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黃蠟樹盆景

黃蠟樹盆景

發布時間: 2021-11-22 13:59:55

A. 誰知道原料黃蠟是干什麼用的 謝謝!

什麼叫黃蠟石?黃蠟石又名蠟石,因石表層及內部有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黃蠟石屬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摩氏硬度為6.5~7.5。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說黃蠟石最早發現於古代柬埔寨,當時柬埔寨叫「真蠟國」,該國向明朝皇帝上貢過一塊極品黃蠟石,所以,黃蠟石就以真蠟國的國名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為有蠟質,有人就說了,那應該叫蠟石啊,怎麼會叫黃蠟石呢?這與中國人的一個傳統觀念有關:黃色歷來為國人所愛,天地玄黃,黃色為正統色,另外,據現代研究表明,黃色與人類最協調的顏色之一,同時,黃蠟石中以黃色和白色佔大多數,那當然要稱其為黃蠟石,方顯美石本色。黃蠟石在我國分布很廣,兩廣嶺南一帶、遼寧鴨綠江畔、雲南地熱集中地都有分布,據說江浙一帶也有少量分布。黃蠟石的形成過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礦物因為受地質變動影響,與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熱或火山等自然條件,長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熱火山溫度的雙重催化,終於形成黃蠟石,其中一部分黃蠟石靜眠山中,一部分則由河流搬運到江河中。黃蠟石成因可以又解釋為:黃蠟石是花崗岩的低溫熱液成因的石英脈。 黃蠟石如何分類?先按質地分,可以分為膠蠟、凍蠟、晶蠟、粗蠟這四種,簡單的說,就是玉化度最好的就是膠蠟、凍蠟,晶體粗的就是晶蠟,最差的、基本和石頭沒有多大差別的就是粗蠟。按顏色分的話,可以分為紅色、黃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白色系是沒有經過其他礦物質滲入的,紅色系主要是氧化鐵成分的礦物質滲入,黃色系主要是含錳成分的礦物質滲入,黑色系主要是含鐵成分礦物質滲入。當然,對質地和顏色的劃分,各地有不同的標准和叫法,在質地上,除了我說的那四種,還有的地方分油蠟、細蠟、蜜蠟、老蠟、新蠟、幼蠟等,在顏色上就分的更多了,什麼褐色、鐵銹色、綠色、土黃、雞油黃、蛋黃、橘黃、雞血紅、彩色、灰白色、凈白色、灰黑色、春色、紫羅蘭色等等。 黃蠟石為什麼是石中精品?中國的傳統賞石觀是:皺、瘦、漏、丑、秀、奇。對石之美的評價標準是:濕、潤、密、透、凝、膩。不用說,黃蠟石多少都具有了這些特點。所以,有的地方把黃蠟石稱為「石中之後」欲使之與田黃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稱為「佛光靈玉」,真是怎麼好怎麼說。而且,幾乎每個地方的人都說自己地方的黃蠟石是黃蠟石中的精品,遠非別處可比,連我也不能倖免。還有更多的溢美之辭,因為更像推銷,我就不說了。當然,怎麼贊美和如何稱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黃蠟石的確具備了讓玩石人喜愛的特質。 雲南黃蠟玉的基本情況?龍陵縣,地處滇西南一帶,是雲南省保山市下轄的一個縣,與德宏相鄰,黃蠟玉在龍陵縣境內呈零星分布,儲量相對集中在龍陵小黑山的大爛壩一帶,周邊山地、水域也有分布。目前,該地區已經被當地政府採取措施封堵礦源,准備採取與公司合作的方式開發。所以現在在龍陵縣當地,買賣黃蠟玉都是違法行為,要沒收帶罰款的。龍陵縣政府還組織工作隊大抓偷采黃蠟玉料的人員,好一派熱鬧景象啊。但是前幾年裡挖采出來的黃蠟玉料石和目前當地人偷挖出的料石,依然在德宏的潞西和瑞麗兩大黃蠟玉市場流通。黃蠟玉因為其形成的原因特殊,所以,大凡料石都不能光看錶面,這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線:賭黃蠟玉料。很多做黃蠟玉生意的老闆,都是買進黃蠟玉毛料,對其進行切解,看玉料內部玉化度是否高、顏色是否好、透度好不好、有沒有雜質等,並選擇性的將其中好的作成手鐲、掛件、手珠、雕件等工藝品。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翡翠賭石啊?黃蠟玉料,在龍陵當地人眼中的分類很有地方特色,主要分為水沖料、山料、瓦溝料、板料、老蠟料、新蠟料等,水沖料又叫水沖石,因為水流長期沖刷,表面油光滑溜,適合做賞石擺件。山料出自山中,可經過打磨拋光做擺件、工藝品。瓦溝料和板料都是做手鐲、掛件等高檔工藝品,老蠟料一般指玉化度高,質地堅密、礦物成分滲入較好的,新蠟料指質地不夠細膩,礦物質滲入差的。對顏色的分類,當地人叫法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顏色有雞油黃、雞血紅、死黃、春色、透白、糯白、福祿壽、四彩、青白、飄血絲、蜂蜜黃等等。 雲南黃蠟玉的名稱來歷?雲南黃蠟玉原被當地人稱為黃蠟石。在上個世紀,雲南龍陵及其周圍縣市的人就知道龍陵有一種叫黃蠟石的石頭,硬度很高,大部分為黃色和白色。最初是和其他硬度教高的石頭一起做為農村宅基地的下腳料和村裡道路的鋪路石。現在想想,真是奢侈啊。首先要感謝改革開放,使全國各地的人員流動性增大,兩廣一帶到雲南經商的人逐漸聽說了龍陵的黃蠟石。這人啊,生活富裕後,當然是想追求一些精神層次的東西,加上兩廣一帶歷來就產黃蠟石,也有很多喜愛黃蠟石的人,所以呢,龍陵黃蠟石當然是天生麗質難自棄,被兩廣一帶的商人們看中,開始收購。然後贊美一下我們的勞動人民,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了他們是最聰明的----外地人來大量收購,當然引起了當地勞動人民的注意---解說一點,雲南山區多,壩區少,一般住在山區的大多是農民同志,他們生活是非常不富裕的,外地人的大量收購,無疑是為他們增加了除種田之外的收入,那是好事。在不久後,龍陵當地也開始有很多人做黃蠟石的生意了,這一階段,黃蠟玉還叫黃蠟石。2005年,一部分玩黃蠟石的人開始對黃蠟石進行雕刻和內部構造的研究,有的玉石老闆更是買來大批的黃蠟石原料切開做手鐲、掛件等工藝品。這一切就了不得了,人們居然發現龍陵的黃蠟石內部的玉化度相當的高,完全可以媲美其它玉種,原來這東西切開來做手鐲和掛件也很是好看啊。既然玉化度高,那就參照樹化石改稱樹化玉的慣例吧,這樣,黃蠟玉的名稱就出來了。我個人還是比較贊同這一名稱的,覺得比較客觀,符合實際,因為其玉化度高,稱為玉不為過。但是半年之後,一種不和諧的聲音就出來了:有些人覺得黃蠟玉的名頭還不夠響亮,就給黃蠟玉重新命名為「龍陵玉」和「龍陵黃玉」,這就是我所不贊同的了。最簡單的原因:黃玉是托帕石的另一名稱,托帕石是不同於黃蠟玉的寶石。改黃蠟玉為「龍陵黃玉」或「龍陵玉」,一是容易把兩者混淆,二是屏棄了黃蠟玉是黃蠟石的本質,不倫不類,三是地方概念太重,顯然用心不良。 黃蠟玉如何賞析?並非所有的黃蠟玉料都可以做成黃蠟玉工藝品,我在前面曾說過「賭石」,也就是說,切解黃蠟玉料也有風險和賭性,而且很重。有的黃蠟玉料,表面細密透膩,切開後內部卻是爛糟糟,有的料石表面看死氣沉沉,切開後卻是金玉滿腹。所以,黃蠟玉工藝品也就註定了從一開始就會走高價路線:因為商人的成本也高嘛。賞析黃蠟玉工藝品的好壞和貴賤,首先要從其名稱上入手。石之美者為玉,既然從黃蠟石改稱為黃蠟玉,那最基本的當然是要玉化度好的才能算好。

B. 這兩顆分別是什麼樹

1.中文學名:白蠟樹 拉丁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 別稱:中國蠟、蟲蠟、川蠟、黃蠟、蜂蠟、青榔木、白荊樹 二名法:Fraxinus chinensis 科:木犀科 屬:梣屬

2.木槿,拉丁學名:Hibiscus syriacus Linn.,又名:木棉、荊條、木槿花等,是一種在庭園很常見的灌木花種。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在園林中可做花籬式綠籬,孤植,叢植均可。木槿種子入葯,稱「朝天子」。它是韓國的國花,在北美洲又有沙漠玫瑰的別稱。

C. 這是什麼樹

應該是~白蠟樹(別名:黃蠟),屬木犀科梣屬的植物。它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極少數向南延伸至熱帶。 其高10~12米,樹皮灰褐色,芽闊卵形或圓錐形;小枝黃褐色,羽狀復葉長15~25厘米,葉柄長4-6厘米;葉軸挺直,小葉5~7枚,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形;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花序梗長2~4厘米;翅果匙形,堅果圓柱形,花期4-5月,果期7-9月。

D. 請教一下梅這一種植物

梅:對梅花的簡稱
梅科:從植物分類學來看,根本就沒有這個科,我們所說的梅花是回薔薇科的植物。
臘梅:和答梅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只是名字有點像。臘梅是臘梅科的植物,和梅花是兩個科的東西。
梅花:薔薇科的一種植物,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馬上要成為我國的雙國花之一了。

這樣解釋明白了吧

E. 什麼是化黃蠟

什麼叫黃蠟石?黃蠟石又名蠟石,因石表層及內部有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黃蠟石屬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摩氏硬度為6.5~7.5。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說黃蠟石最早發現於古代柬埔寨,當時柬埔寨叫「真蠟國」,該國向明朝皇帝上貢過一塊極品黃蠟石,所以,黃蠟石就以真蠟國的國名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為有蠟質,有人就說了,那應該叫蠟石啊,怎麼會叫黃蠟石呢?這與中國人的一個傳統觀念有關:黃色歷來為國人所愛,天地玄黃,黃色為正統色,另外,據現代研究表明,黃色與人類最協調的顏色之一,同時,黃蠟石中以黃色和白色佔大多數,那當然要稱其為黃蠟石,方顯美石本色。黃蠟石在我國分布很廣,兩廣嶺南一帶、遼寧鴨綠江畔、雲南地熱集中地都有分布,據說江浙一帶也有少量分布。黃蠟石的形成過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礦物因為受地質變動影響,與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熱或火山等自然條件,長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熱火山溫度的雙重催化,終於形成黃蠟石,其中一部分黃蠟石靜眠山中,一部分則由河流搬運到江河中。黃蠟石成因可以又解釋為:黃蠟石是花崗岩的低溫熱液成因的石英脈。

黃蠟石如何分類?先按質地分,可以分為膠蠟、凍蠟、晶蠟、粗蠟這四種,簡單的說,就是玉化度最好的就是膠蠟、凍蠟,晶體粗的就是晶蠟,最差的、基本和石頭沒有多大差別的就是粗蠟。按顏色分的話,可以分為紅色、黃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白色系是沒有經過其他礦物質滲入的,紅色系主要是氧化鐵成分的礦物質滲入,黃色系主要是含錳成分的礦物質滲入,黑色系主要是含鐵成分礦物質滲入。當然,對質地和顏色的劃分,各地有不同的標准和叫法,在質地上,除了我說的那四種,還有的地方分油蠟、細蠟、蜜蠟、老蠟、新蠟、幼蠟等,在顏色上就分的更多了,什麼褐色、鐵銹色、綠色、土黃、雞油黃、蛋黃、橘黃、雞血紅、彩色、灰白色、凈白色、灰黑色、春色、紫羅蘭色等等。
黃蠟石為什麼是石中精品?中國的傳統賞石觀是:皺、瘦、漏、丑、秀、奇。對石之美的評價標準是:濕、潤、密、透、凝、膩。不用說,黃蠟石多少都具有了這些特點。所以,有的地方把黃蠟石稱為「石中之後」欲使之與田黃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稱為「佛光靈玉」,真是怎麼好怎麼說。而且,幾乎每個地方的人都說自己地方的黃蠟石是黃蠟石中的精品,遠非別處可比,連我也不能倖免。還有更多的溢美之辭,因為更像推銷,我就不說了。當然,怎麼贊美和如何稱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黃蠟石的確具備了讓玩石人喜愛的特質。

雲南黃蠟玉的基本情況?龍陵縣,地處滇西南一帶,是雲南省保山市下轄的一個縣,與德宏相鄰,黃蠟玉在龍陵縣境內呈零星分布,儲量相對集中在龍陵小黑山的大爛壩一帶,周邊山地、水域也有分布。目前,該地區已經被當地政府採取措施封堵礦源,准備採取與公司合作的方式開發。所以現在在龍陵縣當地,買賣黃蠟玉都是違法行為,要沒收帶罰款的。龍陵縣政府還組織工作隊大抓偷采黃蠟玉料的人員,好一派熱鬧景象啊。但是前幾年裡挖采出來的黃蠟玉料石和目前當地人偷挖出的料石,依然在德宏的潞西和瑞麗兩大黃蠟玉市場流通。黃蠟玉因為其形成的原因特殊,所以,大凡料石都不能光看錶面,這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線:賭黃蠟玉料。很多做黃蠟玉生意的老闆,都是買進黃蠟玉毛料,對其進行切解,看玉料內部玉化度是否高、顏色是否好、透度好不好、有沒有雜質等,並選擇性的將其中好的作成手鐲、掛件、手珠、雕件等工藝品。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翡翠賭石啊?黃蠟玉料,在龍陵當地人眼中的分類很有地方特色,主要分為水沖料、山料、瓦溝料、板料、老蠟料、新蠟料等,水沖料又叫水沖石,因為水流長期沖刷,表面油光滑溜,適合做賞石擺件。山料出自山中,可經過打磨拋光做擺件、工藝品。瓦溝料和板料都是做手鐲、掛件等高檔工藝品,老蠟料一般指玉化度高,質地堅密、礦物成分滲入較好的,新蠟料指質地不夠細膩,礦物質滲入差的。對顏色的分類,當地人叫法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顏色有雞油黃、雞血紅、死黃、春色、透白、糯白、福祿壽、四彩、青白、飄血絲、蜂蜜黃等等。

雲南黃蠟玉的名稱來歷?雲南黃蠟玉原被當地人稱為黃蠟石。在上個世紀,雲南龍陵及其周圍縣市的人就知道龍陵有一種叫黃蠟石的石頭,硬度很高,大部分為黃色和白色。最初是和其他硬度教高的石頭一起做為農村宅基地的下腳料和村裡道路的鋪路石。現在想想,真是奢侈啊。首先要感謝改革開放,使全國各地的人員流動性增大,兩廣一帶到雲南經商的人逐漸聽說了龍陵的黃蠟石。這人啊,生活富裕後,當然是想追求一些精神層次的東西,加上兩廣一帶歷來就產黃蠟石,也有很多喜愛黃蠟石的人,所以呢,龍陵黃蠟石當然是天生麗質難自棄,被兩廣一帶的商人們看中,開始收購。然後贊美一下我們的勞動人民,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了他們是最聰明的----外地人來大量收購,當然引起了當地勞動人民的注意---解說一點,雲南山區多,壩區少,一般住在山區的大多是農民同志,他們生活是非常不富裕的,外地人的大量收購,無疑是為他們增加了除種田之外的收入,那是好事。在不久後,龍陵當地也開始有很多人做黃蠟石的生意了,這一階段,黃蠟玉還叫黃蠟石。2005年,一部分玩黃蠟石的人開始對黃蠟石進行雕刻和內部構造的研究,有的玉石老闆更是買來大批的黃蠟石原料切開做手鐲、掛件等工藝品。這一切就了不得了,人們居然發現龍陵的黃蠟石內部的玉化度相當的高,完全可以媲美其它玉種,原來這東西切開來做手鐲和掛件也很是好看啊。既然玉化度高,那就參照樹化石改稱樹化玉的慣例吧,這樣,黃蠟玉的名稱就出來了。我個人還是比較贊同這一名稱的,覺得比較客觀,符合實際,因為其玉化度高,稱為玉不為過。但是半年之後,一種不和諧的聲音就出來了:有些人覺得黃蠟玉的名頭還不夠響亮,就給黃蠟玉重新命名為「龍陵玉」和「龍陵黃玉」,這就是我所不贊同的了。最簡單的原因:黃玉是托帕石的另一名稱,托帕石是不同於黃蠟玉的寶石。改黃蠟玉為「龍陵黃玉」或「龍陵玉」,一是容易把兩者混淆,二是屏棄了黃蠟玉是黃蠟石的本質,不倫不類,三是地方概念太重,顯然用心不良。

黃蠟玉如何賞析?並非所有的黃蠟玉料都可以做成黃蠟玉工藝品,我在前面曾說過「賭石」,也就是說,切解黃蠟玉料也有風險和賭性,而且很重。有的黃蠟玉料,表面細密透膩,切開後內部卻是爛糟糟,有的料石表面看死氣沉沉,切開後卻是金玉滿腹。所以,黃蠟玉工藝品也就註定了從一開始就會走高價路線:因為商人的成本也高嘛。賞析黃蠟玉工藝品的好壞和貴賤,首先要從其名稱上入手。石之美者為玉,既然從黃蠟石改稱為黃蠟玉,那最基本的當然是要玉化度好的才能算好。

F. 對節白蠟、毛白蠟、白蠟樹有什麼區別那

毛白蠟又名洋白蠟、美國紅梣。搞清楚了這個問題,再來談三者的區別。

一、毛白蠟、白蠟的區別:

洋白蠟,又名美國紅梣,與白蠟樹同是木樨科梣屬的落葉喬木,二者頗類,區別有三,皆在細微之處:一、果不同。洋白蠟的翅果,翅長於種子或近等長;白蠟的翅果,翅短於種子。二、葉不同。洋白蠟的羽狀復葉具小葉7~9枚,小葉柄基部幾不膨大,葉片較細瘦;白蠟的羽狀復葉具小葉5~7枚,小葉柄基部囊狀膨大,葉片較寬。三、花序不同。洋白蠟的花序生於去年生枝之上,白蠟的花序生於當年生枝之上。

二、對節白蠟、白蠟的區別

園林行業,有白蠟樹(簡稱白蠟)和對節白蠟這兩個品種,很多人不知道兩種苗木之間的區別,今天生態園林就來給大家科普下。

1.植物屬相:木犀科白蠟屬,也稱於「梣屬」。

2.外觀:

①對節白蠟營養枝常呈棘刺狀。奇數羽狀復葉,葉軸具狹翅,小葉7~9(11)片,革質。花雜性,密集簇生呈短的聚傘圓錐花序,花期4~5月。果期9月。

②白蠟樹冠卵圓形,樹皮黃褐色。小枝光滑無毛。奇數羽狀復葉,對生,小葉5--9枚,通常7枚,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不對稱,緣有齒及波狀齒,表面無毛,背面沿脈有短柔毛。圓錐花序惻生或頂生於當年生枝上,大而疏鬆;橢圓花序頂生及側生,下垂,夏季開花。花萼鍾狀;無花瓣。翅果倒披針形,長3--4厘米。花期3--5月;果10月成熟。翅果扁平,披針形

對節白蠟,喬木,高達19米,胸徑達1.5米。營養枝常呈棘刺狀。奇數羽狀復葉,葉軸具狹翅,小葉7~9(11)片,革質。花雜性,密集簇生呈短的聚傘圓錐花序,花期4~5月。果期9月。喜光,稍耐寒,耐乾旱、瘠薄,適應性強。產中國湖北等地,北京等地有栽培。播種繁殖。行道樹、庭蔭樹。

3.生長環境

①對節白蠟喜光,也稍耐蔭,喜溫和濕潤的氣候和土層,病蟲害少,萌芽力極強,適應性強,在極端最低氣溫-20.3℃,最高氣溫42.3℃下均無不良反應,且易於造型加工,該樹種萌芽力極強,耐摘葉,修剪造型,無論是提根露爪還是大水大肥都可適應,其復葉易形成符合要求的樹冠。

②白蠟樹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頗耐寒,喜濕耐澇,也耐乾旱。

4.價值

①對節白蠟具有綠化價值和觀賞價值。高大落葉喬木,側生小枝棘刺狀,小葉卵狀披針形,是良好的園林觀賞樹種,群植或單植均可形成特殊景觀。也可製作盆景或用為綠籬。材質優良,是珍貴的用材樹種。

②白蠟樹形體端正,樹干通直,枝葉繁茂而鮮綠,秋葉橙黃,是優良的行道樹和遮蔭樹;可用於綠化。同時也有葯用價值,治瘧疾,月經不調,小兒頭瘡。


上傳一張對節白蠟的照片,僅參考。

G. 陝西有黃蠟木樹嗎

有沒有不知道,我山西人,我那有,老人傳下叫黃蠟木,扒皮厚真是黃的,樹木很少,又很難長成大樹,長的太慢,說明木質很硬的,我覺的別人說的都和黃蠟木相差很遠。不知我說的正確不

H. 黃蠟樹是什麼植物樹

黃蠟樹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在園林中可做花籬式綠籬,孤植,叢植均可。

黃蠟,屬木犀科梣屬的植物。它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極少數向南延伸至熱帶。其高10~12米,樹皮灰褐色,芽闊卵形或圓錐形;小枝黃褐色,羽狀復葉長15~25厘米,葉柄長4-6厘米;葉軸挺直,小葉5~7枚,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形;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花序梗長2~4厘米;翅果匙形,堅果圓柱形,花期4-5月,果期7-9月。

白蠟樹

白蠟(學名:Fraxinus chinensis)是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又稱梣(cén),因樹上放養白蠟蟲,故取名白蠟樹,又是固沙樹種。本屬約70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極少數向南延伸至熱帶。中國約有20餘種,分布最廣的是白蠟樹。木材堅韌,耐水濕,製做傢具、農具、膠合板等用;枝條可編筐;樹皮稱「秦皮」,中醫用作清熱葯。

I. 臘梅的養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臘梅簡介

蠟梅,英文名:Winter Sweet,中文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臘梅的花主要是在冬天盛開,它是我國比較傳統的一種花木,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可用於庭院栽植,又適作古樁盆景和插花與造型藝術,是冬季賞花的理想花卉。學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別名:香梅、黃梅花,屬臘梅科、臘梅屬。形態特徵:臘梅為落葉或半常綠大灌木,最高可達4—5米,叢生性,其根頸塊狀發達,江南稱為「蠟梅」。老枝近圓柱形,灰白色,粗糙,皮孔特別明顯;嫩枝節部膨大,四棱形,表面光滑。葉為單葉,對生,卵形,全緣,表面綠色而粗糙,背面白色而光滑,長7—15cm。花多生長於去年生枝條下部,隆冬臘月陸續開放,有芳香。花被多數,內層較小,紫紅色;中層較大,黃色稍有光澤,似蠟質,稍透明;內層基部紫色至全紫色,成對著生或葉芽生,有濃香;花朵最外層由細小鱗片組成,萼片與花瓣相似,不易區別;心皮離生著生在一中空的花托內,成熟時花托發育成朔果狀,口部收縮,內含栗褐色小瘦果數粒,8月份成熟。

臘梅的養護注意事項

臘梅樹盆栽種植要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做培養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墊一層石礫,在每年的初冬選擇花蕾飽滿的小株,帶土掘起,植於盆中,開花後即可陳列觀賞。平時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

盆栽蠟梅樹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每隔2-3年翻盆換土一次,在春季花謝後進行,同時換掉1/3的盆土。

平時澆水以維持土壤半墒狀態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乾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開花期間,土壤保持適度乾旱,不宜澆水過多。盆栽蠟梅在春秋兩季,盆土不幹不澆,夏季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水量視盆土干濕情況控制。

每年花謝後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春季新葉萌發後至6月的生長季節,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混合液,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花期不要施肥。

「臘梅」應該是臘字,還是蠟字

最近,徐州出現了「蠟梅」與「臘梅」孰是孰非之爭,終於有人出來和解,說二者都可用,爭論似乎可以了結,但問題並不那麼簡單。

為什麼會出現「二梅」之爭呢?我以為都是《現代漢語詞典》「惹的禍」。舊版《現漢》僅有「臘梅」詞條而無「蠟梅」詞條,於是,有人執此為據,說臘梅是而蠟梅非;而新版(2005年第5版)《現漢》卻取消了「臘梅」詞條,而僅在新增的「蠟梅」詞條後附註了一筆「也作臘梅」,於是,有人便據此說二者都可用,卻沒有注意到詞典編者立場的變化:以前只認「臘梅」而不認「蠟梅」,現在卻是以「蠟梅」作為第一選項,希望大家都用「蠟梅」代替「臘梅」,逐漸趨於一致,但也不認為用「臘梅」就是錯了。

詞典編者立場為什麼改變了呢?試查《辭源》、《辭海》,它們都是有「蠟梅」詞條而無「臘梅」詞條的,只是《辭海》在「蠟梅」詞條後有「一作臘梅」一句話。「蠟梅」一詞至少可以上溯到北宋,蘇軾、黃庭堅都寫有「蠟梅詩」。黃庭堅在《戲詠蠟梅二首》詩後寫道:「京洛間有一種花,香氣似梅花,亦五齣(五瓣)而不能晶明,類女功捻蠟所成,京洛人因謂蠟梅。」這就把蠟梅的得名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另外,在植物學分科上,蠟梅屬於蠟梅科。詞典編者可能是有鑒於此,才以「蠟梅」為第一選項,而以「臘梅」為第二選項。若仍不承認蠟梅,則不僅許多古人筆下的蠟梅要視為錯誤,連植物學的「蠟梅科」也要視為錯誤,豈不荒唐嗎?而「臘梅」一說則可能是由於聯想到臘月(農歷十二月)開花而有此名,並無根據,雖沿襲已久,但是可以慢慢改變的。詞典編者的這一改動,既體現了對傳統的尊重,又體現了對科學的尊重,也照顧了多數人的習慣,不強求一律。這就是科學與民主精神。

對於任何問題,盲從權威是不對的,提出問題是應該歡迎的,但不要草率作出結論,而要多調查研究,獨立思考,慎重地作出結論。如果一時得不出結論,可以繼續研究,向他人求教,也可以暫時存疑。

臘梅跟我們平常所說的梅花不是一回事。臘梅,又稱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而梅花,屬於薔薇科,是一種落葉喬木。「臘梅」之所以叫做「蠟梅」,是因為它的花是黃色,表面有一層蠟質。明朝的《花疏》中寫道:「蠟梅是寒花,絕品,人以臘月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

J. 請教,這是什麼樹

白蠟樹(木犀科植物)

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 Roxb.),因樹上放養白蠟蟲,故取名白蠟樹,又是固沙樹種,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又稱梣(cén)。本屬約70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極少數向南延伸至熱帶。中國約有20餘種白蠟樹。木材堅韌,耐水濕,製做傢具、農具、膠合板等用;枝條可編筐;樹皮稱「秦皮」,中醫用作清熱葯。
中文學名
白蠟樹
拉丁學名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別 稱
中國蠟、蟲蠟、川蠟、黃蠟、蜂蠟、青榔木、白荊樹
二名法
Fraxinus chinens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捩花目

木犀科

梣屬
英文名
Chinese Ash

熱點內容
橙汁西蘭花 發布:2025-07-08 08:21:12 瀏覽:509
花卉水印位於票面 發布:2025-07-08 08:19:49 瀏覽:122
居家盆栽植物 發布:2025-07-08 08:07:44 瀏覽:859
蘭花木炭土 發布:2025-07-08 08:05:14 瀏覽:959
網路荷花賞句 發布:2025-07-08 07:59:20 瀏覽:124
情人節酒店奇葩廣告語 發布:2025-07-08 07:50:45 瀏覽:653
水芙蓉花的花語 發布:2025-07-08 07:50:07 瀏覽:6
青島玫瑰苑 發布:2025-07-08 07:48:26 瀏覽:980
蘭花岩蘭園 發布:2025-07-08 07:48:25 瀏覽:835
老屋荷花 發布:2025-07-08 07:46:00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