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青玉盆景

青玉盆景

發布時間: 2021-02-26 20:58:10

1. 中國的玉是什麼玉

首先抄,中國的玉石品種相當多!但是襲,能堪當"最好"的,只有兩種真玉(這是寶石學術語,除此之外,其他品種都稱為"玉石"而已),就是軟玉(這是礦物學名稱,商業名叫"新疆和闐玉")和硬玉(寶石學名叫"翡翠")能堪稱"最好"兩字!

其中,軟玉中以新疆的和闐玉(主要以白玉為主,極品級的"羊脂玉"就是這個品種)和昆侖玉(主要以青玉和碧玉為主)最為優秀!
翡翠的外號叫"玉石之王",無論其硬度,光澤還是顏色都不是其他玉石可比的!此外,中國是不產翡翠的,翡翠的產地是緬甸(古稱交趾),並不是產於中國的雲南,雲南只是其中轉站而已!
因此,中國最好的玉,應該是產於新疆的和闐玉和昆侖玉

2. 玉有價值嗎

古錢幣 ,真品有價值的,真品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300左右。

3. 關於【玉】說點有文化內涵的,謝謝,

1、秦王弄玉典故
「蕭史」-傳說中春秋時的人物。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蕭史》中說: 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她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歡音樂,是一個吹簫高手。因此,她住的「鳳樓」中,常會傳出美妙的簫聲。有一天晚上,她又坐在「鳳樓」中,對著滿天的星星吹蕭。夜裡靜悄悄,輕柔幽婉的簫聲好像一縷輕煙,飄向天邊,在星空中回呀盪的。隱約中,弄玉覺得,自己並不是在獨奏。因為,星空中似乎也有一「縷」簫聲,正與自己合鳴。
後來,弄玉回房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英俊少年,吹著簫,騎著一隻彩鳳翩翩飛來。少年對弄玉說:「我叫蕭史!住在華山。我恨喜歡吹簫因為聽到你的吹奏,特地來這里和你交個朋友。」 說完,他就開始吹簫,簫聲悠美,聽得弄玉芳心暗動,於是也拿出簫合奏。他們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開心。這是一個多甜美的夢呀!弄玉醒來後,不禁一再回想夢中的情景,對那位俊美少年再也不能忘懷。
後來,秦穆公知道女兒的心事,就派人到華山去尋找這位夢中人。沒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蕭史的少年,而且他也真會吹簫。 等弄玉見到蕭史,她真是太高興了,因為蕭史就是她夢里的少年啊!
蕭史弄玉結婚後,非常恩愛,兩人經常一起吹簫,秦國的山林溪邊、藍天、夜空,幾乎時時可以聽到他們的合奏。
秦國的少年男女被他們這種浪漫的行為感染,開始也愛唱歌跳舞,全國的氣氛由嚴肅變成活潑。這種現象使得朝廷臣子很憂心,怕社會風氣因此變壞,所以不斷向秦穆公反應。蕭史和弄玉為了不為難父王,也為了逃避這些煩人的閑話,於是不告而別,躲到一個別人再也找不到的地方。民間為他們的消失編了一段美麗的神話。將蕭史和弄玉說成是仙人下凡,有一天當他們夫婦正在合奏時,忽然天外飛來一隻龍和風,載著他們一路吹蕭,飛到華山明星崖。為紀念蕭史弄玉,後人在此修建了「引鳳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這段奇事,《東周列國志》上有「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的詳細記載。
蕭史者 秦穆公時人 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 公遂以妻焉 日敎弄玉吹簫作鳳鳴 居數年吹似鳳凰聲 鳳凰止其屋 公為作鳳凰 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 一旦隨鳳凰飛去)
2、和田玉的典故
「女媧補天」
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多餘的補天之石散落在大地,成為今天的各種美玉。這個神話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有著特殊的喜好。
「西王母獻玉」
民間傳說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遠古人類的發源地喜馬拉雅山肪和昆侖山肪,曾向黃帝堯舜獻玉,這反映了古人類對自己故鄉的懷念,對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結晶。
「和氏之璧」
2000多年前的楚國和氏,把在山中得到的璞玉獻給楚國的厲王和武王,但厲王聽信玉人的讒言,兩次以欺君之罪,先後砍去了和氏的左、右腳,後來文王繼位,知道和氏因璞玉被誣為石頭而在山中痛哭了三天三夜,便命人剖玉察看,證實那果然是一塊舉世無雙的美玉。於是把這塊美玉琢成玉璧,為了獎勵和氏獻玉有功,遂以和氏之名命名為「和氏璧」。
「完壁歸趙」
還是那塊「和氏璧」,到戰國後期,被楚國用作向趙國求婚的聘禮,贈給了趙國。秦國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稱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雖名曰交換,其實只想騙而取之,趙國也明白秦國的用意但因懼怕秦又不敢拒絕,於是便派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藺相如擔任出使秦國,護送「和氏壁」去秦國交換城池的任務,在談判過程中,藺相如識破秦王的陰謀,略施小計,從秦王的手中奪回了「和氏壁」,並順利地帶回趙國。後來,秦統一七國,「和氏壁」被秦始皇琢成「傳國玉璽」世代相傳,上刻「受命子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成為帝王無上權力的象徵。
「弄玉吹簫」
弄玉是古代神化傳說中的神仙佳人,據說是秦穆公的女兒,生時正好有人送來一塊碧色美玉,一周歲生日時,宮中擺了很多珍珠寶石,其女獨抓此玉,弄玩不舍,因起名為弄玉,弄玉長大後姿容絕世,聰明能幹,善於吹簫,不用樂師,就能自成音調,穆公令巧匠剖此玉做成簫,弄玉吹之,聲如鳳鳴。穆公寵愛此女,特為她修築「鳳樓」,樓前建有高台,名「鳳台」,隨後穆公欲為其女尋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簫引鳳,招得乘龍快婿的典故。
「子罕辭玉」
宋國有位叫做子罕的官員,多年為官,不貪不佔,廉潔清正,深受百姓愛戴。一日有鄉民送來一件璞玉表達對子罕的敬慕之情,並說璞玉外貌不揚,卻是價值千金之寶玉。子罕正色道:「我一向把『不貪』當作寶物,你把寶石當作寶物。如果把他給我,豈不是你我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嗎?你還是把他拿回去,這樣你我倆都能保留自己的寶物了。」
鄉民甚感羞愧,說出原委。原來鄉下盜賊蜂起,若把玉留在家中,難免遭劫,甚至招來殺身之禍。獻玉則既表示敬意,又可免殺身之禍。子罕於是安置這人在城中居住,同時派人督察鄉里加強緝盜,又命玉工把這塊璞玉拿去打磨。果然是色質晶瑩,光澤柔和,世上少有的千金寶玉。子罕命人將玉賣了一大筆錢,交給獻玉人,叫他回鄉去過安寧日子。
「子罕辭玉」作為廉潔正直的佳話就一直流傳下來,為人們所傳頌了。
3、玉器一般和佛教有緣,從此入手http://www..com/s?ie=gb2312&bs=%D3%F1+%B5%E4%B9%CA&sr=&z=&cl=3&f=8&wd=%E1%B6%D3%F1+%B5%E4%B9%CA&ct=0也可
4、一些成語

寧可玉碎,不願瓦全。

無陽不看玉,月下美人多。

太平盛世玉生輝 豐年玉、荒年穀 無瑕勝美玉 化干戈為玉帛

萊霞倚玉樹 玉石之美也 玉不琢不成器 君子必佩玉 東方玉文化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玉貌花容 玉石俱焚 玉潔冰清 玉波靜海

玉魚之斂 玉皇大帝 玉姜避難 玉燕投懷 玉扇之報 玉昆金友

玉人吹蕭 玉粒桂薪 玉川之奴 玉潤珠圓 玉馬白駒 玉山自倒 金相玉質 金吊珠玉金聲玉振 金校玉葉 金口玉言 金馬玉堂鑒玉尚質,執玉尚謹,用玉尚慎。

家家抱荊山之玉,人人握靈蛇之珠。

藏玉顯真情,佩玉升情操。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玉馬朝周 玉石難分 玉山將崩 玉田娶婦 玉關人老 玉後無當

玉斧修月 金題玉嫂 金玉貨賂 金科玉律 金玉良言

金玉滿堂

4. 故宮太和殿銅獅子尺寸

1.《故宮珍寶》全冊13枚。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1985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文物出版社,印 張1• 787乘1092。書號:8314•013。內容:(1)古稀天子之寶.八徵耄念之寶、(2)金立佛、(3)金嵌珠寶飾件青金石象、(4)青玉盆染牙山水仙盆景、(5)雜寶雙鳳金盆、(6)水晶雙魚花插、(7)翡翠白菜花插、(8)天球儀、(9)翠太平有象磬、(10)金胎燒蘭嵌鑽石匕首、(11)瑪瑙荷葉洗、(12)紅寶石梅花盆景、(13)象牙雕刻群仙祝壽龍船(與封皮同圖)。〔註:彩色攝影冊式片。〕

2.《故宮珍寶》全套20枚。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文化教育出版社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九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價:10元。書號:故宮isbn7—80047—184—5/j•82內容:明•掐絲琺琅纏枝蓮象耳爐、清•玉翠竹盆景、清•金天球儀、清•金鏨花如意、清•白玉瓜棱形提梁壺、清•各色釉瓷瓶、明•皇後鳳冠、明•德化窯達摩立像、清•崇慶皇太後金發塔、清•黃楊木雕活環鏈葫蘆、清•翠太平有象磬、清•銅鍍金盆紅寶石梅花盆景、清•金嵌珠「金歐永固」杯、清•畫琺琅山水人物提梁卣、明•紅雕漆穿花龍雙耳瓶、明•犀角雕仙人槎盂、清•彩雲蝠金龍朝袍(女禮服)、商•青銅酗亞方尊、清•青玉.象牙水仙花盆景、清•象牙雕〈月曼清游〉冊。(註:彩色攝影豪華片,尺寸規格150×100mm。)

3.《故宮》全冊10+2枚。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北京東長安街6號)。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201廠製版印刷。198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1—100000。統一書號:(漢英)8179•305。定價:2.50元。內容:1.養心殿藻井(註:封面)、2.太和殿寶座、3. 養心殿、4.儲秀宮東房、5. 太極殿內景、6. 養心殿寢宮、7. 儲秀宮西間、8.天球儀乾隆年間、9.喜字宮燈、10.高宗純皇帝、11.孝恭仁皇後、12. 乾隆的甲胄、13.乾清宮、14.光緒大婚圖(註:封底)。(註:彩色攝影冊式片,全片尺寸規格252×100mm,可拆切線尺寸規格150×100mm。)

4.《故宮》全套25枚。文物出版社編輯 出版 發行(北京五四大街29號。百花印刷廠製版 印刷。198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統一書號:8068•1490。封底有目錄。內容:1太和門前金水橋、2太和門前銅獅、3太和殿前銅龜、4太和殿遠景、5太和殿近景、6太和殿內景、7中和殿、8中和殿內景、9保和殿、10保和殿後石陛、11乾清門、12乾清宮前江山社稷、13乾清宮、14乾清宮內景、15天一門前銅麒麟、16御花園內萬春亭、17御花園內浮碧亭、18御花園內承光門、19漱芳齋院內小戲台、20養心殿內景、21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22儲秀宮前麒麟、23儲秀宮前銅鹿、23齋宮、25角樓。(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97mm。)[註:第一版無格式,1988年10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編號:ISBN-7-5010-0259-2/j•116有格式]

5.《故宮》全套10枚。1988年紫禁城出版社。書號: ISBN 7-800047-012一1/j•5。內容:太和殿內寶座、中和殿內景、乾清宮內寶座、儲秀西次間、交泰殿內寶座、養心殿後皇帝寢宮、倦勤齋內小戲台、養心殿內三希堂、坤寧宮內洞房、儲秀宮內景。

6. 《故宮祥瑞動物》全套10枚。書號:ISBN7-80047-039-3。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內容:御花園承光門內鎏金銅象、體和殿前銅鳳、儲秀宮前銅鹿、太和殿丹陛上的銅龜、慈寧門前鎏金麒麟、乾清門前鎏金銅獅、太和門前銅獅(可制極限片)、太和殿丹陛上的銅鶴、儲秀宮前銅龍、雨花閣屋脊鍍金銅龍。

7.《故宮》全套20枚。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星達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九三年六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書號:故宮ISBN 7—80047—151—9/j•77。定價:10元。內容: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養心殿內三希堂、乾清門廣場、透過皇極門看九龍壁、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內流杯渠、御花園內萬春亭、珍妃井、御花園內堆秀山、保和殿後大石雕、乾清宮內寶座、坤寧宮內洞房、養心殿正間寶座、銅鶴、宮殿之海、大石雕細部(二龍戲珠)、太和殿、太和殿內藻井、交泰殿內大自鳴鍾、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太和殿內景。(註:彩色攝影豪華片,尺寸規格150×100mm。)

8.《故宮》全套20枚。攝影:胡錘。題字:董正賀。編輯設計:鄭志標。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星達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3.6.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內容: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養心殿內三希堂、乾清門廣場、透過皇極門看九龍壁、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內流杯渠、御花園內萬春亭、珍妃井、御花園內堆秀山、保和殿後大石雕、乾清宮內寶座、坤寧宮內洞房、養心殿正間寶座、銅鶴、宮殿之海、大石雕細部(二龍戲珠)、太和殿、太和殿內藻井、交泰殿內大自鳴鍾、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太和殿內景。(大封套)

9.《故宮》全套20枚。攝影:胡錘。題字:董正賀。編輯設計:鄭志標。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星達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3.6.第1版第3次印刷。內容: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養心殿內三希堂、乾清門廣場、透過皇極門看九龍壁、寧壽宮花園內祈賞亭內流杯渠、御花園內萬春亭、珍妃井、御花園內堆秀山、保和殿後大石雕、乾清宮內寶座、坤寧宮內洞房、養心殿正間寶座、銅鶴、宮殿之海、大石雕細部(二龍戲珠)、太和殿、太和殿內藻井、交泰殿內大自鳴鍾、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太和殿內景。(大封套)

10.《紫禁城》[大封套圖:坤寧宮東暖閣內景]全套10枚。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深圳現代彩印有限公司印刷。ISBN 7-80005-221-4/j•052。199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一次印刷。內容:養心殿前殿/故宮、養心殿後殿/故宮、養心殿東暖閣/故宮、太和殿/故宮、皇後座席/故宮、長春宮/故宮、儲秀宮/故宮、天井/故宮、坤寧宮/故宮、交泰殿/故宮。

11.《故宮藏畫》全套10枚。ISBN 7-80005-222-2/j•053。199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一次印刷。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深圳現代彩印有限公司印刷。內容:對弈、浴馬圖、浴馬圖、宮妓圖、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康熙御賞萬壽圖、觀賞名畫、步輦圖。

12.《故宮》全套10枚。北京市郵政局印製。內容:故宮太和殿、故宮太和門、故宮乾清門、故宮交泰殿、故宮一角、故宮御花園、故宮神武門、故宮養心門、故宮乾清宮、故宮角樓。(註:彩色攝影布紋版片,尺寸規格148×100mm。另一套是普通紙)

13.《故宮 第2輯》故宮博物院編。中國科學院印刷廠印刷。文物出版社出版。各地新華書店經銷。1973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統一書號:7068•293(50開,12張)。定價:0.65元。內容:承光門銅像、太和門銅獅、乾清門銅缸、太和殿日晷、乾清宮嘉量、太和殿銅龜、太和殿銅爐、皇極門九龍壁、太和殿銅鶴、保和殿後雲龍階石、御花園銅爐、御花園銅麒麟。(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100mm,片名只用漢字書寫。)

14.《故宮博物院藏工藝品選(一)》(玉器、料器)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 中國 北京。書號:87-CE-263。封面:清乾隆 嵌寶石魚式翠玉盒 長24.8厘米。內容:明 弦紋瑪瑙爐、 明 陸子岡款梅花紋茶品花插、 清乾隆 嵌寶石白玉碗、清中期 鵝式青玉水丞、清乾隆 嬰戲紋碧玉山子、清乾隆 雙耳黃玉蓋瓶、清中期 白菜式翡翠花插、清乾隆 活環水晶瓶、清乾隆 荷花紋陶紅料缸、清乾隆 花卉紋套天藍料瓶。

15.《故宮博物院藏工藝品選(二)》(漆器、琺琅)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 中國 北京。書號:87-CE-264。封面:清乾隆 嵌螺甸朱漆攢盒 高10.5厘米。內容:明永樂 牡丹紋剔紅蓋碗、明宣德 林檎鸝鳥紋剔彩盒、明宣德 牧牛圖剔紅盤、明宣德 花鳥紋剔紅提盒、清中期 金漆三層套盒、明宣德 掐絲琺琅花觚、明景泰 掐絲琺琅龍耳瓶、清康熙 畫琺琅小瓶、清雍正 畫琺琅三足爐、清乾隆 掐絲琺琅多穆壺。

16.《故宮博物院藏工藝品選(三)》(雕刻、鑲嵌、編織)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中國 北京。書號:87-CE-265。封面:明 尤通款犀角槎杯 高11.7厘米。內容:明 濮仲謙款松樹紋竹雕壺、明嘉靖 馬紋犀角杯、 清乾隆 人物紋竹雕筆筒、清乾隆 嵌玉棕竹盒、清中期 黃楊木雕葫蘆 、清乾隆 牙雕掛燈、清中期 牙雕花籃紋插屏、清乾隆 花果紋紫檀鑲嵌盒、清中期 絲竹編織提籃、清中期 牙絲編織紈扇。

17.《故宮建築》(第一集)全套10枚。195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故宮博物院。內容:太和殿、乾清門、承光門、弘義閣、齋宮、承乾宮、太極殿、慈寧宮、紫禁城角樓、太和門銅獅。(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邊框下寫有片名。)

18.《故宮建築》(第二集)全套10枚。195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故宮博物院。內容:天安門、午門、太和門、中和殿丹陛欄板、乾清宮、文淵閣、九龍壁、寧壽門、養心門、雨花閣。(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邊框下寫有片名。)

19.《故宮建築》(第三集)全套10枚。195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63年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故宮博物院。內容:太和殿前銅鶴、銅龜、嘉量、銅鼎、慈寧門前銅麒麟、乾清宮前江山社稷、日晷、承光門內銅像、欽安殿前神亭、天一門前銅爐。(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

20.《故宮建築圖片(第一集)》全套10枚。一九五四年故宮博物院編。內容:1.太和門銅獅、2.太和殿側面、3.弘義閣、4.乾清門、5.承光門、6.齋宮、7.承乾宮、8.太極殿、9.慈寧宮、10.紫禁城角樓。(註:彩色攝影無格片,尺寸規格140×90mm,四周有白色邊框,邊框下寫有序號和片名。)

21.《故宮建築圖片(第二集)》全套10枚。一九五六年故宮博物院編印。內容:天安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文淵閣、九龍壁、寧壽門、養心門、雨花閣、中和殿丹陛欄板。

22.《故宮建築圖片(2)》全套10枚。 56年故宮博物院版。內容:天安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承光門、文淵閣、九龍壁、寧壽門、養心門、雨花閣。(註:與上一套同名同圖,編號形式不同。)

23.《故宮珍品包裝藝術》全套12枚。中國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監制。內容:《威弧獲鹿圖》畫套、竹根雕芒果形御制詩文盒、黑漆木匣「大清帝國之璽」、紅雕漆五屜「御制詩花卉紫毫筆」匣、紅雕漆文房用具套裝、藍地鏨金雲龍紋印匣、識文描金銀花卉紋方套盒、銅鍍金佛窩、楠木盒套裝檀香佛龕及銀鍍金組供、花梨木蟠螭紋鏤空提梁食挑盒、香水瓶銅架裝、乾隆大閱胄盒。〔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65×104mm。〕

24.《紫禁城》全套10枚。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甲九號)。199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20,000-40,000。統一書號:125032•1139。售價000001000(即10元)。內容:鳥瞰神武門、太和門和金水橋、御花園內長春亭、紫禁城角樓、故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養心門、乾隆畫像、乾清門前鎏金銅獅、太和殿內景。

25.《紫禁城》[封面:太和殿]。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甲九號)。全套10枚。1996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20,000-40,000。統一書號:125032•1140。售價00000600(即10元)。內容:鳥瞰神武門、太和門和金水橋、御花園內長春亭、紫禁城角樓、故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養心門、乾隆畫像、乾清門前鎏金銅獅、太和殿內景。[註:此套可能是盜版]

26.《故宮珍寶館藏品選》[封面:一條龍]故宮博物院編。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印刷。全套10枚。內容:明 萬曆 鳳冠、清 康熙 金編鍾之一——黃鍾、清 乾隆 金塔、清 乾隆 稠龍袍、清 乾隆 金璽「天子之寶」、清 乾隆 珍珠梅花金瓶、清 乾隆 翡翠「太平有象」磐、清 乾隆 請玉水仙盆景、清 乾隆 金佛像、清 嘉慶 「金甌水固」金杯。

27.《故宮》[封面:太和殿]全套10枚。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北京博誠印刷廠。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監制9857。1997年(50開)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定價:01000。統一書號:825052.245。編輯:望天星。攝影:高明義、羅文發、胡錘、牛蒿林、望天星、李玉維。內容:乾清宮、太和殿內景、暢音閣-戲樓、保和殿、角樓、午門-故宮正門、太和門、御花園、故宮鳥瞰、太和殿。[註:1997年(50開)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片後的郵政編碼框是黑色; 1998年(50開)第二次印刷,片後的郵政編碼框是紅色。]

28.《故宮》[封面:太和殿內景]全套10枚。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出版。外文印刷廠印刷。1994年(50開)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編號:85052•222。定價:003700。編輯:姜尚禮、王一川。攝影:陳志安、任詩吟、林京。翻譯:邵海明、郝寶祿、王郁。設計:姜尚禮、甘星華。內容:角樓、交泰殿內景、儲秀宮寢宮、慈禧著色照、鎏金獅子、暢音閣大戲台、西二長街夜景、神武門、翊坤宮、皇極殿。

29.《故宮(內景)》[封面:太和殿內藻井]全套10枚。文物出版社出版。精美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發行。統一書號:8086•1435。定價:1.00元。內容:太和殿內景、中和殿內景、乾清宮內景、交泰殿內景、坤寧宮東暖閣內景、養心殿內景、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養心殿後皇帝卧室東里間、養心殿西間—聞名書苑的三希堂、長春宮正間內景。

30.《故宮》[封面:太和門和金水橋] 全套10枚。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總發行。北京利豐雅高長城印刷有限公司印刷。1996年3月第1版第3次印刷。編號:ISBN7-80501-185-0/j•180。定價:000320。條形編碼:9 787805 0111851。內容:故宮角樓、慈禧太後油畫像、故宮交泰殿、太和殿金鑾寶座、故宮御花園、乾清宮內景、故宮養心門、故宮雨花閣、坤寧宮內景、太和殿。

31.《故宮》[大封套圖:太和殿] 全套10枚。china today press。東城、崇文新華書店發行。編號:(京)新登字132號 85072•2。內容:紫禁城角樓、儲秀宮東間內景、御花園內長春亭、太和殿前的銅龜、養心殿正殿、太和殿寶座、養心殿東暖閣、三大殿、從景山遠眺神武門、少一枚

32.《故宮鍾表》[封圖:故宮鍾表]全套10枚。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發行(北京建內大街甲九號)。責任編輯:楊茜。美術編輯:夏至。譯文:孟憲玉。書號:85032•1381。定價:3元。內容: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故宮藏鍾表。

33.《故宮》[大封套圖:故宮角樓] 全套10枚。海南出版社出版。統一書號:880590•019。內容:乾清宮內景、太和殿、故宮銅獅、故宮角樓、故宮鳥瞰、乾清宮、御花園雪景、太和殿寶座、太和殿內景、雲龍階石。

34.《紫禁城》[封圖:角樓]全套10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北京膠印二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八六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書號:8314•022。定價:一元。攝影:胡錘、宗同昌。內容: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處、養心殿正殿、御花園養性齋、太和殿、太和殿寶座、角樓、暢音閣、坤寧宮喜房、雨花閣、養心殿後寢宮。

35.《中國古皇宮》[大封套圖:故宮鳥瞰]全套15枚。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精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製版印刷。1997年1月第1版。1997年1月第1次印刷。編號:ISBN-962-8065-45-9•dj / 。定價:000550。編著:胡維標, 責編:沈平。內容:乾清宮正殿、世宗憲皇帝朝服像、雨花閣內景、坤寧宮洞房喜床外側掛的「五彩百子帳」、儲秀宮東閣內景、欽安殿內景殿內供奉道教真武大帝、故宮俯瞰全貌、午門和金水河、鍾表內陳列的鍾表、慈禧像、天安門廣場面積4.4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城樓一角、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太和殿。

36.《故宮》(3)全套10枚。1977年6月文物出版社出版。內容:養性齋、絳雪軒、萬春亭、千秋亭、欽安殿、堆秀山、天一門銅爐、浮碧亭一角、漱芳齋、浮碧亭。

37.《故宮》全冊12枚。故宮博物院編。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東長安街六號。1979年第一版。,印數:100000。書號:(漢、英)8179 . 039。定價:00200。內容:太和殿、太和殿內景、太和殿寶座、太和門前銅獅、保和殿後的雲龍階石、乾清宮、養心殿——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長春宮、儲秀宮、坤寧門、御花園千秋亭、角樓。〔註:彩色攝影冊式片,尺寸規格147×99mm。〕

38.《故宮》[封圖:神武門]全套30枚。文物出版社編輯出版(北京五四大街29號)。文物出版社印刷廠印刷。1982年5月。編號:806 8 .907。內容:午門(俗名五鳳樓)——紫禁城的正門、太和門和金水橋、太和門銅獅、太和門近景、太和殿近景、太和殿內景——明、清皇帝登極坐天下的寶座、太和殿內巧奪天工的藻井、中和殿近景、中和殿內景、乾清門、乾清宮近景、乾清宮內景——清代皇帝召見臣工舉行內廷受賀 賜宴禮儀活動的地方、交泰殿內景——陳列乾隆十三年選定分別用於政治、經濟、軍事、司法、外交等方面的廿五顆寶璽、坤寧宮東暖閣——清代皇帝結婚時的洞房、養心殿正間內景——清雍正以後,皇帝居住和處理軍政大事的地方、養心殿東暖閣——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養心殿後皇帝卧室東里間——皇帝寢室中的龍床、養心殿西間——聞名書苑的三希堂、長春宮近景、長春宮西間——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儲秀宮正間的內景、體和殿近景、齋宮、漱芳齋院內小戲台、雨花閣、御花園絳雪軒琉璃花壇、御花園千秋亭、御花園浮碧亭、御花園堆秀山御景亭、御花園承光門。〔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99mm。〕

39.《御花園》全套11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北京膠印二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書號:8314 . 042。定價:1.20元。內容:園東之浮碧亭(封圖)、園東之萬春亭、園西之井亭、欽安殿、天一門雪景、承光門西側鍍金銅像、延暉閣花壇上的石荀 翠竹與墨牡丹、通向後三宮的坤寧門、養性齋前疊山雪景、絳雪軒琉璃花壇、園西之澄瑞亭(應該是:園東之浮碧亭)。〔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7×99mm。〕

40.《御花園》[封圖:萬春和浮碧亭]全套5枚。故宮博物院編。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東長安街六號。1979年第一版。印數:50000。書號:(漢、英)8179•040。內容:銀裝素裹的千秋亭、翠巒疊嶂的堆秀山、山石嶙峋中的養性齋、雄踞天一門前的鎏金銅麒麟、四神祠外古柏森森。〔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5×99mm。〕

41.《故宮藏清代帝後服飾》全套15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編 出版。ISBN7-80047-418-6 J.204。定價:15:00元。撰文、翻譯:羅文華。攝影:劉志崗、馬曉旋。責任編輯:萬均。北京瑞寶畫中畫印刷有限公司印製。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開本 787×1092 1/45。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1-5000冊。內容:石青色紗綉四團金龍袞服(皇帝祭祀用)、明黃色納紗彩雲金龍單朝袍(皇帝朝會用)、大紅色緞綉彩雲金龍袷(jiá)朝袍(皇帝祭祀用)、藍色緙絲彩雲金龍袷朝袍(皇帝祭祀用)、明黃色緞綉彩雲金龍皮龍袍(皇帝吉慶用)、明黃色緞綉彩雲金龍袷朝袍(皇後朝會用)、石青色緞綉彩雲金龍袷朝褂(皇後朝會用)、石青色緙絲彩雲金龍袷朝褂(皇後朝會用)、明黃色緙絲八團彩雲金龍夾龍袍(皇後吉慶用)、石青色緙絲八團龍褂(皇後吉慶用)、雪灰色緞綉四季花卉綿袍(後妃日常用)、淺綠色緞綉博古花卉綿袍(後妃日常用)、明黃色緞綉葡萄蝶袷襯衣(皇後日常用)、藕荷色緞綉折枝藤蘿袷襯衣(後妃日常用)、紅色綢綉蝶金雙喜單氅衣(後妃日常用)。〔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5×99mm。〕

42.《故宮藏傳佛教造像》全套15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編 出版。ISBN 7-80047-418-6 J.204。定價:15:00元。撰文、翻譯:羅文華。攝影:劉志崗、馬曉旋。責任編輯:萬均。北京瑞寶畫中畫印刷有限公司印製。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開本 787×1092 1/45。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 1-5000冊。內容:大持金剛、坐像觸地印釋迦牟尼佛、雙身大威德金剛、雙身十二臂上樂金剛、持噶布拉喜金剛、無量壽佛、阿閦佛、立像無量壽佛、轉輪王坐蓮花手觀音菩薩、轉輪王坐蓮花手觀音菩薩、立像彌勒菩薩、白度母、立像度母、智行佛母、六臂大黑天。〔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5×99mm。〕

43.《故宮》(建築)全套10枚。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精美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發行。統一書號:8068.1434。定價:1.00元。內容:太和門和金水橋、太和殿近景、太和殿遠景、乾清門、乾清宮、御花園養性齋前山石、御花園內萬春亭、御花園內浮碧亭、承光門、角樓。〔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100mm。〕

44.《故宮》全套10枚。韓若峰 編,○c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中國北京百萬庄路24號)郵政編碼 100037,天時印刷(深圳)有限公司印刷995年(32開)第一版(漢、英、日)ISBN 7-119-01748-9/J•1283(外)定價:01800。內容:天安門、神武門、角樓、午門、太和殿、乾清宮內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御花園萬春亭、太和殿內景、深宮長街。〔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100mm。〕

45.《故宮》全套10枚。[封圖:午門]。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版權所有。翻版必究。199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統一書號:880105•12。內容:鳥瞰神武門、紫禁城、大浮雕、御花園內長春亭、銅亭、香爐、紫禁城角樓、保和殿內景、太和殿、保和殿內景。〔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99mm。〕

46.《御花園》全套12枚。[封圖:千秋亭]紫禁城出版社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內)北京京華彩色包裝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8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10000冊。ISBN7-80047-285-X/J.141。責任編輯:陳坡。攝影:林京。封面設計:鄭志標。內容:乾隆花園碧螺亭、乾隆花園一角、乾隆花園景祺閣、乾隆花園古華軒、乾隆花園禊賞亭、御花園天一門、御花園堆秀山、御花園內花池、御花園內石子路、御花園一角、御花園內鎏金銅亭、御花園千秋亭。〔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50×101mm。〕

47.《故宮》全套10枚。[封圖:神武門]。 Hong Kong Inspiration Art Press。書號:ISBN-962-8065-45-9/J06.0010。內容:養心門、故宮角樓、故宮鳥瞰、欽安殿、養心殿、儲秀宮、天球儀、故宮全景、故宮太和殿、午門鳥瞰。規格:151×101mm。

48.《故宮》全套10枚。 [封圖:金水橋和太和門]。海洋出版社 出版。(10008)北京海淀區大慧寺路8號)。北京新華彩印廠印刷。199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1 – 2000。統一書號:5027-1422。責任編輯:王兆輝。裝幀設計:王兆輝。封面題字:張崇范。攝影:趙軍、張大明。文字:張大明。內容:乾清宮、故宮雪景、午門、御路石雕、鎦金獅子(銅獅)、乾清宮內景、角樓、宮廷內設計精巧的通道、太和殿、三大殿四周的護欄 望柱。〔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8×98mm。〕

49.《故宮風景油畫》全套8枚。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印刷廠印刷。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一 九九O年九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ISBN 7-80047-099-7/J•51。定價:2.00元。繪畫:李剴。攝影:林京。黃昏、螭首、雄獅、紫禁城、逆光、宮門、晨光、夕陽。〔註:彩色繪畫片,尺寸規格148×98mm。〕

50.《故宮博物院藏陶瓷選(2)》全套10枚。故宮博物院編。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國國際書店發行。1978年2月 中國 北京。書號:87-CE-247。封面:宋 黑釉剔花瓷瓶 高24、口4.3厘米。封套上有目錄。內容:宋 定窯孩兒瓷枕、宋 汝窯瓷樽、宋 官窯弦紋瓷瓶、宋 鈞窯瓷花盆、宋 龍泉窯雙耳瓷瓶、宋 青白瓷刻花瓶、宋 登封窯雙虎紋瓷瓶、宋 龍泉窯瓷壺、宋 青花釉花卉紋瓷蓋罐、宋 蘭釉白龍紋瓷盤。〔註:彩色攝影片,尺寸規格149×99mm。〕

5. 盆栽什麼名字

盆栽英文: Bonsai 。在英文詞彙中,有些中國的東西,因為最先由日本人傳入西方國家,所以稱呼都用日本發音。例如:豆腐,圍棋,折紙,等等。 盆栽系由中國傳統的園林藝術演變而來。至於對觀賞植物的栽培,起源於古代園林造景,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營造園林。夏有瑤參、商有鹿台、周有靈台。漢武帝在建章宮"築太液池,疊在為蓬萊、方丈、瀛台三山"。北魏中期,宣武皇帝元恪所建景明寺和瑤光寺,寺里"青林垂影,綠葉為文,青苔紫閣,浮道相通,雖外有四時,而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遍布萑、蒲、菱、藕;紫甲黃鱗,出沒於繁藻;青鳧白雁,浮沉於綠水。
編輯本段盆栽歷史
早期
早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就有記載軒轅黃帝賞玉的情境;還記敘把黑玉製成"玄圭"(工藝品)送給禹,禹規定各地貢品有"怪石"一項。《周禮》注稱,周公植壁於座。《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漢初大臣張良,把谷城山下的黃石當寶物供奉以賞。晉代曾任廣州刺史的嵇含著《南方草木狀》曾記載,交趾太守士燮,向孫權獻橘一棵,一蒂結十七個果,當時認為是絕無僅有的祥瑞之物,群臣盡賀,孫權設宴歡飲。
東漢
東漢(25-220年),在河北望都發掘的東漢墓甬道壁畫中繪且陶質卷沿圓盆,盆內栽有六枝紅花,置於方形幾座上,形成植物、盆盎、幾座三位一體的盆栽現象。 盆栽
唐代
唐代(618-907年),詩人白居易詠《太湖石》:"煙萃三秋色,波濤萬苦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岩穴,苔紋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李賀詠《五粒小松歌》:"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
宋代
宋代(960-1279年)盆景藝術已發展到相當水平。"十八學士圖",兩幅畫有松樹盆景;其形蓋偃盤枝,針如屈鐵,懸根出土,老本生鱗,已儼然數百年之物"
元代
元代(1271-1368年),高僧韞上人,擅長作"些子景",回族詩人丁鶴年有《為平江韞上人賦些子景》詩曰:"尺樹盆池曲檻前,老禪清興擬林泉。氣吞渤波盈掬,勢壓崆峒石一拳。彷彿煙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壺天。旁人莫訝胸襟隘,毫發從來立大千。"
明代
明代(1368-1644年)初期,盆景藝術廣為發展,並出現理論專著。
清代
清代(1644-1911年)盆景,尤以乾隆、嘉慶年間最為盛行。嘉慶年間玉溪蘇靈著《盆玩偶錄》二卷,其中以敘述樹木盆景為多,並把盆景分為"四大家"(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七賢士"(黃山松、纓珞柏、冬青、銀杏、雀梅、楓、榆)、"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木竹、山楂、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及草花"四雅"(水仙、菖蒲、蘭、菊)。
編輯本段盆栽分類
傳統的中國盆栽可分成二大類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以石為主體,樹作點綴,配合人物、亭台、橋、船、動物等,以寫實的手法創作布局,表達山水景色的盆栽。 盆栽
樹木盆栽
樹木盆栽——以樹木為主體,石、草、苔及飾物為輔,模仿自然樹相,加以剪定整姿,表達各樹 種的本質與特性。 樹木盆栽的種類很多,普通按盆栽觀賞上的重點,可依樹型、樹數、樹高、樹種、觀賞及格調加以分類。 以樹種及觀賞分類 常見的盆栽樹種及觀賞分類表 (一) 樹木 常綠 闊葉:榕 、赤榕、象牙樹、羅漢松、月橘 針葉:黑松、赤松、錦松、五葉松、杜松、真柏、杉木、檜木、 扁柏、木麻黃、雲杉、 龍柏、黃金柏 雜木 花木:梅花、杜鵑、花石榴、樁、紫藤、山茶、花木瓜、合歡、 長壽梅、馬醉木、海棠、杏花、紫薇 果實:梨、石榴、黃梔、佛手柑、桑、毛柿、姬蘋果、狀元紅、 金豆柑、櫻桃 觀葉與寒樹:楓、槭、黃櫨、玉葉、黃連木、櫸、榆、朴、 銀杏、金柳、垂柳、 檉柳、山想思、石梅、雀梅 (二) 竹草 竹類 墨竹、四方竹、鳳尾竹、孟宗竹、孟元竹、金絲竹、葫蘆竹、人面竹、桂竹、世竹、 斑世竹、南天竹、棕竹 草物 春蘭、寒蘭、蕙蘭、金龍邊、草蘭、蘇鐵、葦草、 姬薔薇、石菖、 風知草、山苔、紅苔、絨苔、姬杜鵑 以樹數分類 大致分為單乾和復干兩種。單干樹在盆中僅一根樹干,復干樹在盆中則有二根以上樹干。 單干——直干、斜干、曲干(模樣木)等。 復干——雙干、三干、五干、七干、合植、叢生、連根等。 以樹高分類 對於盆栽大小型的區別,由於培養環境不同,各有不同的看法,僅以最近認同 的趨勢加以分類: 特大型盆栽 九十公分以上,一五O公分以下者。 寬廣的庭園或大規模的展覽會,特大型盆栽雄壯威武,曾經盛極一時,出盡風頭;但也隨著生活空間的縮小,漸漸失去往日的風光。 大型盆栽 七十五公分~九十公分。 盆栽
這種大型盆栽,頂多兩人就可搬動,是目前國內外盆栽 家最喜歡的高度。這種盆栽的氣派、格調、古氣都能充分表現出來,為生活空間 較大的愛好者最理想的盆栽。 中型盆栽 三十公分以上,七十五公分以下。 這是目前最流行的盆栽,一個人用雙手可以自由搬動,管理方便,可任意布罝於玄關、客廳、茶幾、禮堂,也是目前國際間最受歡迎、價格最高,同時也是最具觀賞價值、最能表現盆栽家盆藝手法的盆栽。 小型盆栽 三十公分以下的盆栽稱小型盆栽。 單手可以搬動,管理、觀賞方便,可布置於茶幾、書桌或小房間,是住在都市內沒有充裕空間的愛好者最適合栽種的盆栽。 目前居住環境愈來愈小,小型盆栽在國內外逐漸引起注意。由於成型容易,將緊跟 著中型盆栽成為未來的主流,尤其是十五公分~二十公分的小品盆栽。 超迷你盆栽 十公分左右。日本通稱「豆盆栽」。 一手可拿數盆,嬌小玲瓏,相當可愛。由於體型太小,較無法充分表達盆的意境。管理很困難,所以無法普遍推廣,因此愛好者較少,住公寓式房屋者較適合。
編輯本段果樹栽培技術
選盆與配置營養土
選擇口徑40cm,底徑35cm,高30cm有排水孔的瓦盆、木桶、木箱。配製營養土:肥沃熟土6份、河沙2份、腐熟的羊糞1份、漚爛的樹葉及馬掌發酵肥1份,按比例混合均勻、過篩。
上盆
選擇植株健壯、芽眼飽滿、無病蟲為害的苗木,於4月上中旬上盆栽植,栽植時用5度石硫合劑浸根消毒,並剪去壞死根,先把少量營養土裝入盆底,放入苗木,將根系擺布均勻,埋土踏實,及時澆水,即可保證成活。
肥水管理
萌芽前後施0.2%速效性氮肥1次,從5月份開始,每10天左右追施液肥1次,以200倍液有機餅肥為主,尿素、二銨、硫銨等各0.2%的無機液肥為輔。果實膨大期進行葉面噴肥,可噴施0.3%-0.5%尿素、3%-5%草木灰浸出液。秋梢旺長,果實接近成熟期每半月追施1次200倍有機液肥。新梢停長、果實成熟期、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10天左右追肥1次,以200倍有機液肥為主,配合使用0.2%的無機氮肥。 盆栽蘋果的土壤要干透澆透,萌芽期、花期、果實膨大期要及時補充水分,6月份為促進花芽分化,要適當控水,7-8月雨季要少澆水。
整形修剪
盆栽果樹,可根據個人的愛好,修剪成盆景樹形,注意角度開張,使之通風透光,利於形成花芽,獲得高產。 盆栽蘋果控制樹冠要從1年生苗起,要以干高相當於盆體高度或高出盆體一倍為宜,採用盤繞式拉枝方式,抑制長勢,促使發枝,也可對1年生苗木所需高度進行摘心,促壯主幹,再發新枝。對新發技拉技培養樹形,對徒長枝、競爭枝在枝條的5-7片葉間進行扭梢,可有效控制樹體高度,防止徒長,促成花芽。對生長旺的徒長枝和競爭校要充分利用,結合拉枝進行扭梢、摘心、刻傷、環剝,可培養大量結果枝,並促使其形成花芽,達到早結果多結果的目的。當盆栽蘋果進入結果期時,樹形已基本確立,要根據品種合理選留枝條,以整個樹冠空間占滿,得到合理利用為宜,有空間的長枝可留培養新骨架,中、短枝培養為結果枝組,,使樹冠保持穩定,做到長短校相間,葉果比適宜。
花果管理
1、人工授粉:為保證盆栽蘋果坐果率,在蘋果開花前2-3天,從物候期相近的果園採取授粉品種花朵獲得花粉,在盆栽蘋果盛花初期,花朵開花的當天上午進行人工授粉。 2、花期噴硼:在開花期用0.25%的硼砂噴灑,提高坐果率。 3、套袋:在生理落果後,為提高果實品質,防止病蟲危害果實,進行果實套袋,在果實成熟前15-30天取下果袋,使果實著色。 4、著色與貼字:盆栽蘋果具有管理方便的特點,在果實生長後期轉動盆子,使果實全面著色。在成熟前15-30天摘除果袋,在果實向陽面貼上「福」』「壽」「喜」』「祿」「發」「吉祥」等字樣或花紋、圖案,當果實著色成熟後揭去貼紙,蘋果果實上就會顯露出字樣和各種美麗的花紋,使盆栽蘋果更加美觀。
病蟲害防治
盆栽蘋果由於管理精細,通風透光好,生長健壯,病蟲害較少,一旦發生病蟲害,要及時摘除病枝、病葉、病果,刮除病斑,人工捕捉害蟲。發生病蟲害嚴重時,在落花後噴灑多菌靈、托布津、百菌清等殺菌劑1-2次,防治果實和葉片病害。4-5月份噴灑2次以菊酯類為主的殺蟲劑,防治蚜蟲、卷葉蟲等害蟲,6-7月噴滅掃利、天王星等殺蟲、殺蟎劑1-2次防治紅蜘蛛、桃小食心蟲,7-8月份噴灑多菌靈、托布津、波爾多液等殺菌劑防治早期落葉病、輪紋病、炭疽病。
護理果實延長觀賞期
在果實成熟前的25-40天,每10天噴灑和對果柄塗抹30×10-6(-6為上標)—50×10-6(-6為上標)萘乙酸2次,在果實成熟前繼續噴灑和塗抹30×10-6(-6為上標)—50××10-6(-6為上標)萘乙酸,護理果實,延長觀賞期。
倒盆換土
盆栽蘋果為了給施肥和根系修剪,改善營養條件,使樹長得強壯,在每年冬季休眠前或春季發芽前進行換盆,把原來的土換上新配置的栽培土(含有施入的有機肥和滅除地下害蟲的葯劑)。倒盆換土時,先用竹片沿益內壁轉一圈,再將盆倒置,用手托住蘋果植株和土團,在重力作用下,使之傾出。然後用利刀削去土團外圍3-4cm厚的舊土和根系,再放入裝有栽培土的新盆中,四周填入新的栽培土壓實,並澆足水。
編輯本段新品種
垂直鴨裂
1.選育經過 垂枝鴨梨為鴨梨的芽變,發現於河北束鹿大東城村。1975年引入國家梨種質圃觀察,1985年進行庭院栽培和盆栽驗,1995年提出垂枝鴨梨可作為庭院綠化和盆栽利用。 2.植物學特徵 樹冠為披散形,枝條下垂生長,樹干綠褐色。1年生枝黃綠色,向下彎曲。葉片橢圓形,濃綠,葉片厚,葉尖突尖,葉基圓形,葉緣波狀,粗鋸齒。 3.果實性狀 果實中等大,單果平均重185克,短葫蘆形。採收時果皮底色綠黃,陽面有不明顯的紅暈,貯藏後全面黃色。外形美觀,果梗較長,無梗窪。萼片宿存,彎窪深廣。果肉白色,肉質細而脆,石細胞少,汁極多,味甜微酸。含可溶性固形物11.98%,可溶性糖6.38%,可滴定酸0.18%,維生素c0.30毫克/百克。品質上等。 4.生物學特性 (1)生長習性樹勢中庸,40年生樹高5米,冠徑4.5米,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強,內膛枝條較多,枝條自然下垂生長,形似垂柳。 (2)結果習性定植後3年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中果枝、腋花芽也能結果。豐產穩產。 (3)物候期在興城地區,4月上旬花芽萌動,5月上旬為盛花期,9月中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果實發育天數為135天,營養生長天數為210天左右。 (4)抗性植株抗寒力中等,花芽易受凍害,抗旱能力較強,抗黑星病能力弱。 5.農業技術特點與利用.用於庭院綠化可先栽一般梨品種或栽大杜梨,待長到一定高度再高接垂枝鴨梨,1株樹接4~8個枝就可形成一株美觀的垂技鴨梨觀賞樹。如果用作盆栽,可先栽砧木杜梨或山梨,成活後在1米高處嫁接垂枝鴨梨,就可培育成一株盆栽樹。也可在盆里定植的砧木基部芽接垂枝鴨梨,就可培育成盆栽垂枝梨樹。由於垂枝鴨梨不抗黑星病,應注意加強對黑星病的防治工作。垂枝鴨梨是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觀賞綠化價值的品種。在庭院栽培和盆栽中有廣闊的利用前景。
興矮3號梨
1.選育經過 興矮3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從錦香梨(南果梨×巴梨)選育而成的緊湊型資源。1980年進行株型矮化鑒定,1985年盆栽試驗,1995年定名為「興矮3號」。 2.植物學特徵 樹體緊湊矮壯,樹姿開張。樹干綠褐色,分枝多。1年生枝黃褐色,節間短,粗壯,皮干、而密。葉片橢圓形,濃綠,有光澤,葉片厚,革質。葉尖突尖,葉基楔形,葉緣細鋸齒。葉柄短,綠中微紅。幼葉橙紅色。 3.果實性狀 果實小,平均單果重73克。果實圓形,黃綠色陽面有淡紅暈。果梗中長,較粗。果心中大,果肉黃白色,質地中粗,汁液中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5%,可滴定酸0.20%,維生素c3.5毫克/百克鮮重。品質中上等。 4.生物學特性 (1)生長習性生長勢弱,15年生樹高1.75米,冠徑1.9米,干周34厘米。芽萌發率為73.3%,成枝力強,剪口下可抽生3~4個枝。1年生枝平均生長量為27厘米,粗0.39厘米。節間較短,平均0.96厘米。盆栽試驗結果,樹體矮小緊湊,4年生盆栽樹高65~70厘米。 (2)結果習性容易形成結果花芽,有的在苗圃即形成花芽,盆栽當年即結果,盆栽第二年結果12個,第三年結果33個。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腋花芽結果能力強。果台副梢抽生能力強,連續結果能力強。盆栽不易落果。 (3)物候期在遼寧興城地區,該品種4月中下旬萌動,5月上旬盛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果實發育天數為122天,營養生長天數為209天。 (4)抗性葉片高抗黑星病,枝幹不抗輪紋病和腐爛病。抗寒性中等。 5.利用前景 興矮3號樹體矮小緊湊,是適於盆栽的良好品種。
興矮4號梨
1.選育經過興矮4號是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從錦香梨(南果梨×巴梨)的自然實生後代中選出的緊湊型資源。1980年進行株型矮化鑒定,1995年盆栽試驗,當年定名為「興矮4號」。 2.植物學特徵 樹體緊湊矮壯,樹姿半開張。樹干綠褐色,1年生枝黃綠色,節間短,粗壯。皮孔中大,圓形。葉片橢圓形,翠綠色,有光澤,葉尖突尖,葉基圓形。葉柄中長,較粗。幼葉淡綠色。 3.果實性狀 果實小,平均單果重67.64克,橢圓形。果面綠黃色,平滑,果點小而多,果梗中長,梗窪淺狹。萼片宿存,萼窪淺窄。果心中大,果肉黃白色,肉質細軟,易溶於口,汁多,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25%,可溶性糖7.7%,可滴定酸0.3%,維生素c3毫克/百克。品質中上。 4.生物學特性 (1)生長習性樹勢中庸,樹體緊湊矮壯,樹姿開張。15年生樹高1.64米,冠徑1.16米×1.3米,干周24厘米。1年生枝平均長20厘米,粗0.67厘米,節間長0.71厘米。芽萌發力弱,芽萌發率為45.4%。成枝力弱,延長枝剪口下抽生2個長枝。 (2)結果習性定植後3年結果,以中長枝結果為主,很少形成腋花芽。采前落果較重。 (3)物候期在遼寧興城地區,4月中下旬花芽萌動,5月上中旬盛花,8月中旬果實成熟。 (4)杭性抗寒性中等,較抗黑星病,不抗枝幹輪紋病和腐爛病。 5.利用前景 興矮4號植株矮化緊湊。在盆栽條件下,4年生樹高1.21米。定植第三年結果。樹冠圓頭形,葉片翠綠,自然美觀,有較大的盆栽應用前景。
編輯本段盆栽知識
盆栽是溫室花卉生產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溫室花卉都採用盆栽方式,有些露地花卉也採用盆栽的方式,如一串紅、金盞菊等。可以滿足冬春缺花季節的市場需要。
栽植前准備
盆栽花卉栽植前主要進行栽植苗和培養土的准備。栽植苗可通過各種繁殖方法或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各種花卉種類不同,對培養土的要求各不相同。 培養土的配製 應選用富含營養物質和物理性狀良好的盆栽用土。通常用各種培養土配製而成。各地因材料及習慣不同,配製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蘭花類盆栽基質地生蘭為腐葉土加少量的沙;氣生蘭為水蘚、椰子塊或木炭塊等
栽植技術
(1)栽植時期 雖然溫室內溫度可以調節,但適合栽植的時期應為春、秋、夏季。其中以春季為最佳;秋季較適宜種植,但要注意溫度、水分的變化;夏季一般種植一些有氣生根的蔓性熱帶觀葉植物, (2)栽植方法 ①上盆 上盆是指把繁殖的幼苗或購買來的苗木,栽植到花盆中的操作。 按照苗木的大小選用合適規格的花盆;還應注意栽培用盆和上市用盆的差異,栽培用盆選用通氣性的盆,如陶制盆、木盆等,上市用盆選用美觀的瓷盆、紫砂盆或塑料盆等。上盆或換盆前,無論是新盆或舊盆,都應對花盆進行浸洗,除去泥土、苔蘚或淋溶鹽類。 上盆的方法是先用瓦片蓋於盆底排水孔,凹面向下。盆底部用培養土的粗粒、碎瓦片或煤渣填入一層,作為排水層,再填入一層培養土。植苗時,用左手持苗,放於盆口中央深淺適當的位置,填培養土,用手壓緊。填完培養土後,土面與盆口應有適當距離(通常為2~3cm)。然後用噴壺充分灌水、淋灑枝葉,置陰處緩苗數日。待苗恢復生長後,逐漸放於光照充足處。
編輯本段盆栽養殖技巧
1.鮮花保鮮三法 ①薔薇花在其剪口處用火灸一下,再插入瓶中。 秋菊花 在其剪口處塗上少許薄荷晶。 菊花 在養菊花的清水中,加進微量的尿素或土壤浸出液(肥泥土加水攪拌後過濾而成的溶液),可使瓶插菊花長達30天才凋謝,比用一般清水可延長10多天。 白蘭花 晚上用濕布包裹,白天揭開,可使花的凋謝時間推遲2—3天。 芙蓉花 先插入熱水中一二分鍾,再插入涼水中。 大麗花 剪口浸入熱水中片刻,再插入冷水中。 牡丹花 先用熱水浸漬切口,然後再插入冷水中。 山茶花 插入淡鹽水中。 百合花 插入糖水中。 梔子花 在水中加1—2滴鮮肉汁。 水仙花 插養在千分之一的淡鹽水中。 蓮花 用泥堵塞氣孔,再插入淡鹽水中。 ②出遠門時,把瓶插鮮花取出放在電冰箱果菜盒中保存,可以保持長時間不凋謝,回來後取出插在花瓶里,又可栩栩如生。 ③用阿斯匹林溶化於水中,可延長瓶養鮮花的開花時間。 2.調整開花時間 把花籽、植物的球根或扦插用的枝條裝入塑料袋,再放入冰箱冷藏室里,適當的時候拿出來植種,可任意調節開花時間。 3.受凍盆復甦法 春寒時節,盆花在室外會凍僵。遇此情況,可將盆花速用吸水性較強的廢報紙連盆包裹三層,包紮時注意不可損傷盆花枝葉,並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如此靜置一日,以使盆花溫度逐漸回升。經此處理後,受凍盆花可以復甦。 4.君子蘭避暑法 盛夏時節,氣溫常在30℃以上,這對君子蘭生長極為不利。為此,一般常用搭棚降溫。還可將君子蘭連盆一起埋進沙子里(將盆埋沒),然後在沙子上每日早晚各灑水一次。這樣,既能使盆土保持濕潤,更主要的是可以借沙子里水分蒸發時的吸熱作用達到降溫目的。 5.綉球花變藍 在綉球花根部釘進一顆生銹的鐵釘,綉球花即會明顯地變為藍色了。 6.植物上灰土清洗法 不少家庭打掃衛生時,無論是冬季還是在盛夏,一般都將盆花放在水籠頭下沖洗一下,這樣往往會因溫度驟變而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是觀葉植物,可用蘸水,順花枝葉脈,一片一片地清洗干凈。其他植物則可用噴壺沖洗。 7.養花除臭法 室內花卉若用發了酵的溶液作肥料,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若用橘子皮放入肥料液內,氣味就會消除。同時,橘子皮本身也是上好的肥料。 8.自製殺蟲劑四法 ①取大蔥200克,切碎後放入10升水中浸泡一晝夜,濾清後用來噴灑受害植株,每天數次,連續噴灑5天。 ②大蒜200—300克,搗爛取汁,加10升水稀釋,立即用來噴灑植株。 ③煙草末400克,用10升水浸泡兩晝夜後,濾出煙末,使用時再加水10升,加肥皂粉20—30克,攪勻後噴灑受害花木。 ④水10升,草木灰3公斤,泡3晝夜後,即可噴灑植株。 9.根除雜草法 雜草繁殖力很強,庭院中的雜草剛剛拔除不久,沒幾天又長得到處都是。遇此情況,平常腌制鴨蛋或鹹菜的鹽水,不要隨便倒掉,在雜草繁盛季節,將鹽水潑在雜草上,三四次即可遏止雜草的生長。此外,煮土豆的水也可除去庭院里或過道上的雜草。再就是用漂白粉水除草也很有效,方法是:把水灑在要除草的地上,使土地濕透,24小時後,再用漂白粉水澆雜草。
編輯本段盆栽流派和大類
五大流派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台灣、魯新派。 兩大類為: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這兩大類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我國盆景的新類別也在逐步產生。現在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第一類,樹木盆景:以樹木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鳥獸等作陪襯,通過攀扎、修剪、整形等技術加工和園藝栽培,在盆中表現曠野巨木或蔥茂的森林景象者,統稱為樹木盆景。由於樹木盆景的材料常從山野曠地採掘而來,所以樹木盆景習慣上又稱為樹樁盆景。 第二類,山水盆景:以各種山石為主題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為範本,經過精選和切截、雕鑿、拼接等技術加工,布置於淺口盆中,展現懸崖絕壁、險峰丘壑、翠巒碧澗等各種山水景象者,統稱為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 第三類,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為材料,通過加工、布局,採用山石隔開水土的方法,在淺口盆中表現自然界那種水面、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種景觀盆景。 第四類,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為主要材料,經過一定的修飾加工,適當配置山石和點綴配件,在盆中表現自然界優美的花草景色的,稱為花草盆景。 第五類,微型盆景:一般樹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長不超過10厘米的這些盆景,稱為微型盆景。 第六類,掛壁盆景:掛壁盆景是將一般盆景與貝雕、掛屏等工藝品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創新形式。掛壁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山石為主體,稱為山水掛壁盆景;另一類以花木為主體,稱為花木掛壁盆景。 第七類,異型盆景:異型盆景是指將植物種在特殊的器皿里,並作精心養護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種別有情趣的盆景。

6. 清代盆景的極品有哪些

在清代,我國涌現出許多盆景中的極品,其中大多成為宮廷中的珍藏寶物。

如紅寶石梅壽長春盆景。鏨金委角長方形盆,盆上敞下斂,略呈斗形,其口沿鏨如意紋,口沿下凸起如意雲紋一周,盆腹以萬字雷紋錦為地,凸鏨一周22個「壽」字。

盆中主景為梅花樹,銅鍍金樹干,翡翠小葉,紅寶石花瓣,寶藍心、金蕊,意態生動。樹下襯以青金石和白玉制的湖石、嵌寶石靈芝、玉葉珊瑚珠萬年青、點翠葉瑪瑙茶花以及小草等,置景生機盎然,錯落有致。

梅花是清代盆景廣泛採用的花卉,通常寓意「梅壽長春」或「梅壽萬年」。此景以金為盆,盆壁上鏨刻的萬字地紋和「壽」字氣派豪華,光燦耀目。

梅花瓣所用紅寶石共達284粒,一樹晶瑩的紅梅與碧綠的翡翠葉相襯托,又與燦爛的金盆相輝映,再加以清雅的湖石和花卉小景,其風格富貴而熱烈。此紅寶石梅花盆景應是專為宮中帝後壽誕特製的祝壽禮物。

再如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青玉菊瓣洗式盆,四角雕成雙葉菊花形,菊花上嵌紅寶石、綠料,盆下腹又雕葉紋,上嵌綠料並錯金線為脈絡。盆中有青金石制湖石,並植5株染牙葉水仙,雕象牙為根,白玉為花,黃玉為心。

水仙主題的盆景取「芝仙祝壽」之意,宮廷慶帝後壽誕之時,地方官多有呈進。此盆景風格清雅,玉盆為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盆中景緻牙葉挺拔,玉花明秀,反映出清代乾隆年間雕刻業盛期的工藝水平。

還有碧玉萬年青盆景。盆呈筒式,塗紅漆,口沿、底沿各飾描金卷草紋一周。盆體淺刻萬字錦地及八仙人物紋並描金漆。盆中植碧玉萬年青,葉片寬厚肥碩,挺拔如劍,碧綠茂盛。葉叢中立纏綠絲莖,莖上有以染骨、紅珊瑚珠所制萬年青籽3簇,珠粒紅艷。

此盆景將萬年青植於筒中,寓「一統萬年」之意。此件作品為清代帝後壽誕時宮廷的陳列品。

另外一件碧璽桃樹盆景,畫琺琅菱花式盆,盆外壁以深、淺藍色釉為地,彩繪牡丹花紋。盆中植桃樹為主景,木枝幹,碧玉葉,桃實以芙蓉石、碧璽、蜜蠟等紅、粉色寶石製作。樹下襯以湖石、山茶、錦花一周。

此景錯落有致,意態生動,表現出清爽明麗的江南盆景風格,是清宮中日常陳設品,桃樹景配牡丹花紋盆取「蟠桃獻瑞」、「富貴長壽」之意,應是皇帝壽誕之日百官祝壽所進獻之物。

碧桃花樹盆景也為清宮舊藏。畫琺琅委角長方盆,盆外壁繪折枝花卉。主景碧桃樹以染銅為葉、染牙為花瓣。周圍襯以染石山子和水晶海棠花、乳白色玻璃茶花、銅片小草等,碧桃盆景寓意「春光長壽」。

清代南方盆景多用這種式樣,據清代《宮中進單》記載,1748年,廣東巡撫岳浚進象牙盆景四對,這件盆景即其中之一。

清宮舊藏中還有一件嵌玉石仙人祝壽圖盆景。紫檀木垂雲紋八足隨形座,座邊緣設銅鍍金鏤「萬」字紋欄桿,座中設天然木山,古意盎然。

山中以白玉、碧玉、瑪瑙、翡翠、碧璽、松石等製作靈芝、仙桃、瑤草嘉蕙等,於孔隙石筍之間倒掛叢生,五色繽紛。

山腰置一座藍頂圓亭,7位仙翁或立於山腰,或相伴行於山間,或對坐亭間暢談。玉鶴口銜仙草飛懸在山頂,玉鹿則伏卧於山腰亭旁,仰望上方的靈草。

此件寓意仙人祝壽的景觀造型大方,人物刻畫細膩,神態各異。花草與鳥獸等色澤清朗,疏密相間,錯落有致,頗富情趣,是中、大型景觀中的精心之作。

蜜蠟料石劉海戲蟾盆景。四方折角形座,座壁上嵌飾仿羊脂白玉、仿藍寶石、仿青金石等3種彩色料及孔雀石、金星石、珊瑚等五色材料。其中藍色套金星料和孔雀石作上下邊框和分界格條。

座壁框格內所嵌的18塊仿玉料和4塊透明藍料均鏤雕方拐子夔龍紋。座壁正面嵌浮雕蝙蝠流雲紋珊瑚片,珊瑚片中央再嵌一塊如意形蜜蠟片,上刻夔龍紋。

座以孔雀石雕山石為座面,石上立琥珀、蜜蠟所制劉海仙人,其手持珊瑚鏤雕金錢鏈,喜笑顏開,正在戲一三足蟾,蟾以金星料制,嵌紅寶石和藍料,屈背昂首,仰視劉海手中的金錢鏈,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態。

劉海身旁植紅珊瑚枝佛手樹,染牙葉,硨磲與紅蜜蠟制佛手果,還有銅枝葉、珊瑚花的茶花和珊瑚、藍料大靈芝等。

清代工藝品中以「劉海戲蟾」為題材者較多。此盆景造型別致,製作精美華貴,人物、動物生動活潑,是清代盆景中一件頗為獨特的珍品。

玉花盆景

7.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展館

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復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外朝前三殿區: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鍾。
坤寧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內廷外東路區(寧壽宮區):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寧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寧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布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寧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寧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寧壽宮區位於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寧壽宮區內。參觀寧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寧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寧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征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後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鍾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琅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台、帝後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復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復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御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午門:故宮博物院最重要的特展展館之一,設在故宮南門午門的城樓上,登城口在午門西北角,用於特展和臨展。整個展廳是玻璃結構,建在城樓內又獨立於城門結構,既保持了古建原貌,又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較強的保溫、耐火、抗震能力。
神武門:設在故宮北門神武門的城樓上,用於特展和臨展。
齋宮:位於內廷後三宮區以東、東六宮區以南。用於特展和臨展。

8. 盆栽苦瓜的種植方法

苦瓜又名「涼瓜」,屬喜溫蔬菜,生長適溫為20―25℃。近幾年通過品種選育,春、夏、秋三季都可種植,逐漸成為主栽瓜品種。種植苦瓜要獲得優質高產,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良種。選擇耐肥、耐熱、耐貯運、瓜型大、瓜肉厚、產量高、品質好的良種,如早豐3號、翠綠一號、穗優、綠寶石、大頂苦瓜、江門苦瓜、滑身苦瓜、夏豐2號、青玉苦瓜、新綠二號長身油瓜等。

二、催芽育苗。苦瓜的種皮堅硬,播前先浸種催芽,以利出苗。一般春植宜在1月底至4月播種,夏植在5―6月種植,秋植在7―8月種植。播種前將種子放入溫水中,用細砂輪磨擦洗去膠質後,用干凈的薄紗布包好,放入清水中浸種12小時,撈起種子,再用紗布或濕紙包好,用薄膜包好保溫催芽,溫度應保持在28―30℃,濕潤催芽,3―4天左右可出芽,芽長1厘米即可播種。採用營養杯育苗,用優質腐熟農家肥、過磷酸鈣、氯化鉀、菜園泥等配製混勻營養土,漚制20―25天後,將已催芽的種子點播於營養杯,覆蓋約3厘米薄土層,放入苗床,然後用竹弓搭棚,45―50厘米高,用尼龍薄膜覆蓋防寒育苗,待瓜苗長出5―6片葉時,即可移植大田。

三、選地整地。苦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濕潤、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粘土為好。應選兩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保肥水力強的地種植。整地起畦,一般畦寬1.5―2米包溝,畦高30―40厘米。

四、施足基肥。苦瓜生長期長,產量較高,需肥量大。基肥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80公斤、鉀肥15―25公斤、尿素10―12公斤,混勻撒在溝內。

五、合理密植。苦瓜大田種植可單行雙株植,株距60―70厘米;單行單株植,株距28―30厘米;雙行單株植,株距40―50厘米,行距40―50厘米。移植後澆薄定根水。

六、水肥管理。苦瓜喜濕,但不耐澇,苗期及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畦面應保持濕潤,暴雨後要及時排除漬水,防止爛根。苦瓜除種植時施足基肥外,要及時追肥。苗期要勤施薄施水肥1―2次,保瓜苗早生快長。在雌花初現和初收瓜前3―7天各一次,以後每收一次瓜後追肥一次,在畦兩側挖淺溝,每畝施用復合肥40―5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磷肥30公斤加鉀肥15公斤,然後覆土;或畝施腐熟人糞肥500―700公斤加尿素3―4公斤混勻淋施,以延長採收期。

七、整枝拉蔓。在苦瓜生長抽出絲時,要插人字籬棚架引蔓上架,避免蔓葉互相纏繞,架頂部交叉扎緊。苦瓜分枝力強,前期引蔓要勤,在晴天下午進行,以防折蔓。主蔓的果實採收後,便轉入側枝結瓜,因此,引蔓上架後,應將主蔓莖部40―50厘米以下的側枝摘除,並將生長過密的老葉以及上部細弱側蔓摘除,使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病害,提高座果率。

八、適時收獲。苦瓜宜及時收獲嫩瓜,以保證品質和增加後期結果。當果實長到一定長度,果肩瘤狀突起膨大,瘤溝變淺,瓜頂咀大圓,果實有光澤,果色青翠時,應及時採收上市。

九、防治病蟲害。苦瓜病害主要有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中後期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猝倒病、立枯病可用200ppm農用鏈黴素、2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治。炭疽病、白粉病,可分別用50%托布津或代森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或瑞毒霉600-700倍液噴治;應將病葉、病瓜摘除,然後噴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20%粉銹寧1500―20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用70%敵克松800―1000倍液噴治或淋根;植後20―30天,用50%托布津600倍液每株淋根半升,或可用10%雙效靈200-300倍液淋根,有一定防治效果。

苦瓜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黃守瓜、黑守瓜、瓜實蠅等,可噴敵敵畏或敵百蟲500-800倍液,殺蟲雙200倍液或40%三氯殺蟎醇800-1000倍液或2.5%氯氰菊脂、氰戊菊脂3000-4000倍液噴治。

9. 故宮珠寶展里的珠寶名字

你好~
這是我參考故宮網站所找到的資料,珠寶館禮面展出的文物總共分為六種:
禮制文物,
佛教文物,
帝後飾品,
日用器具,
賞玩珍品,
陳設器物,
希望有幫到你的忙。
禮制文物:
金甌永固杯
二十五寶璽
金立雙鳳盥盆
金「奉天之寶」璽
金滿漢文成嬪冊
碧玉描金編磬
金編鍾
金甪端香熏
金亭式香熏
金雲鶴紋水瓶
金雲龍紋提爐
佛教文物:
金嵌寶石八寶
金鑲東珠菩薩立像
金嵌寶石釋迦牟尼像
金累絲嵌松石壇城
金宗喀巴喇嘛像
金胎掐絲琺琅鑲寶石高足蓋碗
金嵌寶石八角塔
金累絲嵌珠寶塔
金嵌珠七珍
白玉藏文碗
金佛瓶
金嵌珍珠松石樓式龕
金嵌寶石藏經盒
金嵌珍珠寶石塔
帝後飾品:
翠竹節式佩
翠扁方
金鑲東珠耳環
碧璽珠翠手串
金鑲珠寶松鼠簪
貂皮嵌珠皇後冬朝冠
點翠嵌珠寶五鳳鈿
白玉嵌蓮荷紋扁方
金鑲寶石蜻蜓簪
金鑲珠翠耳墜
孝端皇後鳳冠
金鑲寶石桃蝠簪
碧璽雕松鼠葡萄佩
金累絲嵌松石火鐮套
赤金嵌松石鏤空扳指盒
銀鍍金點翠串珠流蘇
金累絲九鳳鈿口
銀鍍金嵌珠寶蝴蝶簪
金嵌珠寶圓花
金鑲珠寶二龍戲珠鈿口
翠嵌珠寶蜂紋耳環
珍珠
白金鑲鑽石戒指
白金鑲藍寶石戒指
金鑲翠戒指
銀點翠嵌藍寶石簪
翠十八子手串
翠鐲子
貓睛石
金鏨花嵌珠寶扁方
桃紅碧璽瓜式佩
翠扳指
祖母綠寶石
碧璽帶扣
翠翎管
翠鑲金裏扳指
東珠朝珠
金累絲花囊
金龍形帽頂
金珀光素扳指
金鑲珠寶帽頂
青金石朝珠
金鑲珍珠翡翠戒指
鑽石
藍寶石
金鏤空嵌珠石扁方
日用器具:
金胎掐絲琺琅嵌畫琺琅執壺
金胎畫琺琅杯盤
金雕花鞘白料果刀
瑪瑙葵花式托碗
水晶雙獸耳八角杯
金蓋托白玉杯
金嵌珠杯盤
芙蓉石蓋碗
瑪瑙墩式碗
翠蓋碗
白玉三羊執壺
瑪瑙單螭耳杯
紫檀鑲金嵌玉箸
金鑲紫檀柄玉頂漏匙
金鑲紫檀柄玉頂果叉
翠玉盤
金胎鏨胎琺琅嵌畫琺琅執壺
金填花雲龍執壺
金鏨花扁壺
金鑲寶石燭台
水晶雙耳十角杯
青玉描金題詩撇口碗
銀蓋托白玉碗
賞玩珍品:
水晶天雞尊
金嵌寶石鏤空花卉紋八角盒
金嵌寶石葫蘆式盒
芙蓉石雙耳三足爐
珊瑚雕松石雲蝠紋鼻煙壺
水晶帶鏈花籃
孔雀石山水人物插屏
翠卧牛
黃玉佛手花插
孔雀石鼻煙壺
瑪瑙雕蟾蜍鼻煙壺
珊瑚獅子
發晶鼻煙壺
蜜蠟鼻煙壺
紫晶瓜蝶紋鼻煙壺
琥珀刻詩鼻煙壺
翠白菜式花插
碧璽雕雙蝠鼻煙壺
青金石雕瓜蝶鼻煙壺
乾隆帝田黃三聯璽
綠松石山石花卉鼻煙壺
青玉嵌紅寶石爐瓶盒三式
瑪瑙卧蓮鴛鴦
翠鼻煙壺
金嵌寶石蓋青玉桃式盒
青玉十二生肖
陳設器物:
大禹治水圖玉山
蓬萊仙境玉石仙台
犀角鏤雕花木人物槎杯
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
銀鍍金累絲長方盆穿珠梅花盆景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
紅白瑪瑙巧做雙魚龍花插
紅白瑪瑙蝙蝠桃樹花插
水晶球
蜜蠟鶴鹿同春雙孔花插
水晶兕觥
金嵌珍珠天球儀
會昌九老圖玉山
秋山行旅圖玉山
青玉雲龍紋甕
水晶雙魚花插
青金石御制詩山子
青金石松泉人物山子
金胎珊瑚桃式盒
金嵌松石雙耳扁方瓶
金瓶珍珠花樹景
丹台春曉玉山
蜜蠟象耳活環瓶
金鏨花如意
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
翠太平有象磬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自己去找找看:
http://big5.dpm.org.cn:82/gate/big5/www.dpm.org.cn/shtml/272/@/114266.html#

熱點內容
綠植婚紗草 發布:2025-05-12 16:09:14 瀏覽:964
生宣工筆牡丹 發布:2025-05-12 16:04:06 瀏覽:636
上譯茶花女 發布:2025-05-12 15:01:24 瀏覽:121
國家級茶花 發布:2025-05-12 14:55:08 瀏覽:250
卉苑鮮花 發布:2025-05-12 14:05:48 瀏覽:610
對一朵花的微笑 發布:2025-05-12 13:53:36 瀏覽:318
芬迪櫻花香水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845
童真與花藝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942
玫瑰能放多久 發布:2025-05-12 13:20:13 瀏覽:464
炫舞七夕抽獎 發布:2025-05-12 12:57:3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