嫩枝葉可使人健康長壽,也可為少女保持體態輕盈。也是重要的民族葯用植物,在榕樹中有9種植物被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葯用的部位包括根、樹皮、葉和樹漿等。編輯本段獨樹成林
榕屬植物中,有17種為具有板根的大喬木,有26種具有氣生根或支柱根,有8個種具有老莖生花果現象,有24種在幼苗階段是附生植物,其中有21種隨著榕樹的生長,通過絞殺植物階段發展成為喬木或大橋木,以致形成獨樹成林,這些特殊的生態現象構成了園林景觀。許多榕樹有開展的樹冠、濃蔽的樹陰,一直是傳統的庭院植物,如高榕、菩提樹、垂葉榕、榕樹等。榕屬的一些種類已成為重要的園林觀賞樹種,培育出葉色、形態各異的園藝品種,垂葉榕、榕樹已有十多個園藝品種。編輯本段榕樹文化
榕樹的很多種類具有板根現象、老莖生花、空中花園和絞殺現象,景觀奇特雄偉,反映了熱帶雨林的重要特徵;而一
榕樹---扎入土壤的氣生根
些種類被當地民族視為神(龍)樹和佛樹,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榕樹文化。該園佔地約15畝,已收集榕屬植物近103種,園內高榕、垂葉榕、菩提樹、鈍葉榕、木瓜榕等已形成樹包塔、獨樹成林、絞殺現象等景觀和豐富的科學內涵已使該園日趨成為一個接近於自然森林外貌的生態公園,給人們以奇而美的享受。編輯本段榕樹用途
用途:可作行道樹。樹皮纖維可制魚網和人造棉。氣根、樹皮和葉芽作清熱解表葯。
榕樹---具有典型支柱根的一株榕樹
常言道,獨木不成林。可是自然界唯有榕樹能「獨木成林」。 榕樹是屬於桑科的常綠大喬木,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的樹冠之大,令人驚嘆不已。編輯本段榕樹風采
在孟加拉國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一株大榕樹,鬱郁蔥蔥,蔚然成林。 從它樹枝上向下生長的垂掛「氣根」,多達4千餘條,落地入土後成為「支柱根」。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形成遮天蔽日、獨木成林的奇觀 。巨大的樹冠投影面積竟達1萬平方米之多,曾容納一支幾千人的軍隊在樹下躲蔽驕陽。 在我國廣東新會區環城鄉的天馬河邊,也有一株古榕樹,樹冠覆蓋面積約15畝,可讓數百人在樹下乘涼。 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和浙江的南部都有榕樹生長,田間、路旁大小榕樹都成了一座座天然的涼亭,是農民和過路人休息 、乘涼和躲避風雨的好場所。編輯本段福州市樹
福州市市樹——榕樹 福州市的榕樹特多,所以稱為 「榕城」。 榕樹的果實扁圓形,生於葉腋,果徑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種子萌發力很強,由於飛鳥的活動和風雨的影響,使它附生於母樹上,攝取母樹的營養,長出許多懸垂的氣根,能從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根,加強了大樹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這就是「獨木成林"」的奧秘。 福州植榕歷史悠久,據宋樂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記》載,「榕……其大十圍,凌冬不凋,郡城中獨盛,故號榕城」。 宋福州太守張伯玉為防旱澇又編戶植榕,呈現「綠蔭滿城,暑不張蓋」的景象。榕樹便成為福州古城風貌
榕樹---具有大量氣生根的榕樹
特徵之一。榕樹葉茂如蓋,四季常青,枝幹壯實,不畏寒暑,傲然挺立,象徵著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的福州人精神。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廣大群眾的舉薦,決定命名榕樹為市樹。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屆34次會議通過以榕樹為省樹的決議。編輯本段溫州市樹
溫州古樹的佼佼者首推榕樹。這個亞熱帶的常綠喬木,是本市栽培歷史悠久的鄉土樹種.屢經台風暴雨,久經滄桑,盛而不衰.它以溫州為界,再往北就很難見到它的倩影了. 榕樹冠大幹粗,枝葉繁茂,四季常青.老枝幹上的氣根下垂,細者懸空飄曳,粗者落地生根,形似支柱,真是意趣橫生,耐人尋味.每在水邊或平地上霸踞一方,也能在懸崖峭壁或石灰岩上挺立招展,在酸霧彌漫的環境中也能正常生長。它有吸氯抗二氧化硫的特性,是本市園林綠化美化的理想樹種,也是盆栽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榕樹木質韌潤,防火性能好,撞擊聲音輕,是做坐椅把手和樓梯板的上等材料.其氣根、樹皮、樹葉的葉芽等均可供葯用· 榕樹極易繁殖,可籽播、可大枝條扦插,成活率高,生長快.江心嶼東塔頂崩一株榕樹,枝葉蓬勃叢生,覆蓋塔尖,氣根懸垂塔內,成為奇景.散布市區庭院、街頭,橋頭、江河路旁的61株古榕樹,已福蔭數代人民.海壇山西麓的118醫院,大院中央一株大榕樹,蔭蓋200多平方米,即調節新鮮空氣,又為病員提供納涼散步的地方,新橋街頭河邊的一株大榕樹,堪稱鹿城樹王. 1985年經群眾評選,市人大第六屆常委會第14次會議討論通過,於1985年7月10日正式命名榕樹(小葉榕)為溫州市樹.編輯本段贛州市樹
贛州市樹——榕樹 贛州處江西以南,榕樹隨處可見。書上說榕不過吉
贛州章江新區
,此話不假。贛州榕樹尤以文明大道聞名。
專家在對一棵百年榕樹進行測量
編輯本段千年古榕
南雄市珠璣古巷古榕樹原貌
千年榕樹
核心提示:5月8日至10日,廣東省南雄市持續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獨具嶺南文化魅力的珠璣古巷一棵千年古榕樹在暴雨中被掀倒,亟待專家拯救。編輯本段太守植榕
北宋福州太守張伯玉植榕 張伯玉(1003~約1068年),字公達,建安(今建甌縣)人。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登進士第。以後又登書判拔萃科。慶歷元年(1041年),出任吳郡從事兼郡學教授;接著以秘書丞為太谷令。他愛民勤政,廣興水利。慶歷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節,薦於朝廷任職。皇祐元年(1049年)官侍御史。當時陳執中為相,伯玉說:「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陳執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仁宗皇帝惋惜伯玉,離京前,賜銀錢五萬。至和年間(1054~1056年),伯玉任嚴州副知州。嘉祐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紹興)。伯玉興學育才,作出很大成績。治平二年(1065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編戶浚溝七尺,植榕綠化。數年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伯玉植榕聲名盛極一時。伯玉多學而博識,文章為曾鞏嘆服。他嗜酒善詩,有「張百杯」、「張百篇」之號。官終檢校司封郎中。著有《蓬萊詩》2卷,已佚。編輯本段綠色主義
綠色主義——榕樹 南方的樹,以榕為記,有一本書上說是榕不過吉,吉安以北,就不見了,這是地理上的限制。
榕樹的根部奇觀
小葉榕,是福州榕樹的主要品種,其次是高山榕。人參榕是做盆景的上選樹種,根肥如人參、如蘿卜。 榕樹是一種大樹,有一種鋪天席地的氣象。傍著樹,可以支架棚房,那是鄉間小茶館,樹下幾張竹椅,幾張小幾,茶碗和茶壺,江聲和蟬聲,是久違了的童年。 榕樹看去就是一座綠色的大山。榕樹是越剪越能長,一枝未剪的,就直直地長,另一枝,被剪了,在下一個枝椏中長出一枝,東西橫斜,一片濃綠。 榕樹最美在根,盤根錯節,起伏不定,根與樹沒有根本的區別。榕樹的很多種類具有板根現象、老莖生花、空中花園和絞殺現象,景觀奇特雄偉,反映了熱帶雨林的重要特徵;而一些種類被當地民族視為神(龍)樹和佛樹,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榕樹文化。 矗立在金寶河畔的一株榕樹冠圍竟有七米多,高達十七米,枝繁葉茂,濃蔭蔽天,所蓋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相傳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歷史,雖然樹干老態龍鍾,盤根錯節,但仍然生機勃勃。在電影里,劉三姐就是在這棵樹下向阿牛哥吐露心聲,拋出傳情綉球的。在金寶河的對岸有一座小山,中間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門,可以讓人隨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在榕樹和穿岩之間有個渡口,人稱"榕蔭古渡"。在穿岩的臨河處有一塊石頭,頗像一隻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於是民歌唱道:「金鉤掛山頭,青蛙水上浮,小熊滿山跑,古榕伴清風」。編輯本段榕樹盆景的養護
榕樹盆景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徵的造型景觀,因此維護其生命生長的延續就成了維護管理的必然目的。必須在日常維護中對其進行澆水、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 (1)濕度與水份:水份的不當對榕樹傷害很大。用手感覺盆土的情況,應該採取「見干見濕」的原則。不要經常澆水,澆必澆透。澆水過多,會引起根系的腐爛,使其落葉。榕樹在北方養護難度較大,家庭要多噴葉面水,增加其空氣周圍的濕度。 (2)溫度:榕樹的適宜生長溫度晝夜不宜過大,(相差10度)極易落葉死亡。平時要注意放置在通光透光的地方,在夏季時要注意適當的遮陰。 (3)培養土:採用疏鬆、通水性好的腐葉土,通常的比例為園土:腐質土:沙2:2:1。 盆景上方最好放置與盆大小一致的苔蘚,這樣一來是美觀,二來對排水透氣起到很好的作用。 (4)肥:榕樹的生長喜肥,但施肥次數多對榕樹的生長會造成傷害。根據季節的不同施肥量也要不所不同。 (5)病害及蟲害:根系的損傷或腐爛也容易落葉,但因為根系長在土中很難發覺。由於長期不換盆或肥水不當引起爛根很常見,最好在不傷根的情況下,查看根部,適當的修剪死根、弱根、傷根。蘸上生長劑再植入盆中。此外榕樹的根容易產生各種細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應該適當注意噴葯進行防制。 榕樹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蚧等。用氧化樂果500PPM噴灑葉片或50%亞膠硫磷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噴殺。用洗衣粉水或風油精水0.1%也很有效。 (6)修剪及養護:生長旺季要給植株進行摘心和抹芽,秋季進行一次大的修剪,此後不進行修剪,因為植株冬季生長較慢,不宜在冬季修剪。榕樹的修枝應由專來人來做,剪去徒長枝、並生枝、病弱枝、交叉枝等讓其整體產生層次美。 榕樹盆景,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濕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濕度,容易使植株發黃、發干,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榕樹主要分布於我國南部以南各地區,主要商品產地福建漳州,喜酸性土,屬非耐寒性植物,在北部地區,一般冬天還要進入溫室維護管理 。

梧桐樹
梧桐樹(學名:Firmiana simplex)又名青桐、桐麻,落葉喬木,原生於中國,可高達12米,葉為掌狀,3-7裂,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果實成熟時分裂。梧桐生長快,木材適合製造樂器,樹皮可用於造紙和繩索,種子可以食用或榨油,由於其樹干光滑,葉大優美,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樹種。中國古代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許多傳說中的古琴都是用梧桐木製造的,梧桐對於中國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作家豐子愷的同名文章《梧桐樹》堪稱佳篇。梧桐已經被引種到歐洲、美洲各地作為觀賞樹種。

物種梧桐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梧桐 【中文別名】青桐,中國梧桐 【拉丁學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英文名稱】Phoenix Tree 【科屬分類】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錦葵目、梧桐科、梧桐屬
形態特徵

梧桐樹(圖2)
梧桐樹是落葉喬木,高達12米;樹皮青綠色,平滑。葉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30厘米,裂片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無毛或略披短柔毛,基生脈7條,葉柄與葉片等長。圓錐花序頂生,長約20-50厘米,下部分枝長達12厘米,花淡紫色;萼5深裂幾至基部,萼片條形,向外捲曲,長7-9毫米,外面披淡黃色短柔毛,內面僅在基部披柔毛;花梗與花幾等長;雄花的雌雄蕊柄與萼等長,下半部較粗,無毛,花葯15個不規則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頂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小;雌花的子房圓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質,有柄,成熟前開裂成葉狀,長6 -11厘米、寬1.5-2.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幾無毛,每蓇葖果有種子2-4個;種子圓球形,表面有縐紋,直徑約7毫米。花期6月。[1]地理分布
產於中國南北各省,從廣東海南島到華北均有栽種。也分布於日本。多為人工栽培。[1]生長特性
梧桐樹喜光。喜溫暖氣候,不耐寒。適生於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喜鹼。根肉質,不耐水漬,深根性,植根粗壯;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生長尚快,壽命較長,能活百年以上。在生長季節受澇3~5天即爛根致死。發葉較晚,而秋天落葉早。對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抗性。怕病毒病,怕大袋蛾,怕強風。宜植於村邊、宅旁、山坡、石灰岩山坡等處。[2]栽培技術

中國梧桐葉
梧桐樹常用播種法繁殖,扦插、分根也可。秋季果熟時採收,曬干脫粒後當年秋播,也可沙藏至翌年春播。條播行距25厘米,覆土厚約1.5厘米。每畝播量約15公斤。沙藏種子發芽較整齊,播後4至5周發芽。干藏種子常發芽不齊,可在播前先用溫水浸種催芽。正常管理下,當年生苗高可達50厘米以上,翌年分栽培養。三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地點宜選地勢高燥處,穴內施入基肥,定干後,用蠟封好鋸口。注意梧桐木虱、霜天蛾、刺蛾等蟲害,可用石油乳劑、敵敵畏、樂果、甲胺磷等防治。在北方,冬季對幼樹要包紮稻草繩防寒。入冬和早春各施肥一次。[3] [3]編輯本段經濟價值
梧桐樹為栽培於庭園的觀賞樹木。木材輕軟,為制木匣和樂器的良材。種子炒熟可食用或榨油,油為不幹性油。莖、葉、花、果和種子均可葯用,治腹瀉、疝氣、須發早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樹皮的纖維潔白,可用以造紙和編繩等。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稱刨花,潤發。[1][3]編輯本段園藝景觀

中國梧桐
梧桐樹樹干高大,枝葉茂盛,樹冠呈卵圓形,樹干端直,樹皮青綠平滑,側枝粗壯,翠綠色。生長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廣泛栽植作行道綠化樹種,也為速生材用樹種;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對抗性。[3]編輯本段文化內涵
古詩詠梧桐樹
由於梧桐高大挺拔,為樹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鳳凰聯系在一起。鳳凰是鳥中之王,而鳳凰最樂於棲在梧桐之上,可見梧桐是地高貴。在中國的《詩經》里就有關於梧桐的記載。在詩經,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詩寫道: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該詩說的是梧桐生長的茂盛,引得鳳凰啼鳴。菶菶萋萋,是梧桐的豐茂;雍雍喈喈,是鳳鳴之聲。 在莊子的秋水篇里,也說到梧桐。在說到莊子見惠子時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 在此篇文章里,也把梧桐和鳳凰聯系在一起,這里的「鵷雛「就是鳳凰的一種。他說鳳凰從南海飛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可見梧桐的高貴。 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里,有這樣的描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由於古人常把梧桐和鳳凰聯系在一起,所以今人常說:「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因此在以前的殷實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種梧桐,不但因為梧桐有氣勢,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徵。

10. 想學習一些製作盆景必須要掌握的盆景知識,有哪些

你想學習一些讓盆景必須掌握的盆景知識?

盆景,顧名思義,指的是盆中的景緻。也就是說,盆是基礎。風景與土壤,石頭,植物等材料,經過構思,和布局。中國的盆景已經過去了幾千年,是人類探索,精煉,創造,加深,發展和發展。只有這種情況形成。它被稱為「沉默的詩」和「立體的畫」。

頂部應該是對的;主權左,頂部應留下,帶穩定的中心,薄膜結構清晰,不能「拖泥」用水,根據開發要求和分支,更不可能使用「發型」修剪方法,並修剪。

它可以用來查看葉子,整個樹也是一個「無法形容的三角形。達到四面效果。 「沒有配備三角形」,這是指繪畫的原則想像一下,它可以使畫面活躍,劃分空間,靈活,不易重疊,易於平衡,並給予人們「突然移動」的感情。

熱點內容
牡丹花心 發布:2025-08-26 12:03:44 瀏覽:87
莆仙戲蘭花 發布:2025-08-26 12:03:44 瀏覽:566
梅花圖騰 發布:2025-08-26 12:03:07 瀏覽:20
2016年宵花卉 發布:2025-08-26 12:02:16 瀏覽:169
清和櫻花 發布:2025-08-26 11:59:59 瀏覽:325
甘肅盆景吧 發布:2025-08-26 11:59:58 瀏覽:144
插花延長 發布:2025-08-26 11:59:25 瀏覽:157
花語牧場概況 發布:2025-08-26 11:56:41 瀏覽:77
七夕風雨電 發布:2025-08-26 11:49:15 瀏覽:859
綠植動畫 發布:2025-08-26 11:46:15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