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林盆景
⑴ 這是什麼樹開的花攝於南京古林公園盆景園
大花四照花(學名:Cornus florida)是山茱萸科的一種木本植物。原產於北美洲東部,從美國緬因州南部往西經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至美國堪薩斯州東部;南至佛羅里達州北部及得克薩斯州東部。另外在墨西哥東部的新萊昂州及韋拉克魯斯州也有出產一個亞種。
⑵ 古林公園的盆景園作文
杜鵑坡
古林公園(6張)
由正門入,眼前即是杜鵑坡。坡上有數十年生的參天大樹板栗和麻櫟。其西北又有天然植被為之屏障,構成蔭濕溫暖的小氣候環境,宜於杜鵑花的生長發育。陽春三月,各種杜鵑花開斑斕,紅花似火,黃花如金,白花玉潔,在碧綠嫩葉映襯下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遊人領略春天的來臨。
遠香榭
由杜鵑坡向南沿塊石砌成的石級繞至後山,滿園蒼松翠柏,綠竹黃楊,遠香榭立在其間。遠香榭建築面積6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無雕龍畫鳳,卻也玲瓏美觀,典雅樸素,四圍走廊,室內常有花、畫、盆景展覽,亦可在榭內品茗休憩。水榭東、西、北三面地帶開闊,栽有濃郁芬芳的臘梅、玉蘭、芙蓉、綉球、桂花等花灌木,因而常年花期不斷,四季飄香。配以清澈的水池,遊人常駐足留戀不願離去。
牡丹園
古林公園風景 圖集(2)(11張)
由遠香榭南去,即為牡丹園。牡丹園位於公園西南隅。該園依山鑿石而建,兩米多高的牡丹仙子塑像立於園中。牡丹素以花大形美,被譽為「國色天香」,有花中之王的美稱。園內共收集、栽培250多個品種,3000多株,多引自牡丹之鄉河南洛陽、山東荷澤兩地。園中還配以芍葯。「穀雨看牡丹」,牡丹、芍葯相繼盛開時,滿園奼紫嫣紅,富麗堂皇。遊人置身園中,心曠神怡,樂而忘返。園中建有牡丹亭,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面積約150平方米。沿亭側曲廊可至天香閣。牡丹亭建築因地制宜,因山而建,建築別致。人在亭中品茗賞花,情趣怡然。
茶花塢
在牡丹園北,塢因山而造,低窪處人工築水塘三處並使之相通,又堆砌土丘三個組成半島。島上廣植多品種茶花,並配置多種花灌木。漫遊於山茶間,令人興趣盎然。距茶花塢不遠,是一片翠竹,竹林旁有兩株12米高的槐樹,古拙健壯,根部相距尺許,而上部樹身纏繞相連,自然形成「連理枝」。有的青年男女,雙雙對對在兩槐結合處攝影留念。
梅花嶺
位於公園東邊山嶺脊部,瀕臨虎踞北路。嶺上栽有百餘株蒼勁挺拔的高大雪松,數百株各類春梅。沿嶺西向,遍植黑松、毛竹、臘梅。臘月隆冬,組成一幅自然松、竹、梅歲寒三友畫卷,堪稱一絕佳景。嶺巔建有晴雲亭,面積3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砼結構,兩邊建有石座,供遊客休息。
每到梅花節,南京古林公園就會舉辦「梅展」。 該公園通過引種栽培,有小綠萼、桃紅硃砂、殘雪、大羽、佐橋紅等60個優良 品種,近3000株梅花對外展出,該公園還在大門假山中設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覽,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藝術盆桶百餘盆,讓人們在欣賞之餘,感受到梅花藝術的深刻內涵。
月季園
從虎踞北路南大門入,沿園路向南是月季園。園中栽有數百株月季。春到人間,月季盛開,滿園五彩繽紛,蔚為壯觀。
盆景園
在月季園西北隅,是「金陵盆景」的生產基地之一,佔地200平方米,並配有600平方米玻璃溫室。園內常年培育和展出的盆景,品種花色齊全。大小規格配套的各式樹樁和水石盆景及觀葉植物,供遊客觀賞和購買,又提供外貿出口。沿盆景園拾級而上,左側有一開闊坡地,廣植茶樹、梅花。據傳,大醫學家、文學家陶弘景(452~536)曾在此隱居過。園內正在興建球宿根花卉園,並將1978年日本友人贈送鄧穎超的150株櫻花定植園內。
四方八景閣
在公園中心最高處。新建的四方八景閣,面積575平方米,主體三層,重檐,總高16米,第三層配外迴廊,供遊客佇立觀景。底層配大平台基座,面積454平方米,花崗石踏步140平方米。遊人在頂層平台眺望,園內各景區景色和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形勢盡收眼底。與公園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面興建的303米高的電視發射塔,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景。
⑶ 南京古林公園有哪些游樂項目
古林公園處地勢高下,地形多變,具有創建公園的自然環境。四方八景閣在公園中
心最高處。新建的閣樓,面積575平方米,主體三層,重檐,總高16米,第三層配外迴廊,供遊客佇立觀景。遊人在頂層平台眺望,園內各景區景色和鍾山龍
蟠、石城虎踞之形勢盡收眼底。底層配大平台基座,面積454平方米,花崗石踏步140平方米。與公園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興建的303米的電視發射塔,
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景。
梅展
每到梅花節,南京古林公園就會舉辦「梅展」。 該公園通過引種栽培,有小綠萼、桃紅硃砂、殘雪、大羽、佐橋紅等60個優良
品種,近3000株梅花對外展出,該公園還在大門假山中設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覽,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藝術盆桶百餘盆,讓人們在欣賞之餘,感受到梅花藝術的深刻內涵。
古林寺
古林公園因其地原有古林寺而得名。據史載,古林寺最早稱觀音庵,為梁代高僧寶志創建。南宋淳熙(1174~兒89年)中改稱古林庵。其時,屋僅數
楹,方圓百尺。明萬曆十二年(1584),由高僧古心法師改庵為寺,拓基增建,遂成一巨剎。萬曆四十一年(1613)古心因助雪浪洪恩大師修報恩寺琉璃塔
頂有功,由官府奏報皇帝,御賜「古林律寺」額和十寶:紫衣、龍藏、觀音像、軒轅鏡、金香爐、紫金缽、玉蒲團、烏金板、量天尺、混天球及萬壽戒壇匾。
修復
清咸豐三年(1853)戰火中殿宇均毀。後經寺僧如鵲營巢,歷40年修復,稍具叢林規模。光緒二十六年(1900)九月初八,寺後山凹起火,寺廟盡
焚。時住持輔仁和尚,募集巨資,率眾僧重加修建和增拓,計建有山門、牌樓、彌勒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萬壽戒壇、鍾板堂、上客堂、爰道堂、
庫房及諸僧執事寮共計百餘間。建成的殿宇,壯麗崇宏,金碧輝煌。
對外開放
幾經興廢,至建國初期,古林寺頹廢不堪,成為農民菜地。1959年為省級機關園藝場,殘牆斷壁的古林寺就不復存在了。1964年撥交市園林主管部門辟
為古林苗圃。古林溝壑高下,地形多變,具有創建公園的自然環境。1981年1月正式批准建園,1984年4月23日紀念南京解放35周年時對外開放。
杜鵑坡
由正門入,眼前即是杜鵑坡。坡上有數十年生的參天大樹板栗和麻櫟。其西北又有天然植被為之屏障,構成蔭濕溫暖的小氣候環境,宜於杜鵑花的生長發育。陽
春三月,各種杜鵑花開斑斕,紅花似火,黃花如金,白花玉潔,在碧綠嫩葉映襯下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遊人領略春天的來臨。
遠香榭
杜鵑坡向南沿塊石砌成的石級繞至後山,滿園蒼松翠柏,綠竹黃楊,遠香榭立在其間。遠香榭建築面積6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無雕龍畫
鳳,卻也玲瓏美觀,典雅樸素,四圍走廊,室內常有花、畫、盆景展覽,亦可在榭內品茗休憩。水榭東、西、北三面地帶開闊,栽有濃郁芬芳的臘梅、玉蘭、芙蓉、
綉球、桂花等花灌木,因而常年花期不斷,四季飄香。配以清澈的水池,遊人常駐足留戀不願離去。
牡丹園
由遠香榭南去,即為牡丹園。牡丹園位於公園西南隅。該園依山鑿石而建,兩米多高的牡丹仙子塑像立於園中。牡丹素以花大形美,被譽為「國色天香」,有花
中之王的美稱。園內共收集、栽培250多個品種,3000多株,多引自牡丹之鄉河南洛陽、山東荷澤兩地。園中還配以芍葯。「穀雨看牡丹」,牡丹、芍葯相繼
盛開時,滿園奼紫嫣紅,富麗堂皇。遊人置身園中,心曠神怡,樂而忘返。園中建有牡丹亭,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面積約150平方米。沿亭側曲廊可至天
香閣。牡丹亭建築因地制宜,因山而建,建築別致。人在亭中品茗賞花,情趣怡然。
茶花塢
在牡丹園北,塢因山而造,低窪處人工築水塘三處並使之相通,又堆砌土丘三個組成半島。島上廣植多品種茶花,並配置多種花灌木。漫遊於山茶間,令人興趣
盎然。距茶花塢不遠,是一片翠竹,竹林旁有兩株12米高的槐樹,古拙健壯,根部相距尺許,而上部樹身纏繞相連,自然形成「連理枝」。有的青年男女,雙雙對
對在兩槐結合處攝影留念。
梅花嶺
位於公園東邊山嶺脊部,瀕臨虎踞北路。嶺上栽有百餘株蒼勁挺拔的高大雪松,數百株各類春梅。沿嶺西向,遍植黑松、毛竹、臘梅。臘月隆冬,組成一幅自然
松、竹、梅歲寒三友畫卷,堪稱一絕佳景。嶺巔建有晴雲亭,面積3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砼結構,兩邊建有石座,供遊客休息。
月季園
從虎踞北路南大門入,沿園路向南是月季園。園中栽有數百株月季。春到人間,月季盛開,滿園五彩繽紛,蔚為壯觀。
盆景園
在月季園西北隅,是「金陵盆景」的生產基地之一,佔地200平方米,並配有600平方米玻璃溫室。園內常年培育和展出的盆景,品種花色齊全。大小規格
配套的各式樹樁和水石盆景及觀葉植物,供遊客觀賞和購買,又提供外貿出口。沿盆景園拾級而上,左側有一開闊坡地,廣植茶樹、梅花。據傳,大醫學家、文學家
陶弘景(452~536)曾在此隱居過。園內正在興建球宿根花卉園,並將1978年日本友人贈送鄧穎超的150株櫻花定植園內。
四方八景閣
在公園中心最高處。新建的四方八景閣,面積575平方米,主體三層,重檐,總高16米,第三層配外迴廊,供遊客佇立觀景。底層配大平台基座,面積
454平方米,花崗石踏步140平方米。遊人在頂層平台眺望,園內各景區景色和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形勢盡收眼底。與公園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面興建的
303米高的電視發射塔,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景。
南北朝時,古林一帶廣植海棠與梅花,風景秀麗。每當早春,梅花盛開,嬌蕾多姿,花香四溢。有安徽仕人鮑元,來此賞花,因鮑母小名梅,故見梅而拜,並捐
資建「拜梅庵」一座,以緬懷慈母情誼。從此,古林梅花名噪一時,賞梅者絡繹不絕。惜此庵早毀。1981年制定之公園建設總體規劃,古林公園系建成以四季名
花造景為主的花卉專類園。經過7年辛勤拓建,於1987年底,初步建成以名花異卉為主,娛樂、科普相結合的花卉公園。供游覽的有牡丹芍葯園、月季園、杜鵑
坡、梅花嶺、山茶塢和遠香榭等景區。這些景區內,配以古樸典雅的亭、廊、軒、榭等仿古典園林建築,栽植牡丹、芍葯、杜鵑、山茶、月季、梅花、櫻花,主次相
襯,各具特色。景區內有牡丹亭、天香閣、遠香榭、晴雲亭及四方八景閣等。這些建築,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為景點增添了藝術魅力。
⑷ 南京哪裡好玩
這個城市適合慢慢逛著觀賞。。。我還是向你介紹這個季節南京的精彩景點吧
【牛首山】
老南京有「春牛首,夏鍾阜,秋棲霞,冬石城」的說法,春天去牛首山踏青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地處南京南郊江寧區的牛首山是一顆明珠。山上有南朝著名的佛教道院宏覺寺,幽棲寺。牛首山還是江表「牛頭宗」的發源地,有唐代宗感夢而建的宏覺寺唐塔,遠遠即可望見。山上還有明代摩崖石刻,真身鍍金(江寧區是國務院授予的中國金箔城),獻花岩。祖堂山上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唐二陵,聽說最近又發現了疑似李後主的大周後的懿陵,變成三陵了!在這里品「一江春水向東流」詞義,別有風味。
【將軍山】
將軍山風景區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因岳飛與金兀術建康大戰於此,紀念岳將軍而叫將軍山的,景區內有岳飛抗金故壘,岳王廟等景點。在這里可以劃竹筏暢游山泉匯成的山湖,還有水森林,在長滿紅杉的水面,棧道串列,徜徉期間,心曠神怡……
【珍珠泉】
和將軍山一樣都有竹筏,那裡是省級風景療養區,還有喜客泉,遊客拍手即會冒泡……
【古林公園】
南京的一個以盆景聞名的免費公園哦!近期在舉辦古林公園牡丹節,讓你不用遠去洛陽即可賞國色天香啊!
還有很多很多適合這個時節去的景點,有問題再聯系我吧
一個 好客南京人
⑸ 最近哪裡有盆景展
十一南京古林公園,9月28蚌埠有盆景展
⑹ 南京古林公園有什麼好玩的
古林公園處地勢高下,地形多變,具有創建公園的自然環境。四方八景閣在公園中心最高處。新建的閣樓,面積575平方米,主體三層,重檐,總高16米,第三層配外迴廊,供遊客佇立觀景。遊人在頂層平台眺望,園內各景區景色和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形勢盡收眼底。底層配大平台基座,面積454平方米,花崗石踏步140平方米。與公園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興建的303米的電視發射塔,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景。
梅展
每到梅花節,南京古林公園就會舉辦「梅展」。 該公園通過引種栽培,有小綠萼、桃紅硃砂、殘雪、大羽、佐橋紅等60個優良 品種,近3000株梅花對外展出,該公園還在大門假山中設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覽,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藝術盆桶百餘盆,讓人們在欣賞之餘,感受到梅花藝術的深刻內涵。
古林寺
古林公園因其地原有古林寺而得名。據史載,古林寺最早稱觀音庵,為梁代高僧寶志創建。南宋淳熙(1174~兒89年)中改稱古林庵。其時,屋僅數楹,方圓百尺。明萬曆十二年(1584),由高僧古心法師改庵為寺,拓基增建,遂成一巨剎。萬曆四十一年(1613)古心因助雪浪洪恩大師修報恩寺琉璃塔頂有功,由官府奏報皇帝,御賜「古林律寺」額和十寶:紫衣、龍藏、觀音像、軒轅鏡、金香爐、紫金缽、玉蒲團、烏金板、量天尺、混天球及萬壽戒壇匾。
景區內有牡丹亭、天香閣、遠香榭、晴雲亭及四方八景閣等。這些建築,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為景點增添了藝術魅力。
⑺ 南京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南京著名景點:
一、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陵寢面積8萬余平方米,於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從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中山陵建築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華,庄嚴簡朴,別創新格。
二、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寢。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三、南京明城
南京明城牆高堅甲於海內,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範,也是古代都城建設的傑出代表,其築城技術達到中國築城史上的巔峰,是東亞築城技術的典範。作為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其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均無法與之比擬,是繼中國長城之後的又一宏構。
四、玄武湖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北鄰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又稱後湖、北湖。2005年2月,玄武湖被列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8年9月,玄武湖公園被列為國家重點公園。
五、紫金山
紫金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境內,又稱鍾山、蔣山、神烈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譽,是南京名勝古跡薈萃之地,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所在地,全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鍾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紫金山南麓。紫金山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閑文化、佛教文化系列於一山之中,是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⑻ 南京古林的簡介以及歷史介紹一下
古林公園因其地原有古林寺而得名。據史載,古林寺最早稱觀音庵,為梁代高僧寶志創建。南宋淳熙(1174~兒89年)中改稱古林庵。其時,屋僅數楹,方圓百尺。明萬曆十二年(1584),由高僧古心法師改庵為寺,拓基增建,遂成一巨剎。萬曆四十一年(1613)古心因助雪浪洪恩大師修報恩寺琉璃塔頂有功,由官府奏報皇帝,御賜「古林律寺」額和十寶:紫衣、龍藏、觀音像、軒轅鏡、金香爐、紫金缽、玉蒲團、烏金板、量天尺、混天球及萬壽戒壇匾。
清咸豐三年(1853)戰火中殿宇均毀。後經寺僧如鵲營巢,歷40年修復,稍具叢林規模。光緒二十六年(1900)九月初八,寺後山凹起火,寺廟盡焚。時住持輔仁和尚,募集巨資,率眾僧重加修建和增拓,計建有山門、牌樓、彌勒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萬壽戒壇、鍾板堂、上客堂、爰道堂、庫房及諸僧執事寮共計百餘間。建成的殿宇,壯麗崇宏,金碧輝煌。
幾經興廢,至建國初期,古林寺頹廢不堪,成為農民菜地。1959年為省級機關園藝場,殘牆斷壁的古林寺就不復存在了。1964年撥交市園林主管部門辟為古林苗圃。古林溝壑高下,地形多變,具有創建公園的自然環境。1981年1月正式批准建園,1984年4月23日紀念南京解放35周年時對外開放。
⑼ 南京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帶燒烤)大神們幫幫忙
珍珠泉 古林公園 國防園 情侶園 老山森林動物園 珍珠泉 198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重建景區,並列為江蘇省重點七發旅遊項目――南京珍珠泉旅遊度假區,度假區以「金陵四十景」之一的珍珠泉風景區為中心,佔地區14.76平方公里。區內除有諸多南朝、明清等文化遺跡,還有為人們所欣賞及正在開發建設的景點及娛樂場所:珍珠泉源頭,鏡山湖遊船、竹筏,觀魚、垂釣,媚澤亭,春風亭,梅海凝雲,野趣及林下活動區,高爾夫球場,揚子鱷養殖園,跑馬場,射箭場,木屋,石窟,幸運游樂宮,萬國山莊,定山閣餐廳等。 乘車路線:鼓樓乘鼓珍線,至珍珠泉下。 古林公園 建在原古林寺舊址,因寺得名。古林寺建於梁,當時稱觀音庵,南宋時稱古林庵,明代改庵為寺,成為城西巨剎。每到梅花節,南京古林公園就會舉辦「梅展」。 該公園通過引種栽培,有小綠萼、桃紅硃砂、殘雪、大羽、佐橋紅等60個優良 品種,近3000株梅花對外展出,該公園還在大門假山中設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覽,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藝術柰鞍儆嗯?讓人們在欣賞之餘,感受到梅花藝術的深刻內涵。 乘車路線:廣州路乘132,至古林公園下。
求採納
⑽ 南京古林公園好玩嗎
你好!你如果沒有去過可以去玩玩,下面是古林公園的介紹供你參考:
古林公園處地勢高下,地形多變,具有創建公園的自然環境。四方八景閣在公園中心最高處。新建的閣樓,面積575平方米,主體三層,重檐,總高16米,第三層配外迴廊,供遊客佇立觀景。遊人在頂層平台眺望,園內各景區景色和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形勢盡收眼底。底層配大平台基座,面積454平方米,花崗石踏步140平方米。與公園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興建的303米的電視發射塔,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景。
梅展
每到梅花節,南京古林公園就會舉辦「梅展」。 該公園通過引種栽培,有小綠萼、桃紅硃砂、殘雪、大羽、佐橋紅等60個優良 品種,近3000株梅花對外展出,該公園還在大門假山中設立了330平方米的梅花盆景展覽, 共有大小梅花盆景藝術盆桶百餘盆,讓人們在欣賞之餘,感受到梅花藝術的深刻內涵。
古林寺
古林公園因其地原有古林寺而得名。據史載,古林寺最早稱觀音庵,為梁代高僧寶志創建。南宋淳熙(1174~兒89年)中改稱古林庵。其時,屋僅數楹,方圓百尺。明萬曆十二年(1584),由高僧古心法師改庵為寺,拓基增建,遂成一巨剎。萬曆四十一年(1613)古心因助雪浪洪恩大師修報恩寺琉璃塔頂有功,由官府奏報皇帝,御賜「古林律寺」額和十寶:紫衣、龍藏、觀音像、軒轅鏡、金香爐、紫金缽、玉蒲團、烏金板、量天尺、混天球及萬壽戒壇匾。
修復
清咸豐三年(1853)戰火中殿宇均毀。後經寺僧如鵲營巢,歷40年修復,稍具叢林規模。光緒二十六年(1900)九月初八,寺後山凹起火,寺廟盡焚。時住持輔仁和尚,募集巨資,率眾僧重加修建和增拓,計建有山門、牌樓、彌勒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萬壽戒壇、鍾板堂、上客堂、爰道堂、庫房及諸僧執事寮共計百餘間。建成的殿宇,壯麗崇宏,金碧輝煌。
對外開放
幾經興廢,至建國初期,古林寺頹廢不堪,成為農民菜地。1959年為省級機關園藝場,殘牆斷壁的古林寺就不復存在了。1964年撥交市園林主管部門辟為古林苗圃。古林溝壑高下,地形多變,具有創建公園的自然環境。1981年1月正式批准建園,1984年4月23日紀念南京解放35周年時對外開放。
杜鵑坡
由正門入,眼前即是杜鵑坡。坡上有數十年生的參天大樹板栗和麻櫟。其西北又有天然植被為之屏障,構成蔭濕溫暖的小氣候環境,宜於杜鵑花的生長發育。陽春三月,各種杜鵑花開斑斕,紅花似火,黃花如金,白花玉潔,在碧綠嫩葉映襯下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遊人領略春天的來臨。
遠香榭
杜鵑坡向南沿塊石砌成的石級繞至後山,滿園蒼松翠柏,綠竹黃楊,遠香榭立在其間。遠香榭建築面積6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無雕龍畫鳳,卻也玲瓏美觀,典雅樸素,四圍走廊,室內常有花、畫、盆景展覽,亦可在榭內品茗休憩。水榭東、西、北三面地帶開闊,栽有濃郁芬芳的臘梅、玉蘭、芙蓉、綉球、桂花等花灌木,因而常年花期不斷,四季飄香。配以清澈的水池,遊人常駐足留戀不願離去。
牡丹園
由遠香榭南去,即為牡丹園。牡丹園位於公園西南隅。該園依山鑿石而建,兩米多高的牡丹仙子塑像立於園中。牡丹素以花大形美,被譽為「國色天香」,有花中之王的美稱。園內共收集、栽培250多個品種,3000多株,多引自牡丹之鄉河南洛陽、山東荷澤兩地。園中還配以芍葯。「穀雨看牡丹」,牡丹、芍葯相繼盛開時,滿園奼紫嫣紅,富麗堂皇。遊人置身園中,心曠神怡,樂而忘返。園中建有牡丹亭,仿古典園林鋼筋混凝土結構,面積約150平方米。沿亭側曲廊可至天香閣。牡丹亭建築因地制宜,因山而建,建築別致。人在亭中品茗賞花,情趣怡然。
茶花塢
在牡丹園北,塢因山而造,低窪處人工築水塘三處並使之相通,又堆砌土丘三個組成半島。島上廣植多品種茶花,並配置多種花灌木。漫遊於山茶間,令人興趣盎然。距茶花塢不遠,是一片翠竹,竹林旁有兩株12米高的槐樹,古拙健壯,根部相距尺許,而上部樹身纏繞相連,自然形成「連理枝」。有的青年男女,雙雙對對在兩槐結合處攝影留念。
梅花嶺
位於公園東邊山嶺脊部,瀕臨虎踞北路。嶺上栽有百餘株蒼勁挺拔的高大雪松,數百株各類春梅。沿嶺西向,遍植黑松、毛竹、臘梅。臘月隆冬,組成一幅自然松、竹、梅歲寒三友畫卷,堪稱一絕佳景。嶺巔建有晴雲亭,面積30平方米,仿古典園林鋼筋砼結構,兩邊建有石座,供遊客休息。
月季園
從虎踞北路南大門入,沿園路向南是月季園。園中栽有數百株月季。春到人間,月季盛開,滿園五彩繽紛,蔚為壯觀。
盆景園
在月季園西北隅,是「金陵盆景」的生產基地之一,佔地200平方米,並配有600平方米玻璃溫室。園內常年培育和展出的盆景,品種花色齊全。大小規格配套的各式樹樁和水石盆景及觀葉植物,供遊客觀賞和購買,又提供外貿出口。沿盆景園拾級而上,左側有一開闊坡地,廣植茶樹、梅花。據傳,大醫學家、文學家陶弘景(452~536)曾在此隱居過。園內正在興建球宿根花卉園,並將1978年日本友人贈送鄧穎超的150株櫻花定植園內。
四方八景閣
在公園中心最高處。新建的四方八景閣,面積575平方米,主體三層,重檐,總高16米,第三層配外迴廊,供遊客佇立觀景。底層配大平台基座,面積454平方米,花崗石踏步140平方米。遊人在頂層平台眺望,園內各景區景色和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形勢盡收眼底。與公園西部海拔36米的高丘上面興建的303米高的電視發射塔,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景。
南北朝時,古林一帶廣植海棠與梅花,風景秀麗。每當早春,梅花盛開,嬌蕾多姿,花香四溢。有安徽仕人鮑元,來此賞花,因鮑母小名梅,故見梅而拜,並捐資建「拜梅庵」一座,以緬懷慈母情誼。從此,古林梅花名噪一時,賞梅者絡繹不絕。惜此庵早毀。1981年制定之公園建設總體規劃,古林公園系建成以四季名花造景為主的花卉專類園。經過7年辛勤拓建,於1987年底,初步建成以名花異卉為主,娛樂、科普相結合的花卉公園。供游覽的有牡丹芍葯園、月季園、杜鵑坡、梅花嶺、山茶塢和遠香榭等景區。這些景區內,配以古樸典雅的亭、廊、軒、榭等仿古典園林建築,栽植牡丹、芍葯、杜鵑、山茶、月季、梅花、櫻花,主次相襯,各具特色。景區內有牡丹亭、天香閣、遠香榭、晴雲亭及四方八景閣等。這些建築,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為景點增添了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