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改茶盤
Ⅰ 木做的茶盤是用什麼油漆的
首先你茶盤是什麼材料的,竹木的可以用牙膏;石材的用香蕉水;
Ⅱ 竹製的茶盤發霉,怎麼處理
霉斑是黑色、灰色和褐色的斑點,生長在溫暖、潮濕和光照少版的環境中。按照權以下步驟可以完成:
1.用三份水兌一份家用漂白劑形成混合溶液。
2.用海綿蘸取混合溶液塗在有霉斑的地方,覆蓋霉斑周圍30-60公分的區域。
3.保持溶液在表面留存至少20分鍾,待其變干後,再添加適量的溶液。
4.用水徹底沖洗。
5.用溫和的清潔劑清洗表面,並再次用水沖洗。
6.用漂白劑時,始終佩戴護目鏡、橡膠手套和舊衣物。請勿將漂白劑與氨水產品混合,以免產生有毒的氣體。
Ⅲ 木質茶盤必需刷油漆嗎
木質茶盤來必須刷源油漆,刷PU的好點,相對來說PE的漆膜比較厚,但是比較脆,NC的就沒有那麼好的防水,和耐磨。PU的附著力好點。PU是Polyurethane的縮寫,中文名為聚氨基甲酸酯簡稱聚氨酯。由於,只需要簡單修改配方,便可獲得不同的密度、彈性、剛性等物理性能。目前,已大量替代玻璃纖維保溫材料、木材、傳統橡膠製品等。
聚氨酯樹脂(Polyurethane Resin)作為一種具有高強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醫學等領域廣泛應用。聚氨酯彈性體用作滾筒、傳送帶、軟管、汽車零件、鞋底、合成皮革、電線電纜和醫用人工臟器等;軟質泡沫體用於車輛、居室 、服裝的襯墊 ,硬質泡沫體用作隔熱 、吸音、包裝、絕緣以及低發泡合成木材,塗料用於高級車輛、傢具、木和金屬防護,水池水壩和建築防滲漏材料,以及織物塗層等。膠粘劑對金屬、玻璃、陶瓷、皮革、纖維等都有良好的粘著力。此外聚氨酯還可製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Ⅳ 如何改造儲水式茶盤成排水式
打孔用排水式的銅專頭就可以了
在日常使用中要保持茶盤內乾燥。使用完茶盤後要用棉布容把茶盤上水分擦乾,使用完茶具放在茶盤上也要先擦乾,避免茶盤上長期積存大量的水而導致茶盤木質膨脹。
另外要避免茶盤受到陽光直射,防止茶盤表面油漆氧化褪色和因高溫烤曬而開裂。每次喝完茶之後都要及時清理干凈茶盤上的污垢,但是清洗以清水為主,不能使用鹼性清潔劑。
(4)盆景改茶盤擴展閱讀:
茶盤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利器和重物對茶盤的傷害。茶盤上不宜擺放水果刀之類的利器和質量過重的東西,以免刮花和壓壞茶盤。擦乾茶盤的布巾也最好選用吸水性好的柔軟的棉布。
另外不要使用粗糙的布料,以免劃傷茶盤。經常不使用茶盤的時候,可以在清理干凈並擦乾的茶盤上打上食用蠟,進行拋光保養,延長茶盤的抗氧化能力,使茶盤光亮如新。
除此之外茶盤在室內擺放的位置應遠離門口,窗口,風口等空氣流動較強的部位,更不要受到陽光的照射。同時應保持室內不潮濕,可以開空調排濕,減少木材吸濕膨脹。
Ⅳ 自製茶盤用什麼木料
紫檀木
緬甸花梨,學名大果紫檀,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緬甸、寮國、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西部和新加坡等地
特點
1、材質硬重,密度高
2、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濃郁的果香味,香氣悠遠醇厚
花梨癭
關於花梨癭,癭木並非指某一種木,而是樹干或樹根的結瘤部位。此處紋理特殊,有旋轉的細密花紋,有一種自然的病態之美,古人謂之「滿架葡萄」。
花梨癭一般就是指大果紫檀的根部結瘤的那部分。
在古代,癭木經常被拿來做茶盤,那時候基本都是干泡的茶盤,癭木茶盤用的時間越長,他的顏色會越沉穩,拿來做茶盤的癭木都是大料,價格也比較高,大多是按斤來賣的,200-300一斤,而
香樟木
香樟木又名烏樟,僅分布在長江以南以及西南地區。
特點
1、香樟木含有豐富的揮發性油脂,具有濃厚的特殊香氣
2、木質細密、紋理細膩,花紋精美。質地堅韌而且輕柔,不易折斷,也不易產生裂紋,乾燥後不易變形,易於雕刻。
紫光檀與黑檀
特點
紫光檀,又名非洲紫檀,這種木料很難處理,因為它硬度大、油性高,處理起來特別費勁。心材漆黑色或黑褐色,邊材近白色,生長輪不明顯。
黑檀,別名黑紫檀,跟紫光檀比較相似,顏色會比紫光檀淺一些,偏棕色,沒有紫光檀那麼黑,能看到紋路,而紫光檀卡不到紋路。
紫光檀無大料,很少能出板材。所以做成的茶盤
金絲楠陰沉
陰沉木不單單指金絲楠,還有很多雜木,比如樟木、椿木也可以形成陰沉木的,這些木料經過上千年歷史而形成的,有的進埋在土裡,而有的則是沉在水裡,裡面的纖維都死了,所以木質比較穩定。
特點
1、金絲楠顏色偏黃,而陰沉金絲楠的話顏色偏綠一些,更加沉穩,遇水顏色加深。
2、切面除了擁有獨特的水浸紋理之外,具有光澤的金絲木紋更是必不可少的。
3、木質地溫潤、細膩、柔滑,用手輕輕撫摸原材料即可明顯感覺到
船木
我們所說的船木一般是指南方出海的大船,以柚木為主,北方多數以榆木為主,南方的這些海船料基本做之前都會用桐油煮過,然後海水浸泡好幾十年,木性十分穩定,因此船木茶盤做起來也是比較費勁的。
特點
經過海水幾十年的浸泡,海浪無數次的沖刷,堅韌耐磨,具有強烈的滄桑感,並兼有防水、防蟲的功效。且船木一般採用比較優質的硬木,這樣木材打造出來的物件不但結實,還防水防火。
Ⅵ 做茶盤怎麼上漆
先將茶盤表面磨得平整,磨粗,噴漆,待幹了,再磨粗,再噴漆。磨粗是為了讓油漆能很好地吸附在上一層木層或漆面上,不至一層很光滑地脫層。
Ⅶ 重竹的茶盤。用了幾次怎麼這樣了。有地方起來一層
那浮層托起的是一層防護漆層。如果工藝沒做到位或者使用時間長以後,防護層都會遭到茶水破壞!進而影響茶盤整體品質。竹質茶盤的使用年限是所有材質茶盤中最短,最長使用壽命的是石質茶盤,希望您以後有機會了解。
Ⅷ 手工竹子茶盤製作教程
先將茶盤表面磨得平整,磨粗,噴漆,待幹了,再磨粗,再噴漆。磨粗是為了讓油漆能很好地吸附在上一層木層或漆面上,不至一層很光滑地脫層。
茶盤就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也有各種款式,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等等。
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凈。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不能給人條條框框拘束的感覺;色要純凈,不能看起來雜亂晃眼;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材質】
製作茶盤的材質廣泛,玉、石、金、竹木等皆可取。
一、玉石類茶盤,名貴,漂亮,收藏價值大於實用價值,此類茶盤的優點是外形漂亮且色彩豐富,但玉石茶盤自身色彩十分絢麗,會起到喧賓奪主的反效果,會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品茶的氛圍,再者在喝茶時,或多或少總會留下一點茶漬和茶垢,這樣久了就會影響茶盤的整體美觀,再者玉石茶盤造價比較貴,且易磕碰,易裂,易碎等,而且現在造假也很厲害,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當受騙。
二、石茶盤,美觀大方,高貴典雅,和紅木一樣,富有中國特色傳統文化內涵,能體現中國茶文化之獨特韻味。伴隨歲月蹉跎,不但是一件與眾不同茶具,同時也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但其硬度和紫砂壺、瓷杯接近,使用時需小心,最好有壺墊杯墊相托,以免碰裂。
三、金屬類茶盤,最為簡便耐用,但是偏生冷,沒有「中國味道」。但在閩地安溪,經營鐵觀音的茶商多喜此物,家家必備,亮晶晶的一字排開,頗為壯觀。
四、竹製茶盤,輕便小巧,清雅相宜,不過略輕,質感稍差,耐腐性低,易損壞。
五、紅木類茶盤,自然雅緻,別有韻味,歷來為中國文人所推崇,天生就是茶道組合的最佳搭檔,富有中國特色傳統文化內涵,最能體現中國茶文化之獨特韻味。近些年加工水平逐年進步,雕工栩栩如生,自然雅緻,美觀大方,不足之處是需要保養。
【流程】
我很喜歡紅木類茶盤,下面給大家介紹下紅木茶盤的製作過程。
以紅木製作成的茶盤就叫做紅木茶盤。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5屬即紫檀屬、黃檀屬、柿屬、豆屬及鐵刀木屬。8類則是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的,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 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
第一步:切片,木料要斜面切割,或者縱切,這樣才能體現紅木的紋理,因為垂直的橫切面,一方面是易出現碎末,另一方面橫切面紋理比較生硬,不美觀。
第二步:規劃,畫出大概的模型,用雕刻機刻出大概的輪廓。
第三布:要初步精雕,這一步非常考驗手勁,心無雜念,手要穩,按照第一步規劃的圖案雕刻,新上手的雕刻師要按部就班的,不能大幅度抖動,否則就會破壞一副好胚子,雕刻師都要帶上口罩,防止吸入大量的木料粉塵,否則時間久了會損害肺部,患上職業病。
經驗豐富的雕刻師,都是胸中有溝壑,腹里有乾坤,每一步怎麼走,力道大小,輾轉騰挪的空間有多大,都精確萬分,不錯毫釐,而且還會隨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雕修改,讓紋理更漂亮,雕刻更生動。這一點是機器所不能比的,機器雕刻的非常的精細,但是總感覺少點什麼,老師傅說是少點靈性,沒有那種靈動的感覺。第四步:雕琢打磨,經過第三步之後,就需要開始精細打磨,在第三步的基礎上,把細節在雕琢打磨,把有瑕疵或者雕刻不到位的地方,細心的雕琢,以達到完美,然後要進行初步的打磨,打磨是為了把雕刻過程中的一些小稜角打磨完美,這一步茶盤的形狀基本上就定型。
第五步:做保護,上漆打磨,成型的實木茶盤需要防腐防水防高溫,因為是需要長時間接觸熱水或者茶水,如果不塗上一層清漆,水或者茶水很容易滲入木質中,導致色澤變烏,變得沒有光澤,所以紅木茶盤一定要上漆,主要目的是保留木質本色而防腐防蛀增光防乾裂,增加表面強度、耐臟等等優點。除了上漆,還有一種觀點是上蠟,天然的蜂蠟,這種上蠟,沒有實用意義,除非做收藏,不做實物器具用,因為蠟遇熱可是會熔的,試過很多次,上蠟真的不能接觸水,沾了水就要重新打蠟。
手工雕刻的茶盤,每一刀,每一道,滿車間的粉塵,每一片木頭的重量,每一塊油漆的味道,在胃裡,在肺中,浸透了師傅的汗水與艱辛。而這些成品卻沒人看到背後的功勞,在機械化越來越普及的現在,很多產業都逐漸的被機器所代替,茶盤雕刻行業未能倖免,機器雕刻速度快,精確,但是總感覺少一些什麼,老師傅說是少那一份靈性,少那一份用心,少那一份辛勞,這些卻都是凝聚在雕刻師的汗水裡,這永遠不會被機器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