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紅盆栽
❶ 狀元紅桂花和單桂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別
1、性質不同:丹桂是桂花中花色最深的一類。桂花為雙子葉植物綱。狀元紅為常綠灌木版或小喬木。權
2、形態特徵不同:狀元紅樹冠圓球形,分枝較多,內膛比較豐滿。丹桂樹通常高3-5米,最高可達到18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
(1)狀元紅盆栽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把花燦爛營養肥加適量水分與土壤攪拌均勻,保障營養促進生根防腐爛提高成活率。
2、扦插或者嫁接初期早晚可以曬太陽,直到生根穩定健康生長,根據愛好修剪枝條。
3、根據植株大小,每過三個月左右補充適量花燦爛營養肥。
4、栽培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扦插一種是嫁接。扦插需要剪下健壯枝條留下少量葉子,下部傾斜剪斷,插入土壤中。嫁接需要挑選合適直徑的枝幹,在母本剪出倒三角巢,嫁接條底部剪出對應大小的三角接頭,對齊包嚴固定。
❷ 求教:狀元紅桂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狀元紅』採用扦插育苗繁殖。但一般扦插成活率較低,僅在60%左右。
可採用桂花本砧苗嫁接『狀元紅』接穗,以加快該品種的繁殖速度。
扦插
在春季發芽前進行,選一年生枝條作插條,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內,上面覆蓋塑料薄膜,放在蔽陰處養護,立秋後即可生根。
1.扦插時間。5月中旬到6月下旬為最適時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認為桂花早春就萌發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進行扦插,實踐證明,那時插穗木質化程度雖然較高,但氣溫地溫均較低,扦插後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爛變質。
2.插穗的選擇與處理。用當年萌發的嫩梢進行扦插。為使插穗健壯飽滿,在冬季必須對采穗母樹進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個月施2-3次速效肥料進行催條,如春季乾旱還應注意灌水,實踐表明:飽滿和組織充實的枝條容易形成根的原始體,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條則相反。插穗的長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應迅速放入室內通風陰涼處,並及時噴霧狀水,濕潤葉面,保持插新鮮狀態。整修插穗時應保留頂葉5-6片,為避免扦插時過於擁擠以及防止葉片互相嵌合,可以將葉子剪半。據觀察,桂花插穗大多在節上生根,而在節間生根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個節,如插穗末端剛好在節上那對生根更為有利。有萘乙酸處理插穗是促進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萘乙酸快浸比不處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3.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後即移出,即把插床當作中間過渡,則密度還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營養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礎。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體,而後長出不定根,其插穗發根不是在癒合組織部位而是集中在節上,少數在節間的皮層部位。據觀察,平均每株產生側根19條,其中在節上生根13條,在節間皮層部位生根6條。如有二節生根,其中以下節生根較上節生根為多。據外形觀察,桂花也和其他樹種一樣都形成癒合組織。癒合組織位於插穗在末端,在皮層部位與木質部之間形成瘤狀突起,並於插後15-20天形成,如果未經萘乙酸處理,癒合組織的形成還可能推遲。形成癒合組織大約穩定7-10天便開始產生新根。
嫁接
桂花樹嫁接的砧木一般為女貞或水蠟,多採用腹接、靠接法或撕接法。撕接法操作簡單,成活率可達93%左右。具體方法是:在春芽未萌發前,從母樹上取健壯的一年生枝條,剪去一些葉片,置於低溫、濕沙中貯藏,待砧木萌動時進行嫁接。嫁接時先將砧木在離地面10厘米處剪斷,選光滑面將樹皮劃成「Ⅱ」型,長約2-3厘米,寬3-4毫米,撕開「Ⅱ」處樹皮,再把削成不等邊楔形的接穗插入砧木「Ⅱ」處,用薄膜帶包紮。當接木新梢長到10-15厘米長時,將砧木上的萌芽枝櫱全部剪除。6-8月注意抗旱、追肥和除草。盆栽桂花可用靠接法。先將砧木在盆中養活,6-7月梅雨季節選與砧木粗細相近的兩年生桂花枝連盆靠接,成活後於「白露」前剪下即成新株,當年就能開花。
❸ 狀元紅花卉朱槿『種在地上能過冬嗎
這兩種花卉在外邊不能過冬要挪到屋裡
❹ 盆栽牡丹狀元紅的根系
ksadkfhkajhfdkhfsdakjfhk
❺ 硃砂桂盆景和狀元紅盆景哪個盆景更好
兩種都隸屬於丹桂,相似點挺多的。哪個顏色更深些不知道,但硃砂桂比狀元紅值錢。現在很多花商拿狀元冒充硃砂在賣。
❻ 「狀元紅」火棘盆景培育十分不易,養殖過程中應該著重注意哪幾點
經常養花的人肯定知道,「狀元紅」火棘盆景培育是十分不容易的,當然如果養殖的非常好的話盆景會十分好看,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應當小心謹慎。那麼有哪些方法能讓它長得更好呢,接下來讓我們盤點一下。
在盤點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火棘的生活習性,這樣才能針對性培養。
初上盆的火棘樹樁,每天早上八點、下午十六點澆一次水,每次澆水時需把所有枝幹噴濕。在新芽長到5-6cm時,可以一天澆一次水,但這時盆土不可太濕。新芽長出8-10cm後,由於新根已經長成,因此澆水就要澆透。
❼ 桂花新品種的狀元紅
一、特徵特性
樹冠呈球形,分枝較多,內膛比較豐滿。樹皮淺灰色。皮孔圓形或橢圓形,較隆起,棕紅色,數量較多,每20平方厘米標准樣上分布6~8個。葉片對生、革質較厚,成熟葉墨綠色、略有光澤,葉片為披針狀長橢圓形,平均長11.5厘米、寬3.5厘米,長寬比3.2。一般具側脈8~13對,側脈與網脈較明顯。葉緣基本全緣,偶先端有疏齒,基本平直,但反曲明顯。葉尖短尖或長尖,且先端反曲。葉基楔形,葉柄黃綠色、長9~14毫米。
二、生長習性
狀元紅對栽培環境的要求與遠緣親本「丹桂」一樣,需要溫暖濕潤的氣候和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國家林業局建議該品種的適宜種植范圍是:長江流域海拔500米以下、pH值5.5~6.5、土層深厚肥沃地區。
三、繁殖方法
主要採用扦插育苗繁殖,成活率約為60%,也可以採用桂花本砧苗嫁接狀元紅接穗,以加快本品種的繁殖速度。
四、開發利用
桂花新品種狀元紅樹冠濃密,造型良好;分枝力強,生長量大;花徑大、花量多、花色紅艷,觀賞價值極高,非常適合公園景點和小區庭院種植,也是北方地區盆栽的良好材料。
❽ 花木盆栽中有狀元紅嗎這個怎麼樣
名稱:火棘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BB%F0%BC%AC&in=23805&cl=2&cm=1&sc=0&lm=-1&pn=3&rn=1&di=363582608&ln=397
學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別名:火把果、救軍糧
科屬:薔薇科火棘屬常綠灌木。
產地分布
分布於中國黃河以南及廣大西南地區。全屬10種,中國產7種。國外已培育出許多優良栽培品種。產陝西、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區。
形態特徵
側枝短刺狀;葉倒卵形,長1.6~6厘米,復傘房花序,有花10~22朵,花直徑1厘米,白色;花期3~4月;果近球形,直徑8~10毫米,成穗狀,每穗有果10~20餘個,桔紅色至深紅色,甚受人們喜愛。9月底開始變紅, 一直可保持到春節。是一種極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觀果植物。適作中小盆栽培,或在園林中叢植、孤植草地邊緣。
培育繁植
常用扦插和播種法繁殖,播種開花較晚。播種於果熟後採收,隨采隨播,亦可將種子陰干沙藏至次年春季再播。扦插可於春季2-3月選用健壯的1-2年生枝條,剪成10-15厘米長的插穗,隨剪隨插;或在梅雨季節進行嫩枝扦插,易於成活。
生長習性
喜強光,耐貧瘠,抗乾旱;黃河以南露地種植,華北需盆栽,塑料棚或低溫溫室越冬,溫度可低至0℃~5℃或更低。
園林用途
在庭院中作綠籬及基礎種植材料,也可叢植或孤植於草地邊緣或園路轉角處。
【別名】火把果、救軍糧、救兵糧、救命糧、赤陽子、紅子、豆金娘、水搓子
【來源】薔薇科火棘屬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P. crenatoserrata (Hance) Rehd.],以果實、根及葉入葯。秋季采果,冬末春初挖根,曬干或鮮用,葉隨用隨采。
【性味歸經】甘、酸,平。
【功能主治】
果:消積止痢,活血止血。用於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小兒疳積,崩漏,白帶,產後腹痛。
根:清熱涼血。用於虛癆骨蒸潮熱,肝炎,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帶,月經不調,吐血,便血。
葉:清熱解毒。外敷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果:1兩。根:0.5~1兩。葉:外用適量。
火棘在園林中的應用
火棘是薔薇科常綠或半常綠灌木,大多分布於華中和西南地區。火棘枝葉茂盛,初夏白花繁密,入秋紅果累累,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下面談談火棘在園林綠化中的運用。
一、製作綠籬
因其適應性強,耐修剪,喜萌發,作綠籬具有優勢。一般城市綠化的土壤較差,建築垃圾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清除,火棘在這種較差的環境中生長較好,自然抗逆性強,病蟲害也少,只要勤於修剪,當年栽植的綠籬當年便可見效。火棘也適合栽植於護坡之上等。據筆者觀察,任其自然發展的火棘枝條一年可長至1.2米,兩年可長至2米左右,並開始著花掛果。
二、在草坪、道路綠化帶中布置
火棘作為球形布置可以採取拼栽,截枝,放枝及修剪整形的手法,錯落有致地栽植於草坪之上,點綴於庭園深處,紅彤彤的火棘果使人在寒冷的冬天裡有一種溫暖的感覺。火棘球規則式地布置在道路兩旁或中間綠化帶,還能起到綠化美化和醒目的作用。
三、在景區點綴
火棘作為風景林地的配植,可以體現自然野趣。試想:在一片山坡前或一處怪石嶙峋的景區,我們猛然發現一大片如火如荼的火棘展現在眼前,眼前將會為之一亮。
四、作盆景和插花材料
火棘耐修剪,主體枝幹自然變化多端。火棘的觀果期從秋到冬,果實愈來愈紅,如武漢東湖磨山盆景園每年展出的火棘盆景,都會引來遊客駐足流連。火棘的果枝也是插花材料,特別是在秋冬兩季配置菊花、蠟梅等作傳統的藝術插花。
❾ 狀元紅的栽培方法
盆栽前的准備工作
牡丹盆裁前主要做好培養土的配製和備齊花盆。牡丹為深根肉質花木,須根少,作為盆栽,盆的容積有限,這就造成根部營養面積相對減少.容易使地下與地上部分營養失調,從而影響盆栽牡丹的正常生長發育。
要使盆裁成活率高且能開出令人滿意的花朵,首先要科學的配製培養土。培養土要在盆栽前一個月開始配製。待其腐熟後方可使用。根據牡丹的生長特性,培養土應疏鬆、肥沃、腐殖質含量高、肥效持久而又易於排水為宜。比較理想的培養土配方是把腐殖質土、馬糞、園土、粗沙子或爐渣按2:1:2:1的比例配好混合均勻。並用人糞尿封好腐熟30天後備用。初栽時花盆可選用25x25厘米的瓦盆即可,長大後可再換成口徑35厘米;深30厘米的大瓦盆。
盆栽時間和方法
牡丹盆栽的時間和大田分栽時間基本一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宜,過早栽植易秋發;過晚根部生長緩慢,植株生長不旺.甚至來年花後容易枯死。盆栽之前,先將苗木挖出晾曬1-2天,使根失水變軟,便於修剪和栽植。栽植前,格花盆放在水池中吸足水分;栽植時,先在盆底排水孔墊一片瓦片,防止漏土;再鋪上3-5厘米厚的小石子或大爐渣等物,以利排水。栽植前還要對牡丹苗木作整形修剪,使地上地下部分均衡;造型美觀,又便於栽培管理。
首先剪去傷病、過密的交叉枝和過長的根,並用1%的硫酸銅液將根部作5-10分鍾的消毒,然後把苗木放在盆中央陸續填土,邊填土邊用手壓實、注意不要填的過滿。栽好之後,盆面可配上太湖石、英石、筍石與牡丹株相依為伴,不僅增加盆栽牡丹的美觀,還可起到保濕隔溫作用。
澆水
盆栽因其容量較小,裝土少,持水量有限,因此,必須及時澆水,方能保持社丹的正常需水量,裁好後應馬上澆透水一次,以後視土壤干濕每隔3-4天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若澆水過量。土壤過濕或積水還會爛根。尤其夏秋季節,更應控制盆土的濕度,做到見干見濕。夏季干時,應在清晨或夜間燒水,秋季只要不是太干就不必澆水。過濕易秋發,來年春天不開花。
施肥
盆中養分有限,只有適時追肥,才能保證牡丹正常生長發育。追肥可從第二年春季開始,用芝麻、花生、豆餅用水泡至發酵後施用。施用時要兌水,做到寧淡勿濃,勤施少施結合澆水時施肥。生長期每周施肥水1-2次;開花前和花期可每周澆肥水一次;花謝後宜養花並略施輕肥或進行葉面噴肥,冬季休眠期可不追肥。
度夏與排水
牡丹忌久雨過濕和炎熱酷暑,遇到長時間的高溫多濕天氣,會使葉片桔焦、爛根。盛夏酷暑時期,可將盆裁牡丹集中埋入土中防暑降溫,並保持排水通風良好。在陰雨天要把花盆頓倒,防止盆中積水。其生長中的病蟲害防治與大田牡丹防治方法亦同,盆中遭螞蟻或蠐螬危害,可用1000倍敵敵畏溶液代水澆灌殺死。
修剪和越冬
為改善牡丹的通風透光條件,使養分集中,秋、冬季落葉後,也要進行整形倍剪。剪去過密的枝條,如並生枝、交叉技、內向技及病蟲害技等,使植株保持造型美觀。秋末冬初。可將盆裁社丹埋入土中,枝條露在地上土外,上邊用草或壅土加以保護越冬。第二年開春去掉覆蓋物,放置透風向陽處,加強肥水管理,令其自然開花。也有的放在溫室或塑料大棚內,根據節日需要促使其提前開花。
另具有關資料介紹,在牡丹花開前,用1%濃度的硫代硫酸銀溶液噴射盆裁牡丹,可使脫蕾減少55%,花期還可延長1/5的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