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白白一層
1. 盆栽綠蘿土上一層白絨毛是怎麼回事呢
這些就抄是吹綿介殼蟲,若放任不管,會造成葉子發黃枯萎。
吹綿介殼蟲幼蟲發育時,會分泌如白色棉絮般的蠟質物,4~7月比較常見,傳播迅速,會阻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造成葉片枯萎。白色的棉毛里含有蠟質,是分泌出來用以保護的,可以防止雨水浸濕。吹綿介殼蟲的排泄物含有很多糖分,常噴到葉子上,引起黴菌滋生,是一種很討厭的昆蟲。
處理方法:用戶可以修剪枝葉,或是噴水沖洗,增加植物濕度來減少數量。
(1)盆栽白白一層擴展閱讀:
種植綠蘿注意事項:
1、綠蘿理想生長溫度是15-25℃之間,5℃以下葉片會黃化,0℃上下可能會出現凍害。冬季北方養護要避免低溫。
2、綠蘿生長要求明亮的散射光,同時比較耐陰。用戶在養護過程中不建議直接接受陽光照射,否則就會產生日灼傷害。
3、水分要求:用戶養護要保證盆土處於濕潤狀態,澆水不能過多或過少。長期乾燥會使葉片發黃,葉片變小,葉片的節間容易過長。如果盆土處於長期積水的狀態,會發生爛根。
2. 盆栽草莓結果後上面有一層白霜是什麼原因
草莓結果後上面有一層白霜是因為患了白粉病,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葉、葉柄、花、花梗和果實,匍匐莖上很少發生。
葉片染病,發病初期在葉片背面長出薄薄的白色菌絲層,隨著病情的加重,葉片向上捲曲呈湯匙狀,並產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後病斑逐步擴大並葉片背面產生一層薄霜似的白色粉狀物,發生嚴重時多個病斑連接成片,可布滿整張葉片;
後期呈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紅色,花蕾不能開放。果實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乾枯,若後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層白粉,隨著病情加重,果實失去光澤並硬化,著色變差。
(2)盆栽白白一層擴展閱讀:
發病原因
發病原因發病與溫、濕度關系:草莓白粉病為低溫高濕病害,發病適宜溫度15℃~25℃,分生孢子發生和侵染適宜溫度為20℃左右,相對濕度90%以上。
如果在深秋至早春遇到連續陰、雨、霧、雪等少日照天氣,溫度低,相對濕度大時有利於孢子的不斷產生,反復浸染,致使該病暴發成災。
施肥與病害關系密切,偏施氮肥,草莓生長旺盛,葉面大而嫩綠易患白粉病。如適期、適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的則發病較輕。
3. 冬天屋裡的盆栽花的葉子上長有一層白色粉怎麼治
盆栽養抄殖的時候應該用襲透氣好的土壤,給百合花一個12-18℃的生長環境,冬季最好是轉移到室內養。百合花是喜歡陽光的,不要長時間處於陰暗的地方生長。日常養護的時候要維持栽培土微濕的狀態,應該少量勤澆,避免積水產生。
百合花對生長的環境溫度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一般12-18℃是比較適合百合花生長的溫度,但是同時也是有一定的耐寒性的,在3-5℃的環境下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在北方的冬天,用戶最好還是把百合花轉移到室內進行養殖。
生長期間澆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生長旺期和天氣乾燥時適當多澆水,但不能積水,以防腐爛。花後減少澆水量。
生長期間澆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生長旺期和天氣乾燥時適當多澆水,但不能積水,以防腐爛。花後減少澆水量。生長期至開花期每14天施1次稀薄液肥,花期增施2次磷、鉀液肥。
夏季要注意遮陰和加強通風。對開花多而莖稈纖弱的品種可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為促進花大,鮮艷和鱗莖的膨大,可摘除部分珠芽,控制營養消耗。通常3年後應翻盆重栽。
4. 花盆土壤上有一層白霜,是什麼原因如何改善
1、鹼性水澆花:北方地區的水質大多偏鹼性,長期使用鹼性水澆水,水中的鹽鹼物質會殘留在土壤中,越來越多,慢慢使土壤鹼化。
2、長期使用化肥:化肥使用方便而且沒有臭味,很多花友都喜歡用,但是化肥也有弊端。化肥屬於無機鹽類,用的多了會讓土壤中鹽鹼含量增加,破壞土壤結構。用戶不要長期使用化肥。
3、長期不換土:盆栽的土壤與大地里的土壤不同,自然界的土壤因為有很多細菌、昆蟲等小生命的參與,可以自我調節。但盆栽的空間太小,也缺乏自我調節的功能。如果長年不換土,裡面的鹽鹼物質越積越多,就會看到表面出現白霜。用戶更換土壤即可。
(4)盆栽白白一層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種植花卉時,要防止花盆中的土壤出現板結現象,在給盆栽植物澆水時,最好不要使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氯氣,水質較硬,使用自來水澆灌盆栽植物,會導致土壤出現板結現象。
2、在給盆栽花卉澆水時,最好先把自來水接在盆中,放置一夜,待自來水中的氯氣揮發後,再給盆栽植物澆水。
3、要防止土壤出現板結現象,還可以在花盆中放上一些較大塊的鵝卵石,石塊等。這樣,可以增加土壤的疏鬆度,增加盆底和土壤之間的間隙,在澆水之後,水會順著間隙流到花盆底部,有助於防止土壤出現板結。
5. 花盆外面有一層白色的東西是怎麼回事
1、返潮發霉
到了春天,家裡的盆土會反潮,若是不保持土壤偏干,則也會出現發霉的症狀,從而呈現出白色,青色黴菌堆積的現象。
2、肥料、自來水等物質使用引起的土壤鹼性化
隨著肥料的使用以及自來水的使用,很容易就會使土壤呈鹼性,隨後土壤表面就會出現一些白色的鹽鹼層。鹽鹼層現象對於花卉植物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時間持續過久的話,就會引起花朵的,不是葉子慢慢變枯萎,根系也會隨之沒有養分進而腐爛,不生長也不吸收。
3、肥料濃度過高不被吸收,進而堆積成白色東西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行為會導致土壤發白,那就是使用了濃度過高的肥料。因為有一些肥料它本身就具有鹼性,並且顏色呈現白色。使用濃度過高的肥料時,花卉植物不但不會吸收,而且還會影響花卉植物的根系。那麼長期如此堆積起來的肥料,就會形成白色物質。
(5)盆栽白白一層擴展閱讀:
發現盆土冒了白霜,那就用小鏟子,把表層的白霜鏟掉,接下來再澆點酸性水。
如果土壤乾裂,用筷子戳不動,表面還冒了一層白霜,澆水的時候滲透不下去,那是土壤沒有養分,而且偏鹼板結了。最好給它換新土,原來的土已經沒有任何養分了,重新給它配製酸性營養土即可。松軟透氣的松針土是養花的必備,松樹下挖一捧,放太陽下曬干消毒,摻上園土腐熟後,就變成松針土。
6. 花盆上面的白色粉末是什麼
我們家裡養的很多花草,都喜歡酸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一旦土壤鹼化,就可能會生長不良、黃葉落葉,整盆枯死等。尤其像梔子花、茉莉花、杜鵑花、茶花這些對土壤酸鹼性比較敏感的花卉,土壤鹼化對生長的影響很大。輕則停止生長,葉色發黃不油亮。重則黃葉落葉,逐漸整盆枯死。
怎樣判斷栽種花草的土壤有沒有鹼化?普通養花人不可能都去買個土壤酸鹼性測量器,只能靠肉眼觀察判斷。有些花友一看到花盆盆邊或者盆土泛白,就以為是鹼化了,趕緊澆醋、澆硫酸亞鐵、換土等等。但花盆盆邊或者盆土泛白,並不一定就是土壤鹼化的象徵,判斷不準可能會把整盆花都折騰死。
導致花盆盆邊、盆面泛白的原因
1、土壤鹼化
要是栽種花草的土壤是就地取材,當地土壤偏鹼性,又長期用自來水直接澆灌花草,當盆土表面泛白出現白色細小顆粒狀物質時,花草表現出新葉發黃,葉色暗淡沒有光澤,植株生長速度緩慢,有黃葉落葉等不良症狀時,就很可能是土壤已經鹼化。這個時候取一點盆土表面的白色物質嘗一下,就有發咸發澀的味道(要是有給花草施比較惡心的肥水或者肥料,就不要嘗了,影響胃口)。
2、珍珠岩粉末化
要是栽種花草的土壤是購買的營養土,過一段時間以後,盆邊或者盆面出現細細的白色粉末狀物質,看起來很想是土壤鹼化,先不要急著澆灌白醋、硫酸亞鐵等,最好進一步判斷,看有無土壤鹼化的其他症狀。
要是這個時候的花草生長正常,枝繁葉茂,葉子翠綠油亮,就可以考慮盆面泛白不是土壤鹼化了,而是珍珠岩破碎,碎末漂浮到了盆面(珍珠岩不結實,質地較輕,時間一長就可能會破碎,澆水時浮到盆面來,看起來特別像土壤鹼化)。要是這個時候花草生長不正常,出現新葉發黃,生長緩慢,老葉發黃脫落等症狀,就可能是土壤鹼化導致的。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澆灌硫酸亞鐵、白醋溶液等對土壤進行酸化,或者直接翻盆換土。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要是用不含珍珠岩的土壤栽種花草,盆面泛白,出現白色顆粒、粉末狀物質,很可能就是土壤已經鹼化,應及時處理。要是用含有珍珠岩的土壤栽種花草,長時間沒有更換土壤,盆面泛白,出現白色顆粒、粉末狀物質時,可能是土壤鹼化,也可能是珍珠岩粉末。這個時候是否要對土壤進行酸化或者更換,需要根據花草的生長來判斷。花草生長健康,沒有任何異樣,就不用管。花草生長不健康,新葉發黃,長勢變差,就應酸化或者更換土壤。
養花的土壤已經鹼化怎樣處理
1、換土
當栽種花草的土壤已經鹼化,花草生長不良時,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更換上健康的酸性土壤,讓花草茁壯成長。
2、酸化土壤
要是栽種花草的土壤已經鹼化,花草生長不良的症狀不是很明顯,環境溫度不適合翻盆換盆,可以用食用白醋或者硫酸亞鐵對土壤進行酸化處理。等環境溫度合適的時候,再更換土壤。這里要注意,要是花草新葉已經發黃發白,葉脈翠綠,就最好選擇100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對土壤進行酸化。要是花草新葉依舊翠綠,只是長勢不如之前,可以選擇500~800倍的食用白醋對土壤進行酸化。
怎樣預防栽種花草的土壤鹼化
當栽種花草的土壤肉眼能看得見鹼花時,往往對花草的生長已經產生了嚴重影響。為了讓花草能健康成長,在日常養護過程中,就應做好防止土壤見花的工作:
1、選擇酸性土壤栽種
在栽種喜酸性花草時,一開始栽種的土壤就最好選擇酸性的。要是當地土壤呈中性或者鹼性,可以先用硫酸亞鐵酸化,然後再使用。
2、合理使用有機肥
在養護盆栽花草時,最好不要單一的使用化肥,有機肥和化肥搭配使用,能有效預防盆土板結,還能為花草生長補充各種微量元素。長時間只使用化肥,又不注意翻盆換土,即便一開始栽種花草的土壤是酸性的,也會慢慢鹼化,容易板結,使花草生長不良。
3、個別花卉澆水時特別處理
對於一些對土壤酸鹼性比較敏感、適應性不強的花草,例如杜鵑花、茶花、梔子花等,每個月定期使用100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灌根,就能有效預防土壤鹼化,避免鹼化帶來的一系列生長不良問題。
7. 盆栽的泥土上為什麼出現白色的晶體
那是土壤中的鹽鹼類物質析出的結果,說明你澆花的水可能水質過硬,長時間積累會使盆土含鹽量過高而不利於植物生長。解決辦法是換土、多淋雨替代澆水或者澆水時量大些,澆透澆漏,起到沖洗作用。
8. 花盆裡土壤表面有一層白色菌是什麼東西
1、環境不通風
為什麼盆土上容易長白色黴菌,一般就是環境通風狀況不佳,這種情況在室內是很容易發生,特別是梅雨天氣。
在環境不通風的狀況下,加上環境潮濕陰暗,這樣土壤的腐殖質或有機物就會長出黴菌,這個時候只要將土壤放在陽光下和通風處,黴菌就會消失,但是植物卻不能一下子拿去暴曬。
這個時候就應該適當加強環境通風,適當減少澆水,這樣就能改善土壤,避免黴菌擴散。
上圖的就是播種的土壤長出了黴菌,這樣長出來的幼苗是很容易長壯的,很容易根莖黑腐,所以播種的時候一定要用新土,而且要經過殺菌消毒的。
2、發霉的土壤處理
如果是食物發霉,一般都是直接將它們扔掉,而如果是盆土裡面長出了黴菌,最好的方法是及時更換土壤,如果是春秋季節,最好是換盆,去掉舊土,重新換上新的盆栽土。
3、肥料不要亂用
一些朋友直接將一些沒有腐熟的生肥直接丟在盆土裡,比如常見的茶渣、咖啡渣和未腐熟的肥料等,這些都很容易滋生黴菌,而且還會在腐熟發酵的過程中還會分解發熱,造成根莖燒傷,一定不能用。
4、土壤偏鹼
如果長期直接用自來水澆花,很容易造成土壤偏鹼,這個時候土壤表層就會產生一層白色的鹽鹼層,如果不及時處理,就很容易造成植物的葉子慢慢變黃。可以及時換盆或澆硫酸亞鐵緩解土壤的酸鹼度。
9. 花盆裡的土出現一層白色的是什麼
花盆表面出現了白霜,80%是水質偏鹼造成的,水質鹼性太大,時間久了,鹽分全都析出來,暴露在花盆表面,就形成了一層白霜!
發現盆土冒了白霜,那就用小鏟子,把表層的白霜鏟掉,接下來再澆點酸性水就行了。
酸性水:
1、雨水:要說最快捷、最方便的酸性水,那肯定是雨水了!下雨的時候,用盆子或任何接水的容器,接上滿滿的一大缸雨水,讓它在室溫下晾一晾,等到水溫跟室溫相似後,直接拿來澆花,雨水偏酸性,養花效果特別好。
2、白醋:最近天氣乾燥,下雨的時間很少,想接滿一大盆實在是有點困難,那在日常澆水的時候,摻上1-2滴白醋,也可以起到改善水質的作用,不至於讓水分太鹼性從而冒白霜。
3、硫酸亞鐵:買上一小包硫酸亞鐵,按照比例兌水後澆花,不僅能改善酸鹼度,還能補充鐵元素,不僅不會冒白霜,還能防止缺鐵性黃葉。
4、自製橘皮水:橘子也是酸性物質,家裡吃完的橘子皮,切成小塊裝塑料瓶里,再倒點清水密封起來,漚上1個月,加水50倍直接澆花,也可以改善酸鹼度。
10. 養花的土為什麼幹了以後,上面一層白
養花土發白是因為土壤成鹼性。對於喜酸環境的花不採取改土措施,常常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調節方法:一、土方面的問題,對喜歡酸性土壤的植物,比如杜鵑等,在每年春季可以換次盆,去花卉市場買那種松枝腐熟的土,或者去有松樹的地方挖松樹底下黑的像泥一樣的土。大部分花卉還是可以在中性或稍微偏鹼的環境生長的。二、水的方面,其實水的方面是容易被大家忽視的,而且鹼性水對酸性土的破壞程度也是相當大的,每次澆花的時候在水裡兌適量的白醋,這樣又不會太浪費還解決了水的問題,或者澆花的時候適當用些新鮮的淘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