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澆防凍水
A. 家中花草過冬澆水有哪些講究
冬天到,人要添衣,家中的植物也要做好過冬的准備。對於冬天植物的進補,園林部門和相關的園藝專家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花草施肥看品種 人冬天要進補,可對於冬天的花草來說,進補可就不一定是好辦法。據介紹,對處於休眠和半休眠狀態的陽台盆栽植物冬天要停止施肥。對生長旺盛的觀葉植物,可噴施或澆施0.3%的尿素液,也可於盆面上撒施多元復合肥顆粒。對以觀花賞果為主的花木,如白蘭、米蘭、石榴、紫薇、茉莉等,要持續追施速效磷鉀肥。對榔榆、雀梅、冬青、羅漢松、三角楓、水楊梅、瓜子黃楊等,每修剪一次後,可追施一次薄肥。 澆水溫度有講究冬季植物的蒸發量比夏季小得多。因此,專家們建議,天冷後可適當減少對家中植物澆灌的次數。在水溫上,忌用水溫度與土溫、氣溫相差太大。在澆水時間上,可於10點前、16點後進行。在澆水的同時,不能忽略給盆栽植物鬆土,對一些觀賞性植物最好放入少量的硫酸亞鐵。不過也要有針對性,比如吊蘭過冬最好放在室內,幹了要及時澆水,但不能多澆,否則根會爛掉。綠蘿雖然比較好養,但要注意一直保濕,還有溫度不能太低。蘆薈喜歡水分,但要等到土壤很乾時再澆水比較好。 植物也需透透氣 天冷後,一些市民都把原來在露天陽台的植物搬到了家中過冬。專家建議市民,發現有枯枝和病蟲枝條要及時修剪。搬進屋子的第一周最好能打開窗門,讓植物們也透透氣,逐漸適應溫度的變化,否則易使盆花葉子發黃、脫落。推薦閱讀:果樹越冬形勢嚴峻 抗寒防凍不容忽視 廣東湛江遭遇外來植物殺手薇甘菊 雜交石竹的病蟲害防治柳樹潰瘍病的防治方法
B. 室外植物防凍方法
1、澆灌凍水
冬天室外植物怎麼防凍
冬天的時候,想要防止室外的植回物產生凍害,我們可以答在霜凍之前,為植株澆透一次水,這次澆水稱作「澆凍水」,這樣到了封凍之後,植株周圍會形成凍土層,這樣它根系周圍的溫度會比較穩定,也就能防止植物產生凍害了。
2、稻草捆紮
冬天室外植物怎麼防凍
冬天到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植物的枝幹剪短,留下主枝,然後用稻草將植物的枝幹全部捆紮起來,之後再在植株枝幹上覆蓋一層塑料膜,這樣就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避免植物產生凍害了,注意天氣回暖後要及時拆除。
3、根莖培土
冬天室外植物怎麼防凍
通過在植物根莖培土的方法也可以產生防凍作用,我們可以在澆灌凍水之後,在室外植物根莖周圍堆上一層土,這樣能起到保溫的作用,還能減少它周圍水分的蒸發,避免植株產生凍旱,來年早春時節還能起到防風的作用。
C. 綠化新栽植的樹為什麼要澆凍水
一、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
大樹,特別是未經移植或斷根處理的大樹,在移植過程中,根系會受到較大的損傷,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樹體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謝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是新植大樹養護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關鍵。為此,我們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地上部分保濕:
1.包干:用草繩、蒲包、苔蘚等材料嚴密包裹樹乾和比較粗壯的分枝。上述包紮物具有一定的保濕性和保溫性。經包干處理後,一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減少樹干、樹枝的水分蒸發;二可貯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幹經常保持濕潤;三可調節枝幹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枝乾的傷害,效果較好。目前,有些地方採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樹體休眠階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樹體萌芽前應及時撤換。因為,塑料薄膜透氣性能差,不利於被包裹枝乾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溫季節,內部熱量難以及時散發會引起高溫,灼傷枝幹、嫩芽或隱芽,對樹體造成傷害。
2.噴水: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濕潤的小氣候環境。可採用高壓水槍噴霧,或將供水管安裝在樹冠上方,根據樹冠大小安裝一個或若干個細孔噴頭進行噴霧,效果較好,但較費工費料。有人採取「吊鹽水」的方法,即在樹枝上掛上若干個裝滿清水的鹽水瓶,運用吊鹽水的原理,讓瓶內的水慢慢滴在樹體上,並定期加水,既省工又節省投資。但噴水不夠均勻,水量較難控制。一般用於去冠移植的樹體,在抽枝發葉後,仍需噴水保濕。
3.遮蔭: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乾燥季節,要搭制蔭棚遮蔭,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在成行、成片種植,密度較大的區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樹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蔭,蔭棚上方及四周與樹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離,以保證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遮蔭度為70%左右,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後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
(二)促發新根:
1.控水:新移植大樹,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對發根不利,嚴重的會導致爛根死亡。為此,一方面,我們要嚴格控制土壤澆水量。移植時第一次澆透水,以後應視天氣情況、土壤質地,檢查分析,謹慎澆水。同時要慎防噴水時過多水滴進入根系區域。第二方面,要防止樹池積水。種植時留下的澆水穴,在第一次澆透水後即應填平或略高於周圍地面,以防下雨或澆水時積水。同時,在地勢低窪易積水處,要開排水溝,保證雨天能及時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適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米以下)。在地下水位較高處,要做網溝排水,汛期水位上漲時,可在根系外圍挖深井,用水泵將地下水排至場外,嚴防淹根。
2.保護新芽:新芽萌發,是新植大樹進行生理活動的標志,是大樹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樹體地上部分的萌發,對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根系的萌發。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別是移植時進行重修剪的樹體所萌發的芽要加以保護,讓其抽枝發葉,待樹體成活後再行修剪整形。同時,在樹體萌芽後,要特別加強噴水、遮蔭、防病治蟲等養護工作,保證嫩芽與嫩梢的正常生長。
3.土壤通氣: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能有利於根系萌發。為此,一方面,我們要做好中耕鬆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結。另一方面,要經常檢查土壤通氣設施(通氣管或竹籠)。發現通氣設施堵塞或積水的,要及時清除,以經常保持良好的通氣性能。
二、樹體保護
新移植大樹,抗性減弱,易受自然災害、病蟲害、人為的和禽畜危害,必須嚴加防範。
1.支撐:樹大招風。大樹種植後應即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於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並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2.防病治蟲:堅持以防為主,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勤檢查,做好防範工作。一旦發生病情,要對症下葯,及時防治。
3.施肥:施肥有利於恢復樹勢。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採用根外追肥,一般半個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製成濃度為0.5%至1%的肥液,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降雨應重噴一次。根系萌發後,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
4.防凍:新植大樹的枝梢、根系萌發遲,年生長周期短,積累的養分少,因而組織不充實,易受低溫危害,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一方面,入秋後,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並逐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以提高樹體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第二,在入冬寒潮來臨之前,做好樹體保溫工作。可採取覆土、地面覆蓋、
D. 什麼樣的樹該澆防凍水。移栽多長時間的都澆嗎
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能解決的,需視具體情況而定。
苗木遭受凍害的原因
一般來說,苗木的抗凍能力和樹種、品種、原產地、枝條是否休眠、枝條內澱粉的轉化狀態、枝條含水量、合理用水、低溫來臨狀態、施肥、苗木性質、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有著復雜的關系。
1、不同樹種抗寒能力存在明顯差異,如雪松比油松抗凍;對不同品種而言,如油松就比馬尾松抗凍。
2、對於原產地而言,原產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更強一些,原產南方雖經過長期馴化、過度的苗木抗寒能力就差一些。如香樟在鄭州地區只有在小氣候條件下才能安全越冬。
3、對於枝條而言,處在休眠狀態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強一些,因為枝條經過了低溫鍛煉。植株休眠的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強。但凍害的發生往往不在氣溫最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發生,原因在於兩個方面:未經過低溫鍛煉;解除休眠喪失了抗寒能力。枝條抗寒能力的強弱,還與其內部可溶性糖類的轉化狀態有關。枝條中澱粉在低溫到來之前分解轉化的越徹底,其承受低溫的能力就越強。
4、枝條的含水量減少、越成熟(木質化程度),其抗寒能力越強。但含水量過少時,一旦出現生理缺水,反而更容易遭受凍害。
5、低溫的來臨狀態對於寒害的產生影響巨大。若寒害早而突然,此時苗木還未經過抗寒鍛煉,也來不及進行防寒措施,容易發生凍害。溫度的日較差越大,意味著極端低溫越低,凍害情況也越嚴重。連續低溫持續時間長,凍害也越嚴重。溫度急劇回升,也會加劇凍害發生。
6、對於苗木的性質,實生苗根系發達,比扦插苗抗凍能力強一些。
7、對於地理位置,特別是高爾夫球場,多處空曠地段,在沒有城市小氣候的情況下,綠化苗木發生凍害的情況往往比城市綠地更為嚴重。
E. 冬天可以給植物澆溫水嗎
冬天室內綠植,最好少澆水,更不能澆溫水。如果澆水多的話,由於溫度比較低,蒸發量小,容易造成植物根部腐爛。到明年春天,植物生長時,突然死亡。如果葉子缺水,以葉面噴水為好。
F. 綠化植物為什麼澆灌防凍水 我在一些地方看到要控水防凍。澆防凍水要幾次多久澆一次
綠化植物澆灌防凍水是為了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
防凍水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土壤封凍專前進行,屬最好結合秋施基肥,施肥後灌封凍水。澆得過早,不僅推遲果樹進入休眠期,容易將花芽轉化為葉芽,影響翌年坐果率,而且還會使土壤板結硬化。若澆灌太晚,易出現凍害。
防凍水的灌水量以灌後水分滲入土壤 50—100 厘米為度,過少不能滿足需要,過多水將肥料元素沖洗到無根區域,既造成肥料流失浪費,又不節約水電、人工。可在灌水2到3個小時後,於樹盤外圍挖坑,即可看到滲水深度。
(6)綠植澆防凍水擴展閱讀:
依據溫度指標的原則。適宜於澆封凍水的溫度指標是日平均溫度3℃左右。澆得過早,氣溫較高,蒸發量大,地表容易板結、龜裂,失墒快,越冬後期即顯墒情不足。
冬灌過晚,當天水分不易滲下,會因地表結冰而使麥苗遭受凍害或悶死;關鍵是抓適時。澆封凍水最適宜的時間是夜凍晝消時,俗話說得好夜凍晝消,澆凍水正好。
具體技術參數為,冷冬年份在日平均氣溫0℃—-1.5℃冬灌,地面就會結冰而死苗。「大雪」節冬灌的小麥,株小穗少,比立冬節澆的減產6.7%。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7—8℃開始,至3℃左右,澆完為宜。
G. 怎樣給苗木澆防凍水最合理
澆灌防凍水的好處
一是保證越冬期有適宜的水分供應,兼有冬水春用、回防止春旱的效果;答
二是提高土壤的導熱性,可有效地縮小地間溫度速變,防止因溫度劇烈升降造成凍害;
三是可以塌實土壤,彌補裂縫,消減越冬害蟲。
如何灌好防凍水
要在地溫低於5 ℃前澆1次透水。地溫低於0 ℃,土壤會因含水而結冰,這時也要澆1次水以保持根系不被風抽干。當溫度更低時,根部凍水可放出潛熱,提高溫度。所以,冬灌應進行2次,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地溫情況。冬水灌完後結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溫凍傷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來自買賣苗
H. 苗木為什麼要「澆凍水」,怎麼澆才最合理
苗木澆「封凍水」是對樹木越冬的一種保護措施,可防止樹木根系土壤被冷風抽回干水分,而影響到樹木答健康。一般澆「封凍水」並非普通灌溉,而是把樹木過冬,必需的營養成分、抗病葯液按比例稀釋後澆灌;澆封凍水,可悶死部分土壤中的蟲卵、幼蟲和蛹,起到減輕樹木翌年病蟲危害,提高苗木抗病防寒能力。
澆封凍水時間 ,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土壤封凍前進行,最好結合秋施基肥,施肥後灌封凍水。若澆得過早,容易推遲苗木進入休眠期,使花芽轉化為葉芽,影響翌年坐果率,而且還容易造成土壤板結硬化。若澆灌太晚,易出現凍害。故需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合理選擇時間。
I. 都什麼樹需要澆防凍水
一般多有的樹木特別是北方的樹木包括綠化苗木、果木、種植林都需要澆防凍水。
J. 苗木冬季澆凍水防凍的原理是什麼
樹木的生長在冬季時,其營養物質會從枝體向根部迴流,且根部是樹生命的重要部分,而凍水會在土壤與表層之間形成凍土層,鎖住水分,水的比熱容高,可提高土壤溫度,利於保暖。
秋冬季節給苗木澆水也稱為防凍水,澆完水後在植被上面形成一層冰面,並且將表層土壤形成凍土。一方面,保持了土地的濕潤,來年開春冰層融化,土地水分充足,利於樹木生長。
另一方面,冰層和凍土層為植物根系提供保護,相當於給植物蓋了一層「棉被」,就像下雪一樣的原理,凍土層下的溫度可以保護秧苗根系不受傷害,來年長勢良好。
冬天苗木澆防凍水是保證苗木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澆水是利用水比熱大的特點,防止土壤溫度下降。防凍水結冰能夠形成保護層,冰下面的土壤溫度就不會再繼續降溫,從而起到防凍作用。
(10)綠植澆防凍水擴展閱讀:
冬季苗木澆防凍水有三大好處:
1、澆防凍水可以保證越冬期苗木有一定的水分供應,兼有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效果。
2、澆防凍水可以提高土壤的導熱性,這能夠有效地縮小地間溫度速變,防止因溫度劇烈升降造成凍害。
3、澆防凍水可以塌實土壤,彌補裂縫,消減越冬害蟲。
4、冬水灌完後要結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50~80cm、高30~50cm的土堆,這樣可有效防止低溫凍傷樹木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