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盆景園
① 紅衛工業園有工廠招工嗎
紅衛工業園的招工信息這里問不到的,建議你直接去紅衛工業園管委會那邊的招聘公告欄里親自去找找,有招工信息都會張貼在招聘公告欄里的。
② 十堰市紅衛萬畝工業園具體位置在哪
就是西城開發區,從紅衛的發展大道到建設大道(在建),然後包括了花果東邊的大片未開發土地,很大的面積,東風商用基本都要搬過去
③ 我想知道在安康市,上哪個小學才能上紅衛中學
市一小(原安師附小)、南門小學
-------------
2013-2016的學區劃分是:
漢濱初中(紅衛中學)學區招收市一小(原安師附小)、南門小學、果園小學、五星小學、漢濱實驗學校、多倫實驗學校、安康武校7所學校的畢業生
④ 巴林右旗紅衛果園是哪年改制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7
⑤ 紅衛路的紅衛路街道
紅衛路街道位於青山區西大門,與武昌區接壤,北臨長江,轄區面積4?2平方公里,常住戶籍人口7?2萬,流動人口約1?2萬。有14個社區居委會,轄區內有120多個企事業單位,其中中央、省、市屬企事業單位20餘個,如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武漢科技大學、中冶地質勘察工程總局中南局、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省建一公司,市園林科研所、武商建二商場等,有中、小學7所,市級醫院2所,是青山區重要的商業、教育、居住區,具備相對雄厚的服務業基礎,是青山區中心街道之一。
2008年,紅衛路街獲得湖北省文明誠信市場、武漢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武漢市查處違法建設工作先進集體、武漢市區級文化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全市「雙創」工作先進單位、市級平安街等榮譽稱號。 2008年,紅衛路街通過加強管理服務,採取拆建並舉的措施進一步改造本溪街市場,新增60多個經營戶,帶動233人就業,形成了以小百貨、副食和小飲食為主體的全民創業小商品市場。幫助中國一冶鑫泰物業盤活資產,建成800多平方米的鑫泰和平市場,吸納190個經營戶,帶動700多人就業。引導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騰籠換鳥,盤活資產,為全民創業提供新的舞台。讓鑫皇朝企業集中向建設一路南路發展,騰出靠和平大道約2 000多平方米的樓房引進經濟型酒店,已進入招標階段。江南春城一期商業網點共1?5 萬平方米,街企聯手策劃成立世紀利和投資公司,專門負責招商運營,先後引進品牌火鍋店,休閑會所和廣發證券等企業27個,為形成一個高端形象,品牌聚集的全民創業示範社區奠定了基礎。截至12月底已幫助創業160人,帶動就業590人,創業培訓30人。稅收超過目標17%,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增加12%。開辦和平菜市場,提供創、就業崗位300多個。為創業者提供小額貸款182萬元。引進社區便民網點3個。【佔道市場拆除】
紅衛路街本溪街集貿市場全長400多米(本溪街建二路至建三路段),原是經市、區有關職能部門批准形成的臨時佔道市場,有產權屬紅衛路街所有的佔道鐵棚85個。其中小百貨經營戶50個,蔬菜、食品、肉食等經營戶20個,其它經營戶15個。該市場長期從事個體經營活動的有300多人。其中下崗、失業的困難戶有60個,外來戶25個。2008年3月6日,整體拆除本溪街佔道鐵棚,面積約3 000餘平方米(此前已拆除菜市場攤位約2 000餘平方米)。為本溪街市容環境衛生改善和道路、排水、燃氣、電信管網改造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社區提檔升級】
2008年,紅衛路街堅持關注民生、服務百姓理念,建立和完善職能部門、民間組織、志願者隊伍、物業公司「四位一體」的管理機制,保持社區長效管理;成立街道社區志願者服務中心(站),社區志願者注冊率達志願者人數的25%以上;設置社區服務信息網頁,開通服務熱線系統;打造綠化和諧的碧園社區、就業促和諧的翠園社區、安定構和諧的興達社區等3個品牌亮點;引導居民自治,完善社區事務居民聽證會制度,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穩步發展。興泰、興達、碧園、翠園社區連片提檔順利完成;8個社區「一站式」服務站通過市、區的檢查驗收;虹蔚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建成,接待了華中六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專題參觀和調研。
【舊城改造】紅衛路街四十街坊、四十一街坊及四十七街坊舊城改造被列為青山區「十一五」規劃。截至2008年底,四十七街已完成193戶的拆遷工作。四十街坊拆遷16棟樓,749戶居民。為做好拆遷安置過程中居民的思想工作,把好事辦好,紅衛路街成立以街辦事處領導、幹部及康苑、和平、虹蔚社區書記、主任、社區群干、黨員骨幹、門棟組長、居民代表組成的情感工作隊,開展「了解民情解民憂」、「愛心幫困解民難」、「善解民意辦實事」等活動,積極化解矛盾。做到領導力量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職責到位,思想工作到位,宣傳引導到位,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辦,小事當大事辦,緩事當急事辦。對拆遷居民的問題,政策有明文規定的及時答復,重大復雜的疑難問題及時匯報,及時回復,對屬於職責交叉的事項及時與有關部門協商,做出答復。工作隊深入居民家中,用真情換取拆遷戶的理解。對有實際困難的拆遷戶,街道、社區主動與市、區及有關部門聯系,給居民提供幫助、照顧,積極落實政策,使拆遷戶早日愉快地搬遷,為舊城區改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建設二路商業景觀路】紅衛路街建設二路中心商業街位於和平大道至三弓路社區,按照「市區共建,以區為主」的原則建成,有長637米、寬11?4米的刷黑機動車道,14米寬的彩色花崗岩步磚人行道,並同步實施了道路排水工程。為建設中心商業街,紅衛路街拆除自有門面和其它佔道門面106個。拆除其它違建物963處,近15 000平方。其中拆除頂樓違建9處,1 000餘平方,為商業街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掃清障礙。同時對建設二路周邊5個連片提檔社區進行了環境治理,拆除違建446處,12 400平方;完成鐵路沿線整治工作,拆除違建6處,300平方,遷墳7座。區有關部門對周邊6萬余平方米的房屋進行了立面整治;規范69戶1 850平方米門面招牌;改造原有路燈,新建23盞單臂路燈;設置新型果皮箱44個,垃圾箱12個;實施7處環境景觀節點及綠化建設,使建設二路中心商業街面貌一新。
【「三色行動」護航青少年成長】紅衛路街八大家社區根據青少年的思想動態,針對青少年「易塑性、易變性、敏感性」的年齡特點,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整體綜合素質。廣泛開展青少年維權「三色行動」特色活動,構築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防線。紅色教育行動—用愛國主義教育感召青少年。以聽、說、看的形式了解歷史,感悟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的革命歷程,以「八榮八恥」為准則,樹立遠大理想,將建設偉大祖國的美好願望付諸行動。綠色關愛行動—用情感關愛幫扶青少年。發揮社區資源優勢,分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弊端和誤區,開展困難幫扶、心理咨詢、維權幫教等「綠色關愛」活動,集中全社會力量的參與共同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藍色和諧行動—用行動教育感悟青少年。為給學生創造健康的學習環境,解決困難和弱勢學生的切實困難,社區與學校、派出所共同展開「藍色和諧」行動,多渠道全方位地幫扶青少年,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和諧、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關愛外來妹志願者服務隊】2008年3月6日,紅衛路街成立關愛外來妹志願者服務隊。成員由轄區從事計生工作的人員、律師、心理咨詢師、婦科醫生、兒科醫生、保健醫生等各行專業人士組成。志願者本著自願、義務、無償的原則,全年定期不定期地免費為外來妹們提供青春期心理咨詢、維權、優生優育、生殖保健、避孕節育等服務。同時針對外來妹們業余文化生活貧乏,志願者服務隊每個月都為她們組織不同類型的服務項目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受益達2 000餘人次。關愛外來妹志願者服務隊長期堅持在第一線服務,深受外來妹的歡迎,被她們當作自己的「娘家人」。
【「今天我來倒垃圾」活動】2008年,紅衛路街與所屬14個社區聯合舉辦「今天我來倒垃圾」活動,到八大家社區參加現場活動的青少年50多人。活動點設有三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綠色桶盛廢紙、塑料、織物、玻璃、金屬等可回收垃圾;紅色桶盛廚房垃圾、生物垃圾、建築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黃色桶盛廢舊電池、廢熒光燈管、殺蟲劑容器、過期葯物、醫療廢物、過期化妝品、報廢電子零配件等有害垃圾。社區青少年排著隊,依次將自家垃圾分類投入到對應的桶內。青少年環保志願者給社區居民發放「我與青山共成長,我為循環經濟出把力」的宣傳單500餘份,發放環保袋100多個,還開展了青少年環保知識搶答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社區青少年懂得垃圾分類收集具有的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效益。
【愛心捐贈活動】2008年12月19日,紅衛路街在武商集團建二商場門口舉行慈善會成立儀式。儀式的主題是「關心慈善工作,轄區愛心聯盟」,青山區委、區政府領導和區民政局、區慈善會、紅衛路街辦事處及轄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社區居委會和困難戶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紅衛路街慈善會共38個理事單位,有23個單位在儀式上進行了捐贈,當場籌得善款14?4萬元。武商集團現場給低保戶、困難戶、孤兒代表捐贈禦寒衣物。紅衛路街慈善會的成立,為籌集慈善資金提供了保障平台,使轄區特困群體又有了一條新的救助渠道。
⑥ 關於留園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巾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園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為奇觀。咸寧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而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
現全園佔地約50畝,大致可分中、東、西、北叫個景區。其間以曲廊相連。迂迴連綿,達700餘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來寒碧山莊的基址.中辟廣池,西、北為山.東、南為建築。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氣氛。山曲之間水澗蜿蜒,彷彿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樓是故園的上體建築,樓閣如前艙。敞廳如中艙。形如畫舫。樓閣東側有綠蔭軒,小巧雅緻,臨水掛落與欄桿之間,湧出一幅山水畫卷。涵碧山房西側有爬山廊,隨山勢高下起伏,連接山頂聞木樨香軒。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氣浮動,沁人心脾。此處山高氣爽,環顧四周,滿同景色盡收眼底。池中小蓬萊島浮現十碧波之上。池東濠濮亭、曲溪樓、西樓、清風池館掩映於山水林木之間,進退起伏.錯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澗壑隱現,可亭亢於山岡之上,有凌空欲飛之勢。
東部重門疊戶,庭院深深。院落之間以漏窗、門洞、廊廡溝通穿插,互相對比映襯,成為蘇州園林中院落空間最富變化的建築群。土廳五峰仙館俗稱楠木廳,廳內裝修精美,陳設典雅。其西,有鶴所、石林小院、揖峰軒、還我讀書處等院落,竹石倚牆,芭蕉映窗,滿目詩情畫意。林泉耆碩之館為鴛鴦廳,中間以雕鏤剔透的圓洞落地罩分隔,廳內陳設古雅。廳北矗立著著名的留園三峰.冠雲峰居中,瑞雲峰、岫雲峰屏立左右。冠雲峰高6.5米,玲瓏剔透,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系江南園林巾最高大的一塊湖石。峰石之前為浣雲沼,周圍建有冠雲樓、冠雲亭、冠雲台、佇雲庵等.均為賞石之所。
西部以假山為主,土石相間,渾然天成。山上楓樹郁然成林,盛夏綠蔭蔽口,深秋紅霞似錦。至樂亭、舒嘯亭隱現於林木之中。臀高望遠,可借西郊名勝之景。山左雲牆如游龍起伏。山前曲溪宛轉,流水淙淙。東麓有水閣「活潑潑地」.橫卧於溪澗之卜,令人有水流不盡之感。
北部原有建築早已廢毀,現廣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處建有葡萄、紫藤架。其餘之地辟為盆景園,花木繁盛,猶存田園之趣。
留園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豐間劉比。獨具風採的石峰景觀,成為江南園林藝術的傑出典範。
據《地方誌》記載留園在閶門外留園路79號。南臨留園路,北至半邊街,東鄰市汽車運輸公司,西接綉花弄。花園面積近30畝,內水面1.96畝。
園始建於明中葉徐氏。嘉靖時曾任尚寶卿的徐履祥號稱富甲三吳.舊江西會館、陶家池,花步十房庄、六房庄、桃花墩等處皆其宅基。其子徐泰時曾官大仆寺少卿。萬曆二十一年(1593),秦時罷官歸里後。「益治園曰,親聲妓,里有善壘奇石者,令壘為片雲奇峰.雜蒔花竹』(范允臨:《輸寥館集》),後人稱東園(西園在今戒幢律寺址),晚清園東北尚有東園弄。袁宏道於萬曆二十四年作《園亭記略》,盛贊其宏麗軒舉,內一石屏為周時臣所堆,高3丈,闊可30丈,如一幅山水橫披畫,無斷續痕跡。又有「太湖石一座,名瑞雲峰,高三丈余,妍巧甲於江南」。堂名後樂,江盈科作《後樂堂記》。
後衰敗,清初一度廢為踹布坊,由布商所雇踏布者居住。園改為民居,一峰獨存,其餘不可復識。
宅西北園相傳重建於陳氏,因屢易主而圮壞,尚余嘉樹平池。
乾隆末,東山劉恕(後曾署廣西右江道)得而擴建。自雲:「拮據五年,粗有就緒,以其中多植白皮鬆故名寒碧庄」(見留園內殘碑)。所在地名花步里,故又稱花步小築。劉恕性嗜花石,聚奇石十二峰(或雲部分自東山原王鏊園中得來)。又喜書法名畫,集古今石刻環置壁間,即今留園法帖,以明中葉刻二王帖與清嘉慶刻宋賢帖65種最著。
道光三年開放,游者無虛日,人稱劉園,號吳中名園之冠。
大平軍後,園倖存而荒蕪不治。園宅先售與程卧雲,住宅部分於同治十三年改建二程夫子祠,園則以5000金轉售於曾任湖北布政使的常州盛康。園額為龍溪盛氏義庄,有莊田3000餘畝。盛康《留園義庄記》雲:同治「十有二年癸酉復於蘇州閶門外花步街購得劉氏寒碧山莊,易名為留園」,改稱留園是因劉園之名久傳,即仍其音面易其字,並寓吳下名園俱遭兵災,是園獨留之意。盛大加修治。
光緒二年俞樾怍記,稱「涼台燠館,風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邐相屬。」十四至十七年,添辟東西兩部,建鹿籠鶴亭。西部築小蓬萊土山、十景花塢、蔬圃、草地(名射圃),花房。東部即冠雲峰一帶,該峰原峙立於民宅間,劉恕不能得。經太平軍與清軍之戰,民宅荒蕪,盛於十七年購得峰前地,俱納入園牆之內。據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其花步里祖宅在太平軍後夷為瓦礫場,田契盡失,亦為盛氏所得。盛又建「東山絲竹」戲台,臨街西側建祠堂及部分宅屋。園宅廣袤約40餘畝,比昔日劉園更增宏麗。後又購程祠址,建四進大宅(今五福弄及程福里民居址)l。
辛亥革命起,因園已歸其子盛宣懷,一度被革命軍沒收,不久袁世凱政府下令發還。民國16年北伐軍二十一師司令部曾駐此園。
18年3月園再被查封。由吳縣縣政府派員管理,貼鄰房屋全部為第十六旅旅部借用。
同年6月18日,園經修葺後開放游覽。此時建築尚完整,古樹參天,遠望氣勢蓊鬱,人稱「蘇垣鳥類之大事營」。又有孔雀、鶴、猴之屬。每年二三月中舉行蘭花會,名種薈萃,春秋佳日遊客如雲。為當時蘇州第一游覽勝處。
21年淞滬抗戰,園曾充寧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的高級教官室。6月1日園經整理後又開放。22年10月13日園再發還盛氏。26年童雋《江南園林志》稱「園內裝折鋪地女牆各盡其妙,而以鋪地為優」。日軍侵佔初,盛氏僱人看管,假山花樹尚完好。
據30年5月間《蘇州新報》報道,尚可游賞。後自留園路中段以西全為日軍佔用。園中飼養軍馬,假山欲墜,精美傢具被掠一空,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淪為國民黨部隊馬廐,五峰仙館柱為馬嚙成葫蘆形,馬糞積二三尺,門窗掛落破壞殆盡,上無片瓦,園內破壁頹垣。一片瓦礫。園東盛宅廳堂框架尚存,大部破壞不堪。至蘇州解放前夕。還我讀書齋、揖峰軒一帶已成為乞丐難民棲宿處。解放後,盛氏後人將園捐獻給國家。
1953年市政府決定搶修留園,先採以工代賑方式,清除園內瓦礫馬糞。9月1日開始施工。對五峰仙館、揖峰軒等殘破建築,扶直加固,接補移換,保存原結構,細心修復;對冠雲台等坍毀而尚存基礎者,按原風格重建;對全部坍毀而基地不詳特別是北部的少風波處、花好月圓人壽軒、心曠神怡之樓(走馬樓)、亦吾廬、半野草堂等殘余建築,或拆除為廊,或植竹園。亦吾廬樓廳改建為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又一村處僅余荒地,則改置葡萄架及小桃塢,以其田園風味與附近環境相協調。門窗裝修則收購自舊貨市場或私家舊宅。盛家祠堂中100多扇門窗掛落亦拆下移入園中。
年末修復竣工,1954年元旦開放。國內外人士爭來游賞,同聲贊譽名園重光。
留園1961年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漸被稱為全國四大名園之一。
「文化大革命」初易名為紅衛公園,1971年恢復原名。1978年起漸次修復。
全園現有亭閣軒館36,匾額15,磚額17,石刻2,對聯10,書條石373,古樹名木有銀杏、南紫薇、羅漢松等12種23棵。
園內建築物約近全園總面積1/3,素以建築空間處理精湛著稱。曲折幽邃,景觀多變,廳堂在蘇州諸園中最為宏敞華麗,大而能精,工不傷雅。「全園大致分四部分,中部是寒碧庄原有基礎,經營最久。以後雖有局部改觀,仍不失為全園精華所在。
東、北、西三部分都是光緒年間所增加。中部又分東西兩區,西區以山池為主,東區以建築庭院為主」(劉敦楨:《蘇州古典園林》)。該園深藏宅後,從原住宅與祠堂入園的通道有四五處,今入口處原為避弄,過道長50米,忽狹忽寬,忽斂忽放,忽隱忽露,終至豁然開朗。水池位於中央,池西假山下部有黃石堆疊,似明時遺物。山丘桂樹叢植,登聞木樨香軒東望,曲溪樓一帶亭閣高低錯落,參差前後,掩映於古木奇石之間。池南涵碧山房為中部主廳,東側明瑟樓旁有「一梯雲」,假山巧掩登樓石徑。池中蓬萊小島,藤蘿翳密;低幾與水平,更見樓高山峻。池北遠翠閣前石砌花壇,為明代遺物。東區為華麗的庭院區,主廳五峰仙館因盛氏得文徵明停雲館藏石而名,俗稱楠木廳,傢具陳設、掛落飛罩、窗槅屏門俱能將古雅和華美融而為一。
前院假山精巧,傳原藏十二生肖形象。楠木廳東石林小院周圍布置大小不等的小院多處,手法各有不同特點,但廳東北還我讀書處(即原還讀我書齋)周圍原有曲廊回繞,50年代修建後阻絕不通。自揖峰軒東去為東部建築群,以突出冠雲峰為主旨。該峰高6.5米,為蘇州各園湖石峰中最高者。岫雲、瑞雲(又名朵雲)兩峰屏立左右。峰前浣雲沼之東原為盛氏家庵待雲庵(待雲系盛康字),峰北冠雲樓下壁間嵌魚化石一方。
峰南林泉耆碩之館俗稱鴛鴦廳,門窗地罩雕鏤精美,陳設富麗堂皇。館南磚額為「東山絲竹」,原有蘇州園林第一座近代化的室內雙層三面看樓戲台。日軍侵佔後期為附近棚戶拆毀佔住。峰西北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有楠木屏風六扇,雕刻精雅。北部建築在解放前久已不存,今置葡萄廊架及盆景園,陳列盆景名品500餘盆。西部土山池水原與中部相通,約在劉園時築牆隔斷。
山上在解放初尚存百年古楓二三十株,秋日從中園遙望如紅霞繚繞雲牆間,60年代因施葯不當而枯死。山上建亭,本可眺西園虎丘,今為高樓所蔽。丘前小溪曲折,盡頭處嵌「緣溪行」三字,兩岸遍植桃柳,仿武陵桃源境。當時水通園外大河,清代遊人常泊舟湖田上。晚清河道淤塞,漸成路面,池水淺濁。全園走廊迤邐連屬200餘丈,且曲廊留虛,在轉折處多置大小空間,點染蕉竹小品。全園漏窗有200多孔、30多式,圖案幾無雷同。古石除冠雲等三峰外,劉園十二峰尚存十一,其他還有劉恕品題過的晚翠、斷霞、日華等奇石。
⑦ 廣州有哪幾個區
截止2020年12月:
廣州共有11個區,分別是: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蘿崗區、南沙區、增城區、從化區。
廣州管轄的城市總面積7434.4平方千米,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並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7)紅衛盆景園擴展閱讀:
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截至2010年,已公布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3處。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的五仙觀、鎮海樓、蓮花塔,清朝的陳家祠、余蔭山房等。近代革命歷史紀念地有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中山紀念堂、洪秀全故居等。
⑧ 紅衛興麗城還有房子嗎什麼價格
還有,9號樓才開,均價5300元/平方米。
興麗城所在的十堰工業新區是城市西部組團的中心,規劃為產值超千億級的汽車產業基地,規劃容納30萬人口的城市新。興麗城緊鄰建設大道,現在雙向六車道的發展大道已經通車,從本項目驅車10分鍾即可到達十堰市萬達,連接凱旋大道、北京路、東環路、徐白路,直達武當國際機場,貫通城市東西大動脈,連接新老城區,輻射整個十堰市西城工業園區,激發區域無限活力。工業新區的片區規劃起點高、標准高,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工業新區規劃逐步實施,該區域經濟繁榮、配套成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