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江河綠植

江河綠植

發布時間: 2021-02-18 02:13:12

Ⅰ 美國已拆水壩1600座,恢復河流生態!為何中國還一直建水壩

中國的水壩,除了一些小型的、為河道景觀而建設的,是幾乎不可能拆的。


在我們普通人稱為三峽水壩、三峽水電站、三峽水庫,國家專業機構有一個正式的高大上名稱:三峽水利樞紐。


水壩的建設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在環境影響評價中會進行論證,然後會採取一些措施進行補償。


三峽水庫截斷了長江主幹流,為了讓魚能夠從下游游到上游,專門修了魚道。這些設施仍然有缺陷,有些魚類沒有辦法游到上游,幾種魚類可能會滅絕。


但是,這與長江三峽水庫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長期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水庫的建設過程中還有一個不利因素,會淹沒周圍的土地,產生水庫移民。但是,水庫移民也促進了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

四川省現在著名的小吃串串,就是浙江新安江水庫的移民發明的。杭州地區有一種小吃叫做油墩兒,用稀麵粉和蘿卜絲在油里炸成。新安江水庫移民到了四川,受制於當地的經濟條件,捨不得用油來炸油墩兒,只能改用水煮。用水煮就不能用稀麵粉和蘿卜絲,因為這樣一煮就糊了。於是,根據當地情況進行了改良後的油墩兒就變成了這樣:豆腐、土豆片穿在竹簽上放在水裡煮,配當地的調料。改開以後逐漸形成了街頭小吃,擴散到成都、重慶等地。


美國的水利設施建設的比中國要早,但是國情和中國不一樣。

美國雖然拆了很多水庫,大部分都是中、小水庫,大的水庫沒有拆過。

美國一邊是太平洋,一邊是大西洋,河流的流徑比較短,適合建大型水庫的地方不多。當地的土地屬於私有的,河道里建設了很多小型的水壩。

美國建國的時間比較短,在幾百年前,整個美洲大陸全是印第安土著,沒有一個城市。

所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人口的流動性比較大,而且人口的密度也遠遠沒有中國這么高。美國的降水、以及地下水資源都遠遠比中國更豐富。水利設施興利除害的受益對象,遠沒有中國這么多。美國拆水庫,大多是因為流域內的人口、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水庫的受益對象不存在了。

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幾千年,隨便拎出一個城市、城鎮,都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河流流域里的人口、經濟環境,幾乎不可能改變。只要水利設施受益人存在,水壩就會不斷的建設。

Ⅱ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過程,有人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①溶於海水、江河、湖水;②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二抄氧化襲碳能溶於水,溶於海水、江水、河水、湖水能消耗部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②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將原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澱粉和氧氣,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徑;
③某些結晶水合物風化是失去結晶水,與二氧化碳的消耗無關;
④動物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與與二氧化碳消耗無關.
故①②會消耗大氣中CO 2
故選C.

Ⅲ 生物基礎訓練(七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三節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三、參考答案
練習
1.機器人和鍾乳石不具有營養、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徵,它們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蟲分泌的外殼堆積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蟲才是生物。
(2) 淺水區可獲得較多的陽光,有適宜的溫度,這些有利於藻類的生長,從而為珊瑚蟲提供更多的氧氣。因此,珊瑚蟲一般生長在溫暖的淺水區。
三、參考答案
資料分析
1.向日葵生長需要的條件:陽光、水、營養物質(無機鹽)、空氣(二氧化碳和氧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長頸鹿生活需要的條件:陽光、水、營養物質(食物)、空氣(氧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2.仙人掌生活在乾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對濕潤的環境中,但它們都需要陽光、空氣、水、營養物質等生活條件。
牛生活在陸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們的生活都離不開陽光、空氣、水、營養物質等條件。
3.水是作物生長的重要條件,乾旱缺水會嚴重影響作物的生長,從而使糧食減產。
練習
1.不能絕對分開。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氣;岩石圈中有空氣,也有水。
2.淡水、營養物質(食物)、空氣(氧氣)。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溫度、水和無機鹽。不同品種的花卉對光、溫度、水和無機鹽的要求有所不同,應根據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適合它生長的各種條件。
三、參考答案
探究
1.光、溫度、水分等因素對鼠婦生活都有影響;採用對照實驗,可以保證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這樣實驗結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單一變數引起的。
2.如果只用1隻鼠婦做實驗,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說明問題。本實驗用10隻鼠婦做實驗,可以減小誤差。當然,採用更多的鼠婦更好,但會增加實驗的難度。
3.一個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誤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情況。假設全班有6個組,則相當於做了5次重復實驗,計算這6次實驗的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可以減小誤差。
練習
1.空氣,如池塘的水中缺氧,會導致魚大量死亡。
土壤性質,在某些特定的土壤(如鹽鹼地)中只能生長特定的植物。
2.這句詩描寫的是氣溫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由於在同一季節山裡氣溫相對較低,桃樹生長遲緩。生長在平原地區的桃花,4月就已經凋謝,而山裡的桃花才剛剛開放。
3.蚯蚓依靠皮膚進行呼吸,大雨過後,土壤中充滿雨水,缺乏空氣,蚯蚓因缺氧而爬出地面。
4.動物有競爭關系。動物常為爭奪食物、配偶、棲息地而競爭。
假如貓少了,田鼠由於缺少天敵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蟲為食,並破壞它們的巢,因此,土蜂數目減少;三葉草由於得不到土蜂的及時傳粉而減少;牛由於缺乏食物而受到影響。
三、參考答案
資料分析
駱駝失水很少和駱駝刺的根長得很長是對乾旱的適應;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對寒冷的適應,旗形樹的樹冠的形狀是對風的適應。總之,這些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是與它們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
練習
1.例如,魚的身體左右側扁,呈梭形;體表覆蓋有鱗片;軀幹部和尾部有鰭;等等。這些特徵都是對水生生活的適應。又如,仙人掌的葉變化成葉刺,可以大大降低水分的蒸騰,這是對乾旱的荒漠環境的適應。
2.鯉魚卵的孵化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孵化率低,幼魚的成活率也低,因此,鯉魚必須多產卵,才能保證其種類的延續;而鳥卵的孵化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小,孵化率高,並能育雛,後代容易成活,所以不需要產很多的卵。這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鯉魚體外受精,鳥類體內受精,受精率差別很大。這對初一學生可不作要求。)
3.山羊因為啃食草根,影響了草的生長。如果飼養的山羊過多,就會破壞草場植被。
三、參考答案
觀察與思考
1.該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如下圖。
2.從理論上分析,假如蛇的數量大量減少,貓頭鷹的數量會減少;青蛙、鼠的數量會增加;各種生物的數量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資料分析
1.人會中毒。
2.因為一些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比較穩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體無法排出的,這些有毒物質隨著食物鏈不斷積累,所以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
練習
1.生產者 動物 分解者 陽光、空氣、水等
2.野生青蛙以昆蟲為食,而大多數昆蟲如蝗蟲、蚱蜢等都是以植物為食的,會使糧食減產。因此,捕食青蛙會使有害昆蟲失去天敵而大量繁殖,從而導致糧食減產。
3.可以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因為它大體上符合生態系統的特徵,具有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三、參考答案
實驗
1.使用顯微鏡的步驟一般包括:取鏡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等。
2.下移鏡筒時眼睛必須注視物鏡,是為了避免物鏡與玻片標本相撞。同樣,觀察時只能逆時針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上移鏡筒也是這個道理。
3.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必須使反射的可見光穿過被觀察的物體才行。因此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清寫在不透明紙上的字。
練習
1.幾個同學圍著一台顯微鏡,可能會遮擋進入反光鏡的光線,因此顯微鏡視野有時會變暗。
2.透明紙上寫的是「」字。
3.1號顯微鏡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因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高,被觀察的細胞在視野中就越大,在同樣大小的視野中細胞的數目會少,反之會多。
三、參考答案
實驗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與黃瓜表層果肉細胞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等結構。
技能訓練
1.經過測量,圖中5個細胞的總長度占視野直徑的比例約為5/12。
2.每個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長度約為0.1毫米。
練習
1.染色可以使細胞的結構顯示得更清楚,但是染色劑對活細胞的生物活性往往會有很大影響,有時甚至是致死的。因此,在觀察活的細胞及其生物活性時,應該使用不經染色的臨時裝片。
2.一般來說,氣泡在顯微鏡視野中呈現為具有較黑、較寬邊緣的圖像,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裡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鑷子尖輕輕壓一下蓋玻片,氣泡就會變形或移動。
3.可先轉動目鏡,看看在視野原處的污點是否跟著移動,若跟著移動,則該污點就在目鏡上。污點若在物鏡上,則移動裝片時,污點不動。
4.水果的果汁主要來自液泡中的細胞液。
三、參考答案
實驗
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這些結構與植物細胞的相同。不同的是植物細胞有葉綠體、液泡和細胞壁,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沒有這幾種結構。
模擬製作
塑料袋相當於細胞膜,果脯相當於細胞核,瓊脂相當於細胞質。
練習
2.製作並觀察玻片標本,依照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不同加以鑒別。
三、參考答案
練習
1.最好舉與生物有關的事例。例如,將紅細胞放在蒸餾水中,大量的水分子進入紅細胞,紅細胞會脹破。又如,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也能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 (1)×; (2)√。
3.危重病人的消化及呼吸功能相對減弱。吸氧有助於病人的細胞獲得氧;靜脈點滴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細胞及時獲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賴消化系統。這樣病人的細胞及其中的線粒體就可以將葡萄糖和氧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供給病人生命活動的需要。
三、參考答案
練習
2.染色體存在於細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分子很長,在它特定的結構中儲存有大量的遺傳信息。
3.由於遺傳信息是指上一代傳給子代的控制該物種遺傳性狀的全部信息,因此人類社會中能從前輩傳給後人的信息均與遺傳信息類似,如語言、文字、科學知識、數學知識、現代社會中可轉變成數碼化的知識等。
三、參考答案
練習
1.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分裂時細胞核先分成兩個,隨後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一個細胞核,最後在原來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細胞分裂中最重要的變化是細胞核中染色體的變化,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加倍,隨著分裂的進行,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這種變化的重要意義在於: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DNA,而DNA就是染色體的成分之一,細胞分裂實現了染色體的復制和均分,也就實現了遺傳物質DNA的復制和均分。因此保證了通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相同。
2.球的表面積和體積之比小於乒乓球的表面積和體積之比。與此相似,當細胞體積逐漸變大時,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會變小。隨著細胞的生長,體積不斷增大,需要從外界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但是吸收物質的表面積的增加相對較少,滿足不了細胞吸收營養物質的需要,因此細胞的生長就會受到限制,不能無限長大。
三、參考答案
實驗
組織名稱 主要功能
上皮組織 保護(如表皮)和分泌(如小腸腺上皮)
肌肉組織 收縮、舒張
神經組織 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 連接(如疏鬆結締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保護(如疏鬆結締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支持(骨組織),營養(血液)
練習
1.皮膚分布在人體表面,有保護作用,說明皮膚中有上皮組織;如果皮膚被劃破,我們會感到疼,說明皮膚中有神經組織;皮膚劃破處會流血,說明皮膚中有結締組織。
4.這種說法不全面。因為人體是由八個系統組成的整體,運動系統只是其中的一個系統。在人體進行各種體育運動時,由於活動量的增強,人體需氧量增加,因而呼吸加快,同時,血液循環加強,這樣才能為身體各處的細胞提供充足的氧,並及時帶走二氧化碳。而且體育運動中各種復雜的動作都是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才能完成的。因此,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完成任何一項活動時,都需要各個系統的協調合作。
三、參考答案
練習
1.吃甘蔗時,首先要剝去甘蔗莖堅韌的皮,說明莖有保護組織;咀嚼甘蔗的莖時會有很多的甜汁,說明莖內有營養組織;咀嚼後剩下的渣滓中有很多輸導組織。因此,構成甘蔗莖的組織有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和輸導組織等。(甘蔗皮中有機械組織,嚼剩的渣滓中還有機械組織和營養組織中的細胞壁。這些學生沒有學過,不要求。)
2.保護組織主要分布在植物體各器官的表面。貫穿於植物體各個器官的組織是輸導組織。如果掐去一根枝條的頂尖,這根枝條就不能再繼續往上生長了,這是因為在枝條的頂尖有分生組織,當掐去分生組織後,細胞不能分裂增加數量,枝條就無法繼續長長了。
3.
向日葵 貓



次 不

點 構成身體的組織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營養組織等 構成身體的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
沒有系統,由器官直接構成植物體 有八大系統,由系統構成動物體


點 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發育而來。由細胞構成組織,由不同組織構成器官。
四、背景資料
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組織及其分布
保護組織 根、莖、葉的表皮等
營養組織 果肉、葉肉、幼嫩莖、貯藏根、木本植物莖的髓、草本植物莖的內部等
機械組織 草本植物莖、木本植物莖、葉脈周圍、葉柄內等
輸導組織 根、莖、葉、花、果實內的導管、篩管等
分生組織 根尖的分生區、莖尖的生長點、莖內的形成層
三、參考答案
實驗
1.草履蟲是一個細胞。一方面它很小,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而且在一滴培養液中有許多隻草履蟲;另一方面,在顯微鏡下看到它的身體只是一個細胞,細胞內還有一些結構。
2.草履蟲是生活在水中的單細胞生物,能夠靠體表的纖毛的擺動而到處游動。從水中獲得氧以及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排入水中。它會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草履蟲。
練習
1.如果要找單細胞生物來做實驗,就必須到有水的環境中去採集,而且水中有機物多的地方單細胞生物會多一些。要檢驗採集來的材料中有沒有單細胞生物,必須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因為單細胞生物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一般細胞都很小,所以觀察細胞必須用顯微鏡。
2.(1)甲(←) 乙(→)
(2) 食鹽對於草履蟲來說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鹽粒一側的草履蟲要逃離,游到沒有鹽粒的培養液滴中;肉汁對於草履蟲來說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沒有肉汁一側的草履蟲會游到有肉汁的培養液滴中去。
(3) 草履蟲是一個生物體,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三、參考答案
練習
1. (1)√; (2)√; (3)×。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有關病毒及其與人類關系的各種資料,每小組完成一篇「新聞報道」。在完成的「新聞報道」中,要標注出每位成員所做的工作,如收集資料者、版面設計者、美術編輯、責任編輯,等等。根據「新聞報道」的科學性、新穎性以及小組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給出評價。
三、參考答案
觀察與思考(在「藻類植物」標題下)
1.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種類生活在潮濕的地表。
2.藻類植物的結構比較簡單,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有些種類屬於單細胞生物。
3.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可參考教科書圖Ⅲ

Ⅳ 世界上最原始的綠色植物是什麼

已知最早的藻類化石是在非洲南部距今32億年前的太古代地層中發現的。它們的形態結構十分簡單,甚至沒有真正的細胞核,核的組成物質集中於細胞的中央,無核膜和核仁,與現代的低等植物藍球藻頗為相似,故命名為古球藻,但藻體內卻和高等植物一樣,含有葉綠素。經過漫長的歲月變遷,到距今約25~17億年前,在加拿大安大略州的早元古代含鐵層中,不僅發現了具球狀體的藍藻化石,而且還有由許多形態相同或異形的細胞聯接而成的絲狀體結構。當地質歷史的年代進入到距今14~12億年時;具真核的藻類出現了。1978年6月在我國河北省薊縣震旦紀地層中發現的綠藻化石,就是微細結構保持相當完好的真核藻體。大約在元古代晚期,褐藻在藻類生物中也已佔有一定的位置,例如我國三門峽地區晚震旦紀地層和世界其他許多地方,都發現有大量帶狀褐藻類化石。這些帶狀褐藻的廣泛分布,可能是水生植物向陸地進軍的第一步。

到古生代早期,藻類結構愈趨復雜,種類空前繁盛,成了植物界的主角。大約又過了2億年,到了泥盆紀以後,藻類生物的發展似乎趨向衰退,而陸生植物開始大量出現,從此,蒼茫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裝。

然而,綠色植物的創始者——藻類,還是以它們獨特的個性。頑強地生存著。目前,從高山、平原、江河、海洋直至酷熱的赤道和冰雪覆蓋的極地,即使在85℃的礦泉中,都可找到它們的蹤跡。

Ⅳ 美麗中國怎樣建設如何解決污水問題,還江河一片潔凈。

美麗中國何處著力
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不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問題,生態文明要融入各方面和全過程
願景美好,任務艱巨。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早日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山川秀美,對林業建設來說,必須把發展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作為總攻方向,實現因林而綠、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生態不文明做法普遍存在,生態文明的理念需要進一步樹立。同時,自然的價值還沒有完全被承認,從社會觀念上講,對財富的擁有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評判幸福的主要標志……
報告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的確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觀念上的更新、消費行為的改變需要政府、企業、媒體、公眾全方位的參與,綠色價值觀引導的綠色政策、綠色生產、綠色消費逐步到位,一個美麗的中國才會如約而至。
對於如何建設生態文明,首先必須轉變生產方式,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嚴格控制開發強度,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與此同時,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最突出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污染防治力度,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此外,應轉變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改變一些傳統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變奢侈消費、劣質消費等習慣。

Ⅵ ()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促進水循環. A.河流 B.動物 C.綠色植物 D.土

綠色植物抄能通過蒸騰作用,把根襲吸收的水分,絕大多數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到大氣中,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大多數陸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廣,形成龐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葉系統還發達.可謂「根深葉茂」,「樹大根深」,龐大的根系不但可以從土壤深處吸收大量的水分,還可以固定土壤,利用根系的這種特點可以來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故選:C

Ⅶ 綠色植物進行有機物傳播是怎樣傳播的

自然界里,植來物能繁衍源生長,除了靠人工播種外,絕大多數是靠自然的傳播。種子的自然傳播方式大體是四種方式。
1.水力傳播:通過水力傳播,能使植物的種子在來年生長。如海南島的椰(yē)樹林長在江河邊,椰子成熟了,有的落在江河裡,由於它大而輕,果皮疏鬆,隨著水流漂向河邊的淤(yū)泥,種子沉澱在淤泥里,來年就長出小椰樹苗。
2.風力傳播:有些植物,通過風力的吹動,使種子移向別處。如,蒲公英成熟後,生有白色軟毛,攜(xié)帶著種子飄向另處。
3.動物傳播:藉助動物可使有些植物的種子得以傳播。如松樹林里松鼠愛吃松子,它們採集松果,吃掉松子,未吃掉的松子掉入石縫碎石間。
4.彈射傳播:夏秋季節,有些植物果皮乾瘦,成熟後裂開,將種子彈出。如,大豆、油菜等,它們是靠彈射方式傳播的。

Ⅷ 近日,印度亞穆納河面飄滿白色泡沫,這些泡沫到底從何而來

近日新聞報道中有一個畫面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印度亞穆納河面上飄滿的白色泡沫。不明緣由的人看了有可能會以為這是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其實不然,這其實是一種人為造成的環境損害。這些泡沫全都是因為環境污染造成的,平日里,市民將生活垃圾與廢水全都倒進亞穆納河中,再加上工廠產生的工業廢水,所有垃圾聚集到一起產生了化學反應,最終形成了漂浮在河面上的一塊塊白色泡沫。

印度亞穆納河面上飄著滿滿的白色泡沫,這一觸目驚心的畫面值得人們去深思,深思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生存環境的同時,我們的回饋是否對得起大自然母親。

Ⅸ 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一)預習思考:材料一:水葫蘆是我國幾十年前從國外引進的一種綠色植物,用它來凈化

(1)引進水葫蘆後,水葫蘆適應當地環境,又沒有天敵控制,加上缺少消費者,因此大量繁殖瘋長,擠佔了當地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災害.如雲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蘆無情地侵佔,湖中68種原生魚種已有38種面臨滅絕;16種高等植物到20世紀90年代只剩下3種,這屬於外來物種的入侵威脅了生物的多樣性.
(2)水污染有三個來源,分別是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可從這三個方面找到相關措施,如:「工業三廢」經處理後再排放;生活污水應先集中處理後排放;農業上要合理施用農葯、化肥.因此為了減少生活污水對環境造成的壓力,最可行的方法是B、建立生活污水處理廠.
(3)哺乳動物減少的原因:偷獵使哺乳動物減少,占威脅哺乳動物生存原因的31%;棲息地的喪失使哺乳動物減少,占威脅哺乳動物生存原因的32%;鳥類減少的原因:偷獵使鳥類減少,占威脅鳥類生存原因的20%;棲息地的喪失使鳥類減少,占威脅鳥類生存原因的60%.因此通過分析比較材料二表中的數據,得出對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生存危最大的因素是棲息地喪失和偷獵.
(4)如亂砍濫伐、大搞經濟林、污染環境等等多種導致生物滅絕的原因.
(5)根據表中數據棲息地喪失占威脅哺乳動物原因的32%,鳥類佔60%,可以畫出直方圖如圖:

熱點內容
給你一朵小紅花電影易烊千璽 發布:2025-05-20 08:50:42 瀏覽:250
滕州吧紅荷花 發布:2025-05-20 08:49:14 瀏覽:138
百合的花語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0 08:38:36 瀏覽:806
蘭花會所 發布:2025-05-20 08:12:52 瀏覽:739
玫瑰怎麼醒花 發布:2025-05-20 07:57:27 瀏覽:492
鶯尾蘭花 發布:2025-05-20 07:55:59 瀏覽:114
帶香味的盆景 發布:2025-05-20 07:47:31 瀏覽:45
七夕咋辦啊 發布:2025-05-20 07:22:17 瀏覽:953
板梅花布置 發布:2025-05-20 07:11:58 瀏覽:513
疊紙大全花朵玫瑰花 發布:2025-05-20 07:06:54 瀏覽:159