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磚雕盆景

磚雕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1-30 23:17:37

① 衢州民間藝術有啥

衢州瑩白瓷
產地:衢州
特點:衢州瑩白瓷細膩柔和、輕薄潔白,既有實用的茶具、餐具,也有花瓶、熏爐等工藝品,造型別致、美觀大方。由於瑩白瓷原料稀少、燒制工藝講究,製成的瓷器十分珍貴,深受人們喜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盆景
盆景有山水盆景和樹樁盆景兩類,舊時大多為業余愛好者之作,無專業製作盆景工匠。70年代始有衢州盆景福利廠專門從事盆景藝術的鑽研和創作,辟有盆景生產基地2000多平方米,品種有雀梅、榆樹、紫薇天竺等20多個。現有樹樁盆景2000多盆,山水盆景100多盆。山水盆景一般以鍾乳石、大湖石、砂積石為材料,經人工雕琢加工而成。一件山水盆景,宛如一幅立體山水畫,別有情趣。1988年和1989年,徐耀奎製作的「金龜得子」、「大江東去」,分別在中國城市花木博覽會、第二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獲獎。開化「益園」的盆景亦負盛名,新編《開化縣志》刊有照片。1985年,在浙江省盆景花木展銷會上曾展出「千島風光」、「海島漁村」、「秋艷」、「雄風」等作品,分別獲一、二、三等獎,1986年,有17件水石盆景作品被選送義大利參加國際博覽會。

磚 雕
磚雕多見於古建築的門面裝飾,以及古墓葬的花紋墳磚等。製作時先在磚坯上雕刻圖案,經燒制後即成磚雕。衢州地區的磚雕作品,保存最為完整、數量最多的當推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龍游縣志棠鄉三門源村葉氏建築群,正門均鑲嵌山水、人物等磚雕,其中長56厘米、寬26厘米的戲曲磚雕共有23塊,每塊圖案為一出徽戲場面,雕刻精細,為珍貴地方戲曲資料。1986年7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模環鄉毛家村的進士第門樓,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門樓上端飾以獅子搶球、鳳凰、麒麟、蓮花等磚雕,工藝精湛,亦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游縣的古建民居中,以戲曲人物磚雕作為裝飾的還有湖鎮黃家溪頭村的黃家門樓,下宅鄉脈元村姜氏民居等。江山城關的磚雕花樓,門頂有浮雕四龍戲珠,布局靈活生動。小額坊浮雕有仙鶴、仙鹿、蓮瓣等圖案,雕刻精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石 雕
石雕作品舊時多見於牌坊、墓道、廟宇、祠堂。石牌坊上雕刻有山水、花鳥蟲魚、雲紋、龍紋等圖案,亦有用於裝飾府第大門。古廟宇祠堂門口往往擺設石鼓、石獅。名人墓道則陳列石人、石馬、石羊等,具有紀念、壯威、吉祥、驅邪之意。現存較多的為牌坊石雕,大都清代作品,出於專業雕匠之手。龍游縣團石鄉團石汪村的徐氏節孝坊,二柱三樓,每樓正脊兩端飾有龍嘴魚尾吻。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的模環鄉清塘村余氏節孝坊,樑上雕刻花卉、祥雲、鳳凰、人物圖案,線條流暢。夏金鄉江家村的丁氏節孝坊,有人物故事和動物浮雕。現均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木 雕
木雕主要用於裝飾廟宇、祠堂、亭閣、樓台等建築物,也見之於民間傢具梳妝台、大花床等。木雕有圓雕、鏤空雕、浮雕等數種。不同時代的作品有不同的藝術風格,明代的比清代粗獷。如建於明代的衢縣

② 盤點:不算四大古典園林,中國都有哪些名氣大的園林

1.古蓮花池位於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區中心,始建於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園,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原為金末元初著名軍事將領張柔的居所。
2.清暉園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古代園林建築。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清暉路,地處市中心,故址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的黃氏花園,現存建築主要建於清嘉慶年間。園內處處體現主人移山水之中,盡賞曲徑荷風之構想,得靈感於南朝名詩人謝靈運的名句:「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因而取名「清暉」。園林經龍氏數代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龍景燦、龍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漸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清暉園與佛山樑園、番禺余蔭山房(或稱余蔭園)、東莞可園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園,也是嶺南庭園的代表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1月,鄧小平同志到清暉園參觀。
3.何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66號,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面積1.4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
4.靜思園位於江蘇蘇州吳江區近郊,是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江南地區古典園林風格建築。始建於1993年,佔地一百多畝。園中建築小巧別致,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詩廊等景點。靜思園中最不可錯過的便是石頭,園中匯集各種精品名石。

③ 海安石板街的韓國鈞居

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民國兩任江蘇省長韓國鈞先生的故居就在海安石板街,具體位於海安縣城東大街北陸家巷西側,里人稱為「韓公館」。
據韓國鈞自撰《永憶錄》載,清道光三年(1823),年景欠豐,百姓飢號,韓國鈞的祖父韓鳳翔欲濟無款,向他人勸募又無應者,遂將自家主屋3間拆去,換得米麥,以賑飢民,一時韓家門庭為滿。待後年景轉豐,韓國鈞父親韓希彭方自外而內建造了部分廳屋。同治二年(1863),其父去世,家境中落,原備續建房屋木材悉以還債,已建之廳屋亦用作抵債。至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韓國鈞先生50歲,官至河北礦務局總辦、交涉局會辦時,他告假返里,於舊址重建祖屋,距其祖父拆屋時已80餘年。按韓國鈞自訂《止叟年譜》記載,韓國鈞於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初三自日本考察回國後於當月初九返里,光緒三十二年閏四月十八日赴豫,現韓國鈞故居的主體建築,就是在此期間籌建的。
故居坐北朝南,系一組完整的四進式宅院。大門前為光緒二十五年(1899)海安鎮董們捐鋪的花崗岩石板街。臨街大門樓氣派庄嚴,上有「天官賜福」、「麻姑祝壽」、「鹿鳴梧桐」等9幅鏤空磚雕,透滿神韻。大門兩側分列著一對雕有「暗八仙」和「獅子戲球」圖案的白色長方石鼓,門牆左右嵌著「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聯合抗日座談會會址」(南通市人民政府)和「海安縣博物館」(已故全國著名書畫家王個簃題)白色大理石標牌。跨過高2尺的門檻,門廳地面有一幅彩磨石「瓶升三戟」圖,以蘊含的寓意,祈祝主人官運亨通,平升三級。抬頭望,門框拓方上木雕「二龍戲珠」吞雲吐霧,屏門上端高懸原國防部長、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的「韓國鈞先生故居」匾額,金光爍爍。推開門廳屏門,南通工藝美術家王道雕塑的一尊仿青銅韓國鈞先生胸像躍入眼簾,先生御敵抗侮之巍然正氣盡顯眉宇之間,塑像在蒼松翠柏映掩中顯得更為偉岸。塑像身後,一道高高的磨磚照壁牆上,鐫刻著海安名匠徐春榮所作的巨幅磚雕《松鶴圖》。一對栩栩如生的仙鶴,傲立於蒼松之上,其手藝精巧令人嘆為觀止。
二門朝東,一對圓形石鼓上除相對雕有「三獅戲綉球」外,在石鼓底座側面還左雕「鹿鳴梧桐」、右刻「鳳凰牡丹」。門樓上方,兩幅「狀元及第」、3幅「福、祿、壽」磚雕將二門樓裝點得更加雍貴。那門樓牆上刨製得異常光滑的牆磚以及幾無間隙的磚縫,不知出自哪位工匠之手,其技藝令後人稱羨。
站在二門口西望,墨綠色琉璃窗襯映著的臘梅、天竺、五針松、太湖石,組合成了一幅天然的「歲寒三友」圖,既雅緻高潔,又引出了一種朦朧的詩意,給人以無窮的遐想。一代儒將陳毅與夫人張茜1940年11月應韓國鈞盛情邀請留駐西花廳時,就在此窗下抒八路軍南下部隊與新四軍會師之豪情,吟作了題贈劉少奇、黃克誠諸同志的「十年征戰幾人回,又見同儕並馬歸。江淮河汊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的不朽詩篇。
入二門後,人們頓時感悟到,整個故居是以一根南北向中軸線左右伸展,形成了一處由南向北遞進的照廳、正廳、穿堂、堂屋的4排住宅群落,而每進住宅之間又是以曲廊勾連、窗槅穿透的一組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建築群體。它們通透開敞,起承轉合,和中有序,和序統一,既符合懦家禮法精神的需要,又從深厚的建築文化中,體現了主人脫俗清雅、莊重深沉的審美情趣。
照廳內陳列著韓國鈞先生生平業績展,詳盡介紹韓國鈞從文人中舉,知縣起家,至掌管省政,轉變為邑人共仰、邦國敬重的著名愛國人士的一生。其中展品有:登載韓國鈞憤然辭去安徽省巡按使消息的民國4年(1915)10月10日如皋《通俗報》;劉少奇、陳毅等為韓國鈞逝世敬撰之輓聯;登載蔣介石所發唁電的民國31年2月4日《新華日報》(重慶版);韓國鈞編纂的集宋、元、明、清16家著述的古籍叢書《海陵叢刻》,考訂、匯編的《吳王張士誠載記》;與章太炎、蔡元培、黃炎培、張謇等名流通信往來的匯集《朋僚函札》;以及表現韓國鈞面對日寇屠刀寧死不屈的崇高氣節的圖文、詩賦等。
正廳屏門上掛「陳毅拜會韓紫石」巨幅國畫中堂,由南通國畫院原副院長張淮繪作。對聯「生有自來文信國,死而後已武鄉侯」由著名書法家仲貞子篆書。在圓融精美的卷棚與端莊厚實的屋樑下高懸著24盞宮燈,每有貴客來臨,必燈火通明,既熱烈又溫馨。大廳內陳設著造型簡練、古趣清雅和雕刻細膩、富麗華貴的明、清傢具。居中的圓桌上,置一盆韓國鈞當年珍玩的黃楊,其干回蟠折屈,一寸三彎,為典型的揚派盆景,曾參加南通國際盆景比賽獲銀牌獎,這是如皋綠園原總經理花漢民收藏後捐贈故居的。正廳內上懸匾額4塊,其一「魏公間氣」,是韓國鈞八十壽辰時,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陳果夫、吳稚暉題贈;其二「潞國精神」,為韓國鈞1925年任國民政府江蘇省長時的水陸警備司令(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江蘇省副省長)冷遹敬贈;其三「大德必壽」,系韓國鈞八十壽辰時世界紅十字會敬立;其四「學有淵源」,乃韓國鈞題贈海安名醫杭海軒,杭老先生後又轉贈給故居的。4塊匾額所題創意不凡,寓意而不露,為故居增添了光彩。正廳抱柱楹聯「千秋古史乃家法,紫袍玉帶真天人」為清代狀元,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的翁同龢手跡。
正廳的西部人稱西花廳,是韓國鈞會見貴賓之處所。當年陳毅率新四軍移師海安時,就應邀駐於此,陳、韓二人雖相交時短,然相知甚篤,斟酒論文,接席無虛日。期間,劉少奇(化名胡服)來海安時,亦來韓公館會見韓國鈞,韓為之設宴洗塵,新四軍領導人自劉、陳以下,曾大會於韓公館。
繞過正廳屏門前往穿堂,眼前是一個長滿桂花樹的院子,每當八月中秋前後,金黃色的桂花競相盛開,整個故居都沐浴在那習習香風之中。穿堂的廳室內,陳列著代表海安悠久歷史的青墩、吉家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一大批陶器、石器、麋鹿角以及亞洲象化石和館藏歷代珍貴文物。華彩風流的海安五千年文明史,璀璨而又神奇的青墩文化,足令海安人驕傲無比,讓參觀者流連忘返。
第四進堂屋內,通常陳列著在故居修復時海安縣人民政府向全國各省市知名書畫家徵集的書畫作品。全國800多位省級以上書法家、美術家協會會員,為韓國鈞先生崇高的民族氣節所折服,在接函後紛紛潑墨揮毫,竭誠惠贈了得意之作。其中有蘇局仙、沈柔堅、王學仲、劉文西、蕭勞、蕭嫻、郭化若、賴少其、劉藝等全國著名書畫家。集全國(包括台灣省)各省、市書畫家之大作,匯現代書法、篆刻、國畫優秀作品於一堂,這批極為珍貴的文化財富,堪稱海安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故居四進廳屋的槅門極有特點,不僅製作玲瓏精緻,且用冰花玻璃襯映花飾。每扇門下部均雕有陰刻圖畫,或「梅蘭竹菊」,或「八駿馬」,或各種花鳥,或各式山水,使這些槅門顯得十分清雅素美。連接二、三兩進的迴廊壁上,鐫刻清代嘉慶海安巡檢司蕭海清撰書法家仲貞子以真草隸篆四體書寫的《海安三塘十景》,詩詞書篆,珠聯璧合。
出堂屋東側六角小門進入火巷,眼前一道高牆將故居與東鄰隔開,高牆上漫天鋪地長滿了綠色小葉的爬山虎,枝蔓纏繞,重疊碧翠。地面上那條條磚縫中長滿了綠苔的巷道,似一條青灰底色上織滿了綠色小格的地毯,由二門前小院一直鋪到一座火車車廂式的小洋房前。這座小洋房據傳系由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的韓國鈞四子韓寶琨設計,距今約有80年。其模仿火車車廂的內部設計,別具一格,世人稱奇。西式房頂下,內置乳白色拱形天花板,以優質木材作板壁,所有窗扇皆設3層:一百葉、二網紗、三玻璃,主人可按季節、天氣之變化而替換。地面鋪貼彩繪瓷磚,至今仍色彩鮮艷,堅固光滑。北室為客廳,南室為韓國鈞卧室。外為四面吊頂走廊,上飾木質西式圖案,下裝欄桿。南側小院內築一淀水池,並延伸至小洋房之下,既可儲蓄天水,又可調節房內氣溫。這座西式洋房在一組晚清建築中分外引人注目。此外,這里還是載入華中抗日戰爭史冊而聞名遐邇的「蘇北聯合抗日座談會會址」。
那是1940年春,新四軍挺進蘇北敵後,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阻截未逞,於9月集結部隊妄圖攻取黃橋,大戰一觸即發。韓國鈞應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陳毅的呼籲,力持正義,於9月中旬邀請蘇北8個縣知名人士,在這座小洋房內主持召開了「聯合抗日座談會」。會議通過了致韓德勤、李明揚、李長江、陳泰運、陳毅蘇中各方軍事長官函,呼籲各方軍隊團結抗日,制止一切破壞抗戰的摩擦和分裂活動。會議團結了愛國人士,壯大了抗日力量,為新四軍黃橋決戰的勝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與「會址」相鄰的是韓公館的花園,花木扶疏,奇石突兀,詩情畫意,盡在其中。每年冬春,臘梅、紅梅、白梅競相綻放,幽香沁人。那小瓦出檐的圓門旁,竹影搖曳,體現了文人家居不可無竹的意趣。園中陳列各式盆景,青的如五針松、羅漢松,紅的如石榴、月季,樹樁如紫薇、米榆等等,可謂「大景入神、小景入畫」。一棵200多年的真柏尤引人注目,蟠龍般的樹干撐著一把雨傘似的翠綠色樹冠,更顯得故居的深幽、蒼古。北側一棵偉岸挺拔的廣玉蘭樹,高10餘米,干徑超過1米,距今已100餘年。初夏時,碗口大的乳白色玉蘭花開滿枝頭,雍容高潔,清香撲鼻。香港《文匯報》曾載文稱之為「玉蘭王」。南通市定廣玉蘭為市樹,而南通市境內最大的一棵廣玉蘭則是海安韓國鈞故居內的這一棵。
韓國鈞故居於1986年9月由江蘇省文化廳、海安縣人民政府撥款,交海安縣文化局承辦修復,1988年2月竣工對外開放,每年接待數以萬計的同胞、僑胞和各界群眾,已成為海安文明建設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④ 寶墨園有多少種植物

寶墨園內的建築及景觀主要有:治本堂、寶墨堂、清心亭、仰廉橋、紫洞舫、龍圖館、千象迴廊和風味食街等。園內種植的植物主要有千年羅漢老松、九里香、兩面針樹、銀杏樹、玉堂春、大葉榕樹、紫薇樹等,還栽植有大量的嶺南盆景。寶墨園更是一座頗具特色的園藝精品公園,除了樹木花卉和建築之外,園內周邊還有龜池、放生池、錦鯉池、蓮池,帶給遊人美的享受。寶墨園內溪水環繞,綠樹蔥蔥,建築、園林、山水、石橋等布局

寶墨園
[1]
合理,和諧自然,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園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雕梁畫棟美不勝收,陶塑、瓷塑、磚雕、灰塑、石刻、木雕等藝術精品琳琅滿目,其中也不乏驚世之作。《吐艷和鳴壁》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最大的磚雕作品」,工藝精湛,令人感嘆我國磚雕工藝的至高境界。巨幅瓷塑壁畫《清明上河圖》,恢弘奪目,又讓人思憶起我國古代盛世的壯麗圖景。
番禺寶墨園內,綠意盎然,水景可謂一絕。荔景灣、清平湖、寶墨湖與千米長河貫通合抱,水清如鏡,涓流不息,另有30多座石橋,橫跨旖旎河湖之上。若駕畫舫輕舟,彷彿置身於蓬萊仙島之中。湖面上,青水瀾瀾;湖周圍,綠柳侵煙;錦鯉千千紅浪涌,楊柳依依惹人憐。此外,紫竹園里的紫竹溪,還專供小孩玩水觀魚,更是兒童的歡樂天地。
寶墨園內的景觀主要有:寶墨堂、治本堂、清心亭、紫洞舫、仰廉橋、龍圖館、千象迴廊等。這些景觀嵌於千年羅漢松、九里香、銀杏樹、玉堂春等綠樹之中,尤其顯得生機盎然,令人倍感舒心。住宿信息推薦:廣州番禺賓館酒店景點旅遊提示
編輯本段主要景點
寶墨園內的建築及景觀主要有:治本堂、寶墨堂、清心亭、仰廉橋、紫洞舫、龍圖館、千象迴廊和風味食街等。園內種植的植物主要有千年羅漢老松、九里香、兩面針樹、銀杏樹、玉堂春、大葉榕樹、紫薇樹等,還栽植有大量的嶺南盆景。寶墨園更是一座頗具特色的園藝精品公園,除了樹木花卉和建築之外,園內周邊還有龜池、放生池、錦鯉池、蓮池,帶給遊人美的享受。

⑤ 蘇州靜思園有什麼特點

靜思園的特點就是鎮園三寶
一是大:佔地100畝,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私家園林。
二是奇石:靜思園主人陳金根日積月累天長地久地收藏。為了運回其中一塊巨大的靈璧石「慶雲峰」,沿途上修了五公里路,架了兩座橋。
三是曲水古屋:在原龐山湖上臨水選景,讓水生色生情柳色煙波,影波光閣歷史最久400年的古建築,四時花木植於牆邊廳旁,搭配有致。

⑥ 蘇州有退思園,還有一個靜思園,區別在哪裡

靜思園景區位於蘇州市吳江近郊,同里古鎮往西3公里處,佔地100餘畝。園中建築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小巧別致,景點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詩廊等。600餘平方米的奇石館內陳列著大量靈璧奇石,著名的慶雲峰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吳江松陵三里外龐山湖,乃吾生養之地。志書載龐山湖南北二十里,東西五六里,自七里港以南,甘泉橋以北,凡西來之水越運河而東者,無不入焉。湖水北入吳淞江,南入澱山湖,蓋泄太湖下流之要處。清末,水利失修,疏浚不繼,淹廢淤塞,湖面萎縮。民國,圍湖造田,遂成灘塗。建國後,躬逢盛世,政通人和,百業俱興。吾經營實業三十載,不無薄貲,遂戢明清廳堂雕梁門樓;採花石綱老坑靈璧巨石;悟計成《園冶》之精意,集吳地工匠之眾長,歷十年之

⑦ 關於,皖南民居的資料

,皖南民居在我國古代民居中一向負有盛名。此外,這里戰爭破壞較少,大的自然災害也不多,因此尚保存有較多的明清時代的建築,難能可貴。在此,介紹幾個皖南民居、村落的構成要素。

一是溪水。皖南建築以溪為脈絡,建築緣溪而建,溪是生命線。這里的村舍皆與山水有機地結合,或背山臨水,或枕水面山,或依山跨水,有「山外青山檻外水,山
山水水皆入宅」之美譽。例如,溪水穿村而過的有歙縣的唐模、黟縣的西遞;溪水傍村而過的有黟縣的屏山,休寧的臨溪;村落附近有大溪,村落以內有小溪的有黟
縣的碧山、歙縣的潛口等。

二是藝術文化。皖南(以徽州為中心)自宋代以來,外出經商者甚多,致富而返,也附庸風雅,興學建祠,繁榮當地的文化,造就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如朱熹、戴
震、羅聘、胡適、黃賓虹等。同時藝術文化特別發達,留下了許多的磚雕、木刻、盆景等民間藝術品;還是藝術器物的產地,徽墨、宣紙,聞名天下。至於當地人所
講究的擇宅風水之類,也不失為一種文化內涵。

三是標志物。也許由於生態、人文、風水的原因,這里的村莊,村口溪邊多植一片樹林,曰「水口」。但如今這些林木保存的已經不多了,十分可惜。村落的「水口」除了樹林外,還有一些標志性的建築,如唐模的路亭、休寧德牌樓、歙縣棠樾的牌坊群、黟縣碧山的塔等。

四是券門。皖南村鎮內的街道比較狹小,而街道旁往往有小溪流過,淙淙流水,清澈可鑒,給空間帶來活氣。有的街巷在盡端處做出券門,使整個村鎮有分有合有層次,更增添了生活氣息。但這些券門在當時卻是為了治安之需,必要時可以關閉(有人把守)。

五是封閉的天井。皖南民居的天井是建築的中心,也是宅舍的有機生長點。皖南民居平面方正、緊湊、佔地小,而有效使用面積大。建築為封閉的內向空間,一般多
為二層,木架構,空斗牆。考究的人家在底層的外牆內側做木板壁,比較堅固,可以防止竊賊夜間挖壁洞。有的宅外牆上還寫著「內有木城,勿用費心」。這是警告
語,其實不一定有木板壁。

皖南民居的平面布局,一般是大門入口,裡面一個天井,然後是半開敞的堂屋,左右有廂房,堂屋後面是樓梯、廚房等,也有宅舍樓梯設在廂房與正屋之間的空間。
上樓有一圈廊,樓上與樓下空間布局相同。《黟縣志》記載,「屋室地不能敞,唯寢與樓耳」。這種封閉式的住宅,與當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特點有關。

這種住宅,天井小而高,有「坐井觀天」之感。但多數人家的天井都布置得極為高雅,裡面有石池(即可觀賞,又可防火),也有盆景,如圖7-12所示,這是皖南黟縣西遞的胡宅中的天井布置。用石凳擱置花盆,粉牆上設漏窗,構圖得體。

六是外牆。皖南民居外形雖然封閉,但所謂粉牆黛瓦,高低錯落,實中有虛,秀雅精美,自成一格。圖7-13是某宅的外形,從圖中可知,他們往往在大門處作重點裝飾,上面多設磚刻、木雕之類。特別是那層層跌落的碼頭山牆,甚有韻味,也為皖南民居形態的一個美的標志

⑧ 江蘇蘇州園林門票多少錢

一、蘇州園林簡介
蘇州園林,在漢族建築中獨樹幟,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園林建築。蘇州園林又稱「蘇州古典園林」,
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為第一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勝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二、蘇州主要園林
私家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藝圃、環秀山莊、耦園
佛教園林:報恩寺(北寺塔)、西園、寒山寺、雙塔、瑞光塔
王家園林:虎丘(吳王闔閭墓)、靈岩山(吳王行宮)
三、蘇州園林的門票價格(單位:元)
西園寺
25
虎丘
淡季40、旺季60
拙政園
淡季50、旺季70
獅子林
淡季20、旺季30
網師園
淡季20、旺季30
網師園夜花園
80
耦園
淡季15、旺季20
天平山
18
寒山寺聯票(寒山寺、陳列館)
20
寒山寺(含登塔)
15
寒山寺鍾樓
5
靈岩山寺
2

⑨ 客廳隔斷採用「博古架養盆栽植物做成植物牆」是否可行

平時工作不忙,有收拾花草的習慣的,可以考慮,工作忙,沒有空閑時間,沒有收拾花草的習慣的,早點熄火吧,其實植物牆屏風也挺美的,博古架不穩,而且觀感效果沒有植物牆那麼震撼。

熱點內容
2016情人節有哪些 發布:2025-08-22 15:56:01 瀏覽:480
晨起的荷花 發布:2025-08-22 15:51:55 瀏覽:322
室內無土盆栽 發布:2025-08-22 15:50:01 瀏覽:854
鳶尾盆景 發布:2025-08-22 15:41:57 瀏覽:788
荷花池的霧 發布:2025-08-22 15:14:33 瀏覽:786
新鄉花卉批發 發布:2025-08-22 15:00:23 瀏覽:639
玫瑰風疹治療方法 發布:2025-08-22 14:53:39 瀏覽:60
毛臉海棠 發布:2025-08-22 14:33:37 瀏覽:398
黃金海蘭花 發布:2025-08-22 14:02:21 瀏覽:605
玉石雕刻梅花 發布:2025-08-22 14:02:09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