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綠植的開發

綠植的開發

發布時間: 2021-02-20 01:00:02

⑴ 目前我國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的狀況和戰略目標

我國當前這方面的研究缺乏強大的經濟支持,雖有些許成果但很難應用到實際中去。目標主要是通過轉基因技術等生物工程手段來提高植物有用成分的產量。為全面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實現我
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增強我國傳統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現就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歷史任務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的根本保證。

傳統產業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基本力量,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傳統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0%以上,占工業增加值的91%,固定資產原值的95%,利潤的80%,上交稅金的95%,從業人數的94%,出口的87%。傳統產業創造了絕大部分的產值、利稅和就業機會,有著龐大的規模和雄厚的基礎。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對於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益,實現綜合國力持續增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選擇。

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加速調整和跨國公司的並購浪潮,以及國內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和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已成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經濟建設與發展的中心任務。實現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目標,必須把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通過上市、兼並、聯合、重組等形式,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發揮其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重要支撐和推動作用。通過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使之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和市場空間,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重要舉措。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隨著市場准入的擴大、關稅的削減和非關稅措施的減少,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等必將更多地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傳統產業中那些技術水平低、管理落後、產品附加值低的企業帶來嚴重沖擊。與此同時,跨國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對經濟全球化也將產生重要影響。據有關方面統計,全球6萬多家跨國公司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70萬個分支機構的產值已經佔到了全球總產值的25%,全世界每年產生的新技術70%以上為世界500強所擁有。要實現我國民族工業的振興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核心是要在世界市場上取得支配權。因此,加快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我國提高國際分工地位、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迫切要求。

(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蓬勃興起的技術革命,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高技術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命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現高技術產業化的載體,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其技術和裝備水平,為發展高技術及實現產業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礎條件。以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廣泛推廣應用,推動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為傳統產業的生存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必將極大地帶動傳統產業的整體提升,進一步增強傳統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突破口。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最先進的技術手段,信息技術的滲透與融合,將在提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業技術水平中發揮核心作用。發達國家經驗表明,雖然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將增加30%的投資,但可以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改善生產環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從而增加85%的經濟效益。加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步伐和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必須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重點,努力提高能源、交通、原材料、輕紡等領域一批骨幹企業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緊密結合,提高產品質量、水平,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勞動效率及產品和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加速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進程。

當前我國傳統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企業組織規模小而散,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低;二是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合理,多數行業的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和工藝裝備依靠進口並存;三是企業管理水平低,市場開拓能力差;四是主要生產技術、工藝和裝備落後;五是企業技術開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弱;六是優秀人才資源匱乏。

二、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在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五」計劃綱要指導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基礎,以研究開發、集成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為手段,以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為重點,加速我國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

(二)原則。

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圍繞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總體目標,改造提升工作的核心是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的技術檔次,使傳統產業的發展盡快步入以技術進步為主要增長方式的軌道上來。

2.堅持可持續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注重節能降耗,防止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3.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優化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針對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

4.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在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5.堅持培育企業核心能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緊緊圍繞培育和增強企業的核心能力,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創新能力。

6.堅持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緊密結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企業全面管理相結合,轉變生產經營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7.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加強產學研聯合,研究開發產業發展所需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裝備,積極做好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創新工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8.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重點選擇一批具有比較優勢、基礎較好的產業進行改造提升,實現局部領域的突破和跨越式發展。

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目標和任務

(一)目標。

總體目標:到「十五」末期,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國際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專、精、特、新」,並頗具活力的中小企業群體,大幅度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專業化水平;研究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工藝,研製一批重大技術成套裝備和主導產品,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供技術支持,使我國傳統產業中重點骨幹企業的技術裝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業達到或接近國際同期先進水平;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新途徑和成功經驗。

「十五」期間主要行業目標如下:

煤炭行業的主要目標:加強技術創新,大中型煤礦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0%以上,小型煤礦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明顯提高。加快高產高效礦井建設步伐,加快企業機械化裝備更新升級速度,使大型礦井配套的年生產能力達到300-500萬噸。應用高新技術解決煤礦災害防治中的關鍵技術難題,使煤礦重大惡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煤礦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好轉。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潔凈煤技術。加大煤炭的轉化比率。全國原煤入選比例達到50%。推廣污水處理技術,提高礦井和礦區生活用水的復用率,大、中型煤礦實現達標排放。

石油行業的主要目標:根據石油工業「十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立足國內、開拓國際、加強勘探、合理開發、厲行節約、建立儲備」的方針,在3-5年內,按照統一的框架與規劃,建立石油石化行業分步實施的從傳統產業到網路化經營的系統,在油氣勘探開發方面,通過研究開發、採用和推廣一批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使探井成功率在「九五」基礎上提高3%,鑽井完井周期縮短1/3,原油採收率提高2%-3%,油氣佔一次能源的比例提高3%以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科技貢獻率達到55%。

石化行業的主要目標:加快催化裂化技術、加氫技術、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核心技術、專有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使石化主體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加石化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利用信息技術和先進控制技術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和生產的優化控制,「十五」末,主要煉油、化工裝置80%以上實現集散控制系統(DCS)或現場匯流排控制,60%以上裝置完成先進控制。推進安全、環保、節水減排、節能降耗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減少「三廢」排放,主要石化產品能耗降低5%-10%。

化工行業的主要目標:通過技術創新,使主要行業新建和改建裝置技術、工藝、裝備立足國內,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推進信息技術在化學工業中的應用,骨幹企業和主要化工產品基本實現生產過程的優化控制。化工大中型企業管理基本實現信息化、網路化。積極推廣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提高化工行業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電力行業的主要目標:城市平均供電可靠率提高到99.92%以上,部分城市達到99.99%、線損率下降0.4個百分點、每度電煤耗下降10-15克、在燃煤量增加約30%的情況下,煙塵排放量與1999年持平,二氧化硫僅增加約10%、廢水回用率50%以上。

鋼鐵行業的主要目標:繼續推進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的信息技術改造鋼鐵生產,41個占鋼產量82%以上的企業全面實現基礎級、過程級計算機控制,部分企業實現企業管理級計算機控制。抓好1-2個智能化鋼廠的示範工程建設。大力推進以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污染治理與二次資源綜合利用系統,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全部65個大中型鋼鐵企業,建成冶金工業「十五」規劃確定的14個清潔生產示範工廠。潔凈鋼的系統優化技術在重點板材生產廠得到應用。13家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主要工藝裝備水平、技術經濟指標和產品實物質量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有色金屬行業的主要目標:使大型骨幹企業工藝技術裝備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電解鋁直流電耗由2000年的每噸14300千瓦時降到2005年的13500千瓦時;粗銅噸能耗由0.72噸標煤降到0.65噸標煤;銅、鋁加工成材率提高3-5個百分點。預焙鋁電解槽生產能力占總能力90%以上;採用強化冶煉的銅、鉛先進生產能力分別佔85%、60%。採用濕法和密閉鼓風爐法煉鋅先進生產能力佔90%以上。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在2000年基礎上再削減10%,工業水復用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建成一批「清潔生產」企業。

機械行業的主要目標:普遍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先進設計技術,提高產品設計水平,主要產品開發周期縮短20%以上。推廣計算機集成製造(CIMS)技術和網路化製造技術,通過用數控技術改造老設備等方式,使總體機床數控化率達到5%以上,提高企業製造能力。推廣應用精密成型技術、快速原型成型技術、激光加工技術等新型加工方法,提高製造工藝水平,使優質、高效、低耗製造的普及率達到20%以上。1/3的大中型企業建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採用先進的生產模式和現代管理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和管理的合理化。通過上述目標的實現,從整體上提升機械產品的水平和質量。

船舶工業的主要目標:開發與推廣應用船舶工業組織管理信息系統、設計集成系統技術,設計與製造集成系統技術、船舶製造裝備自動化生產線,船舶共性技術、現代造船集成工藝技術等。加大新船型技術開發、海洋工程技術裝備及船用設備國產化等技術創新力度,使我國的船舶設計手段上實現現代化,縮短船舶快速報價設計周期,增強企業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提高船舶產品自動化生產能力,造船周期縮短1/3,降低能源、原材料的耗損,將船舶工業的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0%。

輕工行業的主要目標: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左右,企業新產品產值占銷售額的40%以上,輕工各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九五」末期提高10%以上。家用電器工業在生產技術、裝備、品種、質量和整體效益上達到發達國家先進水平。造紙、食品、皮革、陶瓷等主要傳統產業整體上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洗滌劑、食品添加劑、塑料製品、電池等行業在生產技術、裝備、品種、質量和整體效益上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末水平。輕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2000年的基礎上降低15%以上,使輕工業生產對環境和生態的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點能耗產品的能耗比「九五」末減少5%-10%。

紡織行業的主要目標:採用現代高新技術,開發生產各種差別化、功能化及新型化學纖維,使紡織原料結構中化纖的比重達到60%以上,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比重達40%以上。應用機電一體化、在線檢測、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提高整體裝備水平,使70%以上技術裝備達到國際90年代先進水平,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紡織用、裝飾用和產業用紡織品比重達到64:21:15,2005年噸纖維出口創匯水平提高到17000美元。在1/3大中型企業推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全國紡織電子信息網路體系,重點企業實現電子商務。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42%,其中棉紡印染行業和毛紡染整分別提高到20%和30%,2005年每萬元產值節能降耗比2000年降低15%。

醫葯行業的主要目標:針對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結合醫葯行業的結構調整工作,立足創新、仿創結合,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和具有競爭優勢的化學葯、中成葯、生物葯、醫療器械和制葯機械產品,積極開發相應的關鍵技術。50個化學原料葯的生產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0個非專利葯品進入國際市場。培育10-20種質量標准完善、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現代中成葯。

建設行業的主要目標:通過廣泛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大力提高建築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建築施工機械能力,2005年全員勞動生產率比2000年提高20%,全國預拌砼年產量占現澆砼總量的30%。提高住宅和公共建築中化學建材的應用比例,2005年城鎮新建採暖住宅的單位面積採暖能耗比1981年降低50%,建築物耗指標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現有水平。城市建設中節水20-3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5%。基本消除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5%。

建材行業的主要目標:以節能、節土、利廢、環保為目標,開發和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對水泥、玻璃、牆體材料、建築衛生陶瓷、非金屬礦深加工和玻璃纖維等主要產品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升級,到「十五」末使建材工業的萬元產值能耗降低2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20%,水泥散裝率達到31%,平板玻璃、建築衛生陶瓷和玻璃纖維的整體生產工藝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新型牆體材料比例提高到40%,節約土地110萬畝。建材生產的主要污染物粉塵、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20%以上,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量提高40%,年減少天然資源開采使用量1.5-2億噸。重點開發「生態水泥」等綠色建材產品生產工藝及裝備,改造提升現有生產能力。

交通運輸業的主要目標:加強現有設施和裝備的技術改造,提高運輸組織管理水平。應用先進技術,開發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新結構、新裝備,促進公路、水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調整碼頭貨種結構和車型、船型結構,調整公路、水路企業組織結構和行業管理體制,適應我國加入WTO的需要。

鐵路行業的主要目標:掌握最高時速160公里提速技術,形成快速客運網。發展最高時速200公里客運專線技術,建成京沈快速客運通道。成功研製時速270公里高速動車組,開工建設京滬高速鐵路。完善貨運重載體系,積極發展25噸低動力作用四軸大型貨車,提高貨車速度,初步形成快捷貨運網。大面積推廣電力牽引。發展鐵路寬頻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基本建成鐵路綜合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大力發展安全檢測技術,建立集監測、控制和管理為一體的高度信息化的安全監控網路。形成以鐵路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為基礎的市場營銷網路。大力採用交流傳動技術,實現牽引動力升級換代。積極發展動車組和擺式列車。通信信號實現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綜合化。鐵路勘測設計實現一體化、智能化,積極採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裝備。掌握青藏鐵路建設技術。到「十五」末期,鐵路主要技術裝備要接近20世紀末國際水平。

郵政行業的主要目標:大幅度提高全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加快郵政綜合計算機網應用系統的開發、建設和應用,加強信息技術在傳統郵政業務、郵政金融業務和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郵政綜合計算機網聯通郵區中心局生產場地比例達到100%、電子化營業局所比例達到70%。185客戶服務中心綜合服務覆蓋城市比例達到100%;郵政儲蓄網點電子化率達到93%,其中異地聯網達到66%。進軍現代物流業務,加速郵政實物傳遞網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大幅度提高郵政作業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信函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70%,扁平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65%,包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85%,集裝箱使用率達到60%,給據郵件條碼識別率達到98%。

商貿流通業的主要目標:加強流通企業設施和裝備的技術改造,尤其是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流通企業的開發和應用,積極開發和引入國際先進流通技術和裝備,支持連鎖、配送等現代營銷方式的發展,推進我國流通現代化。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達到國際先進技術裝備水平的連鎖、配送企業

⑵ 請談談你對植物資源開發的認識或想法

植物資源都是屬於一些純天然的自然資源,沒有污染對人體也是沒有傷害的。

⑶ 野生花卉的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

野生花卉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在充分保護資源的前提下進行的。包括引種和開發利用2個方而。對於分布廣泛、適應性強、栽培容易的觀賞植物。可直接應用於城鄉園林綠化、香化、美化。或室內盆栽插花等觀賞;對於暫時不能直接利用的優秀植物資源。應對其進行引種馴化和栽培改良後投放市場。 近十幾年開展的野生花卉引種馴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專類的引種上。引種篩選出一大批有前景的園林綠化植物種類、花卉育種材料。同時對引種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繁殖栽培技術等方而進行了研究。如韓梅等對吉林省野生旱春草木花卉資源進行了篩選。從6個科中選出可以應用的旱春花卉27種。
但大量野生資源還有待進一步引種馴化。據統計。己被引種利用的野生花卉不足1/3。眾多野生花卉還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如北方野生植物中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花卉有300多種。涉及50個科,但只有少部分被引種栽培。大部分野生花卉只能孤立原野無人識。對野生花卉資源進行專類專屬引種研究的有:北京植物園對百合屬、綉線菊屬的引種;武漢植物園對水生植物的引種;杭州、武漢、南京等地對鶯尾屬的引種;中科院和北京植物園對石蒜屬植物的引種;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對細辛屬植物的引種;上海、新疆克拉瑪依市對宿根花卉的引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對野生蕨類的引種栽培和繁殖方面的研究等。
對單種進行引種研究的比較多。諸如野生兜蘭、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金蓮花(t rolliuschznenszs)、二色馬先篙(pedzcularzs tricolor)等的引種栽培。在此不一一贅述。 (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野生植物的開發利用不論在程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有較大發展。一些野生花卉如荷葉鐵錢旅( adiantunz renif ornzevar。 sinsensis)、莢果旅( matteuccia struthiop teris) ,貫眾(cyrtonziunz 。fortunei) 腎蕨( nephrolepisaurzculaga)、鳳尾旅( pgerzs cretica var。 nervosa)等己能批量生產或建成專類花卉種質資源圃l。新疆克拉瑪依市園林科研所im}從引入的42種66個品種中篩選出17種37個品種,3年內擴繁30萬株,推廣2。 5 hm2,初具規模。沈陽園林科研所引種遼寧地區野生花卉獲得成功,並在公園應用推廣20多種。
(2)經馴化後應用於園林中的花卉種類卻相對貧乏:杭州、上海有200餘種;北京只有100多種;蘇州園林中花卉總種數也僅有200種以上;就連應用花草樹木最多的南方城市如「花城」廣州也僅有300種左右花卉。而一些國外城市如倫敦、華盛頓、巴黎、東京等地,則分別配置應用著1 500~ 3 000種或更多的觀賞植物。這種差別與我國豐富的花卉資源是極不相稱的。
(3)野生花卉具有野味般的形姿、純朴的山林情趣、濃郁的自然色彩,是美化居室、綠化庭院的理想材料。現主要作為觀賞應用在園林中,使久居城市的人們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多用作花壇、花境栽植或布置岩石園、水景園等的室外綠化以及盆栽觀賞、切花、乾花等花卉裝飾和室內綠化。
(4)除了作為觀賞資源開發利用外,野生花卉資源應用的范圍得到了拓展。日前,野生花卉的葯用、食用、纖維、蹂料、芳香汕、汕脂、蜜源、飼料、固沙、殺蟲等多種應用價值都不同程度地得到開發。如野菊等是優質蜜源植物;龍膽類(gentian)等是葯用植物;杜鵑類可提取芳香汕;芫花、結香等是重要的纖維植物;歪頭菜(zcimunzuge)、苜蓿類(medzcago)、蒲公英等是良好的飼料植物;錦雞兒類( caragana)、岩黃茂類(h edysarum)等是很好的防風固沙植物;瓦松類(orostachys)、鐵線蓮類( clematis)、翠雀花類(delp hinium)等植物可制殺蟲劑。呂進英等對冀西北地區廣泛分布的28種野生植物資源進行了研究,依其經濟用途分為中草葯、芳香汕、野菜、觀賞、農葯資源等5種應用類別進行開發推薦。
(5)與環境結合用於旅遊產業的整體開發。森林旅遊是旅遊業新的熱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野生花卉在森林旅遊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林緣、草甸、山澗、路旁綴著色彩斑斕、婀娜多姿的野生花卉,給森林景觀增添了無限魅力。因此,在森林旅遊中越來越重視野生花卉的保護和利用。如山西五台山、北京百花山等利用豐富的野生花卉,開展草甸生態旅遊。
(6)利用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培育花卉新品種。這是野生花卉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近10多年來我國利用野生資源在牡丹(p aeonia ruticos)、芍葯( p。 lactiora)、菊花(dendranthema morif lolium) ,百合( l ilium) ,金花茶(c。 chrysantha)等植物中己成功地選育出一些優良品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業大學利用野生菊花與旱菊遠緣雜交育成抗逆性強、低矮密花、五彩繽紛、耐粗放管理的地被菊新品種。為節日的綠化效果增光添色。如今己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⑷ 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步驟與方法如何

對野生資源來說可少量引種,徹底了解其習性後再大規模引種。大量引種最好是用自己繁殖的苗木,以減少對野生自然資源的破壞。異地引種的方法相同。

⑸ 植物開發結果的現象叫做

開花結果?可以叫做有性生殖。

⑹ 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內容,目標,預期成果解決何種問題,提出何

我國當前這方面的研究缺乏強大的經濟支持,雖有些許成果但很難應用到實際中去。目標主要是通過轉基因技術等生物工程手段來提高植物有用成分的產量。為全面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實現我

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增強我國傳統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現就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歷史任務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的根本保證。

傳統產業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基本力量,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傳統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0%以上,占工業增加值的91%,固定資產原值的95%,利潤的80%,上交稅金的95%,從業人數的94%,出口的87%。傳統產業創造了絕大部分的產值、利稅和就業機會,有著龐大的規模和雄厚的基礎。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對於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益,實現綜合國力持續增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選擇。

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加速調整和跨國公司的並購浪潮,以及國內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和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已成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經濟建設與發展的中心任務。實現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目標,必須把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通過上市、兼並、聯合、重組等形式,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發揮其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重要支撐和推動作用。通過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使之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和市場空間,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重要舉措。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隨著市場准入的擴大、關稅的削減和非關稅措施的減少,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等必將更多地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傳統產業中那些技術水平低、管理落後、產品附加值低的企業帶來嚴重沖擊。與此同時,跨國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對經濟全球化也將產生重要影響。據有關方面統計,全球6萬多家跨國公司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70萬個分支機構的產值已經佔到了全球總產值的25%,全世界每年產生的新技術70%以上為世界500強所擁有。要實現我國民族工業的振興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核心是要在世界市場上取得支配權。因此,加快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我國提高國際分工地位、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迫切要求。

(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蓬勃興起的技術革命,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高技術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命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現高技術產業化的載體,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其技術和裝備水平,為發展高技術及實現產業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礎條件。以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廣泛推廣應用,推動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為傳統產業的生存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必將極大地帶動傳統產業的整體提升,進一步增強傳統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突破口。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最先進的技術手段,信息技術的滲透與融合,將在提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業技術水平中發揮核心作用。發達國家經驗表明,雖然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將增加30%的投資,但可以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改善生產環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從而增加85%的經濟效益。加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步伐和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必須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重點,努力提高能源、交通、原材料、輕紡等領域一批骨幹企業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緊密結合,提高產品質量、水平,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勞動效率及產品和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加速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進程。

當前我國傳統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企業組織規模小而散,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低;二是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合理,多數行業的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和工藝裝備依靠進口並存;三是企業管理水平低,市場開拓能力差;四是主要生產技術、工藝和裝備落後;五是企業技術開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弱;六是優秀人才資源匱乏。

二、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在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五」計劃綱要指導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基礎,以研究開發、集成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為手段,以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為重點,加速我國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步伐。

(二)原則。

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應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圍繞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總體目標,改造提升工作的核心是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的技術檔次,使傳統產業的發展盡快步入以技術進步為主要增長方式的軌道上來。

2.堅持可持續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注重節能降耗,防止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3.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優化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針對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

4.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在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

5.堅持培育企業核心能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緊緊圍繞培育和增強企業的核心能力,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提高創新能力。

6.堅持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緊密結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企業全面管理相結合,轉變生產經營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7.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加強產學研聯合,研究開發產業發展所需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裝備,積極做好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創新工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8.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重點選擇一批具有比較優勢、基礎較好的產業進行改造提升,實現局部領域的突破和跨越式發展。

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目標和任務

(一)目標。

總體目標:到「十五」末期,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國際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專、精、特、新」,並頗具活力的中小企業群體,大幅度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專業化水平;研究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工藝,研製一批重大技術成套裝備和主導產品,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供技術支持,使我國傳統產業中重點骨幹企業的技術裝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業達到或接近國際同期先進水平;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新途徑和成功經驗。

「十五」期間主要行業目標如下:

煤炭行業的主要目標:加強技術創新,大中型煤礦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0%以上,小型煤礦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明顯提高。加快高產高效礦井建設步伐,加快企業機械化裝備更新升級速度,使大型礦井配套的年生產能力達到300-500萬噸。應用高新技術解決煤礦災害防治中的關鍵技術難題,使煤礦重大惡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煤礦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好轉。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潔凈煤技術。加大煤炭的轉化比率。全國原煤入選比例達到50%。推廣污水處理技術,提高礦井和礦區生活用水的復用率,大、中型煤礦實現達標排放。

石油行業的主要目標:根據石油工業「十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立足國內、開拓國際、加強勘探、合理開發、厲行節約、建立儲備」的方針,在3-5年內,按照統一的框架與規劃,建立石油石化行業分步實施的從傳統產業到網路化經營的系統,在油氣勘探開發方面,通過研究開發、採用和推廣一批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使探井成功率在「九五」基礎上提高3%,鑽井完井周期縮短1/3,原油採收率提高2%-3%,油氣佔一次能源的比例提高3%以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科技貢獻率達到55%。

石化行業的主要目標:加快催化裂化技術、加氫技術、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核心技術、專有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使石化主體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加石化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利用信息技術和先進控制技術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和生產的優化控制,「十五」末,主要煉油、化工裝置80%以上實現集散控制系統(DCS)或現場匯流排控制,60%以上裝置完成先進控制。推進安全、環保、節水減排、節能降耗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減少「三廢」排放,主要石化產品能耗降低5%-10%。

化工行業的主要目標:通過技術創新,使主要行業新建和改建裝置技術、工藝、裝備立足國內,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推進信息技術在化學工業中的應用,骨幹企業和主要化工產品基本實現生產過程的優化控制。化工大中型企業管理基本實現信息化、網路化。積極推廣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提高化工行業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電力行業的主要目標:城市平均供電可靠率提高到99.92%以上,部分城市達到99.99%、線損率下降0.4個百分點、每度電煤耗下降10-15克、在燃煤量增加約30%的情況下,煙塵排放量與1999年持平,二氧化硫僅增加約10%、廢水回用率50%以上。

鋼鐵行業的主要目標:繼續推進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的信息技術改造鋼鐵生產,41個占鋼產量82%以上的企業全面實現基礎級、過程級計算機控制,部分企業實現企業管理級計算機控制。抓好1-2個智能化鋼廠的示範工程建設。大力推進以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污染治理與二次資源綜合利用系統,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全部65個大中型鋼鐵企業,建成冶金工業「十五」規劃確定的14個清潔生產示範工廠。潔凈鋼的系統優化技術在重點板材生產廠得到應用。13家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主要工藝裝備水平、技術經濟指標和產品實物質量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有色金屬行業的主要目標:使大型骨幹企業工藝技術裝備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電解鋁直流電耗由2000年的每噸14300千瓦時降到2005年的13500千瓦時;粗銅噸能耗由0.72噸標煤降到0.65噸標煤;銅、鋁加工成材率提高3-5個百分點。預焙鋁電解槽生產能力占總能力90%以上;採用強化冶煉的銅、鉛先進生產能力分別佔85%、60%。採用濕法和密閉鼓風爐法煉鋅先進生產能力佔90%以上。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在2000年基礎上再削減10%,工業水復用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建成一批「清潔生產」企業。

機械行業的主要目標:普遍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先進設計技術,提高產品設計水平,主要產品開發周期縮短20%以上。推廣計算機集成製造(CIMS)技術和網路化製造技術,通過用數控技術改造老設備等方式,使總體機床數控化率達到5%以上,提高企業製造能力。推廣應用精密成型技術、快速原型成型技術、激光加工技術等新型加工方法,提高製造工藝水平,使優質、高效、低耗製造的普及率達到20%以上。1/3的大中型企業建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採用先進的生產模式和現代管理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和管理的合理化。通過上述目標的實現,從整體上提升機械產品的水平和質量。

船舶工業的主要目標:開發與推廣應用船舶工業組織管理信息系統、設計集成系統技術,設計與製造集成系統技術、船舶製造裝備自動化生產線,船舶共性技術、現代造船集成工藝技術等。加大新船型技術開發、海洋工程技術裝備及船用設備國產化等技術創新力度,使我國的船舶設計手段上實現現代化,縮短船舶快速報價設計周期,增強企業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提高船舶產品自動化生產能力,造船周期縮短1/3,降低能源、原材料的耗損,將船舶工業的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0%。

輕工行業的主要目標: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左右,企業新產品產值占銷售額的40%以上,輕工各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九五」末期提高10%以上。家用電器工業在生產技術、裝備、品種、質量和整體效益上達到發達國家先進水平。造紙、食品、皮革、陶瓷等主要傳統產業整體上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洗滌劑、食品添加劑、塑料製品、電池等行業在生產技術、裝備、品種、質量和整體效益上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末水平。輕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2000年的基礎上降低15%以上,使輕工業生產對環境和生態的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點能耗產品的能耗比「九五」末減少5%-10%。

紡織行業的主要目標:採用現代高新技術,開發生產各種差別化、功能化及新型化學纖維,使紡織原料結構中化纖的比重達到60%以上,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比重達40%以上。應用機電一體化、在線檢測、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提高整體裝備水平,使70%以上技術裝備達到國際90年代先進水平,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紡織用、裝飾用和產業用紡織品比重達到64:21:15,2005年噸纖維出口創匯水平提高到17000美元。在1/3大中型企業推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全國紡織電子信息網路體系,重點企業實現電子商務。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42%,其中棉紡印染行業和毛紡染整分別提高到20%和30%,2005年每萬元產值節能降耗比2000年降低15%。

醫葯行業的主要目標:針對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結合醫葯行業的結構調整工作,立足創新、仿創結合,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和具有競爭優勢的化學葯、中成葯、生物葯、醫療器械和制葯機械產品,積極開發相應的關鍵技術。50個化學原料葯的生產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0個非專利葯品進入國際市場。培育10-20種質量標准完善、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現代中成葯。

建設行業的主要目標:通過廣泛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大力提高建築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建築施工機械能力,2005年全員勞動生產率比2000年提高20%,全國預拌砼年產量占現澆砼總量的30%。提高住宅和公共建築中化學建材的應用比例,2005年城鎮新建採暖住宅的單位面積採暖能耗比1981年降低50%,建築物耗指標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現有水平。城市建設中節水20-3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5%。基本消除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5%。

建材行業的主要目標:以節能、節土、利廢、環保為目標,開發和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對水泥、玻璃、牆體材料、建築衛生陶瓷、非金屬礦深加工和玻璃纖維等主要產品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升級,到「十五」末使建材工業的萬元產值能耗降低2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20%,水泥散裝率達到31%,平板玻璃、建築衛生陶瓷和玻璃纖維的整體生產工藝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新型牆體材料比例提高到40%,節約土地110萬畝。建材生產的主要污染物粉塵、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20%以上,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量提高40%,年減少天然資源開采使用量1.5-2億噸。重點開發「生態水泥」等綠色建材產品生產工藝及裝備,改造提升現有生產能力。

交通運輸業的主要目標:加強現有設施和裝備的技術改造,提高運輸組織管理水平。應用先進技術,開發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新結構、新裝備,促進公路、水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調整碼頭貨種結構和車型、船型結構,調整公路、水路企業組織結構和行業管理體制,適應我國加入WTO的需要。

鐵路行業的主要目標:掌握最高時速160公里提速技術,形成快速客運網。發展最高時速200公里客運專線技術,建成京沈快速客運通道。成功研製時速270公里高速動車組,開工建設京滬高速鐵路。完善貨運重載體系,積極發展25噸低動力作用四軸大型貨車,提高貨車速度,初步形成快捷貨運網。大面積推廣電力牽引。發展鐵路寬頻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基本建成鐵路綜合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大力發展安全檢測技術,建立集監測、控制和管理為一體的高度信息化的安全監控網路。形成以鐵路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為基礎的市場營銷網路。大力採用交流傳動技術,實現牽引動力升級換代。積極發展動車組和擺式列車。通信信號實現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綜合化。鐵路勘測設計實現一體化、智能化,積極採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裝備。掌握青藏鐵路建設技術。到「十五」末期,鐵路主要技術裝備要接近20世紀末國際水平。

郵政行業的主要目標:大幅度提高全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加快郵政綜合計算機網應用系統的開發、建設和應用,加強信息技術在傳統郵政業務、郵政金融業務和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郵政綜合計算機網聯通郵區中心局生產場地比例達到100%、電子化營業局所比例達到70%。185客戶服務中心綜合服務覆蓋城市比例達到100%;郵政儲蓄網點電子化率達到93%,其中異地聯網達到66%。進軍現代物流業務,加速郵政實物傳遞網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大幅度提高郵政作業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信函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70%,扁平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65%,包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85%,集裝箱使用率達到60%,給據郵件條碼識別率達到98%。

商貿流通業的主要目標:加強流通企業設施和裝備的技術改造,尤其是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流通企業的開發和應用,積極開發和引入國際先進流通技術和裝備,支持連鎖、配送等現代營銷方式的發展,推進我國流通現代化。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達到國際先進技術裝備水平的連鎖、配送企業

⑺ 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辯證關系

適度開發有利於植物來品生自長,減少植物因過密,得不到充足的陽光和土壤養分,生長不良的問題。同時所開發的植物轉化成社會需要的產品,可以造福人類。
但是,過度開發,必將受到自然的懲罰。如:將山林砍掉改成農田,因為被壞了林木蓄水固土的功能,引發洪水暴發,招致水土流失,其結果,即得不到林產品,也不能如願獲得農產品,還要受洪水,旱災的折磨。收不付出,得不嘗失。所以飽嘗苦果之後,人們才認識到退耕還林的決策是正確的。

⑻ 簡述目前我國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和戰略目標,你對此有何不同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議。

看來每年題目都一樣啊,到今年了我們的題目還是這個

⑼ 幾種經濟植物的利用價值及開發前景

1桂花:桂花材有光澤和美麗的紋理,比如犀牛,所以它的名字很適回合木雕。肉桂可以用來提答取染料和鞣製材料。肉桂葉可以用作調味品來增強食物的味道。同時,桂花也是一種天然葯物,具有健胃、化痰、平肝的功效。口臭、腹痛有很好的療效。從桂花花瓣汁中提取的桂花露具有疏肝理氣、健脾開胃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口臭、咽乾等。這是一杯好酒。並且桂花作為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個城市道路都會有桂花作為行道樹,常綠,病蟲害少。2:欒樹:欒樹的葯用價值,欒樹可以供葯用,有清肝明目的療效。欣賞價值,欒樹在春天嫩枝一般為紅色,到了夏天長滿黃色的花朵,入秋之後葉子的顏色變黃,結出的果實為紫紅色,很像燈籠,非常好看。景觀價值,欒樹作為城市園林的一部分,行道樹,園景樹。可以說比桂花的前景價值還要巨大。

⑽ 做盆栽綠植往哪方面發展更有前途

其實就是吸引眼球啦。

多肉植物是近幾年比較火的。景天外形可愛,大眾接受度高,廣受青睞,而且因為繁殖容易,比較容易做出規模。但是這幾年景天市場炒作起來的價格泡沫已有下跌趨勢,不同商家之間的比價也非常激烈,而且也有不少商家已經做出品質情懷兼具的品牌來了,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的話比較有挑戰。很多玩家都趨向於上大棚買,上貼吧看看,在景天大棚比較少但愛好者呼聲需求又很大的地區開棚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山東的二木、上海的景天韻和西萍都是做的很不錯的棚子,有參考借鑒價值。韓貨多肉倒賣的生意的泡沫已經破的差不多了不建議涉足。高端一點的話像秋陽那樣自己雜交品種出來賣會很能賺錢,沒選育好的都可以拿出來賣而且相對來說沒有定價上限,前提是相關知識和養護授粉基本功要牢。還可以連帶著

空氣鳳梨和食蟲植物這兩種植物都是習性非常奇特非常有宣傳點,可玩性很高,品種也很多,但個人感覺國內市場對這倆的價值開發還不太夠。像這種奇特而且還不是特別廣為周知的植物會很有開發潛力。

還有一個方向就是往情懷上做,賣的品種不需要太高大上,但是包裝精美新穎,開發新玩法(可以參考很多外國的藝術風格的綠植雜貨店),宣揚正能量理念、簡約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學養護方法的店,加上充分的宣傳應該是會吸引很多年輕人的興趣。

再多嘴一句。網路時代,想法夠新穎,善用各種媒體渠道傳播。其實決定成敗的很大的關鍵點還是在恰當的營銷手段上。

本人只是植物愛好者,並非專業經商人士;用詞、術語有不準確、不成熟之處還請多包涵。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