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綠竹春盆栽

綠竹春盆栽

發布時間: 2021-02-25 07:28:19

『壹』 綠竹盆栽怎麼養

綠竹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在土層深厚、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的溪河岸畔、河灘、河洲以及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腳均可生長。氣溫25℃時生長最佳(氣溫小於—5℃時葉片受凍,氣溫在—7℃~—9℃時植株會凍死),綠竹一般在三月下旬發芽,5~10月為出筍期,10月底老葉脫落。
1. 綠竹配土比較簡單,珍珠岩混合了泥炭,加了蛭石和煤渣,比例隨意,透氣為主,土表鋪設了浮石。
2. 綠竹這個品種還是比較耐暴曬的,生長期干透給水,成株盡量少點水,不然就容易徒長的很長哦,節間會拉開很長,群生綠竹長的`都比較高,光照不夠也容易長高。
3. 平時是看土壤非常幹了,才給水,基本是澆透。
4. 夏季是生長期,植株也需要輕微遮陽且通風,7~9月高溫期基本是半遮陽通風養護,9~12月水分也是干透給水。
5. 整個寒冷的冬季,溫度低於2度以下,幾乎不給水,這時植株進入了休眠期,少水也可以防止低溫出現的凍傷和爛根,盆土乾燥的情況下綠竹還是比較耐低溫的,陽光房零下4度,綠竹不會出現任何變化,這個溫度是在陽光房內測得的哦。
6. 一般會在陽光房內擺一盆水,如果水結冰,就要加溫了,只要不是露天,這樣的溫度綠竹都是可以承受的。
7. 生長期給水基本是干透再給水,一般不兜頭淋,不然容易可能會引起植物的腐爛。
8. 這個品種沒有毛,倒是不太容易,不過水分弄到球體上,刺座邊上就會有痕跡了。
9. 春季給水必須循序漸進,注意天氣的變化。
10. 綠竹還是比較好打理的。繁殖主要是扦插,不過生長非常緩慢,要有耐心哦。

『貳』 家裡養的綠竹葉子慢慢的變黃什麼原因

水養的,應該是富貴竹。
富貴竹會出現黃葉,視其發生特點,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水版黃。因澆水過勤引起權,其特點是老葉無明顯變化、幼葉變黃;此應立即控水;
二是旱黃。因缺水、乾旱引起,其特點是自下而上老葉先黃,若缺水時間稍長,則會全株黃葉,甚至死亡,應及時澆水;
三是肥黃。因施肥過勤或濃度過高引起;特點是幼葉肥厚,有光澤,且凹凸不平;應控肥、中耕、澆水;
四是餓黃。因肥料不足、施肥濃度偏低,且施肥間隔時間過長而引起;其特點為幼葉、嫩莖處先黃,如見此現象後不及時施肥,也會造成全株黃葉甚至死亡;對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濃肥,以免造成燒根;
五是缺鐵性黃葉。溫室中木本花卉等,由於土壤肥力條件變化大,常會出現黃葉現象,特點是幼葉明顯,老葉較輕,葉肉黃色,葉脈綠色,並形成典型網路;可施用硫酸亞鐵水溶液來解決,其方法為:餅肥7份,硫酸亞鐵5份,水200份配成倍液澆之。

『叄』 有一種盆栽植物叫台灣竹,是否開花就不能繼續養了

1 台灣竹
台灣竹又叫旱傘草.傘草、風車草、水竹等別名,為莎草科莎草屬的多年生草本,其莖桿挺直細長的葉狀總苞片簇生於莖桿,呈輻射狀,姿態瀟灑飄逸,不乏綠竹之風韻,因此很受人們歡迎,常供盆栽觀賞或作插花切葉。
此草原產西印度群島等地,性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環境,耐半陰,甚耐寒,華東地區露地稍加保護可以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稍粘的土質為宜。
台灣竹盆栽時,用一般園土加少量基肥即可。生長季節要保持土壤濕潤,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澆水的麻煩。生長旺季,每月施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長過高。此草對光線適應范圍較寬,全日照或半陰處都可良好生長,但夏季放半陰處對其生長更有利,可保持葉片嫩綠不老。
根據台灣竹水陸都可生長的特性,如用一長方形不漏水的花盆,配置高低不同數叢傘花,留出水面,點綴幾塊玩石,可構成一幅自然的水景,但見疏影 橫斜,景緻宜人,別有情趣 。
台灣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種。扦插於6-7月進行,選開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莖頂梢3-5厘米,並將輪生的葉短剪一半,以減少水分蒸發,然後扦於砂或蛭石,使葉片貼在基質上,澆透水,以後保持基質濕潤,20天就能生根。分株全年都可進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時進行最宜。4月播種,也容易萌發成苗。

(1)習性:性喜溫暖、濕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畏科莎草屬多年生草寒,怕烈日,極耐陰、耐濕,四季均可在室內養護。
(2)栽培與養護:旱傘草冬季畏寒,夏季怕烈日,極耐陰。霜降前,就要搬入室內保暖養護;若受霜凍,葉子就會變黃,嚴重的會死亡。華東地區清明前後可移出室外半陰或庇蔭處養護。夏、秋季要防強光照,不然葉尖枯萎變焦,影響生長。旱傘草的生長力較強,春、夏、秋三季是其生長旺季,從根莖部陸續長出新的嫩芽來,像小竹筍似的,極富有生機。此時如果發現莖干或葉尖枯黃,要及時剪去枯焦部分,以保持美觀。
平時盆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盆土過干則葉片容易枯黃。對肥料要求不高,一般在春、夏兩季生長期各施加稀薄的以氮為主的追肥l一2次即可,這樣水竹就可長得枝青葉茂。也可用水種植養護,一般採用淺色盆為好;若沒有盆則用碗代替。盆或碗內放上一些石子或黃沙作基質,固定植株,然後放入水,以浸沒根部為止。不要天天換水。見水混濁就換,一般7天左右要換水1次。生長季節每次換水時加入0.1%一0.2%復合肥,效果就更加理想。忌施有機肥料。因加入有機肥料後會出現水質混濁,易造成根部腐爛。平時不要斷水,否則會使葉黃而枯死。冬季只要不低於15℃仍可正常生長;當溫度低於l0℃時,用水養殖的應取出放在乾的地方,以免凍害。遭受凍害的莖於應及時剪掉,翌年春天仍可抽出新芽。
(3)繁殖方法:常用播種法、扦插法和分株法繁殖。
①播種法:夏季,葉子頂部開完小白花後就結籽,到了秋季種子成熟後採下。第二年春季撒播在裝有河沙的盆內,播後一個月左右就發芽生根,發出新芽。到了夏季就可移植,重新上盆養護,秋季也可播種繁殖;但當年不能上盆養護。
②扦插法:一般在夏季生長季節,剪下一個頂端芽帶葉,並把葉片剪短到2-3厘米長,插入裝有河沙的盆內,經常保持一定的濕度,放在室外通風的陰處,或蓋上簾子。約經30天左右根部開始長新葉,等出現分枝時,就可分栽上盆。
③分株法:分株的方法較簡單且容易成活,四季均可進行。無論是水植或土栽,只要植株長得過密時都可以採用此法繁殖。
(4)用途:①旱傘草株形別致,莖干似竹,葉狀如傘,單獨盆栽時擺放在窗檯、幾架或書房的寫字台上,則顯得清雅秀麗,妙趣橫生。右根部開始長新葉,等出現分枝時,就可分栽上盆。
②若與小山石配製作盆景布置室內環境,則更具有濃厚的山林景色風味。
③枝葉也是插花的襯托材料

『肆』 綠竹放在室內有毒嗎



由於室內光線較弱,所以適合種一些觀葉植物,觀花植物需要較多的陽光提供能量供給開花,所以室內種植觀花植物需要放在向陽的窗檯,但有些觀花植物,例如非洲紫羅蘭不能暴曬,還需要在正午適當遮陰。

花卉放在室內就是觀賞,沒有其他「好處」,也不要奢望能有什麼其他功能。不要輕信商家的宣傳。

認為「室內盆栽植物夜間和人爭奪氧氣,白天會增加氧氣含量,以及室內盆栽植物會吸收室內甲醛等有毒氣體,降低室內有毒氣體濃度」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室內盆栽植物植株小,數量少。並且植物的代謝效率遠遠低於動物(人),而且室內光線弱,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低,生長較室外緩慢,因此新陳代謝更低。在這樣的條件下,幾株小小的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一整天所交換的氣體,還不如你一次開關門窗導致的空氣對流來得多,可以忽略不計。或者說,僅僅一次開關門窗,就可以把植物對室內空氣成分的微弱影響完全抵消。所以室內盆栽植物,不會對室內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產生什麼可見的影響。
人有肺,是主動呼吸的,而植物靠擴散。所以人呼吸效率比植物高得多。室內有毒氣體還沒等植物吸入多少,早就在人的肺中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
另外,光是植物生命活動唯一的能量來源,即使耐陰植物,也不能長期種在室內遠離窗口的地方。

『伍』 你好!我想請教一下,這種盆栽叫什麼名字嗎謝謝!挺好看的,也不開

朱蕉
Cordyline fruticosa(L.) A.Chev.
龍舌蘭科Agavaceae朱蕉屬
別名:鐵樹朱蕉紅綠竹紅鐵紅鐵樹紅葉紅葉鐵樹紅竹

『陸』 盆栽綠竹放卧室可以嗎

最好不要放在卧室里。因為綠竹也是晚上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放在卧室里,會增加卧室里的二氧化碳濃度,影響睡眠。但是綠竹放在客廳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柒』 長的像綠竹的盆栽叫什麼名字

羅漢竹

『捌』 綠竹是不是盆景啊

綠竹經藝術加工種盆中就成盆景了。盆景是用植物或水、石等,經藝術加工,種植或布置於盆中,使之成為自然景物縮影的一種陳設品

『玖』 綠竹的養法請指導

綠竹是一種以筍用為主的多效益竹種。種植綠竹一般三年即可成林產筍,畝產量可達800—1000公斤,綠筍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清水罐頭。綠竹竹材可作建築、竹編材料和造紙原料,並可加工成竹膠合板和美術工藝品。綠竹根系發達龐大,耐水力強,能固土護岸、保持水土。綠竹樹冠翠綠喜人,可綠化庭院、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美化環境。 綠竹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在土層深厚、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的溪河岸畔、河灘、河洲以及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腳均可生長。氣溫25℃時生長最佳(氣溫小於—5℃時葉片受凍,氣溫在—7℃~—9℃時植株會凍死),綠竹一般在三月下旬發芽,5~10月為出筍期,10月底老葉脫落。一、栽培技術⒈林地選擇綠竹性喜溫暖濕潤、不耐嚴寒,一般要求年平均溫度≥17.5℃,極端低溫>—6℃,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在冬季霜凍少,低溫時間短的條件下,方可越冬,發展綠竹時必須予以注意。綠竹造林地最好選擇在海拔300米以下,坡向朝南、空氣流動性好,冷空氣不易沉積的地形最佳,不宜選擇在山頂、山坡上部等海拔較高的地方。綠竹林地的選擇必須是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酸性至中性沙質土或壤土;一般以江河兩岸的沖積土為佳,低丘、山麓、平原、田邊溝旁都是種植綠竹的較好地點。⒉林地准備在栽植前先要做好造林地准備,即清理林地、整地、挖穴等。按株行距4×4米或5×5米進行定點挖穴,若是單行栽植,株距可按3~4米,穴規格為:穴面80×80厘米,穴底60×60厘米,深度40~50厘米,穴位按梅花形(品字形)排列。在土壤條件較差的地塊最好先進行全墾或帶墾後開穴。栽植穴挖好後,最好先施些基肥,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好,施下後要回填部分表土與之拌勻備栽。基肥應在種植前1~2周施入。⒊造林季節綠竹一般都在3~4月長葉,恢復生長活動;6~10月間出筍長竹。由於綠竹大多採用移竹蔸造林,所以宜在生理活動最弱的1~3月休眠期進行造林。易發生凍害的地方,造林時間應選擇在低溫期過後進行。根據各地群眾的經驗,造林時間選在雨水至穀雨期間成活率最高。⒋造林方法選擇生長健壯、芽眼肥大、須根發達的一、二年生竹分蔸作母竹。栽植前用黃泥漿沾蔸,以保護竹蔸根點,栽植時將母竹斜放穴中,竹稈切口向上,以便接存雨水和遇乾旱天氣時人工灌水,要注意不要反向斜放,以免造成根系不能自然舒展,影響生長;母竹放好後即分層覆土、踏實。覆土應超過母竹原入土處5--15厘米左右,上部要堆成饅頭形,最後加蓋一層鬆土或草,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二、經營管理1、幼竹的管理①筍的留養:造林後當年就會有2~3株新竹長成,第二年以後,每叢留5~6株,第三年便可成林。挖筍時要用「筍鏟」斬下筍頭上的幼嫩部分,留下筍頭下的幼筍芽,以利生長新筍。②中耕除草:每年在3~4月除草鬆土1次。鬆土的深度一般為15~20厘米,將雜草埋入土中作肥料。除草鬆土應盡量避免損傷竹蔸和筍芽。③施肥:為促進新造竹林盡快成林,應進行施肥。肥料要以有機肥料為主,最好在秋、冬季施肥,以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保持土溫、增加新竹芽眼抗寒越冬能力。株施0.5~1擔廄肥或土雜肥,挖溝施入。施速效肥(如人糞尿、硫酸銨、尿素等要用水沖稀),可結合除草鬆土後施放,也可直接澆在竹蔸附近,以利根系吸收。每叢新竹施0.3~0.5斤化肥或3~5斤人糞尿。④立體經營:綠竹種植後第一、第二年林中空地較大,可推行立體經營,如套種黃豆、花生、西瓜、蔬菜等農作物,放養雞、鴨,這樣可「以耕代撫」,節省勞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夏季還能降溫保濕,為竹林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2、成林竹的管理:①筍期管理:每年的5~10月為產筍期。在筍期的培育管理上,要抓如下幾個技術環節:(a)適時割筍:綠竹的抽生能力很強,采筍後筍頭上的幼芽在養分充足的條件下,仍能抽生新筍。因此,當筍即將破土時即行采割,此時的筍尚在地下,嫩白質好,筍味鮮甜。露出土後的筍,筍尖開散,見陽光變綠,筍體老化,筍味差而帶有苦味。割筍時,要小心扒開表土,用鋒利的「筍鏟」沿筍篼上部、用鍾敲割。割筍後,要及時 把表土復回原處,以免影響再次出筍。(b)增施肥料:綠竹從抽芽至發筍到長竹的整個生長過程,養分消耗很大。所消耗的養分主要靠其連生母竹供給。因此,在產筍期要及時補充養分。一般每叢綠竹增施腐熟欄肥30斤左右,並在采筍處用少量稀人尿或低濃度尿素水溶液澆灌,然後復土蓋實,這樣可提高筍的抽發能力。(c)灌水保濕:綠竹與筍的生長都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在采筍期如遇乾旱炎熱天氣,要用清水澆灌竹叢,保持竹叢土壤濕潤,以利竹、筍正常生長發育。(d)采高留低:子竹的稈柄總是高於母竹的稈基,致使新竹的位置逐漸增高。因此,要採去高位筍,把位置低的筍留作新竹,以免造成根篼重疊,芽眼露出地面,影響新竹叢平衡發展。 (e)新母竹要在出筍盛期留養。若出筍初期留養,會過多消耗養分,影響當年筍的產量;過遲留養,則氣溫下降,幼竹易受凍害。一般在8月下旬利用竹叢空隙地留筍養竹為宜。新母竹留養不宜過多,以每叢竹留2~4支健壯的筍養成新母竹即可。同時也應考慮留方向適宜的筍成竹。滿三年的老竹可砍去,以後每叢保持9~14株青壯竹。每隔六年左右,要挖除老竹頭。②中耕施肥:每年的3~4月中耕1次,深度為20~25厘米,中耕時結合施肥,每叢母竹施入人糞尿或廄肥1~2擔,或施用0.5~1斤化肥,然後培土20~30厘米,使筍不易出土。③合理採伐,掌握「砍弱留強、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內留外」的原則。3年生以下的竹應保留或適當砍一些過密竹,4年生以上的竹可全部砍去,砍伐時間可在秋後至春前進行,此時不影響竹林生長,且竹材性質良好,不易蟲蛀。過早砍伐會影響新竹的生長,甚至造成缺乏營養而枯梢。過遲伐竹竹液流動旺,伐樁營養浪費過多,易損傷竹林「元氣」。砍竹要盡量降低伐樁,節約竹材,老竹頭應及時挖去,以利更新。三、綠竹的病蟲害防治:1、竹銹病:發病初期,竹葉背面發生橙黃色的夏孢子堆、突破葉的表皮外露,嚴重時夏孢子堆密集成片,引起大量落葉。防治方法:在5月間發病初期,將病枝砍下燒毀,並噴1%的波爾溶液。竹林如過度郁閉,應適度疏伐、使林內空氣疏通,以免病蟲發生。2、竹大白蟲:又稱筍蟲。成蟲啃咬竹筍、吸取竹汁;幼蟲食竹筍,被害筍逐漸霉爛枯死。防治方法:①成蟲在上午9~12時,下午3時至傍晚活動產卵、交尾時,進行人工捕捉。②幼蟲孵化及成蟲初期、可用90%敵百蟲5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3、竹卷葉螟:又稱竹苞蟲。此蟲發生非常普遍,幼蟲將竹葉捲成筒狀,嚴重的蟲苞累累,竹葉被食盡,竹枝發黃,影響生長。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卷葉,消滅幼蟲。②發現幼蟲蟲苞葉時,可噴射90%敵百蟲1000倍液505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③成蟲出現期間,可用黑光燈誘殺。4、竹蚜蟲:常群集於葉背面或稈部吸食液汁,易引起煤病。防治方法:噴射40%樂果乳劑1000~1200倍液。

熱點內容
夢到送女友花里一朵白玫瑰 發布:2025-05-14 00:57:00 瀏覽:701
西蘭花常見病害圖譜 發布:2025-05-14 00:56:21 瀏覽:201
我的世界怎麼做盆栽 發布:2025-05-14 00:54:58 瀏覽:385
大惠蘭花葯用 發布:2025-05-14 00:50:53 瀏覽:572
花藝葉材分類 發布:2025-05-14 00:50:43 瀏覽:983
我是一朵小花伴奏曲 發布:2025-05-14 00:50:38 瀏覽:935
泉州蘭花展 發布:2025-05-14 00:48:14 瀏覽:752
海底的荷花 發布:2025-05-14 00:40:40 瀏覽:160
百合莖扦插 發布:2025-05-14 00:40:39 瀏覽:560
當山荷蘭花 發布:2025-05-14 00:39:5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