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盆栽植
『壹』 陶土(不是陶瓷花盆)花盆是不是瓦盆,兩者有什麼區別
瓦盆透水性透氣性最好了,比陶土盆好一點,
陶土盆透水性透氣性比較好,都可以栽植植物
『貳』 紅陶花盆和普通的瓦盆材料一樣嗎
不一樣。
紅陶花盆是用粘土為主要原料燒制的,而瓦盆是用黃土燒制的。
人類發明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窯焙燒時採用氧化焰氣,使陶胎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器表便呈紅色。根據陶胎粗細及含砂與否,可分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馬家浜文化等都以紅陶為主。
瓦盆因和老式房子上的小青瓦用同樣的方法和同樣的窯燒制,就有了瓦盆的稱呼。瓦盆青灰色,用黃土燒制,不上釉子。一般瓦盆分四個型號,大的二尺多口徑,叫大盆,二尺左右的叫二盆,一尺左右的叫三盆,一尺來大小的叫四盆。
(2)瓦盆栽植擴展閱讀
瓦盆的缺點:
由於盆壁透氣透水,盆土水分散失快,必然要經常澆水,有時要大大澆水,夏天甚至每天兩次澆水。澆水次數多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
1、費工費時費水。
2、盆土內環境變化頻繁,不利於根系生長發育。
3、澆水次數多,盆土中空氣含量低的比較多,瓦盆也不例外。
4、澆水次數多,易使盆土鹼化和養分流火。
5、澆水次數多,不便於扣水(花卉生長過程中,不澆水或少澆水以限制其營養生長,使養分得到積累,而利於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增加了徒長的機會,因為扣水使花卉矮壯、孕蕾、開花、坐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便於扣水,對養花是不利的。
『叄』 種植盆栽植物時為什麼要多用泥瓦盆
一般來講,透氣、滲水、輕便是選擇花盆最基本的要求。
瓦盆這幾個優點都具備,而且價格低廉,故使用最多。
『肆』 盆栽葫蘆的種植方法
1、工具准備
首先你需要准備一些葫蘆種子,最好是那種比較小個頭的品種,因為長出來會更加美觀,其次還要准備一個中型的花盆以及土壤,最後就是鏟子之類的工具了。
(4)瓦盆栽植擴展閱讀:
葫蘆的價值
在古人看來,葫蘆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內的上佳氣場,而對於不好的氣場則可以進行有效的抑制、阻遏,從而營造一個適宜的家居環境。因此,古時候的豪門大族多在家中供養幾枚天然葫蘆,置於中堂之上,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凶之妙用。古代吉祥圖案中有不少關於葫蘆的題材,如「子孫萬代」、「萬代盤長」等。
有些民家在屋樑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台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財、富有。床頭放葫蘆促進夫妻感情。
人們喜愛葫蘆,因為它愛生長,能蔓延,多果實,這一特色,恰恰與人類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孫繁衍的願望相結合。借物抒情,於是產生了人們對葫蘆的鍾愛和崇拜。從而也衍生出許多相應的神話和吉祥福瑞故事。代代相傳,葫蘆就成了人們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增壽、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孫的吉祥物。
『伍』 牡丹花用花盆怎樣種植
一、栽培土壤與容器
因牡丹適生於中性或弱鹼土壤,如果栽培土壤偏酸,可加入墨魚骨(烏賊屬軟體動物,肉背中央的一塊背骨,富含碳酸鈣,還有磷酸鈣、鎂鹽等牡丹生長發育所需的養份)。
栽培土要100份沙質壌土、2份墨魚骨和1份腐熟油脂肥(動物油脂—內臟、下角料置於容器內密封在陽光下暴曬)充分拌勻後密封暴曬發酵。栽培容器首選瓦盆,其次是紫沙。
如果選用陶瓷盆,排水孔一定要夠大,盆壁需加一層棕衣等物,以利於排水和透氣。
二、種苗和上盆
種苗首選黑樓紫等江南適生品種為主,花色豐富的品種可選立地適生的中原矮牡丹、楊山牡丹、紫斑牡丹以及西南和國外的品種。除斷根、傷病根外,種苗原根系一般不能剪(根系儲藏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剪口易腐爛、剪口癒合要消耗養份)。
上盆時間以9月下旬—10月份為宜,上盆時需將根系盤繞在容器里填土,壓實然後澆足定根水。
三、日常管理
牡丹需要在氣溫4度以下進行休眠期,如果當地不具備條件,可將牡丹搬到高處過冬,海拔每升高500米氣溫就降低3度,休眠期水份見干見濕。
萌芽後需要足夠水份,花期控水可延長花期。夏天以凌晨澆灌為好,秋季控水防秋發。如果盆土少,萌芽後每月根外噴施一次,生長期每周澆灌油脂肥液水一次,冬天穴施油脂肥一次,施肥時採用簿肥多施的原則。
三伏天、梅雨期、台風時可將牡丹搬到朝南的屋檐下、陽台養護以防水份過量蒸發、養份流失和折斷枝葉等不必要的損失。如果為了集中養份或美觀,應將萌土芽、葉芽、腋芽、頂端乾枯枝盡早剪除,除了作為盆景的新枝或新芽。
病蟲害防治;蟲害一般很少,萌芽後噴灑一次代森鋅,生長期倆周噴灑一次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注意生理病害情況的發生。
(5)瓦盆栽植擴展閱讀
合理的澆水,應該是見干見濕,不宜澆大水,防止盆內積水,以免爛根落葉。
牡丹開花時,可設棚覆蓋或暫時放在室內,避免陽光直射,這樣可延長開花期,對主枝頂芽是葉芽的,應摘去,以免徒長,影響開花。
為使牡丹開花鮮艷,花期可用0.5%-1%的磷酸二氫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3次。牡丹花謝後,要進行一次整形修剪,及時剪去殘花及花梗,不令結籽,保留莖部的1-2個外側芽,這樣可使植株生長旺盛,保證次年開花。
牡丹雖然較耐寒,但在華北等寒冷的地區,立冬前後,應搬入室內,放在房間的向陽處,室溫保持0度左右即可。
次年出室不宜過早,須待清明前後再出室。不太寒冷的地區,可選隱風處將花盆埋入土壤內,使盆面與地面平齊,以保持盆土的濕度和溫度,也可保證牡丹安全越冬。
待第二年春天牡丹花現蕾後,再連盆將牡丹從地中挖出,進行正常管理。
『陸』 用盆子栽培怎麼載培和養護
梅花(prnusmume)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枝幹挺秀,花色雅麗,清香撲鼻,在百花凋謝的冬季,傲霜鬥雪,迎寒怒放。
1、盆植梅花以通透性較好的瓦盆、土陶盆為佳,紫砂盆亦可,在盆底墊層碎木炭塊或碎硬塑料泡沫塊。基質以肥沃的輕粘性土為佳,可用老山泥、塘泥與菜園表土混合作培養土,種植時在土中摻點骨粉、氮磷鉀復合肥作基肥,種植宜淺而不露根,深栽不易開花,栽後置半蔭處,澆1次透水,10天後轉入正常管理。2-3年於花後翻盆換土1次。
2、梅花喜潤怕澇,澆水要適時適量。冬季和春初花期保持盆土常稍潤為好,花全謝後澆1次透水,不幹不澆,常在傍晚向枝葉及附近地面噴水。梅雨季節要嚴格控水,待老葉邊微卷,嫩枝稍萎蔫時才澆水,如此反復幾次,迫使新梢停長,有利於花芽分化;進入伏天,雨天要排水防澇,晴天早晨澆1次水,傍晚如土干再澆1次,防過干脫水掉葉;9月以後逐漸減少澆水量,1-2天於下午澆1次水;10月花芽開始萌發為花蕾,葉已落,需水量不大,見土干再澆水,盆土稍干微潤便可。
3、梅花喜肥亦耐貧瘠,花期不施肥,花謝後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促其復壯,當新梢長3-5厘米時,長勢好不施肥,長勢差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新梢長到18厘米左右不再施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噴1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促其花芽分化。秋末落葉現蕾後,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或0.2%磷酸二氫鉀液,促花蕾發育開放。
4、梅花系陽性植物,宜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忌置於風口。喜暖而耐寒,冬季需經低溫刺激,才能花繁葉茂,冬季最低氣溫在-12℃以上的地方,不必入室越冬,置於避風向陽處即可。如欲其春節開放,節前20天將其移至5℃-10℃的低溫室,並置南向西向窗檯內多見陽光,開花後移至0℃-5℃的地方,可開放1個月,溫度過高易早謝。
5、梅花萌芽發枝力強,耐修剪,老樹易復壯,花後將開過花的枝條短截,只留基部2-3個芽,弱枝、病枯枝全剪,交叉枝、重疊枝剪掉一枝,過密處疏剪。當新梢長到20厘米時摘心,控制其生長,使營養集中於花芽分化,新梢過長反而花稀少。通過修剪不僅株形美,而且通風透光好,不易遭受病蟲害。
6、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溫乾旱時,可能發生炭疽病,7月氣溫高、濕度大通風不好,可能發生白粉病,注意通風透光兩病皆可預防,如發現病枝葉將其剪下燒掉,並用托布津或多菌靈噴治。梅花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80%的敵敵畏乳油1500倍溶液噴殺或用呋喃丹埋於土中,使植株帶毒殺滅之。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對含磷農葯過敏,忌用此類農葯。它對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抗性差,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生長不良,甚至可能死亡。
『柒』 各種材質的花盆適合栽植哪些種類的花卉
紫砂盆:也叫陶盆,一般下面有立腳,製作工藝比較精巧,風格古樸大方,形狀各異,透水透氣性不是特別好,經常見於一些盆景的栽培。比較適合栽培喜濕潤的植物。多肉植物主要適合百合科的一些品種。
瓦盆:粘土燒制而成,所以透水透氣性強,風格比較樸素,復古,價格比較低廉。適合要求透水,透氣比較嚴格的植物栽培,常見於蘭花的栽培。當然種多肉也是非常合適的。
鐵盆:鐵質花器有其獨特的金屬光澤,搭配植物也會體現出個性的風格。有些歐式的花盆觀賞價值也非常高。一些愛園藝的人也會把鐵盆用於栽培植物,即使他的透水透氣性不好。不過,栽培時,底部最好打幾個孔,並在裡面加防水層,植物選擇上選擇一些對透水透氣要求不嚴的植物,有時也可以作為水培的容器,如果喜歡乾花的話,放一些乾花搭配起來也是韻味十足。
釉陶盆:就是在陶盆上塗以各色彩釉。工藝精製,潔凈素雅,造型美觀。有些內外上釉,有些只有外部上釉。選購的時候最好買只有外部上釉的,內外上釉會使透水透氣性大大降低。現在常見於多肉的栽培,不過在栽培過程中,底部需加防水層,土壤配土需要加入大顆粒介質。增加透氣性,另外盡量選擇底部有腳的花盆,這樣更有利於透水透氣。
水泥盆:此類花盆堅固耐用,製作工藝簡單,表面還可以自己噴漆,可塑性強,適合自己DIY。不過,透水透氣性一般,比較笨重,美觀度相對陶盆和瓷盆相對較差。國外常見應用於戶外多肉的拼盤,一般可以栽培小樹型植物,搭配成小盆景樣式,表面覆蓋一層苔蘚,可以大大增加美觀度。
『捌』 瓦盆種植與瓷盆種植的比較有什麼好處
一般情況下都是瓦盆栽植比較好,瓦盆透水性透氣性好,不容易漚根腐爛,瓷盆透氣性差,容易漚根腐爛
『玖』 怎樣種植花苗
初養花者往往難以養活新購的花苗。究其原因,多在上盆及初期管理上存在問題。
一般市場上所售的花苗有三種:裸根、帶土球、已上盆的。對這三種花苗,在管理上要區分對待,首先是看已上盆的是否是原盆,或是臨時上盆的。如果是臨時上盆的,就必須重栽。由於臨時上盆的根系處理較差,用土也差,所以要重栽;重新配好適合花苗生長的營養土,理順及清除已損壞和已腐爛的須根,將根系舒展開來重新栽植。對帶土球的,無論是原土還是後來包上去的土,都要將土球弄開,目的有二:一是,防止原土球包得過緊,難以與後填入的土融合;二是,查看根系有無受傷或腐爛,並將無用的根清除,以利於重發新根。而裸根苗,處理起來比較容易,由於花苗裸露,新鮮程度及健康狀況容易發現,只要其較新鮮,根須較完整,上盆、管理得當,成活率要比前兩種高。
新購花苗上盆是否規范,是養活它的關鍵之一。最好做到:無論什麼品種的花苗,先用瓦盆栽植,使其有個發根的過渡期;選土除要有疏鬆、透氣、不積水的性能外,還要針對不同花卉,適當調整土壤的酸鹼度,以適合各種花卉對土壤的不同要求,創造適宜花苗生長的良好環境。
上好盆的花苗,前半個月的護理非常關鍵。由於新上盆的花苗,根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原來的生長環境突然改變,其呼吸、供給能力一時較難恢復正常,處在適應、調整期,因此,護理上要遵循「少澆水、多噴水、不施肥、背風避光」的基本原則,做到盆土不積水,枝葉不失水;寧可讓盆土偏干,也不可讓盆土積水,否則根系不僅難以萌發新根,而且會因盆土積水、不透氣、缺氧而腐爛,嚴重的會導致花苗難以成活的結果。這是不少人難以種活新購花苗的原因所在。
『拾』 用什麼盆種花好呢
素燒瓦盆:一般養花用瓦盆比瓷盆好。瓦盆不僅經濟實用,而且因盆壁上有許內多細微孔隙,容透氣滲水性能都很理想,這對盆土的肥料中分解,根系的呼吸和生長都有好處。
塑料盆:質料輕巧,使用方便,不破碎,經久耐用,盆壁內外光潔,不僅換盆時磕土容易,也易於洗滌和消毒。但不透氣滲水,只適栽種耐水濕的花木,如旱傘草、龜背竹、馬蹄蓮、廣東萬年青,或較喜溫的花木,如蕨類、吊蘭、紫鴨跖草、冬珊瑚、夜丁香等。
磁盆、釉盆:用上釉的花盆栽植花木,盆外壁塗有色釉,不透氣滲水,不易掌握盆土干濕情況,尤其在冬季休眠時,常因澆水過多,而使花木爛根死亡。因此,不適於栽植花木。由於磁盆外表美觀,外形多樣,一般可作花木陳列的套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