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盆景的栽培技術
A. 銀杏(銀杏科 銀杏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Ginkgo biloba Linn.
銀杏又名公孫樹,我國特產,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之一。
[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樹皮深縱裂,主枝斜出,近輪生,枝有長枝與短枝兩種,1年生長枝呈淺棕黃色,短枝上密被葉痕,葉扇形,有二叉狀葉脈,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雌雄異株,球花生於短枝頂端的葉腋或苞腋,雄球花柔荑花序狀(見彩圖35),雌球花亦無花被,有長柄,頂端有 1~2 盤狀珠座,每座上有一個胚珠,種子核果狀,橢圓形,熟時呈淡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外種皮肉質,有臭味,中種皮白色,骨質,內種皮薄。花期4~5月,種子成熟期9~10月。
常見栽培觀賞的變種有:
黃葉銀杏var.aurea葉鮮黃色。
塔型銀杏var.fastigiata枝上升成窄尖塔形或圓柱形。
裂葉銀杏var.laciniata葉較大,有深缺刻或分裂。
垂枝銀杏var.penla小枝下垂。
斑葉銀杏var.variegata葉有黃色斑紋。
常見作為果用的栽培品種有洞庭小佛手、鴨尾銀杏、佛指、卵果佛手、圓底佛和、橄欖佛手、無心銀杏、大梅核、桐子果、棉花果、大馬鈴等。
[分布]
銀杏是我國特產樹種,各地廣為栽培。我國浙江天目山尚有野生狀態的銀杏林,山東莒縣、四川灌縣青城山、江西廬山均有數百年大樹,江蘇吳縣、泰興、浙江諸暨多作果樹栽培。宋朝傳至朝鮮、日本,10世紀中葉傳至歐美各國。
[習性]
耐寒而喜光,根深,萌櫱力強。喜生於溫涼濕潤、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酸性、中性、鈣質土壤(pH4.5~8)均能適應。抗乾旱性較強,但不耐水澇,鹽鹼土、黏重土及低窪地不宜種植,壽命長,對大氣污染有一定的抗性。
[繁殖與栽培養護]
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行扦插,嫁接則為獲得雌株和提早結果而採用。10月果熟即可採收,此時僅形態成熟,尚未生理成熟,採收後堆漚腐爛,洗凈,晾乾沙藏,種子發芽率一般可達60%~90%,翌春點播,株行距5厘米×20厘米,種子橫放,覆土3~4厘米,播種量約1100~1500千克/公頃,播後40天可發芽出土,當年苗高可達20厘米,翌春分床移栽,經2年培育,苗高可達100厘米以上。為了縮短發芽的時間,有人採用破除種殼進行繁殖的試驗,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方法是:用器具輕輕擊種脊使種殼破裂,剝去硬殼,取出果核,用溫水浸泡40~60分鍾,再用濕沙層積,沙子濕度以能握成團為宜。過濕種子易腐爛,過干影響種子發芽和胚根生長,掌握好沙子的干濕程度是關鍵。在溫室內經催芽,一般經8~12天就長出胚根並出芽即可播種。以經營果樹為目的者多行嫁接繁殖。接穗用壯齡豐產的優良母樹,選擇向陽、健壯的2~3年生枝條,用4~6年生的實生苗作砧木,在清明前後10天內進行嫁接成活率最高。
銀杏應選擇向陽避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栽植,移栽時間宜在落葉後至萌芽前進行,施足基肥,小苗可裸根栽植,大苗宜帶土球,株行距4米×5米,以果樹經營為目的的可酌予加寬。為便於授粉,增加結果量,應在20株中配置雄株1株,而作為城市綠化樹種時,為防止果實污染地面,多以雄株為主。若以採收銀杏葉為經營目的者,則應加大種植密度,以增加產葉量,栽後需加強水肥管理。
銀杏的主要病蟲害有:銀杏葉斑病、苗木炭腐病、銀杏早期黃化病、銀杏超小卷蛾、小褐木蠹蛾、銀杏大蠶蛾、桑白盾蚧、種蠅等。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落葉,燒毀。發病初期噴灑波爾多液或多菌靈等葯劑控制葉斑病。②苗圃噴灌波爾多液或退菌特數次防治炭腐病。③在種蠅幼蟲期對苗木灌澆敵百蟲等葯劑,成蟲期噴灑敵百蟲或殺螟松等葯劑。④生長期施鋅肥控制黃化病。⑤害蟲幼蟲或若蟲期噴灑敵百蟲或溴氰菊酯等葯劑。
[觀賞與應用]
銀杏樹姿雄偉,極為壯觀,是園林綠化的珍貴樹種。宜列植於甬道、廣場和街道兩側作行道樹、庇蔭樹或配植於庭園、大型建築物四周,前庭入口處,銀杏老根古干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果可食,葉和種仁可入葯。
B. 銀杏盆景的栽培有哪些優點
銀杏盆景的栽培來要求:春季土自壤解凍後,苗木發芽前,選擇側根發達、無病蟲害、基莖1厘米到2厘米的2年生健壯苗木,修剪根系,剪平傷口,以利傷口癒合。栽植前苗木和新盆用水浸泡一晝夜,先將花盆的排水孔扣上一小片瓦片,使其既能排水又不漏土。然後裝入1/2盆土。中部高四周低,將苗木根系舒展開,根干直立,填土,用手輕輕提苗後晃盆讓土沉實,再填土按牢。盆土要低於盆沿3厘米到5厘米,以便灌足水。要注意防止灌半截水,上濕下干,影響成活和生長,澆透水放置於陰涼處進行緩苗。
銀杏喜溫怕澇,盆土不宜過濕,澆水後應立即鬆土通氣。銀杏盆景既觀葉又賞果,在管理上要控制大肥大水,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遵循「肥淡量少勤施入」的原則。春季萌芽後至生長期間,盆施豆餅或復合肥5~10克。施肥後立即澆水。澆水的時間和數量依天氣狀況和盆土的濕潤程度具體確定,澆水以不大量向盆外滲水為度,澆水前應把水曬暖,忌用冷水。避免炎熱中午大水澆灌,最好的辦法是用套盆法澆水,將水從盆底慢慢地吸入,或用壺噴水,以防盆土板結,造成斷根。
C. 銀杏盆景種植方法誰比較懂
自古以來就有一些植物一直存活到現在,這些植物都是遠古時代的活化石。現在的銀杏就是典型的代表,銀杏不僅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現在有很多人都開始用銀杏做盆景,銀杏盆景集聚了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於一身,還得到了廣大人們的厚愛。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銀杏樹種植以及盆景的種植技術。 一、銀杏樹基本信息 銀杏(學名:Ginkgobiloba),又名白果、公孫樹等,屬裸子植物,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被稱為「孑遺植物」。銀杏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能活到一千多歲,是樹中的老壽星。銀杏苗體高大,姿態優美,是理想的園林綠化、景觀園林樹種,被列為中國四大長壽觀賞樹種(松、柏、槐、銀杏)。銀杏種子營養豐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長期食用能夠延緩衰老,益壽延年,在宋代被列為皇家貢品。銀杏為落葉喬木,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為橙黃色的核果狀。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號稱活化石,出身在幾億年前,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主要產地在山東、安徽、江蘇邳州、江蘇長美花卉基地、河南等地。 二、銀杏的生態環境 銀杏壽命長,中國有3000年以上的古樹。適於生長在水熱條件比較優越的亞熱帶季風區。土壤為黃壤或黃棕壤,pH值5——6。初期生長較慢,蒙櫱性強。雌株一般20年左右開始結實,500年生的大樹仍能正常結實。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動展葉,4月上旬至中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葉。銀杏樹的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四川,河北,湖北,河南,甘肅等地。全國最大的銀杏培育基地是山東省郯城縣。 三、銀杏樹種植方法 1、播種養殖 秋季種子採收後,去掉外種皮,將帶中果皮的種子曬干,當年即可冬播或翌年春播(若春播,必須先進行混沙層積催芽)。播種時,將種子胚芽橫放在播種溝內,播後覆土3——4厘米厚並壓實。當年幼苗可長至15——25厘米高,秋季落葉後,即可移植。必須注意的是,播種苗床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段,以免積水而使幼苗近地面的部分腐爛。此法多用於大面積綠化育苗或製作叢林式小盆景。 2、分株養殖 銀杏容易發生萌櫱,尤以10——20年的樹木萌櫱最多。春季可利用分櫱進行分株養殖,其方法是,挖除根際周圍的土,用刀將帶須根的櫱條從母株上切下,另行栽植培育。雌株的萌櫱可提早結果年齡。此法一般用來培育砧木和綠化育苗。 3、扦插養殖 扦插養殖分為老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兩種。 1)老枝扦插。一般於春季3——4月剪取母株上一、二年生健壯、充實的枝條,剪成每段10——15厘米長的插條,扦插於細黃沙或疏鬆的土壤中,插後澆足水,保持土壤濕潤,約40天即可生根。成活後,進行正常管理。第二年春季即可移植。此法適用於大面積綠化育苗等。 2)嫩枝扦插。於5月下旬至6月中旬,剪取銀杏根際周圍或枝上抽生的尚未木質化的插條(插條長約2厘米,留2片葉),先插入容器中,置於散射光處,每3天左右換一次水,直至長出愈傷組織,即可移植於黃砂或疏鬆土壤中;也可直接插於疏鬆土壤中,但晴天中午前後要遮陽,葉面要噴霧2——3次,待成活後進入正常管理。此法適用於家庭或園林單位少量養殖。 4、嫁接養殖 嫁接養殖是銀杏栽培中主要的養殖方法,可提早結果,使植株矮化、豐滿、豐產。一般於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採用皮下枝接、剝皮接或切接等方法進行嫁接。接穗多選自20——30年生、生長力強、結果旺盛的植株。一般選用3——4年生枝上具有4個左右的短枝作接穗,每株一般接3——5枝。嫁接後5——8年開始結果。 四、銀杏樹盆景種植 銀杏的播種育苗:做銀杏盆景最重要的就是它的觀賞價值,觀賞價值就在於做盆景的時候要以銀杏樹的枝幹造型為主,防止太多的枝幹到冬天會落葉而降低它的觀賞價值。所以另一方面就要注意銀杏的播種育苗。 銀杏盆景栽培:在准備好一切工作後把銀杏種子放入盆中不要埋的太深,以防幼苗的生長。而且在播種種子之前要事先把種子放在通風處晾乾,但是不能把水全部晾乾,晾乾程度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就行。播種的時候一定要把種子放平不能歪曲,這樣不會影響幼苗的正常發育。埋蓋的土壤不宜太厚,一般情況四五厘米就行。播種完成後要著一些乾草覆蓋在上面直到幼苗出現即可清除。幼苗生長出來一段時間後要根據實際情況修剪幼苗的頂芽這樣是為了幫助它的側芽生長。還有一點要把銀杏樹帶土從盆中挖出放在事先准備好的帶有有機質泥土的瓷盆中,這樣以後銀杏生長好後就不用再做移植了。等待幼苗生長的有了主枝幹後要順其自然的修剪其他的枝葉等,不能使用工具來強製造型,否則就是去了大自然原有的觀賞價值。要定期施肥,以確保銀杏的正常發育。 銀杏盆景的管理:在銀杏生長的中期時段要每周淋水一次,一個月施肥一次。盆地應該鑿出來幾個洞以便於土壤透氣不會積攢水。在生長期間要不定期的去觀察生長情況,根據情況來修剪枝葉。到了冬天不要去施肥,因為冬天銀杏就會停止生長,夏天高溫天氣也是停止生長。所以在春季和秋季時候要做好對銀杏的栽培。 還有一個注意事項就是在冬天的時候要防止銀杏落葉,現在的技術都非常的先進,在進入秋季後由於低溫的影響銀杏的葉子就會開始枯黃,繼而出現落葉。但是現在有人工在秋季將要到來時候對銀杏噴灑保葉素再用塑料布包起來就行。 以上就是銀杏樹種植技術的介紹,希望對花友們能夠有所幫助。
D. 銀杏盆景有哪些栽培優點
銀杏盆景的栽培優點:銀杏樹是著名的長壽樹種,生命力強,葉形奇特,易於嫁內接容繁殖和整形修剪,是製作盆景的優質材料,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選盆要求:盆以外形雅緻、保水性強、透氣良好的花盆、木箱和木桶為主,其中以不帶釉的泥盆、紫砂盆為最佳。盆的直徑一般在30厘米以上。
E. 銀杏樹盆景如何栽培
在宋代就見的銀杏盆景,早已成了我國園林、賓館乃至各家各戶的重要陳設品之一。尤其是江蘇蘇州、揚州一帶,銀杏盆景早已聞名於世。1983年,江蘇盆景協會製作的《疊翠——銀杏》,以及蘇州虎丘萬景山莊的80多年生的蜷曲銀杏,都倍受稱贊,成了盆景藝術之中的無價之寶。江蘇泰興,已經有了專門培育銀杏盆景的產業。
(一)樁頭或苗木的選擇
用於培育盆景的銀杏材料,最好是別有風味的「樹奶」,其次是殘老的樹樁。
鍾乳石般的銀杏「樹奶」,扦插後30天左右即可生根,其上部也能迅速萌生枝葉,可以迅速培育成在「鍾乳石」上長出銀杏樹的奇景。
利用銀杏萌芽力強的特性,挖取銀杏的老殘樹樁,栽植於盆內,可以迅速產生眾多的鍾乳狀小「樹奶」,並抽生出枝葉。這樣做也可以迅速培育出相當漂亮的盆景,形成蒼老的千年古銀杏返老還童的縮影。
沒有上述材料時,也可以用一般的銀杏小苗來培育銀杏盆景。通過吊枝、修剪、攀枝、刻擰、撬皮、撕裂等手法,控制其生長發育,以形成干粗、枝曲、根露之外觀,表現出蒼勁、瀟灑、曲折之情趣,以符合銀杏的天然形態,使其富含詩情畫意。
培育良好的銀杏盆景,既有妙趣橫生的骨架,又有金黃二裂的樹葉可供觀賞,甚至還能夠見到橙黃別致的種實。
(二)對栽植盆的要求
製作銀杏盆景,宜選用較大的瓦盆。盆底先填入粗粒土,再按一份山泥,一份砂,八份壤土的比例混合後作為培養土,填入盆內。盆口留下約12厘米深的水台。
用淺盆培育銀杏盆景,應當特別注意暑夏期間的澆水管理。
(三)栽植要點
在選好樁頭的基礎上,要因勢利導地對枝幹做好攀扎,並控制好各個層次的伸展方向,使枝幹形成富有詩意的姿態。通過細致的修剪,以突出主幹,並充實觀賞枝群,使之自然古樸、清香淡雅。培植應以疏剪為主,疏、縮結合,控制好會干擾樹形的強壯枝條。還可以採用纏扎鐵絲和劈干造疤等手段來增強盆景的龍鍾老態、峻峭雄奇之感。銀杏喜濕怕澇,盆栽時既不能過於乾旱,又切忌大肥大水,一定要做到勤施薄肥,及時鬆土,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F. 銀杏樹怎麼做盆景
1、種植。在種植銀杏盆景時,先在盆內放一塊土,選擇各種樁木,把根放在盆里,把根放在盆里,讓根充分伸長,然後把盆里的土填滿,然後輕輕地把盆里的土提起來,然後輕輕地把它抬起來。土不填得太飽,栽種後很快澆水,稍稍干後及時松脫。
2、加工原型,編制是在銀杏樹伐木伐木的擴張季節,採用各種編纂方法來收割枝條,使其彎曲或直,或傾斜或正,或做出良好的伸長。如果枝條太長,所以它可以變成螺旋狀,那麼就有必要用棕棕的方法在枝條上擔起褐色的絲綢。
3、修剪。銀杏盆景修剪的基本方法有三種,即短剪刀、減薄剪刀和剪刀。短剪刀剪短枝條,撫平剪刀下側芽的萌發,形成較強的側枝。同時,存在一個簇偏置,便於外部類型。兩個芽通常在剪刀後萌發,分枝過程增加。控制修剪的關鍵是控制樹高,促進側枝發育。
(6)銀杏盆景的栽培技術擴展閱讀:
銀杏盆景養護方法:
1、光照。銀杏本身就非常喜光,養護時一定要將盆栽放在光線充足的地方,但夏季要遮陰,不能曬強光,避免曬黃葉片。
2、溫度。銀杏喜歡生長在15度到25度之間的環境下,稍微耐寒,冬季放在室外也能度過,但最好是埋在地下。
3、澆水。平時盆土不能過干也不能有積水,夏季蒸發量大,要每天澆水,早晚各一次,等溫度降低後就要開始控水,保持稍微濕潤就可以。
4、施肥。施加肥料主要是在春季和夏季,薄肥勤施。想要多開花就多施加磷肥,若是想要葉片生長,就補充氮肥。
G. 銀杏盆景要怎樣管理
銀杏盆景的養護管理:銀杏盆景生長緩慢,病害比較少,養護管理相對簡單。回幼苗期注意通風排濕,疏鬆表答土,噴施波爾多液,防止立枯病。製作完成的銀杏盆景要置於陽光充足、通風濕潤處養護。夏季要避免乾旱暴曬,冬季要埋土防寒。要注意老樁景盆土不能過濕,否則易發生根腐病。
適宜溫度:在生長季要保持盆土濕潤,年平均溫15℃,極端最低溫可達零下10.6℃。
適宜濕度:年降水量1500~1800毫米。
H. 盆栽銀杏樹怎麼種 銀杏樹的盆栽種植與養護方法
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復:銀杏制喜光,宜放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但較濕潤之處。夏季要避免曝曬,可適當庇蔭;冬季能耐寒,一般可在室外越冬,但最好將盆埋進土裡。
澆水:平時宜保持盆土濕潤,不宜偏干,但也不能積水。夏季溫高光強,銀杏葉大蒸發快,應早晚澆水,不可間斷。秋後宜少澆水。
施肥:每年冬季要施基肥,須用有機肥,如腐熟豆餅或廄肥。春夏間生長旺盛期,宜常施稀薄的餅肥水或漚熟的人糞尿,以促進枝葉的生長,保持鮮綠的葉色。
翻盆:可每隔2年進行一次,以春分前後為宜。銀杏根系發達,可結合翻盆、換盆,剪短過長的根系,換去1B2~2B3的舊土,再在盆底施基肥餅屑。
銀杏生長慢,壽命長,抗污染及有毒氣體的能力強,很少發生病蟲害。要注意老樁景盆土不能過濕,否則易發生根腐病。
I. 銀杏盆景苗如何培育
在宋代就見的銀杏盆景,早已成了我國園林、賓館乃至各家各戶的重要陳設品之一。尤其是江蘇蘇州、揚州一帶,銀杏盆景早已聞名於世。1983年,江蘇盆景協會製作的《疊翠——銀杏》,以及蘇州虎丘萬景山莊的80多年生的蜷曲銀杏,都倍受稱贊,成了盆景藝術之中的無價之寶。江蘇泰興,已經有了專門培育銀杏盆景的產業。
(一)樁頭或苗木的選擇
用於培育盆景的銀杏材料,最好是別有風味的「樹奶」,其次是殘老的樹樁。
鍾乳石般的銀杏「樹奶」,扦插後30天左右即可生根,其上部也能迅速萌生枝葉,可以迅速培育成在「鍾乳石」上長出銀杏樹的奇景。
利用銀杏萌芽力強的特性,挖取銀杏的老殘樹樁,栽植於盆內,可以迅速產生眾多的鍾乳狀小「樹奶」,並抽生出枝葉。這樣做也可以迅速培育出相當漂亮的盆景,形成蒼老的千年古銀杏返老還童的縮影。
沒有上述材料時,也可以用一般的銀杏小苗來培育銀杏盆景。通過吊枝、修剪、攀枝、刻擰、撬皮、撕裂等手法,控制其生長發育,以形成干粗、枝曲、根露之外觀,表現出蒼勁、瀟灑、曲折之情趣,以符合銀杏的天然形態,使其富含詩情畫意。
培育良好的銀杏盆景,既有妙趣橫生的骨架,又有金黃二裂的樹葉可供觀賞,甚至還能夠見到橙黃別致的種實。
(二)對栽植盆的要求
製作銀杏盆景,宜選用較大的瓦盆。盆底先填入粗粒土,再按一份山泥,一份砂,八份壤土的比例混合後作為培養土,填入盆內。盆口留下約12厘米深的水台。
用淺盆培育銀杏盆景,應當特別注意暑夏期間的澆水管理。
(三)栽植要點
在選好樁頭的基礎上,要因勢利導地對枝幹做好攀扎,並控制好各個層次的伸展方向,使枝幹形成富有詩意的姿態。通過細致的修剪,以突出主幹,並充實觀賞枝群,使之自然古樸、清香淡雅。培植應以疏剪為主,疏、縮結合,控制好會干擾樹形的強壯枝條。還可以採用纏扎鐵絲和劈干造疤等手段來增強盆景的龍鍾老態、峻峭雄奇之感。銀杏喜濕怕澇,盆栽時既不能過於乾旱,又切忌大肥大水,一定要做到勤施薄肥,及時鬆土,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