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能盆栽
① 在家中庭院種植紫竹可以嗎
家裡養紫竹是有好處的。紫竹適合種植在庭院山石之間或書齋、廳堂、小徑、池水旁邊,也可以作為盆栽放置在窗前和室內,因為它屬於綠色植物,所以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改善室內環境。紫竹桿紫黑,葉翠綠,若植於庭院觀賞,可與黃槽竹、金鑲玉竹、斑竹等桿具色彩的竹種同植於園中。
紫竹,又名黑竹、烏竹,為禾本科剛竹屬竹種,新稈綠色,2年生稈漸變為紫黑色,抗寒性較強,能耐零下20℃低溫,南方各地都有栽培。紫竹竹枝婀娜多姿,是園林綠化的優良竹種。紫竹色澤紫黑色,具有濃厚的古典韻味,是東陽竹編的優質原材料。為適應東陽竹編外貿加工的需要,從去年開始,東陽市林業局在佐村鎮山區的後姆、東上宅、後山頂等村建立了千畝紫竹原料林基地,前些年雖然遇到了罕見的高溫乾旱天氣,但由於科學種植,管理有方,仍保持87%的成活率,還長出了一批新竹。紫竹造林地海拔高度應控制在200-500米左右,宜選擇丘陵山坡的中下部及河溪兩岸的緩坡地。土層厚度要求在60厘米以上,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乾燥瘠薄、石礫太多或過於粘重的土壤,以及石灰岩山地都不宜選作造林地。母竹必須是健壯的1-2年生竹,要求枝葉茂盛,分枝較低,無病蟲害。母竹的粗度要適中,太大、太小都不太好,最好胸徑在2-3厘米左右。挖取母竹關鍵是防止損傷稈基芽眼(筍芽),須根應盡量保留,不要劈破或撕裂稈柄、稈基,應盡可能多帶宿土。母竹挖起後,在竹稈1-1.5米處斜行切斷。切口呈馬耳形,並注意切口與竹稈上的芽不要是同一方向,最好竹稈上的芽在切口的兩側,以利栽後抽枝發葉,均勻分布。母竹應隨挖隨運隨栽,如一時不能栽完,應放在陰涼避風處「假植」,或用稻草打濕後覆蓋,定時澆些水。遠距離運輸需帶土打漿包紮,防止根芽乾枯。造林整地質量好壞,不僅影響成活率,並且直接影響成林速度與竹筍產量。為防止水土流失,山地通常採用帶狀等高線整地,帶寬為1-1.5米,帶間距大小,主要視設計造林密度、種植點的配置及造林的坡度大小而定。一般在坡度較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帶間距的寬度可以大些,以便蓄水保土。在坡度陡的地方,帶間植被(灌草)頭年可以只割刈而不挖翻,以免帶來水土流失。待竹苗成活發筍生長後,第2-3年通過撫育逐年挖除。溝谷緩坡或河岸沖積地帶,則可採用塊狀整地。在坡地上挖栽植穴,要使穴的長邊與等高線平行,穴的大小依據母竹竹蔸的大小而定。一般穴的長、寬、深為70厘米×60厘米×40厘米。挖穴時要把表土與底土分別放置於穴的兩側,以便回土時把表土先覆於竹蔸部。栽植穴內的石塊、雜草、灌木根系應去除。表土填入穴底層,有利於有機物質分解;底土翻到表層,有利於礦物質風化。整地與栽植穴的翻挖工作,最好在冬季起凍前即陽歷12月至元月上旬之前完成。這樣,土塊經過一個冬季的霜凍、雨淋,就會自然粉碎,有利於來年造林。栽竹時間以早春2月為宜,梅季如雨水充足,也可種植。種植時還要注意大氣變化,避免在連續乾旱天氣種植。紫竹在適生區一般每畝的造林密度為60-80株。通常立地條件好,則造林密度宜小些,立地條件差,則密度要大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穴底施用腐熟的雜廄肥,每穴15-25公斤,與表土拌勻。根據竹蔸大小,適當修整定植穴,在穴底填充細土,解去包紮,放下母竹,使鞭根自然舒展,竹蔸部覆土時要使細土與之緊密結合,適當提苗,再覆第二次表土踏實,然後再覆心土,直至穴面成弧形,以免穴內積水。竹苗成活與生長的關鍵在於管撫,要使竹林穩產高產,更需重視管撫。種後如天氣乾旱,要及時澆水。幼林地要禁止牛羊等進入,有條件時在竹苗邊架設支架,防止風吹竹搖。為了提高成活率,加速竹林生長,盡快投產,對新造竹林應切實抓好灌溉、竹農間種、鬆土除草、施肥和保護等管撫措施。紫竹易繁殖,生長快,產量高,投資少,收益快,一般能夠取得「1年栽竹、3年滿園、5年收益、10年豐產」效果。
② 請問,紫竹是否適合盆栽啊
盆景不要用這個,紫竹適合地栽和大桶之類的栽培。盆景可以用慈孝竹和翡白竹這類低矮的品種。
③ 有沒有了解盆栽紫竹養殖方法的
紫竹有兩個品種:一種的桿一年變紫,另一種三年變紫。
擺放紫竹喜陽,宜版溫暖濕潤氣候,耐寒,適宜權栽培於陽台上或室內 光線明亮的南窗前。不能擺放於室內陰蔽、乾燥之處。
盆栽紫竹容易養護,只要 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平時勤澆水、噴水都容易養好盆栽紫竹。紫竹需肥 量較少,一般一年只追肥2~4次,主要在春秋兩季發筍前後各追施一次液 肥,家庭可用淘米水、洗肉水泡魚鱗漚制三個月以上的肥水經常澆施,可 使稈亮葉綠。
④ 紫竹如何養
盆栽紫竹比較好養活,只要溫度足夠,陽光足夠就可以了,選擇的土疏鬆就行,可以選用塑料盆來種植紫竹,平時可以用淘米水來澆水。
2. 水肥管理:
紫竹喜歡溫暖潮濕的地方,生長期根據天氣的變化,2天到5天看見盆底幹了就要澆一次水,也不能澆太多,防止根部爛。竹子成活之後,適當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溫度光照:紫竹最適合18°C至25°C,夏天的時候不能暴曬,最好放在陽光偏射的地方,不然會失去光澤。溫度降到5°C以下時,要放在室內過冬。
4. 更新繁殖:
紫竹種植時間長了以後,如果發現紫竹的高度和盆的大小比例失調影響美觀的話,可以在5月6月的時候把他在距離盆土10厘米到15厘米的地方剪矮,減掉之後下面部分會另外長出新的枝條。剪下來的莖部也不是沒有用,可以繼續繁殖。把剪下來的紫竹,只要生根的,直接栽入土中。
二、關於紫竹的注意事項:
1.紫竹喜歡濕潤的地方,一定不能把它放在過於乾燥的地方,第一次裝盆水一定要澆的透底,之後要保持盆底的濕潤,但是也不能澆的太多,不然紫竹的根部會爛掉,大大的降低了他的觀賞價值。從裝入盆里到他成活的時候,還要經常像葉子的表面噴水,發現葉子捲曲了,就要及時的澆水哦。
2. 盆栽的紫竹用有機肥,成活後要做到「薄肥勤施」。
3. 盆栽的紫竹也要注意有害蟲,要用80%敵敵畏乳劑噴灑,如果多注意通風透光的話,可以很有效的防止病蟲的危害,平時的話要加強管理,及時的修剪壞枝。
⑤ 紫竹有多高,能不能室內盆栽
紫竹通常2.5~3.5米之間,可以盆栽。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溫度:紫竹的抗寒性和耐高溫的性質都不強,所以需要嚴格的把控環境溫度,一般正常的生長溫度是在十八度到二十五度之間。
冬天要把溫度保持在五度以上,太低的溫度很容易凍傷植株,夏天的時候溫度不能高於三十二度,高溫天氣會造成嚴重的脫水現象,從而枯萎。
2、澆水:紫竹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經常澆水,土壤需要時刻保持濕潤狀態,充足的水分能夠讓它的枝葉生長更加的旺盛,生長速度也會大大加快,尤其在夏季的時候可以早晨和傍晚各澆一次水。
3、光照:紫竹的生長需要有足夠的光照,溫暖的陽光能夠讓它的顏色更加的濃亮,而且這樣也能夠促進植株生長,在夏季不能被暴曬,可以放在室內養殖。
(5)紫竹能盆栽擴展閱讀
紫竹原產中國,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與廣西交界處尚可見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歐美許多國家均引種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分布於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及陝西等省。北京紫竹院亦有栽培。1000米以下廣大酸性土山地,分布廣泛,東起台灣,西至雲南東北部,南自廣東和廣西中部,北至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均產之。
紫竹雖可種子育苗造林,但由於從育苗到成林的時間長,故一般多用移竹造林。
選擇稈形較小、分枝低、竹鞭粗壯的二年生竹作竹種,挖掘時按竹鞭行走方向找鞭,一般留來鞭20-30厘米長,去鞭40-50厘米長,宿土20-30千克,留枝3-5盤,削去頂梢。母竹遠距離運輸,必須包好扎緊。
⑥ 盆栽紫竹要怎樣進行栽培
紫竹又名烏竹,抄為禾本科散生型竹類。地栽可高達3~6米,徑2~4厘米。新竹稈初為綠色,後漸變為紫色,老則為深紫近黑色。其性喜環境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空氣清新。盆栽紫竹宜用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的沙質培養土。
2~3月間選擇2~3年生稈形較小、長勢強壯的母竹上盆栽培。移植時,母竹鞭根前部應放留三節以上,後部至少應留兩節,即俗話說的「放三斷二」,並帶宿土。剪去稈梢,留分枝3~4組,以利成活,栽後澆透水,精心養護,年內到翌春即可發生筍芽。自新筍萌發到形成新株這一階段,應注意控水,保持光照充足,防止節間過長。生長季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不斷扦松盆土,以便透氣。
每月可施用稀薄餅肥水或少量復合肥一次。高溫乾燥季節應經常向葉面及周邊環境噴灑清水,以保持枝葉清新,風雅宜人。入冬可入室放低溫光照充足處。南方可放室外避風向陽處,翌春換盆,用新培養土栽植,竹稈過密時可分盆栽植。
⑦ 紫竹能盆栽嗎,紫竹能盆栽嗎知識
一般來說,不宜盆栽,因為太大了。
除非是用那種大缸一樣的花盆種植
放在院子里,因為需要充足的陽光。
我覺得那樣,還不如直接種植在院子里地下
⑧ 在家裡養紫竹好不好
紫竹,又名黑竹、烏竹,為禾本科剛竹屬竹種,新稈綠色,2年生稈漸變為紫黑色,抗寒性較強,能耐零下20℃低溫,南方各地都有栽培。紫竹竹枝婀娜多姿,是園林綠化的優良竹種。紫竹色澤紫黑色,具有濃厚的古典韻味,是東陽竹編的優質原材料。為適應東陽竹編外貿加工的需要,從去年開始,東陽市林業局在佐村鎮山區的後姆、東上宅、後山頂等村建立了千畝紫竹原料林基地,前些年雖然遇到了罕見的高溫乾旱天氣,但由於科學種植,管理有方,仍保持87%的成活率,還長出了一批新竹。
紫竹造林地海拔高度應控制在200-500米左右,宜選擇丘陵山坡的中下部及河溪兩岸的緩坡地。土層厚度要求在60厘米以上,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乾燥瘠薄、石礫太多或過於粘重的土壤,以及石灰岩山地都不宜選作造林地。
母竹必須是健壯的1-2年生竹,要求枝葉茂盛,分枝較低,無病蟲害。母竹的粗度要適中,太大、太小都不太好,最好胸徑在2-3厘米左右。挖取母竹關鍵是防止損傷稈基芽眼(筍芽),須根應盡量保留,不要劈破或撕裂稈柄、稈基,應盡可能多帶宿土。母竹挖起後,在竹稈1-1.5米處斜行切斷。切口呈馬耳形,並注意切口與竹稈上的芽不要是同一方向,最好竹稈上的芽在切口的兩側,以利栽後抽枝發葉,均勻分布。母竹應隨挖隨運隨栽,如一時不能栽完,應放在陰涼避風處「假植」,或用稻草打濕後覆蓋,定時澆些水。遠距離運輸需帶土打漿包紮,防止根芽乾枯。
造林整地質量好壞,不僅影響成活率,並且直接影響成林速度與竹筍產量。為防止水土流失,山地通常採用帶狀等高線整地,帶寬為1-1.5米,帶間距大小,主要視設計造林密度、種植點的配置及造林的坡度大小而定。一般在坡度較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帶間距的寬度可以大些,以便蓄水保土。在坡度陡的地方,帶間植被(灌草)頭年可以只割刈而不挖翻,以免帶來水土流失。待竹苗成活發筍生長後,第2-3年通過撫育逐年挖除。溝谷緩坡或河岸沖積地帶,則可採用塊狀整地。在坡地上挖栽植穴,要使穴的長邊與等高線平行,穴的大小依據母竹竹蔸的大小而定。一般穴的長、寬、深為70厘米×60厘米×40厘米。挖穴時要把表土與底土分別放置於穴的兩側,以便回土時把表土先覆於竹蔸部。栽植穴內的石塊、雜草、灌木根系應去除。表土填入穴底層,有利於有機物質分解;底土翻到表層,有利於礦物質風化。整地與栽植穴的翻挖工作,最好在冬季起凍前即陽歷12月至元月上旬之前完成。這樣,土塊經過一個冬季的霜凍、雨淋,就會自然粉碎,有利於來年造林。
栽竹時間以早春2月為宜,梅季如雨水充足,也可種植。種植時還要注意大氣變化,避免在連續乾旱天氣種植。紫竹在適生區一般每畝的造林密度為60-80株。通常立地條件好,則造林密度宜小些,立地條件差,則密度要大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穴底施用腐熟的雜廄肥,每穴15-25公斤,與表土拌勻。根據竹蔸大小,適當修整定植穴,在穴底填充細土,解去包紮,放下母竹,使鞭根自然舒展,竹蔸部覆土時要使細土與之緊密結合,適當提苗,再覆第二次表土踏實,然後再覆心土,直至穴面成弧形,以免穴內積水。
竹苗成活與生長的關鍵在於管撫,要使竹林穩產高產,更需重視管撫。種後如天氣乾旱,要及時澆水。幼林地要禁止牛羊等進入,有條件時在竹苗邊架設支架,防止風吹竹搖。為了提高成活率,加速竹林生長,盡快投產,對新造竹林應切實抓好灌溉、竹農間種、鬆土除草、施肥和保護等管撫措施。
紫竹易繁殖,生長快,產量高,投資少,收益快,一般能夠取得「1年栽竹、3年滿園、5年收益、10年豐產」效果。
⑨ 紫竹可以用盆栽嗎怎麼栽種
紫竹可以用盆栽。
1.選竹。選擇竹節較密、粗矮、較矮節有枝葉的紫竹,留1~2節葉,以上剪除,要根部帶土、帶粗壯竹鞭的二年生竹上盆栽植。
6.澆水。生長應經常澆水和噴葉面水,保持盆土濕潤而不漬水,忌盆內積水,澆水要澆透,忌澆半節水。冬季和竹筍露土後,應適當少澆水,保持盆土見干見濕。
7.施肥。生長季節,結合澆水每月澆施2~3次液肥,可用腐熟的餅肥水,加0.1%~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澆施。夏季溫度過高時,和冬季不施肥。
9.修剪。竹筍出土後,按造型需要而定,可結合控水,對竹筍進行作彎曲處理,並在適當高度進行摘尖打頂,適時對枝葉進行修剪,以增加觀賞效果。
10.病蟲害防治。
平時應加強栽培管理,注意環境的通風透光,注意防洽叢枝病、梢枯病、莖腐病和竹織葉野螟、竹斑蛾、竹筍夜蛾、黃脊竹蝗等病蟲害。
⑩ 在家裡養紫竹好不好
家裡養紫竹是有好處的。紫竹適合種植在庭院山石之間或書齋、廳堂、小徑、池水旁邊,也可以作為盆栽放置在窗前和室內,因為它屬於綠色植物,所以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改善室內環境。紫竹桿紫黑,葉翠綠,若植於庭院觀賞,可與黃槽竹、金鑲玉竹、斑竹等桿具色彩的竹種同植於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