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畸形審美
『壹』 盆景小知識:如何欣賞盆景,盆景之美到底美在哪
它要求人們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文化藝術修養和生活經驗。要提高藝術修內養,就需容要積累審美經驗,通過實踐訓練。盆景的欣賞實際上是盆景的審美。盆景是以天然樹木和山石為基礎的,植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徵。因此,自然美是盆地美的一個重要方面。樹木的自然美包括樹根、樹干、枝葉、花果、整體的姿姿美,以及季節性變化的色彩美。樹木、盆景的根、莖、枝、花、果的形狀和顏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景觀的整體美。
『貳』 簡述對鑒賞盆景的理解
「其實它們都是不幸的產物/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這是《盆景》中的詩句。讀著這些詩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那個動亂的年代。
盆景,它們與其它景色不同,它們「在各式各樣的花盆裡/受盡了壓制和委屈/生長的每個過程/都有鐵絲的纏繞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擺布,不能自由伸展」不錯,詩人寫得很准確,盆景正是在這種狀態下存活的。同時,詩人又是在寫那個動亂的年代,那時,有多少人「受盡了壓制和委屈」,在「鐵絲的纏繞和刀剪的折磨」下生活呵!
下面,詩人對盆景的描繪,可以說是對那個動亂年代進行揭露的一個縮影:「像一個個佝僂的老人/誇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塊根/留下幾條彎曲的細枝/芝麻大的葉子表示還有青春/像一群飽經戰火的傷兵/支撐著一個個殘廢的生命」
那個畸形的年代,把許多人都變成畸形,變成殘廢,這不僅是人們的靈魂,也包括人們的肉體,這是多麼怵目驚心的圖畫!
詩人在《盆景》中,塑造了盆景痛苦的形象,為的是塑造那個畸形年代所造成的痛苦形象,當然,這是藝術的再現。不是通過對那個畸形年代的直接描繪,而是通過對盆景的描繪來實現的。
從這里,我們可以去理解詩人在創作時所遵循的藝術規律,從而使我們得到借鑒和啟發。
詩人說:「意象是具體化了的感覺。」意象的創造,就是「在萬象中,『拋棄著、揀取著、拼湊著』,選擇與自己的情感與思想能糅合的,塑造形體。」(《詩論》)
《盆景》這首詩,意象的創造,就正是詩人選擇到了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能糅合的東西,從而塑造了形體,很好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叄』 盆景的審美標準是什麼
任何錶現形式,從來不存在萬古不變的審美標准,因為連審美觀本身也是在隨時代、隨地域而不斷更新變化。工整對仗在明、清時代被視為形式美的典範。這種在閉關鎖國的自然經濟狀態下所形成的祟尚靜態美的社會心理,今天已成為歷史。當前的時代特徵是力、是動。現代人所撞憬的形象美是明快的節奏,亢奮向上的激情,自強不息的動力與朝氣,出生入死的拼搏精神。我們生活在其中,手頭的作品就不能不是這種時代情結的反映。這說明審美觀隨時代在變。
另一方面,在我國,盆景造型通常不喜歡等腰三角形或放射形之類,而在日本盆景界則認為這些格式也未嘗不可。按他們的理解,那些等腰三角的塔形盆栽,根爪如虎掌綻筋露骨、拔地而起,主幹居中,沖天屹立,似有一種天塌可擋的大丈夫氣概,有何不美呢?他們還認為狀如掃帚倒立的放射形盆栽具有一種和平、安寧和淳樸的氣氛。據說日本關西一帶的「鄉村樹」正如這樣的質朴、自然,不事雕飾。即景生情,睹物而思鄉懷舊,從這一角度又給人以一種鄉土文學那樣的美的享受。諸如此類型,在我國就可能受到非議。
歐美對富有山林曠野氣息的叢林式造型深感興趣,而對於曲徑通湖、小橋流水之類孤芳自賞的東方園林情調比較陌生、這些又是審美觀隨地域而不同。因此我們對於表現形式不必過於挑剔固執。正如鄭板橋說的「醜陋之中」也可能「有至好」,何謂美醜,不必結論過早。
總之,我們若能持定以表現自我、表現民族氣質和時代精神為核心,則法一形萬,凡有利於表現這一核心的一切形式都是好的,否則,即使再巧的形式也仍不能承認其為好,不為內容服務的形式主義決不是我們的需要。
『肆』 懷孕了家裡能不能養紅豆杉盆景 聽說會影響細胞分裂容易造成胎兒畸形是么
紅豆杉裡面含有一種成分叫紫杉醇,可以抑制有絲分裂,從而起到控制癌細胞擴散的功效。 但是紫杉醇的含量在紅豆杉中是很低的,不經過提取的話無法起到效果的,活體的紅豆杉就更不可能通過空氣釋放之類的方式使紫杉醇進入人體抑制人體細胞的有絲分裂了。
『伍』 盆景的鑒賞有哪幾個階段
鑒賞盆景是一種來以盆景為基源礎的藝術審美活動。中國盆景雖然是以植物、山石等材料為創作素材,但它作為一種藝術品,展示在觀賞者面前的並不只是簡單的自然物質景觀,而是蘊含著深邃幽遠的文化藝術內涵,寄寓著創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和高深的人生哲理。欣賞者要領略中國盆景藝術作品的這種藝術境界,需要通過相應的欣賞過程,這里將其分為觀、品、悟三個階段。
『陸』 怎樣鑒別盆景的好壞
首先,購買花卉時不要圖現成,最好選購苗木自己栽培。如果實在沒有經驗,那也要多看看盆土。市場上的苗木有兩種,一種是土球的, 一種是露根不帶土球的。帶土球的多為常綠花卉,一般來說,帶土球的苗木質量穩定,根系損傷輕,有利於成活,應盡量選購這類苗木。最好在芽剛萌動時購買,這時的成活率高。但市場上有些苗木的土球是花農偽造的,可以提起苗木輕輕抖動,如果土球輕易全部脫落,就是偽造的土球,這類花卉堅決不要購買。在購買露根花卉時需要注意,盡量在芽剛萌動時為佳,並要選擇枝葉繁茂新鮮的和根系完整無斷裂的苗木。 其次,如果你還是喜歡購買盆栽花卉,在選購時就更要注意了。千萬不要被鬱郁蔥蔥,花果累累的假象所迷惑。也許這是剛從花卉基地運來,花販隨便拿個花盆用一點土種上的,再噴點亮光劑,看起來長勢喜人,實際上買回家養不了幾天就會OVER。有些不法商販甚至會把沒有根須的植物「插」在土裡讓消費者購買,一定要嚴防上當。
挑選這類盆栽花卉時應注意下列兩點:
(1)識別盆栽真偽。具體方法是:對於木本花卉,可抓住花木莖部,如能連盆帶泥提起者,一般是真盆栽,否則就是假盆栽;對於草本花卉,可稍用力提拉,如花卉穩固則是真盆栽,可將其拉離花盆者,則是假盆栽。
(2)看造型。花卉的高矮、樹冠的大小要和花盆大小成正比例,枝、葉、花、果整體造型要協調美觀。小小的花盆裡長得卻是高大的花木,這種不協調的花木一定是假盆栽。 圖片中富貴菊是花商剛種上的,三種花栽在同一個盆中,看起來不錯,但不論從長期的營養攻擊角度,還是對根系的損害程度來看,都可以斷定,這盆花的壽命長久不了。 為預防上當,建議大家盡量不要購買推車零售的花卉,盡量養成在固定攤位、固定攤主手裡買花的習慣,即使出了問題,也可以及時溝通,減少損失。
『柒』 如何賞析盆景,要從哪幾方面來賞析盆景呢
看到標題,我相信大家會覺得盆景賞析就是一種觀賞盆景的活動。但是實際上不僅僅是這樣。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盆景賞析?盆景賞析是人們帶著喜愛的心情,審美的眼光領略盆景趣味的過程。那麼看盆景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具備基本的盆景意識(具備一定的視覺能力)的人。
2、盆景中的姿,色,意蘊,以及風格,水平的觀賞分析。
只有具備這兩點,才可以進行賞析的活動。除此之外,這個欣賞盆景的人必須能做到與盆景互動,也就是說他不僅從心裡愛盆景,而且還會造盆景(需要一定的時間磨煉)。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圖片上所示的盆景為懸崖式盆景中的“大懸崖”造型 (是什麼,屬於哪個流派造型)。枝幹蒼勁虯曲,枝盤布局合理,特別是左側傾斜下垂的主枝,曲折優美,猶如倒掛在懸崖峭壁上的古松,(材料布局)雖歷經風雲,卻生機盎然,其蒼翠的葉片被加工成層次分明的雲朵狀,一層層往下方延伸(整體構圖)。與枝乾的剛健,形成剛與柔的鮮明對比(技巧精湛,剛柔並濟)。整個盆景造型古樸端莊,具有較高的藝術性(裝飾獨特)。
『捌』 盆景樁才沒有蒼老感,如何讓樁才顯老具體有哪些辦法
『玖』 遺物在盆景里是什麼意思
《盆景》是艾青創作於新時期的一首詩作。
建國後,艾青這位「從彩色的歐羅巴帶回了一支蘆笛」的詩人為新生活而歡呼,為世界和平和友誼而歌唱。
從1950年到1957年,他出版了《歡呼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春天》和《海呷上》等詩集。
從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開始,詩人的歌喉沉寂了21年之久。
1978年得到平反,同年4月在《文匯報》發表《紅旗》一詩,復出詩壇。
在新時期,他共寫了200多首詩,出版有《歸來的歌》、《彩色的詩》、《雪蓮》、《域外集》等詩集和論文集《艾青談詩》。
作為「歸來詩人」,艾青的「歸來的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以宏闊的視野,思考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並由此擴展、深化開去,試圖對人類歷史作出哲理性的概括,如《在浪尖上》、《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等。
這是艾青在新時期影響最大,得到評價最高的詩作。
二是詠物和哲理小詩,如《魚化石》、《山核桃》、《酒》、《蛇》、《盆景》、《仙人掌》等,這類詩抒寫一時的情緒感受,或記錄對社會、人生的感悟。
第三類是域外題材的詩作,如《歐羅巴圓舞曲》、《牆》、《重訪維也納》、《巴黎》、《紐約》、《芝加哥》等,多為記游式的隨感和思考。
艾青復出以後的詩作,一方面承續了他50年代詩歌的單純、樸素、明朗的特點,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他30年代詩歌運用較多的現代派手法中的有活力的成分。
他善於捕捉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現代生活,表現抽象的觀念、哲理;常常把象徵性的形象同哲理性的思考結合起來,抒發對時代、社會、人生的認識。
1979年2月,剛獲得平反不久的詩人隨作家訪問團到南方訪問,在廣州參觀了盆景展覽,此時卻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由眼前的盆景,聯想到自己長達20年的坎坷和苦難,聯想到十年動亂中自由被踐踏、個性被壓制、人性被扭曲的社會現象,於是,把復雜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觀對象中去,寫下了《盆景》一詩。
全詩共4節。
第一節寫盆景養尊處優,貌似珍貴,卻被禁錮了生命的處境。
「好像都是古代的遺物/這兒的植物成了礦物/主幹是青銅,枝椏是鐵絲/連葉子也是銅綠的顏色」,這里哪有一點生命的感覺?第二節指出盆景被拘禁在花盆裡,「生長的每個過程/都有鐵絲的纏繞和刀剪的折磨」,以至於「一部分發育,一部分萎縮」,顯露出各種各樣的「怪相畸形」,「像一群飽經戰火的傷兵/支撐著一個個殘廢的生命」。
它們都是以「不平衡」和「殘缺不全」為標準的病態審美觀念的犧牲品。
這一節的描寫就是要指出「它們都是不幸的產物」。
第三節是一個轉折,指出了花木應該具有的自然的生命狀態,可以看作是對植物「自由伸展發育正常」的呼籲。
最後一節是這樣的:「如今卻一切都顛倒/少的變老、老的變小/為了滿足人的好奇/標榜養花人的技巧/柔可繞指而加以歪曲/草木無言而橫加斧刀/或許這也是一種藝術/卻寫盡了對自由的譏嘲」。
「怪相畸形」被作為藝術來展覽,這是一種美醜不分的顛倒,詩人在這一節里把批判的鋒芒直指「橫加斧刀」的盆景的製造者,表明了本詩的主旨。
當然,我們不應認為詩人對盆景藝術有什麼偏見,他不過是藉此來鞭笞極「左」思潮下踐踏自由、壓制個性、扭曲人性的社會現象。
詩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上升到更高的象徵的層次,把對現實的思考熔鑄在具體可感的意象之中。
艾青年輕時曾受過繪畫的專業訓練,善於准確地把握事物的形態。
在詩的第一節中,詩人用工筆畫的筆法寫出了盆景的外觀,並交代了環境,其中的線條、色彩是負載著否定式的思想情感的。
第三節又這樣寫盆景的畸形:「像一個個佝僂的老人/誇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塊根/留下幾條彎曲的細枝/芝麻大的葉子表示還有青春/像一群飽經戰火的傷兵/支撐著一個個殘廢的生命
『拾』 盆景塑造形象的藝術反應了哪些問題
盆景塑造形象的藝術,不僅可以具體反映當時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生活流行趨勢,還可以表現人的思想感情。如何去欣賞作為一種藝術品的盆景也的一門學問,它也需要欣賞者有一定的思想、閱歷和修養才能理解盆景的內涵所在。
盆景
俗語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所以,對於盆景的欣賞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而如果想提高藝術修養,就需要不斷積累審美的經驗,還要通過實踐的訓練。欣賞盆景的藝術價值其實就是對盆景的審美。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抓住盆景的美呢。
自然美是盆景的傳神所在,因為盆景的材料是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樹木和山石為主,更重要的是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徵,因此自然美對於盆景美來說相當的重要。在一個樹的盆景里,樹的根、樹干、枝葉、花果和整體的姿態美以及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形成的顏色美,都是自然美的體現。
根
對於根的美也分很多種,而且有專門以根為主要欣賞對象的「提根式」、「連根式」及「附石式」等盆景。提根出土的盆景有龍蟠虎踞之勢,連根而居的盆景有一種生命的張力,紮根石隙中的附石式盆景大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架勢。它們都可以表達出人的一種心理和意願。
干
過藝術加工的干,雖然有些刻意的心思在裡面,但不失它的自然和神韻。如直干剛勁挺拔,曲干蒼古多姿,各具特色。干皮則有老有嫩,有的粗糙,有的光滑,如黑松的干皮和竹類植物的光滑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些半枯朽的樹乾和欣欣向榮的枝葉形成鮮明的對比。樹乾的色彩也並不單調如一,有黑色、褐色、綠色、紫黑等。
葉
樹葉一般都會因樹種的不同而不同,有針狀、扇形、掌狀、瓜子形等各類奇特的樹葉。葉的質地有硬有軟,有厚有薄,有革質的,也有紙質的。葉的色彩更是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各具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