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癭蟎
㈠ 枸杞盆栽夏季冬眠什麼時候結束
夏季高溫時枸杞也要休眠,高溫過後也就休眠結束了,此時植株生長停滯,大部分葉片脫落,應節制澆水,停止施肥。
養護管理
1、放置場所:枸杞宜放置於陽光充足的場所,如置於陰處,則不利開花結果。夏季避開直曬,冬季能耐寒,-10℃度以上可露天越冬。
2、澆水:平時澆水要見干見濕,按照不幹不澆,澆則必透的原則。在開花結果期,要注意澆水適量,防止過干或過濕。
3、施肥:要薄肥勤施,夏初與秋初結合摘葉,可各施一次稍濃的肥,以促其生出新葉及花蕾。萌芽前和結果後可適當施肥,使果實碩大,植株健壯。切勿施肥過濃和在花期施肥。
4、修剪:每年冬春進行大的修剪整形。平時隨時剪除病枝及密枝,保持一定的樹形。及時除去萌櫱。
5、翻盆:每隔1-2年進行一次,時間宜在初春。翻盆時,去掉半數舊土,換上疏鬆而富含腐殖質的培養土,可以少施底肥。剪去枯根及部分過長的老根。翻盆換土很重要。如多年不進行翻盆,盆土板結,排水不良,會嚴重影響樹勢。
6、病蟲害防治:枸杞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黑果病,可用波美0.3-0.5的石硫合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退菌特,代森錳鋅和三唑酮等殺菌劑交替使用,進行防治。主要蟲害有蚜蟲、木虱,癭蟎等吃食樹葉,可用90%晶體敵百蟲液,50%辛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滅掃利和其它新型殺蟲殺蟎劑噴灑防治。關鍵要掌握好時間與濃度。
㈡ 如何將長得細細的枸杞培育成枝幹粗大,下部膨大的盆景
枸杞有很多種,有的很容易長粗,有的則屬藤本,根本長不粗或者很難長粗,這就看版你的屬於權那種了。一般最好先地栽,多施點底肥,又減少管理長得又快,再就注意修剪,只根據需要蓄干,便於營養集中,促進快速增長,如果沒條件地栽,那就盡可能用大點的盆,用富含腐殖質肥沃的沙質土壤栽培,保持土壤濕潤,根據生長情況,適當追施肥水。
㈢ 枸杞盆栽枯萎
枸杞不需要太多水,枸杞有點喜旱,只有特別熱的時候澆點水就可以,盆栽可不容易成活
初學者不澆水,或少澆、少澆、再少澆,沒有葉子不需水.
(1)盆土過濕。如果盆土過濕,持續處於飽和狀態,根系就會因缺少氧氣而腐爛死亡。在春天,盆土以偏干為好。
(2)樹樁長期乾燥。要經常向樹身噴水(或套袋,可戳幾個洞通風),並同時注意使盆土保持適當的濕度。
(3)天氣不穩定。忽冷忽熱,天氣變化極不穩定。過早地將植株搬到室外,這是樹樁枯死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不要急於將盆景搬到溫室外,而一定要等氣溫穩定後再將樁景移到室外。
(4)急於施肥。這是造成樁坯枯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怕植株養分供應不上,因此急於施肥。其實不然。剛剛萌發的新根,特別是剛上盆的樁坯,還不能正常地吸收水肥。如果這時施肥,不但所施用的肥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還會將嫩根燒死。
(5)急於曬陽光。剛上盆的新樁一長出葉,有些人就急於將它放於陽光下,這是造成上下水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樹樁萌芽消耗的是樹樁自身的水分和養料,一旦放於陽光下,就加快了蒸騰作用,極易引起樹體失水。因此,新上盆的樁坯一定要放在陰涼通風處養護,直到樹木生長徹底恢復後,方可逐步移到陽光下。
(6)移動盆景盆過多。植物具有向光生長的特性。如果光照紊亂,就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因此樁坯不宜經常移動或變換方向。
下山樁栽死的原因初探:
1、乾死(葉及枝條缺水)。這是主要的死因。新手死在下山樁為多,老手多死在熟樁。新手一開始栽樁往往露得太多,一上來就懸根露爪,不注意保濕。
2、澇死(根部水太多)。
3、悶死(根部不透氣)。2和3很多時候是孿生兄弟,泥土不透氣,要保濕澆水又多,不澇死悶死才怪。
4、肥死(泥土太肥或澆了濃肥)。栽下山樁選用泥土要瘦點的,盡量和山野的泥土一樣,切忌肥土,更不能加肥。
5、酸鹼失衡(泥土的酸鹼度不合樁樁的要求)。泥土的酸鹼度要適合植物的要求,喜歡中性的,微酸性的,還是微鹼性的要搞清楚。
6、熱死。採用套袋法和用塑料布直接包紮法時,如不注意遮蔭,太陽直曬,樁樁就容易熱死。
7、旱死(根部缺水)。
8、凍死。有冰凍的地方,栽生樁熟樁都要搞好防凍措施。
9、營養耗盡死。採用套袋法時,如氣溫上升快,而樁樁又是發芽快,生根慢的品種(如金彈子、杜鵑),那麼有可能由於枝條長得快,當耗盡了樁樁本身的營養後,根還沒有長出(或長好),營養耗盡,不死才怪。
10、病害。病害較多,我覺得危害大的一是蘑菇類菌體,二是白絹菌。
11、蟲及小動物危害。這也較多。我覺得主要危害一是蝸牛和蝸蟲啃食剛發的芽。二是螞蟻(含白螞蟻)蛀食樁體。
補充:假活現象原因分析
1.培養土一定要生土,細菌少
2.種時根底下泥土一定要夯實
3.大的樁挖來應放在室內收槳幾天.觀察一下截面有無槳水溢出.如溢出用油漆刷一下
4.凡截面要溢槳的樹種栽種一星期內絕對不能澆水
5.25度溫度以內的天千萬別遮陽.上面套個袋就行
6.生土裡加2一5成的粗沙,沒有沙的話離根部2公分處加點石頭也行
7.一次性澆水,補泥後,一般就不用澆水。
假活的原因很簡單:
1).根部染上了細菌。
2).犯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壤過濕。a.濕的土壤容易繁殖細菌b.濕的土壤缺氧,不透氣。
再三提醒初學者不澆水,或少澆、少澆、再少澆,沒有葉子不需水。
㈣ 枸杞盆景如何養護
1採挖時間 略
2栽培用土 枸杞對於土壤的適應性很強,要求不是很嚴格。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是挖取菜園表層土兩份,樹林表層土一份,拌勻即可。剛上盆的不要添加肥料,不要用太黏和太散的土。上盆後要摁實,不要有縫隙,也不要摁的過於結實。不能用松針土和山泥土。
3新樁管理 新挖的樁要及時上盆。截口要處理成平滑的斜口,外露部分要包紮或封口,防止水分散失。根據樁材選著合適的盆子,過渡比較好的可以直接上盆,稍差的可以地培或者上稍大的盆養,以利於成活和成型。第一次要澆透水,以後見干見濕。放置於避風和陽光不強的地方,經常向樁體噴水保持適度。為了保證成活率,需要高培土或者塑料薄膜包紮處理。
4養護條件 枸杞屬強陽性植物,要放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通風的環境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如果光照不足和不通風會使枝條徒長,節間距離大,坐果率低。還容易使蚜蟲等蟲害迅速繁殖,得白粉病等。濕度不需要太高,成活後無需經常噴水。溫度低於零下五度的地方需放室內越冬, 春季驚蟄後出室放置。
5澆水施肥 一般栽培植物澆水都是見干見濕,並不是規律性的每天澆一次或者其它。換句話說土壤幹得快的要勤澆,幹得慢的少澆,但是每次都要澆透。最好用池塘里的水,沒有條件的要把自來水放置幾天再用。施肥要以薄肥勤施為原則,新樁不許施肥,熟樁施入底肥後可以隔周使用豆餅水。豆餅水很實惠很實用,就是一斤豆餅或大豆加三斤水泡製一個月以上,即可1:2兌水使用。缺點是有臭味!
6結果特點 枸杞有一年兩次結果的特性。主要為秋季結果,美觀且均勻,國慶節前後成熟。夏果較少,葉子也不太綠,從營養損耗等綜合考慮建議放棄。秋蕾大於出現於夏眠後一個月,約在處暑以後,新芽與花蕾同時出現。此時不要太干太濕,不要噴水,更不能施肥,否則會落蕾。自然露天情況下落果率很高,無需特殊處理。
7病蟲防治 凡是結果的樹種多數病蟲害較多。枸杞常見蟲害為蚜蟲和卷葉蟲,一般殺蟲葯都可殺滅。常見病為白粉病,多菌靈,退菌特等很有效。主要是嚴格控制好葯物濃度,農葯不要老用一種,要輪換使用。在休眠期噴施200倍石硫合劑對於防治病蟲害特別有效。
8修剪整形 主要在休眠期進行。冬剪以立春後修剪為好,夏剪要在落葉或摘葉後。其它時間以整形為主,修剪為輔。本人建議蓄枝修剪。枸杞好發萌櫱,要及時去除,以免影響正常枝的生長。
9老樁換盆 正常情況下大盆兩年或三年換一次,小盆一年或隔年換一次,在休眠期更換為宜。剪除過長細根,適當施入底肥。對於留老土與否,不是很嚴格。固定好最佳姿勢,摁實,澆透水即可。
㈤ 我家種了一盆枸杞,枸杞的葉子上有許多小疙瘩,這是怎麼回事我該怎麼辦
癭蟎病。
其實所謂的癭蟎就是一種潛伏在葉片里的蟎蟲,依靠著葉片的水分和養分存活。最喜歡吃那些嫩梢,因此很容易造成畸形葉片,還會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嚴重的最後就會導致植株死亡。
癭蟎的繁殖速度很快,一年就能繁殖十幾次,因此它們是家族作戰,對植株的危害非常大。而且癭蟎長得非常小,一般肉眼是很難觀察到的,很多人就是因為發現不及時而變成空盆的。
第一步:摘葉
當發現枸杞長了癭蟎之後,就趕緊摘掉生病的葉片。因為已經長蟲的部分已經被損害,留下來也是徒增煩惱,而且還會浪費養分,還不如摘掉重新長。而且裡面有很多的蟲卵,留著就會繼續危害其它的枝葉。
第二步:噴葯
用普通的殺蟲劑是殺不死癭蟎的,必須是專門的除蟎葯,比如癭銹蟎凈、噠蟎靈乳油等。如果危害不是特別嚴重的話,用一種葯,每個禮拜用一次,連續兩三次就能見效。如果比較嚴重話,就要兩種葯一起用,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5)盆景癭蟎擴展閱讀
鮮的枸杞子因產地不同而色澤有所不同,但顏色很柔和,有光澤,肉質飽滿;而被染色的枸杞子多是往年的陳貨,從感觀上看肉質較差,無光澤,外表卻很鮮亮誘人,所以,買枸杞的時候一定不要貪「色」。
特別是染色的枸杞整個都是紅色,連枸杞子蒂把處的小白點也是紅色的,而正常枸杞尖端蒂處多為黃色或白色,用色素浸染過的枸杞蒂處則呈紅色,用硫磺烘烤過的呈深褐色。由於用色素染過的枸杞特別怕水,建議大家在選購枸杞時可以把幾粒枸杞放進水中,或者是故意用潮濕的手搓一搓,如果出現掉色,就說明用過色素。
㈥ 盆景上長小蟲怎麼辦
一、食葉性害蟲:
1、幼蟲口器均為咀嚼式,咬食葉片造成葉子洞孔、缺刻甚至全部食光,僅留下葉脈。
2、常見種類有:刺蛾類、衰蛾類、尺蛾類、葉甲類等。此類害蟲大多以幼蟲為害,如鱗翅目的蛾類、蝶類;
3、只有少數種類幼蟲、成蟲均為害樹木如葉甲、金龜甲等。
4、多數種類食性雜、危害重。
5、防治方法:以人工捕殺和葯劑噴殺為主,在害蟲數量不多或幼蟲群集為害時可直接捕殺。常用的殺蟲劑以選用擬除蟲菊酯類和微生物制劑為好,此類葯劑高效低毒,對環境污染小,如菊樂合酯、除蟲菊酯、蘇雲金桿、白僵、「BT」等。噴葯時期以幼蟲初孵為害初期為宜。
二、刺吸性害蟲:
1、幼蟲、成蟲均為刺吸式口器。為害葉片及其他幼嫩組織,造成莖葉褪綠、萎縮、捲曲、畸形、蟲癭等, 還會傳播病毒病及引發煤污病。
2、常見種類有蚜蟲類、蚧殼蟲類、網蝽類、粉虱類、蟎類等。
3、此類害蟲具有種類多、個體小、繁殖快、蟲口密度高、危害重、防治難等特點。
4、在防治上要勤檢查,時刻了解蟲口密度,及時噴葯。對一般種類在植物萌芽前噴1—2次或者3—5度的石硫合劑,可鏟除越冬的蟲卵;萌芽後每10天左右檢查一次,當達一定蟲量(蟲葉達5%以上,每葉5頭蟲以上)及時用葯。如殺滅菊酯2000—2500倍液,或氧化樂果1000倍液等。
三、蛀食性害蟲:
1、多以幼蟲為害,口器咀嚼式。幼蟲鑽蛀到植物體內為害,形成各種形式的「蟲道」,使枝幹受損,易折斷、枯死。常見種類有:天牛類、吉丁蟲類、木蠹蛾類、松梢螟類等。
2、防治方法:見到初羽化成蟲加以捕殺;發現樹皮鬆動並有褐色樹液流出,可用小刀挑開樹皮,剌殺初孵幼蟲;幼蟲進入木質部後,可用鋼絲鉤鉤殺,或將80%敵敵畏乳劑5—10倍液用針筒注入蟲道內,或將浸有敵敵畏原液的葯棉塞入蟲道深處,並用濕泥封閉蟲道口。
四、食根性害蟲:
害蟲口器多咀嚼式,專咬食樹根,在盆土中為害,主要種類有蠐螬、白蟻等。為害嚴重時可結合翻盆防治,一般情況下,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澆根部即可殺滅。
㈦ 枸杞盆景平時該打什麼葯預防病蟲害
枸杞盆景還是比較好種植打理的,在後期的管理當中,只要給其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光照,就能健康的生長,但是枸杞盆景也會有感染病蟲害的危險。一旦枸杞盆景感染了病蟲害,那麼很容易導致枝葉萎縮,甚至枝幹都會出現殘缺的情況,而枸杞盆景最常見的病蟲害主要一種是白粉餅病,另一種那就是蚜蟲。
會發現枸杞當中會長出一種腫瘤狀的物質,這也是一種病蟲害,叫癭蟎病。這種我們會發現枸杞葉片上會生出黃綠色相近隆起的病斑,主要是在葉片、花蕾和果實、花瓣當中出現,這也需進行葯物治療,一般是在越冬過後蟎蟲會出現。無論是發生什麼病蟲害,我們都需要及時的防治與治療。
㈧ 葉子上有疙瘩這種植物叫什
應該只是癭蟎寄生葉片導致的增生,並不是這個植物原本的形態。具體是什麼植物不確定。。
㈨ 樹木盆景的刺吸性害蟲要怎樣防治
刺吸性害蟲:若蟲、成蟲均為刺吸式口器。為害葉片及其它幼嫩組織,造成莖葉褪綠、萎縮、捲曲、畸形、蟲癭等,還會傳播病毒病及引發煤污病。常見種類有蚜蟲類、蚧殼蟲類、網蝽類、粉虱類、蟎類等。此類害蟲具有種類多、個體小、繁殖快、蟲口密度高、危害重、防治難等特點。在防治上要勤檢查,時刻了解蟲口密度,及時噴葯。對一般種類在植物萌芽前噴1~2次3~5度的石硫合劑,可鏟除越冬的蟲卵;萌芽後每10天左右檢查一次,當達一定蟲量(蟲葉達5%以上,每葉5頭蟲以上)及時用葯。如殺滅菊酯2000~2500倍液,或氧化樂果1000倍液等。
蚧殼蟲是昆蟲中最奇特的一個種類。其雌雄異型,種類多,形態及生活史各異。為害樹木的均為雌蟲,多數種類固定於葉片或枝幹上刺吸為害。雌成蟲體表大多分泌有一層厚厚的蠟質,葯劑很難穿透,故對殺蟲劑的抵抗能力很強,目前尚無理想高效的葯劑。所以葯劑防治蚧殼蟲一般要選擇在若蟲孵化期,未形成蠟殼前才能奏效。蚧殼蟲的孵化期一般多較長(20~45天左右),故噴葯要連續多次,一般每隔5~7天噴一次,連續3~6次。葯劑應選用內吸性強的如氧化樂果。濃度800~1000倍。除葯劑防治外,還可以採用人工刷除、修剪蟲葉、蟲枝等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