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灰霉
⑴ 植物的灰霉病的症狀是什麼
灰霉病是花卉常見病害,嚴重時可引起大量落花落葉,影響植物開花,降低觀賞價值內。灰霉病容的病菌很容易產生抗葯性,原因是遺傳性的改變,即基因突變,產生抗性突變體。
主要為害葉片、枝條和花器。葉片染病多在葉尖或葉緣處出現褐色水漬狀斑,隨後病斑迅速擴展,變褐色軟腐。呈「V」字形向內擴展,或形成灰霉的大圓斑。枝條染病出現水漬狀小點,後擴展為長條形病斑,出現莖腐,病部以上枝葉枯死。花蕾和花瓣染病先在邊緣產生水漬狀褐斑,後花瓣腐爛黏附在一起。濕度大時,發病的位置布滿了灰色霉層,乾燥時花瓣變褐乾枯。採下來的切花如帶菌,只要條件適宜,貯運中該病仍繼續擴展。
⑵ 室內養的盆栽植物長黴菌,葉子長病斑,怎麼回事
室內的植物養得健壯一些,比那些長得弱的抵抗病蟲害能力就強很多,為了讓植物長壯些,那就要滿足它們的生長需求,比如給適宜的土壤,保持栽種間距,注意保持溫度、濕度和適當光照,注意定期澆水。
⑶ 灰霉病嚴重怎麼治
(1)農業防治。
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耐病品種。與非禾本科作物輪作,避免或減少連作。選用無病種子,適期早播、淺播,避免在土壤過濕、過干條件下播種。增施有機肥、磷鉀肥,返青時追施適量速效性氮肥。合理排灌,防止小麥長期過旱過澇,越冬期注意防凍。勤中耕,清除田間禾本科雜草。麥收後及時翻耕滅茬,促進病殘體腐爛。秸稈還田後要翻耕,埋入地下。
(2)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可減輕苗腐,保苗率高。可選用種子質量0.2%~0.3%的50%多菌靈、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
(3)田間噴葯。
用25%丙環唑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黃淮冬麥區在孕穗至抽穗期噴葯。大發生年份應在第一次噴葯後7~10天再噴1次。
⑷ 植物的灰霉病有哪些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及分生孢子在病部或病殘體上越冬。春季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直接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該菌發育的適溫10~32℃,最低4℃,最適宜氣溫20℃左右。當空氣相對濕度高於90%以上且持續時間較長,如連續陰雨濕度大、空氣不流通透光差,尤其在塑料薄膜的溫室里發病重。在這種環境條件下葉片、花器很容易染病。貯運過程中溫度不穩定,濕度大,花上結露時該病發生也較重。
⑸ 灰霉病如何防治
防治葡萄灰霉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清潔果園:
病殘體上越冬的菌核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版,因此,應結權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徹底清園並搞好越冬休眠期的防治工作;春季發病後,應仔細摘除和銷毀病花穗以減少再侵染菌源。
(2)加強果園管理:
控制速效氮肥的使用,防止枝梢徒長,抑制營養生長,對過旺的枝蔓進行適當的修剪,或噴施生長抑制劑,搞好果園的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等,有較好的預防灰霉病的效果。
(3)及時防治害蟲:
防治害蟲可減少果粒傷口,使灰霉病不易侵染果粒。
(4)葯劑防治:
春季萌芽期噴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前噴1~2次葯劑預防,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和瑞水分散粒劑12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但灰霉病菌對多種化學葯劑的抗性較其他真菌都強。另外,75%達克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多抗黴素400倍液等也可以兼治灰霉病。
⑹ 植物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是什麼
1.農業防治種子消毒可殺滅附著在花卉種子表面的真菌,用10%磷酸三鈉葯液浸種20分鍾,用流水沖洗40分鍾後使用。也可用52~55℃溫水浸種15分鍾。對盆土、花盆、種球進行消毒。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料,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時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長而加重病害。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及黃葉。陰雨天應注意室內通風,充分透光,尤其氣溫在20℃左右時。
2.葯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噴施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霧1次,連噴2~4次。還可用40%嘧霉胺懸浮劑1200倍液、或氟硅唑(福星)40%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氟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500~2000倍液噴霧。
⑺ 花卉灰霉病怎麼防治
灰霉病是花卉上的一種常見病害,寄主范圍廣,能為害寄主的葉、莖、花及果實。花卉被害後,一般開始時出現水漬狀斑點,並逐漸擴大,隨即變成褐色或黑褐色,具有不規則的輪紋,天氣潮濕時,病部長出灰色霉狀物。不同的寄主被害程度與部位不同,按照花卉被害程度,大體上可分為以下3類:
為害普遍而又嚴重,能造成全株死亡的有:牡丹、四季秋海棠、四季櫻草、大麗花、翠菊、倒掛金鍾、荷包花、金盞菊、大岩桐、玻璃翠等。
為害普遍但不嚴重,能引起局部受害的有:天竺葵、竹節海棠、毛葉海棠、球根海棠、八仙花、梔子、石蓮花、瓜葉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月季、杜鵑、仙客來等。
為害花,引起花腐、花落的有:一品紅、山茶、鳶尾、含笑、旱金蓮等。此病是一種真菌病害,主要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殘體上和土壤中越冬,翌春借風雨傳播蔓延。陰雨連綿,排水不良,發病較嚴重。
防治方法:晚秋徹底清除病株殘體,集中燒毀;實行輪作或用五氯硝基苯與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均勻,每平方米用葯8~10克進行土壤消毒;選用無病株作繁殖材料,栽種前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10~15分鍾;發病初期及時剪除病葉,噴灑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灑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
⑻ 如何防治灰霉病
防治葡萄來灰霉病應采自取以下措施:
(1)清潔果園:
病殘體上越冬的菌核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因此,應結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徹底清園並搞好越冬休眠期的防治工作;春季發病後,應仔細摘除和銷毀病花穗以減少再侵染菌源。
(2)加強果園管理:
控制速效氮肥的使用,防止枝梢徒長,抑制營養生長,對過旺的枝蔓進行適當的修剪,或噴施生長抑制劑,搞好果園的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等,有較好的預防灰霉病的效果。
(3)及時防治害蟲:
防治害蟲可減少果粒傷口,使灰霉病不易侵染果粒。
(4)葯劑防治:
春季萌芽期噴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前噴1~2次葯劑預防,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和瑞水分散粒劑12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但灰霉病菌對多種化學葯劑的抗性較其他真菌都強。另外,75%達克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3%多抗黴素400倍液等也可以兼治灰霉病。
⑼ 花卉灰霉病都有什麼症狀
灰霉病是草本花卉上常見病害,為害仙客來、四季海棠、牡丹、菊花、芍葯、天竺葵、鬱金香、紫露草等。在溫室條件下更容易發生,為害葉、莖、花、果。灰霉病症狀較明顯,在潮濕條件下可見到灰色霉層。如仙客來灰霉病,受害部位是葉、葉柄及花瓣。發病時在葉邊緣產生褐色病斑。葉柄、花柄先軟化,後腐爛。在濕度大時,出現灰色霉層,即病原菌分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花瓣受害時變色,如白色品種變為淡褐色,紅色品種變為淺紅色,嚴重時花瓣腐爛,密生灰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