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鳳尾厥盆栽

鳳尾厥盆栽

發布時間: 2021-02-20 02:22:01

1. 鳳尾蕨和黑木蕨的區別

鳳尾蕨很常見,我家北面陽台上的水池旁邊地面縫隙里都長了一叢。內產中國多省地,生石灰岩容地區的岩隙間或林下灌叢中。也廣布於日本、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斐濟群島、夏威夷群島等地。嫩葉可食,稱「蕨菜」。盆栽可點綴書桌、茶幾、窗檯和陽台,也適用於客廳、書房、卧室做懸掛式或鑲掛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葯用,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止瀉的功效、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

2. 鳳尾蕨與烏毛蕨的功效區別是哪些

鳳尾蕨(學名: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nb.) Ching et S. H. Wu ),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約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邊僅有矮小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於葉軸,其下一對也多少下延。葉邊僅有矮小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於葉軸,其下一對也多少下延。葉干後紙質,綠色或灰綠色,無毛;葉軸禾稈色,表面平滑。[1]
產中國多省地,生石灰岩地區的岩隙間或林下灌叢中。也廣布於日本、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斐濟群島、夏威夷群島等地。嫩葉可食,稱「蕨菜」。盆栽可點綴書桌、茶幾、窗檯和陽台,也適用於客廳、書房、卧室做懸掛式或鑲掛式布置。全草都可以供葯用,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止瀉的功效、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
烏毛蕨(學名:Blechnum orientale)是烏毛蕨屬的一種植物,生長於海拔100-1300米較陰濕的水溝旁及坑穴邊緣,也生長於山坡灌叢中或疏林下或溪溝邊。分布於廣東、廣西等地。也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東南亞、日本至波里尼西亞。
烏毛蕨以根莖入葯,可用於清熱解毒、殺蟲、止血的功效。烏毛蕨無污染、無公害、可食用。其形態優美,具有蘇鐵之風韻,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蕨類。適宜大型盆栽觀賞,也適合園林花壇、林下、道旁地栽。

3. 銀脈鳳尾蕨 幾天能長一小花盆大 快,懸賞100

栽培抄時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質,盆栽時,盆底墊上碎瓦片,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濕潤,並經常噴水。每月施肥1次,盛夏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射,以免葉片干癟枯黃。冬季盆土稍乾燥,每隔2年換盆1次。

4. 盆栽鳳尾蕨葉片背面長了像蟲子卵包一樣的東西,然後我覺把鳳尾蕨全剪短了,請問還能長嗎

蕨類不開花結果,葉片背面的蟲子卵包就是他們的果實種子了,正常現象。沒傷的太厲害應該還能長出新葉子。

5. 鳳尾蕨的栽培技術

孢子繁殖
風尾蕨不開花,所以沒有種子,通常是以無性孢子進行繁殖。由於孢子越新鮮,發芽越快,發芽率越高,所以在孢子成熟後,盡快收集播種。 孢子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繁殖率較高,播種前先對栽植容器和基質消毒,並保持清潔衛生。徐艷、石雷等在對白玉風尾蕨孢子繁殖技術的研究時發現,選取1/2MS,並添加濃度低於2%的蔗糖作為培養基時,成苗率最高。孢子萌發後,待苗長至一程度時便可上盆栽培。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蕨類植物最常見的繁殖方式,此方法簡單易行,但是繁殖成活率低,一般在繁殖量不大時採用,不適於大規模生產。
家庭盆栽鳳尾蕨,通常在4、5月份分株,分株前,減少澆水,以便於脫土。脫土後,用利器把植株分為3~4叢,再分栽在小盆中,精心護養,直至塊莖部位生出初生葉,形成新植株。 水肥管理:鳳尾蕨宜保持盆土濕潤,生長季節水分應供應充足,一般可以2-3天澆水一次即可。雖然要保持土壤濕潤,但對鳳尾蕨來說,澆水間隔期間輕度的乾燥也是無妨的。鳳尾蕨也不能澆水過多,水分過多會可導致葉片脫落。
溫度管理:鳳尾蕨適宜的溫度為16℃~28℃,高於30℃或低於15℃皆生長不良,過冬時不能低於5℃,冬季養護需要加溫設備,如果沒用加溫設施,可採用雙層保溫設施,冬季下午在溫度下降到22-24度時要及時封棚。夏季養護需要有降溫設備(抽風機和水簾)。如果沒有加溫和降溫設備,夏天中午要加強遮蔭和通風,補充葉面水和地面水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不宜採用遠距離的連棟大棚,而應採用獨立單頂棚。
濕度管理:喜高濕環境,不耐乾燥,養護期間應勤向植株及生長環境噴水增濕,適宜的濕度為75%-80%左右,過於乾燥會造成葉片邊緣枯黃,甚至全葉枯黃。 光照管理:鳳尾蕨為長綠草本附生蕨類,喜溫暖半陰環境,適合散射光照,不能讓陽光直射,否則易萎蔫捲曲,種植後15天,光照控制在2000-3000Lux較為適合小苗的生長,種植後第一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3000 -4000Lux較為適合。種植後第二.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6000-7000Lux較為合適。第三、四、五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7000-8000Lux左右較為適合。冬季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控制在10000Lux以上,光線過強導致植株葉緣發焦、脫落,葉片卷縮,生長受阻。
修剪
鳳尾蕨快速生長時期,生長快,葉叢過密導致生長衰弱,底層老葉通風、通光不良出現葉枯或葉片長時間積攢水珠,容易發生葉片腐爛現象。因此,快速生長期間,應及時修剪換盆。最好在秋季修剪,去除死葉、黃葉,保證既能促進植株間通氣順暢,又保持植株整體美觀。 鳳尾蕨生長期不易受病、蟲害影響。但是如果生長環境溫度太低、通風、通光性差、空氣濕度太高時,極易感染灰霉病、立枯病,並伴有紅蜘蛛、介殼蟲、蛞蝓等害蟲出沒,導致植株出現葉萎、下垂,甚至枯死。為避免上述情況,應經常檢查葉片,保證葉片不要太濕,注意通風透氣,盆土有積水時,停止澆水,出現死苗,及時連同盆土倒掉。
農葯防治可用10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的殺線磷、4000倍農用鏈黴素噴灑風尾蕨,對其病蟲害的防治以及植株品質的影響都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6. 常見的蕨類植物有哪些

常見的蕨類植物有連珠蕨、截基盾蕨、荷葉鐵線蕨和峨眉耳蕨,主要分布貴州、廣西等長江流域。

拓展資料:

銀脈鳳尾蕨,又名白羽鳳尾蕨、白斑鳳尾蕨。是鳳尾蕨屬、鳳尾蕨組劍葉鳳尾蕨的一個變種。

7. 鳳尾蕨 生存環境

鳳尾蕨的簡介
鳳尾蕨屬於鳳尾蕨科,鳳尾蕨屬;它的別名是井欄草、小葉鳳尾草。
鳳尾蕨的特徵是:
(1)它是陸生矮小蕨類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厘米左右,鳳尾蕨的根很粗壯,但它的莖比較短,它是直立生長的,並且有有黑褐色鱗片。
(2)鳳尾蕨的葉子一般簇生於根莖那一部分,鳳尾蕨的葉子形狀像羽毛重疊生長在一起的;它的葉柄比較長,並且有棱,葉子呈灰綠色或褐色而有光澤,葉片卵圓形,葉片比較小,像直線一樣散開,底部逐漸縮小與莖相連。
(3)鳳尾蕨孢子囊群通常沿著葉背邊沿連續生殖,像一條突起的蟲卵一樣,孢子是褐色的。

鳳尾蕨的繁殖方式:鳳尾蕨既沒有花,又沒有種子,鳳尾蕨原來是以無性孢子生殖的,鳳尾蕨的孢子在孢囊中發育成熟後,就爆裂離開母體,飛播到地上,在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下又發育成了一株新鳳尾蕨。
鳳尾蕨的作用是:鳳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葯用,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

如何培養繁殖
鳳尾蕨為鳳尾蕨科的小型陸生蕨,葉二型;不育葉為一回羽狀復葉,羽片條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軸兩側形成狹翅,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形似鳳尾,故而得名;能育葉有長柄狹絨形。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井欄邊陰濕處常有生長,因此它又叫井欄邊草。它的根莖短,葉簇生,葉叢小巧細柔,姿態清秀,很適合盆栽。

鳳尾蕨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都有分布,日本、朝鮮也有。在井欄邊、石縫、牆根等陰濕處常見其蹤影。喜溫暖陰濕環境,此草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低於-10度時葉梢會凍枯黃,稍耐旱,怕積水,很喜歡生長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中。

鳳尾蕨是蕨類中容易栽培的一種,對環境條件並不拘泥。栽培時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質,可用園土、泥炭和碎磚各1份配製。上盆前,盆底最好墊上碎磚作排水層;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濕潤,並經常噴水使其周圍環境有較高的濕度,這一點對其健壯生長,增加其青翠外觀很有關系。新換盆的,半年內可以不必施肥,以後每月施二次有機液肥。養植環境以不見陽光的背陰濕潤處為好,多受直射光照容易乾燥枯癟,葉尖易出現枯黃。

鳳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較容易。分株全年都可進行,只要注意遮蔭保濕。建築物的背陰處和屋後井邊較多野生品種,也可將其挖取上盆。用孢子繁殖則應在孢子成熟後,用信封收集起來,然後撒在由腐葉土和碎磚混合的基質上,放陰濕處,不久即可萌發,待苗長至一程度時分栽上盆。

8. 怎麼養護大葉鳳尾蕨

多年生常綠草復本植物。目前市場常見制的為選出的花葉園藝品種,觀賞效果較好,是優良的小型室內盆栽觀葉植物。用疏鬆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小盆栽種。生長期每2~3周施肥一次;需保持土壤中有充足水分,並經常向植株周圍及葉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喜半陰和溫暖環境,春、夏、秋三季遮陰50%左右。適宜生長溫度16~26℃。越冬最低溫度3℃。

常見種和品種有:『白玉』鳳尾蕨cv.Albolineata、『銀脈』鳳尾蕨P.ensiformiscv.Evergenensis。

大葉鳳尾蕨

9. 鳳尾蕨怎麼養

鳳尾蕨要養得好,首先要了解鳳尾舉得生長習性。鳳尾蕨適應性強,喜陽光充足和稍潮濕環境,也耐半陰,極耐乾旱。鳳尾蕨能耐寒零下9℃的低溫,但溫度一低於零下10℃,葉梢就會出現凍害。有土種植時較耐乾旱,怕積水,野外常見在砂壤土或岩石、台階縫隙和牆壁磚隙間生長。

水培鳳尾蕨首先要抖去鳳尾蕨植株根莖上的砂土,置於清水中,用軟毛刷清理鳳尾蕨根繫上的泥土。然後將鳳尾蕨放入空玻璃缸中,注入能浸入鳳尾蕨1/3根部的清水,添加8克小蘇打浸泡殺菌3-5天。等到鳳尾蕨長出新根後,另加1.5%的復合肥溶液,調節水的深度至鳳尾蕨的根系1/2部位。

因為鳳尾蕨植株為多枝幹形,整體植株葉冠較分散,而且葉片又細長,因此宜選擇圓形玻璃缸或方形玻璃缸。鳳尾蕨抗病蟲害能力強,目前仍未見到它出現病害問題。

水培鳳尾蕨需平均每20天更換一次玻璃缸中的營養液。另外,鳳尾蕨喜歡濕潤的空氣,每天可以用小噴霧向鳳尾蕨的葉片噴灑1、2次水,來增加鳳尾蕨生活環境的空氣濕度。

鳳尾蕨既沒有花,又沒有種子,鳳尾蕨原來是以無性孢子生殖的,鳳尾蕨的孢子在孢囊中發育成熟後,就爆裂離開母體,飛播到地上,在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下又發育成了一株新鳳尾蕨。鳳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較容易。

鳳尾蕨分株全年都可進行,只要注意遮蔭保濕。建築物的背陰處和屋後井邊較多野生品種,也可將其挖取上盆。鳳尾蕨用孢子繁殖則應在孢子成熟後,用信封收集起來,然後撒在由腐葉土和碎磚混合的基質上,放陰濕處,不久即可萌發,待苗長至一程度時分栽上盆。

10. 銀脈鳳尾蕨的生長時間

栽培時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質,盆栽時,盆底墊上碎瓦片,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濕潤,並經常噴水。每月施肥1次,盛夏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射,以免葉片干癟枯黃。冬季盆土稍乾燥,每隔2年換盆1次。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