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工作室買哪些書
⑴ 我想要自學一些環境藝術設計基礎知識需要買哪些書急!!
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人體工程學、
⑵ 請問考園林二級建造師需要買哪些書
《建設工程施工管理》、《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3本考試用書,其中《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分為建築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礦業工程和機電工程6個專業類類別,只選擇其中一個專業就行。
⑶ 我要自學環境工程專業,請問買哪些書比較好
環境學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環境工程學,蔣展鵬的;劉惠玲的環境雜訊控制,哈工大出版社 ; 蔣建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顧夏聲,水處理工程,清華大學出版社;張自傑,排水工程下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想買關於室內外環境裝飾的書,不知道有哪些書具有好的參考價值
去圖書館,想信自己的眼光
⑸ 辦公室買綠色植物要注意些什麼
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辦公室風水植物,在辦公室怎麼擺也是大有講究的。常綠常青的植物、花卉植物都可以擺放在辦公室,可僅僅一味地擺放綠植也並不是多多益善的,辦公室風水植物擺放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擺放正確了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辦公室風水植物擺放注意1:
擺在辦公室的植物要和辦公室的色調相和諧,假如辦公室的裝修是偏黃色,植物就不能選擇和黃色形成強烈對比的顏色,否則會讓人感覺很不舒服,這違背了擺放綠植的初衷。
辦公室風水植物擺放注意2:
擺在辦公室的綠植不必去追求某種奇花異草,有些企業高管喜歡在自己的辦公室擺放從某地區空運過來的某植物,以顯示自己的獨特品味或標榜自己的領導身份,其實大可不必,只要是順應辦公室風水的植物都可以,在辦公室擺放綠植的關鍵就在於能讓人與工作生旺。
辦公室風水植物擺放注意3:
無論什麼空間都有財位,辦公室的財位是大門的對角線位置,財位可要好好利用了。花期長、有著吉祥意義的植物可以擺放在財位,外觀往上生長的植物最好,以顯示企業發展遙遙直上。有刺的植物、藤類植物、葉子尖細的植物不可擺放在辦公室中,適合擺放在露台、花槽等地方,可化解周邊尖角、牆角之類帶來的煞氣;藤類植物也不能擺放在衛生間,擺放在衛生間容易讓員工內部產生矛盾;
如果公司大門正對樓梯,可以在大門處擺放棕竹、魚尾葵等化解煞氣的沖擊。
辦公室風水植物擺放注意4:
有人覺得假花、假的絲帶花不能擺放在辦公室,因為它們沒有生命,其實這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在辦公室擺放假山的話,假山不能太過嶙峋,嶙峋的假山屬於煞,放在辦公室會致人生病、身體不舒適。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乾花不同於假花,乾花是不可以擺在辦公室的,乾花意味著凋零、敗落,擺在辦公室不吉利。
辦公室風水植物擺放注意5:
在辦公室擺放生機盎然可以招攬財氣的綠植很簡單,但切不可認為這樣擺放了就不用再管,這些綠植鬱郁蔥蔥才能帶來好的氣場,讓辦公室充滿生命與活力,如果有了敗葉或殘枝需要及時修剪掉,否則會破壞好風水,導致工作不順,效率低下。
辦公室應該擺放哪些植物
一、辦公室健康花卉
1、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主要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列印機排放出的苯,並能咽下尼古丁。
2、耳蕨、長春藤、鐵樹:能分解3種有害物質,即存在於地毯、絕緣材料、膠合板中的甲醛,隱匿於壁紙、印刷油墨溶劑中對腎臟有害的二甲苯,藏身於染色劑和洗滌劑中的甲苯。
3、紅顴花:能吸收二甲苯、甲苯和存在於化纖、溶劑及油漆中的氨。
4、龍血樹(巴西鐵類)、雛菊、萬年青:可清除來源於復印機、激光列印機和存在於洗滌劑和粘合劑中的三氯乙烯。
5、菊花:有吸收氟化氫的能力。
6、丁香、茉莉、米蘭、玫瑰:有殺滅病菌的作用。
7、萬年青、發財樹、鐵樹和金錢榕: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封閉式辦公室內的空氣變得清爽。
二、辦公室花卉禁忌
1、忌香:有些花草香味過於濃烈,如夜來香、鬱金香、五色梅等,會讓人難受,甚至產生不良反應。
2、忌過敏:有些花卉,像月季、玉丁香、五色梅、洋綉球、天竺葵、紫荊花等,會讓人產生過敏反應。如果碰觸撫摸它們,往往會引起皮膚過敏,甚至出現紅疹。
3、忌毒:有的觀賞花草帶有毒性,擺放應注意,如含羞草、一品紅、夾竹桃、黃杜鵑和狀元紅等。
另外,一些植物具有美麗的外表和濃郁的香氣,但如果不當接觸,卻會成為潛伏在室內,危害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我們要格外小心:
1、水仙:水仙的鱗莖中含有拉丁可毒素,人誤食後會引發嘔吐、腸炎等,因此要切記不要讓孩子觸摸水仙鱗莖,更不能誤食。
2、滴水觀音:滴水觀音莖內的汁液有毒,如果莖破損,誤碰或誤食其汁液,會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適,並且胃裡會有灼痛感。
3、含羞草:該植物體內含有一種物質叫含羞鹼,是一種毒性很大的有機物,人接觸多了以後會造成頭發脫落。
⑹ 有哪些植物學書籍推薦,並且在哪兒買到啊
基礎入門:《植物學(第二版)》(高等師范學校教材,陸時萬主編)
分類學:《中國植物志》),《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修訂版)》
生理學:《植物生理學(第五版)》(潘瑞熾主編,)
《植物資源保護》、《民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雲南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保護中心理事長 裴盛基)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孔夫子舊書網啥的
⑺ 想在辦公室裡面養綠植,有哪些好的推薦
現在很多人喜歡在辦公室里養一些綠色的工廠,在辦公室看綠色植物,可以緩解眼睛疲勞,把一個小盆栽綠色的植物放在桌子上,你可以調整你的身心,也可以減輕單調的工作帶來累了。與此同時,還有一定的空氣凈化,使得悶的工作環境更加新鮮。有10種綠色植物適合在辦公室維修,總有一個你最喜歡的。
綠色輻射葉植物;
半,溫暖,潤濕環境,對照明敏感,怕強光,冬季保持溫暖。
耐寒性較強,在溫暖和潮濕的氣候條件下越來越好,並且可以在全光環境中生長。
長春維的一個盆地可以在24小時內消除房間的90%苯,電力弱,可以處理來自室外的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甚至吸收真空吸塵器。灰塵,你也可以吸收尼古丁。
7.萬天葉植物
一半,溫暖,濕潤,沒有乾旱,略微寒;避免陽光直射,避免水。
從復印機,激光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和解放劑和粘合劑中取出三氯化物。8.太陽IdioLsses;
高溫高濕度,高濕度和半陰環境,乾旱,負。
可以除去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害氣體。
⑻ 自學植物學要買哪些書籍資料
如果自學的是中學植物學,弄通現行的初中、高中《植物學》課本就行。
如果自學的是大學植物學,可選購方炎明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學》。或者是陸時萬、徐祥生、沈敏健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學(第2版)》
⑼ 研究詩經的植物意象需要買哪些書
中國古代文學專題研究
美人如詩 草木如織
——《詩經》中植物的意象
組員:韋眷、鄧寧、朱冬艷、李銘瑞、張孟、劉懿瑾、穆姮、余艷婷、李通麗、王娟、陳輝
班級:文學院07級2班
《詩經》的創作距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孔夫子有言:「不學詩,無以言。」這里的「詩」指的就是《詩經》,可知這中國首部詩歌文學總集對古代讀書人的重要意義。那麼作為現代人,為什麼也要閱讀古言的《詩經》呢?人們之所以看重這部歷史久遠的文學總集,除了欣賞古人文學藝術的創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想從中獲取古人的智慧。何況歷代經典很多都是從《詩經》中吸取精華,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成語,如「投桃報李」、「甘棠遺愛」等。因而要想讀懂典,就一定要了解《詩經》。
《詩經》中收錄了135種植物,要讀懂詩的含義,必然要多識草木之名。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采采芣苡,薄言采之」等。「蒹葭」實際上就是蘆葦,「芣苡」就是車前草,都是現代常見的植物,但因為時代變遷,使用的名稱也發生了變化,使得人們無法得知詩句中植物名稱所指為何物,這在體會詩的意境時必然會出現一些盲點。
《詩經》中寫到的植物種類及其豐富。像《豳風?七月》中就出現了20種植物。「桑」是其中引用最為頻繁的植物。在此,我們收錄了其中上百種植物,依照該植物在《詩經》中的順序,將其分為衣用、食用、葯用、雜草、花草五大類。並標注難讀之音,列出所有《詩經》中使用到主題植物的篇章名。簡單扼要的文字說明主題植物的特性。在了解這些植物不同的意象所指之後,讀者就更能實實在在地領悟到古時人民結合了生活、自然與藝術的智慧。
《詩經》植物意象研究之一
1、荇菜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國風.周南.關雎》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關雎》
「參差」兩字,「寤寐」兩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實包含了和諧的意思,其中沒說的話,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萬物,然後順著自然的情勢而行。
最好的詩,就是和諧簡練的大白話,情話同樣如此。
荇菜是水環境的標識物,荇菜所居,清水繚繞,污穢之地,荇菜無痕。「高潔」二字,高到未必,潔卻是當的上的。《顏氏家訓》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黃華似蒓。」的句子,也是訓導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裡,若窈窕淑女般的,想來是可以能吃的吧!
2. 葛藤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周南·葛覃》
葛藤(又叫薴麻),是一種豆科類的藤本植物,在山林的坡地上,城市公園里的無人區,路邊的腳底里,草原牧野的落日下,惡風沙石的縫隙間,就是葛藤的生長地。葛藤的性情,既不溫柔,也不剛勁,它有著看不見的爆發性的內在生命力,就象是一個不定性的自然界里的壞孩子,要管束好,讓葛藤根煲上靚湯,葛藤粉拌著炒出清香的雞蛋,酒桌上飲到「千杯不醉」的能解酒的葛藤花。在不加管束的時候,20世紀70年代,葛藤在無聲無息,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佔領了美國喬治亞、密西西比、亞拉巴馬等州的萬頃土地,將當地的植物擠死擠光。野馬一樣的葛藤,是需要人心理性韁繩約束的。
3. 卷耳(又名蒼耳)
采采卷耳,不盈傾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周南·卷耳》
思念是恆久的光,它從心裡透出來,落到眼前的蒼耳上,就思念的人來說,那一刻她變的酥軟了,就蒼耳來說,它物化成魂,進入人心思慮的海洋里,不再僅僅是凡俗世界裡的蒼耳。自然和人,在這個時刻,同時產生了雙重的意義,愛戀和寄託,物性和幻念。從詩的美學意義來說,吟讀這句詩,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如水的婦人,在愛的光影的誘導之下,如何由生活里的一個活潑情形化做柔情繚繞的一縷輕煙,飄飄渺渺的飄落到平凡自然的一個物件---蒼耳身上。而蒼耳,則在靜默時分,不再是個空間里單純的自然形象,它被一種神秘之力開啟了時間相連人心的通道,讓一雙痴迷的眼睛穿越地域阻隔,看到夢幻般的鏡子里,日思夜想的那個人,是如何行走在艱難的征途古道上。
就歲月所形成的席捲,我們現在身處的時代,極少將女子如水的形象看做是生命里可以綻放的艷麗花朵,女人們多是想要重新將水化成冰的堅固,挺著鋒芒出現在世界的舞台上。但是讀這樣的詩,內心裡飄然浮現的女子,依然讓人愛過妖媚果敢千倍。這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和新時代的西方的社會發展特徵之間在產生融合性的對抗力量了。蒼耳子上的短刺勾鐮,體現的不是獨立個體的個性特徵,而是男女之間和諧關系所要體現的一種普遍聯系,一種相互的不是外在利益形式上,而是在內在心理當中的的牽掛思念的柔和的共振情形。
就真正愛的久遠形式,在這種如水柔情里,深藏著的,到不是一片彌散世界,而是有更深的力將結合在日常生活所要遭受的千轉百回中間。然而,我們的世界裡,腳下和人心上的節奏太快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很少有人在去冒險進入舒緩的付出和角力,不知道這是人們智慧了,還是更脆弱,更愚蠢一些。
想著,在青草茫茫的山路邊上,看到一個神情憂傷的柔媚女子,正站在一珠蒼耳旁,蒼耳是弓,思念是箭,它們指向的不是一瞬,而是神秘的永遠被時間所鍾情的愛的永恆。若有大師能做一國畫成圖,可取名《蒼耳之思》,以寄託中國文化在一個女子,一分愛戀,一珠蒼耳身上在千年時間里所積聚起來的人於自然之間看似相離,其實緊密相連的神秘關系。
4. 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桃子由野地進入家園,並和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們溫暖和諧的相處,從某種意義上,就象是天上蟠桃園里某棵性靈的桃樹犯了天庭的戒律遭罰落入人間的結果。它默默的在香氣繚繞的皇廳的供桌上,在面黃肌瘦的山民的裂岩粗沙般的手心裡,在文人騷客悲情牽眷的文字中,一直陪伴並見證人和時間這一對冤家永恆的糾葛史。
桃子,是既被歸入聖品,又能走入任何人手裡的平凡的神奇之物,桃木也是神話傳說里的仙器,可以引導某種神秘氣機,預示人們能夠看到一些超出平常之外的自然神靈顯示巨大法力的影子。〈詩經〉里的桃,艷麗端莊,是男子有室,女子有家的引導物,其中可以看出豐饒健康的兩個生命,是怎樣歡歡喜喜的開始踏上一個嶄新世界的台階的。長久安寧的家庭氣息里,桃的清香、包容、和日積月累的蜜露的喂養,這或許是古人取桃為詩,祝福家庭之福長久的另一重願望吧,我想。
中國的古人說:「草之晶在花,桃花於春,菊花於秋,蓮花於夏,梅花於冬。四時之花,臭色高下不齊,其配於人也亦然。潘岳似桃,陶元亮似菊,周元公似蓮,林和靖似梅……」可見,桃也是寄予我們心性的四時花,從花里,可以讀到我們看不見的胸襟里所充滿的氣息,懂得人之為人,在直接的物質之欲外,還有心神的安寧和意趣的舒展。在經久時間的淘洗之後,還能讓我們記得「人面桃花」和「四月芳菲」的不盡滋味。
5. 芣苡(又名車前子)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周南·芣苡》
清人方玉潤《詩經原始》卷一雲:「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綉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若斷若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這該是讀此詩的一種境界了,這簡短的詩里,不僅有音韻、節奏的自然轉合,更有用幾個動詞白描出的田園女子細致勤樸歡快的動感畫面。
山野里溝埂渠窪上遍地生長的車前子,在上古農耕時代傳給我們的畫面里,是歡快舒暢的歌韻在它的小小的淡綠葉面上跳動的音符。不管《周南·芣苡》是農女勞作時自做的農事歌,還是婚嫁女在田間唱的祈子曲,其中,都有一種人和自然的對唱,有一種輕靈粗曠的人和自然緊密相和的音韻,和將自己從生的雜亂中淘洗出來的清新感覺,在這樣素凈的詩里流淌。
走在靜幽蔥綠的自然里,讓人不由自主的產生清澈和舒展,這不是屬於哪個時代人們的專利,而應該是人的基因里,有藏著自身演進變化中得之自然的歲月源頭。和自然親之養之,這應該算是農業時代里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今天,現代化所表現出來的生機勃發卻將人與自然想要組成的面目塗抹的模糊難辯。這中間既沒有人的自以為主宰了多少的歡暢在,也沒有因讓清澈的自然變得猙獰的冷酷氣息在,而僅僅是人這樣一種動物,在展示自己慾望的過程中的結果。生命演進,在動盪的節奏里,總有一種平衡的因子,其中孕育著要麼和諧要麼紛亂的歷史場景,在我們上溯歷史的時候,總能讓我們清晰的看到。如何平衡,古人,在田間采車前子時唱著歡歌,今人呢?在丟失了那種輕盈的傳承後,我們所認為的絢爛是不是已經得到?
6. 、荊棘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於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於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周南·漢廣》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其中的「楚」,就是我們時常在山間荒地里見到的糾纏一叢的尖刺滿身的荊棘。荊棘在愛里,象個鑒證師,它在我們想要相互完全擁有的路途上,形成一些看起來難以逾越,實際上需要盡了智慧和心力才能沖破阻隔的屏障,以便讓愛的深度和留在內心裡的那份相互的珍惜持續的更為久長。這荊棘不僅會出現在我們的手邊腳下,也會時常顯現在我們心上。
和所愛憐傾慕的人之間,阻隔著千山萬水,去尋找的路上,又鋪著荊棘,該怎麼辦呢?踏過這片荊棘林,游過眼前滔滔的江面,到游弋著她的影子,飄盪著她的聲音的對岸去。就世間真愛相遇的樣子,上古的愛情故事和今朝的愛情故事裡,拉開序幕的前奏,都是如此的雷同,可見,愛一字,其中琴瑟,動人處不在結果,而在愛時的恍惚、徘徊、思念、痛苦、幸福感、歡暢和相視時,見出舍我的深藏永恆的那一束不顧一切的激情盪漾的光里。
7.蘩(白蒿)
白蒿。生陂澤中,葉似嫩艾,莖或赤或白,根莖可食
8. 蕨菜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召南·草蟲》
蕨,在這句詩里,代表著一個永恆美妙的季節,代表著一片生命繁衍生息的旺盛的土地,代表著為激情所搭建的自然里最美不過的一方舞台,代表著兩情相悅的一種自始至終的沉默歡喜的見證。從這種意義上,自然和人之間,在庇護和相互的認同里達成了一種不需言說的和諧。
蕨在植物世界的演化史當中,處在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邊界上,從那些開遍四野的爛漫山花和果實的飄香入人肺腑的樹木的基因里的上溯期中,有這種無主根的大部分都攀爬在山林灌木之下的旺盛植物的身影。它和我們日常生活的親密關系由來已久,是我們日常生活里餐桌上的大眾菜。被民間稱做「吉祥菜」、「龍爪菜」的蕨菜,吃起來清脆細嫩,滑潤無筋,味道馨香,是我常到深圳東北人餐館吃飯時,常點的涼拌下酒菜。幾筷子山野蕨菜下肚,杯朋換盞之間,滿桌子的嬉鬧里,總會滋生一種油脂商業味之外粗糙山野的古樸氣息來。
明人羅永恭寫的關於蕨菜的詩:「堆盤炊熟紫瑪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飴,但覺餒腹回春熙。」是贊頌這種普通植物的不多的好詩篇,從色澤精粹的文字里猜測,此公應該是個吃里的好手。食色,性也,在人來說,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色之為何,食之怎樣,偶爾讀讀《詩經》,在這樣包含了自然音樂聲的句子里,自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清澈感覺,由心裡生發出來。
9. 蘋 (大萍或白萍)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召南.采蘋》
古人祭祀前,采萍,采藻,行走在水邊,是什麼原因呢?在遠古的農業時代里,水邊,也許正是祭祀的佳處,水邊才是一切生命繁盛的開始。而萍,正是水邊繁盛水草里,被吟唱的祭祀者看到眼裡的那種幸運的植物。
10. 梨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蘢。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召南·甘棠》
《詩經》里的甘棠,指的是山野梨,又叫棠梨,大概拇指和食指圈在一起,就是一個棠梨的大小了,長在山坡土凹里的棠梨,春天會開出美麗雪白的花,夏末時分,棠梨剛剛成熟時,掛在枝頭一叢一叢的,土褐色,是一種成熟了誘人的樣子,摘下來,放嘴裡吃的時候,酸甜酸甜的,而且核大肉少,吃起來有很沙的感覺。
。「甘棠」的甘,應該是指熟透之後,果肉鬆脆的味道。
11. 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召南·摽有梅》
《詩經》里的梅,從收獲的情形看,指的該是可以入葯的梅果,梅在漢語里的發音為去聲,輕聲吟讀,有溫軟含骨,剛柔相濟的意味。自然里屬於薔薇科的梅,喜沿長江而居,早寒春上,雪影茫茫中,星花初現,粉白嫣紅,是長冬漸暖時,四季最先露出的迷人風韻。
12. 白茅
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召南.野有死麋》
獵人用白茅包起射殺的麋鹿,以表自己對自然饋贈的虔誠;懷春的女子,有男子來調著情事,兩情相悅,是生命里永遠最動人的畫面。
很奇怪,讀這樣的文字,眼前就會有一個奇妙的圖景,一個死生自滅,生機昂然的世界,四季的變化濃縮到很短的時間里,男歡女愛都讓人無限的歡暢。
古代,白茅是潔白和柔順的象徵,閉上眼睛,可以想像一個潔白、柔順的女子,陪著你在秋涼的河岸長堤上散步,這是一種溫暖。
13. 匏(匏瓜)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彌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須我友。——《邶風·匏有苦葉》
匏瓜,在《詩經·邶風·匏有苦葉》里,是一個站在河岸邊上的年輕女子,等著遲遲未到的愛人,心裡悵茫時,抒發情感的一個邊飾。
「匏有苦葉」,其中之「苦」意,有伴隨歲月,暫無著落,卻又固執等待的那種神情。這首詩里最後的那種望著空處的焦慮眼光,因為不是指向一個結果,而是讓情感的抒發落在沒有到來的空處,所以,讓這首簡短的詩彌漫出一種幾千年都沒有散去的耐人品位的失落氣息。有希望,但希望還沒有到。這或許也是人面對時空悲喜交加的一種共有感情。不管心裡已經擁有至愛,還是所愛還沒有到來的人,品讀出這首詩的滋味時,總會有一種深沉含實的悠揚共鳴,這也是匏在古時八音里發出的音色。
憨乎乎的匏瓜,隨人的歷史流轉,身上沒有落下什麼罵名,它給予人的都是福至心靈的一些想像,不知道是人的好意,還是匏瓜的幸運。
14.茨(蒺藜)
牆有茨,不可掃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鄘風·牆有茨》
「道傍布地而生, 或伏牆上,有小黃花,結芒刺」的蒺藜,無艷姿,無柳影,是天地萬物中間,屬於民眾型的植物。但它隨天候變換,在物盡天則的淘洗里,漸漸能果生暗刺,隨著時間永生長存,這是它能夠和人長久相處,並在相互間能夠產生若有若無對話的原因。
春夏時長出不著眼的微草,秋來時,隨吹落枝頭枯葉的寒風,一分五裂,隨意跌落在風使它走到的地方,在不經意間,刺入那些閑歇的肉股,奔忙疾走的腳底,在草叢和綠葉間探究生活的手掌心裡。在這種完全沒有料想,卻突然到來的使人擰眉咬牙卻又無法言說清明的刺激里,蒺藜便和跳動的經脈,暗流的血液,撕裂的筋肉,有了撕扯不斷的聯系。
蒺藜的影子里沒有喜悅,它讓人更深的看到被認識之幕層層遮蔽背後那個脆弱的自己,讓人想到不潔之念,隱隱滴血的暗疼,生命里無時無刻不有的小傷口,在光潔如玉的幸福里見到隱忍內心苦心經營的瓷器上的細微裂紋,在這些不著之味里,懂得一點對生命艱辛的憐憫,並流露天然的反照萬物入心的自省。
《詩經·鄘風·牆有茨》里的「茨」,是蒺藜在古老先民的文字里出現過的地方。它說明了皇宮大院里,華美裘服和道貌岸然下面不可晾曬在陽光下面的丑態。其實,漂浮在慾望之海的人的空間里,不管宮牆還是百姓泥盆瓦礫的院落,哪裡有絕對干凈的地方。只不過,百姓之苦,是人世變換中,身心上承受苦中之最苦,記述喑啞的樂人和使人的歷史得以傳吟不熄的游吟詩人,在這些憤懣歌調和指斥文字里,為這些天下最苦之人內心不滿有個心聲找到得以流淌的出口,這或許是此詩深藏的另一層深意,也是讓治世者聽到民有怨聲的另一種表達。
古人說:夫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這樣的話,更進一步的說明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但世間事,總是後知後覺者多,關於「遍布桃李,下自成溪」,惡怨之心向人,暗伏蒺藜鋪就的膽戰心驚路的道理,誰人不知。說,種蒺藜,得刺焉的,多已是走入局中的人自責的嘆息。這樣的嘆息,生活里的人,誰人又曾少過。
15. 唐(菟絲子)
爰采唐矣?沬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鄘風·桑中》
「情絲」,在人心裡攀附憂傷和喜悅生長,是一幅行雲流水風雨雷暴的樣子。關於「愛」的詩辭歌賦,基本上都生長在纏綿悱惻的霧帳里。
《鄘風·桑中》的第一句,算得上是菟絲子里生出來的情詩。愛著孟家之女的青年,看著聯附在路邊豆莢枝上金黃色的菟絲子,心裡止不住的想像一些和心中傾慕女子將在一處的情形:在約會的地方,一起在沉默里消融聚在兩人心上濃如雲蜂之蜜的歡喜,一起說笑,讓空氣里振動的溪水一樣的聲音,把曾經孤獨生活黏附在身上的渾濁洗的干凈明澈,一起摘花,一起看雨,一起踏碎草,沾霜露,一起品嘗水淹波濤一樣的傷悲和春草初上花色縈繞的幸福。然後,一起站在沉靜居所的窗口,聽南風漫過雲天,看淇水流逝天涯。這樣的心思里所畫的正是一幅雲煙里變換的情絲纏繞出來的朦朧相思畫。
詩中的「唐」,指的正是旋花科里的菟絲子,它是繞枝附生在胡麻、花生和大豆等植物的嫩莖上,來展開自己的生命畫卷的。一棵菟絲子,金色鱗片枝上,夏秋時開細微乳白的碎花,秋里結出百萬的子來,這是看似微小的生命,在對抗自然法則時顯示出來的強韌力量。
16. 麥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鄘風·載馳》
這首詩是一個有勇有謀的美麗女子,為亡國親人,孤身求援時,內心的心聲。這個女子,是中國有史記載以來留名最早的女詩人,她的名字叫許穆夫人。 在婦女無名的時代,一個弱女子,能夠有「我行其野,芃芃其麥」一樣的為家救國的心,在茂盛的麥浪里,孤身一人,扶轅駕車,去救危難中的亡國,許穆夫人決絕果敢的胸襟,才會感動齊人,來幫她驅除外辱,建立家園。
17. 竹
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衛風·竹竿》
《竹竿》是奇女子兼詩人許穆夫人的一篇思鄉之作,文中之竹,是她回憶和親人一起生活時,垂釣淇水之上,樂趣陶然的圖畫里,連接父母兄弟姐妹的一種附著物,那種望著水面,淺笑和靜待當中無憂無慮的歡喜之情,是鄉愁溶在水面上時,安撫人心的影子里對歲月流逝的不忍神色。
自然里的竹子,色澤淡雅,細圓修長,有節常清,韌而難折,中空有度。竹所生成的樂音里,笛使人動情,蕭催人憂傷。竹子的身上,很好的反映了儒、佛、道三家相互交融的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人立身向世的風骨,和抒情冶性的身影。象「何可一日無此君」的晉人王徽之,和「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蘇東坡,都是千古讓人驚訝的竹痴。對於正經歷著農業社會過度到現代工業社會的我們,這種愛慕自然生靈,就象痴戀一個不舍女子一樣的性情,既覺得有趣,又覺得難以合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節奏。
18. 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衛風·芄蘭》
《芄蘭》在歷史上流傳,隨人心和政事的不同,演繹出多種被解讀的圖象。第一個畫面里,少女埋怨少年對情事的懵懂,說,你雖然穿的象個大人,可你懂得我心嗎?你看起來象個可以彎弓騎射的人,可是你怎麼不懂得疼愛我呢?可能是古時候年輕夫妻之間,在內室里小媳婦耍小脾氣時說的私房話。用帶著音律的文字,寫成的詩里,一個正皺著眉頭,跺著腳,噘著嘴的愛戀中的幸福姑娘,青春的可愛與靈動的樣子撲面而來。有階級意識的第二種,說這首詩是人民對統治者驕橫幼稚裝腔作勢不稱其服的諷刺,文學多這樣的解讀,就意味著生命河床在逐漸乾枯,生活當中輕靈柔和之水逐漸被利益和慾望的詭異裂縫吸收怠盡;第三種畫面則有些現實主義的諷刺意味,指的是那些老而無能,又心緒難平的人,暗地裡借這首詩來嘲笑年幼於自己的頂頭上司,生活里這樣的讓人搖頭的幽默畫,真是多的數不過來。
19. 飛蓬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衛風.伯兮》
女為悅己者容,所愛的不在時,心裡黯然,發如篷草,也沒有心思去整理。古人寫情之深,從姿容里,能尋出情何以堪的哀傷來。
飛蓬,學名狼尾蒿,西北鄉下似乎也是這么叫的,飛蓬其實取的是種子在風里的姿勢。此草,生命力極強,長遍大江南北,是隨處得生,隨處得長的樣子。
剛要離開長安的李白,從山東漫遊歸來的杜甫。偶相聚,又相遠時,詩仙送給詩聖的詩: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道出了千古文人的命運:為精神的魂靈獻祭自己,離了物慾的河流,飛蓬也就是必然的生命狀態了。
它的葉面上藏了上古《詩經》里的愛情,以及命運之無常和不得把握的蒼涼況味。
20. 木瓜---遇和愛的彈奏物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衛風·木瓜》
你給我木瓜,我給你美玉,木瓜和美玉,物的紛變而又安靜的世界裡,期盼著有的,是「永以為好」的愛,是一個唯一存在過,不屬於任何其它人的「你和我」的神奇結晶物的永生世界。詩中直接而清澈的反復意象里,有象箭一樣的射入時間在一瞬間裂開的縫隙里去的東西存在著。一瞬間出現的期盼里,能夠看到一個幽藍神秘的世界,能夠看到出現在同一個畫面里的一雙手和另一雙手,能夠看到飛旋世界裡,奔跑在夜空上的留戀而又帶著心願的發著銀色光芒的星星,和連在一起,靜靜飄落的兩片雪花。「匪報也」,這可以解讀成愛的聲音吧。時常,我總覺得,永恆之愛的概念只是人在自我期盼中產生的完美情節的一種並不真實的幻念,它在互動的慾望世界裡變化,總還是要有所報才能得成,這將是必然的法則,唯其如此,才能讓虛實相互銜接的生活有平凡的面目和長久的力量。但願意把一柄綠枝椏,一朵木蘭花,在書頁間,由嫩綠季節保存到乾枯衰落時,依然放在隨手可以拿到它的書架上,這種用一生來守侯的,其中所求,既是「匪報也」,也有「吾願也」的一份歡喜。這更算是愛的聲音了吧。然而,這個能夠在某個未知路口展開的畫面里,木瓜熟了么?
詩中的「投」字、「報」字,這是善念的果實和欣喜的花,是相遇時知心的笑,是琴鍵上可以彈奏的歡快流暢的音符,是木瓜的溫軟和美玉里的清涼和喜悅的平靜,是愛所能成型的元素里起始的節拍。
21. 黍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王風.黍離》
黍有《王風》之歌,始有千年不朽。黍若有靈,便是和人同生共滅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浩雀當鳴,以求同音,人心悲歌,覓的是個知己,千年而有同嘆的,是因為同負一個永恆孤獨的背影。這就有了「黍離之悲」,有了千古人心的滄涼滋味。
⑽ 哪裡可以買到室內綠植養護方面的書籍
當地新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