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辣木盆栽
⑴ 剛種植的辣木苗葉有點黃怎麼回事
剛種植的辣木苗葉有點黃可能是溫度過高造成,暖棚栽培記得放風通氣即可緩解。
分析說明:
辣木苗適宜生長溫度為20度左右,溫度過高容易造成苗葉發黃。
在25度時辣木的出苗期集中、整齊且出苗率高,20度時出苗期相對長些,但出苗率最高。
以上兩個溫度下萌發的苗粗壯,葉色濃綠,移栽成活率高。
30度和35度時辣木種子出苗很快,播後第4天就開始萌發,出苗集中在播後10天內,15天後停止出苗。
但在這兩個溫度條件下辣木出苗率低,萌發的幼苗纖弱、細長、葉色黃綠,移栽後成活率低。
掌握好發芽的溫度,使發芽期的溫度保持在20-25度,為種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
所以控制溫度可緩解苗葉發黃,提高成活率。
栽培技術
一、整地定植
種植時可採用兩種方式:一是種子直播方式。即將種子直接播於種植穴內,每穴播2~3粒,覆土1.5~2cm,出苗後選留1株健壯的幼苗即可。
二是採用育苗移栽方式。即採用營養杯育苗,移栽時,注意保護幼根。種植密度要根據種植目的而定,如採摘嫩葉食用的種植密度可大些,採摘豆莢或種子的可適當小些。
二、肥水管理
辣木的需水量不大,在幼苗時期只要保持適當濕度即可,乾旱季節要適當灌水,以利於生長。
辣木耐貧瘠,一般可以不施肥,但為了促進生長、提高產量、有利於產後樹勢恢復和樹體越冬。
在採摘豆莢前,可每隔15~30d施0.3%~0.5%的復合肥水液,或在植株四周挖溝施入有機肥或灶灰。
幼樹期以淺施、輪施為宜;成年樹適當深施,可採取點施、條溝施和放射溝施肥等方法。
三、樹體管理
辣木生長迅速,一般第1年會長高至3~4m,所以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採收,一般在植株高0.5m左右進行定干。
以後每年冬季都將將植株短截至1m以下高。辣木的嫩葉可15~20d採收1次。
病蟲害防治
辣木的病蟲主要有蝶類幼蟲、紅蜘蛛、潛葉蠅和尺蠼,但危害較輕。
防治方法:用手工摘除病葉,或用阿維菌素2000倍液防治紅蜘蛛,用抑太保、卡死克等常用殺蟲劑防治蝶類幼蟲。
辣木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白粉病。
防治方法:在苗期要防止積水或澆水太多。也可用粉銹寧、甲基托布津等葯劑防治。
⑵ 怎麼種辣木子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辣木的習性,辣木樹,屬於辣木樹科。為多年生常綠小喬木至大喬木,辣木樹原產於非洲東北部和印度北部的次喜瑪拉雅山麓、紅海沿岸等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從辣木樹的原產地環境可以看出,辣木樹喜歡溫暖乾旱的環境,喜陽光。適宜溫度15-35℃。目前,我國有很多辣木樹種植基地,特別是在我國雲南、廣東、廣西、海南、台灣都有的較大面積的種植。
要想種植辣木籽苗,首先要找到能發芽,有活性的辣木籽做為種子,大家在網上購買的商品辣木籽大多經過處理,是不會發芽或發芽率極低的,所以,如果當種子使用,要告訴買家,讓買家單獨發貨,才能保證辣木籽的發芽率。辣木籽的種植時間和溫度也有要求的,辣木適宜溫度:25-35℃。冬季溫度不宜低於-2℃。土壤最好土層肥沃、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性好的壤土為宜。播種時間根據日均氣溫而定,一般日均溫度10-15℃左右即可種植。
如果是小面積種植或僅僅作為盆栽,可以先將種子浸泡12小時後,播種時手工將種子按入平整的土壤中,間距2厘米左右,播種深度1.5~2厘米為宜。播種後淋透水,然後用農膜覆蓋。一般5~7天即可出芽。
出芽後,辣木籽苗需要細心呵護,辣木移栽成活後每15天澆一次殺菌劑,並隨時注意觀察蟲害,適時噴葯,要經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但水不宜太多,以防爛根。幼苗長至5~6片葉時,即可去除遮光網煉苗,4周左右株高可達40厘米以上,辣木苗生長非常迅速,一般第1年會長高至3~4米,所以為了增加分枝及增加觀賞性,一般在植株高0.5米左右進行修剪,以後每年冬季都將植株短截至1米以下高,嫩葉可15~20天採收1次。
由於辣木樹觀賞價值高,很多愛好養花的人士把辣木樹種在陽台或庭院。辣木籽苗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時不時剪下辣木樹嫩梢做菜,真是觀賞與食用兩不誤。有一株如此珍貴又集觀賞與食用於一體的辣木籽苗在家,是不是瞬間有種高大上的感覺呢!
⑶ 辣木苗黃葉落葉,葉子發黃,然後都落了,成了光桿,這是什麼原因
我的也是,後來發現是微小的紅蜘蛛和蚜蟲造成
搬回室內養春天會重新發芽
⑷ 辣木樹種植技術視頻
形態特徵
辣木,白花菜目辣木科,原產於印度,又稱為鼓槌樹,是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全世界約有14個品種。辣木樹齡約可達20年,樹高可達7~12公尺(但可修剪成1至1.5公尺,以利家用式盆栽的栽種),樹干直徑可達20~40公分,樹皮為軟木質,根有辛辣味,枝梢頂部交織形成2~3排羽狀復葉。小葉為橢圓形、寬橢圓形或卵型,無毛。花為圓錐形花序左右對稱腋生,為兩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狀(萼杯狀),開花時向下向外彎曲;花瓣有五,白色或奶黃色,氣味芳香。
生長習性
辣木廣泛種植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對土壤條件和降雨量有很強的適應性。最初認為辣木生長在熱帶年降雨量250~1,500 毫米的半乾旱地區,現在發現在年降雨量超過3,000毫米的熱帶濕潤環境也能適應良好。辣木能適應砂土和粘土等各種土壤,在微鹼性土壤中也能生長。
辣木喜光照,主根很長,因此能耐長期乾旱。它的適宜生長溫度是攝氏25~35度,在有遮蔭的情況下能忍受攝氏48度的高溫,也能耐受輕微的霜凍。
園林用途
辣木枝葉美麗,花黃白色,有香味,通常作為觀賞樹木。種子可榨油,供工業和工藝用。辣木的功效如:嫩葉和嫩果可食用。花和樹皮可供葯用。
繁殖方式
辣木繁殖容易,播種或扦插皆可。生長很快,速度在樹木中僅次於輕木。播種苗10個月可高達3米;如果用0.8~1米長的插條繁殖,則2年即可開花,3年已可用作藤本的活支柱。它耐熱、抗旱、耐瘠,但如果水肥充足,生長速度和產量將更高。它的缺點是枝脆易折,經受不了台風;樹齡短,一般不超過20年。雖然如此,辣木仍然是一種值得發展的「寶樹」
栽培技術
一、整地定植
種植時可採用兩種方式:一是種子直播方式。即將種子直接播於種植穴內,每穴播2~3粒,覆土1.5~2cm,出苗後選留1株健壯的幼苗即可。二是採用育苗移栽方式。即採用營養杯育苗,移栽時,注意保護幼根。種植密度要根據種植目的而定,如採摘嫩葉食用的種植密度可大些,採摘豆莢或種子的可適當小些。
二、肥水管理
辣木的需水量不大,在幼苗時期只要保持適當濕度即可,乾旱季節要適當灌水,以利於生長。辣木耐貧瘠,一般可以不施肥,但為了促進生長、提高產量、有利於產後樹勢恢復和樹體越冬。在採摘豆莢前,可每隔15~30d施0.3%~0.5%的復合肥水液,或在植株四周挖溝施入有機肥或灶灰。幼樹期以淺施、輪施為宜;成年樹適當深施,可採取點施、條溝施和放射溝施肥等方法。
三、樹體管理
辣木生長迅速,一般第1年會長高至3~4m,所以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採收,一般在植株高0.5m左右進行定干。以後每年冬季都將將植株短截至1m以下高。辣木的嫩葉可15~20d採收1次。
病蟲害防治
辣木的病蟲主要有蝶類幼蟲、紅蜘蛛、潛葉蠅和尺蠼,但危害較輕。防治方法:用手工摘除病葉,或用阿維菌素2000倍液防治紅蜘蛛,用抑太保、卡死克等常用殺蟲劑防治蝶類幼蟲。辣木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白粉病。防治方法:在苗期要防止積水或澆水太多。也可用粉銹寧、甲基托布津等葯劑防治。中國有機農業網整理
⑸ 辣木樹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一、環境要求
辣木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對土壤條件和降雨量有很強的適應性。最初認為辣木生長在熱帶年降雨量250~1500 mm的半乾旱地區,現在發現辣木能很好地適應年降雨量超過3000mm的熱帶濕潤環境。辣木耐乾旱,在年降雨量250~300mm的地區也可以種植。辣木能適應沙土和粘土等各種土壤,在pH9的微鹼性土壤也能生長。辣木喜光照,耐長期乾旱。辣木的主根很長,使它可以抵抗長期乾旱。它的適宜生長溫度是25-35℃,在有遮蔭的情況下能忍受48℃的高溫,也能耐受輕微的霜凍。嚴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嚴寒過後,新芽會重新萌發長成植株。
二、土壤
辣木可以在各種土壤生存,但對於土壤酸鹼度要求不嚴格,約PH4.8-8.5,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最佳,園地應挖畦溝,避免淹水,太潮濕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上將容易造成根部腐爛,而造成植株枯黃甚至死亡。
三、灌溉
辣木並不需要太多的水份,在幼苗時期只要保持適當濕度即可,太濕或排水不良將會傷害樹苗,乾旱季節施以適當灌溉將有利於生產。
四、整枝
種植時應立支柱以免被風吹倒,造成根部受傷,第一年將會成長至4米,如不加以修剪將會筆直長至約10-12米,一般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採收通常將植株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建議在新長出嫩芽長至60公分時,摘除30公分,摘下之嫩葉可以食用,較老葉片乾燥後可以磨成粉末食用,每年可以將老株修剪至1米以下高度, 修剪後再重新施肥有利於長出新枝以利未來開花。
五、施肥及病蟲害
辣木一般沒有刻意施肥也可以成長,然而在印度一些地方,在雨季時在植株四周挖掘10公分深埋入有機肥,這樣將可以提高產量。
辣木對於各種病蟲害有極佳抵抗力,在台灣發現紋白蝶及毛毛蟲、紅蜘蛛會輕微危害植株,但並不嚴重,其他應防止白粉病,因辣木生命力極強如有病蟲害而不想施葯時,可以剪除所有的枝葉,約15天左右就可以再長出健康的辣木葉。
在國內栽培看,有蝶類幼蟲(菜青蟲或毛毛蟲)、紅蜘蛛、潛葉蠅和尺蠖的輕微危害,可用手工抓除或摘除病葉或用葯防治即可。在苗期積水或水分太多時易發生根部腐爛。
六、栽培與管理
辣木生長很快,如果幼苗期不剪枝的話,在頭一年就可以長到4米高,樹干直徑達3cm。即使剪枝過度,也可以再生出來。通常是種植後的第二年開始結莢。只要雨水充足辣木就會開花和結莢,如果雨水連續不斷,辣木幾乎可以全年連續生產,旱季通過灌溉可以促使其開花。如果為了生產果莢,第一年的花應該去除,以使第二年和以後的果莢增產。沒有產量或者枝幹太高不便於採收的老樹,可以從地面砍斷或剪枝。
為了製作葉子沙司,得到幼苗、枝梢和嫩葉,主幹和枝條上的老葉要除掉。這樣更適於做葉粉,因為莖干可以在篩分過程中被去除。果莢用於人類消費時,應該在果莢幼嫩、柔韌時採收,整個果莢都可以吃。老一些的果莢長有硬殼,但是果肉和未成熟的種子直到果莢成熟以前還可以吃。當種子用於榨油時,要等果莢在樹上變干變黃,但是還沒有裂開落地時再採收。種子可以儲存於通風良好、避光、乾燥的地方
⑹ 辣木樹種植到收成必要幾個月
一、環境要求
辣木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對土壤條件和降雨量有很強的適應性。最初認為辣木生長在熱帶年降雨量250~1500 mm的半乾旱地區,現在發現辣木能很好地適應年降雨量超過3000mm的熱帶濕潤環境。辣木耐乾旱,在年降雨量250~300mm的地區也可以種植。辣木能適應沙土和粘土等各種土壤,在pH9的微鹼性土壤也能生長。辣木喜光照,耐長期乾旱。辣木的主根很長,使它可以抵抗長期乾旱。它的適宜生長溫度是25-35℃,在有遮蔭的情況下能忍受48℃的高溫,也能耐受輕微的霜凍。嚴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嚴寒過後,新芽會重新萌發長成植株。
二、土壤
辣木可以在各種土壤生存,但對於土壤酸鹼度要求不嚴格,約PH4.8-8.5,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最佳,園地應挖畦溝,避免淹水,太潮濕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上將容易造成根部腐爛,而造成植株枯黃甚至死亡。
三、灌溉
辣木並不需要太多的水份,在幼苗時期只要保持適當濕度即可,太濕或排水不良將會傷害樹苗,乾旱季節施以適當灌溉將有利於生產。
四、整枝
種植時應立支柱以免被風吹倒,造成根部受傷,第一年將會成長至4米,如不加以修剪將會筆直長至約10-12米,一般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採收通常將植株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建議在新長出嫩芽長至60公分時,摘除30公分,摘下之嫩葉可以食用,較老葉片乾燥後可以磨成粉末食用,每年可以將老株修剪至1米以下高度, 修剪後再重新施肥有利於長出新枝以利未來開花。
五、施肥及病蟲害
辣木一般沒有刻意施肥也可以成長,然而在印度一些地方,在雨季時在植株四周挖掘10公分深埋入有機肥,這樣將可以提高產量。
辣木對於各種病蟲害有極佳抵抗力,在台灣發現紋白蝶及毛毛蟲、紅蜘蛛會輕微危害植株,但並不嚴重,其他應防止白粉病,因辣木生命力極強如有病蟲害而不想施葯時,可以剪除所有的枝葉,約15天左右就可以再長出健康的辣木葉。
在國內栽培看,有蝶類幼蟲(菜青蟲或毛毛蟲)、紅蜘蛛、潛葉蠅和尺蠖的輕微危害,可用手工抓除或摘除病葉或用葯防治即可。在苗期積水或水分太多時易發生根部腐爛。
六、栽培與管理
辣木生長很快,如果幼苗期不剪枝的話,在頭一年就可以長到4米高,樹干直徑達3cm。即使剪枝過度,也可以再生出來。通常是種植後的第二年開始結莢。只要雨水充足辣木就會開花和結莢,如果雨水連續不斷,辣木幾乎可以全年連續生產,旱季通過灌溉可以促使其開花。如果為了生產果莢,第一年的花應該去除,以使第二年和以後的果莢增產。沒有產量或者枝幹太高不便於採收的老樹,可以從地面砍斷或剪枝。
為了製作葉子沙司,得到幼苗、枝梢和嫩葉,主幹和枝條上的老葉要除掉。這樣更適於做葉粉,因為莖干可以在篩分過程中被去除。果莢用於人類消費時,應該在果莢幼嫩、柔韌時採收,整個果莢都可以吃。老一些的果莢長有硬殼,但是果肉和未成熟的種子直到果莢成熟以前還可以吃。當種子用於榨油時,要等果莢在樹上變干變黃,但是還沒有裂開落地時再採收。種子可以儲存於通風良好、避光、乾燥的地方
⑺ 辣木什麼季節種合適
辣木適合在春季種植。
辣木(拉丁學名:Moringa tree Oleifera Lamarch,英文名:Moringa tree),又稱鼓槌樹、山葵樹,屬於辣木樹科,為多年生常綠小喬木至大喬木,現已知共有14種,供食用栽培的有印度辣木樹和非洲辣木樹兩種品種。 辣木樹原產於非洲東北部和印度北部的次喜瑪拉雅山麓、紅海沿岸等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
辣木喜光照,主根很長,因此能耐長期乾旱。它的適宜生長溫度是攝氏25~35度,在有遮蔭的情況下能忍受攝氏48度的高溫,也能耐受輕微的霜凍。嚴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嚴寒過後,新芽仍可重新萌發長成植株。辣木通過種子或扦插繁殖,生長很快,幼苗期若不進行剪枝,則第一年就可以長到四公尺的高度,樹干直徑可達30公分。
辣木作為蔬菜和食品有增進營養,食療保健的功能;也廣泛應用於醫葯、保健等方面,被譽為「生命之樹」,「植物中的鑽石」。印度當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木,鮮葉可作為蔬菜食用,嫩葉類似菠菜,可以作湯或沙拉。嫩果莢也可以食用,干種子可以打成粉末作為調味料,幼苗的根乾燥後也可以打成粉末作為調味料,有辣味。辣木的花在略微變白之後也可以加入沙拉中食用。1997年,美國基督教世界救濟會開始與塞內加爾組織合作推動一項計劃,他們將辣木加入當地人民的飲食中,用以對抗營養失調及預防疾病,有顯著的效果。這種耐乾旱且成長快速的樹木也因此被稱為「奇跡之樹」,而漸為人所熟知。
⑻ 辣木樹盆栽該如何種植
辣木生長對溫度要求較高,一般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只要溫度合適,在大棚內全年均可定植。如果希望在第二年2~3月間開始供應鮮菜,則在8~9月定植為宜。種植技術可在中國有機農業網學習。
⑼ 辣木籽樹可以盆栽培嗎
這個怎麼說呢,辣木籽的產量跟生長環境、辣木籽品種有關
這個是沒有具體數值的
一般來講不看樹的大小也會有個2-3公斤
以上內容為數值惠綠寶辣木魏先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