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飛龍
⑴ 龍的地名的來歷
「龍」地名源於雲南而輻射全國。
據國家測繪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全國鄉鎮地名錄》統計,1985年雲南稱「龍」的鄉鎮地名203個,佔全國鄉鎮龍字地名總數2367個的19.56%。
「龍」字地名傳播路徑:沿雲貴高原西側北上,即古羌(先羌)北遷古道;沿珠江流域、長江流域向兩廣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傳播;龍字地名傳遍全國與漢族形成後,由北向南擴展關系甚大,即漢族形成後由北向南擴展。
其中,廣東、廣西和川、渝、貴地區作用尤為突出,佔全國鄉鎮龍字地名總數的23.57%。這說明兩廣和川、渝、貴地區,對龍字地名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盆景飛龍擴展閱讀
在重慶1000多個鎮街鄉地名中,僅帶「龍」字的鎮街鄉有82個之多,佔到全市鎮街鄉總數的接近十分之一;帶「龍」字的行政村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11個,佔全市的6.5%,「龍」字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
以「龍」字命名最多的鄉鎮是「雙龍」,共有5個,其中長壽、豐都、雲陽、巫山各有一個「雙龍鎮」,彭水還有一個「雙龍鄉」。「龍不離水」,豐都雙龍鎮、彭水雙龍鄉,都是取名場鎮附近的兩條溪流而得名;「山講龍脈」,長壽區的雙龍鎮原名雙龍場。
此外,雲陽和巫山的還有兩個雙龍鎮。
⑵ 油茶樹怎樣做盆景
油茶樹製作盆景首先從天然的油茶林中挑選那些久經風霜的老樹樁製作樁景。但製作樁景的老樹樁必須具備姿態優美、生長緩慢、壽命長、抗性強、耐修剪、耐移栽、葉片細小、容易造型等特點,特別要注意樹樁的根、乾的形態和葉子大小等。油茶老樁選定後,可以起土移入盆內預栽。成活後截干,待其萌發不定新枝,再從中選擇嫩枝嫁接山茶花品種。經過整形、修剪及縛扎處理,可形成枝幹相互協調,或誇張奇特的好盆景。如在老油茶樹樁上嫁接「嫦娥彩」山茶花品種,因其枝條細軟,可用鐵絲卷纏處理,使它的枝條下垂,造成懸掛式。也可以採用「賽牡丹」或「超級賽牡丹」作接穗,嫁接在油茶老樁上,利用這些接穗葉片多、樹形矮、花型美的特點,培養成「三疊式」樹樁盆景,會有獨到妙處。 沒有油茶老樹樁的地方,可以利用山茶花修剪整形,來營造中、小型樹樁盆景。根據山茶花主幹的形態,或直立、或傾斜、或伏卧或下垂等,利用「粉玲瓏」、「金獎牡丹」、「粉十樣錦」、「飛龍」等山茶品種的樹形矮、生長緩慢、枝條橫生擴張等特點,可以加工成較好的山茶盆景。培養製作山茶盆景,要經過長期的修剪整形,盤扎加工和精心管理才能形成。目前,山茶盆景的製作,尚處於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⑶ 問下大家蘭州那裡可以買到盆栽的羅勒(自己家用,批發的就不用說了)
畫地球,一定不可直視太陽
直到風拂亂了尾和鬃
一個少女在船尾洗衣的身影
今日飛龍在天,留下毒物與濃煙
可遠離的時光背影
的道一么的一什花已失中的中色哈哈
⑷ 大榕樹的所有資料
大榕樹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植物。以「獨木成林」而聞名。榕樹的適應性強,喜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質土中也能生長,在鹼土中葉片黃化。不耐旱,較耐水濕,短時間水澇不會爛根。在乾燥的氣候條件下生長不良,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發生大氣生根,使觀賞價值大大提高。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除華南地區外多作盆栽。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酸和微鹼性土中均能生長,怕烈日曝曬。
1、孟加拉國大榕樹
在孟加拉國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一株大榕樹,鬱郁蔥蔥,蔚然成林。 從它樹枝上向下生長的垂掛"氣根",多達4千餘條,落地入土後成為"支柱根"。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形成遮天蔽日、獨木成 林的奇觀 。
2、福州大榕樹
榕樹的果實扁圓形,生於葉腋,果徑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 。種子萌發力很強,由於飛鳥的活動和風雨的影響,使它附生於母樹上,攝取母樹 的營養,長出許多懸垂的氣根,能從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根,加強了大樹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這就是"獨木成林" 的奧秘。
3、陽朔大榕樹
大榕樹位於高田鄉的穿岩村。田野中有一棵古榕遮天蔽日,樹高17米,樹圍7.05米,碩大的樹冠覆蓋2畝土地,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氣根如老人胡須在風中飄拂,樹干有的貼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飛龍破霧,是罕見的奇樹。
(4)盆景飛龍擴展閱讀:
陽朔大榕樹的傳說:
相傳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歷史,雖然樹干老態龍鍾,盤根錯節,但仍然生機勃勃。在電影里,劉三姐就是在這棵樹下向阿牛哥吐露心聲,拋出傳情綉球的。在金寶河的對岸有一座小山,中間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門,可以讓人隨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
在榕樹和穿岩之間有個渡口,人稱「榕蔭古渡」。在穿岩的臨河處有一塊石頭,頗像一隻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於是民歌唱道:「金鉤掛山頭,青蛙水上浮,小熊滿山跑,古榕伴清流。
當年劉三姐拋綉球給阿牛哥,與阿牛哥私訂終身就是榕樹作的媒。起初,三姐有情,而阿牛哥無意,三姐又借山歌表情達意,但阿牛哥仍不能會意,於是三姐約阿牛哥到榕樹下,拋出一個綉球給阿牛哥,阿牛哥不敢去撿,三姐就托榕樹把自己的心思悄悄告訴了阿牛哥,阿牛哥這才撿起綉球與三姐訂下了終身。
⑸ 貴州銅仁地區的沿河縣那裡有什麼好玩的啊
【旅遊景點】
烏江山峽有「千里畫廊」之譽的烏江,流經沿河132公里,形成89公里奇峽壯觀,從南至北由夾石、黎之、銀童、土坨、王坨等五個峽段和百絲坨、洗心泉、珍珠洞、黃龍泉、飛龍過江等30餘個主要景點組成。山峽北接重慶市烏江峽谷旅遊線,南鄰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峽岸奇峰對峙、灘險壑幽、飛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樹蒼藤、珍禽異獸,景觀奇特,蔚為壯觀。
夾石峽為新灘至淇灘峽段。兩岸高山奇雲,絕壁懸崖,江面灘多流急,峽風呼嘯,驚濤拍岸,喧哮山谷。峽內有夾石、木魚洞、燕子岩等景點。夾石在峽西岸,兩石相抱,中交一石,上下皆空。左右虛懸,視之若墜。與其對峙的東岸夾石場以此得名。木魚洞,有石如魚, , 擊之有聲。燕子岩,形如燕子展兩翼而飛。峽尾為淇灘,依山傍水,曾為兵家爭戰之地,出峽往北為江如洗練、山若屏環的縣城和平鎮,可觀大橋飛渡、月境高懸、黃貓警渡、泉珠暖抱、白鶴舞門、錫頂撐雲、珠岩積雪、紅軍渡等縣城景色。西岸有蘇聯空軍金角羅夫烈士墓和唐思州故城遺址,東岸有清代烏江洪峰摩崖石刻標記等文物古跡。
黎之峽為黑獺堡至思渠峽段。峽岸峰突起,巨石壁立,怪石嶙峋,有烏楊樹、三星洞、古纖道、牛肝、馬肺、天魚池、望夫崖、陰陽泉、神龜翹首、天門石、香爐石、白絲坨 等景點。千年烏楊樹,根部幾乎全部裸露,是天然的根雕藝術精品。三星洞由大小川洞和珍珠洞組成,洞內鍾乳石千姿百態,狀物類人,堪稱洞之明星。天魚池,水平如鏡,青魚悠遊其中。花果山,一片石林中參雜花果草木,似有茅舍,靜若仙境。天門石,一石破裂若崩,狀似天門欲開。靈牌石,傳說為蠻王靈牌,側面深黑。下有香爐,儼似焚香化紙所熏。白絲坨 ,在東岸山腰一洞泉飄逸而下,如束束銀絲,終年不斷,每當暴雨過後,泉水如注,形成瀑布直撲江心,稱為「飛龍過江」
銀童峽為暗溪河口至毛渡峽段。峽內有銀童子和張公子兩座險灘。銀童子江面狹窄,灘長流急;張公子江面寬闊,曲折如弓。入峽,水流湍急,船行如箭,突然左一山橫截江面。船到山前,航向一轉,左岸豁然開朗。右岸高山又橫截江面。前眺疑江流已盡,後顧不知船從何來,峰迴岸轉,水復山重,如行迷宮。土坨峽為土坨子至洪渡峽段。峽內山高、水深、谷幽、景奇。在奇峰峻嶺間,古木翠竹交織,群猴常嘻戲其間。群山中有一奇峰名金山,離江數十米的山腳的一海螺石,吹之其聲深沉渾厚,回盪山谷。龔灘,巨石橫卧江心,激起數米浪高,水吼如雷。西岸有古名勝蠻王洞。出峽為洪渡鎮,有漢代磚瓦窯群和古漢墓群等文物古跡。
王坨峽為王坨至石盆峽段。峽內江面時寬時窄,水流時緩時急,兩岸林木蔥翠,山環若屏。江畔王坨 溫從岩間湧出,清澈如玉,經亂石縫分割,形成千支百線,曲折流入江中,在其流經的地方,白露騰騰,茫茫一片,極為壯觀。
麻陽河黑葉猴自然保護區位於縣西北部麻陽河、洪渡河流域,面積43.08平方公里,生物資源豐富,僅維菅束植物和脊椎動物就有80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27種,其中獸類10種,一級保護動物有黑葉猴和豹,二級保護動物有黑熊、小靈貓、獼猴、林麝、穿山甲、水獺等;鳥類15種,均為二級動物,有鳶、禿鷲、白尾鷂、紅腳隼、白冠長尾雉、紅腹雞等。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12種,其中二 級保護植物有天麻、穗花杉、紅花木蓮、白辛樹、黃蓮、厚朴等6種。保護區峽谷、峰叢、飛瀑、窪地、漏斗、溶洞、天生橋、地下水、陡崖、石峰等具有奇、險、幽等特點,自然風景綺麗壯觀,其間分布著58群560多隻黑葉猴,是貴州黑葉猴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國內最重要和最適宜保護黑葉猴種群的基地。
淇灘古鎮位於縣城南部10公里處,此鎮開發較早,古跡較多,現有保留完好的四合院6座、石板街、賀龍釣魚台、 罕見的草書碑、嚴寅亮等人書寫的匾。黔東特區第四區革命委員會舊址就在該鎮,為磚木結構房屋,坐西向東,建於晚清時期,正面三門相連,內為四合天井,總面積810平方米,正門上部用石灰寫有「中國工農紅軍沿河縣第四區革命委員會」,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黔東特區第一次維埃代表大會舊址位於縣城南40公里的譙家鎮高帽峰下,原為張家祠堂。坐西向東,佔地面 400平方米,高90米,寬18米,四周是封火牆,大門由三塊雕花青石搭成,台由細鑽青石鋪就。祠內正殿中,有16根大柱支擎殿頂,柱基刻有龍、鳳、獅、麒麟等圖案;正殿前有一小院,兩側一樓一底廂房有轉角迴廊勾通,各房間都有勻稱方格花窗。 1934 年7月,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在此建立, 通過了《沒收和分配土地條例》,《關於苗族問題的決議》等6個決議。
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位於距縣城南約40公里處的譙家鎮白石土地灣,建於清代同治八年(1896)年,為木質結構瓦房,有正房7間,兩邊是廂房,前有朝門,形似撮箕。房頂青瓦覆蓋,中部壘一「喜喜 " 字,兩側塑有凌空飛鴿。正房台階為細鑽青石,其前壁木雕窗上有花鳥蟲魚圖案。1934年為賀龍等紅三軍領導駐地。1956年8月24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7月在紀念紅軍勝利五十周年之際,縣人民政府將原紅三軍九師政委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廖漢生題字「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手跡製成黑底燙金匾,掛在正房門額,舉行了掛匾儀式。
金角羅夫墓位於縣城西岸八寶山,佔地148平方米,墓地草木蒼翠,左右前三方有石墩圍牆。墓碑正面刻有「蘇聯空軍金角羅夫烈士墓」,背面刻記金角羅夫遇難簡介。民國28年(1939年)12月24日,蘇聯援華抗日少尉金角羅夫駕機和另兩架飛機組成機組,與日軍作戰,在返航時迷失了方向,在沿河上空盤旋時久,因汽油耗盡迫降壩坨 漫灘 ,其中金角羅夫不幸遇難,民國縣政府將其遺體安葬在迎將橋則(今大橋西岸橋頭)。1953年縣人民政府重新豎碑。1976年因修大橋遷至八寶山石坡公墓。1982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軍渡紀念碑1934年5月,紅三軍在賀龍、夏曦率領下,經渝入沿,於5月31日到達縣城西岸,6月1日經惠民渡過烏江,擊潰敵軍,佔領全城。1979年6月1日,為紀念紅三軍渡江及開壁黔東特區45年,縣革命委員會於東岸觀音岩腳建立「紅軍渡」紀念碑。碑高4.1米,寬1.2米,四邊雕有扁草五星花紋,中棣刻紅軍渡江及創建黔東特區簡介。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摩崖石刻在縣城東岸觀音岩石壁上。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農歷五月中下旬,連降四天大暴雨,烏江水猛漲,淹沒了兩岸田土、街道、房屋。為記住這一洪水災害,在觀音岩佛洞內刻字標記,文曰「宣統元年歲次已酉大水至此,五月十八日汪世仁筆,六、八十老人肖世珍、周恩壽見」。標志處高海拔314.1米,對研究烏江水歷史有重要價值。1985年11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鯉魚池鯉魚池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思渠鎮的一個村寨,位於烏江邊上,距縣城58公里。早聽說鯉魚池有土家吊腳樓群,且規模大,建設年代久,做工精緻,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一直思忖要找一個機會去看一下。3月17日,幾位上海客人來沿,提出要看烏江山峽,遂成行前往鯉魚池。上午9點,船從縣城東風碼頭出發,江兩岸是盛開的桃花、犁花和油菜花,船在江中走猶在畫中游。一路上,觀看了千年烏楊樹,聽了媳婦坨和人體界碑的傳說,攝下了古纖道和望夫崖奇觀。11點鍾,船到鯉魚池,一個依山而建,四周長滿楠竹的村寨映入眼簾。
水獅子船停靠處是一個泥沙堆積的小山堡,堡上是一片鬱郁蔥蔥的林子,遠望去整個兒像個盆景,在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烏江邊上,能夠看到這樣一片林子,讓人領悟到一種生命的力量。林子的樹上掛著一塊塊五顏六色的綵帶,都以為是村民祈願的靈物,走近一看,才發現是一個個塑料口袋和衣褲碎片,那是漲水時從上游沖下來的垃圾物被林子擋住了,林子像篩子一樣把這些東西過濾到了這里。林子的樹叫水獅子,這種樹在江邊生長,具有很強的固地作用,且一般都長不大,城裡人常將它作為盆景來栽培,但這里的水獅子有大碗口那麼粗,當地村民說,長成這么大,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
吊腳樓從鯉魚池塘向上望,是一排排用木料做的土家吊腳樓,沿斜坡向上走50米即進入村寨。吊腳樓有正房和廂房,正房是一層三間,居正中,廂房一般都是兩層,居正房兩側,中間形成一個院子。正房的窗戶是木雕的窗花,做工十分精細,內容十分豐富,有釣魚的,有犁田的,有飽讀詩書做官的,也有乞討的,有跳擺手舞的,也有舞刀弄劍的,還有犀牛望月,野鹿含花,喜雀鬧春,鯉魚跳龍門等一些民間傳說及歷史典故,好幾幢樓房是清末建的,有上百年的歷史,通過窗花可以解讀出當時江邊土家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景。現在鯉魚池的土家村民仍然保持著過去的一些生活生產習俗,還留有古時的灶台、傢具、火鋪,吃水是用背桶,種莊稼背肥也是用背桶,中老年婦女喜包白帕子,初生的小娃戴狗耳帽,如有客人去,土家村民會在堂屋或堂院里擺上一壺老鷹茶,獻上幾曲打餾子,能夠用嗩吶、鑼、鼓、鈸為你合奏一、二百個曲牌,聲音時而歡快激越,時而婉轉流暢,似行雲流水,讓你留連忘返。
農家飯不知是城裡的飯菜吃膩了,還是看到青山綠水後平添了幾分食慾,總感到在鯉魚池的這餐飯吃得很香。印象最深的是全羊肉、渾漿豆腐、臘豬腳燉苕粉、糍粑、糊海椒。全羊肉是把山羊湯皮後,將五臟六腑洗凈和羊肉一道煮,味道十分鮮美。渾漿豆腐是不加石膏,也不加酸水點出的豆腐,潔白細嫩,清淡爽口,用土木灰搓的糊海椒蘸著吃,別有一番風味。臘豬腳燉苕粉,是用柴火熏的豬腳與紅苕粉絲、紅苕粉塊一起燉,味道十分清香,特別是用這種湯來泡鍋巴吃,味道更是鮮美。打糍粑,就土家人來說,一般是過中秋和重陽節時才製作,但現在遊客多了,村民們也常打,現打現吃,糍粑蘸豆面,那種香噴噴的感覺讓你一生難忘。
神仙碑文從寨子的另一頭下到江邊,在半山腰有一座墳,是民國五年建造的,碑板上刻有文字,而兩根碑柱上沒有刻字,但兩根碑柱上能夠清楚地看到碑文,既不像人寫的,也認不出是什麼字,但對得較工整,像是從岩石里印出來一樣,若隱若現。當地群眾說,這是神仙寫的碑文。一老農說,在建造這座碑時,石匠忙了一上午,剛把兩根碑柱磨平,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工匠們准備吃中午飯後再來寫碑文,但把中飯吃了下來,看到兩根碑柱上已經寫好了碑文,埤文既不像現寫的,用手擦不去,也不像現代的字,以篆非篆,到現在為止,兩根碑柱就再沒刻字,人們看到的是無法解讀的碑文,問當地村民,也不知道碑文的意思,估計是岩石打磨後產生的奇觀,究競何故,看來只有等專家考證了。
⑹ 這樹叫什麼名
飛龍掌血,來源為芸香科植物飛龍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的根,主要有散瘀止血,祛風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回
名稱:答飛龍掌血(植物名實圖考)黃肉樹(台灣),三百棒(湖南、貴州),大救駕、三文藤、牛麻簕、雞爪簕、黃大金根、簕鉤(廣東),入山虎、小金藤、爬山虎、抽皮簕、油婆簕、畫眉跳、散血飛,散血丹、燒酒鉤、貓爪簕(廣西〕,溫答(廣西壯族語音),亦雷 (廣西瑤族語音),八大王(貴州),見血飛、黃椒根、溪椒(四川),刺米通(雲南)牛丹子(海南特色野生果樹、葯材和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及利用)[1]生於山坡、路旁、灌叢中或疏林中。分布於我國華南、華東等地。
中文學名
飛龍掌血
⑺ 怪物獵人3怎樣才可以拿到金蛋和銀蛋呢
金蛋 - 飲料任務 - 飛龍快跑(轟龍,風牙),亞種盆景(綠訊,鋼錘),水裡有毒(紫水獸),雪人還是冰像(冰碎,凍戈)
- 貓貓探險 - 4星所有任務(雷狼,角龍,尾錘,雌雄,冰牙,炎戈)
銀蛋 - 溫泉任務 - 在灼熱的沙漠溫泉之底(潛口龍)
- 飲料任務 - 鋼錘與迅雷的旋風(尾錘,雷狼),劇毒之痛,冰雪之傷(毒怪,冰牙),連擊的炎戈龍!(炎戈)
- 貓貓探險 - 3星(訊龍,土砂,水獸,雄火),4星(角龍,尾錘,冰牙,炎戈)
⑻ 關於榕樹的資料
榕樹生長在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地區,這里氣候潮濕,雨水充足。 榕樹 ( Ficus microcarpa 又名:細葉椿、小葉榕) 形態特徵:桑科椿屬常綠大喬木,高20-25米,生氣根。葉革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10厘米,寬2-4厘米。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扁倒卵球形,直徑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時黃色或淡紅色; 癭花和雌花同生於一花托中。 生長分布:生長於村邊或山林中。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南部、雲南、貴州。印度、緬西馬來西亞也有。 用途:可作行道樹。樹皮纖維可制魚網和人造棉。氣根、樹皮和葉芽作清熱解表葯。 樹冠最大的樹--榕樹 常言道,獨木不成林。可是自然界唯有榕樹能"獨木成林"。 榕樹是屬於桑科的常綠大喬木,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的樹冠 之大,令人驚嘆不已。 在孟加拉國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一株大榕樹,鬱郁蔥蔥,蔚然成林。 從它樹枝上向下生長的垂掛"氣根",多達4千餘條,落地入土後成為"支 柱根"。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形成遮天蔽日、獨木成 林的奇觀 。巨大的樹冠投影面積竟達1萬平方米之多,曾容納一支幾千人 的軍隊在樹下躲蔽驕陽。 在我國廣東新會縣環城鄉的天馬河邊,也有一株古榕樹,樹冠覆蓋面 積約15畝,可讓數百人在樹下乘涼。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和浙江的南部 都有榕樹生長,田間、路旁大小榕樹都成了一座座天然的涼亭,是農民和 過路人休息 、乘涼和躲避風雨的好場所 。福州市的榕樹特多,所以稱為 "榕城"。 榕樹的果實扁圓形,生於葉腋,果徑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 。種子萌 發力很強,由於飛鳥的活動和風雨的影響,使它附生於母樹上,攝取母樹 的營養,長出許多懸垂的氣根,能從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入土的支柱 根,加強了大樹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這就是"獨木成林" 的奧秘。 小資料 福州市市樹——榕樹 福州植榕歷史悠久,據宋樂史(930~1007年)撰《太平寰宇記》載,「榕……其大十圍,凌冬不凋,郡城中獨盛,故號榕城"。 宋福州太守張伯玉為防旱澇又編戶植榕,呈現"綠蔭滿城,暑不張蓋"的景象。榕樹便成為福州古城風貌特徵之一。榕樹葉茂如蓋,四季常青,枝幹壯實,不畏寒暑,傲然挺立,象徵著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的福州人精神。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廣大群眾的舉薦,決定命名榕樹為市樹。199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大第八屆34次會議通過以榕樹為省樹的決議。 北宋福州太守張伯玉植榕 張伯玉(1003~約1068年),字公達,建安(今建甌縣)人。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登進士第。以後又登書判拔萃科。慶歷元年(1041年),出任吳郡從事兼郡學教授;接著以秘書丞為太谷令。他愛民勤政,廣興水利。慶歷四年(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節,薦於朝廷任職。皇佑元年(1049年)官侍御史。當時陳執中為相,伯玉說:「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陳執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仁宗皇帝惋惜伯玉,離京前,賜銀錢五萬。至和年間(1054~1056年),伯玉任嚴州副知州。嘉佑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紹興)。伯玉興學育才,作出很大成績。治平二年(1065年),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編戶浚溝七尺,植榕綠化。數年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伯玉植榕聲名盛極一時。伯玉多學而博識,文章為曾鞏嘆服。他嗜酒善詩,有「張百杯」、「張百篇」之號。官終檢校司封郎中。著有《蓬萊詩》2卷,已佚。
⑼ 武漢華中飛龍花木盆景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武漢華中飛龍花木盆景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7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花木盆景、專園林庭院設計屬,園藝作物種植、銷售、租賃等。
法定代表人:陳平安
成立時間:2012-07-27
注冊資本: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1500005134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江夏區經濟開發區廟山辦事處向陽村村委會附近
⑽ 武漢華中飛龍花木盆景開發有限公司介紹
簡介:武漢華中飛龍花木盆景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7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花回木盆景、園林庭院設計,園答藝作物種植、銷售、租賃等。
法定代表人:陳平安
注冊資本:600萬人民幣
地址:武漢市江夏區經濟開發區廟山辦事處向陽村村委會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