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7君子
⑴ 一個男的送女的一盆盆景一盆君子蘭是什麼意思
男送女一盆君子蘭,這是要有蘭心蕙質,希望能有君子之交。君子蘭好看,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就不用想太多的。
⑵ 古代盆景四君子
古代四君子我國古代戰國四君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植物四君子是梅、蘭、竹、菊。
⑶ 《戊戌變法》里的七君子是誰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以後,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場慷慨就義。他們就是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政治經濟
一、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條約》後,慈禧太後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二、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
戊戌維新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此條更准確的說應為戊戌政變的影響,而不是戊戌變法本身的影響。)。
⑷ 七君子之歌
(一)梅
「凌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像梅花一樣的傲骨 不畏嚴寒
任它外面世界風霜雨雪 我自巋然不動
像革命先輩一樣 頭可斷血可流 忠肝義膽永長留
任你嚴刑逼供亦或是糖衣炮彈 我自矢志不渝
嚴寒催生我倔強的性格 寒冬鍛造我堅毅的品格
冬去春來吐露芬芳 嚴寒散去迎風飛揚
(二)蘭
「冰根碧葉雜荒蕪,曉露近輝綴寶珠」
像蘭花一樣的默默無聞 怡然自香
任它是幽暗雜亂的深谷亦或是溫室的盆景
享受的了萬人膜拜也忍受得了寂寞荒蕪
做不了豐功偉績就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有一份熱發一份光
不求珠光寶氣 但求無愧於心
(三)竹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像竹子一樣的堅毅 不屈不撓
認定目標 堅持不懈 矢志不渝
恁是青山破岩 我自生根發芽
發揚老黃牛、釘釘子的苦幹實干勁
恁它苦難層層 阻礙重重
我自愚公移山 不忘初心
(四)菊
「人生易老天難老,戰地黃花分外香」
像菊花一樣的樂觀堅強 心若向陽我自盛開
恁是櫛風沐雨 風霜洗禮 我自瀟灑面對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永存一顆革命的大無畏精神和必勝信念
它朝百花散去落紅滿地 我自笑傲秋意
(五)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像荷花一樣的潔身自好 修身正己
恁它燈紅酒綠 紙醉金迷
我自兩袖清風 嚴以律己
常懷法律敬畏之心 手握黨章黨紀戒尺
從反面典型吸取教訓 發揚優良傳統
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
⑸ 君子蘭盆景要怎樣鑒賞
君子蘭盆景的藝術來鑒賞:君子蘭是萬源花叢中的奇葩,是一種奇花異草。她奇就奇在葉花俱佳,葉、花、果、並美,賞葉勝觀花。君子蘭是一種品種獨特的花卉,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其株形端典雅,葉片對稱挺拔,四季常青,翠綠,如嫌嫌君子,其花姿優美舒展,雍容瀟灑華貴,花色艷麗多彩。
⑹ 植物七君子是哪些
植物七君子指的是梅、蘭、竹、菊、松、蓮、胡楊。
相關詩句 梅 梅蘭竹菊(一) 林翁愛梅 孤傲的梅花/用生命的力量/沖破矜持和羞澀/用美麗的花瓣/向我們報告春天快到了! 朽木愛蘭 花如白玉/冰肌玉骨/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女/淡淡馨香/綿綿情意/讓多少腳步不願離去! 坡翁愛竹 雖然/在你的身邊匆匆而過/但/你那生機勃勃的竹莖/你那婀娜多姿的葉子/卻深深留在我的心中! 陶翁愛菊 喜歡/不是你的色彩/而是/你那風中飄逸的姿態/你那不畏寒霜的風采 梅蘭竹菊(二) 《四君子賦》 四君子者,梅蘭竹菊也。華夏園藝綿延數千載,物種繁茂,風采紛呈,而文人雅士尤好梅蘭竹菊,其因何在?蓋此四物雖生於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卻別具君子之風。
⑺ 戊戌七君子是哪幾位
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以及徐致靖。
戊戌政變,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 (清光緒二十四年)發生在清政府統治集團內部,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勢力向以光緒皇帝為首的改良派勢力發動的一場血腥政變。
政變的結果是,持續了百餘日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有為、梁啟超等逃往國外,光緒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軟禁於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勢力重新掌權。
(7)盆景7君子擴展閱讀
大難不死的戊戌第七君子
當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皇帝,大肆逮捕維新派官員。徐致靖也進了監獄。慈禧親筆批文立即斬決的頭一個人就是徐致靖。李鴻章與徐致靖的父親是同科進士,又是密友,私交很深。李鴻章就想方設法救徐。他知道自己出面救徐致靖不妥,只好求慈禧的紅人榮祿幫忙。
礙於面子,榮祿只好向慈禧說情。不料慈禧大怒,責怪榮祿為帝黨開脫。榮祿馬上跪地申訴說徐致靖只是個書獃子,根本不懂得新政,只是在維新派里唱崑曲、玩圍棋而已,而且在宣布維新後的3個月內,皇帝一次也沒有召見過他。
慈禧立即派太監查詢。因宮廷規定,皇帝召見任何人都要有記載,一查便知。太監核查後回報說:3個月內皇帝確實沒有召見過徐致靖。這下慈禧稍有轉色,再加之榮祿是她最寵信之人,慈禧就改判徐致靖為「監候」(即死緩)。
而事實上,光緒沒有召見徐致靖的原因是因為他雙耳重聽,別人跟他說話不提高聲音就聽不清楚。而光緒左右時有慈禧耳目,所以為保密起見不太召見。
徐致靖大難不死,「戊戌七君子」變為「六君子」。徐致靖出獄後,一直居住在杭州,改名徐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僅存的老朽。
⑻ 「7君子事件」的7君子都有誰
沈鈞儒、李公僕、沙千里、史良、王造時、章乃器、鄒韜奮
⑼ 中國歷史上的七君子是哪些人
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朴、王造時、沙千里。
1936年11月23日國民黨政府迫害沈鈞儒等七名著名抗日民主人士的事件。1936年5月31日,馬相伯﹑宋慶齡﹑何香凝﹑沈鈞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通過《抗日救國初步政治綱領》。
7月15日,沈鈞儒等人聯名發表《團結禦侮的基本條件與最低要求》,呼應中共關於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黨停止剿共。
11月23日,南京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罪在上海將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朴、王造時、沙千里等七名著名抗日民主人士逮捕並投入監獄。
這一事件激起全國人民的公憤。中國共產黨和國內外進步人士開展了廣泛營救運動。七七事變爆發後,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具保釋放沈鈞儒等七人。
結束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發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7年7月31日,江蘇高等法院裁定,沈鈞儒等被告因證據不足而延長羈押,導致被告精神痛苦,家屬失其贍養,應家屬沈謙等人聲請,停止羈押。前上海律師公會會長張一鵬等人為其開具保狀,同日,「七君子」在歡呼聲中從看守所獲釋。
民眾召開歡迎會,請沈鈞儒等人發言。沈鈞儒表示:「不變初旨,誓為國家民族解放而斗爭。」後來,沈鈞儒、史良等人加入國民政府組織的國民參政會。
1938年12月6日,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吳宏恩向最高法院具信稱,審理七君子案的江蘇高等法院一再遷移,事實上已不能行使審判權,聲請將其管轄權轉移到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七君子」也函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聲請撤銷此案。
1938年12月31日,最高法院檢察署向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首席檢察官發出訓令,命該院詳核有無撤回起訴的必要。
1939年1月26日,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檢察處檢察官賴毓靈呈交《撤回起訴理由書》,認為該案所涉《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已經過修正,被告所行各節不違背當前國策,應不起訴,該案依法應撤回起訴。
1939年2月21日,最高法院檢察署復令,將撤回起訴理由呈奉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存查。至此,「七君子」案在法律上告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七君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