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水草盆栽法

水草盆栽法

發布時間: 2021-02-27 06:03:00

❶ 怎樣培養水草

一、水草種植方法
1、種在花盆中:種在花盆中的水草,優點是移動方便,不損傷根系。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栽種大型水草,先將植物根系栽在花盆中,然後再埋在底石里即可。
2、直接栽種在底石之中:如韭菜、神仙草、金絲草之類,它們串根繁殖;栽種時用手指輕輕壓住根部,壓入底石中,栽種時扶正即可。栽種水草的原則是:盡可能栽淺些,以不漂起為主,如根系發達的水草,只要根系隱沒在底石下就可以了,水草栽得過深,容易在底石和水的分界面處又生出第二層,妨礙水草的生長。
二、水草種植培養
1、施基肥和根肥:將洗凈的底石鋪在缸內,先鋪入3-4cm,以0.5米用1千克基肥的標准將肥平均鋪灑在底石上面。然後將剩餘的底沙5-6cm平鋪於基肥之上,緩慢地注入備好的水。加水時要小心操作,不要直接沖動底石。施根肥:每一株水草栽種好後,把一粒濃縮根肥丸直接放於水草根底部。水草基肥可以持續穩定維持有效活性,長期供應水草生長的營養所需,是水草根部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肥料,含有大量的豐富水草所需的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可緩慢地釋放出讓水草吸收,促進水草根、莖、葉整體健康成長。
2、光照:光線過強或過暗水草都不能適應,從而不能順利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對水草的光照無論是日光還是燈光都必須適當地控制和調節才能使水草根深葉茂、正常生長,要養好水草就必須採取人為控制和調節採光量的方法。
3、溫度:在養有熱帶魚的水族箱內,熱帶魚能忍受的水溫,水草一般也不合有問題。如水族箱內沒有養殖魚的情況下,水溫忽高忽低,這種情況下水草是忍耐不了的,如從15℃上升到25℃,水草的顏色會變成黃色或者落葉。因此,保持比較恆定的溫度對養好一池草也是很關鍵的。

❷ 水草、moss養殖方法

1:絕大部分的水草需要底沙來紮根,沒有底沙基本無法生存繁殖,所以,選用好的底內沙能很大程度降低水容草的養殖難度。使用優質的水草泥能讓你事半功倍.
2:水草生長依賴光合作用,所以一個好的光源對水草養殖來說必不可少。水草光源的選擇也是一個學問,簡單的三基色熒光管就能給水草提供光線,但是光通量和色溫慢慢會變成你需要研究的問題。
3:良好的水質是水草養殖的根本,但是各種水草對水質的要求是不同的,最主要的檢測因素是水的酸鹼度PH和水的硬度GH。
4:想養好水草,水草的肥料必不可少,各種養分會隨著水草的生長而被消耗,所以需要定時補充。

❸ 幾種常見的水草栽種方法,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動

魚缸內栽培的水草一般選擇管理粗放、根系發達、株形優美的較為理想,如版:金魚草、權蜈蚣草、龍須草、皇冠草、水菊花、水蘭草等。 栽種水草通常採用盆栽、沙栽和浮栽三種方法。盆栽、沙栽適宜栽種皇冠草、龍須草、水菊花等株底生根的水草,浮栽法適宜栽種金魚草、蜈蚣草等枝節生根的藤蔓性水草。 盆栽選擇製作精美而盆底有眼的瓷質小花盆,盆底墊一些石子,將水草栽上後再用一些小鵝卵石將根壓住,裝滿花盆後,輕輕放入魚缸即可。 沙栽先在魚缸缸底鋪上3厘米左右經洗凈消毒的細河沙,然後將水草栽入沙中,用小鵝卵石將根壓住,防止因換水將水草沖起。 浮栽就是將水草直接放入魚缸,任其漂浮生長。 水草栽種到缸內後,要加強管理。一是要給予充足的光照。每天光照應不少於6小時,用日光燈給水草照明較好,各種水草均能很好生長,不會因夏季太陽光過強而灼傷葉片。二是要控制溫度。水溫保持在25℃左右對其生長最為有利,冬季水溫低時應採取加溫措施。三是要注意水草的密度,水草的種植數量應根據缸的尺寸大小來定,數量過多容易擠占魚的活動空間,不利於魚的生長,應及時進行清理。

❹ 請問水草的養植方法

水草種植的十大金科玉律:

1、底砂與水中的熱帶溫度
此句重點在強調底砂與水中之間的與字上。在水族箱底部鋪設加溫線,有一項特別的優點:就是可以迫使加熱後的水上升,而使底砂成為整個水族箱的化學和物理系統之一部份。不僅溫度會均勻分散到整個水族箱之中,而且底砂中所產生的營養鹽也會隨著水流回到水中,並流到水草的葉部。反之亦然,當水流進底砂時,氧氣會隨著水流進入底砂之中,底砂因此可保持較長的作用時間,且不會贊成死角並可避免底質變黑。有了此套加溫系統,就可模仿熱帶地區地下水的水平與垂直之自然流動。除此之外,此加溫系統僅采24伏特的低電壓,對於人類及動物是絕對無害的。

2、合適的光照
依據水族箱的大小及形狀,水族箱的光照可以使用螢光燈管、水銀燈(HGL)或金屬鹵素燈(HQI)。只要使用其中任何一種光源,均能保持魚兒的自然色彩和水草的良好生長,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確保水族箱在白天時段,有最適量的氧供應。當水中的飽和溶氧量只達到100%時,這對於養有魚類的水族箱而言是不夠的,因為不只魚類需要氧氣,就連細菌也需要氧氣來進行廢物分解(此廢物來自餌料,水草等)。此外,水草也需要一定含量的氧氣,尤其是在傍晚,為了避免晚上氧氣不足,白天一定要補足氧氣,而此只能以合適的光照來達成。

3、穩定的水質
熱帶水域,不論其年代有多久遠,其水位高低及光照狀況,特別是游動快速的水,其水質都很穩定,一些水質因子如:PH值,二氧化碳含量,硬度等都很少變化。
此需求對於完全不懂化學的門外漢而言,是很難理解的,在水族箱中需要調整到中性的PH值和維持穩定的酸度,即碳酸鹽硬度更少要在3-4度DH。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混養於水族箱中的魚類,系從酸性水質(如:霓虹燈魚)到鹼性水質(如:慈鯛科魚)都有,如要將這兩類的魚類都培育的很成功且順利,中性的PH值是最為理想的。
中性的PH值系由二氧化碳的添加來控制,然而此種控制至少必需維持碳酸鹽硬度在3-4度DH之范圍下,(因其它的酸性物質也可能產生錯誤的二氧化碳讀數),這樣才能確保必要的穩定性與一致的邊續性。而且,由於二氧化碳的添加,水中型的水草才可以確定獲得最適量的二氧化碳。

4、合乎自然的水草營養
我們知道大多數水草生長的熱帶水域的化學及營養組成,大多缺少某種營養鹽,尤其是一些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然而由於河水的結構不同,例如:密接地下水的自然湧泉可以不斷地補充營養鹽,換句話說,所有天然水域的主要化學組成都不相同。 水族箱中固定補充營養鹽是不能夠忽略的。
自來水中所沒有的營養鹽,需在定時換水時添加進去,而動物的排泄廢物及水草新陳代謝的產物,也可在換水時被移走,而屬於化學性不穩定的微量元素(如:鐵、錳及其它等),則均應每日少量添加,以免因大量使用而導致毒性之產生。

5、生物過濾系統
一般以水族箱的水容積而言,所飼養的魚兒經常過多,新陳代謝的產物不僅只由魚類產生,蝸牛及水草等也會不製造累積,並污染水質,水族飼養者為控制此過程,必須定期換水及作適當的過濾,而目前的「生物過濾作用」正後來居上,大有取代使用過濾棉,、活性碳、陶磁過濾珠等純機械式過濾作用的趨勢,所謂「生物性」意指過濾作用經由長著細菌的介質,而能將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以保持其清潔的方式。一些特殊的細菌甚至可以螯合劑的殘留及處理過多肥料的螯合物。在工業廢棄物處理技術上,也可大規模地動用此方法,將受污染的水質處理、再生成飲用水的品質。

6、強勁的水流
良好的水流可確保水族箱中溫度的均衡,並將水草葉面的有機廢物沖洗掉,及供應葉片新的營養功能。而整個葉片也是需要強勁的水流來移走容易附著於葉片表面的水質薄膜。
再者,魚類原本就習慣於流動的水中(溪流或河川),享受強勁水流以鍛煉他們的身體(魚類體操學)。

7、密植的水草
最完美水草水族箱有賴於密植與生長良好的水草。水草密生的水族箱其優點如下:
1)行體造形的美感。
2)水草的根可以在底床作用。
3)氧氣可藉著根部散布到底床的所有區域。
4)可防止底質變黑。
5)生長良好的水草可提供水族箱充分的氧氣。
6)生長良好的水草可防止所有藻類的滋生。
7)生長良好的水草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長。
8)生長良好的水草可除去水中的雜技及有毒元素。
9)某些水草能釋放出類似抗生素的物質。
10)植的水草提供了魚兒隱藏與產卵的絕佳場所。

8、平衡的魚群
一個魚與水草所共同生存的理想環境,有賴於慎選的平衡魚群。在最完美水草水族,魚與水草的結合必須要非常的和諧。以下是一些原則:
1)不要放養無法和平共存的魚種。
2)不要放養會吃水草的魚種。
3)剛設缸便要放食苔魚,以防制藻類。
4)確定所放養的魚種,其所適應的水溫相同,通常為25-26攝氏度。
5)為了防止蝸牛的過度繁生,可放入食螺魚。
6)選擇生長於水族各水層的魚種:底層魚、中層魚與上層魚。
7)不要養挑嘴的魚種,除非確定能供養其所需的食物。

9、符合熱帶魚的魚只飼養
這是有關飲料及水質處理。只有良好品質,富含維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魚食,才能飼養出健康且活潑的魚兒。請記住,熱帶魚通常來自完全無鹽類的水域,所以喂的餌食其含鹽量必須特別的低,否則魚很容易患腸道疾病而感到不適,水質的處理與魚的餵食是同等重要,當換水時要對水質做有效的處理,以減少水質所贊成的傷害性。

10、所有變因的監測
藉著定期的監測來控制溫度,PH值及亞硝酸鹽等之含量,尤其是要檢查鐵質含量,碳酸直硬度及其它等等,這樣水族愛好者就可確保其水族箱沒問題。與自然界的水域比較好來,水族箱的水量可說是微乎其微,各種因子很容易就由此一極端變成另一極端,然而水族箱所要的是高度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在對水族箱的各種功能作診斷與治療,就是要能盡早期發現危機之所在並適當的給予處理。

如果你真的想學種植水草,我建議你到翠湖水草網站看看,這是台灣的網站,是柯清水老師的10多年養草經驗。有水草網路、圖鑒等。

❺ 幾種比較常見水草養殖方法

常見水草如下:

1、 鹿角苔
布景位置:前、中、後景均可
特徵及種植要點: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陰濕的環境,屬於帶苔草科,海綿狀漂浮性水草,葉片呈「Y」字型密集交叉而增生。pH值:6.2-7.5,硬度:2-15°dH,溫度:15-30℃,光照: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如果有充足的光照讓其進行光合作用,能在草體上產生一顆顆氣泡,形成一片片銀白色氣泡海的景觀,這也是水草迷們痴迷的原因,大面積種植能形成視覺的震憾。由於鹿角苔沒有根部,通常將它梆在沉木或石材上使之固定在底部,由於鹿角苔葉片細小,綁時應細心也可用網片綁縛。
該草繁殖速度快,僅幾片細葉就容易吸附在其它水草或莫絲上,很快長出一片,因此為了保持美麗的造型應注意修剪。同類型推薦:大鹿角苔、迷你鹿角苔、玫瑰苔 。
2、三角莫絲
布景位置:前、中、後景均可
特徵及種植要點:
分布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及非洲南部,屬於溪苔(水蘚)科無維管束植物的苔蘚植物,葉呈三角形,是莫絲中最有觀賞性的一種,多生活在流速緩慢的溪流及河川中。pH值:6.2-7.2,硬度:2-15°dH,溫度:15-22℃,光照:中。多依附沉木、石材生長,因此在造景設計上可以憑借沉木造型,營造出不俗的造景,是喜愛的首選草。綁莫絲時應注意莫絲鋪設在觀賞面,相對較滿,細線最好是釣魚線-,白色不影響美觀且不易腐爛,綁時細線不要將莫絲縛得過緊過密,在良好的水質中約半個月後即可見到美麗的景觀。可以直接買水草店綁好並培養成功的沉木莫絲用於。注意水溫過高時容
易變黃葉,要想讓莫絲長得好應勤換水。同類型推薦:爪哇莫絲、柳條莫絲。
3、中簀藻景觀指數:
布景位置:中、後景
特徵及種植要點:
分布亞洲,屬水鱉科,葉面窄且細長,呈長劍形,綠色、透明清晰。pH值:6.2-7.2,硬度:8-15°dH,溫度:22-28℃,光照:中。中簀藻美麗大方,觸摸有柔軟的感覺,在水族箱中一般能長到45公分 。喜明亮的光線、充足的二氧化碳供應,若光照非常強,葉片尖端會呈現紅色,前、中、後景都較適宜。種植時直接將其根部置入底砂中,單棵種植或大片種植都有不同的景觀效果。同類型推薦:日本簀藻、長莖簀藻、針葉皇冠、韭菜蘭。
4、紅蝴蝶景觀指數:
布景位置:中、後景
特徵及種植要點:
分布印度,屬千屈菜科,紅色系水草代表品種,葉對生,無柄,葉呈橢圓形、卵圓形。pH值:6.2-7.2,硬度:2-15°dH,溫度:25-30℃,光照:中、強。紅蝴蝶一般幾棵種植在一起,能形成搶眼的紅色景觀,將點綴的非常美麗,且隨著光照條件不同而存在紅色澤的差異。只有在養分充足、給予大量的根肥及鐵肥,水質的硬度要高一些,才能生長良好。如果鐵質不充份、光源不好,會造成下面的葉子腐爛。同類型推薦:紅柳、大紅葉、紅丁香、紅水竹葉、紅虎耳。
5、矮珍珠
布景位置:前景
特徵及種植要點:
分布澳洲,屬玄參科,高度約2.5公分,是水草缸最常用的前景水草。pH值:6.2-7.2,硬度:2-8°dH,溫度:22-27℃,光照:強。管理及栽種較難,需用小鑷子一小棵一小棵夾種在前景區,起初露底砂並不太好看,但當矮珍珠長成綿綿一片時相當壯觀,也可將矮珍珠鋪在岩石上(尤其適合在吸水石上)或生態缸作陸地植物種植,形成草原景象。要給予其大量光照,最好供給二氧化碳,最好用ADA泥優質底砂。同類型推薦:草皮、珍珠草、牛毛氈。
6、宮廷草
布景位置:後景
特徵及種植要點:
也稱綠宮廷,屬千屈菜科,水上葉為圓形,葉片顏色在光線照射下,好象布滿小雪花,因而又稱雪花小圓葉;水中葉片細長,高度約40~60公分。pH值:6.2-7.2,硬度:2-15°dH,溫度:22-25℃,光照:中、強,喜強光照,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會呈現紅色葉片。水上葉會開出紫色或藍色的小花,環境良好時,枝根生長快速,很快變得濃密茂盛。種植時盡可能單株密植或3-5株成一束種植,株數太多捆在一起種植時易爛根,種植相當的面積能形成花團錦簇的壯觀的景象,是造景比賽常用主景草之一。應施含鐵較多的肥料,並保持水族箱充足的光照。同類型推薦:紅宮廷、牛頓草、小圓葉、紅圓葉、小紅莓。
7、百葉
布景位置:後景
特徵及種植要點:
分布亞洲、澳洲,又俗稱孔雀尾,屬唇形花科,葉叢生, 水中葉呈柳葉刀形,葉尖略呈圓形,葉緣鋸齒狀,葉面綠色至淡褐色,葉背為紅色或綠色,以輪生方式排列在粗壯的莖部;水上葉粗短,暗綠色,葉緣鋸齒狀。pH值:6.2-7.2,硬度:2- 5°dH,溫度:24-28℃,光照:強。百葉草莖較粗,種植時直接將其插入底砂中即可,並保持適當的株距,需軟水、強光及充足的營養,在水族箱中栽培變紅不易,是台灣省愛好者 最常選用的水草。

❻ 如何栽種水草

基肥的鋪法是先取1/3到1/2的底沙混入基肥(比例為100公斤底沙添加一公斤基肥)鋪在最底部,再把另外的沙鋪在其上(要均勻)。放水時用一次性檯布置於其上,防止將基肥上翻(如果是用水管很就放個小碗)。放完水後加入除氯葯劑(或暴氣兩天),再加入水質安定劑和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最後加入硝化細菌培養液少量,再過3天就可以種水草了,兩天後再放入魚類(1天內勿餵食),同時加入液肥。開燈時間慢慢從每天4小時到10小時(注意防止自然光線)。開(關)燈時,一小時開(關)一支,一年後每月換一支新的燈管。過濾器不要用自來水清洗(會殺死硝化細菌)最好用原來缸里的水,三年後翻缸換沙和基肥。 1、硝化細菌 市售的國產「硝化細菌」幾乎均為硝化細菌的培養液,在放入水中3天後開始自行培養(這也是為什麼新缸需要在3天後才能養魚、種草的主要原因之一)。硝化細菌主要生長在過濾棉、生化球、陶瓷環和底沙內。 2、種草 草由水族館售出後容易脫水,應用報紙包好,並在其上噴水。當你准備把草種下去時,將受損和老化的葉子摘除,並進行修根。大多數的莖類草可以把根全部剪去,一般在一周內就會長出新根,而皇冠類和塊莖類則應剪去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根,並在離開根部4cm左右的距離處添加根肥(太近會導致爛根)。而陰性草只需加以整理即可。陽性水草在栽種的前兩天需要每天光照10-12小時,並適當加大CO2的量。這樣,一來可以促使其進行光合作用和激活其向光性使其自然舒展。二來氣體交換可以使創口大量放氧,從而促使其自動修復。而陰性草則恰恰相反,因其在改變環境後會有一個生長停歇期。故此時光照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讓藻類有機可乘。等它正常生長後再逐步調整為每天8小時。種草後3天內不能加液肥。因為在水草未正常生長前,利用水中養分的速度遠不如藻類快,如果發現有藻類的痕跡應該馬上減少每天光照到4-6小時,待水草正常生長後再逐步增加到每天8-10小時。 小貼士: 每天的開關燈時間要固定,困為植物和動物一樣有生物鍾,可以觀察:如果你是固定一具時間段來開燈的話,你可以發現:每天你開燈半小時後某些草的葉子會慢慢打開,而在關燈前半小時到一小時葉子會慢慢開始收攏(此種情況以莖類草最為明顯)。

❼ 水草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水草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
水草養殖方法,注意水。
還有就是水的清潔。不要讓水草那個。

❽ 水草怎麼種

水草的栽種步驟如F:
(1)鋪放基肥底砂 長效基肥應該在水族箱放水前鋪在水族箱的底層,然後再鋪一層干凈的砂子,厚度控制在5~8厘米。砂層太薄,水草容易浮起來,而且對水草的生長也不利;砂層太厚,水草不能很好吸收到基肥營養,而且雜質沉澱過多易導致底砂發黑,破壞水質和水草生長。
(2)滅害 去掉用來包裝水草的塑料籃、鉛條以及含有暫時提供養分的泡棉。不要先急於種植,此時可將水草浸泡在稀釋硫酸銅溶液中10~20分鍾,可殺滅水草上夾帶的寄生蟲、螺類以及水螅等外來生物,防止對魚類產生危害。
(3)挺枝 水草經過長時間的包裝運輸,往往會扭曲變形,造景前先將水草整束沉水插在砂中1天,讓其自然伸展挺直。
(4)修剪 種植水草之前,先將部分水草過長的根須、發黃殘破的葉子以及長有青苔的枝葉簡單修理掉,使造景美觀的同時也有利於水草以後的生長。對於蔓生水草,可以用鋒利的剪刀將根部至少修剪掉1/3,同時去除腐爛、發黃或者已經枯萎的葉子,甚至也可以去掉一些過多的水上葉型的葉子。而有莖水草,通常出售時還沒有長出根須或根須很短,只要去掉腐爛、發黃或者已經枯鴦的葉子就可以了。
(5)種植 種植時,有莖水草只要小心地將根部插人底砂中就可以了,蔓生水草則先將根部深深壓入底砂中,然後再小心地拔高一些,略微露出一點根基為佳。
(6)注水 種水草前,應把水族箱注水至正常狀態的70%~80,有助於水草挺直在水中,且造景時比較容易抓角度。注水時要緩緩注入,不要讓大水流沖擊底砂。
(7)栽種水草 一般可直接用手將水草根部直接埋入砂中即可,也可用水草夾或鑷子,使操作更加順手。水草的栽種一般有盆栽法、缸栽法和壓根法。
種植水草前,應先設計好數量及栽種范圍,要強調美觀大方,使水族箱中的景觀錯落有致,產生層次感、立體感。種植水草時,要按水草類型的大小或從高到低的順序,先將高的水草種植在水族箱後部作為襯景(即後景草),再將葉片寬闊且高大的水草種植在水族箱的中部(即中景草),最後將矮小的水草種植在水族箱的前部(即前景草),這樣不會凌亂。水草的株行距一般以5~10厘米為宜。生長緩慢的水草株行距宜窄些。水族箱中的水草按這種布局種植,可使光線從前部射入,既有利於水草的光合作用,又可增強觀賞效果,觀賞魚可在水族箱前部寬闊水域中游動,也可在後部水草問穿行,別具一番情趣。

❾ 怎麼種水草

過濾系統的方式不重要, 水草缸最為重要的,是充足的光照, 充足的二氧化碳,回 適當的溫度(最好不超答過26度)和適量的底肥(有機肥料)。 如果條件允許,少量的葉肥會使效果更加完美。另外,水草缸,必須保證缸體內的水流循環充分,沒有死角,水草頁面過水量夠大,這樣才能使水草最大限度的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清理掉頁面的沉積,一面藻類孳生以上是本人拙見。
只要不是那種很專業的水草缸,你養一些比較好養易活的,比如辣椒,摸絲,柳葉,皺邊椒,皇冠之類的完全可以,我家就是,關鍵是要上底肥,施好點,養少量燈科魚,用至少兩個草等管,每天照6-8小時。

❿ 水草怎麼種

水草基本種植法
一、有莖水草類

1、階梯式叢植法

是最基本的種法,適用於所有有莖類水草。種植時先將水草修剪成所需之長度,再由長到短排列在桌上備用。種植時由長而短,由後往前依序插入砂中,每根水草的間隔微微碰觸,這樣就能種成階梯狀。

2、束植法

適用於植莖較細的有莖類水草,如珍珠草、小紅莓、金錢草、紅菊、綠菊、虎耳草等。種植時將數根為一束插入砂中,有時基部可用橡皮筋捆綁固定方便造景。捆綁時要先把每根水草基部一兩個莖節的葉片拔除,且不要綁得太緊,以不會散掉為標准。束植法又可依照捆綁方式延伸出幾種式樣。

二、放射狀水草類

放射狀水草類水草沒有主莖,直接由基部成放射狀長出葉片,代表性的有皇冠草、椒草等,這類草通常用在前、中景,才能凸顯這類草的美感,種植時一般是單棵種,但有時可將兩三棵束成一棵增加氣勢。

三、附著性水草類

附著性水草類顧名思義是附著在別的東西上生長,較常用的有鐵皇冠、小榕葉、發苔草等,通常是用流木當基材,在將水草用釣魚線固定在流木上。這類草生長較慢,剛種時較不自然要慢慢培養才有觀賞價值。

四、塊莖類水草

塊莖類水草最代表性的就是睡蓮科俗稱芋頭類的水草。這類草栽種時只有一個塊莖沒有葉子,只要把塊莖半埋在沙中,不要讓它飄動即可。塊莖里有儲存水草的養分,只要條件適合,一兩個禮拜就能長出很茂密的葉子了。當水中二氧化碳不足時,睡蓮科水草會長出貼在水面上的浮葉,如果是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缸就能欣賞到浮葉的美,但如果不是則不要留太多浮葉,以免遮住寶貴的光線影響到長在下面水草的生長。

五、仆伏性水草

仆伏性水草大多是一些低矮的水草如矮真珠、蝴蝶萍。適合用在前景,種植時應只摘取嫩葉部分,一小撮一小撮地埋入沙中,保留一些間隔,如狀況良好,兩個禮拜就能有長成一大片的效果。

基本的方法一說就懂,當造景上升到藝術的高度,就學無止境了。您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美感概念設計自己的水族缸。但要注意生態鏈的連貫,酸鹼度的調整,溫度的控制等,不同的水草有不同的生存要求,先到水草店逛一逛,老闆會給你很多適時的建議。

熱點內容
工行交通牡丹卡額度 發布:2025-05-14 09:28:29 瀏覽:154
奇跡暖暖七夕活動 發布:2025-05-14 09:27:41 瀏覽:839
蘭花往下垂 發布:2025-05-14 09:24:08 瀏覽:670
來年看櫻花 發布:2025-05-14 09:17:38 瀏覽:920
梅花型蛋糕 發布:2025-05-14 08:52:09 瀏覽:881
插花花泥塑 發布:2025-05-14 08:34:03 瀏覽:245
花卉大棚投資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07:47:19 瀏覽:374
雷絲百合 發布:2025-05-14 07:40:55 瀏覽:984
紅裙車模情人節養眼 發布:2025-05-14 07:29:48 瀏覽:814
七夕有些什麼風俗 發布:2025-05-14 07:29:06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