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巍山盆景
㈠ 雲南巍山古城景色怎麼樣
巍山古城,地處雲南西部哀牢山麓,紅河源頭的巍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唐初就有村舍了,元代由大理段氏總管開始建築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縣城依然較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時候的棋盤格局,是中國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
巍山古城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南詔始祖細努邏曾在此耕牧。這里也是雲南推行土司制度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稱土官、土酋,是中國古代一類官職的統稱,用於委任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以夷制夷。
㈡ 雲南巍山特產有哪些
1、巍山紅雪梨主要種植於和平鎮大德村委會。當地俗稱「冬雪梨」。2、無量山烏骨雞為地方優良品種,以大理州南澗縣和普洱市景東縣、鎮沅縣、墨江縣、景谷縣為中心分布」。3、一根面當地人稱「扯扯麵」,巍山古城後所街有一家店,他家的面極滑爽。不過,老闆一天只賣20斤面,賣完就走人。
㈢ 雲南巍山的街天是趕幾號的
369
㈣ 雲南巍山縣氣候類型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屬於地中海氣候,符合題意
B:終年高溫,降水極少,屬於熱帶沙漠氣候,不符合題意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屬於溫帶季風氣候,不符合題意
D:終年高溫多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不符合題意.
故選:A.
㈤ 雲南大理巍山首富
所說是:「黃德明」
通過一盆:「大唐鳳魚」而獲利十幾億元人民幣。
這些都是聽說,人應該卻有其人,事也確有其事。
只是可能被誇大了。
因為是聽說,蘭花名和人名用的都是音。
㈥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境內的琢木郞村有什麼民俗特色呢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生活源源不斷的壓力,所以在工作之餘,很多人們都願意通過出門旅遊的方式來放鬆自己的心情,位於大山深處的一些村落或者是部落,也是非常的受遊客們的喜愛。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如果大家對這個村落比較感興趣的話,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前去旅遊打卡,欣賞周圍自然美景的同時,還可以體驗到當地的民俗特色。大家對此有什麼疑問或者看法,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
㈦ 弱弱的問一句,有人知道雲南巍山縣大倉鎮這個地方嗎這個地方怎麼樣
只有EMS了,縣城裡有申通,不過好像不能派送到大倉 圓通是說全州包送的,你可以試試圓通 EMS或圓通快遞。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大倉鎮有什麼快遞
㈧ 雲南(巍山)原名 邪龍 為什麼要改
巍山,原名蒙化。什麼時候進行縣名更改?它的歷史沿革在歲月的長河中經歷了哪些變化?這里我們進行一點地名和族名的考證,以餐讀者。
巍山縣,全稱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始於1956年11月9日建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11月13日建立永建回族自治縣,1960年合並改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為什麼將蒙化縣改名為巍山縣呢,那是1954年,基於當時有人提出「蒙化」帶有歧視少數民族的意味,故而改縣名。其實隨著歷史的演進和社會的發展,歷史唯物主義認識歷史,「蒙化」這個名稱應是出自蒙舍詔。如果我們溯源而上,就不難發現,漢置益州郡邪龍縣,唐屬蒙舍詔,明置蒙化府,清改蒙化廳,民國1931年改蒙化縣。
據《蒙化志稿》載:「蒙化南詔發跡故墟」,唐·太宗威成王子皮邏閣立。開元十八年天王詔自稱「南詔王」,之後建蒙化城。據《雲南圖經志書》卷五「蒙化府」說:「境內有摩察者,為黑蠻之別種也。傳雲,昔從細奴邏來,徒居此。」向達《蠻書校注》說:「摩察乃蒙舍之異譯,又作『木察』、『麥岔』、『密叉』,巍山彝族自稱『迷撒潑』,《彝族支系源流淺議》,說:「『密叉』、『木察』、『麥叉』均為『密岔』,都是出自『蒙舍』的方言異寫同音。近代巍山、鳳慶、景東、雲縣、漾濞等縣部分彝族,自稱『迷撒潑』,他稱『土家』、『土族』、『蒙化族』等,都是出自蒙舍詔。」這說明了巍山彝族自蒙舍詔後,大部分即以「摩察」、「密岔」、「密撒」(現通稱密沙把)等作為自己的族稱;如譯為漢義,系指「蒙舍川的人」。
以上這些不同的稱謂,摩、密、迷、蒙等字屬於雙聲,察、岔、撒、舍、化等字屬於疊韻,是當地方言的同音異寫。故「蒙化」應是巍山彝族的族稱,不能作為漢字而望文生義。
又據《蒙化志稿》玄龍寺條載:「相傳蒙詔時蜀人有以黃白之術售於蒙者,蒙人因即其地設蒙化觀為修煉之所。」則「蒙化」之名,於蒙舍詔!時即已出現。「舍」「化」在平水韻中同屬禡韻,可以通轉,所以「蒙化」觀當是蒙舍川的派生地名,「蒙化」的涵義應從蒙舍,不能離開蒙舍而另作其他解釋。
元改蒙舍千戶所為蒙化府,仍應視為是蒙舍詔的繼續。蒙化的涵義及由來,當以主地名蒙舍為依據,即以當地彝族的族稱命名。元代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不可能表現出大漢族主義。
一九二八年前後,張沖同志任大理鎮守使,曾到過蒙化,對蒙化地方史志有一定研究。解放後,他見報載蒙化改為巍山,對賡雅說:「在清乾隆年間,蒙化以尚文敦禮,人才輩出,而被清廷封為全省四個『文獻名邦』府廳之一。巍山命名,來自巍寶山,僅是一風景區;而蒙化則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意義,故蒙化縣名,仍有沿用的必要。」這番話,我們認為很有道理。
由此可見,蒙化縣和蒙化族這一名稱,源遠流長,富有歷史文化意義和民族特徵。
由此歷史沿革可以看出,不管蒙化改巍山或巍山改蒙化,都說明這座縣城是名符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今天不但要愛護她,保護她,而且要開發好她,建設好她,讓這顆歷史文化明珠放射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