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刺柏盆景圖片
1. 刺柏的栽培技術
育苗地選擇
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交通方便、有排灌條件的地塊。
育苗前准備
1、苗床整理
結合土壤深翻,清除地內雜草、石塊等雜物;按苗床凈寬度1.2m左右打畦做低床,長度依地形而定,畦壟底寬40cm,頂寬30cm,高25cm,夯實、打平,也可直接用磚鋪壘畦壟(約4~5層磚)。床面要整光整平,便於擺放容器袋。
2、容器袋選用
選用直徑10cm、高15cm的聚乙烯薄膜製成的容器袋,袋壁打10個直徑2~3mm的孔,便於透水透氣。
3、營養土配製
因刺柏對育苗地的土質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可以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就近拉取充分熟化的黃土或者利用育苗地原有土壤,經消毒、施肥等措施,獲取培育容器苗的營養土。用林內腐殖質土配製效果最好。具體方法是:
營養土配製與土壤消毒、施肥同步進行。本著「結構疏鬆、保水保濕、通透性好、富含營養物質」的原則,按每m3黃土配0.1m3細沙、施農家肥500kg、過磷酸鈣25kg、磷酸二氫銨5kg的比例,再拌辛拌磷150g,把土壤打細、整綿、翻勻,然後過篩,邊篩邊用噴霧器噴灑0.5%的硫酸亞鐵進行土壤消毒。利用林內腐殖質土配製,可不用或少用農家肥。
4、填裝營養土與容器袋排放營養土配好後,裝入容器袋中,裝土時要注意裝滿裝實。然後,將裝好營養土的容器袋一個挨一個緊密地排列在苗床內,排放時要整齊對稱,高低一致。為減少容器袋之間的空隙,每排5~6行時,在新排的容器袋上墊長0.8~1.0m、寬15cm左右的木板,用榔頭輕輕振實。苗床排滿後,再用細土填滿容器袋之間所有空隙,以減少水分蒸發,防止澆水後容器袋歪倒。
扦插育苗
1、插穗採集與處理
選擇10a左右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健壯樹作采穗母樹。從母樹上部和外圍採集受光充分、發育充實1~2年生、莖粗1cm左右的健壯硬枝作插條,從插條中上部截取插穗,穗長25cm左右,剪去中下部的葉子(約10cm),插穗下切口剪成馬蹄形。每100根捆成一捆,用濃度為50mg·kg-1的ABT1號生根粉溶液浸泡2~3h。
2、扦插時間及方法
刺柏硬枝扦插容器育苗採用隨采、隨剪、隨蘸、隨插的辦法。秋季扦插在9~10月份進行,採用濕插法,即先在苗床灌水,待水下滲後,將處理過的插穗直接插入容器袋,每袋一支,扦插深度為10cm左右;苗床插滿後,再灌一次水,使土壤與插穗密接。然後,在床面覆厚度為2cm左右的草木灰或鋸末,以便保濕保溫,防止土壤板結。春季扦插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進行,方法與秋季相同。秋季扦插時,可在苗床上搭建小型弓棚,利於保濕、保溫,促進生根。 刺柏硬枝扦插後2個月左右才能生根,而且病蟲害較少,因此,苗期管理主要以灌水、除草、施肥為工作內容。
1、澆水
因其生根時間較長,要經常保持床面濕潤。春季扦插時,在插後20d左右灌一次透水,以後視苗床干濕情況進行澆水;秋季扦插時,來年開春後澆一次透水,以後視土壤墒情而定。
2、除草
應及時組織勞力清除苗床雜草,避免草、苗爭肥爭水。
3、施肥
施肥採取兩種方法進行,7月中旬以前,用0.5%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分別在每月中旬進行;7月中旬以後,結合灌水撒施2次氮肥(尿素或二銨),用量為每萬袋撒施0.5kg,要注意及時用清水沖洗葉面肥料,以防燒苗,分別在7月下旬和8月中旬進行。同時,要隨時注意觀察苗木生長情況,及時開展病蟲害防治。 由於刺柏樹形優美,耐寒耐旱,抗逆性強,葉片蒼翠,冬夏常青,果紅褐或藍黑色,具有良好的凈化空氣、改善城市小氣候和降低噪音等多種性能,是城鄉綠化和新農村建設中首選的樹種之一。 在城市綠化中是最常見的植物。可配植,叢植,帶植。帶植刺柏對污濁空氣具有很強的耐力,在市區街心、路旁種植,生長良好,不礙視線,吸附塵埃,凈化空氣 刺柏叢植於窗下、門旁,極具點綴效果。夏綠冬青,不遮光線,不礙視野,尤其在雪中更顯生機。刺柏配植於草坪、花壇、山石、林下,可增加綠化層次,豐富觀賞美感。
刺柏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樹形美麗,可孤植、列植形成特殊景觀。在北方園林中可搭配應用。是良好的海岸庭園樹種之一。同時也是製作盆景的好素材。樹姿優美,小枝細弱下垂;樹干蒼勁,針葉細密油綠;紅棕色或橙褐色的球果經久不落。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主麻疹高熱;濕疹;癬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附方
治麻疹發透至手足出齊後,疹點不按期收沒,身熱不退:山刺柏根四至五錢,金銀花藤、夏枯草各三至四錢。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葯植志》)
化學成分
心材含α-歐側柏酚(α-thujaplicin),β-歐側柏酚和香柏素(nootkatin)等。
2. 刺柏下山樁多久成活
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放陽台上明亮處通風處比較好,干透澆水,見干見濕比較好
3. 山刺柏多少錢
我知道但是我不說
😘😘😘
4. 野山刺柏什麼時候挖最好
刺柏樹樁的挖掘:
刺柏挖掘移栽多在冬季或早春萌芽前進行,移栽前先根據樹樁的形態進行疏剪,把不必要的枝條全部剪除。挖掘時將主根截斷,多留側根、細根和須根。最好能帶土球移栽,對於裸根的植株,要做好根系的保濕保鮮工作。先栽在素沙土中養坯,數量多時可栽在地下, 數量少時或家住樓房者也可盆栽養坯。
5. 刺柏和刺松是同一種植物嗎刺柏和刺松有區別嗎
答案是刺柏和刺松是同一種植物,兩者沒有區別。原因如下:刺柏是正式中名,它的別名在安徽等地叫刺松,別名還有山刺柏、山杉、矮柏木、台灣柏等等,是柏科刺柏屬常綠喬木,為我國特有種,主要青海、西藏、甘肅、陝西及以南部分省區,野生或栽培。其外形特點是葉片條狀披針形,三葉輪生,表面稍凹,綠色;
。
6. 陰山山脈刺柏有嗎
陰山山脈有刺柏
刺柏為中國特有樹種,自溫帶至寒帶均有分布,中國台灣省也有。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海拔500米以下之山地及內蒙陰山之海拔1400米地帶,以及河北小五台山、華山、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區海拔1400~2200米之高山。自溫帶至寒帶均有分布,中國台灣省也有。產宜、溧和太湖沿岸丘陵;南京、上海等地庭園中栽培;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產於台灣、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高山區,常出現於石灰岩上或石灰質土壤中。
7. 刺柏分布在中國哪些地方
刺柏又名山刺柏、台檜、扁香柏、矮柏木、刺松,柏科,刺柏屬。常綠喬木,樹高12m,樹冠窄塔形或圓柱形。樹皮褐色,小枝下垂。葉條狀刺形,3葉輪生,長1.2~2cm,上面微凹,呈粉綠色,中脈綠色,兩側各有一白色氣孔帶,下面綠色,有光澤。球果球形或寬卵圓形,徑6~9mm,熟時淡紅褐色,或微白粉。
種子三角狀橢圓形。花期4~6月,果熟期翌年4~8月。刺柏在我國分布很廣,東起台灣,西至西藏,西北至甘肅、青海及長江流域諸省均有分布。刺柏為中等喜光樹種,在自然狀態下,常生長於石灰質土壤中,適應性很強,能在干瘠的環境中生長,但在深厚肥沃的地方生長良好。耐寒,也耐一定的高溫。
8. 刺柏下山樁怎樣栽成活率高
柏樹由於四季常青,超長的壽命,千年不腐的舍利,極其耐旱耐澇等特性深受盆景愛好者的推崇。但有朋友反映下山樁難成活,今將我種植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不足之處還請大家諒解。 一種植時間: 不要以為柏樹同其他常規樹一樣在萌動以前采植,柏樹要等到發芽以後挖掘,越晚成活率越高,早春種植的成活率低些。一般從發芽到秋後都能正常成活。 二殺蟲: 第一次種植的樹樁要對樁身噴一次敵敵畏或樂果以殺死寄生蟲卵。 三採挖: 採挖時要盡量多帶土坨以保全毛細根提高成活率。主根截面用紅黴素消毒。 四用土: 最好用山土。如果沒有爐灰,黃沙與田土混合也行。總之要疏鬆透氣。 五澆水: 首次種植不要澆太多的水,保持濕潤即可,等過些時候再澆透水。葉面可以噴水。 六防治: 第一年種植的柏樹不管成活與否都是天牛喜歡產卵的地方,這也是難成活的主要原因,要隔段時間向樹幹上噴一次葯。 七選樁: 要盡量選生長旺盛的樹樁,因為這樣的樁子毛細根豐富易成活。其實柏樹的成活率很高,成活後也很好養。
9. 刺柏盆景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刺柏盆景基本檔案:學名:TaiwanJuniper;
別名:刺松、台檜、山刺柏。
科屬:柏科、刺柏屬。回
原產與分布:為中國特有樹種,答自溫帶至寒帶均有分布,我國台灣省也有,南京、上海等地庭園中栽培;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
生活特性:喜光,耐寒,耐旱,主側根均甚發達,在乾旱沙地、向陽山坡以及岩石縫隙處均可生長,作為石園點綴樹種最佳。
10. 求助:這種小松樹盆栽叫什麼名字有圖
松為常綠喬復木,高達20米。制樹皮暗褐色,縱裂,呈薄片狀剝落。大枝向上開展;小枝下垂,棕色或帶黃色,具3棱。
中文學名刺松
拉丁學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別 稱山刺柏、刺柏
界植物界
科柏科
屬刺柏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