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四大家
⑴ 我國有幾大樹種盆景
我國著名的盆景樹種有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
1、松樹盆景
松樹是非常高雅經典的盆景,然而,它們並不適合初學者,松樹是很經典的盆景物種,它們堅固耐用,有著粗糙的樹皮,樹干讓它們看起來古樸。
另外還有刺柏、榕樹、垂葉榕等。
(1)盆栽四大家擴展閱讀:
樹木,為所有木本植物之總稱。觀賞樹木則是泛指一切可供觀賞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種喬木、灌木、木質藤本和竹類。喬木是指主幹明顯而直立,分枝繁茂的木本植物,植株高大,分枝在距離地面較高處形成樹冠,如松、杉、楊、榆、樣、槐等;灌木則一般比較矮小,沒有明顯之主幹,近地面處枝幹叢生,如迎春、蠟梅、麻葉綉球、月季、衛矛、十大功勞等;木質藤本則是莖干細長,不能直立,甸甸地面或利用不同附物而攀援生長的木本植物,如地錦、紫藤、凌霄、葡萄、木香、鐵線蓮等;竹類是園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不僅種類多,分布廣,生長快,管理易,而且觀賞期長,它在園林綠化中的地位及其在造園中的作用,也非樹木所能取代,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亦屬於觀賞樹木之列,如孝順竹、佛肚竹、紫竹、茶稈竹等。
觀賞樹木的觀賞價值是多方面的,凡是冠形整齊或怪異、桿枝雄偉或秀麗、枝葉鮮艷或多彩、花朵色彩豐富而馥郁、果實誘 人而掛果長久者都屬觀賞樹木之范疇。概括而言,凡是能適於栽 植的木本植物,無論像北美紅杉這樣的百尺巨木,還是像平地木、紫金牛之類的矮小植株,只要是千姿百態,可供觀其枝葉,賞其花果者,都可視作觀賞樹木。
⑵ 四大家七賢和十八學士之外的植物能做盆景嗎
盆景樹種有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
四大家: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專
七賢:黃山松、屬纓絡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臘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其他樹種太多了..
給你列舉幾個吧 衛矛 中華蚊母 無刺/有刺構骨 紅豆杉 連翹 赤楠 桂花 八月札 紫藤 雞屎藤 藤三七 何首烏 對接白蠟 水蠟 朴樹 黃荊 黑松 澳洲杉 榕樹 .. 能想到就這么多了 還有很多呢.
⑶ 清代大盆景植物分為哪四大類
清代大盆景植物有「四大家」,主要是指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等四個比較調和而富有詩意的樹種。
⑷ 什麼樹的盆景比較值錢
羅漢松等松類盆景和勒杜鵑類的盆景我這邊都很貴,好的正常都上千以上,特別是大型可以上萬。
⑸ 贊頌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的文章(一定是名人寫的),拜託了!!1
植物並稱少見,人物並稱卻很多:
以下僅供參考:
遠古至春秋戰國
三皇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有七種說法:①天皇、帝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媧、神農;④伏羲、神農、祝融;⑤伏羲、神農、共工;⑥伏羲、神農、黃帝;⑦燧人、伏羲、神農。
五帝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有五種說法:①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②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③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④黃帝、少皞、帝嚳、帝摯、帝堯;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兩皞 指太皞、少皞,均為上古部落首領。
三示 意為三位功勛卓著的祖先,指商朝太乙、祖乙、太甲。
三仁 指商朝微子、箕子、比干。
周初三監 指姬鮮、姬度、姬處。
春秋五霸 一作「五伯」,春秋時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有四種說法:①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②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③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④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吳王夫差。
三貴 春秋齊桓公時的三個小人,即豎刁、易牙、開方。
三桓 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皆為魯桓公的後代,所以被稱為「三桓」。
三聖 指孔子、老子、墨子。
孔孟 指孔子、孟子。
孔門四配 指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門聖賢,即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聖孟軻。
孔門十二哲 指孔廟祭第二等十二人,即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賜(子貢)、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顓孫師(子張)、有若(子若)、朱熹(元晦)。
孔門七十二賢 指孔子門下才德出眾的七十二個學生。七十二實為約數,見於《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者77人,加上見於《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等書中人數,多達近90人。分別是:顏回、閔損、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賜、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燕伋、宓子賤、原憲、公冶長、南宮適、公晳哀、曾點、顏無繇、叔仲會、商瞿、高柴、漆雕開、公伯寮、司馬耕、樊遲、有若、公西赤、巫馬施、梁鱣、顏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孫龍、冉季、奚容蒧、公祖句茲、施之常、秦祖、漆雕哆、顏刻、漆雕徒父、壤駟赤、商澤、石作蜀、任不齊、後處、秦冉、秦商、申黨、顏之仆、榮旗、縣成、左人郢、鄭國、秦非、顏噲、步叔乘、樂欬、廉絜、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蒧、琴張、林放、陳亢、申棖、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顏祖、蟂單、句井疆、宰父黑、縣亶、孟懿子、南宮敬叔、顏濁鄒、鞠語、孺悲、惠叔蘭、孔璇、原亢籍、公西輿如。
老莊 指春秋末老子、戰國時莊子,均道家代表人物。
戰國四君 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
屈宋 指戰國時詩人屈原和宋玉。
漢至隋
漢代二祖 指漢高帝劉邦(西漢),光武帝劉秀(東漢)
西漢十五帝 指高祖劉邦、惠帝劉盈、高後呂雉、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示、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看、孺子英(王莽攝政)、王莽(稱「新」朝)、淮陽王(更始帝)劉玄。
漢初三傑 指西漢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
漢三雄 指西漢開國將領韓信、彭越、英布。
西漢十八侯 指贊侯蕭何、平陽侯曹參、宣平侯張敖、絳侯周勃、午陽侯樊噲、曲周侯酈商、留侯張良、汝陰侯夏侯嬰、穎陰侯灌嬰、陽陵侯付寬、信下侯靳歙、安國侯王陵、棘清侯陳武、清河侯王吸、曲逆侯陳平、汾陰侯周昌、襄平侯紀通、曲成侯蟲達,均為漢朝開國功臣。
西漢二司馬 指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辭賦家司馬相如,一作「二馬」。
王揚枚馬 指漢代辭賦家王褒、揚雄、枚乘、司馬相如。
馬杜 指漢司馬相如、杜篤,均以文學著稱。
枚馬 指漢枚乘、司馬相如,均漢代前期辭賦代表作家。
班馬 指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或稱「史班」。
賈董 指西漢賈誼、董仲舒,均以文才著稱。
賈馬 指西漢賈誼、司馬相如。
東漢十三帝 指光武帝劉秀、明帝劉庄、章帝劉達、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順帝劉保、沖帝劉炳、質帝劉纘、醒帝劉志、靈帝劉宏、少帝劉辯、獻帝劉協。
雲台二十八將 東漢光武時二十八個有功武將總稱,即鄧禹、馬成、吳漢、王梁、賈後、陳俊、耿弇、杜藏、寇恂、付俊、岑彭、堅譚、馮異、王霸、朱右、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修、蓋延、邳彤、銚期、劉植、耿純、臧宮、馬武、劉隆。
班氏三兄妹 指班固、班超、班昭。
李杜 ①漢朝名士李固、杜橋。②漢朝名臣李膺、杜密。③漢臣李雲、杜眾。
賈鄭 指東漢學者賈逵、鄭眾。
五侯 東漢宦官左悺、單超、具瑗、徐璜、唐衡合謀誅外戚梁氏,同日封侯,時稱「五侯」。
許氏二龍 指東漢名士許虔、許劭。
二蘇 指東漢蘇章、蘇不韋。
建安七子 指東漢建安年間文學家孔融、陳琳、應瑒、劉楨、阮瑀、徐幹、王粲。
崔杜 指東漢書法家崔瑗、杜操。
揚馬 指漢朝辭賦家揚雄、司馬相如。
京兆三休 指漢代金敞(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韋端(字甫休)。
鍾王 指三國魏書法家鍾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稱。
蜀漢三傑 指諸葛亮、關羽、張飛。
竹林七賢 指魏晉間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二阮 亦作「大阮小阮」,指阮籍、阮咸叔侄。
二十四友 指西晉郭彰、石崇、歐陽建、潘岳、陸機、陸雲、繆征、杜斌、摯虞、諸葛詮、王粹、杜育、鄒捷、左思、崔基、劉瑰、和郁、周恢、牽秀、陳眕、許猛、劉訥、劉輿、劉琨。
二陸 指西晉文學家陸機、陸雲兄弟。
二潘 指西晉文學家潘岳、潘尼叔侄。
潘陸 指潘岳、陸機。
三張 指西晉詩人張載、張協、張亢兄弟。
二陸三張 或作「三張二陸」,指西晉陸機、陸雲兄弟與張載、張協、張亢兄弟。
三陽 指晉代張載(孟陽)、張協(景陽)、張亢(季陽)。
二妙 指西晉書法家衛瓘、索靖。
二王 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三謝 指晉謝尚、謝奕、謝安,均以書法知名。
南北二玄 指晉謝玄、張玄之。
三楊 指晉楊駿、楊珧、楊濟。
潯陽三隱 東晉隱居文人陶淵明、周續之、劉遺民合稱。
王謝 指晉王坦之、謝安,並為名士。
陶謝 指晉末詩人陶淵明、南朝宋詩人謝靈運。
顏謝 指南朝宋詩人顏延之、謝靈運。
三謝 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雲、謝惠連、齊詩人謝眺。
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謝靈運、顏延之、鮑照。
大小謝 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與族弟謝惠連。
元嘉三大家 指謝靈運、顏延之、鮑照。
京都三明 晉諸葛恢、荀凱、蔡漠均以道明為字,時稱「京都三明」
顧陸 指東晉畫家顧愷之、南朝宋畫家陸探微
六朝畫壇三畫家 指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
休鮑 指南朝宋詩人湯惠休、文學家鮑照。
鮑謝 指南朝宋鮑照、謝靈運。
鮑庾 指南朝宋鮑照、北周庾信。
竟陵八友 指南朝齊齊文學家沈約、謝眺、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蕭衍,均曾在竟陵王門下。
南朝三大藏書家 指王僧孺、沈約、任昉。
東海三何 指南朝東海三文人何思澄、何遜、何子朗。
徐庾 指南朝陳文學家徐陵、北周文學家庾信。
陰何 指南朝文學家陰鏗、何遜。
羊薄 指南朝書法家羊欣、薄紹之。
溫邢 指北朝魏文學家溫子升、齊文學家邢邵。
邢魏 指北朝齊文學家邢邵、魏休。
隋朝三帝 指文帝楊堅、煬帝楊廣、恭帝楊侑。
唐及五代
十八學士 唐太宗時十八個文人,即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時、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唐初開國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瑾、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叔寶。
風塵三俠 傳說中的唐初三俠客,指虯髯客、李靖和紅拂女。
唐初四大家 指唐初書法家虞世南、歐陽詢、禇遂良、薛稷。
大小歐陽 指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歐陽通父子。
大小尉遲 指畫家尉遲跋質、尉遲乙僧父子。
房杜 指唐朝名相房玄齡、杜如晦。
開元三大士 指唐朝名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
佛教三大翻譯家 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
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 中國佛教史上譯經最多、影響最大之四位譯經家。有二說:①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②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凈。以後者更為佛學研究者所認可。
初唐四傑 指初唐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王楊 指王勃、楊炯,均工詩,名列「四傑」。
蘇李 指初唐文學家蘇味道、李嶠。
文章四友 指初唐文學家杜審言、蘇味道、李嶠、崔融。
姚宋 指開元時名相姚崇、宋璟。
大小李將軍 指唐朝畫家李思訓、李昭道父子。
醉中八仙 一稱飲中八仙,即賀知章、李琎、李適、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均善飲。
吳中四士 指賀知章、包融、張若虛、張旭。
沈宋 指唐詩人沈佺期、宋之問。
燕許大手筆 指唐代燕國公張說、許國公蘇頲。
王孟韋柳 唐代詩人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的合稱,為唐代繼承陶淵明田園詩而發展成山水田園詩歌流派的代表。
王孟 指王維、孟浩然。
王裴 指王維、裴迪,均工山水田園詩,且相友善,嘗同居終南山,相互唱和。
王韋 指王維、韋應物,均工山水田園詩,恬淡清雅,風格別致。
韋柳 指韋應物、柳宗元。
韋劉 指韋應物、劉長卿,均工山水田園詩,有「五言雙璧」、「韋劉詩派」之譽。
韋杜 指韋應物、杜甫,詩作皆本色天然。
韋孟 指韋應物、孟浩然,均以山水田園詩著名。
李杜 ①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②晚唐詩人李商隱、杜牧。
二李 指李白、李賀。
竹溪六逸 指唐代李白、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
唐代三大詩人 指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八家 指詩人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韓愈、李商隱。
大小杜 又稱老杜小杜,指杜甫、杜牧,均工詩。
高岑 指唐代詩人高適、岑參。
南陽三張 指南陽籍名人張衡、張仲景、張巡。
顏柳 指唐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
大柳舍人小柳舍人 指柳公權、柳璟,開成中同在翰林。
三絕 指唐李白詩歌、裴文劍舞及張旭草書。
蕭李 指唐朝文學家蕭潁士、李華。
顛張狂素 指唐朝書法家張旭、懷素,均擅草書。
大歷十才子 指唐代宗大歷時期的十位詩人,有多種說法,較有代表性的二種說法是:①姚合《極玄集》、《新唐書·盧綸傳》、葛立方《韻語陽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王應麟《玉海》等: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②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盧綸、錢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發、皇甫曾、耿湋、李嘉佑。
韓馬戴牛 指唐畫家韓滉(善畫馬)、戴嵩(善畫牛)。
郊島(郊寒島瘦) 指唐詩人孟郊、賈島,均以苦吟著名。
二妙 或稱「姚賈」,指賈島、姚合,均擅五言律詩。
張王(樂府) 指唐詩人張籍、王建,皆擅樂府詩。
韓杜 指韓愈、杜甫。
韓孟 指唐文學家韓愈、詩人孟郊,二人文學主張相近,詩風亦相似。
韓柳 指唐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同倡古文運動。
劉柳 指唐詩人劉禹錫、文學家柳宗元,二人相交甚篤。
劉白 指唐詩人劉禹錫、白居易,二人唱和甚多。
元白 指唐詩人元稹、白居易,唱和甚多,號「元和體」。
劉元白 指劉禹錫、元稹、白居易,均工詩。
香山九老 指唐詩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鄭據、劉真、盧真、張渾、李元爽、如滿。
姚賈 指唐詩人姚合、賈島。
三十六體 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詩作齊名,三人均排行十六。
溫李 指溫庭筠、李商隱,作品皆綺麗精巧。
溫韋 指晚唐詞人溫庭筠、韋庄,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
皮陸 指唐文學家皮日休、陸龜蒙。
三羅 指唐代詩人羅隱、羅鄴、羅虯。
盧奇馬怪 指唐詩人盧仝、馬異。
隨駕五都 唐僖宗避黃巢逃奔成都,王建、韓建、晉暉、張造、李師泰等五都頭率兵入蜀,號「隨駕五都」。
南唐二主 指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
董巨 指五代時南唐畫家董源、宋畫家巨然。
黃徐 指五代時後蜀畫家黃筌、南唐畫家徐熙,有「黃家富貴,徐煕野逸」之稱。
宋
五鬼 指北宋大臣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為人均姦邪險偽。
楊劉 指北宋文學家楊億、詩人劉筠。
二宋 指北宋文學家宋庠、宋祁兄弟。
三蘇 指宋代文學家蘇洵及蘇軾、蘇轍父子。
二蘇 ①指蘇軾、蘇轍兄弟,又稱「大小蘇」。②指蘇舜元、蘇舜欽兄弟。
蘇黃 指北宋文學家蘇軾、詩人黃庭堅。
蘇辛 指北宋詞人蘇軾、南宋詞人辛棄疾,均為豪放派代表。
蘇米 指蘇軾、米芾,均擅書,名列「宋四家」。
豪蘇膩柳 指蘇軾、柳永,蘇軾之詞豪放,柳永之詞細膩。
大坡小坡 指蘇軾、蘇過父子。
文壇四大家 指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蘇梅 指北宋文學家蘇舜欽、梅堯臣。
五子 指宋哲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
二程 指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兄弟。
程朱 指程顥、程頤、朱熹。
六先生 指周敦頤(濂溪先生)、程顥(朋道先生)、程頤(仞川先生)、張載(橫渠先生)、邵雍(謚康節)、司馬光(涑水先生)。
二晏 指北宋晏殊、晏幾道父子,皆以詞名。
晏秦 指晏幾道、秦觀,詞風皆深婉有致。
晏周 指晏殊、周邦彥。
周賀 指宋周邦彥、賀鑄。
周姜 指周邦彥、姜夔,均工於音律,能自創新調,為格津詞派代表。
周柳 指周邦彥、柳永,均工於音律,喜用長調,長於鋪敘,好寫艷情。
李杜 指宋代清官李韶、杜范。
三豪 指歐陽修、石延年、杜默。謂歐陽修為文豪,石延年為詩豪,杜默為歌豪。
歐蘇 指歐陽修、蘇軾。
歐梅 指歐陽修、梅堯臣,二人均不滿宋初人沿襲晚唐詩風,志在復古。
歐晏 指歐陽修、晏殊。
歐秦 指歐陽修、秦觀。
四賢一不肖 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歐陽修、高若訥。
宋四家 指北宋書法家蘇軾、蔡襄、黃庭堅、米芾。
三擘 指北宋文壇歐陽修、王安石、蘇軾。
蘇門六君子 指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贗。
蘇門四學士 指出於蘇軾門下的詩人黃庭堅、詞人秦觀、文學家晁補之、詩人張耒。
柳七黃九 或作「黃九柳七」,指宋柳永、黃庭堅。柳永排行第七,黃庭堅排行第九。
黃秦 指黃庭堅、秦觀。
秦七黃九 指秦觀、黃庭堅。秦觀排行第七,黃庭堅排行第九。
三曾 指曾鞏、曾布、曾肇兄弟。
程門四大弟子 指北宋楊時、游酢、謝良佐、呂大臨,均受業於二程。
六賊 指北宋末六大奸臣蔡京、童貫、朱勔、李彥、王黼、梁師成。
米薛 指北宋書法家米芾、薛紹彭。
大小米 指北宋畫家米芾、南宋畫家米友仁父子。
李郭 指北宋畫家李代、郭熙。
濟南二安 指李清照、辛棄疾。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辛棄疾字幼安,均濟南人。
周柳 指宋詞人周邦彥、柳永。
詞家四宗 指周邦彥、辛棄疾、王沂孫、吳文英。
詞壇三絕 指周邦彥、姜夔、王沂孫。均工詞。清人陳廷焯謂:「詞法之密,無過清真;詞格之高,無過白石;詞味之厚,無過碧山,詞壇三絕也。」
雙白石 指黃景說、姜夔,皆號白石,工詩。
南宋四大畫家 指劉松年、李唐、馬遠、夏圭。
南宋四家 指南宋詩人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尤袤。
上饒二泉 指趙蕃(號章泉)、韓淲(號澗泉),均為江西派詩人。
三陸 指南宋學者陸九韶、陸九齡、陸九淵兄弟。
姜張 指南宋詞人姜夔、張炎。
二窗 指南宋吳文英、周密,均工詞。文英號夢窗,有《夢窗詞》;密號草窗,有《草窗詞》。
永嘉四靈 指南宋詩人徐照(號靈暉)、徐璣(號靈淵)、翁卷(號靈舒)、趙師秀(號靈秀),四人都是永嘉人,且字中均含「靈」字。
六君子 中國歷史上共有六起「六君子」事件,其中有兩起發生在南宋,分別是:①宋寧宗時,因右丞相趙汝愚受貴戚誣陷貶黜,太學生楊宏中、周端朝、張道、林仲麟、蔣傅、徐范六人上書辯誣抗爭,被充軍五百里外,史稱「六君子」。②宋理宗時,丁大全專制用事,太學生劉黻、陳宜中、黃鏞、林則祖、曾唯、陳宗上書揭發丁的罪惡,時稱「六君子」。
·······························
說行天下
朋友推薦的小說網站大全
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哦
⑹ 盆景藝術表現的八大手法是什麼
盆景的八種手來法是:源迎客式,連根式,風動式,瀑布式,提根式,乾式,卧乾式,殘枯式。
盆景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花草四雅分別是:
四大家: 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
七賢:黃山松、瓔珞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十八學士:梅、 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臘梅、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風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花草四雅:蘭、菊、水仙、莒蒲。
⑺ 盆景製作與養護300例的序言
劉先銀韓省華
盆景是中國的特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中國的農耕文化,汲取了中國人文文化的營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情趣。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它既登大雅之堂,也入百姓庭院;能擺案頭賞心,可置屋角悅目。室外、街頭,廣場、公園,人們喜聞樂見,給人以溫馨的心情,優雅的心境。盆景製作凝結著人類追求自然,追求藝術的創作觀念,獨具特色。盆景在唐代東傳日本(日語叫「盆栽」)。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再轉而流傳到歐洲。從此中國盆景走向世界,享譽全球。
在千百年的發展中,盆景製作與藝術、與人文、與科學息息相關,也逐步形成了產業。並促進園林建設與發展。 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刻畫在陶片上的盆栽植物圖案,展示了人類盆栽植物悠久的歷史。漢代未央宮中就有溫室殿,用於盆栽植物擺列,據《三輔黃圖》記載,殿內冬季可陳列花木。20世紀50年代,河北望都出土東漢晚期壁畫墓,繪有置於方形幾架上的卷沿圓盆栽花卉。
文字記載盆栽植物最早見於王羲之《柬書堂帖》中:「今歲植得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絕。」隨著盆栽審美要求的提高,唐代的盆栽技藝相應有了發展。1972年陝西乾陵出土了唐代章懷太子李賢之墓,墓穴甬道彩色壁畫上有一戴襆頭的侍女,雙手托一橢圓形盆景,內置假山數座,上有帶枝葉的花兩朵。另一幅是一高髻侍女,手托蓮瓣形盤,盤中有紅果綠葉植物一株。李賢是唐高宗第二子,其墓建於神龍二年(706)以前。這些壁畫令入信服地證明了當時已有了山水盆景和植物盆景。當時,盆栽水仙在宮中也有大量的育養,據《花史》《學圃雜疏》記載,唐玄宗曾一次就贈給虢國夫人紅口水仙十二盆,「盆皆金玉七寶所造」。
宮廷之外,唐代的文人也開始擺弄盆景,馮贄《記事珠》敘述王維養蘭花:「維以黃磁斗貯蘭惠,以綺石,年彌盛。」。唐代的文人玩賞盆景成為風行雅事,李賀應朋友命題詩《五粒小松歌》就是形像地了描繪了當時的情景。詩的前言說:「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詩雲:「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松干通過束縛結扎和鉸刀整形,有如群蛇蟠曲之狀。其立意和布勢與現代松樹盆景如出一轍。 「盆景」一詞首次出現見於宋代,蘇軾《格物麤談》:「芭蕉初發分種,以油簪橫穿其根二眼,則不長大,可作盆景。」
兩宋時期,盆景即是名門望族和文人雅士的情趣,也是民間流行的風尚。蘇軾迷戀盆景,他曾於山東蓬萊縣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百枚,用以養菖蒲。「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他把一雙山石「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黃庭堅善制盆景,曾作詩贊一件名為《雲溪石》的作品:「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蛟鼉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清坐使人無俗氣,閑來當暑起清風。諸山落木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范成大、朱熹等都是玩景高手,朱熹在一個山水盆景後面放上一隻熏爐,讓輕煙裊裊而起,狀江山萬里雲霧之態,並吟詩贊道:「清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雲氣一吞吐,湖江心渺然。」別出心裁地表達了他掩門自處的怡然心境。
在民間,汴京的百姓每至七月七日,時興「以小木板上傅土,旋種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態,謂之谷板」。這谷板是盆景的一個變種,區別是以板代盆。《東京夢華錄》對此有詳盡記述。吳自牧《夢梁錄》則專記杭州風物:「錢塘門外,水橋東西塍諸圃,植怪松異檜,時奇花,巧窠兒,為龍蟠鳳舞飛禽走獸之狀,每日市於都城,好事者多買之,以備觀賞也。」 「窠兒」與《武林舊事》提到的「盆窠」、《雲林石譜》提到的「木窠」,都是盆景的別稱。這里具體介紹了盆景集中製作的地點及作為商品銷勢見俏的行情。而且盆景花木的蟠扎技藝又較唐代有所發展,形象也更加多樣化了。唐時有蛇形五粒松。而宋代這時選材不單是松,還有檜及四時奇花等,取形也不限於蛇,而是蟠龍舞鳳飛禽走獸樣樣皆有。
盆景製作的理論在宋代開始形成,首見於溫革《分門瑣碎錄》,書中談到製作植物附石盆景的方法,如芭蕉盆景:「種水芭蕉法:取大芭蕉根,平切作兩片,先用糞、硫黃、酵土,,須十分細,卻以芭蕉所切處向下,覆以細土,當年便於根上生小芭蕉,芽長二三寸,取起作骰子塊切,切下逐根種於石上,棕櫚細纏定,根下著少土,置水中,候其土漸去,其根已附石矣。」詳細敘述了獲取矮化芭蕉小苗及使根附石的技巧。又如菖蒲盆景:「菖蒲初種在圓石之上,,一再移於好石之上,乃細而不粗。」此外還提到石榴盆景的製作。
到元代,蘇州高僧韞上人是製作盆景的高手,丁鶴年曾有詩贊他道:「尺樹盆池曲欄前,老禪清興擬林泉。氣吞渤澥波盈掬,勢壓崆峒石一拳。彷彿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臉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詩題為《為平江韞上人賦些子景》。些子景:小景緻之意,元人對盆景的別稱。 盆景和中國繪畫密不可分,盆景製作者在從大自然尋求美感的同時,非常注重從美術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畫家也非常注重從盆景中選用題材。故宮藏有南宋畫家劉松年《十八學士圖》四軸,其中便有兩幅古松盆景,其樹懸根露爪,枝如游龍,蒼勁神奇。
以盆景與繪畫緊密結合當在明朝,那是盆景藝術豐盛時代。時人將盆景稱作盆玩。屠隆撰《考盤餘事》,有專章「盆玩箋」,論說盆景:「盆景以幾案可置者為佳。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針毛短簇……令人六月忘暑。如閩中石梅,乃天生奇質,從石本發枝,且自露其根, 曲古拙,偃仰有態……恍然夢醒羅浮。如水竹,亦產閩中,高五六寸許,極則盈尺,細葉老乾, 蕭疏可人, 盆植數竿,便生渭川之想。此三友者,盆景之高品也。」松、竹、梅盆景與我們今天的製作一般無二。只不過人們不再一定要用天目松和閩中的石梅、水竹而已。
《考盤餘事》還說:松者可「結為馬遠之歌斜詰曲,郭熙之露頂攫拿,劉松年之偃亞層疊,盛子昭之拖拽軒翥等狀」。馬遠、郭熙、劉松年等都是宋代山水畫家,他們的畫風格奇特,如北宋的郭熙,畫山石多用「卷雲」或「鬼臉」皴,畫樹枝如蟹爪下垂,氣勢雄健;南宋的馬遠,畫山石方硬,畫樹干「瘦硬如屈鐵」。這就要求盆景的藝術造型要從山水畫中獲得靈感。
屠隆還提出盆中植物可以吸收燈煙等有害物,置於幾案,可利於潤眼。首次把盆玩觀賞與有益於身心健康結合了起來。 論述盆景的還有高濂《遵生八箋》卷七「高子盆景說」,文震亨《長物志》卷二「盆玩」篇。 文震亨認為世間以盆景列於幾案上為第一,列於庭榭中為次之,他認為應顛倒過來。在他看來,置於室外的大型盆景,在審美上更自由。實際上,當時「幾案可置」 的中小型盆景在社會上更為流行。他也列舉了一些可供盆玩製作的植物:水冬青、野檜、杭州虎刺、夜合、黃香萱、夾竹桃、黃密矮菊、短葉水仙、美人蕉等。他主張:盆景「小者忌架於朱幾,大者忌置於官磚,得舊石凳或古石蓮磉為座,乃佳」。
明代對樹樁盆景的深入研究,強調了景物的意境,使人如臨其境,產生遐想。明代的樹樁盆景實物,至今尚有保存。揚州園林處的一盆古柏,據說是明末揚州天寧寺的遺物,蘇州萬景山莊陳列的一盆題為「秦漢遺韻」的圓柏盆景,據說更有五百年的樹齡。
清代,盆景之風更盛,凡園林必備。康熙皇帝留下一首《詠御制盆景榴花》詩,可見他自己也親手製作過。詩雲:「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攢青葉里珊瑚朵,疑是彩銀金碧叢。」皇帝如此熱衷,必對盆景藝術有所推動。
康熙年間,園藝名著《花鏡》一書出版,在陳淏子撰寫的這部書中,「種盆取景法」論述了盆景的構圖、取材和配置等方面的知識。乾隆時蘇州人沈復在《浮生六記》卷二「閑情記趣」中,對盆景有許多他個人獨到的經驗之談。嘉慶年間出版的《盆景偶錄》,還將盆景植物分成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顯然盆景能夠托情寄志,更受漢民族出身的文人雅士青睞,才會慷慨賦予盆玩那麼多桂冠和頭銜。李符作有《小重山》詠盆景雲:「紅架方瓷花縷邊。綠松剛半尺,數株攢。劚雲根取石如拳。沈泥上,點綴郭熙山。移近小闌干。剪苔鋪翠暈,護霜寒。蓮筒噴雨算飛泉。添香靄,借與玉爐煙。」可一窺清代人玩盤景的情趣。
盆景經長期發展,在清代大致成熟和定型了。劉鑾《五石瓠》說:「今人以盆盎間樹石為玩,長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約之,或膚寸而結果實,或咫尺而蓄蟲魚,概稱盆景。」可謂是製作盆景的通則了。 今天,盆景藝術又重綻光彩,恢復了昔日的輝煌,且風格各異,流派紛呈。
中國古代的盆景與各地的氣候、文化、資源相結合,形成了揚派、蘇派、嶺南派、川派、海派這五大門派。每一個門派都有自己獨具的特色和相應的藝術與自然和諧的氣息。揚派即揚州、泰州一帶盆景風格,以層次分明、平穩嚴整見長;蘇派即蘇州、常熟為代表,以老乾蟠枝、清秀古雅見長;嶺南派即廣州、佛山為代表,以剛勁挺拔、飄逸豪放見長;川派即四川盆景,以傳統不露「做手」的蟠扎技藝見長;海派即上海風格,以明快、流暢、新奇為特色,歷史雖短,卻能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體。五大流派只是擇其要而述之,不免掛一而漏萬,故後來又續有增補,如加上徽派,稱之為盆景六大流派;如再加廣西、福建、浙江、北京,稱之為十大流派。這一切都表明了今天我國的盆景藝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盆景是一種縮龍成寸、以小觀大的培植和擺設藝術,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麗水農科所的同仁,得甌江之靈氣,攜浙南之秀美,承祖國盆景藝術各派之精華,總結盆景製作中的300例,方便、簡捷,無論何人,只要你對盆景有興趣,從中均可得益。
⑻ 梅花盆栽與梅花盆景有什麼區別梅花盆景一般分為哪幾類
盆景是我國傳統的園林藝術珍品,它以植物、山石等自然物為主要素材,經過園藝培養和藝術加工,將大自然中的美好景色及其神韻再現於盆中,成為一種精美的藝術品,具有「以小喻大」、「形神兼備」、「借景抒情」的特點,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完美結合。
盆栽是指將植物栽植於盆中進行觀賞,正常運用園藝手段對它進行培育養護,主要欣賞植物生命過程中的自然生態形象及色彩、風韻。
日本稱盆景為盆栽。歐美盆景是從日本傳入,根據日本叫法,稱盆景為bonsai(盆栽)。而盆景源自我國,故盆景界一些學者認為盆景英語詞以採用漢語拼音penjng為好。
梅花盆景是以盆為「紙」,以梅花、山石等為「繪」,通過藝術處理和精心培育,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中梅之神貌,是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品。故梅花盆景是園藝技術和造型藝術的完美結合,它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
梅花盆栽與梅花盆景不同。梅花盆栽是將梅花栽在盆里,僅作簡單的修剪造型,並不作過多的藝術加工。梅花盆栽可進行大規模生產。
在我國古代梅花盆景較為盛行。清嘉慶年間,五溪蘇靈著有《盆景偶錄》兩卷,將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梅花列為十八學士之首。十八學士為: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我們一般把梅花盆景分為三類:即梅樁盆景、梅花小型盆景、梅花寫意盆景。梅樁盆景不拘泥於必須帶樁;梅花小型盆景較小,一般盆長(或盆徑)為12~15厘米;梅花寫意盆景是指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
⑼ 梅花盆景一般分為幾類
在我國古代梅花抄盆景較為盛行。清嘉慶年間,五溪蘇靈著有《盆景偶錄》兩卷,將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梅花列為十八學士之首。十八學士為: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我們一般把梅花盆景分為三類:即梅樁盆景、梅花小型盆景、梅花寫意盆景。梅樁盆景不拘泥於必須帶樁;梅花小型盆景較小,一般盆長(或盆徑)為12~15厘米;梅花寫意盆景是指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
⑽ 盆景五大名樹是指哪五種樹
盆景的五大名樹,六月雪,榆樹,雀梅,九里香,榕樹。
1.苔蘚六月雪植物室內盆栽:六月雪一般用疏鬆肥沃的中性土壤較適宜,忌積水。盆栽時應放置在半陰半陽溫暖濕潤處,也可放入室內觀賞兩周左右,但不能久放在室內養護。
拓展資料:
養盆景的注意事項有:
注意澆水,家庭養護盆栽植物一般都是水澆多了,盆栽植物一般見干見濕比較好,澆水前看看盆土的干濕度比較好,干透澆水就可以,土不幹不澆水,土干一點沒關系,因為根部也需要呼吸,濕度大空氣進入不了土裡,根部缺氧就容易漚根腐爛,時間長了植物就會慢慢死掉。
注意溫度,盆栽植物多數是南方常綠植物,喜高溫高濕度,冬天北方氣溫有點低,需要注意保溫,盡量不要冷風吹到植物,也不要放暖氣邊,容易灼傷葉片。葉片經常噴噴磷酸二氫鉀比較好,可以提高盆栽植物的抗寒性。
注意病蟲害,家庭里的盆栽植物一般通風差,容易滋生蟲害,白粉蚧,紅蜘蛛,可以去花店看看買包植物殺蟲劑百蟲靈或者除蟎凈,一包一噴壺噴噴,噴噴植物葉片枝幹,剩下的澆盆土裡,連噴三四次一星期一次,基本上都可以除盡蟲害。
注意修剪,盆栽植物一般多是木本植物,不怕修剪,剪掉徒長枝,病蟲害枝,生長比較快的植物,必須修剪,型飽滿更好看,可以促發側枝生長,還可以減少病蟲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