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栽有白點

盆栽有白點

發布時間: 2022-01-05 18:13:51

Ⅰ 花盆裡有密密麻麻白點蟲子怎麼辦

1、暴曬法:當花盆中出現小白蟲的時候,多是土壤中出現了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為它進行換土或是暴曬盆土等方法進行消滅。將盆土攤開放在陽光下進行晾曬,小白蟲喜歡生長的潮濕陰暗的環境中,所以碰到陽光後,蟲子就會散開。而蟲卵在經過暴曬後也會失去生命力。

2、噴施葯劑:花盆中有小白蟲也可以適當的噴施葯劑,經過葯劑消毒後,也可以將蟲卵和繁殖母體消滅。

3、煙蒂:煙蒂也可以用來消滅小白蟲,將抽剩下的煙蒂浸泡在水中,然後將浸泡完的水用來噴施花土,小白蟲子就容易被消滅了。

(1)盆栽有白點擴展閱讀:

在養護花卉的時候,花盆容易出現小白蟲,這可能是在施肥的時候使用有機肥不當導致的,所以我們應該將花盆放在通風處較好的地方進行養護,盡量不要多用或是正常使用化學農葯,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花盆蟲出現小白蟲。小白蟲較少時可以使用人工手段進行捕捉。

花盆裡有密密麻麻白點蟲子主要是由於土壤長期濕度較大,加上室內通風條件差導致的,室內養護畢竟比不了戶外四通八達的清風,強烈的風可以讓土壤內水分快速揮發,也帶走很多有害物質,但家裡養護的環境就不一樣的,通常很多花友把自己的花卉養護在室內,或者封閉陽台,也不經常開窗通風,這就導致了蚧殼蟲的產生。

Ⅱ 植物身上起白點是什麼病

白粉病
1. 發病症狀: 白粉病系真菌性病害,是花卉植物上普遍發生的病害,主要發生在植株葉片,嚴重時可侵染植株的嫩葉、幼芽、嫩梢和花蕾等部位,被害花卉品種主要有月季、薔薇、玫瑰牡丹、芍葯、菊花等數十種。突出特點是發病時葉背面或兩面出現一層粉狀物,在發病初期,染病部位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白色粉斑,並略顯褪綠或呈畸形。在適宜的條件下,粉斑迅速擴大,並連接成片使得葉面布滿白色粉狀霉。在發病後期,病葉會出現皺縮不平,並向背捲曲,花期明顯縮短或花蕾不能正常展開。而嚴重時,植株矮小,花少而小,葉片萎縮乾枯,甚至整株死亡。

2. 發病規律:白粉病的菌絲體在病芽、病枝或落葉上越冬,溫室中能周年發生。翌年春氣溫回升時,病菌借氣流或水珠飛濺傳播。露地春天溫度20℃左右,白粉病開始生長發育,並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對植株進行傳播和侵染。夏季高溫高濕時又會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擴大再侵染,分生孢子在葉片萌發,從葉片氣孔進入組織內吸取葉片的養分。。在栽培管理上,施氮肥過多,澆水過多,栽植過密,該病害的發生適宜條件主要是光照不足,通風不良,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氮肥施用過多,缺鈣或過乾的輕沙土,溫度變化劇烈以及花盆土壤過乾等,都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3. 預防方法是要有允足的光照,通風,經常施肥,罹病植物噴布硫酸銅肥皂液或者粗製碳酸鈉溶液(4~5g溶解在1L水中)防治。對患病植物噴灑混合肥液。

防治植物病害還可以使用蒜汁(25g搗碎的蒜和1L水混合浸泡一晝夜),每6天洗刷植物一次。還可以噴霧1g水楊酸、3g食鹼、5mg變性酒精、10g肥皂和1L水組成的混合液,稀釋3倍後使用。

4. 防治方法 對所用土壤及器皿經過嚴格消毒,選用不帶病原菌的材料種植。在購入苗木時要嚴格剔除染病株,杜絕病源。進行擴繁時,要剪取無病蟲插枝或根櫱作為無性繁殖材料。栽培品種如果可以盡量選擇抗病品種。對於及時剪除病枝、病芽、病葉,清理園內的腐枝爛葉,以減少侵染來源;加強栽培管理,栽培密度、盆花擺放密度不要過大;注意通風透光;增施磷鉀肥,氮肥要適量;在休眠期噴灑波美2~4度石硫合劑,在生長季節可噴70%甲基托不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50%代森銨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硫磺粉對防白粉病很有效,常用於溫室中防治,可將硫磺粉在取暖設備上任其揮發,或用加熱器(如燈泡發出的熱量)使硫磺粉揮發。使用硫磺粉的適量溫度為15~30℃,最好在傍晚進行,以免白天使人受傷。發病後及時剪除發病枝葉燒毀,再噴灑50%多菌靈,施用間隔期10~15天。

在生產實踐中,防治白粉病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輪作與非寄主花木輪作2至3年,以減少病源。
(2)加強培育管理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間,徹底清潔苗圃,掃除枯枝落葉,剪去病蟲枝集中銷毀。生長期間及時摘除染病枝葉,徹底清除落葉,剪去病蟲枝和中下部過密枝,集中銷毀。不宜種植過密,棚室加強通風換氣,以降低濕度。及時排除田間和花盆積水,澆水不宜多,從盆邊澆水,不使莖葉淋水,減少病菌傳播和發病機會。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3)預防大棚內花木發病大棚育苗種植前,徹底清除棚內所有植物,清掃棚室,用葯物熏煙等手段嚴格消毒。嚴防病苗入室,棚內盡量種植單一花木品種,避免混植,以防交叉傳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徹底銷毀棚內病株後,才能開棚,以防病菌孢子傳播到棚外。
(4)葯劑防治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劑稀釋液噴或塗枝幹。注意,瓜葉菊等易受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噴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滅越冬菌源。
(5)生長期在發病前可噴保護劑,發病後宜噴內吸劑,根據發病症狀,花木生長和氣候情況及農葯的特性,間隔5至20天施葯一次,連施2至 5次。一季花木,一種內吸劑只能施1至2次。要經常更換農葯種類,避免病菌產生抗葯性。
(6)經常使用的保護劑有50%硫懸浮劑500至800倍液、45%石硫合劑結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 70%代森錳鋅400倍液。
(7)內吸劑有50%多菌靈500倍液、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
(8)抗菌素類有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黴素(寶麗安) 1000至1500倍液。
(9)其他葯物還有小蘇打500倍液,可在發病初期每3天噴1次,連噴3 至6次。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噴一次,連續噴3至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種植在大棚、溫室等保護地內的花木,除了噴上述各種葯劑外,還可施熏煙劑和粉塵劑。種植前或結束後要進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勻混合,分成10堆,用燒紅的煤球或木炭點燃,不能用明火燃燒,關棚一晝夜。在熏蒸過程中要嚴防火災。花木生長期熏煙易發生葯害,應慎用。植物生長期在發病前用45%百菌清煙劑每67平方米用25克或噴5%百菌清粉塵劑每67平方米用100克。

Ⅲ 植物上長滿白色點,怎樣治療

花卉介殼蟲的防治

介殼蟲的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葯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樣,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對花木造成極大的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出現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嚴重的會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為害的花卉有米蘭、茉莉、山茶、含笑等。防治的辦法有:
①葉片不多時,可以用毛刷刷下來再用葯。
② 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的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重新返綠發亮。
③ 用酒精輕輕地反復擦拭病株,就能把介殼蟲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凈、徹底。如用酒精擦拭蘭花病葉時,不但能把介殼蟲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蟲,也都徹底殺滅掉,第二年很少發現有介殼蟲的為害,此法簡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含60% ,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含油30% 葯液後,對米蘭、金桔、蘇鐵上介殼蟲仔細噴灑。一周後,介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橙色變成干癟狀態,說明此法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Ⅳ 家裡盆栽植物上起白色的怎麼回事

花友在家裡養盆栽植物,盆土經常莫名其妙就會長出白色的絨毛,或者是土壤變白,這些情況可小可大,這個時候適當處理還是沒有問題的,首先就是真菌黴菌的處理,及時殺菌消毒。

1、環境不通風

為什麼盆土上容易長白色黴菌,一般就是環境通風狀況不佳,這種情況在室內是很容易發生,特別是梅雨天氣。

在環境不通風的狀況下,加上環境潮濕陰暗,這樣土壤的腐殖質或有機物就會長出黴菌,這個時候只要將土壤放在陽光下和通風處,黴菌就會消失,但是植物卻不能一下子拿去暴曬。

這個時候就應該適當加強環境通風,適當減少澆水,這樣就能改善土壤,避免黴菌擴散。

上圖的就是播種的土壤長出了黴菌,這樣長出來的幼苗是很容易長壯的,很容易根莖黑腐,所以播種的時候一定要用新土,而且要經過殺菌消毒的。

2、發霉的土壤處理

如果是食物發霉,一般都是直接將它們扔掉,而如果是盆土裡面長出了黴菌,最好的方法是及時更換土壤,如果是春秋季節,最好是換盆,去掉舊土,重新換上新的盆栽土。

3、肥料不要亂用

一些朋友直接將一些沒有腐熟的生肥直接丟在盆土裡,比如常見的茶渣、咖啡渣和未腐熟的肥料等,這些都很容易滋生黴菌,而且還會在腐熟發酵的過程中還會分解發熱,造成根莖燒傷,一定不能用。可以選擇沃葉氨基酸水溶肥。

4、土壤偏鹼

如果長期直接用自來水澆花,很容易造成土壤偏鹼,這個時候土壤表層就會產生一層白色的鹽鹼層,如果不及時處理,就很容易造成植物的葉子慢慢變黃。可以及時換盆或澆硫酸亞鐵緩解土壤的酸鹼度。

Ⅳ 我家植物的葉子全都長了很多白點,怎麼辦

解決植物葉子長白點的情況需要准備:阿司匹林、清水,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1、首先取出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含有大量的水楊酸,能夠促進植物生長,清除植物葉子上的白點,使植物葉子發綠,具體見下圖。


Ⅵ 請問花的葉子上 有很多白點是什麼病啊

有三種情況:

  1. 病害(霜霉病.白粉病) :高溫高濕,通風不良造成.

2.介殼蟲(內有蟲.指掐有漿水)

3.其它蟲卵或異物


拓展資料

花葉上的白斑,多種多樣。有真菌病害造成的散在狀白粉點斑;有半知菌引起的邊界明顯的灰白、蒼白斑;有細菌病害的水漬狀白點斑;有病毒引起的白點斑;有白盾蚧、白粉虱等蟲害引起的淡黃白、白蠟粉斑;有生理病害引起的退綠白斑;有農葯、化學廢物污染性的白斑;有品種固有的花白斑等。防治方法不一樣, 但是都不會傳染到人的。白粉病能為害白菜類、蘿卜、豆類、瓜類、茄果類等許多蔬菜。葉片發病初期,在葉正面出現小的白粉斑,後逐漸擴大為近圓形白粉斑,嚴重時整個葉片被滿白粉;後期葉片褪綠、焦枯。

科普中國--葯劑防治小麥白粉病三關鍵

熱點內容
九尾蘭花 發布:2025-07-23 16:50:05 瀏覽:603
盆景野花 發布:2025-07-23 16:44:51 瀏覽:602
柏盆景哪種好 發布:2025-07-23 16:41:44 瀏覽:124
大廳花卉租擺圖片 發布:2025-07-23 16:37:34 瀏覽:679
描寫櫻花的好詞 發布:2025-07-23 16:33:33 瀏覽:753
蘭花土好 發布:2025-07-23 16:31:53 瀏覽:592
西蘭花澆水 發布:2025-07-23 16:30:17 瀏覽:807
盆栽換花 發布:2025-07-23 16:30:15 瀏覽:829
菠蘿盆栽怎麼養 發布:2025-07-23 16:16:25 瀏覽:52
像櫻花的符號 發布:2025-07-23 16:16:17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