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魚盆栽
❶ 瑪麗魚的養殖
不要急,還沒到時候。一般瑪麗魚繁殖周期,相比孔雀魚之類的,卵胎生熱帶魚,要長些。一般繁殖周期都在40天左右,所以不要急,耐心等待,細心觀察就好了。要注意些什麼!主要就是換水,有好多魚友朋友都問我,一般小型科熱帶魚,都多少天換一次水,如果在你有過濾泵的情況下,2-3天攢一次水,不用換水,一般1-2個月徹底換一次水就好了,我養魚的經驗就是少換水,勤攢水。這樣你的小魚就不會因為水質,原因生病死亡了。如果沒有循環泵,只是普通的魚缸,建議你每天隔天,攢一次水,7-10天換一次水,比較合適。再就是注意的,在換水時,一定要注意水的溫差,不要超過3度,否則魚很容易生病的,特別是要生小魚的母魚,不要因為水溫溫差過大,激到母魚,那樣母魚很容易早產,或生死胎現象。好了以上是給你的建議,祝你養魚成功。
❷ 求金瑪麗魚和黑瑪麗魚的養殖方法
注意養黑瑪麗,要經常在水中添加適量鹽,否則易患水霉病。幼魚和成魚要分開養,分則會被咬死或吃掉。飼養小魚要保持水質清潔,水要熟水,就是已經困好的,最好暴曬幾天,不贊同水不經常換的說法,新水是能夠刺激小魚迅速成長的必備條件。
剛出生後的小魚一天以後可以投食,可以喂蛋黃。弄碎融化在水中最好,一周後可喂水蹦這樣的活食。特別注意:喂蛋黃必須勤換水,最多兩天一次,由於蛋黃太過營養,水質會迅速變壞細菌滋生。 瑪麗魚是30——40天就會產子一窩的,注意產期。要生產前的明顯症狀就是臀鰭後生殖孔有明顯的胎斑,肚子會很大,並且生殖孔突起。第一窩10——20條,第二窩30——50條,第三窩會有70——100條,甚至200條
❸ 怎麼養瑪麗魚
瑪麗魚性格溫和,飼養容易,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弱鹼性的硬水,適宜水溫為20℃~24℃,水溫低於18℃易患水霉病和白點病。食性頗雜,容易接受各種動物性活餌以及人工餌料,同時,也喜歡啄食水草、水族箱缸壁上蔓生的青苔,所以在飼養過程中,不但要注意需要定期喂飼植物性餌料,以助其生長發育的同時,還應該注意,由於瑪麗魚喜歡啄食的特性,在水質環境較差或嘴部受傷的情況下,極易感染細菌導致口霉病的發生。
❹ 瑪麗魚小魚怎麼養
剛生下的小瑪麗要母子隔離,防止母魚吞食小魚。小魚生下後24小時內不要進食,控制好水溫。25-27度,只要溫度夠。進食好解決。買些干魚食。碾碎了撒在水裡就o了。不要太多。一點點就足夠了。
❺ 馬麗魚的養法
黑瑪麗(Poecilia sphenops var.)又名黑茉莉、黑花鱂、黑姑娘
胎鱂科花鱂屬,產地墨西哥及中美洲。
它們是常見熱帶魚中唯一全身墨黑色的種類,連眼睛也不例外,因此非常容易識別。身體長紡錘形,頭小,吻尖,尾柄側扁,從側面看幾乎同腹背部一樣寬。背鰭位於身體背部中央,比較有特色的是背鰭的鰭條長度大致相等,所以背鰭呈現長方形。雄魚較雌魚小而纖細,臀鰭依然是起交接器作用的棒形。雄魚體長5~6厘米,雌魚體長約7~8厘米。
黑瑪麗其實是由橙色為主的墨西哥瑪麗魚通過品系繁育產生的黑色變種,所以在個別的黑瑪麗中能見到身體泛出淺斑的返祖現象,不能錯以為是稀罕的品種。
時常聽有些養魚的朋友講起這種魚如何不容易養好。這種說法並非毫無根據。它們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魚種,特別喜歡跳躍,在打開頂蓋換水的短時間內也會跳出水箱,因為顏色在陰暗處不明顯,不能被及時撿回水族箱而殞命的情況並不少見。與胎鱂科其它種類相比,瑪麗魚類的繁育不算太容易。其實覺得它們難養的原因是我們習慣上把它們當作同劍尾或孔雀生理需求完全相同的魚來對待,致使它們的生理需要不能得到滿足造成的。
跟胎鱂科家族的其它成員相比,瑪麗魚類有2點較特別:一是喜歡硬水,在大多數熱帶魚喜歡的微酸軟水中雖然能成活,但會不安地躁動,一旦換成硬水,跳躍次數明顯減少;二是它們比別的胎鱂魚更愛吃素,一定程度上說明它們比較膽小,不適合與別的快游魚混養。飼養管理時要勤換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可以使它們的體質更強健。不少人都注意到黑瑪麗喜歡啄食藻類,於是在它們生活的水族箱中密植水草,想法固然可取,但常常忘記大多數水草在黑瑪麗喜歡的微咸硬水中生長不良,而且種草的水族箱換水次數都比較少,致使水中酸度增加,水質變軟,於是種草和養魚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草養好了魚卻不喜歡,魚養好了草又長不好。我的經驗是,如果要養好黑瑪麗,在養水藻的同時不一定非要養好水草。(實際上,水草多的水體藻類不一定好。)水族箱可以鋪底砂並加強光照,勤換水,略加鹽。如果要種草,也要挑選耐弱鹼性硬水的品種;如果要混養,建議試著跟小型的東非慈鯛類混養。飼料可喂商品顆粒料和燙過的菜葉,少喂活餌。水藻較多時依然要補充少量其它飼料。
黑瑪麗多在水溫較高(28℃)時發情繁育,雄魚激烈追逐雌魚。交尾後的雌魚最好單養等待生產,否則易造成雌魚流產。黑瑪麗每次產仔魚僅12~60條,但個體較大。繁殖周期約4周,仔魚在5月齡達到性成熟。
如果了解黑瑪麗喜歡怎樣的環境條件,它們確實是「怎樣擺弄都不太會死」的種類。它們喜歡被「折騰」:在較大的溫差、變化很大的水質下都能成活,價格也便宜,極其適合在簡單的水族箱中作為初學者的試驗對象。記得多年前有一次冬季停電,等我下班時,水族箱的水溫已降至10℃左右,其中的黑瑪麗還活著。
主要變種有燕尾黑瑪麗,區別特徵是該魚尾鰭上下鰭條都延長如燕尾,背鰭略大,體型也稍大些。飼養方法類似黑瑪麗。
❻ 瑪麗魚的小魚怎麼養活~
小魚生出來了後,可以先把小魚先往盆里,要不成年魚就吃了,我家就是這樣的,水溫要保持在28度左右就行了,千萬不要把小魚放到缸里!
❼ 剛生的金瑪麗魚怎麼養
銀瑪麗的仔魚飼養並不難一點。
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一、只要掌握好餵食和換水就可以了,第一天不要餵食,第二天才喂。
水溫對魚的生長發育很關鍵,瑪麗的溫度應該在25左右,小魚一般都是喜歡老水,只要不是太渾濁不要換的太勤,每天投喂2~3次,每次以20分鍾內吃完為佳。注意要及時清理糞便和殘料,以免夏天氣溫高水質變壞。
二、餵食方面有幾種方法:
1.喂草履蟲、豐年蝦、水蚯蚓。豐年蝦可以到魚鋪買卵來孵化。
2.雞蛋黃,可以捏碎用紗布包住,喂的時候在魚缸里晃晃.也可以用一小部分放到水裡.
3.飼料.如果喂大魚的飼料是固體顆粒飼料,可以把它研碎,投放到水裡,飼料會被泡軟,小魚就能吃了。
魚仔比較小,如果能捕撈到小紅蟲或培養的「灰水』(包括草履蟲)來投喂更為理想,但切忌多喂,防止敗壞水質。
三、在換水時要注意水質和溫度不要差距太大,不然小魚就要出事了。
四、小魚體弱,注意不要讓它得病了,有病就要馬上治療,最好用專用葯。
當小魚大到一定時候,就能像大魚一樣飼養了。
❽ 剛出生的瑪麗魚怎麼養
其實也不難,重要的是餵食和換水。
1.剛出生3天,不要喂東西吃。到第4,5天的時候,喂一點熟蛋黃,記住,一定要少,否則污染水質,那就麻煩了。
2.水渾了就要換,把要換的水在
太陽底下曬三天,兩水溫度要一樣,換水時,那一個玻璃杯或小碗,把小魚逼進去,放到該換水中,不要讓小魚直接接觸到空氣,對小魚不好。
記住這兩點,希望能夠幫到你,請一定要採納,謝謝哥哥或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