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的盆栽
⑴ 神奇的植物
豬籠草
豬籠草是大家較熟悉的高級食蟲植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食蟲植物。它是半木質性的蔓生植物,一般高約3米左右。葉子互生,葉柄扁平,葉片寬大,葉片的尖端延伸出細而長的葉梗,葉梗末端又膨大而成捕蟲袋,其形狀很像豬籠,所以人們叫它豬籠草。捕蟲袋即是豬籠草的捕蟲武器,看上去猶如一個個「小瓶子」掛在植株上,因此豬籠草也是一種瓶狀植物.光棍樹
在熱帶東非和南非的乾旱地區,生長著一種奇異而有趣的樹,樹上一年到頭只是一些光溜溜的綠枝,不長葉子,偶然長葉,但也很少,因此人們叫它「光棍樹」(圖5)。也有人叫它神仙棒或綠玉樹,日本人稱之為青珊瑚。
這種樹屬大戟科,和我們常見的花卉霸王鞭、一品紅等植物是同宗兄弟。它的樹姿別具一格,直立、光禿,樹高4—9米,枝條肉質、綠色、圓棍狀,長成無刺的灌木或小喬木的樣子。它的葉子很小,如不注意是不容易看見的,而且往往早就脫落了。
光棍樹為什麼不長或很少長葉子呢?因為這種樹的故鄉在非洲的乾旱地區,那裡常年雨水很少,非常缺水,為了保水抗旱,它們的葉子就逐漸變小,甚至慢慢地消失了。這樣,可以減少體內的水分蒸發,大大節省用水。為了製造有機質而能生存下去,它的樹枝就變成了綠色,以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可見,光棍樹的這種有趣特點, 是為了適應嚴酷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而逐漸形成的特殊抗旱本領。
瓶子草
瓶子草是一類著名的食蟲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長在沼澤地、潮濕的田野或湖濱,屬被動捕捉型食蟲植物。
瓶子草的葉子非常奇特而有趣,有的呈管狀,有的呈喇叭狀,還有的呈壺狀,看上去好似各種形狀的瓶子,因此人們把它稱為瓶子草。
瓶子草的這些瓶狀葉便是捕捉昆蟲的「誘捕器」。瓶子的內壁非常光滑,並生有蜜腺,能分泌出香甜的蜜汁,以引誘昆蟲上鉤,瓶壁上還生有一排排尖刺般的倒毛,可以幫助捕捉昆蟲,頂端有一片唇瓣。瓶子的底部盛有液體,這是瓶子草設置捕捉昆蟲的「水牢」。當昆蟲受到香甜味引誘前來吃蜜時,便爬到了滑溜的瓶口邊緣,它想鑽進瓶里以吃到更多的甜蜜,這時就會滑落到瓶底,掉進液體之中。如果掉進瓶底的昆蟲企圖爬出來,內壁四周的倒毛就好似衛士手中的長矛擋住了它的去路,使其無法逃生;如果昆蟲試圖飛出去,它的翅膀就去碰到倒毛或內壁,而又重新掉進液體之中。就這樣,昆蟲被活活淹死在「水牢」中;然後內壁分泌出消化酶,進行消化分解,再由薄壁細胞將分解出的氨基酸吸收。
人們對瓶子草的瓶底液體來源十分感興趣,過去一般都認為是積存的雨水。可是,近年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這些液體不是雨水,而是根系從土壤中吸收來的水分,即使在乾旱之年,瓶底里也照樣有液汁。有趣的是,在液體中還生存有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幫助瓶子草分解捕捉到的獵物。
世界上的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瓶子草的捕蟲「武器」雖然巧妙而有效,但也有不怕者。比如有一種蜘蛛,常常在瓶口上織網,劫獲瓶子草蜜汁引誘來的昆蟲,而自己卻不會掉進瓶里。更有甚者,有一種蛾子的幼蟲,居然毫無顧忌地進入瓶中吸食,消化酶卻對它絲毫也不能損傷;還有一種蚊子,能夠垂直降落和起飛,它將卵產在瓶子草的瓶底液體里,卵在液體中孵化成幼蟲,幼蟲又安然無恙地長成成蟲,然後再展翅飛出去,而消化酶對它也毫無損害,這其中的奧秘還有待於科學家去探索。
瓶子草主要分布在美洲、亞洲熱帶地區,以及澳大利亞和埃及等國。瓶子草有多種,有的長相非常奇妙而有趣,在這里不仿向大家介紹幾種。
在印度洋的島嶼上,生長著多種瓶子草,它們的「瓶子」有的像竹筒,有的像酒杯,還有的像罐子,真是五花八門、奇形怪狀。其中最值得介紹的是,有一種瓶子草的葉片呈管狀,葉片頂端有一個彎曲下來的蓋子蓋在瓶口上方,看上去好似一頂帽子,故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帽蓋瓶子草。它不僅能捕捉昆蟲,有時甚至連小鳥也成了它瓶中的獵物。
捕蠅草
食蟲植物的葉片變得非常奇特而有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囊袋,還有的像蚌殼……。各種奇形怪狀的葉子,是它們捕捉昆蟲的有效「裝置」。
不同的食蟲植物其捕食昆蟲的方式也不一樣。瓶子草和豬籠草設陷阱捕蟲,是一種消極等待的被動方法;而捕蠅草則是採用積極主動的方法捕蟲,因此最為惹人注意,也顯得更加有趣。有一部科教電影叫《中山植物園》,裡面有這樣一個非常珍貴的鏡頭:一個甲蟲爬到一株植物的葉片上,蚌殼似的葉片迅速合攏,葉緣的刺毛也交錯地扣合起來,把甲蟲牢牢地關在裡面,這株奇趣的植物就是捕蠅草。
捕蠅草是一種多年生宿根植物,莖很短,葉輪生。葉子的構造很奇特,在靠近莖的部分有羽狀葉脈,呈綠色,可進行光合作用;但到了葉端就長成肉質的,並以中肋為界分為左右兩半,其形狀呈月牙形,可像貝殼一樣隨意開合,這就是它的「誘捕器」。每半個葉片的邊緣都生有10—25根剛毛,其內側靠近中助的地方,又生有3根或3根以上的感覺剛毛(或叫激發剛毛)。在葉緣還生有蜜腺,能夠分泌蜜汁用以引誘昆蟲。
平時誘捕器張開,葉片向外彎曲,當上鉤的昆蟲爬到葉片上吃蜜時,如果其中一根激發剛毛被觸動兩次或兩次以上,或者在數秒鍾內至少有兩根激發剛毛被觸動,那麼誘捕器就會在20—40秒鍾內閉合,葉片便向里彎曲,葉緣上的剛毛交叉鎖在一起,將獵物囚禁在裡面。當昆蟲在裡面掙扎時,便再次觸動激發剛毛,每觸動激發剛毛一次,誘捕器就閉合得更緊。同時,激發剛毛受到刺激後,葉片上許多紫紅色小腺體就分泌出一種酸性很強的消化液,將蟲體消化,然後再由這些腺體吸收。大約5天後,當昆蟲的營養物質被吸收干凈後,葉子又重新張開,准備捕捉新的獵物。
在所有的食蟲植物中,捕蠅草是人們最熟悉和科學家研究最多的一種植物。早在一百多年前,達爾文就曾精心研究過食蟲植物,他特別喜歡捕蠅草,並稱它為「世界上最奇妙的一種植物」。
達爾文和生理學家伯登·桑德森對捕蠅草的捕食過程進行了研究,並有一些卓越的發現。達爾文觀察到,捕蠅草的激發剛毛受到刺激後,要間隔一定的時間後葉片才開始運動。因此他推測,一定有類似動物神經的電脈沖信號從剛毛傳到誘捕器的運動細胞上,從而產生運動。伯登·桑德森用電流計來進行測定,結果電流計指針顯示出有一股微弱的電流。這實際上就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動作電位。動作電位以每秒20毫米的速度通過葉子,正是這種電信號調節了捕蠅草的捕食運動。研究者還發現,如果對剛毛的刺激強度不夠,便不能產生動作電位,誘捕器也不發生運動。當兩次刺激時間相隔太近時,誘捕器也不能閉合,因一個動作電位不可能在距前面一個太近的時間里產生。這種現象,與動物神經中發生的麻痹現象十分類似。
後來,美國科學家威廉斯和皮卡德發現,捕蟲草的動作電位,產生於每根剛毛頂端基部或靠近基部的感覺細胞中發生的受體電位;而每一個受體電位都產生若干個動作電位,使剛毛不停地運動。
達爾文不僅對捕蠅草在捕到昆蟲時,其誘捕器不斷緊閉,正確解釋為由於昆蟲為了逃脫所作的掙扎不斷刺激激發剛毛的結果;而且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昆蟲死後,誘捕葉片仍在緊閉。後來,威廉斯和皮卡德對這一現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釋:捕蠅草有兩種運動,一種是快速的捕捉運動,另一種是慢速的消化運動。前者是由機械刺激引起,由動作電位傳遞的;後者是由死亡昆蟲的化學物質激發,由激素引起的。威廉斯和他的同事用實驗證明了這一解釋的正確性。他們把半閉合的捕蠅草浸在近似於它分解昆蟲所釋放的溶液里,結果誘捕器又緊縮了大約40%。千奇百怪的樹
在前蘇聯南部生長著一種有趣的樹,當地居民叫它「眼睛樹」。令人吃驚的是,當把樹皮剝掉後,便會露出一隻只大眼睛似的疤痕;同時,每隻「眼睛」里還會流出「眼淚」這種「眼淚」是一種粘性液汁,可以用來代替膠水使用。
在印度有一種奇特的電樹,如果人們從樹旁經過,一不小心碰到了它的枝條,便會被電打得很難受。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原來這種樹具有發電和蓄電的本領,並且蓄電量和電壓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中午,太陽光最強,溫度最高,它的蓄電量最大,電壓也最高;而到了午夜,它的蓄電量最小,電壓也最低。
在非洲北部生長著一種奇怪的「炸彈樹」,它結出的果實有椰子那麼大,非常堅硬,呈金黃色。成熟後往往會突然爆炸,碎殼可以飛出20多米遠,其威力不亞於手榴彈,不少鳥兒在啄果時被炸死。
在南美洲秘魯南部山區有一種奇異的樹,它的樣子很像棕櫚樹,當地居民叫它「捕鳥樹」。這種樹的葉片很大,上面長滿了又尖又硬的刺。鳥兒不知這些尖刺的厲害,當落到樹上休息時,就會被刺傷或刺死。
在印度尼西亞的森林裡,有一種能將飛鳥彈死的樹,當地人叫它「彈樹」。這種樹的樹枝非常奇特,是一種帶鉤的彎枝,鉤尖倒鉤於另一枝的枝杈上,隨著樹木的生長,鉤尖被枝條所牽拉而成為「弓上弦」的狀態。當飛鳥稍加觸動時,枝條便脫鉤彈出,往往將鳥打得頭破血流或傷肢斷翼,有時會立即死亡。
在馬來西亞有一種奇妙的樹,它在凌晨3點整開花,而到了次日下午4點整落瓣,從來不提前或推遲,非常准時,如同報時的「鍾表」,因此被人們譽為「報時樹」。
在我國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交界的地方,生長著一種能產鹽的奇樹,人們叫它「木鹽樹」。每到夏季,樹幹上凝結一層雪白的鹽霜。若用刀子輕輕把它刮下來食用,其質量可與上等精鹽相媲美。
在我國新疆南部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匯合處的鐵干里克,生長著一種名叫異葉楊的樹,在樹皮上,每年都可產出很多蘇打(碳酸鈉),故人們又稱它為「蘇打樹」。
在東南亞和我國西雙版納、海南島一帶,生長著一種油瓜樹,結出的油瓜有西瓜那麼大,一棵樹可結出100—200個。一個瓜里有6—8粒種子,種仁含油量高達70%,一粒種子可榨一兩多油。這種油有杏仁味,是高級食用油。如果種子用火烤一烤,吃起來有豬油味,所以人們叫它「豬油果」。
最長的植物
北美紅杉、道格拉斯黃杉和王桉,雖然都有身高超過110米的記錄,被稱為「世界最高的樹」,但卻不是身體最長的植物。
在美洲、大洋洲的太平洋沿岸海域中,生長著一類個體極為巨大的褐藻門植物。它們用粗達1米的固著器固著在深幾十米的海底岩石上,成體往往長達百米以上,最長的可達400米,堪稱世界上身體最長的植物。這類海藻藻體的主柄上有多達100個左右長15—60米的細長分枝,分枝上生有眾多側生的「葉片」,整體重量可達數百公斤,其身體之碩大在藻類植物中無與倫比,因此被稱為巨藻。在海水溫度適宜的春夏季節,巨藻生長極為迅速,最快時每天可長2米左右,因此它們也是世界上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
在陸生植物中,身體最長的是熱帶雨林中的棕櫚科省藤屬種類。它們雖然不能直立生長,卻依仗著出色的攀援本領,如游蛇一般攀附在其它樹木身上。據植物學家測量,最長的省藤屬植物莖長可達24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樹北美紅杉身長的2倍多。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一株來自中國的豆科植物紫藤,是1892年栽種的,迄今已逾百年。它的身長達到150多米,覆蓋了幾乎一英畝的面積,體重252噸。這株巨大的紫藤,春季開花時的景色極為壯觀,在持續5個星期的花期內,陸續開放的花朵有150萬之多,因此被列為世界最大的花木。
另據1974年11月的一則報道,一株經過人工激素處理的攀援植物西悉蓮,身長達到了182.88米。
更多植物請訪問:http://www.biobox.cn/swdbk/sqdzwsj1.htm
⑵ 根的盆栽能在太陽下養嗎
在家中養一盆漂亮的盆栽,不僅能夠凈化空氣,而且可以美化環境,令人身心舒暢。但小巧的盆栽也有難養和易養之分,如果平時很少有時間打理,那麼養一盆易養活的盆栽是個不錯的選擇。
那麼家裡可以養哪些易養活的盆栽呢?下面來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
1、 仙人掌
眾所周知,仙人掌這種植物生命力及其頑強,耐高溫、耐乾旱,能夠生活在環境惡劣的沙漠中,是名副其實的沙漠之花。仙人掌做成盆栽養在家裡,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照顧,只要讓它每天保證充足的光照,及時補充水分即可。
2、 富貴竹
富貴竹是一種非常適合養在家裡的植物,它不僅有著美好的寓意,能給人帶來好運氣,而且非常的好養活,不論是土培還是水培,都很容易成活。富貴竹對光照的要求不高,肥料方面也不用特別注意,只需要在加水的時候滴幾滴維生素C即可。
3、 常春藤
常春藤如其名,是一種四季常青的植物。作為盆栽,可以作各種造型,非常美觀實用。常春藤對土壤、光照、氣候的要求均不高,既能在蔭蔽的室內存活,也能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生長,是一種非常好養活的家居盆栽。
4、 綠蘿
綠蘿作為家居裝修中最常見的觀賞綠植之一,其生命力之頑強不可小覷。綠蘿很適合養在家中,因其屬陰性,不需要太多光照,而且遇水即活,非常容易滿足,很容易成活。
5、 薄荷
薄荷這種植物既可以作為香料,又可以用作裝飾,氣味清香,適合種植在家裡。薄荷水培非常好養活,只需要將薄荷枝插在透明的瓶子里加適量清水,用不了多久就會生根,長得非常快,之後只需要根據瓶中剩餘水量的多少適量加水,非常的方便。
其實家中容易養活的盆栽還有很多呢,今天就先介紹到這里,大家都了解了嗎
⑶ 植物怎麼設陷阱
植物也會設置陷阱嗎?是的。有些植物是用陷阱逮住昆蟲的,不過它們捕蟲而不吃蟲,只是將昆蟲囚禁起來,然後又打開「牢門」,把「俘虜」放走了。它們囚住昆蟲,是為了讓這些蟲子給自己授粉。那麼,植物是如何巧妙地設置陷阱的呢?
花之囚
馬兜鈴會巧設陷阱。它的花兒像個小口瓶,瓶口長滿了細毛。雌蕊和雄蕊都長在瓶底,只不過雌蕊要比雄蕊早熟幾天。雌蕊成熟的時候,瓶底會分泌出一種又香又甜的花蜜,把小蟲子吸引過來。小蟲子飽餐一頓後想要返回時,早已身不由己,陷進「牢籠」了。因為瓶口細毛的尖端是向下的,進去容易出來難。小蟲子心慌意亂,東闖西撞,不知不覺中隨身帶來的花粉就粘到了雌蕊上,滿足了馬兜鈴異花授粉的要求。幾個小時,雌蕊萎謝了,小蟲子依然是「花之囚」。直到兩三天後,雄蕊成熟了,撒出的花粉又附在小蟲子身上。這時,瓶口的細毛已經枯萎脫落,這個貪吃的「使者」終於逃出了「牢籠」。不過,剛恢復自由的小蟲子又會飛向另一朵馬兜鈴花,心甘情願地繼續充當「媒人」。
陷阱小道
除了馬兜鈴,還有一些會設陷阱的植物。有一種蘿摩類的花,蟲兒飛來時細腳會陷入花的縫隙中。蟲兒拚命掙扎,結果腳上沾滿了花粉。小傢伙從縫中拔出腳來,便一溜煙地跑了。拖鞋蘭的花別具一格:兜狀的花朵沒有明顯的入口處,也看不到雄蕊和雌蕊,只是中間有一道垂直的裂縫。蜜蜂從這兒鑽進去,就來到一個半透明的小天地里,腳下到處都是花蜜。蜜蜂嘗了幾口,剛准備離去,誰知後面已封閉起來,沒有退路了,只有上面還開著一個小孔。蜜蜂只好沿著雌蕊柱頭下的小道勉強穿過,這時身上帶來的花粉被颳去了。當它經過前面布滿花粉的過道時,身上又沾滿了花粉,這是拖鞋蘭花請蜜蜂帶到另一朵花中去的。
⑷ 哪種植物能自己翻身
如果要說動物會自己翻身這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當一隻小甲蟲背部落地時,內它會掙扎著翻身,容它用硬鞘翅支著地,撐起身子,靠腿的擺動慢慢地翻過身來。
但若說植物會翻身你可能會不相信。因為,植物自己是不能動的呀。然而的確有一種叫長生草的植物,它也會用類似甲蟲的方法翻身。
長生草大多生長在沙岩的斜坡上和松樹林里。它的樣子很奇特,長得很像觀音菩薩坐的「蓮座」。這種有趣的綠色「蓮座」有時在一處成片地生長著,但很難開花。它是採用在新莖上長出小「蓮座」的方式來繁殖的。這些小「蓮座」長到一定時候,有的就會自行脫落;或有的被動物碰撞;或被風吹落到地上。當小「蓮座」的底部著地時就能長成獨立的新植株。當然並不都能那樣順利。有的小「蓮座」會側面著地,有的則底部朝天。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就會像甲蟲那樣緩慢地翻身,當側面著地時,它那些與地面接觸的葉子便迅速生長,支撐著地面,使它翻轉成底部著地;當底部朝天時,它就靠根扎進土壤,拉住枝體慢慢地翻過身來。
當然,它的翻身速度比甲蟲要緩慢許多,快時一周慢時幾周才能翻過身來。
⑸ 描寫植物(如 向日葵等)掙扎出土的詳細過程的散文
可喜的是,它是以一
種美的性質而存在,充
實了我那段無所事事的時光。
⑹ 被什麼植物纏住會越掙扎越緊
回答:灌木植物、藤蔓、食人花。
⑺ 這是什麼盆栽呀葉子發黏怎麼回事
家養的植物葉子上發粘是由蚜蟲或介殼蟲為害所產生的症狀。
一、介殼蟲內。
(1)可用40%氧化樂果容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亞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2)介殼蟲以刺吸式口器終生插入蘭花葉片組織內取食。不僅大量掠奪植物汁液,破壞葉片組織,引起組織退色、死亡;而且還分泌一些特殊物質,使局部組織畸形或形成瘤癭;有些種類還是傳播蘭花病毒病的重要媒介。
二、蚜蟲。
(1)為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常群集於葉片、嫩莖、花蕾、頂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葉片皺縮、捲曲、畸形,嚴重時引起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蟲分泌的蜜露還會誘發煤污病、病毒病並招來螞蟻危害等。
(2)可用吡蟲啉系列產品1500~2000倍液噴霧,10%的蚜虱凈60-70克;20%的吡蟲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噴霧防治。
⑻ 有哪四種巧妙的陷阱
常見「食肉」植物的陷阱,可分為四類:
其一是採用粘的辦法。作為陷阱的葉子表面是粘乎乎的,一旦有獵物落在葉上,獵物的腳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就會被粘住。於是,獵物便開始掙扎。一旦這掙扎的信號傳給植物,植物葉面上的分泌腺便分泌出更多的粘液,把獵獲物粘得更牢。同時葉子也開始捲曲起來,並分泌出消化液,把動物身體的柔軟部分溶解成可吸收的液體。捕蟲堇便是具有這種捕捉方法的食肉植物的代表。
第二種陷阱,被稱為瓶狀陷阱,又叫籠狀葉。豬籠草便屬於這一類。擁有這種「瓶狀」陷阱的「獵戶」種類較多,形狀大小各異,有的小至僅可用來捕捉纖小的昆蟲,有的大到足以捕捉蜥蜴、小鳥和青蛙。美國有一種叫做「眼鏡蛇」的植物,也具有這一類陷阱。它沒有其他葉子,而是掛滿了一簇簇的「瓶子」。「瓶子」的外緣會分泌出一種香甜的花蜜。當貪吃的昆蟲飛到瓶緣舐吃花蜜時,常會不自覺地鑽入「瓶」中,於是,它便成了「眼鏡蛇」的獵獲物,再也無法逃出來了。
第三種陷阱,被叫做彈簧陷阱。平時,這種陷阱是敞開的,發出一種香甜的氣味,引誘那些愚蠢的昆蟲上鉤。一旦有昆蟲飛落它的上面,便會觸動那具有非常靈敏感覺的茸毛。瞬時,陷阱就閉合了。捕蠅草便是這種食肉植物的代表。在北美的沼澤地里,還生長有一種被叫做「愛神的陷阱」的食肉植物,它是以能在四分之一秒內緊緊擁抱「愛」上它的昆蟲而聞名的。
最後一種,被叫做吸入陷阱,這種陷阱也是一種類似於瓶或氣泡的結構物,而且它們都有蓋。當動物碰它一下時,蓋便會自動打開,把動物吸了進去,然後蓋會自動關上。水狸藻便是這種食肉植物的代表。水狸藻產於水中,有著鮮艷的、毛發般的綠葉。在它的葉梗上則長著氣球形的陷阱。水裡的「居民」,為了逃避追捕者,常會游到水狸藻葉叢中來避難,沒想到卻成了水狸藻的獵物。因為水狸藻氣球狀陷阱口的一束束硬毛,受到它們的碰撞,會把陷阱的門打開,本來無水的氣泡在吸入水流時便把動物一起吸了進去。一二天以後,當吸入物被「消化」以後,水狸藻的氣泡又能重新開始工作。
⑼ 這是什麼花怎麼修剪
你這個多肉植物是火祭長禿了缺少陽光才會這樣的,最好是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花園的種植
種植植物時,首先要考慮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土壤,你可能在花園的設計過程中已經碰到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新的花園土壤直接就是建築垃圾,很多花園也已經種植了好多年,而且沒有採取任何土壤保護和增加土壤肥力的措施。
土壤肥力越好,就越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假如植物的表層土還可以,但底層土已基本失去肥力,需要更換,那就必須埋入有機肥,而且越多越好。
說到有機肥,我指的是充分腐爛的混合肥料或糞肥,同時還包括蘑菇狀的堆肥和多用途肥料等。所有這些肥料不僅能增強土壤養分,而且還能將輕質、沙化的土壤黏合起來,同時還能將重質土壤變松。
此外,還必須測定土壤的酸、鹼度,因為不同的土質將決定它適合何種植物的生長。酸性土壤適合杜鵑花科植物生長,如杜鵑和山茶等。鹼性土壤適合鐵線蓮、醉魚草和康乃馨等花卉生長。而中性土壤則可以栽種較為廣泛的花卉。測定土壤的酸鹼度,你只需購買一些測試材料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不同的地方灌溉水有不同的pH值,除非你有個積水桶(因為雨水是中性的),而這是每個園丁都會碰到的。我的建議是因地種植,根據土壤性質選擇合適的植物,讓大自然發揮作用。讓植物在不適合的土壤環境中為生存而掙扎,這是不明智的。
⑽ 盆栽泥土和顆粒分層鋪好還是混一起好
盆栽泥土和顆粒分層鋪最好一點,不要混一起的,因為這樣的話可以透氣性要高一些。
花園的種植
種植植物時,首先要考慮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土壤,你可能在花園的設計過程中已經碰到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新的花園土壤直接就是建築垃圾,很多花園也已經種植了好多年,而且沒有採取任何土壤保護和增加土壤肥力的措施。
土壤肥力越好,就越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假如植物的表層土還可以,但底層土已基本失去肥力,需要更換,那就必須埋入有機肥,而且越多越好。
說到有機肥,我指的是充分腐爛的混合肥料或糞肥,同時還包括蘑菇狀的堆肥和多用途肥料等。所有這些肥料不僅能增強土壤養分,而且還能將輕質、沙化的土壤黏合起來,同時還能將重質土壤變松。
此外,還必須測定土壤的酸、鹼度,因為不同的土質將決定它適合何種植物的生長。酸性土壤適合杜鵑花科植物生長,如杜鵑和山茶等。鹼性土壤適合鐵線蓮、醉魚草和康乃馨等花卉生長。而中性土壤則可以栽種較為廣泛的花卉。測定土壤的酸鹼度,你只需購買一些測試材料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不同的地方灌溉水有不同的pH值,除非你有個積水桶(因為雨水是中性的),而這是每個園丁都會碰到的。我的建議是因地種植,根據土壤性質選擇合適的植物,讓大自然發揮作用。讓植物在不適合的土壤環境中為生存而掙扎,這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