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爪木盆景
⑴ 花卉鴨腳木如何養
1、土壤:鴨腳木生長需要土質肥沃的土壤,家庭養殖可以用腐殖土、園土和珍珠專岩均勻配製。在屬栽培之前還可適當添加些餅肥作為底肥。
2、澆水:養護時不能出現缺水的情況,不然就會發生葉子掉落的情況。越冬的適合的可少澆水,水溫不能和室溫相差太多。空氣乾燥可用噴壺向植株噴灑水,可以提高養殖環境濕度,雨季應避免盆中有積水。
3、光照:適合放置在明亮的散光處,春天和秋天需讓它接受適當的光照,夏季要防止被陽光直曬,會導致葉子變黃。冬季要多見陽光,可將其放在室內朝南的地方養護。
(1)鴨爪木盆景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1、播種:在採收果實後將種子取出,等到第二年播種,等它的幼苗生長到5-7cm左右,就可以定植了。
2、扦插:剪取當年生的枝條進行繁殖,把下部的葉片都摘除,保留上部2片葉子,並將其剪掉一半。小心的將它插到土壤中,大約40-60天長出根了。
園林用途:這種野生花卉形態伏美,耐蔭常綠,有層次分明的葉片。汕頭面石園林風景區對這種花木進行盆栽成功,可作為室內理想的常綠觀葉盆景。為適應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
⑵ 鴨腳木和發財樹有什麼區別
鴨腳木和發財樹區別如下:
1、鴨腳木(別名:鵝掌柴,吉祥樹),常綠喬木或灌木,小枝、葉、花序、花萼幼時密被星狀短柔毛,後毛漸脫落。鵝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 Harms),為常綠灌木。分枝多,枝條緊密。掌狀復葉,小葉6-9枚,長卵圓形,革質,深綠色,有光澤。圓錐狀花序,小花白色。漿果深紅色,成熟時黑色。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綠闊葉林常見的植物,原產大洋洲、中國廣東、福建、以及南美洲等地的亞熱帶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現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
3、發財樹花瓣淡黃綠色,狹披針形至線形,花期5-11月。鵝掌柴圓錐花序頂生,白色,花期11-12月。
4、發財樹蒴果近梨形,表皮暗褐色。鵝掌柴果實球形,黑色。春節,見一寶媽在圈裡發帖把鴨腳木稱為發財樹後,就一直想把二者的圖片加以對此區分。
拓展資料:
鴨腳樹、江母等。這種野生花卉形態伏美,耐蔭常綠,有層次分明的葉片。汕頭面石園林風景區對這種花木進行盆栽成功,可作為室內理想的常綠觀葉盆景。鴨腳木高二至五米、掌狀復葉互生。葉披針形,有橢圓形或長卵形品種。野生資源豐富。花期每年9至12月,開淡黃微綠小花,花香含糖,紫色漿果宿存花柱,十分秀雅。
鴨腳木,每年11月至翌年2月進行扦插,可挖掘樹樁上苗盆栽,放置在遮蔭通風處,正常幼苗迅速生長。為適應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鴨腳木是耐蔭常綠植物,忌直射陽光;既要光照,又應避免急劇變化的光照。盆栽時應以透氣排水性的砂和池土混合的砂質壤士。成活後,每月施1-2次適量混合肥或液肥。澆水要適量,才能保證正常生長。
分布我國南部。為低山地區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常見樹種之一。本種也是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為一般傢具、火柴桿、蒸籠、篩斗等用材;根皮及葉可治感冒、流感及其他炎症。浸酒服治跌打損傷。本種木材材質輕軟,緻密,宜制火柴桿、蒸籠、篩斗等器具。根、皮與葉供葯用。
⑶ 鴨掌木盆景的修剪方法 教你如何修剪鴨掌木
1、幼苗期留30厘米左右摘心,側芽長出以後,十五到二十厘米留三片葉子再摘心。老株體形過大時,可進行重剪調整。較大的植株,春季出房前應做翻盆處理,並要作適當的整形修剪。
2、剪下的枝條不要扔掉,再找一個盆扦插。扦插用土配比,草炭土1份,珍珠岩1份,蛭石2份。也可以用沙土扦插。注意土壤消毒處理。也可以用生根粉浸泡扦插。也可以直接仍水瓶里,泡水生根。
3、鴨腳木修剪時要注意各分枝的長短,保持株型圓整。另外在鴨腳木的休眠期不作修剪。
拓展資料:
鵝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為常綠灌木。分枝多,枝條緊密。掌狀復葉,小葉5~8枚,長卵圓形,革質,深綠色,有光澤。圓錐狀花序,小花淡紅色,漿果深紅色。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綠闊葉林常見的植物,原產大洋洲、中國廣東、福建、以及南美洲等地的亞熱帶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現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半陽環境。宜生於土質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鵝掌柴的生長適溫為16~27℃。3月~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1℃。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但如果莖幹完好,翌年春季會重新萌發新葉。
鵝掌柴喜濕怕干。在空氣濕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莖葉生長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漬水,會引起爛根。如盆土缺水或長期時濕時干,會發生落葉現象。鵝掌柴對臨時乾旱和乾燥空氣有一定適應能力。
鵝掌柴對光照的適應范圍廣,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陰環境下均能生長。但光照的強弱與葉色有一定關系,光強時葉色趨淺,半陰時葉色濃綠。在明亮的光照下斑葉種的色彩更加鮮艷。
⑷ 鴨腳木該怎麼養
鴨腳木的養殖要選擇土壤以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葉土的混合土壤從生長幾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條6~8厘米,或結合換盆、春季再剪,剪下的枝條作為材料。去掉插入部分的葉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過的為基質。
鴨腳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鴨腳木的生長適溫為27℃。9月為27℃,9月至翌年3月為21℃。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但如果莖幹完好,翌年春季會重新新葉。
鴨腳木喜濕怕干。在空氣濕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莖葉生長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漬水,會引起爛根。如盆土缺水或長期時濕時干,會發生落葉現象。鴨腳木對臨時乾旱和乾燥空氣有一定適應能力。
鴨腳木對光照的適應范圍廣,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陰環境下均能生長。但光照的強弱與葉色有一定關系,光強時葉色趨淺,半陰時葉色濃綠。在明亮的光照下斑葉種的色彩更加鮮艷。如室內每天4小時左右的直射光即能生長良好。有黃、白斑紋的品種如光照太弱或偏施氮肥都會使其斑紋模糊,從而失去了原有特徵。
盆栽鴨腳木將插穗的3插入沙或珍珠岩中,容器中的水位應經常保持高於插穗盆的2然後用一個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處,溫度保持在25℃,經40天插穗根系生成,此時就可將鴨腳木苗移栽入6寸-8寸盆中,盆土應裝篩細的充分混勻的肥沃營養土,栽後澆透水,放置半陰處7天,以後移放到明亮處管理。
鴨腳木的養殖注意事項
鴨腳木喜溫暖濕度大的環境,忌烈日照射,較耐陰,培養時給予明亮的散射光最相宜,適合栽植於環境通風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壤中。
鴨腳木在空氣濕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良好,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則會引起葉片大量脫落。冬季低溫條件下應適當控水。如使用塑料容器則要注意排水。要保持土壤濕潤,不待干透就要及時澆水,天氣乾燥時,還應向植株噴霧增濕;梅雨期間要防止盆中積水。
鴨腳木出房後宜放置在半陰處,夏季要注意及時遮蔭,不要讓烈日直射。另外,鴨腳木長時間放室內觀賞,如果通風不良或光線太暗,會導致葉片脫落,這點值得萌養者注意。11月初入室後應放置在冷室內,溫度不宜低於5℃,否則會造成落葉。
鴨腳木生長季節每1~2周施1次液肥。在5-9月這段時間內,每月施2次20%的餅肥水。對花葉品種,若氮肥多,光照弱,會使葉片上的斑塊不明顯。
鴨腳木對乙烯高度敏感,在貯運過程中容易發生落葉現象。為了防止鴨腳木在貯運過程中受到乙烯傷害,可在運輸前2~3周採用噴灑0.4~0.5毫摩爾/升硫代硫酸銀溶液來抑制盆栽鴨腳木乙烯的產生。運輸集裝箱溫度為10~13℃,保持相對濕度80%~90%,可忍耐16~30天的黑暗。
鴨腳木主要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另外,紅蜘蛛、薊馬和潛葉蛾等危害鵝掌柴葉片,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殺。
(4)鴨爪木盆景擴展閱讀:
鴨腳木又稱傘樹、鵝掌柴。能耐弱光條件,喜半陰,非常適合作為室內栽培植物,是世界最受歡迎的室內栽培植物之一。
鴨腳木又叫鵝掌柴。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鵝掌柴的葉子反轉後的形狀像鵝掌。鵝掌柴的花語為:自然、和諧。因為鵝掌柴有堅韌的生長力,適應能力很強。具有熱帶叢林的氣息,呈現出豪華富麗的景象,給人欣欣向榮、大地新生的感覺,讓人生活變得樂觀向上。
鴨腳木其株形優美,而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是優良的盆栽植物、一年四季都可放在陽台上觀賞,但不宜放在陽光猛烈的地方,也可以布置子客廳、書房甚至卧室。
鴨腳木具有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功效。特別是又吸煙人群的家庭,非常適合種植鴨腳木。它能夠給吸煙家庭帶來新鮮空氣,葉片能夠吸收香煙燃燒時散發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並且通過光合作用轉換成植物自身所需的物質。此外,鴨腳木每小時能夠降低9毫克的甲醛濃度,家居裝修後,放置鴨腳木就最適合不過了。
⑸ 野外的鴨腳木和盆栽的一樣嗎
野外的鴨腳木和盆栽的一樣。
鴨腳木也是高大樹木,南方部分城市常作為行道樹植於路旁,樹木一般高大20米,木質輕盈,當然還存在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花友實際疑惑的是鵝掌柴(鴨腳木)和大葉傘的區別,也有一部分人會覺得鴨腳木葉子小,大葉傘葉子大,聯想到鵝掌比鴨掌大,就傳言處理大葉傘叫鵝掌柴了。
鴨腳木種植注意事項
鴨腳木對光照的需求不高,平時將植株養在室內光線明亮的散光處即可,冬季可以全天曬著,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夏季要適當遮陽,防止鴨腳木被烈日灼傷。
溫度:最適合鴨腳木的生長溫度在15-25℃,冬季溫度低,要將植株搬到室內養護,保證養護溫度在10℃以上,夏季的高溫對鴨腳木沒有什麼影響,把植株放在相對陰涼的地方多通風就行。
澆水:在鴨腳木的生長季不能缺水,不然植株會出現大量黃葉,可以沿著盆邊插一根竹簽,沒事拔出來看看,如果竹簽發干,就澆灌一次透水,冬季溫度低,可以適當控水,保持盆土偏干。
⑹ 鴨腳木盆栽
正常!一般來說這是養護人員往葉面灑水後遺留在葉面上的水垢(通常都是直接用自來水)!
直接用水是澆不掉的!
⑺ 鴨腳木盆景提根的方法
鴨腳木提根方復法;(1)兩年一次開春後制翻盆換土,換土時更換成淺一些的盆。
(2)如果不換新盆可以每一年在5~6月份刨去盆面上的表土3~4厘米。
(3)每次翻盆換天土或者刨土後,每盆追加15~20克的復合肥撒盆面令其慢溶吸收。
桂林盆景協會理事——小甘
⑻ 鴨腳木盆景幾天澆一次水
鴨腳木(鴨柘木)親水性,每天早晚各淋一次水,澆濕葉面樹身土壤保持濕潤既可(版這種樹屬權於微小氣候環境下栽培)。喜在溝邊耐陰懼寒,盆栽宜大水大肥土質要疏鬆細土栽培,弱酸性黃壤土最好,家中庭院養種靠東牆避免西曬。桂林盆景協會理事——小甘
⑼ 鴨腳木怎麼做盆景,怎麼修剪
鴨腳木數量太少,如果要栽種在盆里,最少要種10——15顆。可以修剪蘑菇形、圓柱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